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nèi)容

題紅葉是哪個朝代(題紅葉是哪個朝代的)

誰知道紅葉題詩這個典故嗎?

唐僖宗(862~888年),即李儼。唐代皇帝。懿宗子。公元873~888年在位。處封晉王。十二歲時受宦官劉行深、韓文約擁立。即位后專務(wù)游戲,稱宦官田令孜為“阿父”。乾符元年(874年),關(guān)東旱饑,州縣繼續(xù)催征勒索,爆發(fā)王仙芝、黃巢起義。廣明元年(880年),黃巢攻入長安,逃亡成都,黃巢起義失敗后,他于中和五年(885年)還京師。數(shù)月,即再奔鳳翔,旋又走興元(今陜西漢中東)后又返京,但此時朝廷孤弱,藩鎮(zhèn)之患近在肘腋,已成岌岌不可終日之勢。

唐僖宗時的一天傍晚,年輕的于佑在城墻下漫步。時值“西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的深秋,滿地枯萎的落葉,風呼嘯著而去,樹木的枝椏刺在寒冷的空中好像冰上的裂紋。天色越來越黯,他呆呆立了片刻,頗懷莫名的傷感。他在御溝的流水中洗手,御溝中浮著的落葉在清冽的水中緩緩流出,忽然發(fā)現(xiàn)一片較大的紅葉上面有墨印,他隨手將葉子從水里拾起來。使他意外的是紅葉上題著一首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墨痕未干,字跡姍姍清秀。

他看了看身邊高入云端的宮墻,猜想一定是某個宮女所為。于佑把詩帶回家里,但此事讓他久久不能釋懷,每天夜里輾轉(zhuǎn)反側(cè),眼前全是宮里那個落寞的女子空幻的身影。幾天后,他也在紅葉上題詩兩句,置于御溝上游的流水中:“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之后他又悵然地在流水邊徘徊許久才離去。于佑將此事講給幾個同伴聽,大家都笑他。

一晃幾年過去,于佑已把那件事漸漸淡忘了。他科舉不成,幾近落魄不堪,于是在富室韓泳家教書。一天韓泳告訴他,不久,唐僖宗放出后宮侍女三千,讓她們回到民間婚配。有位叫韓翠蘋的女子是韓泳的同姓,正住在韓舍,他愿為二人牽線結(jié)緣。當時于佑尚未娶親,聽說韓翠蘋姿色美艷,于是答應(yīng)下來。

于佑婚后與韓翠蘋感情很好,一天,韓翠蘋在于佑的畫笥中看見自己親筆題寫的那片紅葉,問于佑哪里得來的,于佑便如實告之。韓翠蘋說:“妾在水中也得到一片紅葉,不知是何人所做?”于佑取來一看,墨跡猶存,正是自己當年曾經(jīng)寫的。倆人皆默然,淚水盈眶,千言萬語不知如何出口,相對感泣良久。因為自紅葉題詩到他們結(jié)為夫婦,中間已隔著十年的光陰。

韓翠蘋為此悲歡交集,于是提筆寫下:“一聯(lián)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今日卻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

這也許是最凄苦無奈也最浪漫溫馨的故事了。“紅葉題詩”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在朝代、人名、情節(jié)上都有些微出入,《本事詩》里記當事人為顧況,《云溪友議·題紅怨》為盧渥,而宋初孫光憲《北夢瑣言》成了進士李茵,人名雖各不同,但內(nèi)容大同小異。

據(jù)《云溪友議》記述,宣宗時,舍人盧渥到長安應(yīng)舉,偶然來到御溝旁,看見一片紅葉,上面題有這首詩,就從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內(nèi)。后來,唐宣宗李忱裁減宮女,準許宮女嫁百官司吏。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宮的姓韓的宮女。一天,韓氏見到箱中的這片紅葉,幽幽地嘆息道:“當時偶然題詩葉上,隨水流去,想不到郎君收藏在此。”

另據(jù)《本事詩》記述,天寶年間,顧況在洛陽時暇日與一二詩友游于苑中。一位宮女在梧桐葉上寫了一首詩,隨御溝流出,詩云:“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顧況得詩后寫下:“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女斷腸時。君恩不閉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從上游流入宮中。過了十幾天,又在御溝流出的梧桐葉上見詩一首,詩云:“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故事很凄美,但她沒有韓氏那么走運。

