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王昌齡寫過多少首詩(王昌齡寫了多少首古詩)

櫻花落2022-11-21 08:20歷史93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王昌齡寫過多少首詩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王昌齡寫了多少首古詩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王昌齡寫了多少首古詩

王昌齡存詩181首,體裁以五古、七絕為主,題材則主要為離別、邊塞、宮怨。就數量之多,體制之備,題材之廣說,王昌齡的詩實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適、岑參,但他的詩質量很高。邊塞詩可并高適、岑參而三,四杰以后,詩壇幾乎沒有邊塞詩作。唐玄宗改府兵制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從軍熱以求邊功。開元十三年,王昌齡漫游西北邊地,有了較深的邊塞生活體驗,創作了大量的邊塞詩,此時岑參11歲,高適還沒有開始邊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證稱王昌齡為邊塞詩的創始和先驅。

王昌齡的邊塞詩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著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表現力。既反映了盛唐時代的主旋律,又對邊塞風光及邊關戰場場景進行細致描寫,同時能夠捕捉到將士細膩的內心世界。其詩歌意境開闊,語言圓潤蘊藉,音調婉轉和諧,耐人尋味,在發情、造景、寫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詣。而王昌齡的宮怨詩可與李白爭勝,且其詩用意之深、寫景之妙、比興之切、造語之奇,都有獨道之處。王昌齡閨怨詩以悲天憫人的精神書寫那些久閉深宮的妃嬪宮人的悲情哀怨,以細膩的筆觸多方面地展現她們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們在殘酷的宮殯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慘命運,客觀上批判了封建社會摧殘婦女的罪惡。這種思想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調,洗盡六朝宮廷詩浮艷色情之污穢,有力地扭轉了齊梁歌詠的不良文風另一方面,就藝術表現而言,王昌齡又發揚了六朝華美艷麗、精雕細琢的表現手法,繼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齡被譽為是成功地用七言絕句寫宮詞的第一人。

王昌齡的全部作品。

王昌齡古詩一共209首:

1、《出塞》邊塞詩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從軍行》勵志詩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3、《芙蓉樓送辛漸》送別詩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4、《從軍行》邊塞詩

唐·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5、《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6、《長信怨》閨怨詩

唐·王昌齡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暫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7、《春宮怨》唐詩三百首

唐·王昌齡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8、《閨怨》閨怨詩

唐·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9、《青樓曲二首》

唐·王昌齡

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樓頭小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建章。...

10、《塞上曲》唐詩三百首

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從來幽并客,皆共...

11、《送柴侍御》送別詩

唐·王昌齡

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12、《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唐詩三百首

唐·王昌齡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荏苒幾盈虛,澄澄...

13、《塞上曲》

唐·王昌齡

秋風夜渡河,吹卻雁門桑。遙見胡地獵,鞲馬宿嚴霜。五道分兵去,孤軍...

14、《長歌行》

唐·王昌齡

曠野饒悲風,颼颼黃蒿草。系馬停白楊,誰知我懷抱。 所是同袍...

15、《古意》

唐·王昌齡

桃花四面發,桃葉一枝開。欲暮黃鸝囀,傷心玉鏡臺。清箏向明月,半夜...

16、《放歌行》

唐·王昌齡

南渡洛陽津,西望十二樓。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清樂動千門,皇風...

17、《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

唐·王昌齡

儒有輕王侯,脫略當事務。本家藍田下,非為漁弋故。無何困躬耕,且欲...

18、《出郴山口至疊石灣野人室中寄張十一》

唐·王昌齡

櫧楠無冬春,柯葉連峰稠。 陰壁下蒼黑,煙含清江樓。 景開...

19、《代扶風主人答》

唐·王昌齡

殺氣凝不流,風悲日彩寒。浮埃起四遠,游子彌不歡。依然宿扶風,沽酒...

20、《雜興》

唐·王昌齡

握中銅匕首,粉銼楚山鐵。 義士頻報讎,殺人不曾缺。 可悲...

21、《秋興》

唐·王昌齡

日暮西北堂,涼風洗修木。 著書在南窗,門館常肅肅。 苔草...

22、《箜篌引》

唐·王昌齡

盧溪郡南夜泊舟,夜聞兩岸羌戎謳。其時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23、《行路難·雙絲作綆系銀瓶》

唐·王昌齡

雙絲作綆系銀瓶,百尺寒泉轆轤上。懸絲一絕不可望,似妾傾心在君掌。...

24、《從軍行》邊塞詩

唐·王昌齡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三面黃金甲,單于破膽還。...

