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如何押韻(押韻的韻怎么組詞)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詞牌如何押韻,以及押韻的韻怎么組詞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寫詞該怎樣押韻
詞是一種抒情詩體,是配合音樂可以歌唱的樂府詩。它的嚴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種種特點,都是由音樂的要求而規(guī)定的。詞和詩在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
(1)每首詞都有一個調(diào)名。如《菩薩蠻》、《水調(diào)歌頭》、《沁園春》等,稱為詞調(diào)。詞調(diào)表明這首詞寫作時所依據(jù)的曲調(diào)樂譜,并不就是題目。各個詞調(diào)都是“調(diào)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并且各不相同。
(2)一首詞大都分為數(shù)片,以分兩片的為最多。一片即是音樂已經(jīng)唱完了一遍。每首詞分成數(shù)片,就是由幾段音樂合成完整的一曲。
(3)押韻的位置各個詞調(diào)都有它一定的格式。詩基本上是偶句押韻的,詞的韻位則是依據(jù)曲度,即音樂上停頓決定的。每個詞調(diào)的音樂節(jié)奏不同,韻位也就不同。
(4)句式長短不一。詩也有長短句,但以五、七言為基本句式,近體詩還不允許有長短句。詞則大量地使用長短句,這是為了更能切合樂調(diào)的曲度。
(5)字聲配合嚴密。詞的字聲組織變化很多,有些詞調(diào)還須分辨四聲和陰陽。作詞要審音用字,以文字的聲調(diào)來配合樂譜的聲調(diào),以求協(xié)律和好聽。
詞是按照樂譜填作的,所以,作詞先要選擇詞調(diào)。《詞源》卷下附楊守齋(纘)《作詞五要》,說作詞之要有五:“第一要擇腔。腔不韻則勿作,如《塞翁吟》之衰颯,《帝臺春》之不順,《隔浦蓮》之寄煞,《斗百花》之無味是也。”每個腔調(diào)都表現(xiàn)一定的聲情。作詞擇調(diào),主要就是選擇聲情與自己所要表達的情感相切合的腔調(diào),使聲詞相從,取得聲情與文情一致。這樣的詞才可仿到聲文并茂。——這是填詞擇調(diào)必須首先注意的。否則望文生義,就會出現(xiàn)形式與內(nèi)容乖離的毛病,甚至南轅北轍,鬧出笑話。例如,《賀新郎》,是表達慷慨激昂的思想感情的。與“燕爾新婚”風(fēng)馬牛不相及。如果一見“新郎”二字,就當(dāng)作慶賀新婚的詞調(diào),加以濫用也就錯了。又如《壽樓春》,也不能因為其中有一個“壽”字,就認為是用以祝壽的詞調(diào),實際上恰恰相反,它的腔調(diào)是悲哀的。南宋詞人史達祖,曾用以填制哀悼之詞。
辨別詞調(diào)聲情的方法,約有下列幾種:
(1)根據(jù)前人記載分析:唐宋人書中凡言及詞調(diào)聲情,大致都可信。如宋毛開《樵隱筆錄》說:“紹興初,都下盛行周清真詠柳《蘭陵王慢》,西樓南瓦皆歌之,謂之渭城三疊。以周詞凡三換頭,至末段,聲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師能倚之以節(jié)歌者。”這也可見《蘭陵王慢》末段的聲情。可惜這類記載,在唐宋人故籍中比較少見。
(2)根據(jù)唐宋詞作品辯別:這可依《歷代詩馀》(清康熙時沈辰垣等所編的一部詞的總集,將唐宋以來的詞依調(diào)分編)諸書,于一調(diào)之下許多詞中,分析總括它的內(nèi)容情感,若有十之七、八相同的,即大約可以斷定此調(diào)是某類聲情。如《滿江紅》、《賀新郎》就可用這種方法斷為豪放激越一類。雖有例外,大致相差不遠。
(3)根據(jù)凋中字句聲韻體味:有些詞情不易分析,或者有些作品感情錯綜復(fù)雜,可按照字句的聲韻,進行揣度:大體上,用韻的位置疏密均勻的,聲情必然較為和平寬舒;用韻過疏過密的,聲情不是遲緩,便是急促;多用三、五、七言句法相間的,聲情較舒暢;多用六字、六字句排偶的,聲情則較穩(wěn)重;字聲平仄相間均勻的,情感必安祥;多作拗句的,情感必郁勁。
