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有多少首詩(王維有多少首詩里有空字)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王維有多少首詩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王維有多少首詩里有空字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王維有哪些古詩
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xué),受禪宗影響很大。我精心為你整理了王維古詩,希望對你有所借鑒作用喲。
1、《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2、《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3、《歸嵩山作》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guān)。
4、《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5、《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6、《終南別業(yè)》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7、《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8、《觀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9、《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0、《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xué),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jīng)》,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詩人是人才”之說,后人亦稱王維詩人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是言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了后人對王維詩人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鐘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書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維詩人,詩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稱其“名盛于開元、天寶間,豪英貴人虛左以迎,寧、薛諸王待若師友”(《新唐書》本傳)。唐代宗曾譽之為“天下文宗”(《答王縉進王維集表詔》)。杜甫也稱他“最傳秀句寰區(qū)滿”(《解悶》十二首之八)。唐末司空圖則贊其“趣味澄復(fù),若清沈之貫達”(《與王駕評詩書》)。昔人曾譽王維為“詩佛”,并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并提。
以思想內(nèi)容而言,王維詩遠不能與李、杜相提并論;而在藝術(shù)方面,王維詩人確有其獨特的成就與貢獻。唐劉長卿、大歷十才子以至姚合、賈島等人的詩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維詩人影響。直到清代,王士禎標舉神韻,實際上也以其詩為宗尚。
關(guān)于王維的所有詩句
1. 關(guān)于王維的詩
王維詩詞全集(412首全)王維簡介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 永濟),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藍田輞川別墅,漢族。
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后世人稱其為“詩佛”。
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善畫人物、叢竹、山水。
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后者。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
傳為他的《雪溪圖》及《濟南伏生像》都非真跡。王維在唐詩的范疇顯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
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任過大樂丞、右拾遺等官,安祿山叛亂時,曾被迫出任偽職,后兩京收復(fù),降職為太子中允,復(fù)累遷至給事中,終尚書右丞。
你可以去看一下:/baidu/zuozhe/王維所有詩名排列,點對應(yīng)詩名稱就可以看到內(nèi)容《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使至塞上》《鳥鳴澗》《鹿柴》《竹里館》《送別》《送別》《終南別業(yè)》《積雨輞川莊作》《終南山》《觀獵》《雜詩》《雜詩》《雜詩》《渭城曲》《渭城曲》《紅豆》《渭川田家》《渭川田家》《渭川田家》《過香積寺》《桃源行》《桃源行》《山中》《少年行》《漢江臨眺》《辛夷塢》《青溪》《青溪》《老將行》《老將行》《輞川閑居贈裴秀才..》《歸嵩山作》《送梓州李使君》《酬張少府》《洛陽女兒行》《從軍行》《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秋夜曲》《新晴野望》《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書事》《息夫人》《夷門歌》《夷門歌》《春中田園作》《酬郭給事》《隴西行》《欒家瀨》《出塞作》《送秘書晁監(jiān)還日本..》《春日與裴迪過新昌..》《漆園》《伊州歌》《孟城坳》《贈郭給事》《藍田山石門精舍 ?》《晦日游大理韋卿城..》《晦日游大理韋卿城..》《燕子龕禪師》《燕子龕禪師》《橫吹曲辭 隴頭吟》《山居即事》《偶然作六首》《送李睢陽》《故南陽夫人樊氏挽..》《燕支行》《故南陽夫人樊氏挽..》《故南陽夫人樊氏挽..》《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與胡居士皆病寄此..》《登河北城樓作》《寓言二首(次首《..》《雜詩三首》《早朝》《早朝》《酌酒與裴迪》《登樓歌》《飯覆釜山僧》《藍田山石門精舍》《納涼》《自大散以往,深林..》《納涼》《李陵詠》《洛陽女兒行 (..》《扶南曲歌詞五首》《華岳》《扶南曲歌詞五首》《待儲光羲不至》《苦熱行》《同比部楊員外十五..》《奉和圣制天長節(jié)賜..》《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同比部楊員外十五..》《奉和圣制天長節(jié)賜..》《送魏郡李太守赴任》《送從弟蕃游淮南》《丁宇田家有贈》《同崔傅答賢弟》《青雀歌》《答張五弟》《送魏郡李太守赴任》《送從弟蕃游淮南》《田家》《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奉和圣制登降圣觀..》《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早春行》《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奉和圣制登降圣觀..》《奉和圣制送不蒙都..》《留別山中溫古上人..》《贈吳官》《雙黃鵠歌送別》《過太乙觀賈生房》《不遇詠》《戲贈張五弟諲三首..》《宋進馬哀詞》《送邢桂州》《自大散以往深林密..》《輞川閑居》《曉行巴峽》《秋夜獨坐懷內(nèi)弟崔..》《宿鄭州》《嘆白發(fā)》《秋夜獨坐懷內(nèi)弟崔..》《春園即事》《嘆白發(fā)》《黃雀癡》《酬諸公見過(時官..》《丁寓田家有贈》《大同殿柱產(chǎn)玉芝,..》《苑舍人能書梵字兼..》《苑舍人能書梵字兼..》《奉和圣制與太子諸..》