25、《從軍行七首》山水詩

唐·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26、《采蓮曲二首》描寫荷花

唐·王昌齡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27、《西宮春怨》

唐·王昌齡

西宮夜靜百花香,欲卷珠簾春恨長。斜抱云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

28、《長信秋詞五首》描寫秋天

唐·王昌齡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29、《青樓曲二首》

唐·王昌齡

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樓頭小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建章。...

30、《聽流人水調子》

唐·王昌齡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31、《送魏二》送別詩

唐·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32、《送柴侍御》

唐·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33、《春怨》

唐·王昌齡

音書杜絕白狼西,桃李無顏黃鳥啼。寒雁春深歸去盡,出門腸斷草萋萋。...

34、《送別》

唐·王昌齡

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氤氳。醉后不能語,鄉山雨紛紛。...

35、《秋思》

唐·王昌齡

閼氏黃葉落,妾望自登臺。月出碧云斷,單于秋色來。胡兵沙塞合,漢使...

36、《錄自《文鏡秘府論》》

唐·王昌齡

與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寄歡州》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諾?!兑娮l...

37、《箜篌引》

唐·王昌齡

盧溪郡南夜泊舟,夜聞兩岸羌戎謳,其時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38、《出塞》戰爭詩

唐·王昌齡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39、《閨怨》

唐·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40、《詠史》

唐·王昌齡

荷畚至洛陽,杖策游北門。天下盡兵甲,豺狼滿中原。明夷方遘患,顧我...

41、《送郭司倉》友情詩

唐·王昌齡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明月隨良椽,春潮夜夜深。...

42、《悲哉行》

唐·王昌齡

勿聽白頭吟,人間易憂怨。若非滄浪子,安得從所愿。北上太行山,臨風...

43、《聽彈風入松贈楊補闕》

唐·王昌齡

商風入我弦,夜竹深有露。弦悲與林寂,清景不可度。寥落幽居心,颼飗...

44、《緱氏尉沈興宗置酒南溪留贈》

唐·王昌齡

林色與溪古,深篁引幽翠。山尊在漁舟,棹月情已醉。始窮清源口,壑絕...

45、《秋山寄陳讜言》

唐·王昌齡

巖間寒事早,眾山木已黃。北風何蕭蕭,茲夕露為霜。感激未能寐,中宵...

46、《次汝中寄河南陳贊府》

唐·王昌齡

汝山方聯延,伊水才明滅。遙見入楚云,又此空館月。紛然馳夢想,不謂...

47、《酬鴻臚裴主簿雨后北樓見贈 [一作高適詩]》

唐·王昌齡

暮霞照新晴,歸云猶相逐。有懷晨昏暇,想見登眺目。問禮侍彤襜,題詩...

48、《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

唐·王昌齡

鞍馬上東門,裴回入孤舟。 賢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

49、《別劉諝》

唐·王昌齡

天地寒更雨,蒼茫楚城陰。 一尊廣陵酒,十載衡陽心。 倚仗...

50、《岳陽別李十六越賓》

唐·王昌齡

相逢楚水寒,舟在洞庭驛。 具陳江波事,不異淪棄跡。 杉上...

51、《留別岑參兄弟》

唐·王昌齡

江城建業樓,山盡滄海頭。副職守茲縣,東南棹孤舟。長安故人宅,秣馬...

52、《獨游》

唐·王昌齡

林臥情每閑,獨游景常晏。時從灞陵下,垂釣往南澗。手攜雙鯉魚,目送...

53、《香積寺禮拜萬回平等二圣僧塔》

唐·王昌齡

真無御化來,借有乘化歸。如彼雙塔內,孰能知是非。愚也駭蒼生,圣哉...

54、《諸官游招隱寺》

唐·王昌齡

山館人已空,青蘿換風雨。 自從永明世,月向龍宮吐。 鑿井...

55、《灞上閑居》

唐·王昌齡

鴻都有歸客,偃臥滋陽村。軒冕無枉顧,清川照我門。空林網夕陽,寒鳥...

56、《風涼原上作》

唐·王昌齡

陰岑宿云歸,煙霧濕松柏。風凄日初曉,下嶺望川澤。遠山無晦明,秋水...

57、《江上聞笛》

唐·王昌齡

橫笛怨江月,扁舟何處尋。 聲長楚山外,曲繞胡關深。 相去...

58、《趙十四兄見訪》

唐·王昌齡

客來舒長簟,開閣延清風。但有無弦琴,共君盡尊中。晚來常讀易,頃者...

59、《過華陰》

唐·王昌齡

云起太華山,云山互明滅。東峰始含景,了了見松雪。羈人感幽棲,窅映...

60、《途中作》

唐·王昌齡

游人愁歲晏,早起遵王畿。墜葉吹未曉,疏林月微微。驚禽棲不定,寒獸...