(4)根據(jù)作家流派和所處時代分辨:如豪放派詞人,作詞多飄逸豪放;婉約派則清婉絢麗。—以豪放派代表,著稱于詞壇的辛棄疾,現(xiàn)存的總共226首作中,就有《水調(diào)歌頭》三十五首、《滿江紅》三十二首,《賀新郎》二十二首、《念奴嬌》十九首,這些適宜于表達慷慨悲壯、豪放雄渾激情的詞,即占到他全部詞作的百分之五十二以上。時代的變遷和環(huán)境的變化,對詞人的詞風(fēng)亦有較大的影響.如,被稱之為“婉約宗主”的李清照的詞,南渡前后,便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調(diào):前期多寫閨情相思,反映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愛情的追求,明快妍麗;后期則更多的描寫國破家亡的離亂生活,感慨悲涼的情感等。
詞的押韻有什么要求?求解答
首先要明確的是,詞是必須要押韻的。某一首詞如何押韻,詞譜都有具體規(guī)定,如韻腳字的位置。押平聲韻還是押仄聲韻,要不要換韻等等。都有一定之規(guī)。常見的押韻方式有下面幾種;(一)可平可仄。押平聲韻的有(憶江南)(浪淘沙)(一剪梅)等押仄聲韻的有(如夢令)(卜算子)(蝶戀花)等(二)可疏可密。密的可以句句押韻如(憶王孫)(長相思)(漁家傲)(一剪梅)等小令一般呀韻較密,風(fēng)格鮮明。疏的可以幾句一押如(念奴嬌)(青玉案)(聲聲慢)等。用yu8n疏的一半是中長調(diào),風(fēng)格沉郁。(三)可一韻到底,也可中途換韻。一韻到底的有(一剪梅)(蝶戀花)(青玉案)等。在詞中一韻到底的占絕大多數(shù)。詞的換韻形式主要有如下幾種。(1)闋間換韻;如(清平樂)全首分上下闋,上闋仄韻,下闋平韻。一闋一韻,仄換平韻(2)闋內(nèi)換韻;如(釵頭鳳),闋內(nèi)一種仄韻換另一種仄韻,兩闋換法一致,全首共用兩個韻(3)闋內(nèi)闋間都換韻。即闋內(nèi)換韻,兩闋各換各的,全首共用四個韻。如(菩薩蠻),上闋仄換平韻,下闋另外的仄韻換另外的平韻。(減字木蘭花)(虞美人)等也是這樣。(4)平仄交錯。闋內(nèi)平韻和仄韻交錯使用。如(相見歡)(調(diào)笑令)(定風(fēng)波)等,具體換法有很多種。(5)平仄通押如(西江月)(渡江云)等(四)詞可疊韻 在詞中,有些地方有疊韻和疊句的要求。如(瀟湘神)(調(diào)笑令)(如夢令)(章臺柳)(釵頭鳳)等,另外有一些地方,如(采桑子)(一剪梅)中的四言句等,可以疊韻,也可以不疊韻。(五)入聲韻獨押。有些詞牌常常要求押入聲韻,如(憶秦娥)(念奴嬌)(滿江紅)(雨霖鈴)等 (一)什么叫一韻到底; 一韻到底就是從頭到尾,凡是需要押韻的地方,都押同一個韻。一韻到底又包括平聲獨押,上聲和去聲獨押已及入聲獨押,三種形式。 看平聲獨押的規(guī)定。常用的有(十六字令)(憶江南)(常相思)(浣溪沙)(訴衷情)(采桑子)阮郎歸)(畫堂春)(太常引)(少年游)(浪淘沙)(鷓鴣天)(臨江仙)(唐多令)(破陣子)(風(fēng)入松)(最高樓)(水調(diào)歌頭)(揚州慢)(望海潮)(沁園春)(六州歌頭)等例如陸游的(訴衷情): 當(dāng)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guān)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詞中的韻腳字( 侯),(州),(裘),(秋),(流),(洲)。屬于詞韻的第十二部平聲獨押再舉例如姜夔的(鬲溪梅令): 好花不與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風(fēng)歸去綠成蔭。玉鈿何處尋?木蘭雙槳夢中云。小橫陳。漫向孤山山下覓盈盈,翠禽啼一春。 這首詞句句都用平聲韻腳,除下片第三句的韻腳盈字屬詞韻第十一部(青梗部)外,其余的七個韻腳字都屬于詞韻的第六部。在宋人的詞中,第六部與第十一部的韻字可以通押。 再來看上聲和去聲獨押的有; 常用的有(如夢令)(生查子)(點絳唇)(卜算子)(惜分飛)(蝶戀花)(漁家傲)(蘇幕遮)(瑞鶴仙)(齊天樂)(永遇樂)(摸魚兒)(賀新郎)等。例如李清照的(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到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詞中的韻腳字屬于詞韻的第十二部。(驟),(瘦)屬去聲,(酒),(否)屬上聲。 入聲獨押的有;常見的有(好事近)(憶秦鵝)(滿江紅)(念奴嬌)(桂枝香)(石州慢)等例如岳飛的(滿江紅)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詞中韻腳字 歇,烈,月,切,雪,滅,缺,血,闕。