有?晃吹皺?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有?晃吹皺?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元節的名詩句
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百花洲里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
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蟲。青囊如何授,從此訪鴻家。
中元觀法事步虛虛(唐)殷堯藩兀都開秘錄,白石禮先生。上界秋光凈,中元夜氣清。星辰朝帝處,驚鶴步虛聲。玉洞花長發,珠宮月最明。掃壇天地肅,投簡鬼神驚。
儻賜刀圭藥,還留不死名。中元作(唐)李商隱降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李商隱《中元作》學習
中元作
絳節飄飖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全唐詩卷540-29)
有朋友引用李義山中元作名句“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查看全詩,不懂,慚愧。在網上尋覓一番,得到一個大概理解。順手記錄下來,請高人們指正。
據說這首詩有這樣的背景:一位與李義山青梅竹馬少女,聰慧美麗,被選入宮,竟隨公主入玉陽山靈都觀修行,得法號宋真人。李義山借中元節法會的機會,去靈都觀見到了她,于是寫下此詩。每年七月十五“中元節”,來自道教,是超度孤魂野鬼的日子,俗稱鬼節。
首句“絳節”指帝王、仙君的儀仗。“上清”借指此行的道觀吧。頭兩句是中元節去道觀參加法會的情景。
次聯用了兩個典故:首先是道教仙女萼綠華戀上羊權,偷偷來與幽會,還贈以金玉條脫等信物。后一個,則是說,溫嶠的姑姑托他找女婿,他自己想娶,就虛以他人名義以御賜的玉鏡臺為信物定下親事,最后娶得表妹。這兩個故事,一個是女追男,一個是男“騙”女,但都是歡喜收場。接下來,“曾省驚眠聞雨過”,據說是用高唐賦巫山神女的典故,“不知迷路為花開”,則是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遇仙女的典故。兩句字面上的意思十分優美,似乎有人也認為沒有用典,但從整首詩的寫作方法和背景看,應該是用典,否則“隱喻的線索”就斷了。
這四個典故的共同特點,都是極盡浪漫而且有理想化結局的仙-人戀情,這與前面所說的故事背景吻合,也看得出義山心里這段情是多么的超凡脫俗。
再看最后兩句:“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有娀”是個遙遠的國度,屈原(離騷中)曾經幻想以“鴆鳥”為媒,求有娀美女而無法得愿;瀛洲更是遙不可及的仙人居所(暗指上清宮),神鳥“青雀”會不會有辦法做媒呢?
稍加想象,這是一段純潔而凄婉的愛情故事。浪漫的七夕剛過,李義山輾轉得見少年時的夢中情人,其人雖在,卻已經猶如人仙殊途,他也許在感嘆,自己得不到仙女的“金玉條脫”,也拿不出那讓人無法抗拒的“玉鏡臺”,其人雖在,卻人“仙”兩隔,只能朝思暮想,夢中幽會,寄希望于“神鳥”出現了。
中元節詩詞名句
中元節詩詞名句:
1、《中元日齋中作》
朱曰藩
陶枕單衾障素屏,空齋獨臥雨冥冥。
輞川舊擬施為寺,內史新邀寫得經。
窗竹弄秋偏寂歷,盂蘭乞食信飄零。
年來會得逃襌理,長日沈冥不愿醒。
2、《日贈張尊師》
令孤楚
偶來人世值中元,
不獻元都未日閑。
寂寂焚香在仙觀,
知師遙禮玉京山。
3、《中元見月》
邊貢
坐愛清光好,更深不下樓。
不因逢閏月,今夜是中秋。
4、《中元雨中呈子晉》
朱熹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茲辰喜佳節,涼雨忽驚秋。
晼晚蘭徑滋,蕭萷庭樹幽。
炎氣一以去,恢臺逝不留。
刀筆隨事屏,塵囂與心休。
端居諷道言,焚香味真諏。
子亦翫文史,及此同優游。
5、《中元夜》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霧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6、《中元作》
李商隱
絳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會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城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李商隱《中元作》“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有何意思,是否用典?
