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微五?F詠為什么的簡單介紹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雖微五?F詠為什么,以及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竹子的5言詩句
1.關于竹子的五言律詩
高竹臨水上 虞集 高竹臨水上,幽花在崖陰.以彼貞女姿,當此君子心. 春陽不自媚,久露忽已深.湘妃昔鼓瑟,悵望蒼悟岑. 寒竹篇 傅若金 寒竹依澗阿,石生何磊磊.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 春陽散華景,枝葉被光彩.及茲芳歲闌,使我憂心每. 遽悲凜節變,但恐驚塵免.寒奧既宜異,遲暮復焉悔. 淇園蔭未息,解谷音憂在.君子夙相好,深懷邈云海. 竹性諒糜遷,人心懼中改.愿言卒封植,勿使傷樵采.詠竹 方志敏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 一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里館 裴迪 來過竹里館,日與道相親.出入惟山鳥,幽深無世人. 慈姥竹 李白 當涂縣北有慈姥山,積石俯江,岸壁峻絕,風濤洶涌. 其山產竹,圓體疏節,堪為簫管,聲中音律.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不學蒲柳凋,貞心常自保.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柳宗元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迸籜分苦節,輕籜抱虛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蕭蕭吟.差池下煙日,嘲哲鳴山禽.諒無要津用,棲息有余陰. 竹徑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里余.檀欒被層阜,蕭瑟映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 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2.關于竹子的五言律詩
高竹臨水上 虞集
高竹臨水上,幽花在崖陰.以彼貞女姿,當此君子心.
春陽不自媚,久露忽已深.湘妃昔鼓瑟,悵望蒼悟岑.
寒竹篇 傅若金
寒竹依澗阿,石生何磊磊.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
春陽散華景,枝葉被光彩.及茲芳歲闌,使我憂心每.
遽悲凜節變,但恐驚塵免.寒奧既宜異,遲暮復焉悔.
淇園蔭未息,解谷音憂在.君子夙相好,深懷邈云海.
竹性諒糜遷,人心懼中改.愿言卒封植,勿使傷樵采.
詠竹
方志敏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
一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里館 裴迪
來過竹里館,日與道相親.出入惟山鳥,幽深無世人.
慈姥竹 李白
當涂縣北有慈姥山,積石俯江,岸壁峻絕,風濤洶涌.
其山產竹,圓體疏節,堪為簫管,聲中音律.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不學蒲柳凋,貞心常自保.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柳宗元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迸籜分苦節,輕籜抱虛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蕭蕭吟.差池下煙日,嘲哲鳴山禽.諒無要津用,棲息有余陰.
竹徑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里余.檀欒被層阜,蕭瑟映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
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3.關于竹的五言詩
1、《石竹詠》
唐代:王績
萋萋結綠枝,曄曄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嘆息聊自思,此生豈我情。
昔我未生時,誰者令我萌。
棄置勿重陳,委化何足驚。
譯文:翠綠枝條生長茂盛,垂掛著繁盛美麗的紅花。常常擔心寒冷的露珠降臨,無法保住它那美好的生命。嘆息石竹時也思考自身,此生難道是我衷情的嗎?在我尚未降臨人世的時候,究竟是誰是我萌生的呢?拋開這樣的事情不再說它了,順應自然的變化又何必驚恐呢?
2、《絕句》
元代:王庭筠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
譯文:清瘦的竹影和著詩句,梅花的香氣伴著我入夢。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遲遲不肯落下西廂房。
3、《詠院中叢竹》
唐代:呂太一
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
心貞徒見賞,籜小未成竿。
譯文:窗外的叢竹挺撥直立,青翠中預示來年的春寒。竹子的堅貞為人欣賞,因為竹筍還未長成長竿。
4、《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唐代:柳宗元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
迸籜分苦節,輕筠抱虛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蕭蕭吟。
差池下煙日,嘲哳鳴山禽。
諒無要津用,棲息有馀陰。
譯文:高高的橋與幽幽的小路相連,它曲曲折折穿過稀疏的竹林。竹子從筍籜中迸發苦節,青皮環抱空虛的竹心。俯身看橋下細細的溪流,抬頭聽山間蕭蕭的竹韻。煙霧蒸騰中陽光西下,山里的鳥兒在嘲哳亂鳴。料想苦竹不可能作為渡口的竹伐,正好給我們的休憩提供了綠蔭。
5、《詠檐前竹》
南北朝:沈約
萌開籜已垂,結葉始成枝。
繁蔭上蓊茸,促節下離離。
風動露滴瀝,月照影參差。
得生君戶牖,不愿夾華池。
譯文:
當竹莖拔節而出時,它便已經垂脫;隨著細長竹葉的抽生,慢慢就長出了嫩枝。幾株幼嫩之竹,就這樣帶著清新的生氣。因為是在低處(下),竹節間距離較近,故又用“促節”形容。
夜間,竹葉上那湛湛露珠就顯得朦朧不清。好在有風,詩人便讓讀者聽那靜夜中風動竹葉、露珠滴階的清韻,這可是異常動聽的。烏藍的中天添上一輪明月,那月光灑在竹上,便在階前印下斑駁的竹影。
本該生長在花草芳美的池畔,度那月下花前的風光才是哩。而今卻在詩人居處簡陋的檐前,伴著他度過清寂的晨昏。
4.關于寫竹的詩文名句(五個)
七律·答友人 毛澤東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病中見窗外竹感賦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
昭蘇萬物春風里,更有筍尖出土忙。題竹 葉劍英 1963年 彩筆凌云畫溢思,虛心勁節是吾師;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
詠竹 方志敏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一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竹 (題畫詩) 鄧拓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
歲寒三友(題畫詩) 陶行知 萬松嶺上松,鼓蕩天風,震動昆侖第一峰。千軍萬馬波濤怒;海出山中。
竹綠梅花紅,轉戰西東,爭取最后五分鐘,百草千花休閑笑,且待三冬?!妒捪嬷褡釉娫~》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連。詩詞書畫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間。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賢。
東坡有三絕,板橋更超前。剛直凌云志,虛懷不私偏。
郁郁婆娑葉,經冬不凋殘。迎風更瀟灑,亮節益韌堅。
群承竹風格,研竹數十年。業余集詩畫,選纂萬余言。
宏揚竹文化,四海共仰瞻。我亦愛竹者,相逢慶有緣。
聊聊記數語,以電竹詩篇。題吾友梁鐵君俠者畫竹 (清)康有為 生挺凌云節,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竹詩詞自序 周芳純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靜坐讀詩篇。