而在《北夢瑣言》里,卻演化成了人鬼相戀的悲劇故事:進士李茵是襄陽人。一次他游御苑,見一片紅葉自御溝中流出,上題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李茵將紅葉收貯在書箱里。后來僖宗在藩鎮(zhèn)之亂中到了蜀地,李茵奔竄到南山一個老百姓家。見到一個流落人間的宮女,她說自己是宮中的侍書,名叫云芳子。她很有才學(xué),李茵和她交往日深后,云芳子發(fā)現(xiàn)了那片紅葉,哀嘆說:“此妾所題也。”于是同行到蜀地去,一路上云芳子詳細講述了宮中的事。到了綿州時,一個宦官認出了她,宦官問:“你怎么跑到這里來了?”逼令她上馬,強行帶走,李茵十分難過,但又無可奈何。那天晚上他宿在旅店里,云芳忽然進來了,她對李茵說:“妾以重金賄賂了中官,今后我可以跟你走了。”佳人失而復(fù)得,李茵欣喜難以言表。于是兩人相伴回了襄陽。幾年后,李茵得了病身體消瘦,有個道士說他面有邪氣。這時云芳子才對他說了實情:“那年綿竹相遇。妾其實已死。感君之深意,故相從耳。但惜人鬼殊途,不敢再連累君。”說畢置酒與李茵對飲,酒后飄然而去,遂不知所終。

緣分多是三生注定,當事者也會惘然。然而有運氣得以結(jié)緣民間的宮女畢竟極少,或者外人處于同情和想象而加以虛構(gòu),使傳說經(jīng)不起推敲。但許多宮女一生最好的光陰在寂寞的深宮中被埋葬,這種漫長的煎熬卻非外人可以體會。除清朝以外,歷代宮女多為終生在宮中服役,元稹的《行宮》即有“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的句子。從十六歲的懵懂少女到六十歲衰癡老人,流年只在暗中偷換,不知這意味著什么。

清代洪升有戲曲《長生殿》,其中“窺員”一出寫宮女偷看玄宗與楊玉環(huán)同浴,先假借宮女之口說:“自小生來貌天然,花面;宮娥隊里我為先,歸殿;每逢小監(jiān)在階前,相纏;伸手摸他褲兒邊,不見。”兩名宮女看得正興起時,一名太監(jiān)上前調(diào)笑:“兩位姐姐看得高興呵!也等我們看看。”宮女說:“我們侍候娘娘洗浴,有什么高興?”太監(jiān)笑說:“只怕不是侍候娘娘,還在那里偷看萬歲爺哩!”戲謔的背后其實更多是無盡的心酸。

帝王一時高興,可能成全某一個宮女,但不可能成全后宮幾萬宮女。梁祝能在死后化蝶,孟姜女尋夫能把城墻哭倒,民間故事里的愛情,多數(shù)都有比較浪漫的結(jié)局。也許因為現(xiàn)實中這樣完美的結(jié)局太少了,才在故事里加以彌補。