皆出自詞林正韻的第十八部 (二)什么叫換押韻 平仄換押就是在一首詞中,或者先用平聲韻后換仄聲韻,或者先用仄聲韻再用平聲韻,又或者兩頭用平聲韻,中間用仄聲韻,再或者兩頭用仄聲韻中間用平聲韻,或者一次,二次。甚至多次換韻 平入換押就是在一首詞中,既有平聲相押,又有入聲相押。仄入換押就是在一首詞中,仄聲韻(上聲和去聲)和入聲韻換押如陸游的(釵頭鳳)另外由于詞韻比較寬泛,所以押韻的方式很多,往往不受格律的約束,我們在創(chuàng)作時 ,只要照詞譜填寫就是了。換韻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換韻不換部 ,一種是換韻又換部, 下面來看換韻不換部的平仄換押例如張孝祥的(西江月)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東風(fēng)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寒光亭下水連天,飛起沙鷗一片。 詞中的韻腳字,(年),(船),(然),(天)。是平聲字,(面)(片)是仄聲字,都屬于詞韻的第七部,前者屬于平聲韻的先韻,后者屬于去聲的霰韻,而兩者的韻腹和韻尾都相同,只是聲調(diào)不同而已。 第二種換韻又換部的仄聲和入聲換押例如陸游的(釵頭鳳) 紅酥手,黃騰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fēng)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詞中上片的(手)(酒)(柳)和下片的(舊)(瘦),(透)是仄聲,屬于詞韻的第十二部,上片的(惡),(薄),(索),(錯)和下片的( 落)(閣),(托),(莫)屬詞韻的地十六部。兩種韻字分別取自不同的韻部 。 還有句句都用韻并且多種韻部穿插押韻的例如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收月明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用了四個韻,上下片的前兩句用仄韻,后兩句用平韻,上片的前兩句韻腳 ( 了)( 少)屬詞韻的第八部。下片的前兩句的韻腳 (在)(改),屬詞韻的第五部,上片后兩句的韻腳 (風(fēng)),(中) ,屬詞韻的第一部,下片的后兩句的韻腳 (愁), (流),屬詞韻的第十二部,你看在這里既有第一部又有第五部,還有第八部和第十二部,這就叫多部穿插用韻。 第三 什么叫疊韻例如白居易的長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是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第四 一首詞中的韻腳,有時用相同的字 這種情況在古體詩中很少見,在近體詩中更是不允許,而詞中卻有,而且讀來不絕重復(fù)和累贅例如黃庭堅的(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fēng)飛過薔薇。 這首詞上片第一句和第三句韻腳都是處字,正因為有第一句(春歸何處),才有了第三句(若有人知春去處),先后照應(yīng),有機結(jié)合,恰恰是重復(fù)到了好處。 第五詞中用同一字做韻腳,通貫全詞 作這一類的詞,要冒一定的風(fēng)險,因為所有押韻的字全是同一個字,很可能讓讀者讀的時候覺得重復(fù),乏味。所以一般人不敢做這種嘗試例如蔣捷的(聲聲慢) 黃花深巷,紅葉低窗,凄涼一片秋聲。豆雨聲來,中間夾帶風(fēng)聲。疏疏二十五點,麗譙門不鎖更聲。故人遠,問誰搖玉珮,檐底鈴聲。 彩角聲吹月墮,漸連營馬動,四起笳聲。閃灼鄰燈,燈前尚有砧聲。知他訴愁到曉,碎噥噥多少蛩聲。訴未了,把一半分與雁聲。這首詞通片用聲字押韻,通過種種聲,寫盡離人傷感,充滿生活情趣,又表現(xiàn)了高超 的文字技巧。 第六詞中押韻 詞中押韻指在句子中間用韻的,也稱句中韻,古人稱暗韻,就是說在句子的某一字處略作停頓,以適用節(jié)拍,這個字用韻,則更動聽。例如蘇軾的(滿庭芳)過片第二字思量能幾許,憂愁風(fēng)雨,一半相妨在這一段中,(量)和(妨)相押再看周邦彥的(霜葉飛)露迷衰草疏星掛,涼蟬低下林表。在這一段中(草)和(表)押韻 從以上的介紹,可見詞的押韻遠比詩要靈活,也更復(fù)雜,不同的詞牌,就有不同的押韻的要求。就是同一詞牌,不同的人使用也可能有變通的情況。以上部分內(nèi)容引自周嘉惠老師的(唐詩宋詞通論)一書。
不同詞牌名的宋詞,它的押韻是怎樣的??
