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劉氏為什么要再嫁(孔雀東南飛婚俗)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什么意思
孔雀鳥向東南方向飛去,飛上五里便往返回旋一陣。
出處:東漢佚名《孔雀東南飛》
原文節(jié)選: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譯文:東漢末年建安年間,廬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劉氏,被仲卿的母親驅(qū)趕回娘家,劉氏發(fā)誓不再改嫁。但劉氏娘家的人一直逼著劉氏再嫁,劉氏只好投水自盡。焦仲卿聽到妻子的死訊后,也吊死在自己家里庭院的樹上。當(dāng)時的人哀悼二人,便寫了這樣一首詩。
擴(kuò)展資料:
《孔雀東南飛》一曲基于事實而形于吟詠的悲歌。其中,主人公劉蘭芝、焦仲卿之死,似乎是焦母和劉兄的強(qiáng)逼所致。事實上,焦母、劉兄也是封建倫理的犧牲品。因為焦母、劉兄不想殺死自己兒子和姐妹。這可以從劉、焦“兩戶同葬”的遺憾行為中看出來。
雖然這是對劉蘭芝和焦仲卿堅定不移的愛的認(rèn)可和祝福。但是焦母、劉兄的主觀出發(fā)點是自私自利,但也有把維護(hù)自己親人的終身幸福與自己的利益統(tǒng)一起來的愿望。焦母、劉兄想在自己的利益和焦仲卿和劉蘭芝的利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的綠地而共處。然而,沒有成功。
這里,問題的深刻性在于:劉蘭芝、焦仲卿畢竟是直接通過焦母、劉兄的手被害死了。焦母、劉兄同時又成了封建禮教的幫兇。這種不以個別人意志為轉(zhuǎn)移的社會力量,正是當(dāng)時封建制度罪惡本質(zhì)的必然反映。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孔雀東南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徘徊
《孔雀東南飛》的原文和翻譯是什么?
【孔雀東南飛全文】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jié)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jī)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fù)得此婦。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取!”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qū)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dāng)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新婦謂府吏:“勿復(fù)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奉事循公姥,進(jìn)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仍更被驅(qū)遣,何言復(fù)來還!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fù)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遺施,于今無會因。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yán)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xì)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xùn),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qū)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qū)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dāng)還歸。誓天不相負(fù)!”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qū)區(qū)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dāng)作磐石,妾當(dāng)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
入門上家堂,進(jìn)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yīng)之。”
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jié)誓不別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媒人去數(shù)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jié)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
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fù)爾爾。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視歷復(fù)開書,便利此月內(nèi),六合正相應(yīng)。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語速裝束,絡(luò)繹如浮云。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fēng)轉(zhuǎn),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赍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
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zhí)綾羅。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yīng)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卿當(dāng)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執(zhí)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fù)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fēng)寒,寒風(fēng)摧樹木,嚴(yán)霜結(jié)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單。故作不良計,勿復(fù)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yīng)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fù)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zhuǎn)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dá)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東南飛》譯文
序說:東漢末建安(公元196-219)年間,廬江太守府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劉蘭芝被焦仲卿的母親趕回娘家,她回娘家后發(fā)誓不再嫁人。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便投水死了。焦仲卿聽到后,在自家庭院的樹上吊死了。當(dāng)時的人哀悼他們。寫下這首詩記述這件事。
孔雀鳥向東南方向飛去,飛上五里便徘徊一陣。
我:“十三歲時能織絲絹、十四會裁剪衣裳、十五會箜篌樂器、十六歲能誦讀詩書、十七歲做您(焦仲卿)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和悲傷。您是太守府的吏辦,嚴(yán)格遵守官府的規(guī)則,而且又絲毫不犯。妾我獨守空房,我們見面的日子很少。
雞鳴時候,我就上機(jī)織絹,天天晚上都不得休息,三天就織成五匹絹,婆婆借故還嫌我織得慢。其實并不是我織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婦很難做,我不能勝任你家媳婦之責(zé),白白留在你家又有什么用?您就去稟告婆婆,趁早把我休回娘家。”
府吏焦仲卿聽了這般訴說后,便到堂上去稟告母親:“我是個祿薄命苦的窮相,幸虧娶到賢慧能干的妻子,成年后與她結(jié)為夫婦,好百頭到老。共同生活了幾年,從開始到今,她的行為并沒有不正當(dāng)之處,誰知競會招致母親不喜歡她呢?”
焦母對仲卿說:“你怎么這樣愚迂、固執(zhí)!她不懂禮節(jié),舉止、行動自由,我早已氣忿,你怎能自作主張!鄰居不是有個賢慧的女子,自名叫羅敷,姿態(tài)面貌可愛無比,母親替你去提親。你就快快休她回家,休了就千萬不要挽留她。”
焦仲卿便跪下說:“孩兒匍匐求母親不要這樣,如果今日休了她,兒就一輩子不再娶妻子了!” 焦母聽后,便用拳頭捶打著床鋪大怒道:“小子你有什么可怕? 你怎么敢?guī)退f話!我對她已經(jīng)沒有什么情感,定不能答應(yīng)你的要求。”
焦仲卿默默無聲,拜了拜母親后便回到自己房間,開口欲對妻子說,卻因哭泣,說話時時明時斷地說:“我、不愿、趕你走,是受、母親逼迫,你只好、暫時回娘家。我今后也暫且、赴太守府里辦事,不久我也要回來,回來后我定親自去迎取你回來。為此,你要安下心來,千萬不要違背我說的。”
劉氏對焦仲卿說:“不要再白費口舌了!記得那一年的冬季,我辭別娘家嫁到你府上,行事總是按婆婆的意旨做,舉止那敢自作主張呢?白天黑夜勤勞地做事,既孤單又辛苦,我自以為沒有過錯,侍奉婆婆是小輩的孝順。這樣仍然還是被休回家,還說什么回去后再回來?
