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兒的詩歌有哪些(示兒是詩歌嗎)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示兒的詩歌有哪些,以及示兒是詩歌嗎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示兒的詩
【標題】:示兒
【年代】:唐
【作者】:韓愈
【體裁】:五古
【內容】:--------------------
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書。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
此屋豈為華,于我自有余。中堂高且新,四時登牢蔬。
前榮饌賓親,冠婚之所于。庭內無所有,高樹八九株。
有藤婁絡之,春華夏陰敷。東堂坐見山,云風相吹噓。
松果連南亭,外有瓜芋區。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虛。
山鳥旦夕鳴,有類澗谷居。主婦治北堂,膳服適戚疏。
恩封高平君,子孫從朝裾。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問客之所為,峨冠講唐虞。
酒食罷無為,棋槊以相娛。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鈞樞。
又問誰與頻,莫與張樊如。來過亦無事,考評道精粗。
躚躚媚學子,墻屏日有徒。以能問不能,其蔽豈可祛。
嗟我不修飾,事與庸人俱。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
詩以示兒曹,其無迷厥初。
【標題】:示兒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內容】:--------------------
得道如良賈,深藏要若無。
冶金寧輒躍?韞玉忌輕沽。
儒術今方裂,吾家學本孤。
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標題】:示兒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內容】:--------------------
斥逐襆被歸,招喚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學者那得爾。
前年還東時,指心誓江水。
亦知食不足,但有餓而死。
小兒教汝書,不用日十紙;字字講聲形,仍要身踐履。
果能稱善人,便可老鄉里。
勿言五鼎養,肉食吾所鄙。
【標題】:示兒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內容】:--------------------
聞義貴能徙,見賢思與齊。
食嘗甘脫粟,起不待鳴雞。
蕭索園官菜,酸寒太學齏。
時時語兒子:未用厭鉏犁。
【標題】:示兒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內容】:--------------------
文能換骨余無法,學但窮源自不疑。
齒豁頭童方悟此,乃翁見事可憐遲!
【標題】:示兒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內容】:--------------------
舍東已種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盡晚茶出,小麥方秀大麥黃。
老夫一飽手捫腹,不復舉首號蒼蒼。
讀書習氣掃未盡,燈前簡牘紛朱黃。
吾兒從旁論治亂,每使老子喜欲狂。
不須飲酒徑自醉,取書相和聲瑯瑯。
人生百病有已時,獨有書癖不可醫。
愿兒力耕足衣食,讀書萬卷真何益!
【標題】:示兒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內容】:--------------------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標題】:示兒
【年代】:宋
【作者】:陸游
【體裁】:七絕
【內容】:--------------------
死后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標題】:示兒輩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內容】:--------------------
窮居懷抱久無懽,猶賴吾兒得少寬。
謹視雞豚供老疾,力營薪炭備春寒。
舊書綴緝編無絕,小甕調停味不酸。
坐使乃翁無一事,高眠常到日三竿。
【標題】:示兒孫輩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內容】:--------------------
昔忝諸生后,初非一世豪。
但希鄉有秩,敢望郡功曹。
歛版寧為辱?扶犁亦足高。
兒孫勿妄想,底處不徒勞?
