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門是哪里可以看 夷門監者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夷門是哪里可以看,以及夷門監者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魏有隱士文言文譯文
1. 魏有隱士曰侯贏的翻譯這個文言文
史記魏公子列傳(節選)
【原文】
魏有隱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監者。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潔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公子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坐,不讓,欲以觀公子。公子執轡愈恭。侯生又謂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車騎過之?!惫右嚾霂垼钌乱娖淇椭旌ィ履吖示昧?,與其客語,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當是時,魏將相宗室賓客滿堂,待公子舉酒。巿人皆觀公子執轡。從騎皆竊罵侯生。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贊賓客,賓客皆驚。酒酣,公子起,為壽侯生前。侯生因謂公子曰:“今日嬴之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門抱關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然嬴欲就公攜族殲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車騎巿中,過客以觀公子,公子愈恭。巿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庇谑橇T酒,侯生遂為上客。
【譯文】
魏國有個隱士叫侯嬴,七十歲了,家境貧寒,是大梁城東門的看門人。公子聽說了這個人,就去拜見他,想送給他一份厚禮。(但是侯嬴)不肯接受禮物,說:“我幾十年來修養品德,潔身自好,終究不能因我做看門人貧困的緣故而接受公子的財物?!惫佑谑蔷痛髷[酒席宴飲賓客。(客人都)坐定后,辯沖公子帶著車馬隨從,空出車子上左邊的尊位,親自(到東城門去)迎接侯先生。侯先生整理了一下破舊的衣帽,就徑直上了車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貴座位,(毫不)謙讓,想借此來觀察公子(的態度)。公子手握馬韁繩更加恭敬。侯先生又對公子說:“我有個朋友在集市的屠宰場,希望委屈一下(您的)車馬(載我)去拜訪他。”公子(就)調轉車頭(駕車前往)進入集市,侯先生下車去會見他的朋友朱亥,他斜著眼看公子,故意長久地站在(那里),同他的朋友聊天,(同時)暗中觀察公子。公子的臉色更加和悅。在這個時候,魏國的將軍、宰相、宗室大臣以及其他貴賓坐滿堂上,(都在)等著公子舉杯開宴呢。集市上的人都看到公子手握馬韁繩(替侯先生駕車)。公子的隨從都暗自責罵侯先生。侯先生看到公子的臉色始終不變,才告別朋友上了車。到家后,公子引領著侯先生坐到上位上,并向全體賓客介紹了侯先生,滿堂賓客都很驚異。大家酒喝得正酣暢時,公子站起身來,走到侯先生面前舉杯為他祝壽。侯先生趁機對公子說:“今天我侯嬴為難公子也夠了。我只是個城東門拿著門栓(看門)的人,可是公子親自委屈車馬,親自在大庭廣眾之中(來)迎接我,我(本)不該再去拜訪朋友,今天公子竟屈尊(陪我)拜訪朋友??晌乙蚕氤删凸拥拿?,(所以)故意讓公子的車馬長久地停在集市中,拜訪朋友來觀察公子,(結果)公子更加謙恭。集市上的人都認為我是小人,而認為公子是個高尚的人,能禮賢下士?!庇谑茄鐣Y束,侯先生便成了公子的上等的門客。
2. 【魏公子列傳】第2段的譯文:魏有隱士曰侯~~~侯生遂為上課
魏國有個隱士叫侯嬴,已經七十歲了,家境貧寒,是大梁城東門的看門人。
公子聽說了這個人,就派人去拜見,并想送給他一份厚禮。但是侯嬴不肯接受,說:“我幾十年來修養品德,堅持操守,終究不能因我看門貧困的緣故而接受公子的財禮?!?/p>
公子于是就大擺酒席,宴飲賓客。大家來齊坐定之后,公子就帶著車馬以及隨從人員,空出車子上的左位,親自到東城門去迎接侯先生。
侯先生整理了一下破舊的衣帽,就徑直上了車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貴座位,絲毫沒有謙讓的意思,想借此觀察一下公子的態度??墒枪邮治振R韁繩更加恭敬。
侯先生又對公子說:“我有個朋友在街市的屠宰場穗絕,希望委屈一下車馬載我去拜訪他。”公子立即駕車前往進入街市,侯先生下車去會見他的朋友朱亥,他斜瞇縫著眼看公子,故意久久地站在那里,同他的朋友聊天,同時暗暗地觀察公子。
公子的面色更加和悅。在這個時候,魏國的將軍、宰相、宗室大臣以及高朋貴賓坐滿堂上,正等著公子舉杯開宴。
街市上的人都看到公子手握韁繩替侯先生駕車。公子的隨從人員都暗自責罵侯先生。
侯先生看到公子面色始終不變,才告別了朋友上了車。到家后,公子領著侯先生坐到上位上,并向全體賓客贊揚地介紹了侯先生,滿堂賓客無不驚異。
大家酒興正濃時,公子站起來,走到侯先生面前舉杯為他祝壽。侯先生趁機對公子說:“今天我侯嬴為難公子也夠勁了。
我只是個城東門抱門插關的人,可是公子委屈車馬,親自在大庭廣眾之中迎接我,我本不該再去拜訪朋友,今天公子竟屈尊陪我拜訪他??晌乙蚕氤删凸拥拿?,故意讓公子車馬久久地停在街市中,借拜訪朋友來觀察公子,結果公子更加謙恭。
街市上的人都以為我是小人,而認為公子是個高尚的人能禮賢下士啊。”在這次宴會散了后,侯先生便成了公子的貴客。
3. 蒙驁伐魏文言文譯文
譯文:
秦將蒙驁率軍進攻魏國,占領了高都和汲。魏軍屢戰屢敗,魏安鰲王為此而憂慮,便派人到趙國請信陵君魏無忌回國。信陵君懼怕歸國后被判罪,不肯返回,并告誡他的門客們說:“有膽敢向魏國使者通報消息的,處死!”于是,賓客們都不敢規勸他。毛公、薛公為此拜見信陵君說:“您所以受到各國的敬重,只是因為強大的魏國還存在?,F在魏國的情勢危急,而您卻毫不顧惜,一旦秦國人攻陷了國都大梁,將先王的宗廟鏟為平地,您將以何面目立在天下人的面前?。 倍说脑掃€未說完,信陵君已臉色大變,即刻駕車趕回魏國。魏王見到信陵君后握著他的手啜泣不止,隨即便任命他為上將軍。信陵君派人向各諸侯國求援,各國聽說信陵君重又擔任魏國的大將,都紛紛派兵援救魏國。信陵君率領五國聯軍在黃河以西擊敗蒙驁的軍隊,蒙驁帶殘部逃崐走。信陵君督師追求到函谷關,將秦軍壓制的關內后才領兵還魏。
魏國安陵人縮高的兒子在秦國供職,秦人讓他負責守衛管城。信陵君率軍攻管城不下,便派人去見安陵君說:“如果您能遣送縮高到我這里來,我將授給他五大夫的軍職,并讓他擔任執節尉。”安陵君說:“安陵是個小國,百姓不一定都服從我的命令。還是請使者您自己前去邀請他吧”。于是就委派一個小官引導魏國的使者前往縮高的住地。使者向縮高傳達了信陵君的命令,縮高聽后說:“信陵君之所以看重我,是為了讓我出面去進管城。而為父親的攻城,作兒子的卻守城,這是要被天下恥笑的。況且我的兒子如果見到我就放棄了他的職守,那便是背叛他的國君:作父親的若是教兒子背叛,也不是信陵君所喜歡的行為。我冒昧地再拜,不能接受信陵君的旨令?!笔拐呋貓蠼o信陵君,信陵君勃然大怒,又派使者到安陵君那里說:“安陵國也是魏國的領地。現在我攻取不下管城,秦國的軍隊就會趕到我這里來攻打我,這樣一來,魏國肯定就危險了。希望您能將縮高活著捆送到我這里!如果您不肯這么做,我就將調動十萬大軍開赴安陵城下?!卑擦昃f:“我的先代國君成侯替魏襄王的詔令鎮守此城,并親手把太府中所藏的國法授給了我?,F在縮高推辭不受您要授與他的高位,以此成全他們的父子之義,而您卻說‘一定要將縮高活著捆送到我這里來’,如此便是要讓我違背襄王的詔令并廢棄太府所藏的國法啊,我縱然去死,也終歸不敢執行您的指示!”縮高聞聽這件事后說:“信陵君這個人,性情兇暴蠻模,且剛愎自用,那些話必將給安陵國招致禍患。我已保全了自己的名聲,沒有違背作為臣子應盡的道義,既然如此,我又豈安陵君遭到來自魏國內部的危害呀!”于是便到使者居住的客舍,拔劍刎頸,自殺而死。信陵君獲悉這一消息后,身著素服避住到廂房,并派使者去對安陵君道歉說:“我真個小人啊,被要攻取管城的思慮所困擾,對您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請讓我再拜,為我的罪過向您道歉吧!”
