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中國為什么不能出現重字(對聯不能有重復的字嗎)
很多朋友對于對聯中國為什么不能出現重字和對聯不能有重復的字嗎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對聯中能有相同的字嗎?
可以的
對聯中應盡量避免“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所謂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個字在上下聯同一個位置相對。:所謂異位重字,就是同一個字出現在上下聯不同的位置。不過,有些虛詞的同位重字是允許的,如杭州西湖葛嶺聯:
桃花流水之曲;
綠蔭芳草之間。
上下聯“之”字同位重復,但因為是虛字,是可以的。不過,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異位互重”格式是允許的(稱為“換位格”),如林森挽孫中山先生聯::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對對子是古代傳統的活動,對對子有什么規矩嗎
對對子有什么規矩,也就是寫對聯的基本要求,概括起來是“六相”,分敘如下:
一是字數相等。上聯字數等于下聯字數。長聯中上下聯各分句字數分別相等。有一種特殊情況,即上下聯故意字數不等,如民國時某人諷袁世凱一聯: “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上聯“袁世凱”三個字,下聯“中國人民”四個字,意思是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對聯中允許出現疊字或重字,疊字與重字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只是在重疊時要注意上下聯相一致。如明代顧憲成題無錫東林書院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但對聯中應盡量避免“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所謂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個字在上下聯同一個位置相對。所謂異位重字,就是同一個字出現在上下聯不同的位置。不過,有些虛詞的同位重字是允許的,如杭州西湖葛嶺聯:“桃花流水之曲,綠蔭芳草之間。”上下聯“之”字同位重復,但因為是虛字,是可以的。不過,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異位互重”格式是允許的(稱為“換位格”),如林森挽孫中山先生聯:“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詞性相當。在現代漢語中,有兩大詞類,即實詞和虛詞。前者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后者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象聲詞六類。詞性相當指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詞或詞組,應具有相同或相近詞性。首先是“實對實,虛對虛”規則,這是一個最為基本,含義也最寬泛的規則。某些情況下只需遵循這一點即可。其次詞類對應規則,即上述12類詞各自對應。大多數情況下應遵循此規則。再次是義類對應規則,義類對應,指將漢字中所表達的同一類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對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這一修辭方法。特別是將名詞部分分為許多小類,如天文、時令、 地理、官室 、草木 、飛禽等。最后是鄰類對應規則,即門類相臨近的字詞可以互相通對。如天文對時令、天文對地理、地理對宮室等。
三是結構相稱。所謂結構相稱,指上下聯語句的語法結構應當盡可能相同,也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并列結構對并列結構等。如李白題題湖南岳陽樓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此聯上下聯皆為主謂結構。其中,“水天”對“風月”皆為并列結構,“一色”對“無邊”皆為偏正結構。但在詞性相當的情況下,有些較為近似或較為特殊的句式結構,其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四是節奏相應。就是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須一致,如:“莫放 春秋 佳日過;最難 風雨 故人來。” 這是一副七字短聯,上下聯節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較長的對聯,節奏也必須相應。
五是平仄相諧。平仄相諧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上下聯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應注意:上下聯尾字平仄應相反,并且上聯為仄,下聯為平;詞組末字或者節奏點上的字應平仄相反;長聯中上下聯每個分句的尾字應平仄相反。二是上下聯各自句內平仄交替。當代聯家余德泉等總結了一套“馬蹄韻”規則,簡單說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這樣一直下去,猶如馬蹄的節奏。對聯平仄問題不是絕對的,在許多情況下可以變通。如對聯中出現疊字、復字、回文、諧趣、音韻等,可以視具體情況而定。
六是內容相關。什么是對聯?就是既“對”又“聯”。上面說到的字數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同、節奏相應和平仄相諧都是“對”,還差一個“聯”。“聯”就是要內容相關。一副對聯的上下聯之間,內容應當相關,如果上下聯各寫一個不相關的事物,兩者不能照映、貫通、呼應,則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對聯,甚至不能算作對聯。但對聯中有一種形式叫“無情對”,上下聯逐字逐詞對仗工整,但內容毫不相關,上下聯意思對比能造成意想不到的趣味性。成名于清末民初人稱怪才的何淡如以廣州方言俗諺“一頭霧水不知宗”對唐詩名句“四面云山誰做主?”就很有特色。
對聯中上下聯中可以出現同一個字嗎?
可以,但要避免“異位重字”和“同位重字”。
1、對聯中允許出現疊字或重字,疊字與重字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只是在重疊時要注意上下聯相一致但對聯中應盡量避免“異位重字”,就是指同一個字出現在上下聯不同的位置。和“同位重字”,就是指以同一個字在上下聯同一個位置相對。
2、不過,有些虛詞的同位重字是允許的,如杭州西湖葛嶺聯:桃花流水之曲,綠蔭芳草之間。
擴展資料:
對聯特點:
1、上聯與下聯要字數相等
對聯是要成“對”的,而“成對”的最起碼條件就是上下聯要字數相等。
2、出句與對句要內容相關
對聯內容上也要求一致,上下聯必須要有一個共同的主題,也就是說要上下聯不光要“對”得上,還要“聯”得起。
3、相對應的字詞要詞性相同
對聯上下聯中處于相同位置的字詞,盡量具有相同的詞性。也就是要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詞對數詞,量詞對量詞,代詞對代詞,疑問詞對疑問詞,虛詞對虛詞。
4、對聯整體要平仄相諧
平與仄,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諧調,讀起來方能流利舒暢,有抑揚頓挫的節奏感。原則上,對聯的平聲字與仄聲字在同一聯內要相間隔地分布,例如:“平平仄仄平平仄”;而在上下聯的同一位置上要相對立(相反)存在,即上聯用了仄聲字,下聯相應位置上應用平聲字,反之亦然。
對聯上聯中字可以重復嗎
上聯如果是出句,只要是個通順的句子;字可以任意重復。 如果上聯是對句,則不可以與下聯任意重字,但可以有規律重字。下聯亦然。
對聯特點..