【標題】:示兒子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內容】:--------------------
父子扶攜返故鄉,欣然擊壤詠陶唐。
墓前自誓寧非隘,澤畔行吟未免狂。
雨潤北窗看洗竹,霜清南陌課劙桑。
秋毫何者非君賜,回首修門敢遽忘。
【標題】:示兒子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內容】:--------------------
祿食無功我自知,汝曹何以報明時?為農為士亦奚異,事國事親惟不欺。
道在六經寧有盡,躬耕百畝可無饑。
最親切處今相付,熟讀周公七月詩。
【標題】:寄示兒孫
【年代】:唐
【作者】:翁承贊
【體裁】:七律
【類別】:代簡
【內容】:--------------------
力學燒丹二十年,辛勤方得遇真仙。
便隨羽客歸三島,旋聽霓裳適九天。
得路自能酬造化,立身何必戀林泉。
予家藥鼎分明在,好把仙方次第傳。
【標題】:病中示兒輩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內容】:--------------------
去去生方遠,冥冥死即休。
狂思攘鬼手,危至服丹頭。
有劍知誰與?無香可得留。
惟應勤孝謹,事事監恬侯。
示兒古詩的詩
示兒 陸游
死后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示兒 韓愈
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書。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
此屋豈為華,于我自有余。中堂高且新,四時登牢蔬。
前榮饌賓親,冠婚之所于。庭內無所有,高樹八九株。
有藤婁絡之,春華夏陰敷。東堂坐見山,云風相吹噓。
松果連南亭,外有瓜芋區。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虛。
山鳥旦夕鳴,有類澗谷居。主婦治北堂,膳服適戚疏。
恩封高平君,子孫從朝裾。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問客之所為,峨冠講唐虞。
酒食罷無為,棋槊以相娛。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鈞樞。
又問誰與頻,莫與張樊如。來過亦無事,考評道精粗。
躚躚媚學子,墻屏日有徒。以能問不能,其蔽豈可祛。
嗟我不修飾,事與庸人俱。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
詩以示兒曹,其無迷厥初。
示兒古詩_示兒陸游
示兒古詩_示兒陸游
《示兒》
作者: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注釋:
1、 示兒:給兒子們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國統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淪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區。
5、 家祭:對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親。
賞析:
陸游是南宋愛國人,畢生從事抗金和收復失地的正義事業。雖然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但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消減。《示兒》詩是詩人臨終寫給兒子的遺囑,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是說人死后萬事萬物都可無牽無掛了。但接著第二句意思一轉:但悲不見九州同,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統一。這種遺恨從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彌留之際,心情更為沉痛。詩的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并未絕望。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結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活著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這首詩用筆曲折,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詩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陸游的古詩
陸游的古詩
1、《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2、《梅花》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3、《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4、《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柱杖無時夜叩門。
5、《假山擬宛陵先生體》
疊石作小山,埋甕作小潭。
旁為負薪徑,中開釣魚庵。
谷聲應鐘鼓,波影倒松楠。
借問此何許,恐是廬山南。