華夏竹文化,源遠數千年。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耧L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八{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揚首望青天,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樓臺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成材勿計后,鱗爪遍人間。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竹子(哲理詩) 泥土里,收集拼搏的語言。憋不住,給大地開一個眼。
冒尖了,既虛心又委婉。做一次總結,繼續向上伸展。
一朵綠色的云,和太陽把理想暢談。——摘自《陜西科技報》詠 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一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摘自《132名中國國畫家》春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筍 宋·王元之 數里春畦獨自尋。
迸犀抽錦亂森森。田文死去賓朋散。
拋擲三個玳瑁簪。摘自《詠物詩選》謝劉仲行惠筍 宋·朱子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參差。
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摘自《詠物詩選》竹 唐·李建勛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摘自《詠物詩選》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巰侵見前峰。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竹 唐·韋式 竹,臨池,似玉。
悒露靜,和煙綠。搶節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訂本》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寄題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
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 衡陽道中二絕 宋·范成大 黑羖鉆籬破,花豬突戶開。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發合江數里,寄楊商卿諸公 宋·范成大 臨分滿意說離愁,草草無言只淚流。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遠游長兒子,兒地別林廬。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綠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云長。食筍詩 唐·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齡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子猷時一至,尤喜主人賢。摘自《聊齋詩集》詠竹 清·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筼筜當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長竹 唐·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5.古代寫竹的五言四句詩
高竹臨水上 虞集 高竹臨水上,幽花在崖陰.以彼貞女姿,當此君子心. 春陽不自媚,久露忽已深.湘妃昔鼓瑟,悵望蒼悟岑. 寒竹篇 傅若金 寒竹依澗阿,石生何磊磊.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 春陽散華景,枝葉被光彩.及茲芳歲闌,使我憂心每. 遽悲凜節變,但恐驚塵免.寒奧既宜異,遲暮復焉悔. 淇園蔭未息,解谷音憂在.君子夙相好,深懷邈云海. 竹性諒糜遷,人心懼中改.愿言卒封植,勿使傷樵采.詠竹 方志敏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 一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里館 裴迪 來過竹里館,日與道相親.出入惟山鳥,幽深無世人. 慈姥竹 李白 當涂縣北有慈姥山,積石俯江,岸壁峻絕,風濤洶涌. 其山產竹,圓體疏節,堪為簫管,聲中音律.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不學蒲柳凋,貞心常自保.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柳宗元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迸籜分苦節,輕籜抱虛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蕭蕭吟.差池下煙日,嘲哲鳴山禽.諒無要津用,棲息有余陰. 竹徑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里余.檀欒被層阜,蕭瑟映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 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酬人雨后玩竹 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晚歲君能賞,蒼蒼盡節奇. 同郭參謀崔仆射淮南節度使廳前竹 劉長卿 昔種梁王苑,今移漢將壇.蒙籠低冕過,青翠卷簾看. 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開花成鳳實,嫩筍長漁竿. 靄靄軍容靜,蕭蕭郡宇寬.細音和角暮,疏影上門寒. 湘浦何年變,山陽幾處殘.不知軒屏側,歲晚對袁安.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具懷鴻鵠志,苦有鳥鳥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新竹 韓愈 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 .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高標凌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迸出疑爭地.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云.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題鄭長侍廳前竹 賈島 綠竹臨詩酒,嬋娟思不窮.亂枝低積雪,繁葉亞寒風. 蕭颯疑泉過,縈回有徑同.侵庭根出土,隔壁筍成叢. 竦影紗窗外,清音室瑟中.卷簾終日看,欹枕幾秋同. 萬頃歌王子,千竿伴阮公.露光憐片片,雨澗愛蒙蒙. 解谷蠻湖北,湘川霸水東.何如軒檻側,蒼翠裊長空.竹 宋祁 修修梢出類,辭卑不肯叢.有節天容直,無心道與空. 紫竹 梅堯臣 西南產修竹,色異東筠綠.裁簫映檀唇,引枝宜鳳宿. 移從幾千里,不改生幽谷. 種竹齋 司馬光 吾愛王子猷,借齋也種竹.一日不可無,瀟灑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葉不改綠.殊勝石季倫,珊瑚滿金谷. 金竹 呂陶 渠江有竹,其色深黃,里人目為金竹. 修竹已可愛,況復如黃金.天地與正色,霜雪堅比心. 云芝生有節,栗玉種成林.回首渭川遠,山間繞翠陰. 竹軒 沈遼 古人愛修竹,瀟灑臨幽軒.勁節有高致,清聲無俗喧. 春日斗瑣碎,秋風撼瑯干.誰知渭川富,千畝可懸冠.員當谷 蘇轍 誰言使君貧,已用谷量竹.盈谷萬萬竿,何曾一竿曲. 和師厚栽竹 黃庭堅 大隱在城市,此君真友生.根行辰日斫,筍要上番成. 龍化葛陂去,風吹阿閣鳴.草荒三徑斷,歲晚見交情.新竹 朱熹 春雷殷巖際,幽草齊發生.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蕭湘竹子詩詞》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連. 詩詞書畫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間.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賢. 東坡有三絕,板橋更超前. 剛直凌云志,虛懷不私偏. 郁郁婆娑葉,經冬不凋殘. 迎風更瀟灑,亮節益韌堅. 群承竹風格,研竹數十年. 業余集詩畫,選纂萬余言. 宏揚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愛竹者,相逢慶有緣. 聊聊記數語,以電竹詩篇. 題吾友梁鐵君俠者畫竹 (清)康有為 生挺凌云節,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 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 竹詩詞自序 周芳純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靜坐讀詩篇. 華夏竹文化,源遠數千年. 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 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 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 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 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 寄題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 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 衡陽道中二絕 宋·范成大 黑羖鉆籬破,花豬突戶開.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唐·杜甫 苔竹。