《韋侍郎山居》《寒食城東即事》《橫吹曲辭·隴頭吟》《送綦毋秘書棄官還..》《上張令公》《濟州過趙叟家宴》《春過賀遂員外藥園》《投道一師蘭若宿》《紅牡丹》《送孫秀才(《紀事..》《羽林騎閨人》《相和歌辭·班婕妤..》《從岐王過楊氏別業(yè)..》《送丘為落第歸江東》《奉和圣制慶玄元皇..》《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清如玉壺冰(京兆..》《賦得秋日懸清光》《與盧員外象過崔處..》《贈從弟司庫員外絿》《送韋大夫東京留守》《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冬日游覽》《瓜園詩》《同崔員外秋宵寓直》《奉和楊駙馬六郎秋..》《過崔駙馬山池》《韋給事山居》《春日上方即事》《故太子太師徐公挽..》《奉和圣制暮春送朝..》《奉和圣制重陽節(jié)宰..》《奉和圣制十五夜然..》《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贈東岳焦煉師》《送禰郎中》《送熊九赴任安陽》《山中示弟》《河南嚴尹弟見宿弊..》《游化感寺》《奉和圣制從蓬萊向..》《獻始興公》《觀別者》《過李楫宅》《贈裴迪》《新秦郡松樹歌》《魚山神女祠歌》《相和歌辭·祠漁山..》《謁璿上人》《濟上四賢詠·崔錄..》《從岐王夜宴衛(wèi)家山..》《寄荊州張丞相》《和尹諫議史館山池》《登辨覺寺》《歸輞川作》《淇上田園即事》《千塔主人》《故西河郡杜太守挽..》《和陳監(jiān)四郎秋雨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贈房盧氏琯》。
2. 【兩個字的詩名王維的詩】
王維詩詞全集雜詩 少年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紅豆 送別 歸嵩山作 鹿柴 送元二使安西 使至塞上 竹里館 山居秋暝 送別 出塞作 鳥鳴澗 觀獵 過香積寺 積雨輞川莊作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 桃源行 漢江臨眺 長生草 山中 哭孟浩然 青溪 老將行 洛陽女兒行 木蘭柴 孟城坳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漆園 送梓州李使君 欒家瀨 文杏館 西施詠 菩提寺私成口號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 渭城曲 終南別業(yè) 欹湖 偶然作六首 渭川田家 酬張少府 息夫人 渭川田家 新晴野望 紅牡丹 歸輞川作 春中田園作 秋夜曲 送沈子歸江東(一作送沈子福之江東)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送秘書晁監(jiān)還日本國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 送友人歸山歌二首 冬夜書懷 桃源行 隴頭吟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扶南曲歌詞五首 辛夷塢 終南山 新秦郡松樹歌 燕支行 洛陽女兒行 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xué)人二首 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yè)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伊州歌 同比部楊員外十五夜游有懷靜者季 送李睢陽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時在常樂東園,走筆成) 酬郭給事 魚山神女祠歌 同盧拾遺過韋給事東山別業(yè)二十韻,給事首春 獻始興公 同廬拾遺過韋(一作章.非)給事東山別業(yè)二 丁宇田家有贈 送韋大夫東京留守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瓜園詩(并序)? 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yè)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書事 扶南曲歌詞五首 登樓歌 榆林郡歌 哭殷遙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 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人 藍田山石門精舍 ? 觀別者 贈郭給事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 贈李頎 送康太守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盤曲四五十里至黃牛 送崔五太守 雙黃鵠歌送別 送神 雪中憶李楫 寄河上段十六 雜曲歌辭·少年行四首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聽百舌鳥 田園樂七首(一作輞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 燕支行 宋進馬哀詞 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xué)人二首 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之作 慕容承攜素饌見過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寄荊州張丞相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一作王劭詩,非) 送嚴秀才還蜀 納涼 濟上四賢詠(三首.濟州官舍作) 飯覆釜山僧 故南陽夫人樊氏挽歌 夷門歌 寓言二首 贈從弟司庫員外絿 從軍行 早春行 早朝 渭城曲 送權(quán)二 休假還舊業(yè)便使 同崔傅答賢弟 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贈 謁璿上人 過李楫宅 韋侍郎山居 贈祖三詠 奉寄韋太守陟 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 送從弟蕃游淮南 送高適(一作道非)弟耽歸臨淮作 別弟縉后登青龍寺望藍田山 別綦毋潛 老將行 林園即事寄舍弟紞(次荊州時作) 贈劉藍田(一作盧象詩) 黃雀癡 寒食城東即事 橫吹曲辭·隴頭吟 送禰郎中 送李太守赴上洛 濟州過趙叟家宴 三月三日勤政樓侍宴應(yīng)制 輞川集·宮槐陌 相和歌辭·祠漁山神女歌·送神 相和歌辭·班婕妤三首 送殷四葬(一作哭殷遙) 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 山茱萸 送韋評事 雜詩三首 左掖梨花(一作海棠.與丘為、皇甫冉同作) 不遇詠 青雀歌 答張五弟 奉和圣制天長節(jié)賜宰臣歌應(yīng)制 酬黎居士淅川作(曇壁上人院走筆成) 酬諸公見過(時官未出,在輞川莊) 奉和圣制登降圣觀與宰臣等同望應(yīng)制 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yīng)制 獻始興公(時拜右拾遺) 寄崇梵僧(崇梵寺近東阿覆釜村) 故南陽夫人樊氏挽歌 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 冬日游覽 送高適弟耽歸臨淮作(坐上作) 藍田山石門精舍 奉和楊駙馬六郎秋夜即事 晚春嚴少尹與諸公見過 鄭果州相過 韋給事山居 資圣寺送甘二 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 贈房盧氏琯 秋夜獨坐懷內(nèi)弟崔興宗 送綦毋秘(一作校)書棄官還江東 過太乙觀賈生房 李陵詠 羽林騎閨人 嘆白發(fā) 奉和圣制登降圣觀與宰臣等同望應(yīng)制 座上走筆贈薛璩慕容損 隴西行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護兼鴻臚卿歸安西應(yīng)制 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yīng)制 李(一作石)處士山居 苦熱行 宿鄭州 和使君五郎西樓望遠思歸 至滑州隔河望黎陽憶丁三寓 華岳 渭川田家 與盧象集朱家 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與裴迪同作) 