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轍在古詩哪個地方(韻轍在古詩哪個地方出現)
今天給各位分享韻轍在古詩哪個地方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韻轍在古詩哪個地方出現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轍韻是什么,古詩詞中一般是如何運用的
一、 “轍韻”與“合轍壓韻”
漢字的讀音是以二十一個聲母和三十五個韻母拼和而成的,一個字開頭的聲母為“聲”,收尾的韻母就是我們所說的“韻”。歌謠每個句子的最后一個字,經常是用相同或者相近的韻母構成的,這樣就會產生一種聲音回環的和諧感。例如在蘭成與買買提紅妹合作的《曲苑雜壇》系列節目《新疆妹妹妹提》中曾經用過這樣一段歌謠:
“萬里無云陽光明媚,聯合國召開婦女大會。誰說婦女沒有地位,呸!那是在萬惡的舊社會。婦女啊婦女,你創造了人類!可話又說回來了,沒有男人也是白廢”。
這里的“媚”、“會”、“位”、“會”、“類”、“廢”的韻母,就是相同或者相近的ei、ui、ei、ui、ei、ei,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壓韻。位于句子末尾而又產生和諧感的字就是韻腳。
音韻的區分,隨著時代的變遷,前后有所不同。近代以來,戲曲、曲藝中普遍采用民間形成的、根據韻母類別分成十三個韻部的“十三道轍”。依此,用“轍”來稱謂“韻”,“合轍”也就是“壓韻”。
二、“十三道大轍”與兩道“小轍兒”
現在流行的“十三道大轍”各有自己的名稱,這十三個名稱都是分別以本轍中有代表性的兩個字組成的,它們是:
(一) 中東轍,由韻母eng、ing、ong、iong拼成的字,例如:中、風、龍等。
(二) 發花轍,由韻母a、ua、ia拼成的字,如發、拉、馬、大、話、掛等。
(三) 懷來轍,由韻母ai、uai拼成的字,如:派、曬、敗、白、來、埋、開、帶等。
(四) 江洋轍,由韻母ang、iang、uang拼成的字,如:江、房、唱、上等。
(五) 乜斜轍,由韻母ie、ue拼成的字,如:斜、怯、借、月、謝、也、冽等
(六) 姑蘇轍,由韻母u拼成的字,如無、湖、讀、出、哭、書、穆、路、屬、觸、目等。
(七) 衣期轍,由韻母I、er、v拼成的字,如:紀、西、去、呂、期、系、擬、舉、等。
(八) 油求轍,由韻母ou、iu拼成的字,如:否、周、某、樓、艘、邱、修、九、游等。
(九) 灰堆轍,由韻母ei、ui拼成的字,如:悲、誰、飛、淚、每、歲、稅、枚、魁等。
(十) 人辰轍,由韻母en、in、un拼成的字,如人、分、臣、金、民、論、神、秦等。
(十一)搖條轍,由韻母ao、iao拼成的字,如:桃、袤、掃、叫、老、饒、高等。
(十二)言前轍,由韻母an、ian、uan拼成的字,如:眼、反、傳、滿、演、仙等。
(十三)梭波轍,由韻母e、o、uo拼成的字,如:佛、羅、車、和、撥、德、社等。
為了加強記憶,有人用每道轍的一個字編成口訣,如:
東西南北坐,俏佳人扭捏出房來。
又如:
月落花浮水面,樓臺倒影印池塘。
通過老藝人的口碑還流傳下來一首用分門別類的古人名編寫的“十三轍歌謠”,現記錄在此,也借之為“十三道轍”分別釋例:
十三轍歌謠
正月里,正月正,劉伯溫修下北京城;能掐會算的苗光義;未卜先知徐袤公;諸葛亮草船把東風借,斬將封神姜太公。(中東轍)
二月里,草芽發,三貶寒江樊梨花;大刀太太王淮女,替夫掛印葛紅霞;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劉金定報號四門殺。(發花轍)
三月里,桃花開,呂盟正無時趕過齋;尋茶討飯的崔文瑞,提筆賣字高秀才;蘇秦不遇回家轉,賣臣無時打過柴。(懷來轍)
四月里,梨花香,鎮守三關楊六郎;白馬銀槍高嗣繼;日受雙全小羅章;周瑜本是東吳將;狄青斗寶收雙陽。(江洋轍)
五月里,端陽節,劉備無時賣草鞋;吃糧當兵漢高祖,平貴乞食在長街;推車賣傘的柴王主;販賣烏梅洪武爺。(乜斜轍)
六月里,數三伏,王老道捉妖拿黑狐;法海捉妖金山寺;包老爺捉妖五鼠除;紀小唐捉妖收五鬼,張天師捉妖破五毒。(姑蘇轍)
七月里,七月七,秦瓊全憑锏雙支;九里山前韓元帥,臨潼斗寶伍子胥;馬超一怒西涼反,黃飛虎反出朝歌歸西岐。(衣期轍)
八月里,到中秋,李三年磨房淚交流;柳迎春等夫一十二載;王三姐剜菜盼夫一十八秋;吃齋好善黃氏女;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頭。(油求轍)
九月里,雁鳥飛,大鬧江州叫李逵;敬德監工大佛寺;大喊三聲猛張飛;東京打擂呼延慶;楊七郎歸位亂箭錐。(灰堆轍)
十月里,小陽春,紅袍都督蓋蘇文;袁達本是青臉將;孟獲不馴遭七擒;匈奴大將猩猩膽;開五代刃殘唐名叫朱溫。(人辰轍)
十一月,雪花飄,趙匡胤全憑盤龍棍一條;大刀將軍叫關勝;武漢殺妻保漢朝;久傳綠林王君可,孟良盜骨又把昊天塔來燒。(搖條轍)
十二個月整一年,金眼毛遂盜仙丹;柴君長又把昆江鬧;魏化大鬧萬花園;南唐報號叫馮冒;竇義虎報號鎖陽關。(言前轍)
十仨月,一年多,薛禮救駕淤泥河;文廣御園救宋主,薛嬌長安趕囚車;哪吒救駕西岐地,趙子龍救駕長坂坡。(梭波轍)
“十三道轍”又叫做“十三道大轍”,這是因為還有若干道“小轍”的存在。在廣大北方地區,語言中某些字常帶“兒”韻,如“錘兒”、“門兒”、“花兒”等,語言中稱其為“兒化韻”,戲曲、曲藝界叫做“小轍兒”,它們具有幽默、俏皮、風趣的特點。
十三轍《韻轍表》內容是什么?