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7、《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8、《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細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9、《新春》
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陰。
疏籬枯蔓綴,壞壁綠苔侵。
憂國孤臣淚,平胡壯士心。
吾非兒女輩,肯賦白頭吟?
10、《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1、《午飯》
民窮豐歲或無食,此事昔聞今見之。
吾儕飯飽更念肉,不待人嘲應自知。
12、《梅花絕句》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正在層冰積雪時。
13、《劍門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14、《沈園(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15、《沈園(二)》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17、《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18、《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19、《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凄涼。
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
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
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
20、《豆葉黃》
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
誰惜泥沙萬點紅。恨難窮,恰似衰翁一世中。
21、《度浮橋至南臺》
客中多病廢登臨,聞說南臺試一尋。
九軌徐行怒濤上,千般橫系大江心。
寺樓鐘鼓催昏曉,墟落云煙自古今。
白發未除豪氣在,醉吹橫笛坐榕陰。
22、《好事近》
揮袖上西峰,孤絕去天無尺。
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
貪看云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
多謝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23、《金錯刀行》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
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24、《清商怨》
江頭日暮痛飲,乍雪晴猶凜。
山驛凄涼,燈昏人獨寢。
鴛機新寄斷錦,嘆往事、不堪重剩。
夢破南樓,綠云堆一枕。
25、《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陸游 蝶戀花
《蝶戀花》
作者:陸游
原文:
桐葉晨飄蛩夜語。
旅思秋光,黯黯長安路。
忽記橫戈盤馬處。
散關清渭應如故。
江海輕舟今已具。
一卷兵書,嘆息無人付。
早信此生終不遇。
當年悔草長楊賦。
賞析:
這首詞是陸游離開南鄭入蜀以后所寫的。上片寫對南鄭戎馬生活的懷念,下片抒發壯志難酬的感慨。開頭一句桐葉晨飄蛩夜語,詞人托物起興,桐葉飄零,寒蛩夜鳴,都引發的是悲秋之景。晨飄與夜語對舉,表明了同朝至夕,終日觸目盈耳的,無往而非凄清蕭瑟的景象,這就充分渲染了時代氣氛和詞人的心境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第二句旅思秋光,承前啟后,秋光點明了時間的先后順序,葉落、蟲語,勾起了作者的旅思:黯黯長安路。這一句有兩重含意,一為寫實,一為暗喻。從寫實方面來說,當日西北軍事重鎮長安已為金人占領,詞人在南鄭王炎宣撫使幕中時,他們的主要進取目標就是收復長安,而一當朝廷下詔調走王炎,這一希望便化成了泡影長安收復,渺茫無期,道路黯黯,這一切使得詞人不禁凄然神傷從暗喻方面來說,長安是周、秦、漢、唐的古都,這里是借指南宋京城臨安。通向京城的道路黯淡無光,隱喻著詞人對南宋小朝廷改變抗金決策的失望。忽記橫戈盤馬處,散關清渭應如故。詞人北望長安,東望臨安,都使他深為不安,而最使他關切的還是抗金前線的情況,那大散關頭和清澈的渭水之旁,曾是他橫戈盤馬之處,也曾是他立志恢復中原與實現其理想的所在,而今的情況又怎樣呢?忽記,乃油然想起,猛上心頭,應字是懸想,但愿如故,更擔心能否如故,也就是說,隨著王炎內調以后形勢的變化,金人會不會乘虛南下呢?表明詞人對國事憂慮的深重。這兩句不是旁斜橫逸的轉折,而是詞人所感情事的變化,詞人聯想起自己那一段不平凡的戰斗經歷,說明他旅思的內涵,不是個人得失,不是旅途的風霜之苦,而是愛國憂時的情懷。