故太子太師徐公挽歌四首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涼州郊外游望(時為節(jié)度判官,在涼州作) 春日上方即事 喜祖三至留宿 秋夜獨坐酬虞部蘇員外過藍田別業(yè)不見留之作 酬嚴少尹徐舍人見過不遇 酬賀四贈葛巾之作 和尹諫議史館山池 青雀歌(與盧象、崔興宗、裴迪、弟縉同賦) 送孫二 送李判官赴東江 送劉司直赴安西 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盤曲四五十里至 齊州送祖三(一作河上送趙仙舟,又作淇上別 濟上四賢詠·鄭霍二山人(一作寄崔鄭二山人 贈祖三詠(濟州官舍作) 贈裴迪 菩提寺禁口號又示裴迪 崔九弟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題友人云母障子(時年十五) 崔興宗寫真詠 闕題二首 靈云池送從弟 齊州送祖二(一作送別) 贈裴旻將軍 寒食汜上作(一作途中口號) 戲題輞川別業(yè) 戲題盤石 涼州賽神(時為節(jié)度判官,在涼州作) 戲嘲史寰 嘆白發(fā) 疑夢 句 相和歌辭·祠漁山神女歌·迎神 輞川集·南垞 輞川集·白石灘 過沈居士山居哭之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 春日直門下省早朝(時為右補闕) 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時為右補闕)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賢觀天長寺寺即陳左相宅所 留別丘為 愚公谷三首(青龍寺與黎昕戲題) 雜詩 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觀禊。
3. 關(guān)于王維的古詩詩名
少年行四首 一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二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zhàn)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三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
偏坐金鞍調(diào)白羽,紛紛射殺五單子。四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zhàn)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注:時年十七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氵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送沈子福歸江東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蓮花塢 日日采蓮去,洲長多暮歸。
弄篙莫濺水,畏濕紅蓮衣。鸕鶿堰 乍向紅蓮沒,復(fù)出清蒲揚。
獨立何【衤離】【衤徙】,銜魚古查上。上平田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借問問津者,寧知沮溺賢?萍池 春池深且廣,會待輕舟回。靡靡綠萍合,垂楊掃復(fù)開。
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相思 紅豆生南國,秋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田園樂七首(選二)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桃紅復(fù)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欒家瀨 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fù)下。
金屑泉 日飲金屑泉,少當千余歲。翠鳳翔文螭,羽節(jié)朝玉帝。
白石灘 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
北【土宅】 北【土宅】湖水北,雜樹映朱欄。逶迤南川水,明滅青林端。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漆園 古人非傲吏,自闕經(jīng)世務(wù)。偶寄一微官,婆娑數(shù)株樹。
椒園 桂尊迎帝子,杜若贈佳人。椒漿尊瑤席,欲下云中君。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 鳥鳴澗 人間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花落家僮未掃,鶯啼山客猶眠。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來者復(fù)為誰?空悲昔人有。華子岡 飛鳥去不窮,連山復(fù)秋色。
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文杏館 文杏裁為梁,香茅結(jié)為宇。不知棟里云,去作人間雨。
斤竹嶺 檀欒映空曲,青翠漾漣漪。暗入商人路,樵人不可知。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木蘭柴 秋山斂余照,飛鳥逐前侶。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茱萸泮 結(jié)實紅且綠,復(fù)如花更開。山中倘留客,置此芙蓉( 一作茱萸) 杯。
宮槐陌 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應(yīng)門但迎掃,畏有山僧來。
臨湖亭 輕舸迎上( 一作仙) 客,悠悠湖上來。當軒對樽酒,四面芙蓉開。
南【土宅】 輕舟南【土宅】去,北【土宅】淼難即。隔浦望人家,遙遙不相識。
欹湖 吹簫凌極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柳浪 分行皆綺樹,倒影入清漪。不學(xué)御溝上,春風傷別離。
1、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洛陽女兒行》 2、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洛陽女兒行》 3、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5、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相思》 6、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鹿柴》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鳥鳴澗》 9、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觀獵》 10、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山居秋暝》 11、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山中》 12、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 13、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觀獵》 14、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詩三首》 15、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6、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17、明年春草綠, 王孫歸不歸? 《山中送別》 18、但去莫復(fù)問,白云無盡時。