莊襄王為了挑撥離間信陵君與魏王的關系。遣人攜帶萬金前往魏國,尋找到被信陵君所殺的晉鄙的門客,讓他去勸說魏王道:“信陵君流亡國外十年,現在重新擔任了魏國的大將,各諸侯國的將領都隸屬于他,致使天下的人只聽說信陵君這個人,而不知道還有魏王您了。”莊襄王又多次派人奉送禮物給信陵君表示慶賀說:“您做了魏國國君沒有???”魏王天天都聽到這類誹謗信陵君的話,不能不信,于是就令人代替信陵君統領軍隊。信陵君明白自己第二次因別人的詆毀而被廢黜了,便以生病為由不再朝見魏王參與議事,日夜飲酒作樂,沉湎于女色中,過了四年就死去了。
4. 求一篇高中文言文 ,內容有一段是一個高官去請一個隱士,隱士在路上
信陵君竊符救趙 出自《史記·魏公子列傳》 秦國攻打趙國,趙王派遣使者到魏國求救,信陵君冒險竊符救趙,在門客的幫助下,最終擊退秦兵。
你說的這不馮應該是侯嬴這部分,我摘錄下來你看看是不是。另外全文已經弄到附件中了。
魏有隱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監者。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
不肯受,曰:"臣修身潔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公子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
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坐,不讓,欲以觀公子。
公子執轡愈恭。侯生又謂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車騎過之。
"公子引車入巿,侯生下,見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與其客語,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當是時,魏將相宗室賓客滿堂,待公子舉酒;市人皆觀公子執轡。
從騎皆竊罵侯生。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贊賓客,賓客皆驚。酒酣,公子起,為壽侯生前。
侯生因謂公子曰:"今日嬴之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門抱關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車騎巿中,過客,以觀公子,公子愈恭。
巿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于是罷酒,侯生遂為上客。
5. 文言文翻譯:《信陵君竊符救趙》
【譯文】:魏公子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王的異母弟弟。
昭王去世后,安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公子為人仁愛而尊重士人,士人無論是才能高的還是差的,都謙遜而禮貌地結交他們,不敢以自己的富貴(身份)慢待士人。
幾千里內的士人都爭著歸附他,招來食客(竟達)三千人。這時候,諸侯由于公子的賢能,又有很多食客,十幾年不敢興兵謀取魏國。
魏國有個隱士名叫侯嬴,七十歲了,家境貧寒,是大梁夷門的守門人。公子聽說這個人,前往邀請,想送他厚禮。
侯嬴不肯接受,說:“我幾十年重視操守品行,終究不應因做守門人貧困而接受公子的錢財。” 公子于是擺酒大宴賓客。
(賓客)就坐之后,公子帶著車馬,空出左邊的座位,親自去迎接夷門的侯生。侯生撩起破舊的衣服,徑直登上車,坐在左邊的上位,并不謙讓,想用這(一舉動)來觀察公子(的情態)。
公子手執轡頭,(表情)愈加恭敬。侯生又對公子說:“我有個朋友在街市的肉鋪里,希望委屈(您的)車馬順路拜訪他。”
公子便駕著車馬進入街市,侯生下車拜見他的朋友朱亥,斜著眼睛偷看(公子),故意地久久站著與朋友閑談,暗中觀察公子(的表情)。公子的臉色更加溫和。
這時,魏國的將相、宗室等賓客坐滿了廳堂,等待公子開宴。街市上人們都觀看公子手拿著轡頭。
隨從的人都偷偷地罵侯生。侯生觀察公子的臉色始終沒有變化,才辭別朋友上車。
到公子家中,公子引侯生坐在上座,把賓客一個個介紹給他,賓客們都很驚訝。酒興正濃的時候,公子起身,到侯生面前祝酒。
侯生于是對公子說:“今天侯嬴為公子(打算)已經足夠了。侯嬴(我)本是夷門的守門人,公子卻親身委屈車馬去迎接我,在大庭廣眾之間,(我本)不應該有過訪(朋友)的事情,現在公子卻特意地(同我)去訪問朋友。
然而,侯嬴是為了成就公子的名聲,才故意使公子的車馬久久地站在街市里,借訪問朋友來觀察公子,公子(的態度)卻愈加恭敬。街市的人都以為侯嬴是個小人,而以為公子是個寬厚的人,能謙恭地對待士人?!?/p>
于是酒宴結束,侯生便成為上等賓客。 侯生對公子說:“我訪問的屠者朱亥,這個人是個賢能的人,世人不了解他,所以才隱居在屠市之中?!?/p>
公子拜訪朱亥,多次請他,朱亥故意不回拜,公子感到奇怪。 魏安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經擊破了趙國長平的軍隊,又進兵包圍邯鄲。
公子的姐姐是趙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信給魏王和公子,向魏國求救。魏王派將軍晉鄙率領十萬部隊援救趙國。
秦王派使者警告魏王說:“我攻打趙國,朝夕之間將可攻下,諸侯(有)敢于援救(趙國)的,(待我)拿下趙國之后,一定調動軍隊先去攻打他?!蔽和蹩謶?,派人制止晉鄙,使軍隊留在鄴城筑壘,名義上是援救趙國,實際上是觀望雙方(的形勢)。
平原君的使者車馬相連地往魏國,(平原君)責備魏公子說:“趙勝(我)所以自愿地攀附(公子)并結為婚姻的原因,是由于(我)認為公子有高尚的節義,是能夠解救他人的危難的。現在邯鄲城朝夕之間將要歸服秦國,而魏國的救兵卻沒有到達,公子解救人危難的精神何在!況且,公子即使輕視(我)趙勝,拋棄(我),使(我)歸服秦國,難道不憐惜你的姐姐嗎?”公子為這件事憂慮,多次請求魏王(出兵),他的賓客有辯才的千方百計地勸說魏王。
魏王怕秦國,終于沒有聽公子(的勸諫)。 公子自己估計終于不能說服魏王,決計(自己)不單獨生存而讓趙國滅亡,于是約請賓客,準備車騎百余輛,想帶著賓客前往抗擊秦軍,與趙國同歸于盡。
(信陵君)路過夷門,見到侯生,把想同秦軍去拼死的情況詳細告訴(了侯生)。然后,(與侯生)訣別而起程,侯生說:“公子努力吧!老臣不能隨從(前往)。”
公子走了幾里路,心中很不舒服,想道:“我對待侯生的禮節也算夠周到了,天下沒有不知道的,現在我將要戰死而侯生竟然沒有一言半語送我走,我難道有什么失禮的地方嗎?” 于是又帶領車騎返回,詢問侯生。侯生笑著說:“我原知道公子會回來的。”
接著又說:“公子喜歡士人,名聲傳遍天下,現在有了危難,沒有別的辦法,卻想到同秦軍去拼死,這好比把肉投給饑餓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如果這樣),還要門客做什么呢?然而公子對待我很優厚。公子前往而我竟沒有相送,因此知道公子會因為感到遺憾而再回來的?!?/p>
公子連拜兩拜,請教(侯生)。侯生才屏退眾人悄悄地說:“侯嬴(我)聽說晉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臥室里,而如姬最受魏王的寵幸,(每天)出入魏王的臥室,以她的條件能將這東西偷出來。
侯嬴(我)又聽說如姬的父親被人殺害,如姬立意報仇已經三年,從魏王以下都想為她父親報仇,沒有做到。如姬對公子哭訴(此事),公子派門客斬掉她仇人的頭顱,獻給如姬。
如姬想為公子去死,在所不辭,只是沒有機會罷了。只要公子開一開口,請求如姬(相助),如姬必定許諾,那么,就可以得到虎符,奪過晉鄙的軍權,北邊援救趙國,西邊打退秦軍,這是五霸的功勛??!”公子聽從了他的計策,請求如姬(相助)。
如姬果然盜得晉鄙的兵符給了公子。 公子啟程時,侯生說:“將軍在外(作戰)。
6. 蒙驁伐魏文言文譯文
秦將蒙驁率領軍隊攻打魏國,占領了高都和汲。
魏軍屢戰屢敗,魏王為此而憂慮,便派人到趙國請信陵君魏無忌回國。信陵君懼怕歸國后被判罪,不肯返回,并告誡他的門客們說:“有膽敢向魏國使者通報消息的,處死!”于是,賓客無人敢規勸他。
毛公、薛公拜見信陵君說:“您所以受到各國的敬重,只是因為強大的魏國還存在?,F在魏國的情勢危急,而您卻毫不顧惜,一旦秦國人攻陷了國都大梁,將先王的宗廟鏟為平地,您將以何面目立在天下人的面前??!”二人的話還未說完,信陵君已臉色大變,就催人駕車趕回魏國。
魏王見到信陵君后握著他的手啜泣不止,隨即便任命他為上將軍。信陵君派人向各諸侯國求援,各國聽說信陵君重又擔任魏國的大將,都紛紛派兵援救魏國。
信陵君率領五國聯軍在黃河以西擊敗蒙驁的軍隊,蒙驁帶殘部逃走。
7. 鋸者,齊之居士 這篇文言文的翻譯
鉅是齊國的隱士,孱是魏國的隱士。齊、魏兩國君主不明察,不能親自洞悉國內情況。卻偏聽親信的話,所以這兩個隱士花費金錢玉壁來求得做官。
西門豹做郵地的行政長官,清廉正直,一絲半毫都不謀私利,但很輕慢君主的近侍。近侍因此相互勾結中傷他。過了一年;西門豹去上繳賦稅,匯報政績,魏文侯收回了他的官印。西門豹請求說:“我過去不知道治理鄴地的方法,現在我懂了,希望發還官印,讓我再去治理郵地。如果治理不好,愿受重刑處死?!蔽暮畈蝗绦木芙^,又把官印交給他。西門豹因而加重搜刮百姓錢財,極力侍奉君主近侍。過了一年,西門豹前去上繳賦稅,匯報政績,文侯親自迎接,并加禮拜。西門豹回答說:“往年我為您治理鄴地,而您要收回我的官印,現在我為您的近侍治理鄴地,您反而要禮拜我。我無法治理鄴地了?!庇谑墙贿€官印離去。文侯不接受官印說;“我過去不了解您,現在了解了。希望您盡力為我治理鄴地?!弊詈鬀]有接受西門豹的官印。
齊地有披狗皮行竊的賊的兒子與受刑砍斷腳的人的兒子在一起開玩笑并相互夸耀。盜賊的兒子說:“唯獨我父親的皮衣上有尾巴。”斷腳人的兒子說:“唯獨我父親冬天不費褲子?!?子綽說:“沒有人能夠同時用左手畫方,用右手畫圓。用肉去趕螞蟻,螞蟻會越來越多;用魚去趕蒼蠅,蒼蠅會越聚越多?!?/p>
齊桓公對管仲說;“官位少,但求官的人卻多,我很為此擔憂?!惫苤僬f:“您不要聽從親信的請求,根據才能而授予俸祿,記錄功勞而給予宮職,就沒人敢要求官職了,您還擔憂什么?”