下邊轉到描寫個人的前途方面。江海輕舟今已具,承上片旅思而來,其意來源于蘇軾《臨江仙》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這句話含有想隱歸江湖的意思。詞人對個人的進退是無所縈懷的,難以忘情的是一卷兵書,嘆息無人付。一卷兵書,既可實指他曾向王炎提出過的經略中原,必自長安始的一整套進軍策略,也可虛指為抗敵興國的重大報負,無人不是一般所說的沒有人,而是春秋時期秦國隨會對晉國使臣所說的子無謂秦無人中無人的意思,也就是慨嘆朝廷抗金志士零落無存,國家前途令人擔憂。歇拍兩句從慨嘆轉為激憤:早信此生終不遇,當年悔草《長楊賦》。《長楊賦》是西漢辭賦家揚雄的名作,他是為了諷諫漢成帝游幸長楊宮,縱胡客大校獵才獻上這篇賦的。詞里活用了這個典故,表明自己如果早知不被知遇,就不會陳述什么恢復方略了。這悔的后面是恨,透露出詞人的憤憤不平之氣,不過只用悔字表現得婉轉一些罷了。
全詞共四個層次,第一層撫今,第二層思昔,第三層再回到現實,第四層又回顧以住,今昔交織,回環往復,寫得神完氣足。
陸游詩集
陸游詩集
1、《示兒》
死后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聽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3、《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盡淚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4、《送猷講主赴李明府姜山之招》
貫花簽帙壓車轅,惟子窮探到本源。
聽法鬼神環塵尾,質疑英俊集龍門。
孤舟此日輕為別,尺素何時遠見存?
坐想文殊對摩詰,高談無礙九河翻。
5、《送曾學士赴行在》
二月侍燕觴,紅杏寒未拆;
四月送入都,杏子已可摘。
流年不貸人,俯仰遂成昔。
事賢要及時,感此我心惻。
欲書加餐字,寄之西飛翮。
念公為民起,我得怨乖隔?
搖搖跂前旌,去去望車軛。
亭鄣郁將暮,落日澹陂澤。
敢忘國士風,涕泣效臧獲。
敬輸千一慮,或取二三策。
公歸對延英,清問方側席;
民瘼公所知,愿言寫肝膈。
向來酷吏橫,至今有遺螫;
織羅士破膽,白著民碎魄。
詔書已屢下,宿蠹或未革;
期公作醫和,湯劑窮絡脈。
士生恨不用,得位忍辭責。
并乞謝諸賢:努力光竹帛。
6、《送張叔潛編修造朝》
此士名高北斗南,眼中獨許我同參。
匆匆卻作臨分恨,一月何曾笑二三。
7、《送張叔潛編修造朝》
簡牘清閑勝校讎,題詩應肯寄夔州。
東廚羊美聊堪飽,北面鈴稀莫強愁。
8、《送張叔潛編修造朝》
北窗銅碾破云腴,捫腹翛然一事無。
安用雁行排院吏,正須魚貫看胡奴。
9、《送張叔潛編修造朝》
芒屩年來漸嬾穿,閉門日日只高眠。
今朝出送張夫子,借得南鄰放鴨船。
10、《送張野夫寺丞牧滁州》
皇天方憂九州裂,建隆真人仗黃鉞。
陣云冷壓清流關,賊壘咿嚶氣如發。
逋誅猾虜入檻車,北風吹乾草頭血。
一龍上天三百年,舊事空聞遺老說。
金印斗大誰作州,公子玉面蒼髯虬。
賦詩健筆挾風雨,論兵辯舌森戈矛。
別君帳飲灞橋頭,長歌為君寬旅愁。
戰場遺跡儻可畫,尺素寄我關河秋。
11、《送仲高兄宮學秩滿赴行在》
兄去游東合,才堪直北扉。
莫憂持橐晚,姑記乞身歸。
道義無今古,功名有是非。
臨分出苦語,不敢計從違。
12、《送周郎》
我居山陰古人澤,四顧茫茫煙水白。
平時轍跡所不到,玉樹郎君肯來客。
衡門僅可俛首過,陋室真成容膝迮。
木盤設食菜數箸,共飽知君不予責。
期年相從無夜旦,一日復有千里隔。
送君津頭淚如綆,老身恨不生羽翮。
江湖道嶮非一二,觸處兢畏真良策。
從今日望平安書,我欲燈前手親拆。
13、《送子虡赴金壇丞》
與汝為父李,忽逾五十年;
平生知幾別,此別益酸然。
念汝發亦白,執手河橋邊。
西行過臨平,想汝小系船。
悠悠陽羨路,渺渺云陽川。
京江昔所游,想像在目前。
今茲兩使君,幸有宿昔緣,
汝雖登門晚,汝雖登門晚,
世好亦牽聯,顧於賞罰間,
其肯為汝偏。夙夜佐而長,
努力忘食眠。醇如新豐酒,
清若鶴林泉,棠宜使可愛,
蒲正不須鞭。
14、《送子虡吳門之行》
相送何由插羽翰,淡煙微雨暗江干。
孤懷最怯新春別,病骨難禁昨夜寒。
尊酒汝寧嫌魯薄?釜羹翁自絮吳酸,
此詩字字俱愁絕,忍淚成篇卻怕看。
15、《送子龍赴吉州掾》
我老汝遠行,知汝非得已。
駕言當送汝,揮涕不能止。
人誰樂離別,坐貧至于此。
汝行犯胥濤,次第過彭蠡。
波橫吞舟魚,林嘯獨腳鬼。
野飯何店炊?孤棹何岸檥?
判司比唐時,猶幸免笞箠;
庭參亦何辱,負職乃可恥。
汝為吉州吏,但飲吉州水;
一錢亦分明,誰能肆讒毀?
聚俸嫁阿惜,擇士教元禮。
我食可自營,勿用念甘旨。
衣穿聽露肘,履破從見指;
山門雖被嘲,歸舍卻睡美。
益公名位重,凜若喬岳峙;
汝以通家故,或許望燕幾,
得見已足榮,切勿有所啟。
又若楊誠齋,清介世莫比,
一聞俗人言,三日歸洗耳;
汝但問起居,余事勿掛齒。
希周有世好,敬叔乃鄉里,
豈惟能文辭,實亦堅操履;
相從勉講學,事業在積累。
仁義本何常,蹈之則君子。
汝去三年歸,我儻未即死,
江中有鯉魚,頻寄書一紙。
16、《送子坦》
老境寧容別,諸兒仕為貧。
一春多臥病,幾度送行人。
五斗方須祿,千金且愛身。
長安雖可樂,憐汝正思親。
17、《送子坦赴鹽官縣市征》
父子團欒笑語嘩,豈知云散各天涯。
長亭結束秋將晚,別酒凄涼日易斜。
我坐耄年艱就養,汝非仰祿肯離家?
游山尚有平生意,試為閑尋一鹿車。
18、《送子修入閩》
士生萬里合鵬摶,憔悴青衫且自寬。
薄祿及親雖共喜,遠途將父亦誠難。
關山可厭風麈惡,蓬蓽應思菽水歡。
只道耄年心似鐵,詩成也作鼻辛酸。
19、《送子遹》
隔一濤江路豈遙,躊躇不覺欲魂銷。
寄書勿遣過三日,發渡何曾無兩潮。
睡少不關茶作祟,愁多卻賴酒時澆。
柯橋西畔斜陽岸,誰為離人惜柳條?
20、《送子遹至梅市而歸》
梅市長堤愴別情,魯壚歸路當閑行。
日沉菱浦看魚躍,煙合菰叢聞獺鳴。
蘸水門扉初半掩,擁橋炬火已先迎。
停橈不奈清愁得,獨倚闌干待月明。
21、《蘇韜光節推挽歌詞》
才名京兆椽,門閥魏公孫。
遇事雖骯臟,接人終靜溫。
寧吟灞橋雪,不掃舍人門。
二妙凋零盡,衰翁慨獨存。
22、《夙興》
草堂風雨少睡眠,骨冷始覺非壯年。
水鳥長鳴聲戛然,庭中棲鴉亦已翩。
老人清餓如龜蟬,起坐甚愛小窗妍。
一生宦游膏火煎,歸來杜門氣麤全。
人看雖不直一錢,知我自有穹穹天。
賦詩稿成棄不傳,殘鐘斷磬知誰編?