6.描寫竹子的句子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庭竹 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
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
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
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
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
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新竹 韓愈
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閟。
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
高標凌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迸出疑爭地。
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
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云。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7.關于寫竹的詩文名句(五個)
詠竹(齊.謝眺)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
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
竹 (梁.劉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賦得階前嫩竹 (陳 . 張正見)翠云梢云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當于山路葛陂中。詠竹 (唐.李嶠)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氣。
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云。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S左偏栽竹百余詩 (唐 . 令狐楚)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藥處,綠陰深到臥帷前。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金。詠竹 (唐.鄭谷)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竹風 (唐.唐彥謙)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
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春日山中竹 (唐.裴說)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詠竹 (唐.張必)樹色連云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
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
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云撫翠苔。霜筠亭 (宋.蘇軾)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賦園中所有 (宋.蘇轍)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
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
繁華見孤深,一個敵千頃。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
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新竹 (宋.楊萬里)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詠東湖新竹 (宋.陸游)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野竹 (元.吳鎮)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新筍歌 (明.岳岱)滿林黃鳥不勝啼,林下新筍與人齊。
春風閉門走山兔,白晝露滴驚竹雞。雨中三日春已過,又近石床添幾個。
競將頭角向青云,不管階前綠苔破。竹石 (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 (清.鄭燮)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陶淵明的五言詩的意思
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歸園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歸園田居·其四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
一世棄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歸園田居·其五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歸園田居·其一
1、注釋
(1)適俗:適應世俗。韻:情調、風度。
(2)塵網:指塵世,官府生活污濁而又拘束,猶如網羅。這里指仕途。
(3)三十年:吳仁杰認為當作“十三年”。陶淵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為江州祭酒,到義熙元年(四○五)辭彭澤令歸田,恰好是十三個年頭。
(4)羈鳥:籠中之鳥。池魚:池塘之魚。鳥戀舊林、魚思故淵,借喻自己懷戀舊居。
(5)南野:一本作南畝。際:間。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閑居賦序》有“巧官”“拙官”二詞,巧官即善于鉆營,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義即守正不阿。
(7)方:讀作“旁”。這句是說住宅周圍有土地十余畝。
(8)蔭:蔭蔽。
(9)羅:羅列。
(10)曖曖:暗淡的樣子。
(11)依依:輕柔的樣子。墟里:村落。
(12)這兩句全是化用漢樂府《雞鳴》篇的“雞鳴高樹顛,犬吠深宮中”之意。
(13)戶庭:門庭。塵雜:塵俗雜事。
(14)虛室:閑靜的屋子。余閑:閑暇。
(15)樊:柵欄。樊籠:蓄鳥工具,這里比喻仕途。返自然:指歸耕園田。這兩句是說自己象籠中的鳥一樣,重返大自然,獲得自由。
2、譯文
少年時就沒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熱愛山川田園(生活)。
錯誤地陷落在人世的羅網中,一去十三個年頭。
關在籠中的鳥兒依戀居住過的樹林,養在池中的魚兒思念生活過的深潭。
到南邊的原野里去開荒,固守愚拙,回鄉過田園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畝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間。
榆樹、柳樹遮掩著后檐,桃樹、李樹羅列在堂前。
遠遠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見,村落上的炊煙隨風輕柔地飄升。
狗在深巷里叫,雞在桑樹頂鳴。
門庭里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空房中有的是空閑的時間。