對聯的正規名稱叫楹聯,俗稱對子,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漢語言文學藝術形式,為社會各階層人士所喜聞樂見。對聯格律,概括起來,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敘如下:
一是字數要相等:
上聯字數等于下聯字數。長聯中上下聯各分句字數分別相等。有一種特殊情況,即上下聯故意字數不等,如民國時某人諷袁世凱一聯: “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上聯‘袁世凱’三個字和下聯‘中國人民’四個字是“對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
對聯中允許出現疊字或重字,疊字與重字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只是在重疊時要注意上下聯相一致但對聯中應盡量避免“異位重字”和“同位重字”。所謂異位重字,就是同一個字出現在上下聯不同的位置。所謂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個字在上下聯同一個位置相對。不過,有些虛詞的同位重字是允許的,如杭州西湖葛嶺聯:
桃花流水之曲;
綠蔭芳草之間。
上下聯“之”字同位重復,但因為是虛字,是可以的。不過,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異位互重”格式是允許的(稱為“換位格”),如林森挽孫中山先生聯: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詞性相當:
在現代漢語中,有兩大詞類,即實詞和虛詞。前者包括:名詞(含方位詞)、動詞、形容詞(含顏色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后者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象聲詞六類。詞性相當指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詞或詞組應具有相同或相近詞性。首先是“實對實,虛對虛”規則,這是一個最為基本,含義也最寬泛的規則。某些情況下只需遵循這一點即可。其次詞類對應規則,即上述12類詞各自對應。大多數情況下應遵循此規則。再次是義類對應規則,義類對應,指將漢字中所表達的同一類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對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這一修辭方法。特別是將名詞部分分為許多小類,如:天文(日月風雨等)、 時令(年節朝夕等)、 地理(山風江河等)、官室(樓臺門戶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飛禽(雞鳥鳳鶴等)等等。最后是鄰類對應規則,即門類相臨近的字詞可以互相通對。如天文對時令、天文對地理、地理對宮室等等。
三是結構相稱:
所謂結構相稱,指上下聯語句的語法結構(或者說其詞組和句式之結構)應當盡可能相同,也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并列結構對并列結構,等等。但在詞性相當的情況下,有些較為近似或較為特殊的句式結構,其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四是節奏相應:
就是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需一致。
五是平仄相諧:
平仄相諧包括兩個方面:
(一)上下聯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應注意:上下聯尾字(聯腳)平仄應相反,并且上聯為仄,下聯為平; 詞組末字或者節奏點上的字應平仄相反;長聯中上下聯每個分句的尾字(句腳)應平仄相反。
(二)上下聯各自句內平仄交替。
六是內容相關:
什么是對聯?就是既“對”又“聯”。上面說到的字數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同、節奏相應和平仄相諧都是“對”,還差一個“聯”。“聯”就是要內容相關。一副對聯的上下聯之間,內容應當相關,如果上下聯各寫一個不相關的事物,兩者不能照映、貫通、呼應,則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對聯,甚至不能算作對聯。
對聯五忌:
一忌:三平,三仄尾!對聯不允許出現三平或者三仄尾!這樣必然因為語調的不和諧影響格律!如,天連海岸線!這樣的句子!11222!就是三仄
馬到人成功22111!這個就的三平
二忌:孤平孤仄;無論是上聯還是下聯都不允許除了第一字和尾字外只有一個平音或者仄音!這個就叫作孤平或者孤仄
三忌:同聲落腳 ;就上聯或下聯各分句句腳之間的關系而言。由多個分句組成的對聯,各分句句腳的安排,嚴格說,可以馬蹄韻為規則。從對聯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出發,考慮到對聯"聯無定句,句無定字"的特點,其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聲落腳"為規則。準確一點說,此規則有兩點要求:每邊二至三個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聲落腳。 每邊四個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連續三句(上下聯起句及中間分語段時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聲落腳。
四:忌同聲收尾 ;這是就上聯聯腳與下聯聯腳之間的關系而言。準確一點說,此規則也有兩點要求:(1)一副對聯不管長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聯仄聲收尾,即上聯最后一個字(聯腳)應當是仄聲;下聯則要求平聲收尾。一般不能上聯平聲收尾,下聯仄聲收尾。(2)上下聯不能同聲收尾。 這個是初學者的禁忌!
五忌: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 ;對聯中允許出現疊字或重字,疊字與重字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只是在重疊時要注意上下聯相一致。如"世事紛紛"對"紅塵滾滾",其中,"紛紛"對"滾滾",就是疊字相對;五忌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
花開花謝花自得 這樣的出現在單句(出句)中是允許的! 但是對句中出現卻不可以 另外還允許特殊的虛字同位!如,
竹之節,非傲氣,乃傲骨。
梅之艷,能凌雪,更凌寒!
這里的之字是不需忌諱的!它就是虛詞同位!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