我有繡花的齊腰短襖,上面所繡的花卉美麗又光彩,紅色羅紗做的雙層覆斗形床帳,四角還掛著香袋,箱匣六、七十個,扎箱子絲繩都是綠、碧、青三色,樣樣物品都各自不相同,那種都在箱匣里。我人低賤,難道東西也不值錢,不配拿去迎取你日后的妻子,留下來作為我贈送與你的,以后我們再無見面的機(jī)會了。常常看到這些東西也是個安慰,這樣你永久不會忘記了我。”
雞鳴啼時,外面天快亮了,劉氏起床化上盛妝,穿上繡花夾裙,每件事都要經(jīng)過四、五遍。腳下穿著絲鞋,頭上戴著閃閃發(fā)光的玳瑁飾品,素絹束腰,光彩流蕩,雙耳飾上明月珠,手指如蔥根般纖細(xì)白嫩,嘴唇紅潤,像含著紅寶石,輕盈地踏著細(xì)步,精美麗質(zhì)真是舉世無雙。
劉氏到廳堂辭別婆婆,婆婆聽了她將回娘家,并不挽留。劉氏說:“在娘家我做女兒時,從小生長在荒僻鄉(xiāng)間,本來就沒受過什么教養(yǎng),更加愧對焦仲卿,家受婆婆錢財禮品很多,卻不堪婆婆的使喚。今天我就回娘家去了,十分掛念婆婆獨自辛苦操勞家務(wù)。”
說完后再與小姑告別,此時眼淚如連珠子掉下來。劉氏對小姑說:“我初來你家時,小姑才床那么高,今日我被休回家,小姑你已和我一樣高。希望你盡心奉養(yǎng)母親,好好服侍她老人家,每年乞巧日和陽會日,在玩耍的時不要忘記我。”說完劉氏便出門登車而去,離去百多步眼淚還不停地流。
焦仲卿騎馬在前頭,劉氏的車跟在后面,兩人誰也沒說話,只有車軸發(fā)出吱吱嘎嘎的響聲。行至大路口,焦仲卿才下馬坐入劉氏的車中,兩人纏綿湊耳相互低聲說話。
焦仲卿說:“我絕不與你斷絕關(guān)系,你暫時先回娘家去,我也暫且去廬江太守府,不久你一定會回來,我對天發(fā)誓,決不會辜負(fù)你。”劉氏對焦仲卿說:“我知道你十分愛我!既然你這樣記掛著我,望你不久就來接我,你是堅貞不移的磐石,我就是柔韌不屈蒲葦。蒲草和葦草堅韌如絲,磐石堅定不移。
我有一個親哥哥,性格、行為都暴躁如雷,恐怕不會聽任我的意愿,我預(yù)計他會折磨我的心”。當(dāng)揮手告別之時,兩人都悵惘若失、戀戀不舍。
劉蘭芝走進(jìn)家門來到堂房,上前、后退均覺得無臉面。母親拍著手大感驚訝地說:“想不到你自己回來了!十三歲就教你紡織,十四歲就能裁剪衣裳,十五歲會彈箜篌,十六歲懂得禮節(jié),十七歲送你出嫁,總以為你不會出什么過失。你究竟有什么過錯,不去接你怎么自己就回來了?” 蘭芝慚愧地對母親說:“女兒其實并沒有過錯。”母親聽后非常悲慟。
回家才十多天,縣令派媒人上門來。媒人說,縣令家的三公子,人長得英俊又文雅,簡直是世間無雙,年齡有十八、九歲,善言又有才。母親對女兒說:“你可否答應(yīng)他。”
女兒含著眼淚說:“蘭芝回來時,焦仲卿再三叮囑,發(fā)誓永不分離。如今違背情義和誓言,恐怕這樣總不妙吧。你可以回絕來說媒的人,以后慢慢說明這件事。”
劉母告訴媒人說:“貧賤家里有這個女兒,才嫁不久她就被休回娘家。不能做府吏的妻子,那能配得上縣太爺?shù)馁F公子?希望你多方打聽另求他家女,我不能就答應(yīng)你。
縣令的媒人走后幾天,過了不久縣令派去請示太守的郡丞回來了。去時縣丞對太守說: 我知道有個家里的女兒叫蘭芝,繼承了做官的戶籍。
太守回說: 我第五的個兒子,俊美文雅,還沒有結(jié)婚。要托郡丞去做媒人,是府主簿這人傳達(dá)與郡丞的。于是郡丞直接對劉母說:太守家第五的個公子,想和你家結(jié)為婚姻,所以派我到貴家來提親。
劉母謝絕媒人說:“女兒先前有過誓盟,老婦我怎么好說再嫁這事呢?”
蘭芝哥哥得知此事,又憤恨又煩惱,心中焦躁不安,開口就對妹妹說:“你打這主意為什么不好好地想想!你先嫁與小官吏,這次嫁與貴公子,好、壞運氣就如天、地之別,現(xiàn)今足夠使你終身榮耀和富貴,但你卻不嫁給這樣的仁義公子,長此以往你想怎么打算?”
蘭芝抬頭回答道:“道理確實像哥哥說的話一樣,我辭別娘家去侍奉丈夫,半途間回到哥哥家里。怎樣處理,完全照哥哥的主意吧,哪敢自己隨便作主呢?雖然我與府吏立下誓約,終歸與他沒有緣分。那我就隨你們愿,就應(yīng)了這門親事,這不就成全了這樁婚姻。”
縣丞從座位上起來連聲說:好好,這就好辦,這就好辦。 他回到郡府報告太守說:“我奉您的命去劉家說媒,都說好,說媒相當(dāng)成功。”
太守聽后,心里非常歡喜,便查看婚嫁歷書選日子,書中說本月內(nèi)宜于婚嫁,而且六合正好。便說:“本月三十日是良辰吉日,今天已是二十七日,你便去操辦結(jié)婚事宜”太守傳話府內(nèi)快快籌辦結(jié)婚禮品,于是為此忙碌的人象天上的浮云一樣多。看: 達(dá)官貴人坐的畫舫上,四角掛著繡有小龍的彩旗,輕盈地在風(fēng)中飄揚; 寶光閃爍的豪華車,緩步前行的青驄馬,金光閃閃的馬鞍格外顯眼。有贈聘金三百萬的,都用青色的絲線穿著,各色綢緞三百匹。食品是從交、廣兩州采買的山珍海味。隨從有四、五百人,齊集郡府伺候。
蘭芝母親對女兒說:“剛才接到太守的信,明天來迎取你,你為什么還不做衣裳?不要讓婚事辦不成!”蘭芝默默無聲,用手巾捂著嘴哭泣,眼淚象水一樣傾瀉。
來到琉璃榻具前,將它搬置窗下。左手拿著剪刀和尺子,右手拿著綾羅綢緞。早晨做好了繡花的夾裙,晚上做好了單羅衫。此時天已日色昏暗快要黑盡了,蘭芝滿懷憂愁走出門去哭啼。
焦仲卿聽說此變故,便暫時請假回蘭芝家,還有二三里的地方時,因人摧折心肝,馬也悲鳴。蘭芝悉聞焦仲卿的馬叫聲,輕腳偷偷地去迎接他,悵惘若失地站著相望,她知道,是夫君來了。見面后她舉手撫摸著馬鞍,哀嘆之聲令人心碎,使說:“自你離開我以后,人事間的變化真讓人難測,并不如我們以前想的那樣,又不被你悉知.。我親哥哥,還有母親,強(qiáng)逼迫我嫁人,要我答應(yīng)許配他人,你來,還有什么指望!”
焦仲卿對蘭芝說:“祝賀你嫁與貴富人家!磐石方正并且堅實,能存放上千年,而蒲葦只具一時韌勁,折斷是早晚之事。你會日塹富貴,我卻會獨自赴黃泉”
雙方拉手告別后便離去,各自回到自己家里。雙方都準(zhǔn)備臨死前的訣別,但心里的恨意無言可喻!想到將要離開人世,而且決心已定絕不再保全生命!
焦仲卿回到家,到廳堂拜見母親說:“今天風(fēng)大又寒冷,寒風(fēng)摧折了樹木,院里的白蘭花也滿結(jié)濃霜。兒現(xiàn)今就如日暮的太陽,此去讓母親日后孤單。天地不容命休也,這不怪誰,也不怨誰,祝愿母親:壽比南山,身體健康又硬朗!”
焦母聽了,淚水也伴隨著兒子的說話聲在流淌,哭著說:“你是世家之子,先祖曾任尚書臺,切不要因一個婦人而去尋死,你貴她賤,休她怎么能說你薄情呢?
東家有個賢慧的女子,她的美麗在城東是出了名的,母親替你去求婚,答復(fù)是早晚的事。” 焦仲卿向母親拜拜就回自房,在空房里嘆息聲不斷,自殺的主意就這樣打定了。他轉(zhuǎn)頭進(jìn)蘭芝住過內(nèi)房,漸漸被相思煎熬著、逼迫著。
三十日那天,蘭芝家門前馬車盈門,蘭芝走進(jìn)舉行婚禮的青布篷帳,帳內(nèi)昏暗沉沉的,夜深人靜時。蘭芝自言道:“我命在今天將結(jié)束,魂魄雖去但愿就身體長久!”