示兒的全部詩句
1
[宋]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得道如良賈,深藏要若無。
冶金寧輒躍?韞玉忌輕沽。
儒術今方裂,吾家學本孤。
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斥逐襆被歸,招喚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學者那得爾。
前年還東時,指心誓江水。
亦知食不足,但有餓而死。
小兒教汝書,不用日十紙;字字講聲形,仍要身踐履。
果能稱善人,便可老鄉里。
勿言五鼎養,肉食吾所鄙。
2
[宋]
瓜芋村邊一畝宮,閉門不復問窮通。
生羞奏技伶人里,死怕標名狎客中。
3
[宋]
萬事云煙忽過,一身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安樂常思病苦時,靜觀山下有雷頤。
十千一斗酒無分,六十三年事自知。
窮處幽人樂,徂年烈士悲。
歸田曾有志,責子且無詩。
4
[宋]
人間有此白玉京,羅浮見日雞一鳴。
南樓未必齊日觀,郁儀自欲朝朱明。
5
[宋]
春氣侵脾久在床,開門桃李著泥香。
牛鳴頗覺西湖近,鳳去長憐北榭荒。
臥聞諸子到西湖,鵠鷺翩翩眾客俱。
紈扇藤鞋試輕駃,只雞斗酒助歡娛。
6
[宋]
童蒙發軔最初時,庸圣分歧謹近之。
凡百小兒嬉戲事,汝皆鄙俚不須為。
丈夫尚志志高明,勿效卑卑世俗情。
從上一條平坦路,千賢萬圣所通行。
7
[宋]
鼓樓岡上舊墳頭,又有山靈獻寢邱。
萬里旭來生處樂,一心甘向死前休。
8
[宋]
悔著當初誤出山,無聊清緒幾多般。
盡教茅舍云遮斷,已約梅花月送還。
9
[宋]
門戶興衰不自由,樂天知命我無憂。
大兒安得孔文舉,生子何如孫仲謀。
千古興亡我盡知,一家消息又何疑。
古來圣哲少才子,世亂英雄多義兒。
10
[宋]
新春喜見甲子日,汝輩豈知丁酉科。
酒少亦呼鄰共飲,家寒敢問客能過。
示兒的古詩
示兒-陸游〔宋代〕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
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沒有了,只是感到悲傷,沒能見到國家統一。
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時,你們舉行家祭時不要忘了告訴我!
??此詩是陸游愛國詩中的又一首名篇。陸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爭,一直希望能收復中原。雖然頻遇挫折,卻仍然未改變初衷。從詩中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也凝聚著詩人畢生的心事,詩人始終如一地抱著當時漢民族必然要光復舊物的信念,對抗戰事業具有必勝的信心。
題目是《示兒》,相當于遺囑。在短短的篇幅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無比光明磊落,激動人心!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
示兒的詩句?
此詩是陸游愛國詩中的又一首名篇。陸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爭,一直希望能收復中原。雖然頻遇挫折,卻仍然未改變初衷。從詩中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也凝聚著詩人畢生的心事,詩人始終如一地抱著當時漢民族必然要光復舊物的信念,對抗戰事業具有必勝的信心。題目是《示兒》,相當于遺囑。在短短的篇幅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無比光明磊落,激動人心!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
詩人在寫此詩的十一年以前,嘆息過“死前恨不見中原”,在熱烈地期待著舊業的光復。直到臨終之際,詩人仍然抱有這樣堅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敵部隊要揮戈北上,趕走敵人,收復失地,平定中原。這對于詩人自己,當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兒孫們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當皇朝的軍隊收復中原的時候,不要忘記把“北定中原”這個大好的消息告訴詩人,以求了結一樁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表明詩人即將離開人世,就什么都沒有了,萬事皆空,用不著牽掛了,從中體會詩人那種悲哀凄涼之心情。但從詩人的情感流向來看,有著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萬事空”這話看來平常,但就全詩來說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現了詩人生死所戀,死無所畏的生死觀,更重要的是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襯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強勁有力,反襯出詩人那種“不見九州同”則死不瞑目的心情。
示兒的詩歌有哪些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示兒是詩歌嗎、示兒的詩歌有哪些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