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問是哪個朝代(宋之問是哪個朝代的詩人代表作)
張九齡與宋之問分別是哪一個朝代的
姓名:張九齡 漢族 唐朝
生卒:678年(戊寅年)-740年職業:宰相
簡介: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謚文獻。
宋之問(約656 — 約712),唐朝,字延清,名少連,漢族,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陽市)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并稱“沈宋”。與陳子昂、盧藏用、司馬承禎、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
宋之問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宋之問是初唐的詩人。
宋之問(約656年—約712年),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唐代詩人。又名少連,字延清。上元進士。
累轉尚方監丞、左奉宸內供奉。趨附張易之兄弟,坐貶瀧州參軍。中宗時,逃歸洛陽,以告密有功,擢鴻臚主簿,遷考功員外郎。后事太平公主,復附安樂公主,為太平公主告發,貶汴州長史,改越州長史。
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被賜死于徙所。
宋之問的詩多歌功頌德之作,文辭華麗,自然流暢,對律詩定型頗有影響。原集已佚,有輯本《宋之問集》二卷。
歷史評價:
宋之問政治上無足稱道,品行也多有可譏,但卻是知名當世的詩人。由于宮廷詩人的局限,代筆捉刀的束囿,志向理想的低淺,他的詩文不少是歌頌功德、粉飾太平、浮華空泛之作,但隨著顛簸人生,接觸社會,歷練生活,他也創作了一些好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楊炯死后寫的《祭楊盈川文》,采用四四制式,字字有聲,句句華歆,內容言簡辭切,悲涼真摯,催人淚下,與他代筆寫的《為宗尚書祭梁宣王文》《為宗尚書兄弟祭魯忠王文》等相比,文華情感,殊若天壤。
作為文人,宋之問也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棄,不僅表現在其對待政治趨炎附勢的態度上,也表現在一樁廣為流傳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愛好文字,一日宋之問見其外甥劉希夷的一句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頗有妙處,便想占為己有,劉希夷不從,宋之問于是用裝土的袋子將劉希夷壓死,被稱作“因詩殺人”。
宋之問在世時與沈佺期齊名,其詩多為應制之作,內容比較貧乏,但是流放途中作的一些詩有較充實的內容,在藝術形式上,宋之問的詩以屬對精密、音韻協調見長,大多詞采綺麗,對仗工整,對律詩體制的定型頗有影響。
宋之問是哪個朝代的
宋之問,字延清,名少連,漢族,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陽市)人,那么宋之問是哪個朝代的呢?來看看吧!
宋之問是哪個朝代
初唐
人物生平
出生
宋之問(約656 — 約712),并無顯赫的門第家世。父親宋令文起自鄉閭,矢志于學,交友重義,“比德同道,理閫探索詞源論討。”多才多藝,不僅“富文辭,且工書,有力絕人,世稱三絕。”唐高宗時做到左驍衛郎將和校理圖書舊籍的'東臺詳正學士,饒著聲譽。在父親的影響下,宋之問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遜自幼勤奮好學,各得父之一絕;宋之悌驍勇過人,宋之遜精于草隸,宋之問則工專文詞,成當時佳話美談。上元二年(675年),長得身材高昂、儀表堂堂的宋之問進士及第,登臨“龍門”,踏上了仕進正途。武則天時,以文才為宮廷侍臣,頗受恩寵;后因結交張易之獲罪,貶瀧州參軍。中宗景龍中(708年)轉考功員外郎,與杜審言、薛稷等同為修文館學士。
宋之問 字延淸,汾州隰城縣(唐肅宗上元元年,改西河縣,今汾陽市)人,令文長子也,偉貌雄辯。甫冠,武後召,與楊烱分直習藝館,累轉尚方監丞、左奉宸丙供奉。景龍中遷考功員外郎,時,韋皐任戶部郎中,善裁決,而之問工詩,稱“一臺二妙”。歴修文館學士,謫汴州長史,改越州長史。詩自魏建安後,迄江左,格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之問、沈佺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
武后嘗游洛南龍門,詔從臣賦詩,左史東方虬詩先成,賜以錦袍。俄,之問詩獻,後覽之嗟賞,更奪錦袍賜之。中宗於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賦詩,羣臣應制百馀篇。殿前結彩樓,命上官昭容選一篇,為新翻御制曲,從臣悉集其下。須臾,紙落如飛,各認其名懷之,惟沈、宋二詩不下。又移時,一紙墮,競取觀之,乃沈詩也,評曰:“二詩工力悉敵,惟沈詩落句云‘微臣凋朽質,羞觀豫章材’,詞氣已竭。不如宋云“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猶健舉也。沈乃嘆服。
《新唐書·李適傳》:武後修《三教珠英》書,以李嶠、張昌宗為使,取文學士綴集。於是,適與王無竸、尹沅凱、富嘉謨、宋之問、沈佺期、閻朝隱、劉允濟在選。
《新唐書·藝文志》:《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目錄十三卷,原注張昌宗、李嶠、崔湜、閻朝隱、徐彥伯、張說、沈佺期、宋之問、富嘉謨、喬品、員半干、薛曜等撰,開成初,改為《海內珠英》,武後所改字并復舊。
《珠英學士集》五卷,原注崔融集武後時修《三教珠英》學士李嶠、張說等詩、《宋之問集》十卷。
之問本傳:官內宸供奉,後貶瀧州參軍,擢鴻臚主簿。官越州長史時,頗自力為政,窮歴剡溪山,置酒賦詩,流布京師,人人傳頌。以上歴官及事跡
宋之悌,汾州人。之涕長八尺,以矯勇聞。開元中,歷劍南節度使,太原尹。嘗坐事流朱鳶。會蠻陷歡州,授總管擊之。募壯士八人,被重甲,大呼薄賊口,獠動卽死。賊七百人皆伏,不能興。遂平賊。
宋之問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宋之問(約650至656~712至713間),唐代詩人。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陽)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上元二年(675)進士及第。歷洛州參軍、尚方監丞、左奉宸內供奉。因諂事張易之兄弟,曾貶瀧州參軍。召為鴻臚主簿,再轉考功員外郎,又諂事太平公主。以知貢舉時貪賄,貶越州長史。睿宗即位,流欽州,賜死。宋之問與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為近體律詩定型的代表詩人。
宋之問是什么朝代的
宋之問(約656 — 約712),字延清,名少連,漢族,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并稱“沈宋”。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進士及第,當時掌握實權的是武則天,富有才學的宋之問深得賞識,被召入文學館,不久出授洛州參軍,永隆元年(681),與楊炯一起進入崇文館任學士。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