韓宣子說:“我的馬,豆谷飼料很多,馬卻很瘦,為什么?我為此擔憂?!敝苁谢卮鹫f:“讓養馬的人用充足的飼料去喂馬,即使不想讓它肥,也是不可能的。嘴卜說多給馬吃,實際上給得很少,即使不想要它瘦,那也是不可能的。君王不去考察實情,而坐在那里擔憂,馬還是不會肥的。”
齊桓公向管仲問設置官吏的事,管仲說;“辨別清楚訴訟雙方的言辭,廉潔不貪財物,熟悉人情世故,我比不上弦商,請您任命他為主管刑獄的官。升升降降,恭敬謙讓,用明確無誤的禮儀接待賓客,我比不上限朋,請您任命他為主管禮賓的官。開墾荒地,充實城市,開辟土地,種植糧食,我比不上寧戚,請您任命他為主管農業的官。三子軍已經擺好陣勢,便士兵視死如歸,我比不上公子成父,請您任命他為主管軍政的宮。冒犯龍顏,極力勸諫,我比不上東郭牙,請您任命他為主管諫議的官?!卫砗谬R國,這五個人就夠用了;若要成就霸王之業,則有我管夷吾在這里?!?/p>
以上。
8. 《信陵君留趙》原文及翻譯
魏王怒公子之盜其兵符,矯殺晉鄙,公子亦自知也。
已卻秦存趙,使將將其軍歸魏,而公子獨與客留趙。趙孝成王德公子之矯奪晉鄙兵而存趙,乃與平原君計,以五城封公子。
公子聞之,意驕矜而有自功之色??陀姓f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夫人有德於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於人,原公子忘之也。且矯魏王令,奪晉鄙兵以救趙,於趙則有功矣,於魏則未為忠臣也。
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為公子不取也。”於是公子立自責,似若無所容者。
趙王埽除自迎,執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公子側行辭讓,從東階上。
自言罪過,以負於魏,無功於趙。趙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獻五城,以公子退讓也。
公子竟留趙。趙王以鄗。
為公子湯沐邑,魏亦復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趙。
公子聞趙有處士毛公藏於博徒,薛公藏於賣漿家,。公子欲見兩人,兩人自匿不肯見公子。
公子聞所在,乃間步往從此兩人游,甚歡。平原君聞之,謂其夫人曰:“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今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游,公子妄人耳。”
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謝夫人去,曰:“始吾聞平原君賢,故負魏王而救趙,以稱平原君。
平原君之游,徒豪舉耳,不求士也。無忌自在大梁時,常聞此兩人賢,至趙,恐不得見。
以無忌從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為羞,其不足從游。”乃裝為去。
夫人具以語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謝,固留公子。
平原君門下聞之,半去平原君歸公子,天下士復往歸公子,公子傾平原君客。公子留趙十年不歸。
秦聞公子在趙,日夜出兵東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請公子。
公子恐其怒之,乃誡門下:“有敢為魏王使通者,死?!辟e客皆背魏之趙,莫敢勸公子歸。
毛公、薛公。兩人往見公子曰:“公子所以重於趙,名聞諸侯者,徒以有魏也。
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語未及卒,公子立變色,告車趣駕歸救魏。魏王見公子,相與泣,而以上將軍印授公子,公子遂將。
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諸侯。諸侯聞公子將,各遣將將兵救魏。
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當是時,公子威振天下,諸侯之客進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稱魏公子兵法。 yi 魏王惱怒公子盜出了他的兵符,假傳君令擊殺晉鄙,這一點公子也是明知的。
所以在打退秦軍拯救趙國之后,就讓部將帶著部隊返回魏國去,而公子自己和他的門客就留在了趙國。趙孝成王感激公子假托君命奪取晉鄙軍權從而保住了趙國這一義舉,就與平原君商量,把五座城邑封賞給公子。
公子聽到這個消息后,產生了驕傲自大的情緒,露出了居功自滿的神色。門客中有個人勸說公子道:“事物有不可以忘記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記的。
別人對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記;公子對別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況且假托魏王命令,奪取晉鄙兵權去救趙國,這對趙國來說算是有功勞了,但對魏國來說那就不算忠臣了。
公子卻因此自以為有功,覺得了不起,我私下認為公子實在不應該?!惫勇牶?,立刻責備自己,好像無地自容一樣。
趙國召開盛大歡迎宴會,趙王打掃了殿堂臺階,親自到門口迎接貴客,并執行主人的禮節,領著公子走進殿堂的西邊臺階。公子則側著身子走一再推辭謙讓,并主動從東邊的臺階升堂。
宴會上,公子稱說自己有罪,對不起魏國,于趙國也無功勞可言。趙王陪著公子飲酒直到傍晚,始終不好意思開口談封獻五座城邑的事,因為公子總是在謙讓自責。
公子終于留在了趙國。趙王把鄗(hào,耗)邑封賞給公子,這時魏王也把信陵邑又奉還給公子。
公子仍留在趙國。公子聽說趙國有兩個有才有德而沒有從政的人,一個是毛公藏身于賭徒中,一個是薛公藏身在酒店里,公子很想見見這兩個人,可是這兩個人躲了起來不肯見公子。
公子打聽到他們的藏身地址,就悄悄地步行去同這兩個交往,彼此都以相識為樂事,很是高興。平原君知道了這個情況,就對他的夫人說:“當初我聽說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個舉世無雙的大賢人,如今我聽說他竟然胡來,跟那伙賭徒、酒店伙計交往,公子只是個無知妄為的人罷了?!?/p>
平原君的夫人把這些話告訴了公子。公子聽后就向夫人告辭準備離開這里,說:“以前我聽說平原君賢德,所以背棄魏王而救趙國,滿足了平原君的要求。
現在才知道平原君與人交往,只是顯示富貴的豪放舉動罷了,他不是求取賢士人才啊。我從在大梁時,就常常聽說這兩個人賢能有才,到了趙國,我惟恐不能見到他們。
拿我這個人跟他們交往,還怕他們不要我呢,現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們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這個人不值得結交?!庇谑蔷驼硇醒b準備離去。
夫人把公子的話全都告訴了平原君,平原君聽了自感慚愧便去向公子脫帽謝罪,堅決地把公子挽留下來。平原君門下的賓客們聽到這件事,有一半人離開了平原君歸附于公子,天下的士人也都去投靠公子,歸附在他的門下。
公子的為人使平原君的賓客仰慕而盡都到公子的門下來。公子留在趙國十年不回魏國。
秦國聽說公子留在趙國,就日夜不停地發兵向東進攻魏國。魏王為此事焦慮萬分,就派使臣去請公子回國。
信陵君竊符救趙譯文
譯文
魏國的公子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也是魏安厘王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昭王死后,安厘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原文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異母弟也。昭王薨,安厘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公子的為人,心性仁厚而又能謙遜地對待士人。無論士人的才能高低,公子都謙虛地以禮相待,不敢因自己富貴而對人驕傲。因此,周圍幾千里以內的士人都爭著來依附他,招來賓客三千多人。在那個時候,各諸侯因為公子賢能,賓客多,有十多年都不敢出兵謀取魏國。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當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
魏國有一位隱士名叫侯嬴,七十歲了,家境很窮,做大梁城夷門看守的小吏。公子聽說有這么一個人,叫人去問候他,想要送他一份厚禮。(侯嬴)不肯受,說:“我幾十年來修養口德,純潔操守,決不會因為看守城門窮困的緣故,而接受公子的財物。”于是公子辦了酒席,大會賓客,坐定以后,公子帶著車馬,空著車上左邊的座位,親自去迎接夷門的侯生。侯生整理一下他的破舊衣帽,徑直走上車去坐在公子的上座,毫不謙讓,想借此來窺測公子的態度。公子握著馭馬的韁繩,更加恭敬。侯生又對公子說“我有個朋友在街上肉市內,希望委屈(您的)車馬(跟我繞繞道去)拜訪他。”公子駕著車到街市上去。侯生從車上下來,會見他的朋友朱亥,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故意長時間站著跟他的朋友談話。暗中觀察公子。(但)公子的臉色更加顯得溫和。當時,魏國的將相宗室和賓客坐滿堂上,等著公子來開宴;(這邊)街市上人們都看著公子親自執轡,跟隨公子的騎馬的衛士都暗中罵侯生。侯生看公子的顏色始終不變,才辭別了朋友上車。到了公子家中,公子把侯生讓到上座,向每位賓客介紹,賓客都很吃驚。喝酒喝到痛快時,公子站起來,到侯生面前,舉杯為他祝壽。侯生借機對公子說:“今天我把您也難為橡悶夠了!我不過是一個夷門看守,但公子親自委屈車馬,到人多廣座之中迎接我,(我本來)不該再去訪問別人,(可是)今天您卻特意地(陪我)去拜訪朱亥。然而我想要成就您的愛士之名,故意使您的車騎長時間地停在街市上,(又去)拜訪朋友,借此來觀察您,(而)您卻越加恭敬。街市中人都把我看作小人,而認為您是長者,能謙恭下士??!”酒宴完畢,侯生就成了公子府的長客。
魏有隱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監者。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潔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惫佑谑悄酥镁拼髸e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坐,不讓,欲以觀公子。公子執轡愈恭。侯生又謂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車騎過之?!惫右嚾胧小:钌拢娖淇椭旌?,俾倪,故久立與其客語。微察公子,公了顏色愈和。當是是,魏將相宗室梁神彎賓客滿堂,待公子舉酒;市人皆觀公子執轡,從騎皆竊罵侯生。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贊賓客,賓客皆驚。酒酣,公子起,為壽侯生前。侯生因謂公子曰:“今日嬴之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門抱關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車騎市中,過客,以觀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于是罷酒。侯生遂為上客。
侯生對公子說:“我拜訪的那個屠戶朱亥,這人是個賢人,一般人不了解他,因此才埋沒在屠戶中間。”公子幾次去拜訪他,朱亥故意不回拜。公子覺得他很奇怪。
侯生謂公子曰:“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間耳。”公子往,數請之,朱亥故不復謝。公子怪之。
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經攻破了趙國在長平的駐軍,又進兵圍邯鄲。魏公子的姐姐是趙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幾次派人送信給魏王和公子,向魏國請救。魏王派將軍晉鄙率領十萬大軍去救趙。秦王遣使者告訴魏王說:“我攻打趙國,很快就要攻下;諸侯有敢救趙國的,待我取了趙國,一定調動兵力先進功他。”魏王害怕了,派人去阻止晉鄙,叫他停止進軍。暫駐在鄴在,名為救趙,實際是抱著觀望秦趙兩國形勢的態度。
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趙長平軍,又進兵圍邯鄲。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遺魏王及公子書,請救于魏。魏瞎早王使將軍晉鄙將十萬眾救趙。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
平原君派出的使者絡繹不絕地到魏國來,責備魏公子說:“我所以自愿同魏國結為婚姻,是因為您行為高尚,講義氣,能夠解救別人的困難?,F在邯鄲早晚都要投降秦國了,而魏國的救兵不來,您為別人的困難而焦急表現在哪里呢?況且您即使瞧不起我,拋棄我,讓我去投降秦國,難道您就不憐愛您的姐姐嗎?”公子很憂慮這件事,屢次請求魏王(出兵),并讓自己門的賓客辯士用各種理由去勸說魏王。魏王怕秦國,始終不聽公子的請求。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讓魏公子曰:“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今邯鄲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數請魏王,及賓客辯士說王萬端。魏王畏秦,終不聽公子。
公子自已估計,恐怕終不能得到魏王的允許了,他決計不獨自茍存而使趙國滅亡;于是請求賓客們湊集了車騎一百多乘,要帶著門客同秦軍拼命,與趙國共存亡。走過夷門時拜門了侯生,把他打算去同秦軍拼命的計劃都告訴了侯生。(以必死的)言語告別而行。侯生說:“公子好好努力去做吧,我不能跟從您?!惫幼吡藥桌锫?,心里不痛快,說:“我待侯生,禮貌也夠周到了,天下沒有人不知道?,F在我要去死,侯生卻沒有一句半句話送我,難道我還有沒有做到的地方嗎?”他又駕著車子回來問侯生。侯生笑著說:“我就知道您要回來的啊?!保ㄋ又┱f:“公子喜愛士人,名聞天下?,F在有了危難,沒有別的辦法,卻只打算跟秦軍拼命,這就好象拿肉去投給餓虎,那會有什么成效呢?(您)還要這些賓客做什么用呢!可是公子您待我特別恩厚,公子去了,我卻不給您臨別贈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會回來的?!惫酉蛩B拜兩拜,就向他請教。侯生于是遣開旁人,悄悄地對公子說“我聽說晉鄙的兵符常在魏王臥室之內,而如姬最受寵愛,(經常)出入于魏王的臥室中,(她)有機會能偷得兵符。我又聽說如姬的父親被人殺害,如姬懸賞求子人報仇已經三年了。從魏王以下,想找到(替她)報殺父之仇(的人),沒有找到。后來如姬對公子哭泣,公子就派門客斬了她仇人的頭,恭敬地獻給如姬。如姬愿意為公子出死力,決不會推辭,只是沒有機會罷了。公子如果一次口請求如姬,如姬一定答應,那就可以得到虎符,把晉鄙的軍隊奪到手里,北邊去救趙國,西邊擊退強秦,這是五霸一般的功業啊?!惫勇爮乃挠媱?,向如姬請求,如姬果然盜得兵符交給公子。
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于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乃請賓客,約車騎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行過夷門,見侯生,具告以欲死秦軍狀。辭決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公子行數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復引車還問侯生。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還也。”曰:“公子喜士,名聞天下,今有難,無他端,而欲赴秦軍,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惫釉侔荩騿?。侯生乃屏人間語曰:“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而如姬最幸,出入王臥內,力能竊之。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如姬資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敬進如姬。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顧未有路耳。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惫訌钠溆?,請如姬。如姬果盜兵符與公子。
公子要走了,侯生說:“大將在外,君王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為了對國家便利。公子即使合上了兵符,但晉鄙不把兵權交給公子,又去向魏王請示,事情就危險了。我的朋友屠夫朱亥可以同您一道去。這人是大力士,晉鄙聽從(您),當然很好,如果不聽,可以(朱亥)擊斃他?!庇谑枪涌蘖?。侯生說:“公子怕死嗎?為什么哭呢?”公子說:“晉鄙是一位叱咤風云的有威望的老將,去了恐怕不會聽從,必定要把他殺死。因此我難受哭泣,哪里是怕死呢!”于是公子邀請朱亥。朱亥笑著說:“我不過是市井中一個宰殺牲畜的人,公子卻屢次親自慰問我。所以不報謝您,是因為小的禮節沒有什么大用?,F在公子有急事,這是我(為您)出死力的時候了。”于是就跟公子同行。公子拜辭侯生。侯生說:“我應該跟從(您去),(可是)年老不能去了;請讓我計算您的行程,到達晉鄙軍中的那一天,(我)面向北方自殺,用來報答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俱。此人力士,晉鄙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晉鄙嚄唶宿將,往恐不聽,必當殺之,是以泣耳,豈畏死哉!”于是公子請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存之,所以不報謝者,以為小禮無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救命之秋也?!彼炫c公子俱。公子過謝侯生。侯生曰:“臣宜從,老不能,請數公子行日,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自剄,以送公子!”