說的是他的心上人宋真人入道修行,自己對這有緣無姻也無可奈何。
至于用典,“望瑤臺之偃蹇兮 見有娀之佚女 吾令鴆為媒兮 鴆告余以不好 雄鳩之鳴逝兮 余猶惡其佻巧”離騷里面的。有娀是地名(和瀛洲一樣虛無縹緲)。未抵:不知。青雀:福音之鳥,這里當然是指向為愛做媒。鴆鳥是毒物,是不能做媒的,鴆鳥媒自然也就沒什么指望。
事實上,李商隱的詩很難解,我說說大意而已,細節我不敢妄言,你聽一半忘一半吧。網上有些資料,對不對就說不準了。
七月十五中元節的詩詞
農歷的.七月十五,被稱為“中元節”,民間俗稱“鬼節”!在我國古代,中元,除夕,清明,重陽并稱為四大祭祀節。以下就是我收集的七月十五中元節的詩詞,歡迎鑒賞。
七月十五中元節的詩詞1
1、《日贈張尊師》
偶來人世值中元,
不獻元都未日閑。
寂寂焚香在仙觀,
知師遙禮玉京山。
2、《中元日觀法事》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
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
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蟲。
青囊如何授,從此訪鴻家。
3、《中元觀法事步虛》
殷堯藩
兀都開秘箓,白石禮先生。
上界秋光凈,中元夜氣清。
星辰朝帝處,鷥鶴步虛聲。
玉洞花長發,珠宮月最明。
掃壇天地肅,投簡鬼神驚。
儻賜刀圭藥,還留不死名。
4、《中元作》
絳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會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城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5、《中元夜》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霧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6、《中元夜寄道侶》
橘齋風露已清余,東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為蛩破夢,短檐難得燕傳書。
廣云披日君應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羨羽人襟似水,平持旄節步空虛。
7、《中元夜百花洲作》
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
百花洲里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寶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壸。
從來酷署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
一笛吹銷萬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8、《中元雨中呈子晉》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茲辰喜佳節,涼雨忽驚秋。
晼晚蘭徑滋,蕭萷庭樹幽。
炎氣一以去,恢臺逝不留。
刀筆隨事屏,塵囂與心休。
端居諷道言,焚香味真諏。
子亦翫文史,及此同優游。
9、《中元見月》
坐愛清光好,更深不下樓。
不因逢閏月,今夜是中秋。
10、《中元日齋中作》
陶枕單衾障素屏,空齋獨臥雨冥冥。
輞川舊擬施為寺,內史新邀寫得經。
窗竹弄秋偏寂歷,盂蘭乞食信飄零。
年來會得逃襌理,長日沈冥不愿醒。
七月十五中元節的詩詞2
1、中元日觀諸道士步虛
朝代:唐朝
作者:殷堯藩
玄都開秘箓,白石禮先生。上界秋光凈,中元夜氣清。
星辰朝帝處,鸞鶴步虛聲。玉洞花長發,珠宮月最明。
掃壇天地肅,投簡鬼神驚。倘賜刀圭藥,還留不死名。
2、代人上謝丞相生朝·聞說中元生上相
朝代:宋朝
作者:唐士恥
聞說中元生上相,萊公勛業無以尚。陰為月兮月為臣,清光欲滿銀蕩蕩。
銀光蕩蕩翻未奇,未若新弦初上時。堯蓂鼎來方十枝,韜藏萬斛冰雪輝。
萊公比公應少歉,初度差公四日期。
3、中元夜興
朝代:宋朝
作者:汪莘
東院長廓約二更,風雷送雨正冥冥。
忽看電掣金蛇過,照出青天一點青。
4、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元宵席上
朝代:宋朝
作者:強至
席上香風轉綺羅,北門東道漢蕭何。
燈搖萬井年光嫩,月覆千閭夜色多。
樓閣影重占物阜,管弦聲洽驗民和。
相公不惜陽春曲,傳與都人每歲歌。
5、晉陽山中元日
朝代:明朝
作者:宋登春
野老憐時序,壺漿慰客情。
春盤鄰女送,曉樹隴禽鳴。
寒塢驚花色,窮邊聽角聲。
他鄉逢一笑,更覺旅魂驚。
七月十五中元節的詩詞3
1、中元夜(唐)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2、中元夜寄道侶(選 一)
(唐)陸龜蒙
橘齋風露已清余,東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為蛩破夢,短檐難得燕傳書。
廣云披日君應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羨羽人襟似水,平持旄節步空虛。
3、中元夜百花洲作
(北宋)范仲淹
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
百花洲里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寶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壺。
從來酷暑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
一笛吹銷萬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4、中元雨中呈子晉
(南宋)朱熹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茲辰喜佳節,涼雨忽驚秋。
晼晚蘭徑滋,蕭萷庭樹幽。
炎氣一以去,恢臺逝不留。
刀筆隨事屏,塵囂與心休。
端居諷道言,焚香味真諏。
子亦玩文史,及此同優游。
5、中元見月
(明)邊貢
坐愛清光好,更深不下樓。
不因逢閏月,今夜是中秋。
6、中元日齋中作
(明)朱曰藩
陶枕單衾障素屏,空齋獨臥雨冥冥。
輞川舊擬施為寺,內史新邀寫得經。
窗竹弄秋偏寂歷,盂蘭乞食信飄零。
年來會得逃禪理,長日沉冥不愿醒。
7、中元節有感(清)王凱泰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8、中元日觀法事
(唐)盧 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
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
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蟲。
青囊如何授,從此訪鴻家。
9、中元觀法事步虛虛
(唐)殷堯藩
兀都開秘錄,白石禮先生。
上界秋光凈,中元夜氣清。
星辰朝帝處,驚鶴步虛聲。
玉洞花長發,珠宮月最明。
掃壇天地肅,投簡鬼神驚。
儻賜刀圭藥,還留不死名。
10、中元作(唐)
李商隱
降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會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七月十五中元節的詩詞4
一、中元節
白云迢遞意難摹,江漢風塵困旅途。
月下欄桿人獨倚,階前草木自長吁。
蘭哀荃怨恨秋早,燕去樓空入眼無。
怕向冰輪深處望,一身寂寞影相扶。
二、中元節
欲隱名山喚鷓鴣,白云迢遞意難摹。
蟠桃正熟離人遠,水月初圓入眼腴。
舟泊清溪搖細浪,門橫石凳坐頑軀。
憑他山色含風雨,秋景從來可自娛。
三、中元節
臨江一帶酒樓朱,秋日晴光景氣殊。
蘭槳輕移聲可辨,白云迢遞意難摹。
草堂遺夢今安在,南浦垂楊久向隅。
歌詠不知身是處,山魈月下又招吾。
四、中元節
月上高樓影入湖,銀輝萬頃潤如酥。
孩童把手河燈放,巷陌焚香野鬼驅。
滄海翻騰龍自現,白云迢遞意難摹。
聽人道得盂蘭會,且羨禪心少爾虞。
五、中元節
九洲浩浩月明衢,自賞清幽結草蒲。
何處摩崖鐫古句,幾家廟宇起浮屠。
中元只在他鄉望,祭酒權宜異地酤。
瓜果禾麻今已矣,白云迢遞意難摹。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