白居易描寫紅葉的詩句

1. 關(guān)于紅葉的詩句白居易

關(guān)于紅葉的詩句白居易 1.關(guān)于紅葉的古詩句

西山紅葉好,露重色欲濃----陳毅

隔斷紅塵三十里 白云紅葉雨悠悠---- 程 顥

爭那白頭方士到,茂陵紅葉已蕭疏。----崔涂

黃花助興方攜酒,紅葉添愁正滿階。---白居易

紅葉紛紛蓋欹瓦,綠苔重重封壞垣。----白居易

莫問華清今日事,滿山紅葉鎖宮門。----白居易

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白居易

紅葉樹飄風起后,白須人立月明中。----白居易

鳥棲紅葉樹,月照青苔地。----白居易

2.描寫紅葉的詩句

1、白草紅葉黃花——元 白樸 《天凈沙 秋》

2、天寒紅葉稀——唐 王維 《山中》

3、紅葉晚蕭蕭——唐 許渾 《秋日赴闕題潼關(guān)驛樓》

4、紅葉青山水急流——唐 許渾 《謝亭送別》

5、庭院碧苔紅葉遍——宋 晏幾道 《蝶戀花·庭院碧苔紅葉遍》

6、曉霜紅葉舞歸程——宋 晏幾道 《臨江仙·淡水三年歡意》

7、詩成自寫紅葉——宋 晏幾道 《訴衷情·憑觴靜憶去年秋》

8、應(yīng)恨不題紅葉、寄相思——宋 晏幾道 《虞美人·閑敲玉鐙隋堤路》

9、鳥棲紅葉樹——唐 白居易 《秋思》

10、紅葉黃花秋又老——宋 張先 《少年游·紅葉黃花秋又老》

11、庭院碧苔紅葉遍——宋 晏幾道 《蝶戀花·庭院碧苔紅葉遍》

12、紅葉飄零——宋 舒亶 《滿庭芳·紅葉飄零》

13、紅葉字——宋 晁端禮 《驀山溪·欄干十二》

14、門掩小晴紅葉院——宋 毛滂 《玉樓春》

15、紅葉聚亭皋——宋 吳則禮 《滿庭芳·玉壘尊罍》

16、應(yīng)吟紅葉送清秋——宋 王安中 《虞美人·文昌郎自文無比》

17、映階紅葉翻——宋 陳克 《菩薩蠻·綠陰寂寂櫻桃下》

18、聊憑紅葉——宋 蔡伸 《滿庭芳·煙鎖長堤》

19、謾題紅葉有新詩——宋 蔡伸 《浣溪沙》

20、沙汀紅葉舞斜陽——宋 王以寧 《浣溪沙》

3.描寫紅葉的古詩詞

古代有一葉知秋的說法,因此常常用紅葉來描寫秋天的壯麗景色,下面就列舉一些代表作品:

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 杜牧《山行》。

2、“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劉禹錫《秋詞》

3、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4、“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白居易《司馬宅》

5、和煙飄落九秋色,隨浪泛將千里情。”----唐代吳融《紅葉》

6、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7、楓葉千枝復(fù)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魚玄機《江陵愁望寄子安》

8、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唐寅《我愛秋香》

9、雨打青松青, 霜染楓葉紅。---- 無名氏《香 山 》

10、江楓自蓊郁,不競松筠力。一葉落漁家,殘陽帶秋色。----成彥雄 《江上楓 》

11、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 ---- 白居易 《秋雨夜眠》

12、秋花偏似雪,楓葉不禁霜。 ---- 皇甫曾 《玉山嶺上作》

13、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 ---- 孟浩然 《送王昌齡之嶺南》

14、五門西角紅樓下,一樹丹楓馬上看。 ---- 陸游《山中望籬東楓樹有懷成都》

15、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 ---- 陸游 《初冬》

16、楓葉欲丹先慘澹,菊叢半倒不支持。----陸游《暮秋書事 》

4.有關(guān)楓葉的詩句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楓葉千枝復(fù)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魚玄機《江陵愁望寄子安》

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唐寅《我愛秋香》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感楓五首

作者:【李賀】 年代:【唐】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蟄蟄垂野厚。

岑中月歸來,蟾光掛空秀。

桂露對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涼梔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張仲蔚,披書案將朽。

香 山

雨打青松青,

霜染楓葉紅。

風吹白云動,

萬里送柔情。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

江上楓 成彥雄

江楓自蓊郁,不競松筠力。

一葉落漁家,殘陽帶秋色。

秋雨夜眠 白居易

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

山行 杜牧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送周子落第游荊南 岑參

山店橘花發(fā),江城楓葉新。

江樓月夜聞笛 劉滄

思飄明月浪花白,聲入碧云楓葉秋。

玉山嶺上作 皇甫曾

秋花偏似雪,楓葉不禁霜。

過蠻洞 宋之問

林暗交楓葉,園香覆橘花。

送王昌齡之嶺南 孟浩然

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

江上楓 成彥雄

江楓自蓊郁,不競松筠力。

山中望籬東楓樹有懷成都 陸游

五門西角紅樓下,一樹丹楓馬上看。

初冬 陸游

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

暮秋書事 陸游

楓葉欲丹先慘澹,菊叢半倒不支持。

文征明山水 乾隆

祛暑松蔭老,點秋楓葉新。

送增田涉君歸國 魯迅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楓葉紅霞舉,蒼蘆白浪川

楓香晚華靜,錦水南山影

赤葉楓林百舌鳴,黃泥野岸天雞舞

霜染鴉楓迎日醉,寒沖涇水帶冰流

鴻飛冥冥日月白,青楓葉赤天雨霜

5.關(guān)于紅葉的唯美詩詞有哪些

具體詩句如下。

白居易 【雜曲歌辭·小曲新詞】 霽色鮮宮殿,秋聲脆管弦。圣明千歲樂,歲歲似今年。

白居易 【早秋獨夜】 井梧涼葉動,鄰杵秋聲發(fā)。獨向檐下眠,覺來半床月。

白居易 【小曲新詞二首】 霽色鮮宮殿,秋聲脆管弦。圣明千歲樂,歲歲似今年。

劉言史 【立秋】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殷堯藩 【江行二首】 暝色滄州迥,秋聲玉峽長。只因江上月,不覺過潯陽。