長久地困在籠子里面,現在總算又能夠返回到大自然了。
歸園田居·其二
1、注釋
人事:指與人交結往來。
鞅:馬駕車時頸上的皮帶。這句是說居處僻陋,車馬稀少。
曲:隱僻之地。墟曲:猶鄉野。
披:撥開。
2、譯文
鄉居少與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車馬來往。
白天依舊柴門緊閉,心地純凈斷絕俗想。
經常涉足偏僻村落,撥開草叢相互來往。
相見不談世俗之事,只說田園桑麻生長。
我田桑麻日漸長高,我墾土地日漸增廣。
經常擔心霜雪突降,莊稼凋零如同草莽。
歸園田居·其三
1、注釋
南山:指廬山。
興:起床。
荒穢:形容詞作名詞,指豆苗里的雜草。
荷鋤:扛著鋤頭。荷,扛著。
晨興理荒穢:早晨起來到田里清除野草。
狹:狹窄。
草木長:草木叢生。
沾:沾濕。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無違: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違:違背。
2、譯文
我在南山下種豆,雜草茂盛豆苗稀少。早晨起來到地里清除雜草,傍晚頂著月色扛著鋤頭回家。道路狹窄草木叢生,夕陽的露水沾濕了我的衣服。衣服沾濕了并沒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歸園田居·其四
1、注釋
去:離開。山澤:山川湖澤。浪莽:放縱不拘之意。
試:姑且。披:分開。撥開。榛(zhen針):樹叢?;男妫夯膹U的村落。
丘隴:這里指墳墓。依依:隱約可辨的樣子。
殘朽株;指殘存的枯木朽株。
借問:請問。采薪者:砍柴的人。此人:這些人,指原來居住在這里的人。焉:何,哪里。如:往。
歿(mo末):死。
一世異朝市:意思是說,經過三十年的變遷,朝市已面目全非,變化很大。這是當時的一句成語。一世:三十年。朝市:朝廷和集市,指公眾聚集的地方。
幻化:指人生變化無常?!读凶?。周穆王》:“因形移易者,謂之化,謂之幻。??知幻化之不異生死也,始可與學幻矣?!笨諢o:滅絕。郗超《奉法要》:“一切萬有歸于無,謂之為空?!?/p>
2、譯文
離別山川湖澤已久,縱情山林荒野心舒。姑且帶著子侄晚輩,撥開樹叢漫步荒墟。游蕩徘徊墳墓之間,依稀可辨前人舊居。水井爐灶尚有遺跡,桑竹殘存枯于朽株。上前打聽砍柴之人:“往日居民遷往何處?”砍柴之人對我言道:“皆已故去并無存余?!薄叭瓿凶兠婷病?,此語當真一點不虛。人生好似虛幻變化,最終難免抿滅空無。
歸園田居·其五
1、注釋
(1)從內容上看,此詩似與上一首相銜接。詩人懷著悵恨的心情游山歸來之后,盛情款待村中近鄰,歡飲達旦。詩中雖有及時行樂之意,但處處充滿純樸之情。
(2)悵恨:惆悵煩惱。策:策杖,拄杖,這里作動同用。崎嶇:地面高低不平的樣子。歷:走過。棒曲:樹木叢生的曲折小路。
(3)濯(zhuo濁):洗。
(4)漉(lu鹿)酒:用布過濾酒。濾掉酒糟。近局:近鄰。
(5)日入:太陽落山。荊薪:燒火用的柴草。
(6)苦:恨,遺憾。天旭:天亮。
2、譯文
獨自悵然拄杖還家,道路不平荊榛遍地。
山澗流水清澈見底,途中歇息把足來洗。
濾好家中新釀美酒,烹雞一只款待鄰里。
太陽落山室內昏暗,點燃荊柴把燭代替。飲酒二十首并序
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
后,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
其一∶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其二∶
積善云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茍不應,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年。
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
其三∶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其四∶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
是非茍相形,雷同共譽毀。
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
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其九∶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
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
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
襤縷茅檐下,未足為高棲。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遠游,直至東海隅。
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為饑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馀。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
十一∶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屢空不獲年,長饑至于老,
雖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
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
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
十三∶
長公曾一仕,壯節忽失時;
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
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
一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
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
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異境。
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
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
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
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
十四∶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
貧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
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竟抱固窮節,饑寒飽所更。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孟公不在茲,終以翳吾情。
十七∶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遷,鳥盡廢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貧無由得,
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
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
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
十九∶
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仕。
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
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
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里,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
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
二十∶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還舊居
疇昔家上京,六載去還歸。
今日始復來,惻愴多所悲。
阡陌不移舊,邑屋或時非。
履歷周故居,鄰老罕復遺。
步步尋往跡,有處特依依。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执蠡M,氣力不及衰。
撥置且莫念,一觴聊可揮。
悲從弟仲德
銜哀過舊宅,悲淚應心零。
借問為誰悲?懷人在九冥。
禮服名群從,恩愛若同生。
門前執手時,何意爾先傾!
