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是詞的哪個部分(憶秦娥是這首詞的什么)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憶秦娥是詞的哪個部分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憶秦娥是這首詞的什么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憶秦娥婁山關憶秦娥是這首詞的什么
憶秦娥是這首詞的詞牌名。該詞牌名最早出李白《憶秦娥·簫聲咽》詞。此調別名甚多,計有《秦樓月》、《玉交枝》、《碧云深》、《雙荷葉》,而《秦樓月》則與《憶秦娥》同取詞中首句為之名。
一、原文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二、譯文
西風正壯烈地吹送,大雁鳴霜、曉月當空。曉月當空,嗒嗒的馬蹄令人心碎,軍號聲聲沉郁低回。不要說群山起伏像鐵般難以逾越,而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
三、出處
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詞寫于1935年2月,最早發表于1957年1月的《詩刊》上。
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會后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了軍事指揮小組。為了繼續長征,紅軍經婁山關北上,準備于瀘州與宜賓之間渡過長江;但遇到阻礙,毛澤東果斷地決定二渡赤水,折回遵義,于是再次跨越婁山關。
2月25日凌晨,紅軍向婁山關挺進,在紅花園與黔軍遭遇,黔軍倉皇應戰,敗退關口,紅軍沿盤山道猛烈攻擊,傍晚時分終于把這座雄關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隊順利通過,邁向勝利的前程。由于這一仗意義重大,所以詩人心情無比激動,在戰斗結束不久即揮筆寫下此詞。
憶秦娥是這首詞的什么?
憶秦娥是這首詞的詞牌名。
憶秦娥,詞牌名。雙調,共四十六字,有仄韻、平韻兩體。仄韻格為定格,多用入聲韻,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韻一疊韻。世傳唐代大詩人李白首制此詞,中有“秦娥夢斷秦樓月”句,故名。別名甚多,有“秦樓月”“碧云深”“雙荷葉”等。
憶秦娥詞牌名的歷史沿革:
“憶秦娥”詞牌最早見于《憶秦娥·簫聲咽》詞。關于《憶秦娥·簫聲咽》,兩宋之交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始稱為李白之作,南宋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亦錄于李白名下。明代以來屢有質疑者,理由是《李太白全集》并無此詞,至今所知盛唐詩人除李白外無一人作此詞。
因此一般認為是晚唐五代詞人所作,后被誤歸于李白名下。因詞中有“秦娥夢斷秦樓月”句,故名“憶秦娥”。“秦娥”本指的是古代秦國的女子弄玉。傳說她是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兒,愛吹簫,嫁給仙人蕭史。
憶秦娥是這首詞的什么 憶秦娥介紹
1、憶秦娥是這首詞的詞牌名。而且《憶秦娥》這首詞的作者有很多,有李白、歐陽修、李清照、陸游、納蘭性德等等,而最經典的當屬李白的《憶秦娥》。李白的《憶秦娥》也是歷史上最早的一首《憶秦娥》。
2、原文: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