皮日休 【和魯望風人詩三首】 江上秋聲起,從來浪得名。逆風猶掛席,若不會凡情。

錢珝 【江行無題一百首】 睡穩(wěn)葉舟輕,風微浪不驚。人居蘆葦岸,終夜動秋聲。

薛能 【雜曲歌辭·楊柳枝】 洛橋晴影覆江船,羌笛秋聲濕塞煙。閑想習(xí)池公宴罷,水蒲風絮夕陽天。

劉禹錫 【登清暉樓】 潯陽江色潮添滿,彭蠡秋聲雁送來。南望廬山千萬仞,共夸新出棟梁材。

湘驛女子 【題玉泉溪】 紅葉醉秋色,碧溪彈夜弦。佳期不可再,風雨杳如年。

湘中女子 【驛樓誦詩】 紅樹醉秋色,碧溪彈夜弦。佳期不可再,風雨杳如年。

雍陶 【韋處士郊居】 滿庭詩境飄紅葉,繞砌琴聲滴暗泉。門外晚晴秋色老,萬條寒玉一溪煙。

6.關(guān)于紅葉的詩詞

1、白草紅葉黃花 元 白樸 《天凈沙 秋》

2、天寒紅葉稀 唐 王維 《山中》

3、紅葉晚蕭蕭 唐 許渾 《秋日赴闕題潼關(guān)驛樓》

4、紅葉青山水急流 唐 許渾 《謝亭送別》

5、庭院碧苔紅葉遍 宋 晏幾道 《蝶戀花·庭院碧苔紅葉遍》

6、曉霜紅葉舞歸程

晏幾道

《臨江仙·淡水三年歡意》

7、詩成自寫紅葉

晏幾道

《訴衷情·憑觴靜憶去年秋》

8、應(yīng)恨不題紅葉、寄相思

晏幾道

《虞美人·閑敲玉鐙隋堤路》

9、鳥棲紅葉樹

白居易

《秋思》

10、紅葉黃花秋又老

張先

《少年游·紅葉黃花秋又老》

11、庭院碧苔紅葉遍

晏幾道

《蝶戀花·庭院碧苔紅葉遍》

12、紅葉飄零

舒亶

《滿庭芳·紅葉飄零》

13、紅葉字

晁端禮

《驀山溪·欄干十二》

14、門掩小晴紅葉院

毛滂

《玉樓春》

15、紅葉聚亭皋

吳則禮

《滿庭芳·玉壘尊罍》

16、應(yīng)吟紅葉送清秋

王安中

《虞美人·文昌郎自文無比》

17、映階紅葉翻

陳克

《菩薩蠻·綠陰寂寂櫻桃下》

7.有關(guān)紅葉的詩句

題紅葉朝代:唐代作者:宣宗宮人原文: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紅葉朝代:唐代作者:吳融原文:露染霜干片片輕,斜陽照處轉(zhuǎn)烘明。

和煙飄落九秋色, 隨浪泛將千里情。幾夜月中藏鳥影,誰家庭際伴蛩聲。

一時衰颯無多恨,看著清風彩剪成。紅葉朝代:唐代作者:羅隱原文: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綠,山冷雨催紅。 游子灞陵道,美人長信宮。

等閑居歲暮,搖落意無窮。紅葉朝代:唐代作者:唐彥謙原文:無處不飄揚,高樓臨道旁。

素娥前夕月,青女夜來霜。 宿雨隨時潤,秋晴著物光。

幽懷長若此,病眼更相妨。 蜀紙裁深色,燕脂落靚妝。

低叢侵小閣,倒影入回塘。 謝脁留霞綺,甘寧棄錦張。

何人休遠道,是處有斜陽。 薜荔垂書幌,梧桐墜井床。

晚風生旅館,寒籟近僧房。 桂綠明淮甸,楓丹照楚鄉(xiāng)。

雁疏臨鄠杜,蟬急傍瀟湘。 樹異桓宣武,園非顧辟疆。

茂陵愁臥客,不自保危腸。

8.求關(guān)于紅葉的古詩文

停車坐愛風鈴?fù)恚?霜葉紅于二月花白居易《和杜錄事題》紅葉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