《送別》 19、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 《辛夷塢》 20、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渭川田家》 21、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終南別業(yè)》 22、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
《雜詩·君自故鄉(xiāng)來》 23、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送別》 2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使至塞上》 25、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積雨輞川莊作》 26、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
《洛陽女兒行》 27、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jīng)過趙李家。 《洛陽女兒行》 28、請留磐石上,垂釣將已矣。
《青溪》 29、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桃源行》 30、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31、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西施詠》 32、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終南山》 33、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終南山》 34、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春中田園》 3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漢江臨眺》。
4. 王維的詩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夏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酬張少府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guān)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群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歸嵩山作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guān)。終南山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過香積寺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送梓州李使君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木童〕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漢江臨眺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終南別業(yè)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美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送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fù)聞,白云無盡時。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青溪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zhuǎn),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句隹〕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西施詠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君寵益嬌態(tài),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雜詩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送友人前歸萬里春應(yīng)反,三江雁亦稀。
連天漢水廣,孤客郢城歸。鄖國稻苗秀,楚人范米肥。
懸知倚門望,遙識老菜衣。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隴西行十里一走馬。
五里一揚鞭。都護軍書至。
匈奴圍酒泉。關(guān)山正飛雪。
烽戍(一作火)斷無煙。
5. 【王維描寫大漠的詩句】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開元二十五年(737)河西節(jié)度副大使崔希逸戰(zhàn)勝吐蕃,唐玄宗命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訪軍情.這實際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這首詩作于赴邊途中.“單車欲問邊”,輕車前往,向哪里去呢?“屬國過居延”,居延在今甘肅張掖縣西北,遠在西北邊塞.“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象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象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這里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nèi)心的激憤和抑郁.與首句的“單車”相呼應(yīng).萬里行程只用了十個字輕輕帶過.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進行刻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最后兩句寫到達邊塞:“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首將正在燕然前線.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勝場的方面——寫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見數(shù)行歸雁北翔,詩人即景設(shè)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lián),寫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么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diào),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xiàn)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xiàn)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里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這就是“詩的好處,有口里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這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shù)境界.。
王維古詩有哪些
王維詩現(xiàn)存不滿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創(chuàng)作特色的是描繪山水田園等自然風景及歌詠隱居生活的詩篇。下面是我整理的王維古詩,歡迎來參考!