在數竟未免,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數齡。
雙位委空館,朝夕無哭聲。
流塵集虛坐,宿草旅前庭。
階除曠游跡,園林獨馀情。
翳然乘化去,終天不復形。
遲遲將回步,惻惻悲襟盈。
諸人共游周家暮柏下
今日天氣佳,清吹與鳴彈。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為歡。
清歌散新聲,綠酒開芳顏。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殫。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天道幽且遠,鬼神茫昧然。
結發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喪其偏。
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
風雨縱橫至,收斂不盈廛。
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
造夕思雞鳴,及晨愿鳥遷。
在己何怨天,離憂凄目前。
吁嗟身后名,於我若浮煙。
慷慨獨悲歌,鍾期信為賢。
歲暮和張常侍
市朝凄舊人,驟驥感悲泉。
明旦非今日,歲暮余何言!
素顏斂光潤,白發一己繁。
闊哉秦穆談,旅力豈未愆!
向夕長風起,寒云沒西山。
洌洌氣遂嚴,紛紛飛鳥還。
民生鮮長在,矧伊愁苦纏。
屢闕清酤至,無以樂當年。
窮通靡攸慮,憔悴由化遷。
撫己有深懷,履運增慨然。
九日閑居
余閑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樂久生。
日月依辰至,舉俗愛其名。
露凄暄風息,氣澈天象明。
往燕無遺影,來雁有馀聲。
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
如何蓬廬士,空視時運傾!
塵爵恥虛壘,寒華徒自榮;
斂襟獨閑謠,緬焉起深情。
棲遲固多娛,淹留豈無成。
詠貧士七首
其一∶
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
曖曖空中滅,何時見馀暉。
朝霞開宿霧,眾鳥相與飛。
遲遲出林翮,未夕復來歸。
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
知音茍不存,已矣何所悲。
其二∶
凄厲歲云暮,擁褐曝前軒。
南圃無遺秀,枯條盈北園。
傾壺絕馀瀝,闚灶不見煙。
詩書塞座外,日昃不遑研。
閑居非陳厄,竊有慍見言。
何以慰吾懷,賴古多此賢。
其三?∶
榮叟老帶索,欣然方彈琴。
原生納決履,清歌暢商音。
重華去我久,貧士世相尋。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豈忘襲輕裘,茍得非所欽。
賜也徒能辨,乃不見吾心。
其四?∶
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
好爵吾不榮,厚饋吾不酬。
一旦壽命盡,弊服仍不周。
豈不知其極,非道故無憂。
從來將千載,未復見斯儔。
朝與仁義生,夕死復何求。
其五?∶
袁安困積雪,邈然不可干。
阮公見錢入,即日棄其官。
芻槁有常溫,采莒足朝餐。
豈不實辛苦,所懼非饑寒。
貧富常交戰,道勝無戚顏。
至德冠邦閭,清節映西關。
其六?∶
仲蔚愛窮居,繞宅生蒿蓬。
翳然絕交游,賦詩頗能工;
舉世無知者,止有一劉龔。
此士胡獨然?實由罕所同;
介然安其業,所樂非窮通。
人事固以拙,聊得長相從。
其七?∶
昔在黃子廉,彈冠佐名州。
一朝辭吏歸,清貧略難儔。
年饑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丈夫雖有志,固為兒女憂。
惠孫一晤嘆,腆贈竟莫酬。
誰云固窮難,邈哉此前修。
游斜川
辛酉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臨長流,望曾城
;魴鯉躍鱗于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
夫曾城,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爾賦詩。悲
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年疏年紀鄉里,以記其時日。
開歲倏五日,吾生行歸休。
念之動中懷,及辰為茲游。
氣和天惟澄,班坐依遠流;
弱湍馳文魴,閑谷矯鳴鷗。
迥澤散游目,緬然睇曾丘;
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
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
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
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
擬古九首
其一∶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
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
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其二∶
辭家夙嚴駕,當往至無終。
問君今何行?非商復非戎。
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
斯人久已死,鄉里習其風。
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
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
其三∶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其四∶
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
暮作歸云宅,朝為飛鳥堂。
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
古時功名士,慷慨爭此場。
一旦百歲后,相與還北邙。
松柏為人伐,高墳互低昂。
頹基無遺主,游魂在何方!