公子就出發了。到了鄴地,假傳魏王的命令代替晉鄙。晉鄙合對上兵符,懷疑這件事,舉起手來看一看公子,說:“現在我擁有十萬大軍,駐扎在邊境,是國家的重任。現在(您)卻只身前來代替我,怎么回事呢?”想要不聽從。朱亥用袖中四十斤重的鐵錘,錘死了晉鄙。
公子遂行。至鄴,矯魏王令代晉鄙。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于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
公子就統率了晉鄙的軍隊,約束兵士,下令軍中說:“父子都在軍中的,父親回去;兄弟都在軍中的,哥哥回去;獨子沒有兄弟的,回家奉養父母?!钡玫浇涍^挑選的精兵八萬人。進兵攻擊秦軍,秦軍撤退了。于是救了邯鄲,保存了趙國。趙王和平原君親自到邊界上迎接公子,平原君背著箭袋和弓箭在前面給公子引路。趙王(向公子)再拜說:“從古以來的賢人,沒有誰趕得上公子的??!”在這個時候,平原君不敢(把)自己與信陵君相比。
公子遂將晉鄙軍。勒兵,下令軍中,曰:“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钡眠x兵八萬人,進兵擊秦軍,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趙王及平原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負韊矢為公子先引。趙王再拜曰:“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也!”當此之時,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與侯生告別,到達晉鄙軍中時,侯生果然面向北方自殺了。
公子與侯生決,至軍,侯生果北鄉自剄。
魏王因公子偷了兵符,矯詔殺死了晉鄙而大為惱怒,公子自己也知道(魏王會惱怒他)。擊退秦軍救了趙國以后,(他)就讓部將率領大軍撤回魏國。公子自己與門客留在趙國。
魏王怒公子之盜其兵符,矯殺晉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卻秦存趙,使將將其軍歸魏,而公子獨與客留趙。
畎夷門在哪里
戰國魏都大梁城東門。在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北隅。因在夷山上,故名?!妒酚洝の汗恿袀鳌罚何弘[士侯搏漏咐嬴“為大梁夷門監”。后作為開封的別稱。
在今四川萬縣市西南?!痘兯洝そⅰ罚骸氨彼鲂缕挚h北高搜模梁山,分溪南流,徑其縣西,又南一百里入朐忍縣,南入于江,謂之北集渠口,別名班口,又曰分水口,朐忍尉治此。”
北宋的“汴京八景”是哪八景?現在還能在河南開封看到嗎?
汴梁八景自誕生之日起
已經歷經了 3個版本 的更新迭代
目前 常年霸屏 的這個版本
誕生于1898年,也就是清·乾隆年間
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掐指一算
大概也有 120年的 歷史 了
艮岳行云,夷山夕照,金梁曉月,資圣熏風,
百崗冬雪,大河春浪,吹臺秋雨,開寶晨鐘。
繁臺春曉,鐵塔行云,金池過雨,州橋明月,
大河濤聲,汴水秋風,隋堤煙柳,相國霜鐘。
繁臺春色,鐵塔行云,金池夜雨,州橋明月,
梁園雪霽,汴水秋聲,隋堤煙柳,相國霜鐘。
120年了,古老的汴梁八景
早就成了 歷史 洪流中的光輝記憶
120年了,汴梁已經翻天覆地的變了
那么汴梁八景也該改改了
【新汴梁八景】4.0版也該驚天問世了
西湖春日,萬物始發,桃柳爭春,疊翠成行,柳如煙,桃如畫,風吹柳絮,騰起似煙。9000畝古典園林中,回廊庭院,雕梁畫棟,花墻交映,魚躍鳶飛,水流花放,白沙細軟,水中扇幕秀起,高臺座而觀玩。湖中更有島,島上復有亭,周邊片植牡丹、櫻花、桃花等,一派花塘春色。春日里,人們在這里盡情地享受春天的美景,水清焉,夢流連,而忘返。正所謂,論“誰與汴京爭醉美,西湖融春不當讓”。
大宋御河,貫通包公祠、西司、七盛角、汴京四個碼激緩頭,全國唯一的宋代橋梁“博物館”,游人乘坐游船通過水系暢游整個“東京城”,體驗“夢回宋朝”的感覺。夜游御河,華燈映水,畫舫凌波,槳聲燈影里,人在畫中游,水月槐肢籠紗,勾欄瓦肆,兩岸疊翠,燈火璀璨,角樓映秀,清歌笙起,夜色流轉峰情無限,都融入了大宋御河的水波瀲滟中。
大學之大,不在城大,不在樓高,不在喧囂;在于文化,在于底蘊,在于積淀。這樣的大學,就叫河南大學。河南大學有百年的風、四季的花、晶瑩的雪、皎潔的月,她北依千年宋代古塔,東臨明代古城墻,高大古雅的近代建筑群,歷經百年風雨容顏不朽,翰墨書香氣韻天成,梅園春日銀杏花千,走進河南大學,品讀著掩映于翠綠中的近代建筑群,走進一座滄桑歲月雕刻過的殿堂,走進一所由濃郁書香氤氳著的學校。
《東京夢華錄》中的記錄“夜市直到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宵不絕?!闭f的就是鼓樓。天上星,頭頂燈,身邊爐灶,四周人聲,每當夜幕降臨,挑燈開火,整個夜市成了燈的海洋,人的海洋,食客紛至沓來,吆喝叫賣聲四起,各種 美食 “順風香千里,逆風聞百家”,連板凳都是肥的,連人影都是香的,連風都飽了,連星都饞了,到鼓樓夜市,賞的就是一個星光月影下的燈海人潮,繁華如織, 美食 肥香!
禹王臺內蒼松翠柏,古樹參天,奇樹佳卉,花團錦簇,亭廊樓閣,風光旖旎,鳥語啁啾、景色宜人。登臨其間,令人游目騁懷而心曠神怡。每年廟會期間,牡丹園內上萬株牡丹、芍藥也含苞初放,牡鉛鉛世丹株株朵大如拳,清香四溢,盡現“國色天香”的高雅風韻,芍藥花姿則嬌艷無比,風姿綽約,與2000株彩色云霞般的櫻花交相輝映,“梁園飛花拂春風,岸畔碧樹花交映”,賞花游人摩肩接踵,形成花海人潮的壯麗景觀。
銀雪踏紅磚,夢回啟封城,飛檐堆雪、木窗結花,火紅的燈籠映襯著烏木、白雪,雪花灑落在舊瓦、木車、烏篷船、青石板上,聚仙湖、狀元橋、湖心島、啟封客棧,一座座建筑在這一派朦朧的雪白世界,出塵脫俗,回歸嫻靜恬淡本色,這座活在現代的水鄉古鎮,白雪鑲了紅墻,片片墜瓊芳。
一年一度秋風勁,歲歲黃花分外香。開封菊會就像一棵大樹,深深植根于開封大地,深深植根于開封人民心中。它所產生的影響,就其廣度而言,已遠遠超過了開封的地界,名揚海內外,菊會時節,全市展菊多達300萬盆、品種1300個,菊韻生香,暗香盈袖,形成了“滿城盡菊黃”的壯觀景象,開封菊花+宋文化=已成為開封市的黃金名片,轟動世界。
鐵塔原系北宋開寶寺內存放佛舍利的寶塔,通體遍砌鐵色琉璃釉面磚,磚面圖案有佛像、飛天、樂伎、降龍、麒麟、花卉等50多鐘。塔身挺拔、裝飾華麗,猶如一根擎天柱,拔地刺空,風姿峻然。夜晚,鐵塔光影秀流光溢彩、精彩絕倫、演繹經典、精彩紛呈、震撼視聽、啟迪心靈。在光影秀中,通過“聽禪、夏荷、秋露、萬佛歸宗”四個篇章,勾畫出鐵塔靈秀、智慧、光明的佛國樂土色彩和夢境禪緣,人們在此“悟靈、 聽語、禮佛、修緣”,業界專家更是稱鐵塔光影秀為中國第一光影秀。
卞京八景是古都名勝的精華。早在明代《明成化河南總志》一書中對“汴京八景”就有記載。即:“艮良行云,夷山夕照,金梁曉月,資圣熏風,百崗冬雪,大河春浪,吹臺秋雨,開寶晨鐘。”
隨著 歷史 的變遷,明人李濂又重新編寫“汴京八景”:“繁臺春曉,鐵塔行云,金池過雨,舟橋明月,大河濤聲,汴水秋風,隋堤煙柳,相國霜鐘?!?