61、《山行入涇州》

唐·王昌齡

倦此山路長,停驂問賓御。林巒信回惑,白日落何處。徙倚望長風,滔滔...

62、《小敷谷龍潭祠作》

唐·王昌齡

崖谷噴疾流,地中有雷集。百泉勢相蕩,巨石皆卻立。跳波沸崢嶸,深處...

63、《段宥廳孤桐》

唐·王昌齡

鳳皇所宿處,月映孤桐寒。槁葉零落盡,空柯蒼翠殘。虛心誰能見,直影...

64、《失題》

唐·王昌齡

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搖。赤風蕩中原,烈火無遺巢。一人計不用,萬里...

65、《贈宇文中丞 [一作暢當詩]》

唐·王昌齡

仆本濩落人,辱當州郡使。量力頗及早,謝歸今即已。蕭蕭若凌虛,衿帶...

66、《觀獵》

唐·王昌齡

角鷹初下秋草稀,鐵驄拋鞚去如飛。少年獵得平原兔,馬后橫捎意氣歸。...

67、《龍標野宴》

唐·王昌齡

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68、《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唐·王昌齡

寒雨連天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69、《盧溪別人》

唐·王昌齡

武陵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

70、《失題》

唐·王昌齡

時與醉林壑,因之墮農桑?;睙煗u含夜,樓月深蒼茫。...

71、《城旁》

唐·王昌齡

降奚能騎射,戰馬百余匹。甲仗明寒川,霜囗囗囗囗。囗囗煞單于,薄暮...

72、《寄是正字》

唐·王昌齡

正字蕓香閣,經過宛如昨。幽人竹桑園,歸臥寂無喧。高鳥能擇木,羝羊...

73、《失題》

唐·王昌齡

主家新邸第,相國舊池臺。館是招賢辟,樓因教囗囗。軒車人已散,簫管...

74、《秋日》

唐·王昌齡

反照入閭巷,憂來與誰語。古道無人行,秋風動禾黍。...

75、《奉酬睢陽路太守見貽之作》

唐·王昌齡

盛才膺命世,高價動良時。帝簡登藩翰,人和發詠思。神仙去華省,鴛鴦...

76、《送喬林》

唐·王昌齡

草綠小平津,花開一水濱。今君不得意,辜負帝鄉春??诓谎越鸩某?..

77、《還山貽湛法師》

唐·王昌齡

幼聞無生理,常欲觀此身。 心跡罕兼遂,崎嶇多在塵。 晚途...

78、《橫吹曲辭·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79、《段宥廳孤桐》

唐·王昌齡

鳳凰所宿處,月映孤桐寒。槁葉零落盡,空柯蒼翠殘。虛心誰能見,直影...

80、《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唐·王昌齡

寒雨連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

81、《詠浣紗溪》

唐·王昌齡

錢塘江上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

82、《答武陵太守》

唐·王昌齡

仗劍行千里,微軀敢一言。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83、《變行路難》

唐·王昌齡

向晚橫吹悲,風動馬嘶合。 前驅引旗節,千里陣云匝。 單于...

84、《從軍行二首》邊塞詩

唐·王昌齡

向夕臨大荒,朔風軫歸慮。平沙萬里余,飛鳥宿何處。虜騎獵長原,翩翩...

85、《越女》

唐·王昌齡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摘取芙蓉花,莫摘...

86、《送任五之桂林》

唐·王昌齡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棹。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羈譴同繒綸,僻幽...

87、《送韋十二兵曹》

唐·王昌齡

縣職如長纓,終日檢我身。平明趨郡府,不得展故人。故人念江湖,富貴...

88、《送東林廉上人歸廬山 [一作劉慎虛詩]》

唐·王昌齡

石溪流已亂,苔徑人漸微。日暮東林下,山僧還獨歸。昔為廬峰意,況與...

89、《留別武陵袁丞》

唐·王昌齡

皇恩暫遷謫,待罪逢知己。從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桃花遺古岸,金澗...

90、《齋心》

唐·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濛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

91、《就道士問周易參同契》

唐·王昌齡

仙人騎白鹿,發短耳何長。時余采菖蒲,忽見嵩之陽。稽首求丹經,乃出...

92、《宴南亭》

唐·王昌齡

寒江映村林,亭上納鮮潔。楚客共閑飲,靜坐金管闋。酣竟日入山,暝來...

93、《洛陽尉劉晏與府掾諸公茶集天宮寺岸道上人房》

唐·王昌齡

良友呼我宿,月明懸天宮。道安風塵外,灑掃青林中。削去府縣理,豁然...