言罷,便挽起裙子,脫去絲鞋,縱身跳進(jìn)清水池里。焦仲卿聽到劉蘭芝投水自盡后,心知與蘭芝已永遠(yuǎn)離別了,于是徘徊于庭院樹下,最后面向東南(點題:孔雀——蘭芝東南飛)吊死于樹上。
事后焦、劉兩家都要求合葬他(她)倆,將(她)倆合葬于華蓋山山傍。墳?zāi)沟臇|西兩頭種上松柏,左右兩側(cè)則種上梧桐。見樹枝枝枝相互交錯,片片葉子互相吻接。
樹中卻有一對飛鳥,他們自名為鴛鴦,仰頭同時向天鳴啼,每夜鳴叫至五更。路人都停步聆聽,寡婦如聽見,便心神不寧。這鳴聲是勸告后人,要以他們的故事為戒,千萬別忘記!
孔雀東南飛
(漢樂府詩)
編輯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詩發(fā)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稱它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
《孔雀東南飛》取材于東漢獻(xiàn)帝年間發(fā)生在廬江郡(今安徽懷寧、潛山一帶)的一樁婚姻悲劇。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因詩的首句為“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詩350余句,1700余字。主要講述了焦仲卿、劉蘭芝夫婦被迫分離并雙雙自殺的故事,控訴了封建禮教的殘酷無情,歌頌了焦劉夫婦的真摯感情和反抗精神。
作為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孔雀東南飛》故事繁簡剪裁得當(dāng),人物刻畫栩栩如生,不僅塑造了焦劉夫婦心心相印、堅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頑固和劉兄的蠻橫刻畫得入木三分。篇尾構(gòu)思了劉蘭芝和焦仲卿死后雙雙化為孔雀的神話,寄托了人民群眾追求戀愛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強(qiáng)烈愿望。
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故事是什么?
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故事是:東漢末年建安年間,廬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劉氏,被仲卿的母親驅(qū)趕回娘家,她發(fā)誓不再改嫁。但她娘家的人一直逼著她再嫁,她只好投水自盡。焦仲卿聽到妻子的死訊后,也吊死在自己家里庭院的樹上。
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感天動地、生死相許的愛情故事深深的感動了大家。當(dāng)時的人哀悼他們,便寫了《孔雀東南飛》這樣一首詩。
擴(kuò)展資料
劉蘭芝、焦仲卿之死,表面上看來,是由于兇悍的焦母和勢利的劉兄逼迫的結(jié)果。事實上,焦母、劉兄同樣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因為焦母、劉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妹妹。這從劉、焦死后,“兩家求合葬”這樣后悔不及的舉動可以看出。盡管這是他們對劉蘭芝、焦仲卿生死不渝愛情的晚到的認(rèn)可與祝福。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的全部解釋
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與《木蘭詩》并稱樂府雙璧。取材于東漢獻(xiàn)帝年間發(fā)生在廬江郡(今屬安徽省)的一樁婚姻悲劇。原為民間歌曲,可能經(jīng)過后代文人的加工潤色。
孔雀東南飛最早見于《玉臺新詠》,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樂府詩集》載入“雜曲歌辭”,題為《焦仲卿妻》。現(xiàn)今一般取此詩的首句作為篇名。《孔雀東南飛》原為建安時期的民間創(chuàng)作,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可能經(jīng)過后人的修飾。
故事敘述漢末建安年間,一個名叫劉蘭芝的少婦,美麗、善良、聰明而勤勞。她與焦仲卿結(jié)婚后,夫妻倆互敬互愛,感情深摯,不料偏執(zhí)頑固的焦母卻看她不順眼,百般挑剔,并威逼焦仲卿將她驅(qū)逐。焦仲卿迫于母命,無奈只得勸說蘭芝暫避娘家,待日后再設(shè)法接她回家。分手時兩人盟誓,永不相負(fù)。誰知蘭芝回到娘家后,趨炎附勢的哥哥逼她改嫁太守的兒子。焦仲卿聞訊趕來,兩人約定“黃泉下相見”,最后在太守兒子迎親的那天,雙雙殉情而死。
《孔雀東南飛》通過劉蘭芝與焦仲卿這對恩愛夫婦的愛情悲劇,控訴了封建禮教、家長統(tǒng)治和門閥觀念的罪惡,表達(dá)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愛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劉蘭芝對愛情忠貞不二,她對封建勢力和封建禮教所作的不妥協(xié)的斗爭,使她成為文學(xué)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婦女形象,為后來的青年男女所傳頌。
這首敘事詩共350多句,1700多字,故事完整,語言樸素,人物性格鮮明突出,結(jié)構(gòu)緊湊完整,結(jié)尾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是漢樂府民歌的杰作。“五四”以來,被改編成各種劇本,搬上舞臺。
【年代】:漢
【作者】:漢無名氏
【作品】:孔雀東南飛
【內(nèi)容】: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jié)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
雞鳴入機(jī)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疋,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
兒已薄祿相,幸復(fù)得此婦。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而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
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娶。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qū)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暫還家,吾今且赴府。不久當(dāng)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新婦謂府吏,勿復(fù)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奉事循公姥,進(jìn)止敢自專?
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仍更被驅(qū)遣,何言復(fù)來還?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fù)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
物物各具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無會因。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yán)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纖纖作細(xì)步,精妙世無雙。上堂謝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
本自無教訓(xùn),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qū)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qū)遣,小姑如我長。
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dāng)還歸。誓天不相負(fù),新婦謂府吏,感君區(qū)區(qū)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dāng)作磐石,妾當(dāng)作蒲葦。
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入門上家堂,進(jìn)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
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yīng)之。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叮嚀,結(jié)誓不別離。
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媒人去數(shù)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jié)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
