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是哪個朝代(西江月是哪個朝代寫的)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西江月是哪個朝代,以及西江月是哪個朝代寫的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寫作年代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的經典名篇,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回到江西的上饒帶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間,他雖也有過短暫的出仕經歷,但以在上饒居住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詞作。這首詞即是其中年時代經過江西上饒黃沙嶺道時寫的一首詞。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詩怎么寫?作者是誰?是哪個朝代的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明亮的月光驚起了正在棲息的鳥鵲,它們離開枝頭飛走了.在清風吹拂的深夜,蟬兒叫個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聲,好像是在訴說好年成.不一會,烏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遠方的天邊還有七八顆星星在閃爍,山 前竟然落下幾點雨.行人著慌了:那土地廟樹叢旁邊過去明明有個茅店可以避雨,現在怎么不見了?他急從小橋過溪,拐了個彎,茅店就出現在他的眼前.
【作者小傳】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
西江月全詩解釋和賞析
解釋: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傳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天空中輕云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從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中。拐了個彎,茅店忽然出現在眼前。
賞析:
從《西江月》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表面看來,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為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而鵲兒驚飛,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
同時,知了的鳴叫聲也是有其一定時間的。夜間的鳴叫聲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鳴,而當涼風徐徐吹拂時,往往特別感到清幽。總之,“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作者】辛棄疾?【朝代】宋。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創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回到上饒帶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過著投閑置散的退隱生活。在此期間,他雖也有過短暫的出仕經歷,但以在上饒居住為多。
黃沙嶺在上饒縣西四十里,嶺高約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兩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畝。這一帶不僅風景優美,也是農田水利較好的地區。辛棄疾在上饒期間,經常來此游覽,他描寫這一帶風景的詞,現存約五首,即:《生查子·獨游西巖》二首、《浣溪沙·黃沙嶺》一首、《鷓鴣天·黃沙道中即事》一首,以及這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