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連行排絳帳,亂落剪紅巾。

解駐籃輿看,風前唯兩人。白居易《秋雨中贈元九》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

莫怪獨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白居易《酬皇甫郎中對新菊花見憶》愛菊高人吟逸韻,悲秋病客感衰懷。

黃花助興方攜酒,紅葉添愁正滿階。居士葷腥今已斷,仙郎杯杓為誰排?愧君相憶東籬下,擬廢重陽一日齋。

白居易《杪秋獨夜》無限少年非我伴,可憐清夜與誰同。歡娛牢落中心少,親故凋零四面空。

紅葉樹飄風起后,白須人立月明中。前頭更有蕭條物,老菊衰蘭三兩叢。

崔涂《續(xù)紀漢武》分明三鳥下儲胥,一覺鈞天夢不如。爭那白頭方士到,茂陵紅葉已蕭疏。

有關(guān)楓葉的詩句

綺羅香 紅葉

年代:【宋】 作者:【張炎】 體裁:【詞】

萬里飛霜,千林落木,寒艷不招春妒。楓冷吳江,獨客又吟愁句。正船艤、流水孤村,似花繞、斜陽歸路。甚荒溝、一片凄涼,載情不去載愁去。長安誰問倦旅。羞見衰顏借酒,飄零如許。謾倚新妝,不入洛陽花譜。為回風、起舞尊前,盡化作、斷霞千縷。記陰陰、綠遍江南,夜窗聽暗雨。

綺羅香 紅葉

年代:【宋】 作者:【王沂孫】 體裁:【詞】

玉杵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吳江孤樹。幾點朱鉛,幾度怨啼秋暮。驚舊夢、綠鬢輕凋,訴新恨、絳唇微注。最堪憐,同拂新霜,繡蓉一鏡晚妝妒。千林搖落漸少,何事西風老色,爭妍如許。二月殘花,空誤小車山路。重認取,流水荒溝,怕猶有、寄情芳語。但凄涼、秋苑斜陽,冷枝留醉舞。

【注釋】:

情感備至,而萬物皆可為文。王沂孫的故國之戀在落葉、紅葉、新月、春水等身上,皆可寄寓。此詞是為賞紅葉而作,意在為紅葉傳神,卻被寫得如此凄美,實則寄寓詞人一片憐愛哀婉的情緒。

“玉杵余丹,金刀剩彩,重染吳江孤樹”。玉杵,是仙人搗藥用的 ,丹即方士煉丹的朱砂。六朝、隋、唐至宋,有立春制作剪彩樹的民間習(xí)俗 。“剪彩花前燕始飛 ”,“剪彩作新梅”,都是用紅綃剪花,唐崔信明有“楓落吳江冷”句,得句一時,第三句就是用此詩意。楓樹新出紅葉,象是仙人杵下余留的丹砂,是宮廷剪花剩下的紅綃。作者把楓樹寫得清美而孤單。 “ 幾點朱鉛 ,幾度怨啼秋暮”。楓葉上的紅色,已經(jīng)經(jīng)過幾番暮秋涼雨。詞人在這句賦予楓葉可以怨啼的感情,用擬人化的效果,準確而生動地表達了楓葉的變化。

“驚舊夢、綠鬢輕凋,訴新恨、絳唇微注”青色的楓葉,在秋天變紅,恰似舊夢消逝堪驚,綠鬢已容易地凋謝了。紅色楓葉又像微點絳唇 ,在訴說新恨。“最堪憐,同拂新霜,繡蓉一鏡晚妝妒。”緊承上文。用“憐”“愛”表達楓葉之變化 。“繡蓉”,如錦繡似的芙蓉,即荷花,“鏡”指水面 。紅荷對經(jīng)霜楓葉之紅艷生妒,則楓葉顏色之惹人憐愛可知。王沂孫意在表達出,芙蓉仍是荷花 ,池水卻成妝鏡 。一“妒”字,把荷花人格化。為什么不是“芙蓉如面”的美人臨鏡晚妝,嫉妒楓葉之艷色?因為前有“同拂新霜”一句,則知非與楓葉同時之植物秋荷莫屬也。下片由“愛”生“ 憐 ”,寫出憐惜紅葉之意味。“千林搖落漸少”秋天到了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宋玉《九辯》),“何事西風老色,爭妍如許”。只有楓葉獨自鮮紅如初。西風中的深老的顏色,因何還能這樣爭研斗美 ?“二月殘花,空誤小車山路”。平鋪開來,對紅葉之貌美,極度贊揚。