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君,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約,后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fù)爾爾。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視歷復(fù)開書,便利此月內(nèi),六合正相應(yīng)。
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語速裝束,絡(luò)繹如浮云。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fēng)轉(zhuǎn),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縷鞍。
赍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彩三百疋,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廳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zhí)綾羅。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暗暗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yīng)他人,君還何所望。府吏謂新婦,賀君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韌,便作旦夕間。
卿當(dāng)日勝貴,吾獨向黃泉。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執(zhí)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
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fù)全。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fēng)寒,寒風(fēng)摧樹木,嚴(yán)霜結(jié)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單。故作不良計,勿復(fù)怨鬼神。
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阿母得聞之,零淚應(yīng)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fù)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zhuǎn)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暗暗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
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dá)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木蘭詩》漢樂府
譯文
序說:東漢末建發(fā)(公元196-219)年間,廬江太守衙門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劉蘭芝被焦仲卿的母親趕回娘家,她(回娘家后)發(fā)誓不不再嫁人。她的娘家副迫她改嫁,她便投水死了。焦仲卿聽到(劉蘭芝投水而死)這件事,也在(自家)庭院的樹上吊死了。當(dāng)時的人哀掉他們,寫下這首詩記述這件事。孔雀鳥向東南方向飛去,飛上五里便徘徊一陣。“(我)十三歲能夠織精美的白娟,十四歲學(xué)會了裁剪衣裳,十五歲會彈箜篌,十六歲能誦讀詩書。十七歲做了您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的悲傷。您既然做了太守府的小官吏,遵守官府的規(guī)則,專心不移。我一個人留在空房里,我們見面的日子實在少得很。雞叫我就上機(jī)織綢子,天天晚上都不得休息。三天就織成五匹綢子,婆婆還故意嫌我織得慢。并不是因為我織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婦難做啊!我既然擔(dān)當(dāng)不了(您家的)使喚,白白留著也沒有什么用。(您)現(xiàn)在就可以去稟告婆婆,趁早把我遺送回娘家。”焦仲卿聽了這般訴說后,到堂上去稟告母親:“我已經(jīng)沒有做高官、享厚祿的命相,幸虧還能娶到這個(賢慧能干)的妻子,結(jié)婚后(少年夫妻)相親相愛地生活,(并約定)死后在地下也要相依為伴侶。(我們)相處在一起不到二三年,(生活)才開始,還不算很久,這個女子的行為并沒有什么不正當(dāng),哪里料到會使母親不滿意呢?”焦母對促卿說:“(你)怎么這樣沒見識!這個女子不講禮節(jié),一舉一動全憑自己的意思。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氣,你怎么可以自作主張!鄰居有個賢慧的女子,名字叫秦羅敷,(長相)可愛,沒有誰比得上,母親替你去求婚。(你)就趕快休掉劉蘭芝,打發(fā)她走,千萬不要挽留(她)!”焦仲卿伸直腰跪著稟告:“孩兒恭敬發(fā)稟告母親,現(xiàn)在假如休掉這個女子,我一輩子就不再娶妻子了!”焦母聽了兒子的話,(用拳頭)敲著床大發(fā)脾氣(罵道):“你這小子沒有什么害怕的了,怎么敢?guī)湍阆眿D說話!我對她已經(jīng)沒有什么恩情了,當(dāng)然不能答應(yīng)你的(要求)。”焦仲卿默默不敢作聲,對母親拜了兩拜,回到自己房里,張嘴想對妻子說話,卻抽抽咽咽話也說不成句:“本來我不愿趕你走,但有母親逼迫著。你只好暫時回娘家去。我現(xiàn)在暫且回太守府里辦事,不久我一定回來,回來后必定去迎接你回我家來。為此,你就受點委屈吧,千萬不要違背我的說。”劉蘭芝對焦仲卿說:“不要再增加麻煩了!記得那一年冬末,我辭別娘家嫁到你府上,侍奉時總是順從婆婆的意旨,一舉一動哪里敢自作主張呢?白天黑夜勤懇地操作,我孤孤單單地受盡辛苦折磨,總以為沒有過錯,終身侍奉婆婆。(我)到底還是被趕走了,哪里還說得上再回到你家來?我有繡花的齊腰短襖,上面美麗的刺繡發(fā)出光彩,紅色羅紗做的雙層斗帳,四角掛著香袋,盛衣物的箱子六七十個,箱子上都用碧綠色的絲繩捆扎著。樣樣?xùn)|西各自不相同,種種器皿都在那箱簾里面。我人低賤,東西也不值錢,不配拿去迎接你日后再娶的妻子,留著作為我贈送(給你)的紀(jì)念品吧,從此沒有再見面的機(jī)會了。時時把這些東西作個安慰吧,(希望你)永遠(yuǎn)不要忘記我。”
鳴啼了,外面天將亮了,劉蘭芝起床打扮得整整齊齊。穿上我的繡花夾裙,每穿戴一件衣飾,都要更換好幾遍。腳下穿著絲鞋,頭上戴(插)著閃閃發(fā)光的首飾,腰上束著白絹子,光彩象水波一樣流動,耳朵戴著用明月珠做的耳墜,手指纖細(xì)白嫩象削尖的蔥根,嘴唇紅潤,象含著紅色寶石,輕盈地踏著細(xì)步,精巧美麗,真是世上沒有第二個。
劉蘭芝走上廳堂拜見婆婆,婆婆不停地發(fā)怒。(蘭芝說:)“從前我做女兒時,出世后從小生長在鄉(xiāng)間,本來就沒受過什么好的教養(yǎng),同你家少爺結(jié)婚,更感到慚愧。接受婆婆送的錢財禮品很多,卻不能承擔(dān)婆婆的使喚。今天我就回娘家去,只是記掛婆婆在家里辛苦操勞。”回頭再與小姑告別,眼淚象連串的珠子掉下來。(劉蘭芝對小姑說:)“我初來你家時,小姑你剛能扶著床學(xué)走路,今天我被趕走,小姑你長得和我一樣高了。希望你努力盡心奉養(yǎng)母親,好好服侍她老人家,初七和十九,在玩耍的時候不要忘記我。”(蘭芝說完)出門登上車子離去了,眼淚不停地簌簌落下。
焦仲卿的馬走在前面,劉蘭芝的車行在后面,車子發(fā)出隱隱甸甸的響聲,一起會合在大路口,焦仲卿下馬坐入劉蘭芝的車中,兩人低頭互相湊近耳朵低聲說話。(焦仲卿說):“我發(fā)誓不與你斷絕關(guān)系,你暫且回娘家去,我現(xiàn)在暫且去廬江太守府(辦事),不久一定會回來,我對天發(fā)誓,決不會對不起你。”
劉蘭芝對焦鐘卿說:“感謝你忠誠相愛的心愿!你既然這樣記著我,盼望你不久就能來接我,你一定要成為磐石,我一定要成為蒲草和葦子。蒲草和葦子柔軟結(jié)實得象絲一樣,磐石不容易被轉(zhuǎn)移。我有一個親哥哥,性情行為暴躁如雷,恐怕不會聽任我的意愿,想到將來我心里象煎熬一樣。”接著舉手告別,惆悵不止,兩人的感情同樣的戀戀不舍。
蘭芝走進(jìn)了家門,來到內(nèi)堂,上前后退都覺得沒有臉里。劉母(看見蘭芝回來)大為驚訝,拍著手掌說:“沒想到你自己回來了!十三歲就教你紡織,十四歲就能裁剪衣裳,十五歲會彈箜篌,十六歲懂得禮節(jié),十七歲送你出嫁,總以為你不會有什么過失。你現(xiàn)在究竟有什么過錯,沒有人迎接你就自己回來了!”蘭芝慚愧地對母親說:“女兒實在沒有什么過錯。”母親聽后非常悲傷。
(蘭芝)回家才十多天,縣令派了媒人上門來。(媒人)說,縣令家有個三公子,人長得漂亮文雅,世上無雙,年齡只有十八九歲,口才很好,又非常能干。
劉母對女兒說:“你可以去答應(yīng)他。”女兒含著眼淚回答說:“蘭芝才回來時,焦仲卿再三囑咐我,立下誓言,永不分離。今天違背情義,恐怕這件事這樣做不合適。那么你可以回絕來說媒的人,(以后)慢慢再講這件事吧。”
劉母告訴媒人說:“(我們)貧賤人家,有了這個女兒,她剛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她)不能做府吏的妻子,怎么配得上縣太爺?shù)墓樱肯M愣喾矫娲蚵牬蚵牐ㄔ僭L求別的女子),我不能就答應(yīng)你。”
縣令的媒人走了幾天后,不久太守派郡丞來求婚了。……說太守家用第五個兒子,嬌美俊逸,還沒有結(jié)婚,請郡丞去做媒人,這是主簿傳達(dá)下來的話。郡丞直接對劉母說:“我們太守家,有這樣一個好公子,既然想和你家結(jié)為婚姻,所以派我到你府上來說媒
劉母謝絕媒人說:“女兒先前有過誓言,老婦我怎么敢(對她)說再嫁這件事呢?”
蘭芝哥哥聽到太守求婚被拒這件事,心中煩躁不安,開口對妹妹說:“你作這樣打算怎么不好好考慮!前次出嫁得到的是一個小官吏,這次出嫁得到一個貴公子,運氣的好壞相差得象天上地下一樣,(好運氣)足夠使你終身榮耀富貴,不嫁給這樣仁義的公子,往后你打算怎么辦?”