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
其五∶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無此比,常有好容顏。
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
青松夾路生,白云宿檐端。
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
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
愿留就君住,從令至歲寒。
其六∶
蒼蒼谷中樹,冬夏常如茲;
年年見霜雪,誰謂不知時。
厭聞世上語,結友到臨淄。
稷下多談士,指彼決吾疑。
裝束既有日,已與家人辭。
行行停出門,還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長,但畏人我欺。
萬一不合意,永為世笑嗤。
伊懷難具道,為君作此詩。
其七∶
日暮天無云,春風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歌竟長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間月,灼灼月中華。
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
其八∶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
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
饑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
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
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
其九∶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
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
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口、美池、桑乏屬;阡陌交通,雞犬
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
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
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馀人各復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辜瘸?,
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乃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
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馀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獨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馀樂,于何榮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
愿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述酒
重離照南陸,鳴鳥聲相聞;
秋草雖未黃,融風久已分。
素礫皛修渚,南岳無馀云。
豫章抗高門,重華固靈墳。
流淚抱中嘆,傾耳聽司晨。
神州獻嘉粟,西靈為我馴。
諸梁董師旅,芊勝喪其身。
山陽歸下國,成名猶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樂不為君。
平王去舊京,峽中納遺薰。
雙陵甫云育,三趾顯奇文。
王子愛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練九齒,閑居離世紛。
峨峨西嶺內,偃息常所親。
天容自永固,彭殤非等倫。
於王撫軍座送客
秋日凄且厲,百卉具已腓。
爰以履霜節,登高餞將歸。
寒氣冒山澤,游云倏無依。
洲渚四緬邈,風水互乖違。
瞻夕欣良讌,離言聿云悲。
晨鳥暮來還,懸車斂馀輝。
逝止判殊路,旋駕悵遲遲。
目送回舟遠,情隨萬化遺。
讀《山海經》十三首
其一∶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其二∶
玉臺凌霞秀,王母怡妙顏。
天地共俱生,不知幾何年。
靈化無窮已,館宇非一山。
高酣發新謠,寧效俗中言!
其三∶
迢迢槐江嶺,是為玄圃丘。
西南望昆墟,光氣難與儔。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淫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來游。
其四∶
丹木生何許?乃在峚山陽。
黃花復朱實,食之壽命長。
白玉凝素液,瑾瑜發奇光。
豈伊君子寶,見重我軒黃。
其五∶
翩翩三青鳥,毛色奇可憐。
朝為王母使,暮歸三危山。
我欲因此鳥,具向王母言∶
在世無所須,惟酒與長年。
其六∶
逍遙蕪皋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萬尋,森散復旸谷。
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
其七∶
粲粲三珠樹,寄生赤水陰。
亭亭凌風桂,八干共成林。
靈鳳撫云舞,神鸞調玉音。
雖非世上寶,爰得王母心。
其八∶
自古皆有沒,何人得靈長?
不死復不死,萬歲如平常。
赤泉給我飲,員丘足我糧。
方與三辰游,壽考豈渠央!
其九∶
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志。
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
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
馀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后。
其十∶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徒沒在昔心,良晨詎可待!
其十一∶
巨猾肆威暴,欽[鳥丕]違帝旨。
窫窳強能變,祖江遂獨死。
明明上天四,為惡不可履。
長枯固已劇,鵕鶚豈足恃!
其十二∶
鴟鴸見城邑,其國有放士。
念彼懷王世,當時數來止。
青丘有奇鳥,自言獨見爾;
本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其十三∶
巖巖顯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廢共鯀,重華為之來。
仲父獻誠言,姜公乃見猜;
臨沒告饑渴,當復何及哉!
臘日
風雪送馀運,無妨時已和。
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我唱爾言得,酒中適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答龐參軍
三復來貺,欲罷不能。自爾鄰曲,冬春再交,款然良時,忽成舊游。俗諺?∶「
數面成親舊」,況情過此者乎?人事好乖,便當語離;楊公所嘆,豈惟常悲。吾
抱疾多年,不復為文,本既不豐,復老病繼之;輒依《周禮》往復之義,且為別
后相思之資。
相知何必舊,傾蓋定前言。
有客賞我趣,每每顧林園。
談諧無俗調,所說圣人篇。
或有數斗酒,閑飲自歡然。
我實幽居士,無復東西緣。
物新人惟舊,弱毫多所宣。
情通萬里外,形跡滯江山。
君其愛體素,來會在何來?