當(dāng)然是按照詞牌名的規(guī)定來押韻啊,每個詞牌它的押韻都是不同的,比如說《憶秦娥》,它就有正格和變格兩種韻律規(guī)定:
仄韻格(格律對照例詞:《憶秦娥·簫聲咽》)
(上片)
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
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下片)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
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
音塵絕,西風(fēng)殘照,漢家陵闕。
變格
平韻格(格律對照例詞:《憶秦娥·映朦朧》)
(上片)
中平平,中平中仄平平平。
曉朦朧,前溪百鳥啼匆匆。
平平平,中平中仄,仄仄平平。
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樓空。
(下片)
仄平平仄平平平,中平中仄平平平。
去年今日東門東,鮮妝輝映桃花紅。
平平平,中平中仄,仄仄平平。
桃花紅,吹開吹落,一任東風(fēng)。
想要作詞而不懂詞牌的韻律的話,建議閱讀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這個可以算是入門級教程,當(dāng)然,如果要快速簡便的話,網(wǎng)上也有詩詞格律在線檢測等軟件可參考。
詩詞如何押韻?
古體詩押韻:
古體詩押韻較寬。可轉(zhuǎn)韻,或鄰韻通押;可押平聲韻,也可押仄聲韻。
仄聲韻中,要區(qū)別上、去、入聲,不同聲調(diào)一般不相押,只有上聲韻和去聲韻偶然可以相押。
古體詩除了押韻之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縛,這是一種半自由體的詩。
押韻:
即是在句尾使用同一個韻的字,并通過周期性循環(huán),達到一種品讀舒暢、踏實和圓滿的藝術(shù)效果。它是句子節(jié)奏和音韻的回歸。
押韻要求:?
1、押韻位置:
在每個偶數(shù)句的句末。即“韻腳”(序三已述)。
2、首句問題:
在前面“押韻模式”里已經(jīng)提及,首句仄收不入韻,平收須入韻。 通常五言者首句不入韻為多,七言者首句不入韻為少。
首句入韻與不入韻常與首聯(lián)是否對仗有關(guān),首聯(lián)對仗,則首句仄收,不入韻;首聯(lián)不對仗,則首句平收入韻。若首聯(lián)既不對仗首句亦不入韻,這樣不是不可,只是效果不好,顯得低能,尤其是七絕。
3、押平聲韻:
格律詩一般只用平聲韻。有極少仄韻的,那屬于不規(guī)范類。
4、一韻到底:
格律詩不允許中途換韻,韻腳只能是同組韻部的字,除了首句押韻可借鄰韻外,其它韻腳不可用鄰韻的字,否則,就是“出韻”,出韻的詩不能算作標(biāo)準(zhǔn)的格律詩。
詞牌的格式韻律平仄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
詞,又稱長短句。人們?yōu)榱吮阌谟洃浐褪褂茫越o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有時候,因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個格式又有幾個詞牌。
韻律:指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規(guī)則。引申為音響的節(jié)奏規(guī)律。
平仄:在現(xiàn)代漢語四聲中,第一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
1.《憶王孫》。
格式、韻律:單調(diào)三十一字,五平韻,句句用韻,亦有將單片重復(fù)做雙調(diào)者。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子:宋·李重元《憶王孫·春詞》: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譯文:茂密的青草可使我想起久客不歸的王孫。楊柳樹外樓閣高聳,她終日徒勞地佇望傷神。杜鵑烏兒一聲聲啼叫,悲凄的聲音令人不忍聽聞。眼看又到了黃昏,暮雨打得梨花凌落,深深閉緊閨門。
2.《如夢令》,又被稱作《憶仙姿》、《宴桃園》、《無夢令》。
格式、韻律:單調(diào)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上去通押。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疊句),(仄)仄仄平平仄。
例子:宋·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經(jīng)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被美景陶醉而流連忘返。游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劃船,不小心劃進了荷花池深處。劃呀,劃呀,驚動滿灘的水鳥都飛起來了。
3.《烏夜啼》,亦稱《相見歡》、《秋夜月》、《上西樓》。
格式、韻律:雙調(diào)三十六字,前闋三平韻,后闋兩仄韻、兩平韻。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例子:南唐·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譯文: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4.《卜算子》。
格式、韻律:雙調(diào),四十四字,前后闋各兩仄韻,上去通押。也有一體單押入聲韻。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例子:宋·陸游《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fēng)和雨。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譯文: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jīng)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fēng)雨的摧殘。
梅花并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fā)出縷縷清香。
5.《醉花陰》。
格式、韻律:雙調(diào)五十二字,前后闋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例子: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譯文:薄霧彌漫,云層濃密,日子過得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裊。又到了重陽佳節(jié),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fēng)卷起珠簾,簾內(nèi)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詞牌
百度百科-韻律
關(guān)于詞牌如何押韻和押韻的韻怎么組詞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