蘭芝抬頭回答道:“道理確實象哥哥說的話一樣,我辭別娘家去侍奉丈夫,半途回到哥哥家里。怎么處理完全聽從哥哥的主意,哪敢自己隨便作主呢?雖然我與府吏立下誓約,但與他永遠(yuǎn)沒有機(jī)會見面了。立刻就答應(yīng)太守這門親事,就可以結(jié)成婚姻。”
太守的媒人從座位上起來連聲說:“是是,就這樣辦,就這樣辦。”他回到郡府報告太守說:“我接受您交給的使命,到劉家去做媒,公子很有緣份,說媒很成功。”太守聽了這些話,心里非常歡喜,(馬上)查看婚嫁歷,又翻看婚嫁書,便告訴郡丞:“婚期定在這個月內(nèi)就很吉利,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適合,好日子就在三十這一天,今天已經(jīng)是二十七了,你趕快去劉家訂好結(jié)婚日期。”太守府內(nèi)大家互相傳話說:“趕快籌辦婚禮吧!”(趕辦婚禮的人)象天上的浮云一樣來來往往連接上斷。裝婚禮(物品)的船繪有青雀和白天鵝的圖案,四角掛著繡有龍的旗幡,輕輕地隨風(fēng)飄蕩。金色的車子白玉鑲的車輪,緩步前行的青驄馬,套有四周垂著彩纓、下面刻著金飾的馬鞍。贈送的聘金有三百萬,都用青色的絲線穿著,各色綢緞有三百匹,從交州廣州采購來的山珍海味。跟從的人有四五百,熱熱鬧鬧來到廬江郡府門。
阿母對女兒說:“剛才接到太守的信,明天來迎接你,為什么還不做衣裳?不要讓婚事辦不起來!”
蘭芝默默不作聲,用手巾捂著嘴哭泣,眼淚淌下就象水一樣傾瀉。移動我坐著的琉璃榻,搬出來放在前面窗子下。左手拿著剪刀和尺子,右手拿著綾羅綢緞(動手做衣裳)。早晨就做成了繡花的夾裙,晚上做成了單羅衫。陰沉沉地天快要黑了,蘭芝滿懷悉思,走出門去痛哭。
焦仲卿聽到這個變化,于是請假暫時回來,到蘭芝家還有二三里的地方,人傷心,馬也衣鳴。蘭芝熟悉府吏的馬叫聲,輕步快跑去迎接他,悲傷失意地望著,知道(相愛的)人來了。她舉起手撫摸著馬鞍,哀聲長嘆使人心都碎了。說:“自從你離開我以后,人事的變化真料想不到啊!我有親生母親,逼迫我的還有親哥哥,硬把我許配給別人了,你回來有什么指望的地方呢!”
焦仲卿對蘭芝說:“祝賀你得到高升!我這塊磐石方正又堅實,可以一直存放上千年,而蒲葦一時柔韌,就只能保持在早晚之間罷了。你將會一天天地富貴起來,我一個人獨自走到地府去吧!”
蘭芝對焦仲卿說:“哪里想到(你會)說出這種話來!同是被逼迫,你這樣我也這樣,(我們)在地府下互相見面吧!(但愿)不要違背今天的誓言!”(他們)互相緊緊地握著手,然后告別離去,各人回到自己的家里。活著的人卻作臨死的訣別,心里的憤恨哪里說得盡呢?想到(他們)將要永遠(yuǎn)離開人世間,無論如何不能再保全(生命了)!
焦仲卿回到家,走上廳堂拜見母親說:“今天風(fēng)大又非常寒冷,寒風(fēng)摧折了樹木,院子里的白蘭花上結(jié)滿了濃霜。兒子現(xiàn)在就象快要落山的太陽一樣,使得母親在今后很孤單。(我)是有意作這樣不好的打算的,不要再去怨恨什么鬼神了!愿您的壽命象南山的石頭一樣長久,愿您的身體永遠(yuǎn)健康又舒順!”
焦母聽到(兒子)這些話,淚水隨著說話聲一起流下,說:“你是世家的子弟,又在大官里任官職,千萬不要為了(一個)婦人去尋死,(你和她)貴賤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東鄰有個賢慧的女子,她的美麗在城內(nèi)外是出名的,我替你去求婚,早晚就會有答復(fù)。”
焦仲卿向母親拜了兩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長聲嘆息,自殺的打算就這樣決定了。(他)把頭轉(zhuǎn)向蘭芝住過的內(nèi)房,(睹物生情),越來越被悲痛煎熬逼迫。
(蘭芝)結(jié)婚的那一天牛叫馬嘶的時候,劉蘭芝走進(jìn)了行婚禮的青布篷帳,在暗沉沉的黃昏后,靜悄悄的,人們開始安歇了。(蘭芝自言自語說):“我的生命在今天結(jié)束了,魂靈要離開了,讓這尸體長久地留在人間吧”!(于是)挽起裙子,脫去絲鞋,縱身跳進(jìn)清水池里。
焦仲卿聽到劉蘭芝投水自殺這件事,心里知道(從此與劉蘭芝)永遠(yuǎn)離別了,在庭院里的樹下徘徊了一陣,自己就在向著東南的樹枝上吊死了。
焦劉兩家要求合葬,于是把兩個人合葬在華山傍邊。(在墳?zāi)沟模〇|西兩旁種上松柏,(在墳?zāi)沟模┳笥覂蓚?cè)種上梧桐,(這些樹)條條樹枝互相覆蓋著,片片葉子互相連接著。樹中有一對飛鳥,它們的名字叫做鴛鴦,仰頭相互對著叫,天天夜里直叫到五更。走路的人停下腳步聽,寡婦聽見了,從床上起來,心里很不安定。多多勸告后世的人,把這件事作為教訓(xùn),千萬不要忘記啊!