“重認取、流水荒溝,怕猶有、寄情芳語 ”。用唐人御溝紅葉題詩的典故用來 。借指紅葉雖已落下,但自然有情有義。唐宣宗宮女有《題紅葉》詩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這里說更應(yīng)再仔細辨認一下荒溝流水中的紅葉,希望有唐宮女一樣的寄托情思的芳美詩句在上面。

“但凄涼、秋苑斜陽 ,冷枝留醉舞。”照應(yīng)“重染吳江孤樹。”白居易《醉中對紅葉》:“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比紅為醉酒之貌。姜夔《法曲獻仙音》詞:“ 誰念我重見冷楓紅舞 ”,楓葉紅了,是天冷之故 。“但”字承上轉(zhuǎn)折 ,御溝題詩的紅葉已不見了,只有斜陽臨照和冷楓上的紅葉依舊 。從“ 秋苑”到“醉舞”烘托出一種凄涼境界。以“ 凄涼 ”二字包領(lǐng),表現(xiàn)了萬分無可奈何的情緒。

紅葉即是楓葉。在這首詠紅葉詞中,詞人抒發(fā)對秋天楓葉的自我感受。隨心想象,因而寫得是一片憐愛哀惋情緒 。詞為賞紅葉而寫 ,所以意在為紅葉傳神,紅葉卻被賦予幽美而孤寂凄清的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

作者因寄所托,反映了自己一種心境。

題紅葉

年代:【唐】 作者:【宣宗宮人】 體裁:【五絕】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注釋

這首詩相傳為唐宣宗時宮人韓氏所寫。關(guān)于這首詩,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據(jù)《云溪友議》記述,宣宗時,詩人盧渥到長安應(yīng)舉,偶然來到御溝旁,看見一片紅葉,上面題有這首詩,就從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內(nèi)。后來,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宮的姓韓的宮女。一天,韓氏見到箱中的這片紅葉,嘆息道:「當時偶然題詩葉上,隨水流去,想不到收葳在這里。」這就是有名的「紅葉題詩」的故事。

從詩的內(nèi)容看,很象宮人口吻。它寫的是一個失去自由、失去幸福的人對自由、對幸福的向往。詩的前兩句「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妙在只責問流水太急,訴說深宮太閑,并不明寫怨情,而怨情自見。一個少女長期被幽閉在深宮之中,有時會有流年侯水、光陰易逝、青春虛度、紅顏暗老之恨,有時也會有深宮無事、歲月難遣、閑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這兩句詩,以流水之急與深宮之閑形成對比,就不著痕跡、若即若離地托出了這種看似矛盾而又交織為一的雙重苦恨。詩的后兩句「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運筆更委婉含蓄。它妙在曲折傳意,托物寄情,不從正面寫自己的處境和心情,不直說自己久與人間隔離和渴望回到人間,而用折射手法,從側(cè)面下筆,只對一片隨波而去的紅葉致以殷勤的祝告。這里,題詩人對身受幽囚的憤懣、對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沖破樊籠的強烈意愿,盡在不言之中,可以不言而喻了。

感楓五首

年代:【唐】 作者:【李賀】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蟄蟄垂野厚。

岑中月歸來,蟾光掛空秀。

桂露對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涼梔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張仲蔚,披書案將朽。

【注釋】:

“梔”念zhi

“璺”念wen

這是詩人秋天居住在昌谷家中,有感于讀書無成,僻處一隅的詠懷之作。

詩共十二句,前十句全是寫景。這些景物,有的明麗芳香,有的凄涼幽冷,彼此色調(diào)很不一致。作者把它們放在一起,構(gòu)成特殊的情境,以與自己當時的處境和心境相適應(yīng)。這是李賀詩歌“奇詭”的一種表現(xiàn)。

首二句寫石。“石根秋水明”,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一派澄明雅潔的秋光水色;“石畔秋草瘦”,又使人聯(lián)想起霜風凄緊,草木枯凋的肅殺氣象。秋水澄明,秋草枯瘦,這景象明麗而又晦澀,柔媚而又瘦硬,說不上是妍是媸,是榮是枯,叫人愛又不是,恨又不是,喜又不是,悲又不是。這類奇異的景物,正是作者當時欲進不得、欲退不能的矛盾心情的曲折反映。

