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有哪些詩詞離思(元稹的離思全詩帶詩意)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元??有哪些詩詞離思,以及元稹的離思全詩帶詩意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元稹《離思五首》全部詩文是什么?
白話釋義:
愛在早晨的鏡子里欣賞殘妝,釵環插滿在發絲叢中。
不一會兒初升的太陽照在抹了胭脂的臉頰上,仿佛一朵紅花蘇醒綻放又仿佛要化開了一般。
山泉繞著街道緩緩流去,萬樹桃花掩映著小樓。
我(在樓上)悠閑地翻看道教書籍慵懶著沒有起身,隔著水晶簾看(你在妝臺前)梳頭。
著壓(一種織布工藝)的紅羅總是追逐時髦新穎的花樣,繡著秦吉了(一種類似鸚鵡的鳥)花紋的紗布染著酒曲一樣的嫩色。
(你說)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質太薄弱,稍微有些經緯稀疏的帛才是最宜人的。
曾經領略過蒼茫的大海,就覺得別處的水相形見絀;曾經領略過巫山的云靄,就覺得別處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于回頭一望,這也許是因為修道,也許是因為你的緣故吧。
當時百花齊放,我卻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給你這個皮膚潔白如玉的女子。
如今我就像那兩三棵樹一樣靜靜地站在江邊,可憐只有一樹綠葉和我一起度過殘春。
《離思五首》【作者】元稹?【朝代】唐
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謾篸綠絲叢。
須臾日射燕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
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
紅羅著壓逐時新,吉了花紗嫩麹塵。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
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創作背景:
元稹的離思五首,都是為了追悼亡妻韋叢而作,寫于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年),韋叢20歲時下嫁元稹,其時元稹尚無功名,婚后頗受貧困之苦,而她無半分怨言,元稹與她兩情甚篤。七年后韋叢病逝,韋叢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這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組詩。
詩人運用“索物以托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贊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抒寫了詩人對亡妻韋叢忠貞不渝的愛情和刻骨的思念。
離思五首 全部5首詩 全文
其一
作者:元稹
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漫篸綠絲叢。
須臾日射胭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
其二
作者:元稹
山泉散漫繞街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
其三
作者:元稹
紅羅著壓逐時新,吉了花紗嫩麴塵。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
其四
作者: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其五
作者:元稹
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
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白話翻譯:
其一
愛在早晨的鏡子里欣賞殘妝,釵環插滿在發絲叢中。
不一會兒初升的太陽照在抹了胭脂的臉頰上,仿佛一朵紅花蘇醒綻放又仿佛要化開了一般。
其二
山泉繞著街道緩緩流去,萬樹桃花掩映著小樓。
我在樓上悠閑地翻看道教書籍慵懶著沒有起身,隔著水晶簾看你在妝臺前梳頭。
其三
著壓的紅羅總是追逐時髦新穎的花樣,繡著秦吉了花紋的紗布染著酒曲一樣的嫩色。
你說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質太薄弱,稍微有些經緯稀疏的帛才是最宜人的。
其四
曾經領略過蒼茫的大海,就覺得別處的水相形見絀;曾經領略過巫山的云靄,就覺得別處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于回頭一望,這也許是因為修道,也許是因為你的緣故吧。
其五
當時百花齊放,我卻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給你這個皮膚潔白如玉的女子。
如今我就像那兩三棵樹一樣靜靜地站在江邊,可憐只有一樹綠葉和我一起度過殘春。
擴展資料:
元稹的離思五首,都是為了追悼亡妻韋叢而作,寫于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年),韋叢20歲時下嫁元稹,其時元稹尚無功名,婚后頗受貧困之苦,而她無半分怨言,元稹與她兩情甚篤。七年后韋叢病逝,韋叢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這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組詩。
他曾任監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舊官僚,遭到貶斥。后轉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軍節度使任所。與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
詩作平淺明快中呈現麗絕華美,色彩濃烈,鋪敘曲折,細節刻畫真切動人,比興手法富于情趣。后期之作,傷于浮艷,故有“元輕白俗”之譏。有《元氏長慶集》60卷,補遺6卷,存詩830余首。
元稹離思五首全部詩文是什么?
其一: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漫篸綠絲叢。須臾日射燕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其二: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其三:紅羅著壓逐時新,吉了花紗嫩麴塵。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其五: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府東都洛陽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孫,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詩作號為“元和體”。代表作有《鶯鶯傳》《菊花》等。
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于李紳。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雖然一度官至宰相,卻在覬覦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劃下被貶往外地。晚年任武昌節度使等職。死后被追贈尚書右仆射。
人物評價:
李戡有言:“嘗痛自元和以來,有元白詩者,纖艷不逞,非莊人雅士,多為其所破壞。流于民間,疏于屏壁,子女父母,交口教授,淫言語,冬寒夏熱,入人肌骨,不可除去。
元??有哪些詩詞離思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元稹的離思全詩帶詩意、元??有哪些詩詞離思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