本劇劇情
三國時故事:廬江小吏焦仲卿與妻劉蘭芝感情甚駕,但婆婆虐待媳婦,逼焦休妻。二人忍痛分別,相約不再嫁娶。蘭芝兄貪圖聘禮,逼妹改嫁太守之子。婚期,焦夜入府衙,遇蘭芝逃出,互明心跡,一同投水而死。
此劇有多種不同劇本,一名《廬江恨》。王玉蓉演出本名《焦仲卿妻》,吳素秋演出本名《生死緣》,歐陽予倩有《同命鴛鴦》。
文言文《孔雀東南飛》賞析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詩發(fā)展史上的高峰之作。下面是我分享的文言文《孔雀東南飛》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jié)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jī)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fù)得此婦。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取!”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qū)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dāng)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新婦謂府吏:“勿復(fù)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奉事循公姥,進(jìn)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仍更被驅(qū)遣,何言復(fù)來還!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fù)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遺施,于今無會因。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yán)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xì)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xùn),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qū)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qū)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dāng)還歸。誓天不相負(fù)!”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qū)區(qū)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dāng)作磐石,妾當(dāng)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
入門上家堂,進(jìn)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yīng)之。”
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jié)誓不別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媒人去數(shù)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jié)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
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fù)爾爾。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視歷復(fù)開書,便利此月內(nèi),六合正相應(yīng)。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語速裝束,絡(luò)繹如浮云。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fēng)轉(zhuǎn),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赍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
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zhí)綾羅。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yīng)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卿當(dāng)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執(zhí)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fù)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fēng)寒,寒風(fēng)摧樹木,嚴(yán)霜結(jié)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單。故作不良計,勿復(fù)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yīng)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fù)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zhuǎn)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dá)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譯文
東漢末年建安年間,廬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劉氏,被仲卿的母親驅(qū)趕回娘家,她發(fā)誓不再改嫁。但她娘家的人一直逼著她再嫁,她只好投水自盡。焦仲卿聽到妻子的死訊后,也吊死在自己家里庭院的樹上。當(dāng)時的人哀悼他們,便寫了這樣一首詩。
孔雀朝著東南方向飛去,每飛五里便是一陣徘徊。
“我十三歲就能織出白色的絲絹,十四歲就學(xué)會了裁衣。十五歲學(xué)會彈箜篌,十六歲就能誦讀詩書。十七歲做了你的妻子,但心中常常感到痛苦傷悲。你既然已經(jīng)做了府吏,當(dāng)然會堅守臣節(jié)專心不移。只留下我孤身一人待在空房,我們見面的日子常常是日漸疏稀。每天當(dāng)雞叫的時候我就進(jìn)入機(jī)房紡織,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三天就能在機(jī)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還故意嫌我緩慢松弛。不是我紡織緩慢行動松弛,而是你家的媳婦難做公婆難服侍。我已經(jīng)受不了你家這樣的驅(qū)使,徒然留下來也沒有什么用處無法再驅(qū)馳。你這就稟告公公婆婆,及時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
府吏聽到這些話,便走到堂上稟告阿母:“兒已經(jīng)沒有做高官享厚祿的福相,幸而娶得這樣一個好媳婦。剛成年時我們便結(jié)成同床共枕的恩愛夫妻,并希望同生共死直到黃泉也相伴為伍。我們共同生活才過了兩三年,這種甜美的日子只是開頭還不算長久。她的行為沒有什么不正當(dāng),哪里知道竟會招致你的不滿得不到慈愛親厚。”
阿母對府吏說:“你怎么這樣狹隘固執(zhí)!這個媳婦不懂得禮節(jié),行動又是那樣自專自由。我心中早已懷著憤怒,你哪能自作主張對她遷就。東鄰有個賢惠的女子,她本來的名字叫秦羅敷。她可愛的體態(tài)沒有誰能比得上,我當(dāng)為你的婚事去懇求。你就應(yīng)該把蘭芝快趕走,把她趕走千萬不要讓她再停留!”
府吏直身長跪作回答,他恭恭敬敬地再向母親哀求:“現(xiàn)在如果趕走這個媳婦,兒到老也不會再娶別的女子!”
阿母聽了府吏這些話,便敲著坐床大發(fā)脾氣:“你這小子膽子太大毫無畏懼,你怎么敢?guī)椭眿D胡言亂語。我對她已經(jīng)斷絕了情誼,對你的要求決不會依從允許!”
府吏默默不說話,再拜之后辭別阿母回到自己的房里。開口向媳婦說話,悲痛氣結(jié)已是哽咽難語:“我本來不愿趕你走,但阿母逼迫著要我這樣做。但你只不過是暫時回到娘家去,現(xiàn)在我也暫且回到縣官府。不久我就要從府中回家來,回來之后一定會去迎接你。你就為這事委屈一下吧,千萬不要違背我這番話語。”
蘭芝對府吏坦陳:“不要再這樣麻煩反復(fù)叮嚀!記得那年初陽的時節(jié),我辭別娘家走進(jìn)你家門。侍奉公婆都順著他們的心意,一舉一動哪里敢自作主張不守本分?日日夜夜勤勞地操作,孤身一人周身纏繞著苦辛。自以為可以說是沒有什么罪過,能夠終身侍奉公婆報答他們的大恩。但仍然還是要被驅(qū)趕,哪里還談得上再轉(zhuǎn)回你家門。我有一件繡花的短襖,繡著光彩美麗的花紋。還有一床紅羅做的雙層斗形的小帳,四角都垂掛著香囊。大大小小的箱子有六七十個,都是用碧綠的絲線捆扎緊。里面的東西都各不相同,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收藏其中。人既然低賤東西自然也卑陋,不值得用它們來迎娶后來的新人。你留著等待以后有機(jī)會施舍給別人吧,走到今天這一步今后不可能再相會相親。希望你時時安慰自己,長久記住我不要忘記我這苦命的人。”
當(dāng)公雞嗚叫窗外天快要放亮,蘭芝起身精心地打扮梳妝。她穿上昔日繡花的裌裙,梳妝打扮時每件事都做了四五遍才算妥當(dāng)。腳下她穿著絲鞋,頭上的玳瑁簪閃閃發(fā)光。腰間束著流光的白綢帶,耳邊掛著明月珠裝飾的耳珰。十個手指像尖尖的蔥根又細(xì)又白嫩,嘴唇涂紅像含著朱丹一樣。她輕輕地小步行走,艷麗美妙真是舉世無雙。
她走上堂去拜別阿母,阿母聽任她離去而不挽留阻止。“從前我做女兒的時候,從小就生長在村野鄉(xiāng)里。本來就沒有受到教管訓(xùn)導(dǎo),更加慚愧的是又嫁到你家愧對你家的公子。受了阿母許多金錢和財禮,卻不能勝任阿母的驅(qū)使。今天我就要回到娘家去,還記掛著阿母孤身操勞在家里。”她退下堂來又去向小姑告別,眼淚滾滾落下像一連串的珠子。“我這個新媳婦初嫁過來時,小姑剛學(xué)走路始會扶床。今天我被驅(qū)趕回娘家,小姑的個子已和我相當(dāng)。希望你盡心地侍奉我的公婆,好好地扶助他們精心奉養(yǎng)。每當(dāng)七夕之夜和每月的十九日,玩耍時千萬不要把我忘。”她走出家門上車離去,眼淚落下百多行。
府吏騎著馬走在前頭,蘭芝坐在車上跟在后面走。車聲時而小聲隱隱時而大聲甸甸,但車和馬都一同到達(dá)了大道口。府吏下馬走進(jìn)車中,低下頭來在蘭芝身邊低聲細(xì)語:“我發(fā)誓不同你斷絕,你暫且回到娘家去,我今日也暫且趕赴官府。不久我一定會回來,我向天發(fā)誓永遠(yuǎn)不會辜負(fù)你。”
蘭芝對府吏說:“感謝你對我的誠心和關(guān)懷。既然承蒙你這樣的記著我,不久之后我會殷切地盼望著你來。你應(yīng)當(dāng)像一塊大石,我必定會像一株蒲葦。蒲葦像絲一樣柔軟但堅韌結(jié)實,大石也不會轉(zhuǎn)移。只是我有一個親哥哥,性情脾氣不好常常暴跳如雷。恐怕不能任憑我的心意由我自主,他一定會違背我的心意使我內(nèi)心飽受熬煎。”兩人憂傷不止地舉手告別,雙方都依依不舍情意綿綿。
蘭芝回到娘家進(jìn)了大門走上廳堂,進(jìn)退為難覺得臉面已失去。母親十分驚異地拍著手說道:“想不到?jīng)]有去接你你自己回到家里。十三歲我就教你紡織,十四歲你就會裁衣,十五歲會彈箜篌,十六歲懂得禮儀,十七歲時把你嫁出去,總以為你在夫家不會有什么過失。你現(xiàn)在并沒有什么罪過,為什么沒有去接你你自己回到家里?”“我十分慚愧面對親娘,女兒實在沒有什么過失。”親娘聽了十分傷悲。
回家才過了十多日,縣令便派遣了一個媒人來提親。說縣太爺有個排行第三的公子,身材美好舉世無雙。年齡只有十八九歲,口才很好文才也比別人強(qiáng)。
親娘便對女兒說:“你可以出去答應(yīng)這門婚事。”
蘭芝含著眼淚回答說:“蘭芝當(dāng)初返家時,府吏一再囑咐我,發(fā)誓永遠(yuǎn)不分離。今天如果違背了他的.情義,這門婚事就大不吉利。你就可以去回絕媒人,以后再慢慢商議。”
親娘出去告訴媒人:“我們?nèi)思茵B(yǎng)育了這個女兒,剛出嫁不久便被趕回家里,不配做小吏的妻子,哪里適合再嫁你們公子為妻?希望你多方面打聽打聽,我不能就這樣答應(yīng)你。”
媒人去了幾天后,那派去郡里請示太守的縣丞剛好回來。他說:“在郡里曾向太守說起一位名叫蘭芝的女子,出生于官宦人家。”又說:“太守有個排行第五的兒子,貌美才高還沒有娶妻。太守要我做媒人,這番話是由主簿來轉(zhuǎn)達(dá)。”縣丞來到劉家直接說:“在太守家里,有這樣一個美好的郎君,既然想要同你家結(jié)親,所以才派遣我來到貴府做媒人。”
蘭芝的母親回絕了媒人:“女兒早先已有誓言不再嫁,我這個做母親的怎敢再多說?”