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把“卞京八景”中的“大河濤聲”刪去,增添了“梁園雪霽”,把“金池過雨”改為“金池夜雨”,把“汴水秋風”改為“卞水秋聲””,把“繁臺春曉”改為“繁臺春色”,修改過的“汴京八景”一直流傳至今。
現在,卞京八景大部分已經不在了。
繁臺春色,繁臺已不再,只剩下北宋年間建造的繁塔,是開封現存最古老的建筑物。
金池過雨,金池就是金明池,原系北宋時四大皇家園林之一,但在明崇禎十五年大水后,池園湮沒?,F在的是在開封開發區金明大道廣場西南側重新復建的。
州橋明月,州橋也是當時卞河上13座橋中最壯觀的一座,明朝末年因水患橋被淤埋在現地平面以下6米左右的地方了。
汴水秋聲,汴水即卞河,是隋朝開鑿大運河的一段,是東西橫穿東京城的一條主要河流,后被黃河水患淹沒。汴河遺址現在也已經被埋在市中心的街道、樓房之下了。
隋堤煙柳,隋堤,即卞河之堤。因是隋煬帝時開通的運河,沿河筑堤故名隋堤。明末水患河毀堤亡。現從開封通往睢縣、寧陵、商丘到永城去的公路路基就是當時的隋堤。
現在還能看見的卞京八景包括, 鐵塔行云中的鐵塔,位于開封市城內東北隅,今日的 旅游 勝地鐵塔公園。
梁園雪霽,梁園又稱兔園,系西漢初年漢文帝封其子劉武于大梁,在吹臺修筑亭苑,名曰梁園,位于開封城東南,明朝時建禹王廟,現已辟為 旅游 勝地禹王臺公園。
相國霜鐘,相國,即開封市大相國寺,霜鐘指的是寺院里的銅鐘。大相國寺位于開封市中心,是開封市主要 旅游 景點之一。
宋代版的汴京八景是:艮岳行云、夷山夕照、金梁曉月、資圣熏風、百崗冬雪、大河春浪、吹臺秋雨、開寶晨鐘。
艮岳是宋代的著名宮苑。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興工,宣和四年(1122)竣工,初名萬歲山,后改名艮岳、壽岳,或連稱壽山艮岳,亦號華陽宮。1127年金人攻陷汴京后被拆毀。
據明代李濓所撰《汴京遺跡志》卷之四《山岳》記載,開封自古就有大自然形成的非人工堆積的假山——夷山。文中寫道:“夷山在里城內安遠門之東,以山之平夷而得名也,亦名夷門山。古有夷門,乃侯嬴監守之處?!绷砬宕断榉h志》卷之五《地理志·山》一節記載:“夷山在縣治東北安遠門內……而安遠門乃汴之北門,今北門內地勢頗高,似是夷山(遺跡)?!薄堕_封府志》(康熙三十四年本)也有相同記載。開封市地方史志編委會辦公室所編的《開封風物大觀》在《園林風光·山》一節中關于夷山有如此敘述:“夷山在宋代勢尚顯著,有‘峻嶺’‘岡阜’之說,后漸次平夷,遂有以山之平夷而得名之云?!?/p>
現在開封市的汴京八景:
一、繁臺春色
繁(讀:pó)臺,位于開封城東南,禹王臺公園的西側。那里原是一座長約百米自然形成的寬闊高臺,
因附近原來居住姓繁的居民,故稱為繁臺。早在五代后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在此曾修建了一座寺院,叫天清寺。元末毀于兵火。清初重建,稱為國相寺,于1927年廢毀,現僅存一座建于北宋開寶年間?公元968—976年?的繁塔,是開封現存最古老的建筑物。
二、鐵塔行云
鐵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的一座鐵色琉璃磚塔,俗稱鐵塔。位于開封市城內東北隅,今日的 旅游 勝地鐵塔公園。
鐵塔原系北宋開寶寺內存放佛舍利的寶塔,塔身為等邊八角十三層,高55.88米,通體遍砌鐵色琉璃釉面磚,磚面圖案有佛像、飛天、樂伎、降龍、麒麟、花卉等50多鐘。塔身挺拔、裝飾華麗,猶如一根擎天柱,拔地刺空,風姿峻然。白云輕輕擦頂而過,懸鈴在空中叮當作響,站在塔下仰望塔頂,可見塔頂青天,腰纏白云,景致壯觀。塔身內砌旋梯登道,可拾階盤旋而上,直登塔頂。
三、金池夜雨
金池即金明池,原系北宋時四大皇家園林之一,是水上 游戲 、演兵的場所,位于開封市西郊演武莊一帶,因黃河淹沒,已不存在,現在開封開發區金明大道廣場西南側重新復建。
每年三月,金明池春意盎然,桃紅似錦,柳綠如煙,花間粉蝶,樹上黃鸝,京城居民傾城而出,到金明池郊游。金明池內還遍植蓮藕,每逢陰雨綿綿之夜,人們多愛到此地聽雨打荷葉的聲音。雨過天晴萬物清新,更有一番新氣象,故有“金池夜雨”之稱。
四、州橋明月
州橋是北宋時期東京城內橫跨汴河、貫通皇城的一座石橋,遺址在今開封市中山路中段,大紙坊街東口至小紙坊街東口之間,明朝末年因水患橋被淤埋在現地平面以下6米處左右。
州橋是一座鐫刻精美、構造堅固的石平橋,是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橋下汴水奔流,橋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兩岸店鋪酒樓繁榮,笙歌連成一片。站在橋頭南望朱雀門,北望皇宮宣德樓,中間是天街。《水滸傳》里楊志賣刀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州橋也是當時汴河上13座橋中最壯觀的一座。每當月明之夜,“兩岸夾歌樓,明月光相射”,晴空月正,登橋觀月的人群,紛至沓來,熙熙攘攘。人們俯瞰河面,銀月波泛泛,皎月沉底。故被譽為“州橋明月”。
五、梁園雪霽
梁園,又稱兔園,系西漢初年漢文帝封其子劉武于大梁,在吹臺修筑亭苑,名曰梁園,位于開封城東南,明朝時建禹王廟,現已辟為 旅游 勝地禹王臺公園。
梁孝王劉武喜好招攬文人謀士,如西漢時期的大文學家司馬相如,辭賦家枚乘等都經常跟梁孝王一起吟詩作賦,吹彈歌舞。為了滿足這些文人墨客游玩的喜愛,修建了梁園。新建的梁園,殿廊亭樓,參差錯落,珍禽怪石,典雅的建筑、名貴的花木,組成了一幅優美的自然畫卷。人們用“秀莫秀于梁園,奇莫奇于吹臺”的俗語形容梁園。尤其是到了冬天,白雪覆蓋,萬樹著銀,翠玉相映。當風雪停、云霧散,太陽初升時,梁園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景色更加迷人。故有“梁園雪霽”之稱。
六、汴水秋聲
汴水,即汴河,是隋朝開鑿大運河的一段,是東西橫穿東京城的一條主要河流,后被黃河水患淹沒。汴河遺址現被埋在市中心的街道、樓房之下了。
宋人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就生動地描繪了當年汴水壯麗迷人、火熱繁忙的景象。北宋時期汴河上舟船如織,日夜不停,是匯集京城的交通命脈。汴河兩岸土地肥沃,物產富饒,城鎮林立。每當深秋季節,汴水猛漲,碧波千頃,宛如銀鏈,陣陣秋風吹來,波涌浪卷,蘆花似雪,波擊風鳴,水聲清越。水面上的波紋宛如銀鏡上的浮花,分外好看,給人以美的享受。故有“汴水秋聲”的美稱。
七、隋堤煙柳
隋堤,即汴河之堤。因是隋煬帝時開通的運河,沿河筑堤故名隋堤。明末水患河毀堤亡。現從開封通往睢縣、寧陵、商丘到永城去的公路路基就是當時的隋堤。
汴河隋堤不僅是貫穿全國南北交通運輸的大動脈,也是景色秀麗的游覽勝地。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隋堤柳》詩中寫到:“西至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贊美汴河隋堤的勝景。當年隋堤之上盛植楊柳,疊翠成行,風吹柳絮,騰起似煙。每當清晨,登堤遙望,但見曉霧蒙蒙,翠柳被籠罩在淡淡煙霧之中,蒼翠欲滴,仿佛半含煙霧半含愁,景致格外嫵媚,是一幅絕妙的柳色迷離的風景畫。故而被譽為“隋堤煙柳”。
八、相國霜鐘
相國,即開封市大相國寺,霜鐘指的是寺院里的銅鐘。大相國寺位于開封市中心,是開封市主要 旅游 景點之一。
大相國寺系北宋皇家寺院,寺內有鐘樓兩座,后毀于兵火水患,現已重新復建,現鐘樓內懸銅鑄大鐘一口,為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所鑄。高8尺,重5000多公斤。鐘上鑄有“皇圖鞏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 輪常轉”16字銘文。當時每日四更寺鐘即鳴,人們聞鐘聲就紛紛起床上朝入市,投入一天新的生活。雖經風、雨、霜、雪從不間斷。特別是每逢深秋菊黃霜落季節,猛叩銅鐘,鐘樓上便傳出陣陣雄渾洪亮的鐘聲,聲震全城。故有“相國霜鐘”之稱。
竊符救趙講的是什么故事?