94、《太湖秋夕》

唐·王昌齡

水宿煙雨寒,洞庭霜落微。月明移舟去,夜靜魂夢歸。暗覺海風度,蕭蕭...

95、《琴》

唐·王昌齡

孤桐秘虛鳴,樸素傳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見初古人。意遠風雪苦,時來...

96、《駕幸河東》

唐·王昌齡

晉水千廬合,汾橋萬國從。開唐天業盛,入沛圣恩濃。下輦回三象,題碑...

97、《胡笳曲》

唐·王昌齡

城南虜已合,一夜幾重圍。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聽臨關月苦,清入...

98、《潞府客亭寄崔鳳童》

唐·王昌齡

蕭條郡城閉,旅館空寒煙。秋月對愁客,山鐘搖暮天。新知偶相訪,斗酒...

99、《和振上人秋夜懷士會》

唐·王昌齡

白露傷草木,山風吹夜寒。遙林夢親友,高興發云端。郭外秋聲急,城邊...

王昌齡的詩有哪些?

王昌齡的詩總結:

1、《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3、《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4、《閨怨》

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5、《春宮曲》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6、《答武陵太守》

仗劍行千里,微軀敢一言。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7、《送郭司倉》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8、《秋興》

日暮西北堂,涼風洗修木。著書在南窗,門館常肅肅。苔草延古意,視聽轉幽獨。或問余所營,刈黍就寒谷。

9、《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掉。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

10、《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11、《送東林廉上人歸廬山》

石溪流已亂,苔徑人漸微。日暮東林下,山僧還獨歸。昔為廬峰意,況與遠公違。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12、《送竇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

13、《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飲對瀟湘,從此歸舟客夢長。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

14、《送胡大》

荊門不堪別,況乃瀟湘秋。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

15、《送李十五》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16、《送劉慎虛歸取宏詞解》

太清聞海鶴,游子引鄉眄。聲隨羽儀遠。勢與歸云便。青桂春再榮,白云暮來變。遷飛在禮儀,豈復淚如霰。

17、《送歐陽會稽之任》

懷祿貴心賞,東流山水長。官移會稽郡,地邇上虞鄉。緩帶屏紛雜,漁舟臨訟堂。逶迤回溪趣,猿嘯飛鳥行。

18、《送裴圖南》

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漫道閨中飛破鏡,猶看陌上別行人。

19、《送人歸江夏》

寒江綠水楚云深,莫道離憂遷遠心。曉夕雙帆歸鄂渚,愁將孤月夢中尋。

20、《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棹。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

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而立之年,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

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詩歌形式

1、五古之嚴

王昌齡的五古,基本上都寫得嚴正肅然,高古勁健,頗有風骨。在他有生之時,就正是以這樣的詩歌風格馳譽于盛唐詩壇。

王昌齡的五言古詩中也卻不難看出:特點鮮明、風格多樣,呈現出不同的美學風貌:其一,勁健奔放,雄渾豪邁。其二,清麗幽秀,超逸曠放。胡應麟《詩藪》曾將唐初至盛唐的五古發展劃分為兩大流派,即所謂“古雅之源”和“清澹之派”,并把王昌齡等歸入前者。其三,悲愴慘惻,深沉蒼郁。雄渾豪邁的圖景漸次而為清幽超逸以致沉郁蒼涼的畫面所代替,這與王昌齡的人生經歷、身世遭際是密切相連的。

而這深沉悲愴的風格特點也正突出體現于詩人所描寫的目睹邊幕的蒼涼、黑暗和仕途的蹭蹬、坎坷的詩歌之中。其四,清新活潑,自然明朗。難能可貴的是,王昌齡雖所謂“謗議沸騰,兩竄遐荒”,因而抑郁憂傷。

但是,詩人也并未時時陷于痛苦,永遠沉于郁悶,而是不時脫略事務、擺落蒼涼,從而也創作出一些頗具清新自然、活潑爽朗風格的五古詩篇。

2、七絕于美

初唐七絕僅七十七首,盛唐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齡七十四首,幾乎占了六分之一。王昌齡在盛唐詩人中年輩較長,寫作七絕時間也早,是唐朝詩人中較早大量寫作七絕并獲得優異成就的“七絕圣手”,獨以七絕成為名家。

七絕因為他以及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漸地成為唐代流行的體裁,因此在七絕方面他與李白齊名。中唐、晚唐七絕數量之多,僅僅次于五律。吳喬《圍爐詩話》卷二指出:“王昌齡七絕,如八股之王濟之也。起承轉合之法,自此而定,是為唐體,后人無不宗之?!庇纱丝梢姡呓^至王昌齡而體制大定,表現手法完全成熟,給后人以很大影響。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3986.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