詠二疏
大象轉四時,功成者自去。
借問衰周來,幾人得其趣?
游目漢廷中,二疏復此舉。
高嘯還舊居,長揖儲君傅;
餞送傾皇朝,華軒盈道路。
離別情所悲,馀榮何足顧;
事勝感行人,賢哉豈常譽!
厭厭閭里歡,所營非近務;
促席延故老,揮觴道平素。
問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
放意樂馀年,遑恤身后慮。
誰云其人亡,久而道彌著。
詠三良
彈冠乘通津,但懼時我遺;
服勤盡歲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謬獲露,遂為君所私。
出則陪文輿,入必侍丹帷;
箴規響已從,計議初無虧。
一朝長逝后,愿言同此歸。
厚恩固難忘,君命安可違。
臨穴罔惟疑,投義志攸希。
荊棘籠高墳,黃鳥聲正悲;
良人不可贖,泫然沾我衣。
詠荊軻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發指危冠,猛氣沖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后世名。
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
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歿,千載有馀情。
有會而作并序
舊谷既沒,新谷未登,頗為老農,而值年災。日月尚悠,為患未已。登歲之功,
既不可希,朝夕所資,煙火載通;旬日以來,始念饑乏。歲云夕矣,慨然永懷。
今我不述,后生何聞哉!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饑?。
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
惄如亞九飯,當暑厭寒衣。
歲月將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
嗟來可足吝,徒沒空自遺。
斯濫豈攸志,固窮夙所歸。
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
乞食
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挽歌詩三首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其二∶
昔在無酒飲,今但湛空觴。
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
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
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
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
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峣。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興致正高怨恨夜短,東方漸白又露晨曦。
求兩首諷刺詩 送別詩 寫景詩 田園詩 詠物詩 思鄉詩 各兩首哦!
一、諷刺詩:
1、國風·邶風·新臺--【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新臺有泚,河水彌彌。燕婉之求,蘧篨不鮮。
新臺有灑,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譯文:新臺倒影好鮮明,河水洋洋流不停。本想嫁個美少年,雞胸老公太不行。新臺倒影長又長,河水不停汪洋洋。本想嫁個美少年,雞胸老公真不祥。撒下魚網落了空,一個蝦蟆掉網中。本想嫁個美少年,換得駝背丑老公。
2、相鼠--【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譯文:看老鼠都有皮,做人怎能沒威儀!做人怎能沒威儀!不去死還干什么?看老鼠都有牙齒,人若不知廉恥,人若不知廉恥,不去死還等什么?看老鼠都有肢體,人若沒有禮教,人若沒有禮教,為什么還不快死?
二、送別詩:
1、送靈澈上人--【作者】劉長卿?【朝代】唐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譯文:青蒼的竹林寺,近晚時傳來深遠的鐘聲。身背斗笠在夕陽的映照下,獨回青山漸行漸遠。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朝代】唐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三、寫景詩:
1、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2、商山早行--【作者】溫庭筠?【朝代】唐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譯文: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震動;一路遠行,游子悲思故鄉。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輝;足跡依稀,木板橋覆蓋著早春的寒霜??輸〉拈稳~,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鮮艷地開放在驛站的泥墻上。因而想起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鴨和鵝,正嬉戲在岸邊彎曲的湖塘里。
四、田園詩:
1、過故人莊--【作者】孟浩然?【朝代】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要請我到他好客的農家。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里觀賞菊花。
2、四時田園雜興·其二--【作者】范成大?【朝代】宋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譯文: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五、詠物詩:
1、石灰吟--【作者】于謙?【朝代】明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2、竹石--【作者】鄭燮?【朝代】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緊緊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縫中。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
六、思鄉詩:
1、回鄉偶書二首·其一【作者】賀知章?【朝代】唐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
2、靜夜思--【作者】李白?【朝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詠物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諷刺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送別詩
馬上就要成為賭王“五太”了,既然賭王這么喜歡,為什么鄧詠詩撤退了?
