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窗理云鬢中哪個詞用作狀語(當窗理云鬢形容的是一種順應的狀態)
中考文言文詞類活用知識歸納
中考文言文詞類活用知識歸納1
一、名詞活用
(一)名詞作動詞
1、 鞭數十(鞭,用鞭子打)
2、 果然鶴也(鶴,變成白鶴)
3、 天雨墻壞(雨,下雨)
4、 稍稍賓客其父(賓客,意動,當作賓客)
5、 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動,認為……聰明)
6、 父利其然也(意動,以……為利)
7、 歌以詠志(歌,寫詩歌)
8、 愿為市鞍馬(市,買)
9、 不能名其一處(名,說出)
10、對酒當歌(歌,高歌,唱歌)
1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先、后是方位名詞做動詞,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2、置所罾魚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13、皆指目陳勝(“目”是用目示意)
14、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15、名之者誰(名,給……命名)
16、一鼓作氣(鼓,擊鼓)
17、朝服衣冠(服,穿戴)
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
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
21、尋向所志(志,做的記號,標志)
22、有仙則名(出名)
23、有龍則靈(現靈)
24、披發文身(畫文彩;刺花紋)
25、書帛曰:“陳勝王。”(稱王)
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節)
27、皆刑其長吏(刑,懲罰)
28、環而攻之(環,包圍)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著高帽子)
31、皆下之(攻下)
32、此中人語云(語,告訴)
33、欲窮其林(窮,走到盡頭)
34、吾義固不殺人(堅持合宜的道義、情理)
35、天下縞素(穿孝服)
36、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劃船)
(二)名詞作狀語
1、 窗扉洞開(像洞一樣)
2、 當窗理云鬢(云,像烏云一樣)
3、 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樣)
4、 失期,法當斬(法,依照法律)
5、 吾義固不殺人(義,按照道義)
6、 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船,用船)
7、 面刺寡人者(面,當面)
8、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9、置人所罾魚腹中(罾,魚網,用網捕)
10、夜篝火(用篝火裝著“鬼火”)
11、簞食壺漿(用簞,用壺)
12、乃丹書帛(用朱砂)
二、動詞活用
(一)動詞作狀語
1、 幾處早鶯爭暖樹(爭)
2、 忽啼而求之(啼,哭著)
3、跳往助之(跳,跳著)
(二)動詞作名詞
1、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騎,戰馬)
2、宜枉駕顧之(駕,指車、馬)
3、雖乘奔御風(奔,飛奔的馬)
4、猛浪若奔(奔,飛奔的馬)
(三)使動用法
1、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正、篤、睦、和,形容詞)
2、伏尸百萬,流血千里(伏、流)
3、凄神寒骨(凄,使……凄涼;寒,使……寒冷)
4、亂花漸欲迷人眼((“迷”,意為“使‥‥‥迷亂”))
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使……擾亂;使……勞累)
6、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使……痛苦;使……勞累;使……饑餓;空乏,使……窮困;使……顛倒錯亂;使……驚動;使……堅韌)
7、固國不以山溪之險(使……鞏固)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懾)
9、忿恚尉(使尉憤怒)
(四)意動用法
1、以賢勇知(《大同》,賢,形,認為……為賢)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認為……美)
3、聞寡人之耳者(聞)
4、父異焉(對此感到詫異)
5、邑人奇之(以之為奇)
6、父利其然(認為這種情況有利可圖)
7、漁人甚異之(對此感到詫異)
8、余悲之(對此感到悲哀)
9、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
10、固以怪之矣(對此感到奇怪)
(五)為動用法
1、死國可乎(死,為國而死)
2、傷仲永(傷,為仲永而哀傷)
3、既泣之三日(泣)
4、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喪,為死去的人辦喪事)
5、念悲其遠也(悲)
6、祭祀必祝之(祝,為之祈禱)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 怎么翻譯。
這是木蘭詩里的兩句,兩句不是連著的。前一句描述的是花木蘭出征前準備的情景:(在)東邊的集市買駿馬,(在)西邊的集市買馬鞍和坐墊,(在)南邊的集市買嚼子和韁繩,(在)北邊的集市買長馬鞭。東市:名詞作狀語,在東市,下文“西式”“南市”“北市”等同。
后一句是木蘭凱旋歸來恢復女兒身份的情景:對著窗子整理好秀發,照著鏡子貼上花黃作裝飾。理:整理。云鬢:像云那樣的頭發,形容好看的頭發。帖:同“貼”。花黃:當時婦女貼在臉上的一種裝飾。
木蘭詩詞類活用解釋
①“何”疑問代詞作動詞,是什么。問女何所思。
②“策”名詞作動詞,登記。策勛十二轉。
③“騎”動詞作名詞,戰馬。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全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惟聞 通:唯)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一作:愿借明駝千里足)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帖 通:貼;驚忙 一作:惶;惶 火伴 通:伙)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詞類活用當窗理云鬢?
《木蘭詩》詞類活用
誰說女子不如男,柔肩撐起半邊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木蘭詩》詞類活用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木蘭詩》詞類活用
①“何”疑問代詞作動詞,是什么。問女何所思。
②“策”名詞作動詞,登記。策勛十二轉。
③“騎”動詞作名詞,戰馬。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相關成語
[撲朔迷離]
出自《木蘭詩》 雄兔腳撲朔 , 雌兔眼迷離 解釋: 指難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錯綜復雜,難以辨別清楚。
造句:敵軍始終撲朔迷離,不知我軍主力所在。
偵探小說中撲朔迷離的`情節讓我一頭霧水,完全忘記了如何思考。
[磨刀霍霍]
解釋: 原意用力磨刀,發出霍霍聲響。常用來形容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準備、躍躍欲試的樣子。也形容敵人在行動前頻繁活動。出處 《樂府詩集·木蘭詩》:“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造句:這路敵人磨刀霍霍,馬上就要行動了。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