作為成語:
出于《史記?魏公子列傳》
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里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比喻用計謀達到目的,不正面交兵。
有關文言:
信陵君竊符救趙 作者:司馬遷
魏國的公子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也是魏安厘王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昭王死后,安厘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異母弟也。昭王薨,安厘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公子的為人,心性仁厚而又能謙遜地對待士人。無論士人的才能高低,公子都謙虛地以禮相待,不敢因自己富貴而對人驕傲。因此,周圍幾千里以內的士人都爭著來依附他,招來賓客三千多人。在那個時候,各諸侯因為公子賢能,賓客多,有十多亮掘顫年都不敢出兵謀取魏國。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當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
魏國有一位隱士名叫侯嬴,七十歲了,家境很窮,做大梁城夷門看守的小吏。公子聽說有這么一個人,叫人去問候他,想要送他一份厚禮。(侯嬴)不肯受,說:“我幾十年來修養口德,純潔操守,決不會因為看守城門窮困的緣故,而接受公子的財物?!庇谑枪愚k了酒席敬敗,大會賓客,坐定以后,公子帶著車馬,空著車上左邊的座位,親自去迎接夷門的侯生。侯生整理一下他的破舊衣帽,徑直走上車去坐在公子的上座,毫不謙讓,想借此來窺測公子的態度。公子握著馭馬的韁繩,更加恭敬。侯生又對公子說“我有個朋友在街上肉市內,希望委屈(您的)車馬(跟我繞繞道去)拜訪他?!惫由⑿竹{著車到街市上去。侯生從車上下來,會見他的朋友朱亥,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故意長時間站著跟他的朋友談話。暗中觀察公子。(但)公子的臉色更加顯得溫和。當時,魏國的將相宗室和賓客坐滿堂上,等著公子來開宴;(這邊)街市上人們都看著公子親自執轡,跟隨公子的騎馬的衛士都暗中罵侯生。侯生看公子的顏色始終不變,才辭別了朋友上車。到了公子家中,公子把侯生讓到上座,向每位賓客介紹,賓客都很吃驚。喝酒喝到痛快時,公子站起來,到侯生面前,舉杯為他祝壽。侯生借機對公子說:“今天我把您也難為夠了!我不過是一個夷門看守,但公子親自委屈車馬,到人多廣座之中迎接我,(我本來)不該再去訪問別人,(可是)今天您卻特意地(陪我)去拜訪朱亥。然而我想要成就您的愛士之名,故意使您的車騎長時間地停在街市上,(又去)拜訪朋友,借此來觀察您,(而)您卻越加恭敬。街市中人都把我看作小人,而認為您是長者,能謙恭下士??!”酒宴完畢,侯生就成了公子府的長客。
魏有隱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監者。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潔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惫佑谑悄酥镁拼髸e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坐,不讓,欲以觀公子。公子執轡愈恭。侯生又謂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車騎過之?!惫右嚾胧?。侯生下,見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與其客語。微察公子,公了顏色愈和。當是是,魏將相宗室賓客滿堂,待公子舉酒;市人皆觀公子執轡,從騎皆竊罵侯生。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贊賓客,賓客皆驚。酒酣,公子起,為壽侯生前。侯生因謂公子曰:“今日嬴之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門抱關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車騎市中,過客,以觀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庇谑橇T酒。侯生遂為上客。
侯生對公子說:“我拜訪的那個屠戶朱亥,這人是個賢人,一般人不了解他,因此才埋沒在屠戶中間。”公子幾次去拜訪他,朱亥故意不回拜。公子覺得他很奇怪。
侯生謂公子曰:“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間耳。”公子往,數請之,朱亥故不復謝。公子怪之。
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經攻破了趙國在長平的駐軍,又進兵圍邯鄲。魏公子的姐姐是趙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幾次派人送信給魏王和公子,向魏國請救。魏王派將軍晉鄙率領十萬大軍去救趙。秦王遣使者告訴魏王說:“我攻打趙國,很快就要攻下;諸侯有敢救趙國的,待我取了趙國,一定調動兵力先進功他?!蔽和鹾ε铝?,派人去阻止晉鄙,叫他停止進軍。暫駐在鄴在,名為救趙,實際是抱著觀望秦趙兩國形勢的態度。
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趙長平軍,又進兵圍邯鄲。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遺魏王及公子書,請救于魏。魏王使將軍晉鄙將十萬眾救趙。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
平原君派出的使者絡繹不絕地到魏國來,責備魏公子說:“我所以自愿同魏國結為婚姻,是因為您行為高尚,講義氣,能夠解救別人的困難。現在邯鄲早晚都要投降秦國了,而魏國的救兵不來,您為別人的困難而焦急表現在哪里呢?況且您即使瞧不起我,拋棄我,讓我去投降秦國,難道您就不憐愛您的姐姐嗎?”公子很憂慮這件事,屢次請求魏王(出兵),并讓自己門的賓客辯士用各種理由去勸說魏王。魏王怕秦國,始終不聽公子的請求。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讓魏公子曰:“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今邯鄲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數請魏王,及賓客辯士說王萬端。魏王畏秦,終不聽公子。
公子自已估計,恐怕終不能得到魏王的允許了,他決計不獨自茍存而使趙國滅亡;于是請求賓客們湊集了車騎一百多乘,要帶著門客同秦軍拼命,與趙國共存亡。走過夷門時拜門了侯生,把他打算去同秦軍拼命的計劃都告訴了侯生。(以必死的)言語告別而行。侯生說:“公子好好努力去做吧,我不能跟從您。”公子走了幾里路,心里不痛快,說:“我待侯生,禮貌也夠周到了,天下沒有人不知道。現在我要去死,侯生卻沒有一句半句話送我,難道我還有沒有做到的地方嗎?”他又駕著車子回來問侯生。侯生笑著說:“我就知道您要回來的啊。”(他接著)說:“公子喜愛士人,名聞天下。現在有了危難,沒有別的辦法,卻只打算跟秦軍拼命,這就好象拿肉去投給餓虎,那會有什么成效呢?(您)還要這些賓客做什么用呢!可是公子您待我特別恩厚,公子去了,我卻不給您臨別贈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會回來的?!惫酉蛩B拜兩拜,就向他請教。侯生于是遣開旁人,悄悄地對公子說“我聽說晉鄙的兵符常在魏王臥室之內,而如姬最受寵愛,(經常)出入于魏王的臥室中,(她)有機會能偷得兵符。我又聽說如姬的父親被人殺害,如姬懸賞求子人報仇已經三年了。從魏王以下,想找到(替她)報殺父之仇(的人),沒有找到。后來如姬對公子哭泣,公子就派門客斬了她仇人的頭,恭敬地獻給如姬。如姬愿意為公子出死力,決不會推辭,只是沒有機會罷了。公子如果一次口請求如姬,如姬一定答應,那就可以得到虎符,把晉鄙的軍隊奪到手里,北邊去救趙國,西邊擊退強秦,這是五霸一般的功業啊。”公子聽從他的計劃,向如姬請求,如姬果然盜得兵符交給公子。
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于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乃請賓客,約車騎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行過夷門,見侯生,具告以欲死秦軍狀。辭決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惫有袛道?,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復引車還問侯生。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還也。”曰:“公子喜士,名聞天下,今有難,無他端,而欲赴秦軍,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惫釉侔?,因問。侯生乃屏人間語曰:“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而如姬最幸,出入王臥內,力能竊之。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如姬資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敬進如姬。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顧未有路耳。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惫訌钠溆?,請如姬。如姬果盜兵符與公子。
公子要走了,侯生說:“大將在外,君王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為了對國家便利。公子即使合上了兵符,但晉鄙不把兵權交給公子,又去向魏王請示,事情就危險了。我的朋友屠夫朱亥可以同您一道去。這人是大力士,晉鄙聽從(您),當然很好,如果不聽,可以(朱亥)擊斃他。”于是公子哭了。侯生說:“公子怕死嗎?為什么哭呢?”公子說:“晉鄙是一位叱咤風云的有威望的老將,去了恐怕不會聽從,必定要把他殺死。因此我難受哭泣,哪里是怕死呢!”于是公子邀請朱亥。朱亥笑著說:“我不過是市井中一個宰殺牲畜的人,公子卻屢次親自慰問我。所以不報謝您,是因為小的禮節沒有什么大用?,F在公子有急事,這是我(為您)出死力的時候了。”于是就跟公子同行。公子拜辭侯生。侯生說:“我應該跟從(您去),(可是)年老不能去了;請讓我計算您的行程,到達晉鄙軍中的那一天,(我)面向北方自殺,用來報答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俱。此人力士,晉鄙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庇谑枪悠?。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晉鄙嚄唶宿將,往恐不聽,必當殺之,是以泣耳,豈畏死哉!”于是公子請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存之,所以不報謝者,以為小禮無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救命之秋也?!彼炫c公子俱。公子過謝侯生。侯生曰:“臣宜從,老不能,請數公子行日,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自剄,以送公子!”
公子就出發了。到了鄴地,假傳魏王的命令代替晉鄙。晉鄙合對上兵符,懷疑這件事,舉起手來看一看公子,說:“現在我擁有十萬大軍,駐扎在邊境,是國家的重任?,F在(您)卻只身前來代替我,怎么回事呢?”想要不聽從。朱亥用袖中四十斤重的鐵錘,錘死了晉鄙。
公子遂行。至鄴,矯魏王令代晉鄙。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于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
公子就統率了晉鄙的軍隊,約束兵士,下令軍中說:“父子都在軍中的,父親回去;兄弟都在軍中的,哥哥回去;獨子沒有兄弟的,回家奉養父母?!钡玫浇涍^挑選的精兵八萬人。進兵攻擊秦軍,秦軍撤退了。于是救了邯鄲,保存了趙國。趙王和平原君親自到邊界上迎接公子,平原君背著箭袋和弓箭在前面給公子引路。趙王(向公子)再拜說:“從古以來的賢人,沒有誰趕得上公子的啊!”在這個時候,平原君不敢(把)自己與信陵君相比。
公子遂將晉鄙軍。勒兵,下令軍中,曰:“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钡眠x兵八萬人,進兵擊秦軍,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趙王及平原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負韊矢為公子先引。趙王再拜曰:“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也!”當此之時,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與侯生告別,到達晉鄙軍中時,侯生果然面向北方自殺了。
公子與侯生決,至軍,侯生果北鄉自剄。
魏王因公子偷了兵符,矯詔殺死了晉鄙而大為惱怒,公子自己也知道(魏王會惱怒他)。擊退秦軍救了趙國以后,(他)就讓部將率領大軍撤回魏國。公子自己與門客留在趙國。
魏王怒公子之盜其兵符,矯殺晉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卻秦存趙,使將將其軍歸魏,而公子獨與客留趙。
歷史上的信陵君到底是一個什么人?