因為她是個非常聰明的女人,可以說,在這件事上,沒有人能做得比她更好,我們講過很多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女人,鄧詠詩就是一手爛牌打出了王炸。
差點成為賭王“五太”
2007年,賭王病了,需要人照顧,于是三太太就安排了鄧詠詩當了賭王的貼身看護。為啥安排鄧詠詩呢?因為鄧詠詩(鄭詠詩)黑、丑、不起眼,沒有威脅。
鄧詠詩本就是專業看護,自然照顧周到,久而久之,竟成了賭王的心頭好。賭王情況好轉之后,出入各種場合就都開始帶著鄧詠詩了。
鄧詠詩開始還是穿著護士服,有一種私人護士的模樣,久了也就換上華服,儼然已經是賭王的身邊人了。當然,跟著賭王,鄧詠詩開始買大屋,入手各種奢侈品,而賭王也是毫不吝嗇,任由她花,據說賭王給鄧詠詩的財物金額都是用億元來計算。
鄧詠詩不可能有名分和孩子了
在賭王的幾位太太中,除了原配,只有二太太算是有名分,因為賭王娶她的時候,還是允許納妾的,但是等到他娶三太太和四太太的時候,就已經不允許了。所以,她們兩位嚴格意義上沒有名分。
三太太和四太太已經有了那么多孩子,她們該得到了權益一點也不少,所以,她們對名分這種東西看得比較淡。
但是鄧詠詩就不同了。她選擇在這個時候嫁給賭王,由于賭王身體關系,他們很難有自己的孩子。這樣一來,鄧詠詩就無法用孩子保證自己在何家的地位,日子自然也不會好過。
鄧詠詩在賭王家和社會上都沒有可以依靠的勢力
鄧詠詩本身就是個十分普通的人,沒有什么實力,比起利智她的實力要弱得多。此前利智就這樣被輕而易舉地趕跑,鄧詠詩自然更不在話下了。
想要當賭王何鴻燊的五姨太也不是那么簡單的,豪門里面的日子總是不平靜的。當賭王的其他姨太發現鄭詠詩和賭王的關系不一般之后便開始反擊了,其中反應最大的莫過于四姨太梁安琪。
據說四姨太梁安琪當時大吵大鬧,最后終于逼得賭王把鄭詠詩送走,這樣才算是平息了這一場家庭鬧??!
鄧詠詩有個不錯的男朋友
鄭詠詩也可能是放不下前男友,鄭詠詩的前男友是游泳教練,在和賭王分手以后,鄭詠詩和前男友復合,生活已經趨向于穩定。
鄭詠詩離開何家后,重新與初戀男友復合,更在不久后宣布結婚,并幸福地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了,從這個角度來說,鄭詠詩真的算是一個人生贏家。
結語
鄧詠詩雖然最后沒能真的成為賭王的五姨太,但是其實我個人覺得她的一部分目的達到了,那就是她得到了大量的金錢。我相信她自己也清楚要成為賭王的五姨太有多難,所以最后離開賭王之后就找了前男友復合了,隨后兩人結婚,生活也還算幸福吧!
海燕雖微眇詩賞析
歸燕詩
張九齡
海燕雖微眇, 乘春亦暫來。
豈知泥滓賤, 只見玉堂開。
繡戶時雙入, 華堂日幾回。
無心與物競, 鷹隼莫相猜。
這是一首詠物詩。所詠的是將要歸去的燕子,卻并沒有工細地描繪燕子的體態和風神,而是敘述和議論多于精工細雕的刻畫,如不解其寄托的深意,便覺質木無文。然而,它確是一首妙用比興、寓意深長的詠物詩。
阮閱《詩話總龜》卷十七引《明皇雜錄》,說張九齡在相,有謇諤匪躬之誠。明皇怠于政事,李林甫陰中傷之。方秋,明皇令高力士持白羽扇賜焉。九齡作《歸燕詩》貽林甫。從上面所記本事推知,這首詩應寫于張九齡被罷相的前夕。作者是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名相,以直言敢諫著稱。由于李林甫等毀謗,玄宗漸漸疏遠張九齡。開元二十四年,張被罷相,《歸燕詩》大約寫于這年秋天。
詩從海燕“微眇”寫起,隱寓詩人自己出身微賤,是從民間來的,不象李林甫那樣出身華貴?!俺舜阂鄷簛怼本?,表明自己在圣明的時代暫時來朝廷做官,如燕子春來秋去,是不會久留的。中間四句,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賤,只見“玉堂”開著,便一日數次出入其間,銜泥作窠,來隱寓自己在朝廷為相,日夜辛勞,慘淡經營。“繡戶”、“華堂”和“玉堂”,都是隱喻朝廷。末句是告誡李林甫:我無心與你爭權奪利,你不必猜忌、中傷我,我要退隱了。當時大權已經落在李林甫手中,張九齡自知不可能有所作為,他不得不退讓,實則并非沒有牢騷和感慨。劉禹錫《吊張曲江序》說張被貶之后,“有拘囚之思,托諷禽鳥,寄詞草樹,郁郁然與騷人同風?!边@是知人之言。用這段話來評《歸燕詩》同樣是適合的,《歸燕詩》就是“托諷禽鳥”之作。
這首律詩對仗工整,語言樸素,風格清淡,如“輕縑素練”(張說評張九齡語)一般。它名為詠物,實乃抒懷,既寫燕,又寫人,句句不離燕子,卻又是張九齡的自我寫照。作者的藝術匠心,主要就表現在他選擇了最能模寫自己的形象的外物——燕子。句句詩不離燕子,但又不黏于燕子,達到不即不離的藝術境界。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