十三轍又稱“十三道大轍”,指在北方說唱藝術中,韻母按照韻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韻尾,則韻尾必須相同)的基本原則歸納出來的分類,目的是為了使誦說、演唱順 口、易于記憶,富有音樂美。
十三轍的名目是:發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蘇、懷來、灰堆、遙條、由求、言前、人辰、江陽、中東。
特別指出的是,十三轍中每 一轍的名目不過是符合這一轍的兩個代表字,并沒有其他的意義,所以同樣也可以用這一轍的其他字來代表該轍,如“梭波轍”也可以叫做“婆娑轍”、“言前轍” 也可以稱作“天仙轍”。
韻轍是什么?
韻轍指在特定的文體里,在某些句子的一定位置上使用同韻的字。
從聲樂角度,根據漢字音節的韻母歸納為十三韻,稱為十三韻轍。十三韻轍就是把韻母按照韻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韻尾,則韻尾必須相同)的基本原則歸納出來的分類,目的是為了演唱順口、易于記憶,富有音樂美。
分為:發花轍,梭波轍,乜斜轍,一七轍,姑蘇轍,懷來轍,灰堆轍,遙條轍,由求轍,言前轍,人辰轍, 江陽轍,中東轍。
擴展資料:
十三韻轍研究的主要對象是音節中的韻母。在普通話中,韻母主要由元音構成,少數韻母由元音加鼻輔音構成(如an,ang等)。
從種類上看,普通話韻母分為單元音韻母(有a,o,e,i,u,ü)、復元音韻母〔有ai,ei,ao,ou,ia,ie,ua,uo,üe,iao,iou(iu),uai,uei(ui)等十三個〕。
韻腹是韻母的主干,比起韻頭、韻尾來,聲音最清晰響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是每個韻母必不可少的部分。
詩句押韻規則
所謂押韻,是指同韻部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簡單的理解就是現代漢語里同韻母的字。中國詩歌的押韻是在句尾,再配上韻,造成的節奏感就更強烈。
十三轍《韻轍表》是什么?
十三轍《韻轍表》是,從聲樂角度,根據漢字音節的韻母歸納為十三韻,稱為十三韻轍。分為,發花轍,梭波轍,乜斜轍,一七轍,姑蘇轍,懷來轍,灰堆轍,遙條轍,由求轍,言前轍,人辰轍,江陽轍,中東轍。
解析韻轍
十三韻轍研究的主要對象是音節中的韻母。在普通話中,韻母主要由元音構成,少數韻母由元音加鼻輔音構成(如an,ang等)。
從種類上看,普通話韻母分為單元音韻母(有a,o,e,i,u,ü)、復元音韻母〔有ai,ei,ao,ou,ia,ie,ua,uo,üe,iao,iou(iu),uai,uei(ui)等十三個〕。
帶鼻音韻母[有an,ian,uan,üan,en,in,uen(un),ün和ang,iang,uang,eng,ing,ueng(weng),ong,iong等十六個]。而從結構上看,韻母可分為韻頭(也叫做介音)、韻腹和韻尾三個部分。
韻腹是韻母的主干,比起韻頭、韻尾來,聲音最清晰響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是每個韻母必不可少的部分,一般由a、o、e充當,沒有a、o、e時,i、u、ü、er也可以充當。
韻頭只有i、u、ü三個,出現在聲母的后面、韻腹的前面,因此也叫“介音”。韻尾則只限于復元音韻母中韻腹后面的i、u、o或n和ng。
有了這些概念十三韻轍就不難理解。十三韻轍就是把韻母按照韻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韻尾,則韻尾必須相同)的基本原則歸納出來的分類,目的是為了演唱順口、易于記憶,富有音樂美。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