信陵君,魏無忌,小名阿衡,魏襄王的孫子,魏昭王的少子,魏安厘王同父異母的弟弟。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并稱為“戰國四公子”,其中,信陵君為戰國四公子之首。
信陵君為人禮賢下士(禮讓侯嬴)、急人所急(竊符救趙)、用悲憫的心守護亂世的弱者(為如姬報仇)... ...信陵君深謀遠慮、目光長遠、不居功自傲、不以富貴逼人、可以與屠者在市井談笑風生、可以為了求賢穿越整個大梁、邯鄲城都... ...史記寥寥無幾的話語,將一個戰國的王子、英雄寫了在紙上。然而這些記載,少之又少,使信陵君的一生只有少許事件。
第一:封地信陵,故稱戚歲襪信陵君。
第二:與魏王下棋,體現公子的賢能。
第三:禮賢下士,禮讓守門老者侯嬴。
第四:為魏王寵姬如姬報仇。
第五:使信陵君一夜成名之典故,竊符救趙。
第六:救趙不居功,走去趙國。
第七:救趙以后留趙十年,不能回魏。
第八:市井拜訪毛薛二公。
第九:回魏救魏,一紙呼吁,令五國抗秦,將秦軍逼至函谷關不敢迎戰。
第十:魏王猜忌、妒忌賢能、稱病不朝,郁郁寡歡、四年,醉酒而卒。
下面來仔細說說這十件事。
第一,封地信陵,稱信陵君。公元前277年,魏無忌父王魏昭王卒,同父異母兄長魏圉魏安厘王即位,魏安厘王想排擠齊相孟嘗君田文,于是將自己的弟弟封地信陵,實際想削弱田文在魏的政權。公元前273年,秦昭王派秦將武安君白起攻打魏國,孟嘗君舉薦魏將芒卯為主帥,白起大敗魏軍,斬獲魏軍十三萬人,芒卯兵敗逃亡,魏安厘王借此免去推薦芒卯之人的孟嘗君田文魏相一職。田文的很多門客投靠了信陵君,于是信陵君替代了孟嘗君的地位。信陵君為人受眾人擁戴,門客多達三千人,諸侯國也因魏有信陵君魏無忌也不敢加兵與魏。信陵君的名聲漸漸遠揚。
第二: 與魏王下棋,體現公子的賢能。據說有一次,魏安厘王和弟弟公子無忌下棋,突然有士兵告急,邊境趙國有軍隊正在進入魏國境內,發兵進犯。魏安厘王生性懦弱,大驚失色,正欲召集大臣商討怎么對付。此時公子無忌不緊不慢地說:“兄長不必擔心,此乃趙王在涉獵,并非進犯。” 說完繼續下棋,但是膽小的魏安厘王卻已經心思不在上面了,忐忑不安,坐立不是。沒過多久,兵士再報,果然是趙王在涉獵,不是進犯,證實了公子的話。魏安厘王大大的震驚,心想:遠在趙國的軍情,這個雀明弟弟怎么這么清楚。于是就問公子無忌:“賢弟是如何知道的?”公子微笑,告訴魏王:“我的門客當中有能深入探聽趙王秘密的能人,可以隨時向他報告趙王的行動?!贝耸峦耆w現了魏公子無忌的賢能和機智,卻不料,自此遭善妒且自小活在無忌風頭下的兄長戒備、畏懼,不敢將國事交予公子處理。
公子賢能、機智原本是魏國的福氣,將魏國的江山社稷好好擔任,而魏安厘王卻因為妒忌不用公子,實在是魏的損失。也有人說魏王的處境害怕魏無忌是應該的,他功高蓋主,這是任何一位作為君王的人都會擔心的。而事實證明了公子是賢公子,是真正的君子,是不會謀反的。例如,公子竊符以后,兵符全在自己手中,賢明又是楊于天下,魏國子民又把公子當做他們真正的領導人,如果要反,魏安厘王是怎么樣都束手無策的。而公子卻將兵符歸還與魏王,自己留趙不肯回去。后來又有公子一紙呼吁五國同抗秦,體現了公子的號召力及各國對公子的信任??骨貏倮院?,公子的名聲在六國中早已經是幾乎成人他們所有人的領袖,各諸侯國君主早已經把魏公子當做是魏國真正的君主,有諸侯國的支持,公子要反,更是輕而易舉。然而,當魏王再次猜忌公子,公子并沒有取而代之,而是對親情,對兄長的無奈,他唯一的親人,這樣不信任自己,公子唯有稱病不朝,醉酒而卒。
第三:禮賢下士,禮讓守門老者侯嬴。魏國當時有個看門的老頭,名叫侯嬴,信陵君聽說以后,前往拜訪,一直想送他一份厚禮,以表自己的尊敬,然而這個老者卻不接受。信陵君于是在家中設宴款待兵客,待眾人來齊以后,信陵君親自駕一兩馬車,空出車子左邊的上座,到夷門去接侯贏。侯嬴是一位智者,他為了考驗信陵君,徑直做到上座上,并且高激說自己還有些事,要信陵君載著自己的屠宰場見好友朱亥。信陵君笑容可掬地欣然答應。當即駕車來到屠宰場,侯嬴下車去和朱亥交談,而信陵君則一直微笑著手執韁繩等待。侯嬴為了考驗信陵君,故意一邊交談一邊察看信陵君的表情,可是信陵君一直面色和悅地等待。此時的魏公子府中擠滿了兵客,都在等信陵君回來就開宴。手下的門客都看不慣侯嬴,暗暗謾罵。侯嬴聊了許久,見信陵君的表情依然恭敬如故,侯嬴這才告別好友回到上座,信陵君則等到侯嬴聊完才載著侯嬴趕回赴宴。此為信陵君的禮賢下士。自此侯嬴而已成就了信陵君的好名聲。
第四:為魏王寵姬如姬報仇。如姬是魏安厘王的寵姬,據說如姬進宮的時候,是帶著父仇的和仇人的一截血肉的。如姬求魏安厘王為自己報父仇。按理來說,一個一國之君的寵姬,要報個父仇是很簡單的,而魏安厘王作為一國之君,為如姬尋址了三年的殺父仇人都沒有找到。久居深宮的如姬雖然榮華富貴,但是卻終日以淚洗面,郁郁寡歡。已經身為一國之君的寵姬,身份已經是到了一個國家的頂峰了,卻不能為父親報仇,古代百行孝為先,如姬因此念念不忘,輾轉難眠,愁眉緊鎖。這一切都被信陵君看在眼里,本著一顆用悲憫的心守護亂世弱者的心,待到如姬向公子哭訴,公子馬上使客斬仇人人頭,送于如姬,替如姬報了父仇,也體現了公子悲憫的心和賢能,做到了連大王都無法做到的事。
第五:使信陵君一夜成名之典故,竊符救趙。公元前260年,秦昭王使離間計任用趙括替代老將廉頗,秦人又將將軍換成經驗豐富的白起,導致長平之戰的慘敗,白起坑殺40W趙軍。秦昭王想趁此一舉殲滅趙國,派兵包圍了趙國國都邯鄲城,此時的趙國已經奄奄一息,趙孝成王預備投降,而平原君趙勝卻堅決抵死一拼。此時趙勝想到了與自己有親戚關系的信陵君魏無忌,平原君的妻子是信陵君的姐姐。于是向魏國求救,魏安厘王派大將晉鄙駐守十萬大軍救趙,然而秦昭王發話下來:“如果誰前去救趙,我滅了趙國以后第一個收拾誰?!蔽喊怖逋跤捎趹峙虑貒?,遂命令晉鄙十萬大軍停止前進,駐守在趙國邊境,名是救趙,實則觀望。趙國已經越來越抵抗不住了,又不見救兵來援。只能一直發書求信陵君,信陵君也曾多次請示魏王,要其發兵。無奈魏安厘王不聽其言,一心只是觀望。信陵君無可奈何,于是決定帶著自己的三千門客傾巢而出前去救趙。(體現了公子的義氣)路過門客侯嬴家的時候,信陵君停下來前去道別,侯嬴于是請計要如姬幫忙竊出兵符,用晉鄙之軍前去救趙,晉鄙要是不答應懷疑就讓朱亥砸死他。信陵君聽計后猶豫了,第一,要如姬幫忙竊符,要時候追蹤起來,如姬一個弱女子可擔待不起,這樣是害了如姬。第二,晉鄙乃魏國大將,如果就這樣殺了,對魏國是不利,又是對忠臣的不忍。于是信陵君悲從中來,掉下眼淚。侯嬴見此,問信陵君難道是害怕了?信陵君答,非也,自己乃是可惜了晉鄙和如姬啊!侯嬴勸說信陵君以后,便面壁撞墻而死,自己擔當了斬殺大將,竊取兵符的罪過。信陵君聽從侯嬴的計劃,請如姬為自己且虎符,如姬是忠義的女子,毫不猶豫的為信陵君竊出了虎符。于是信陵君攜帶門客到達了晉鄙軍中,說要替代晉鄙前去救趙,晉鄙果然懷疑,于是朱亥便一鐵錘砸死他晉鄙。信陵君對兵士說:“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回家去;父子都在軍中的,父親回家去;兄弟兩都在軍中的,兄長回家去奉養父母,剩下的精兵勇士跟我一起奔赴邯鄲。”(由此也可看出信陵君的仁慈。知道戰爭會傷亡,要都在軍中的回去奉養父母。)
此時的邯鄲城內一片恐慌,信陵君帶著八萬精兵殺了進來,趙國勇士聽說信陵君來救,一個個奮起抵抗。秦軍在趙、魏兩國雙面夾擊的情況下,兵敗如山倒,解除了邯鄲之圍。秦將心想自己原本就是魏國人,于是帶著兩萬兵士投靠了信陵君。信陵君由此揚名諸侯國,史稱“竊符救趙”。秦也因為魏有魏無忌而十余年不敢加兵于魏。
第六:救趙不居功,走去趙國。魏公子救趙以后,平原君、趙孝成王趙國的軍隊百姓全部出來迎接信陵君,原本此功勞就是應該得到如此待遇的。此時的信陵君也有些驕傲,畢竟是自己的能力救了趙國,說不有點小歡喜是不可能的。信陵君看見趙孝成王說道:“無忌何德何能,怎敢有勞趙王大駕?!壁w孝成王說:“哎呀,此次趙國能夠躲過滅頂之災,全是信陵公子的功勞?。 毙帕昃终f:“這是無忌應該做的?!壁w孝成王說:“信陵公子請去邯鄲一敘。”信陵君此時也許被榮譽暈了點頭,連勝說:“好,好!”此時門客唐雎叫住信陵君,說:“信陵公子,請等等,唐雎有話要說?!庇谑切帕昃吞砌略谝慌哉f話。唐雎說:“信陵公子,別人對你的好處,你不能忘記,你對別人的好處,你不應該記在心里。”信陵君不解唐雎話中的意思,問道:“什么意思呢?”唐雎接著說:“信陵公子,你雖然救趙對趙國有功,可是你在魏國還是背著大罪的??!你怎么能驕傲呢?”信陵君一聽,恍然大悟道:“是?。∪绻麤]有侯先生的計謀,沒有朱亥先生的相助,沒有如姬夫人冒死竊兵符,哪有我無忌今天啊?!逼皆谝慌源舐暯袉镜溃骸靶帕旯诱埳宪嚢?!”信陵君說道:“平原公子,我就走著去邯鄲?!壁w孝成王看見信陵君如此便說:“信陵公子救趙不居功,施恩不求報,真乃公子中的賢公子??!”信陵君偶爾的驕傲是成常人都有的,這樣就把信陵君從一個神突然變成了人,卻讓人覺得親切了好多。雖然信陵君也有驕傲的時候,但是信陵君會聽從別人的勸告,作為一個“領導”,應該聽從真誠的意見,才能得到擁戴!