蘭芝的哥哥聽到后,心中不痛快十分煩惱,向其妹蘭芝開口說道:“作出決定為什么不多想一想!先嫁是嫁給一個小府吏,后嫁卻能嫁給太守的貴公子。命運好壞差別就像天和地,改嫁之后足夠讓你享盡榮華富貴。你不嫁這樣好的公子郎君,往后你打算怎么辦?”
蘭芝抬起頭來回答說:“道理確實像哥哥所說的一樣,離開了家出嫁侍奉丈夫,中途又回到哥哥家里,怎么安排都要順著哥哥的心意,我哪里能夠自作主張?雖然同府吏有過誓約,但同他相會永遠(yuǎn)沒有機(jī)緣。立即就答應(yīng)了吧,就可以結(jié)為婚姻。”媒人從坐床走下去,連聲說好!好!就這樣!就這樣!他回到太守府稟告太守:“下官承奉著大人的使命,商議這樁婚事談得很投機(jī)。”太守聽了這話以后,心中非常歡喜。他翻開歷書反復(fù)查看,吉日就在這個月之內(nèi),月建和日辰的地支都相合。“成婚吉日就定在三十日,今天已是二十七日,你可立即去辦理迎娶的事。”彼此相互傳語快快去籌辦,來往的人連續(xù)不斷像天上的浮云。迎親的船只上畫著青雀和白鵠,船的四角還掛著繡著龍的旗子。旗子隨風(fēng)輕輕地飄動,金色的車配著玉飾的輪。駕上那毛色青白相雜的馬緩步前進(jìn),馬鞍兩旁結(jié)著金線織成的纓子。送了聘金三百萬,全部用青絲串聯(lián)起。各種花色的綢緞三百匹,還派人到交州廣州購來海味和山珍。隨從人員共有四五百,熱熱鬧鬧地齊集太守府前準(zhǔn)備去迎親。
親娘對蘭芝說:“剛才得到太守的信,明天就要來迎娶你。你為什么還不做好衣裳?不要讓事情辦不成!”
蘭芝默默不說話,用手巾掩口悲聲啼,眼淚墜落就像流水往下瀉。移動她那鑲著琉璃的坐榻,搬出來放到前窗下。左手拿著剪刀和界尺,右手拿著綾羅和綢緞。早上做成繡裌裙,傍晚又做成單羅衫。一片昏暗天時已將晚,她滿懷憂愁想到明天要出嫁便傷心哭泣。
府吏聽到這個意外的變故,便告假請求暫且回家去看看。還未走到劉家大約還有二三里,人很傷心馬兒也悲鳴。蘭芝熟悉那匹馬的鳴聲,踏著鞋急忙走出家門去相迎。心中惆悵遠(yuǎn)遠(yuǎn)地望過去,知道是從前的夫婿已來臨。她舉起手來拍拍馬鞍,不斷嘆氣讓彼此更傷心。“自從你離開我之后,人事變遷真是無法預(yù)測和估量。果然不能滿足我們從前的心愿,內(nèi)中的情由又不是你能了解端詳。我有親生的父母,逼迫我的還有我的親兄長。把我許配了別的人,你還能有什么希望!”
府吏對蘭芝說:“祝賀你能夠高升!大石方正又堅厚,可以千年都不變。蒲葦雖然一時堅韌,但只能堅持很短的時間。你將一天比一天生活安逸地位顯貴,只有我獨自一人下到黃泉。”
蘭芝對府吏說:“想不到你會說出這樣的話!兩人同樣是被逼迫,你是這樣我也是這樣受熬煎。我們在黃泉之下再相見,不要違背今天的誓言!”他們握手告別分道離去,各自都回到自己家里面。活著的人卻要做死的離別,心中抱恨哪里能夠說得完。他們都想很快地離開人世,無論如何也不愿茍且偷生得保全。
府吏回到自己家,上堂拜見阿母說:“今天風(fēng)大天又寒,寒風(fēng)摧折了樹木,濃霜凍壞了庭院中的蘭花。我今天已是日落西山生命將終結(jié),讓母親獨留世間以后的日子孤單。我是有意作出這種不好的打算,請不要再怨恨鬼神施責(zé)罰!但愿你的生命像南山石一樣的久長,身體強(qiáng)健又安康。”
阿母聽到了這番話,淚水隨著語聲往下落:“你是大戶人家的子弟,一直做官在官府臺閣。千萬不要為了一個婦人去尋死,貴賤不同你將她遺棄怎能算情薄?東鄰有個好女子,苗條美麗全城稱第一。做母親的為你去求婚,答復(fù)就在這早晚之間。”
府吏再拜之后轉(zhuǎn)身走回去,在空房中長嘆不已。他的決心就這樣定下了,把頭轉(zhuǎn)向屋子里,心中憂愁煎迫一陣更比一陣緊。
迎親的那一天牛馬嘶叫,新媳婦蘭芝被迎娶進(jìn)入青色帳篷里。天色昏暗已是黃昏后,靜悄悄的四周無聲息。“我的生命終結(jié)就在今天,只有尸體長久留下我的魂魄將要離去。”她挽起裙子脫下絲鞋,縱身一跳投進(jìn)了清水池。
府吏聽到了這件事,心里知道這就是永遠(yuǎn)的別離,于是來到庭院大樹下徘徊了一陣,自己吊死在東南邊的樹枝。
兩家要求將他們夫妻二人合葬,結(jié)果合葬在華山旁。墳?zāi)箹|西兩邊種植著松柏,左右兩側(cè)栽種梧桐。各種樹枝枝枝相覆蓋,各種樹葉葉葉相連通。中間又有一對雙飛鳥,鳥名本是叫鴛鴦,它們抬起頭來相對鳴叫,每晚都要鳴叫一直叫到五更。過路的人都停下腳步仔細(xì)聽,寡婦驚起更是不安和彷徨。我要鄭重地告訴后來的人,以此為鑒戒千萬不要把它忘。
賞析
通過有個性的人物對話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是《孔雀東南飛》最大的藝術(shù)成就。全詩“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長詩也。淋淋漓漓,反反復(fù)復(fù),雜述十?dāng)?shù)人口中語,而各肖其聲音面目,豈非化工之筆”(《古詩源》卷四,沈德潛按語)。
在貫穿全篇的對話中,可以看到,劉蘭芝對仲卿、對焦母、對小姑、對自己的哥哥和母親講話時的態(tài)度與語氣各不相同,正是在這種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勞、善良、備受壓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內(nèi)剛的個性。同樣的,在焦仲卿各種不同場合的話語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愛情、明辨是非但又迫于母親威逼的誠正而軟弱、但又有發(fā)展的性格。
劉蘭芝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美好形象。她既是淑女、賢妻,又是具有鮮明個性的女性:勇敢,堅強(qiáng),富有反抗精神。蘭芝用“大人故嫌遲”道破婆婆的故意挑剔、刁難,用“請歸”的行動表示反抗。和仲卿敘別,她表達(dá)了對丈夫的—往情深,又清醒地認(rèn)識到“復(fù)來還”是幻想。“嚴(yán)妝”,是夸張的鋪敘,展示她態(tài)度從容,“精妙世無雙”。告別婆婆時,她不卑不亢,一席話是對婆婆態(tài)度驕橫的抗議。“盟誓”中,她用發(fā)自肺腑的誓言表明對愛情的忠貞。“拒媒”是對封建禮教的反抗。面對兄長逼婚,她以允婚表現(xiàn)了對未來的清醒估計和對兄長的蔑視。“黃泉下相見”的誓約,飽含著對丈夫深摯的愛,對封建家長制拼死反抗的勇氣。“舉身赴清池”是蘭芝反抗精神的升華。在愛情與封建家長制的尖銳沖突中,劉蘭芝這個藝術(shù)形象閃耀著奪目的光彩。
焦仲卿是詩中另一個重要形象,作者表現(xiàn)出他從軟弱逐漸轉(zhuǎn)變?yōu)閳詮?qiáng)。他開始對母親抱有幻想,當(dāng)幻想被殘酷的現(xiàn)實摧毀后,他堅決向母親表明了以死殉情的決心,用“自掛東南枝”表示對愛情的思貞和對封建家長制的反抗。他的變化,深化了對封建社會的控訴。
此外,焦母的專橫暴戾,劉兄冷酷自私、貪財慕勢的性格,都寫得栩栩如生。總之,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性格,是這首敘事詩的主要特點。