1、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王維《畫》
2、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王維《送別》
3、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4、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王維《觀獵》
5、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送別》
6、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7、隨山將萬轉(zhuǎn),趣途無百里。——王維《青溪》
8、但去莫復(fù)問,白云無盡時。——王維《送別》
9、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10、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王維《觀獵》
11、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王維《山中》
1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14、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王維《終南山》
15、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16、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王維《終南山》
17、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王維《辛夷塢》
1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19、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王維《竹里館》
20、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王維《終南山》
21、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王維《終南山》
22、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維《新晴野望》
2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2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泛》
25、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王維《歸嵩山作》
26、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維《過香積寺》
27、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王維《送康太守》
28、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維《送康太守》
29、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guān)。——王維《歸嵩山作》
30、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王維《雜詩三首》
擴展: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mo jie) ,人稱佛 ,名字合之為維摩詰,維摩詰乃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以潔凈、沒有染污而著稱的人。可見王維的名字中已與佛教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王維生前,人們就認為他是“當代詩匠,又精禪理。”(苑咸《酬王維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詩佛”的'稱號。王維出生在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據(jù)王維寫的《請施莊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余年,然后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王維從小就受到了母親的熏陶,同時,根據(jù)《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薦福寺大德道光禪師塔銘》,文中述及了詩人同當代名僧道光禪師的關(guān)系時說:“維十年座下,可見王維確實也與佛家因緣不淺,其晚年更是過著僧侶般的生活。據(jù)《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虛空,無有是處,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飯十數(shù)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藥臼,經(jīng)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此時的王維儼然是一僧侶了。
王維青少年時期即賦于文學(xué)才華。開元九年(721年) 中進士第,然后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后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其時作有《獻始興公》詩,稱頌張九齡反對植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體現(xiàn)了他當時要求有所作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到日趨黑暗的轉(zhuǎn)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場。然后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jié)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一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于是隨俗浮沉,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王維的詩有哪些 王維的詩欣賞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這首山水名篇,于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詩中明明寫有浣女漁舟,詩人怎下筆說是“空山”呢?原來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啊!又由于這里人跡罕到,“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點出此處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洌,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fā)光,多么幽清明凈的自然美啊!王維的《濟上四賢詠》曾經(jīng)稱贊兩位賢隱士的高尚情操,謂其“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詩人自己也是這種心志高潔的人,他曾說:“寧棲野樹林,寧飲澗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嶇見王侯。”(《獻始興公》)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嗎?這兩句寫景如畫,隨意揮灑,毫不著力。象這樣又動人又自然的寫景,達到了藝術(shù)上爐火純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學(xué)到。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林里傳來了一陣陣的歌聲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shù)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一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這純潔美好的生活圖景,反映了詩人過安靜純樸生活的理想,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他對污濁官場的厭惡。這兩句寫得很有技巧,而用筆不露痕跡,使人不覺其巧。詩人先寫“竹喧”、“蓮動”,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fā)現(xiàn)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
詩的中間兩聯(lián)同是寫景,而各有側(cè)重。頷聯(lián)側(cè)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lián)側(cè)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huán)境烘托。
既然詩人是那樣地高潔,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個稱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來,《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的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這首詩一個重要的藝術(shù)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xiàn)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具體的范文模板
鏈接:
?pwd=wb31 提取碼: wb31
?
王維的詩有哪些
王維的詩作成就
王維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他寫下的詩現(xiàn)在流存的有400余首,代表詩作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思》、《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等。
王維詩作風格
王維的大多數(shù)詩都是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閑居生活中閑逸蕭散的情趣。王維的寫景詩篇,常用五律和五絕的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jié)較為舒緩,用以表現(xiàn)幽靜的山水和詩人恬適的心情,尤為相宜。
王維寫了哪幾首古詩?
[唐] 王維詩佛
收錄:405首
「王孟 」之一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王維出身河?xùn)|王氏,于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jiān)察御史、河西節(jié)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fù)后,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xué)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后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存詩400余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xué)秘訣》。
王維有多少首詩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王維有多少首詩里有空字、王維有多少首詩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