第七:救趙以后留趙十年,不能回魏。信陵君救趙是竊取了魏王的虎符,因為怕魏王會降罪下來,信陵君于是就留在了趙國,一留就留了十年。信陵君救趙以后,仗打贏了,魏國義聲勝于遠近,威名楊于四海,諸國皆來道賀,原本魏安厘王是應該請回最大功勞的弟弟信陵君的,何況信陵君救趙以后,打完仗了兵符就送了回去,原本兄弟二人應該和從前一樣,好好的一起治理魏國。但是魏安厘王從小就活在了無忌的風頭下,嫉妒的心變成了魔鬼,抹滅了魏安厘王的親情,于是無忌留趙,一住就是十年。
一個人有多少個十年,有多少青春和時間留給人去浪費。于是,窗外的花開了又敗,冬去了春又來,初到趙國牙牙學語的小兒,已經長得亭亭玉立了,信陵君常望著大梁的方向發呆,鬢邊添了幾縷白絲,可是無忌無能為力,他不能回去,他回不去。
第八:市井拜訪毛薛二公。 公子聞趙有處士毛公藏於博徒,薛公藏於賣漿家,公子欲見兩人,兩人自匿不肯見公子。公子聞所在,乃間步往從此兩人游,甚歡。平原君聞之,謂其夫人曰:“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今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謝夫人去,曰:“始吾聞平原君賢,故負魏王而救趙,以稱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舉耳,不求士也。無忌自在大梁時,常聞此兩人賢,至趙,恐不得見。以無忌從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為羞,其不足從游?!蹦搜b為去。夫人具以語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謝,固留公子。平原君門下聞之,半去平原君歸公子,天下士復往歸公子,公子傾平原君客。
以上是史記原文。翻譯下來就是:公子聽說趙國兩位隱士,毛公隱于賭場,薛公隱于酒店賣漿,便要去拜訪兩位。兩個人都是隱士,躲起來不肯見公子。公子打聽到他們的住處,于是就走路去和兩人游玩,期間都很是開心,頗有相見恨晚的意思。平原君知道了這個情況,就對他的夫人說:“以前??!我聽說夫人的弟弟魏公子無忌是個舉世無雙的大賢人,如今我聽說他竟然胡來,跟那伙賭徒、酒店伙計交往,公子只是個無知妄為的人罷了。”平原君的夫人也據說信陵君的姐姐把這些話告訴了弟弟公子無忌。公子聽到后,大吃一驚?。×ⅠR向姐姐告辭準備離開這里,并且有些生氣地說:“以前我聽說平原君賢德,所以背棄魏王而救趙國,滿足了平原君的要求。現在才知道平原君與人交往,只是顯示富貴的豪放舉動罷了,他不是求取賢士人才啊。我從在大梁時,就常常聽說這兩個人(指毛薛二公)賢能有才,到了趙國,我還害怕他們不見我。拿我這個人跟他們交往,還怕他們不要我呢,現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們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這個人不值得結交。”于是就整理行裝準備離去。信陵君的姐姐就把公子的話全都告訴了平原君,平原君聽了自感慚愧便去向公子脫帽謝罪,堅決地把公子挽留下來。平原君門下的賓客們聽到這件事,都知道信陵君的賢能,有一半人離開了平原君歸附于公子,天下的士人也都去投靠公子,歸附在他的門下。公子的為人使平原君的賓客仰慕而盡都到公子的門下來。
古代士為知己者死,特別是戰亂年代,很多的士卒都是英雄烈士。一聽說公子的賢能和禮賢下士,就都很愿意投靠了魏無忌。由此也可知道信陵君為人,真正的禮賢下士,不是虛偽的人。
第九:回魏救魏,一紙呼吁,令五國抗秦,將秦軍逼至函谷關不敢迎戰。沒有了信陵君的魏國,像是被抽空了柱子的大梁,一顆空心的大樹而已。秦國聽說公子留在趙國,就日夜不停地發兵向東進攻魏國。魏安厘王很是著急,就派人去趙國請回公子無忌。一直賢能的公子,這次竟然下達命令,說:“有敢替魏王使臣通報傳達的,處死”很多無聊之人竟然拿此來反駁公子的賢能。說如果是賢士,不可能不回去救魏。但是我想問問批評魏公子的人,可有看見后面的毛薛二公勸說公子,不等他們說完,公子就快馬加鞭的趕回了魏國。注意這里是不等毛薛二公話說完,公子就立馬回去了。我很放肆地想像公子當時的心情,救趙本就是知道趙魏唇齒相連,唇亡而齒寒,況且公子救趙是勝利了,魏安厘王威名楊于遠近,義聲勝于四海,公子對魏,是有功的。而魏安厘王不念兄弟之情,嫉妒也憤恨公子“越俎代庖”,讓一個生、長在大梁的魏國公子,背井離鄉,十余年而不能回去。多少個春夏秋冬的交替,多少個嚴寒酷暑的轉換,公子只能是望著大梁的方向發呆,思念大梁的百姓,思念為自己而死的隱士侯嬴,思念故鄉的一切,可是他無法回去,兄長魏王的嫉妒,變成了惡魔,吞噬了在權利面前僅存的一絲親情。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你是信陵君,你的心情會是怎樣?你會不會也有一絲怨恨?公子是人,不是神!公子也是有血有肉之軀,也是有喜怒哀樂的。公子不是任何人的工具,說救趙就救趙,說救魏就救魏的工具。你魏安厘王要是不樂意,就要殺我魏無忌,你魏安厘王一旦有難了,又想到我魏無忌了。親情就是這樣被侮辱的,就是這樣被毀滅的!
公子偶爾的驕傲和怨恨,讓公子從萬人敬仰的神回到了人。一個人就有七情六欲,不可能不會有知道的喜怒哀樂。
接著上面說。由于跟隨公子來魏的人,都是背叛了魏國的,所以也沒有人愿意回去。這時,公子拜訪的毛薛二公起到作用了。毛公和薛公兩人去見公子說:“公子所以在趙國受到尊重,名揚諸侯,只是因為有魏國的存在啊。現在秦國進攻魏國,魏國危急而公子毫不顧念,假使秦國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廟夷平,公子還有什么臉面活在世上呢?”話還沒說完,公子臉色立即變了,囑咐車夫趕快套車回去救魏國。
公子回來了,魏國的百姓眼神里的忌憚沒有了。
公子回來了,魏國的大梁城都不用害怕滅亡了。
公子回來了,吹過大梁的風不再嗚咽了。
公子回來了,一笑泯恩仇。
公子回到魏國。十余年不曾見面的魏安厘王和魏無忌相擁而泣。破裂的親情,似乎一瞬間有合攏了。放佛還是孩童時候一起玩耍的伴侶。那過去的十年,從來不曾發生一樣。
魏安厘王任命公子為上將,把上將軍大印授給公子。公子終于有機會大展身手了。
首先,魏安厘王三十年(前247),公子派使臣把自己擔任上將軍職務一事通報給各個諸侯國。諸侯們得知公子擔任了上將軍,都各自調兵遣將救援魏國。實際也都是保護自己。按照當時的地理環境,魏國滅亡了,其他國家也茍延殘喘不到幾時。而心理學來說,假使魏國被滅亡了,其他五國人心就渙散了,就好像最后的齊國,看見其他國家都被滅亡了,也就不攻自破了。所謂兵敗如山倒,戰國末期的六國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國了。
信陵君一紙呼吁,趙、楚、魏、韓、燕五國任其調遣。信陵君率領五國軍隊在黃河以南地區把秦軍打得大敗,使秦將蒙驁敗逃。進而乘勝追擊直到函谷關,把秦軍壓在函谷關內,使他們不敢再出關。戰國末期,強秦是很少吃敗仗的,由信陵君率領的兩次,將秦軍打得落花流水。大挫秦軍士氣。
這一次,可給五國都好好地報仇了,給秦軍一次痛擊。
第十:魏王猜忌、妒忌賢能、稱病不朝,郁郁寡歡、四年,醉酒而卒。
可是這一次,對于信陵君是福是禍?福禍還是分不開的,只是福過后了,等待著迎接的就是禍了。信陵君聯合五國抗秦,在諸侯列國中可真謂是威名楊于遠近,義聲勝于四海。但是對于魏安厘王來說,弟弟比自己厲害,功高蓋主,魏安厘王猜忌的本性就又出來了。
當初,信陵君救趙的時候,殺了魏國的大將晉鄙,由此留下了禍根。秦國的人因為忌憚魏無忌,借由當初晉鄙的屬下在魏王面前說信陵君想取而代之。晉鄙的門客在魏王面前大肆詆毀信陵君:“大王??!說信陵君他呢,諸侯國都已經承認信陵君是魏國的大王了,你魏安厘王只是個名字上的??!大家都知道魏國有魏公子無忌,大王你不算什么了?!鼻貒⑶遗扇俗YR信陵君,說:“祝賀你??!信陵君,就快要成為魏國的大王了。”本來就猜忌的魏安厘王魏圉,這下可算找到好理由了。應當廢除魏無忌的相國了。 魏無忌知道了哥哥魏圉又開始猜忌自己了,于是干脆就把相印歸還了魏安厘王。我們可以肆意的想像一下,春秋時期,很多國君,都是殺兄弒弟,為了爭奪一個王位。而信陵君的才能是魏圉之上,魏國人心中的大王,他有功不自傲,不曾想過要奪王兄的王位。很多人反駁說,信陵君廣招門客,不是為了充實自己是什么?這里我可以舉出幾個例子來反駁。
第一:如果信陵君要是想奪王位,早在竊符救趙的時候,有食客三千,又有魏國的兵力和趙國的幫忙,他要是反,輕而易舉,況且信陵君得民心。大梁的子民,都認為信陵君才是他們真正的領袖。而信陵君做的,卻是在救趙以后,把兵符還給了魏安厘王。自己帶罪在身,沒有回去。
第二:忘記是哪里看到的。侯嬴問信陵君:“是想取而代之還是想自保”
信陵君說:“但求自保?!?/p>
侯嬴說:“一山不能容二虎”
當然,這里已經不知道出處了,也許是小說YY的
第三:在信陵君一紙呼吁,五國抗秦可以看出,諸侯國對信陵君的認同信任。完全把兵力交給信陵君。而在合縱以后,信陵君更是得到了諸侯國國君的認同,此時,如果要反魏圉,易如反掌而已。
然而,信陵君做的做是對兄長的失望,稱病不朝。日夜喝酒來麻醉自己。每次看到這里,都滿心的憂傷和難過。一個鼎鼎大名的信陵君,竟然醉酒郁郁而死。
四年以后,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卒。
我難過地想像著信陵君當時的心境。
為自己出謀劃策的好友侯嬴自殺了;
為自己寧死不屈的用時朱亥自殺了;
為自己冒死竊符的知己如姬自殺了;
唯一的兄長魏安厘王對自己不理解和嫉妒。
魏無忌滿眼、滿臉、滿心的落寞和心酸。于是說,信陵君死于醉酒死于婦女,不如說,信陵君魏無忌死于寂寞也。
魏無忌死了,秦軍沒有忌憚了。魏無忌死后十八年,秦滅魏。鼎盛一時的魏,就這樣衰弱了,滅亡了。所以后人也說:“昏蒙愚主聽讒言,公子云亡國亦亡”
后來的漢高祖劉邦很是崇拜信陵君,每次經過大梁的時候都要去拜祭公子,而且還請人為信陵君修建墓碑。他從擊敗叛將黥布的前線歸來,經過大梁時為公子安置了五戶人家,專門看守他的墳墓,讓他們世世代代每年按四季祭祀公子。 公子能顧生前事,死后又留名,雖然只是歷史的驚鴻一瞥,也掀起了一些風浪。雖然對于秦的統一,魏無忌沒有做出任何貢獻,但是那不是他魏無忌的錯,一個賢能的人,遇不到伯樂,再怎么賢能都是無用。百無一用!
太史公也說,公子之賢名,不虛耳。
夷門是哪里可以看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夷門監者、夷門是哪里可以看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