詩中寫到蘭芝與仲卿死前,蘭芝假意同意再嫁,仲卿見蘭芝后回家與母親訣別,他倆這時的話語,非常切合各自的身份與處境。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曾作過這樣細(xì)致的分析:“蘭芝不白母而府吏白母者,女之于母,子之于母,情固不同。女從夫者也,又恐母防之,且母有兄在,可死也。子之與妻,孰與母重?且子死母何依,能無白乎?同死者,情也。彼此不負(fù),女以死償,安得不以死?彼此時,母即悔而迎女,猶可兩俱無死也。然度母終不肯迎女,死終不可以已,故白母之言亦有異者,兒今冥冥四語明言之矣,今日風(fēng)寒命如山石,又不甚了了,亦恐母覺而防我也。府吏白母而母不防者,女之去久矣。他日不死而今日何為獨死?不過謂此怨懟之言,未必實耳。故漫以東家女答之,且用相慰。然府吏白母,不言女將改適,不言女亦欲死,蓋度母之性,必不肯改而迎女,而徒露真情,則防我不得死故也。”試想,蘭芝如果直說要死,這個弱女子勢必會遭到暴力的約束,被強(qiáng)迫成婚。
而仲卿的情況自然與蘭芝不同,誠如上述引文的分析。又如:“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于此可立見焦母的蠻橫。“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由此可見劉兄的勢利。即使次要人物如媒人、府君的簡短對話,也各各符合其人的身份、特點。
詩中,簡潔的人物行動刻畫,有助于形象的鮮明;精煉的抒情性穿插,增強(qiáng)了行文的情韻。“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yán)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寫出了劉蘭芝離開焦家時的矛盾心情。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決心,嚴(yán)妝辭婆是她對焦母的抗議。打扮時的事事四五通,表示了她對焦仲卿的愛,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姑嫂關(guān)系不易相處,蘭芝與小姑關(guān)系融洽,正表現(xiàn)了她的懂禮儀、易相處。這同焦母的不容恰成對照。另外,辭焦母不落淚,而辭小姑落淚,也可見蘭芝的倔強(qiáng)。焦仲卿的形象刻畫也是如此,他送蘭芝到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表現(xiàn)了一片真情。聞知蘭芝要成婚,“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詩篇用“馬悲”渲染襯托他內(nèi)心的強(qiáng)烈痛苦。臨死前“長嘆空房中”、“轉(zhuǎn)頭向戶里”,對母親還有所顧念,這里愈見他的誠正與善良。
在整篇詩中,類似上述的動作刻畫還有一些,筆墨雖不多,卻極精粹。蘭芝死時,義無反顧,“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仲卿死時,顧念老母,“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這些不同的動作細(xì)節(jié),都切合各自的性格與處境。同樣是母親,焦母“捶床便大怒”的潑辣,劉母見蘭芝回家時驚異而“大拊掌”的溫和,對性格的描繪來說寥寥幾筆已極傳神。抒情性穿插較之動作刻劃更少,但也是成功之筆“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蘭芝和仲卿第一次分手時,作者情不自禁的感嘆,增添了悲劇氣氛。“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這畫龍點睛的穿插,更激起了人們對焦、劉遭遇的同情。即使那教訓(xùn)式的全詩結(jié)尾,也帶有濃重的抒情意味,充滿了作者的同情與期望。這些水到渠成、不著痕跡的抒情性穿插,對人物形象的塑具有錦上添花的妙用,增加了全詩的感情色彩。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此詩比興手法和浪漫色彩的運用,對形象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的感情與思想的傾向性通過這種藝術(shù)方法鮮明地表現(xiàn)了出來。詩篇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是“興”的手法,用以興起劉蘭芝、焦仲卿彼此顧戀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氣氛。最后一段,在劉、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葉葉覆蓋相交,鴛鴦在其中雙雙日夕和鳴,通宵達(dá)旦。這既象征了劉焦夫婦不朽,又象征了他們永恒的悲憤與控告。由現(xiàn)實的雙雙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愛情與幸福的松柏、鴛鴦的形象,表現(xiàn)了人民群眾對未來自由幸福必然到來的信念,這是劉焦形象的浪漫主義發(fā)展,閃現(xiàn)出無比燦爛的理想光輝,使全詩起了質(zhì)的飛躍。
古人詩以鳥獸草木起興,并非隨意為之。以《孔雀東南飛》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言,應(yīng)有烘托、渲染氣氛的功用及象征意蘊。它既象征了劉蘭芝甚至包括焦仲卿的生命結(jié)局,也烘托、渲染了劉蘭芝生命不斷遠(yuǎn)去的悲涼氣氛。它有一種憂傷、不忍、憐憫、不安、留戀的音樂節(jié)奏在“飛去”的動作和場景里,這種節(jié)奏讓人神傷卻不讓人絕望,讓人感覺凄涼的同時似乎又讓我們的靈魂得以安寧。為什么會這樣呢?我不太在意劉蘭芝離去的原因,禮教、性格等等隨他去吧,每個人都可在他的閱讀視界里找到能說得過去的答案。我在這幅圖景里更看重的是她在我們的閱讀視線里一點一點消失的過程,以及這個過程為何會給我如此的閱讀感受。重要的還有“東南去”,“東南去”的劉蘭芝是香銷玉殞的悲劇之體,我為何會在生命悲劇里讀到了靈魂安寧的撫摸,以至于最后只剩下平靜的嘆息?這與詩人讓她“東南去”,且讓焦仲卿也“自掛東南枝”有關(guān)系嗎?詩人他想告訴我一種怎樣的個人立場?
孔雀東南飛劉氏為什么要再嫁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孔雀東南飛婚俗、孔雀東南飛劉氏為什么要再嫁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jìn)行查找喔。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