三、四句寫竹。“侵衣野竹香”,野竹叢生,香侵衣袖,使人愛不忍離。“蟄蟄垂葉厚”,形容竹葉攢簇。傍晚時分,暮色沉沉,濃密的竹葉加深了夜的灰暗色調(diào),則不免使人感到陰森可怖。四句起落頻繁,轉(zhuǎn)折急驟,迷離恍惚,變化莫測。

中間四句寫空中景色。皎潔的月亮從東山升起,高高地掛在湛藍的夜空,顯得娟秀可愛。月中的桂樹映襯著嫦娥苗條的身影,星星躲在云彩的下邊,眨巴著眼睛在互相逗樂。這一切多么美麗,多么迷人!可惜都在天上,遠離人間,可望而不可即。于是筆鋒一轉(zhuǎn),又回到人間,繼續(xù)寫眼前昌谷的景物。

“凄涼梔子落,山璺泣清漏”。在嚴霜的摧殘下,梔子花凋落了。泉水從巖石的縫隙里一點一滴艱難地擠出來,發(fā)出幽咽的聲響,仿佛傷心人的啜泣。寫到這里,繁星閃爍,皓月千里的澄明境界突然化為烏有,取而代之的是眼前幽冷凄清的場景。這兩句對上是轉(zhuǎn)折,對下是鋪墊。

結(jié)束二句寫人事。張仲蔚原是古之隱士,他博學(xué)有文才,“好作詩賦”,然而窮困不堪,“所居蓬蒿沒人”(晉摯虞《三輔決錄注》)。顯然,作者是以張仲蔚自況,說自己成年累月在昌谷攻讀詩書,書案都快朽爛了,還是一事無成。“案將朽”三字極為沉痛,把自己滿肚子的委屈一古腦兒傾吐出來。

楓橋夜泊

年代:【唐】 作者:【張繼】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詠懷

年代:【魏晉】 作者:【阮籍】

湛湛長江水,

上有楓樹林。

皋蘭被徑路,

青驪逝骎骎。

遠望令人悲,

春氣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

朝云進荒淫。

朱華振芬芳,

高蔡相追尋。

一為黃雀哀,

淚下誰能禁。

三閭廟

年代:【唐】 作者:【戴叔倫】 體裁:【五絕】

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查看格律 寫讀后感 返回

蝶戀花

年代:【清】 作者:【納蘭性德】 體裁:【詞】

今古河山無定距。

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

滿目荒涼誰可語?

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yīng)無數(shù)。

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

一往情深深幾許?

深山夕照深秋雨。

蜀國弦

年代:【唐】 作者:【李賀】 體裁:【樂府】

楓香晚花靜,錦水南山影。

驚石墜猿哀,竹云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南湖晚秋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五古】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但惜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踏黃蘆草。

慘淡老榮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秋興八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律】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采桑子

年代:【宋】 作者:【朱敦儒】 體裁:【詞】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碧山對晚汀洲冷,楓葉蘆根。日落波平。愁損辭鄉(xiāng)去國人。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三閭廟 戴叔倫

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無題 李商隱

寒夜孤單誰相伴, 雨意綿綿情難斷。

楓醉未到清醒時, 情落人間恨無緣。

早秋宿田舍 曹鄴

澗草疏疏螢火光,山月朗朗楓樹長。

南村犢子夜聲急,應(yīng)是欄邊新有霜。

長相思 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鞠花開,鞠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簾風月閑。

江陵愁望寄子安 魚玄機

楓葉千枝復(fù)萬枝,

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東流無歇時。

漁父 張志和

松江蟹舍主人歡,

菰飯莼羹亦共餐。

楓葉落,荻花干,

醉宿漁舟不覺寒。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黃昏,

野店無燈欲閉門。

倒出岸沙楓半死,

系舟猶有去年痕。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龍

青楓颯颯雨凄凄,

秋色遙看入楚迷。

誰向孤舟憐逐客,

白云相送大江西。

我愛秋香 唐寅

我畫藍江水悠悠,

愛晚亭上楓葉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煙裊裊繞經(jīng)樓。

蜀國弦 李賀

楓香晚花靜,錦水南山影。

驚石墜猿哀,竹云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唐 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湘妃 李賀

筠竹千年老不死,長伴秦娥蓋湘水。

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

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

幽愁秋氣上青楓,涼夜波間吟古龍。

送張四 王昌齡

楓林已愁暮,楚水復(fù)堪悲。

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聽流人水調(diào)子 王昌齡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

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重別李評事 王昌齡

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

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九月九日 崔國輔

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xiāng)。

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述懷寄衡州令狐相公 李益

調(diào)元方翼圣,軒蓋忽言東。道以中樞密,心將外理同。

白頭生遠浪,丹葉下高楓。江上蕭疏雨,何人對謝公。

柳楊送客 李益

青楓江畔白蘋洲,楚客傷離不待秋。

君見隋朝更何事,柳楊南渡水悠悠。

送人歸岳陽 李益

煙草連天楓樹齊,岳陽歸路子規(guī)啼。

春江萬里巴陵戍,落日看沈碧水西。

巴江夜猿 馬戴

日飲巴江水,還啼巴岸邊。

秋聲巫峽斷,夜影楚云連。

露滴青楓樹,山空明月天。

誰知泊船者,聽此不能眠。

贈別江客 馬戴

湘中有岑穴,君去掛帆過。

露細蒹葭廣,潮回島嶼多。

汀洲延夕照,楓葉墜寒波。

應(yīng)使同漁者,生涯許釣歌。

懷黃頗 馬戴

有客南浮去,平生與我同。

炎州結(jié)遙思,芳杜采應(yīng)空。

秦雁歸侵月,湘猿戲裊楓。

期君翼明代,未可戀山中。

題紅葉的軼事典故

據(jù)《云溪友議》記述,唐宣宗時,詩人盧渥到長安應(yīng)舉,偶然來到御溝旁,看見一片紅葉,上面題有這首詩,就從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內(nèi)。后來,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宮的姓韓的宮女。一天,韓氏見到箱中的這片紅葉,嘆息道:“當時偶然題詩葉上,隨水流去,想不到收藏在這里。”對此,《青瑣高議》和《北夢瑣言》(據(jù)《太平廣記》引)也有記載,但在朝代、人名、情節(jié)上都有出入。這一故事在輾轉(zhuǎn)流傳中,當然不免有被人添枝加葉之處,但也不會完全出于杜撰。從詩的內(nèi)容看,很像宮人口吻。

宣宗宮人出現(xiàn)在哪一個朝代?

宣宗宮人

宣宗宮人,姓韓氏。 平生只寫了一首詩,名為題紅葉。

詩·題紅葉

年代:【唐】 作者:【宣宗宮人】 體裁:【五言絕句】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譯文: 流動的河水為何急急流去,我在深深的皇宮里整日清閑空虛。 我依依不舍的辭別紅葉,到了皇宮外面要好好的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背景: 這首詩相傳為唐宣宗時宮人韓氏所寫。關(guān)于這首詩,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據(jù)《云溪友議》記述,宣宗時,詩人盧渥到長安應(yīng)舉,偶然來到御溝旁,看見一片紅葉,上面題有這首詩,就從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內(nèi)。

將 題紅葉改寫成故事,將韓氏采摘紅葉,題寫紅葉,漂流紅葉,紅葉被發(fā)現(xiàn)收藏這一傳奇故事記錄下來,3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這首詩相傳為唐宣宗時宮人韓氏所寫。關(guān)于這首詩,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據(jù)《云溪友議》記述,宣宗時,詩人盧渥到長安應(yīng)舉,偶然來到御溝旁,看見一片紅

葉,上面題有這首詩,就從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內(nèi)。后來,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宮的姓韓的宮女。一天,韓氏見到箱中的這片紅葉,嘆息道:“當時偶然題詩葉上,

隨水流去,想不到收葳在這里。”這就是有名的“紅葉題詩”的故事。對此,《青瑣高議》和《北夢瑣言》(據(jù)《太平廣記》引)也有記載,但在朝代、人名、情節(jié)

上都有出入。

 

這一故事在輾轉(zhuǎn)流傳中,當然不免有被人添枝加葉之處,但也不會完全出于杜撰。從詩的內(nèi)容看,很象宮人口吻。它寫的是一個失去自由、失去幸福的人對自

由、對幸福的向往。詩的前兩句“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妙在只責問流水太急,訴說深宮太閑,并不明寫怨情,而怨情自見。一個少女長期被幽閉在深宮之

中,有時會有流年侯水、光陰易逝、青春虛度、紅顏暗老之恨,有時也會有深宮無事、歲月難遣、閑愁似海、度日如年之苦。這兩句詩,以流水之急與深宮之閑形成

對比,就不著痕跡、若即若離地托出了這種看似矛盾而又交織為一的雙重苦恨。詩的后兩句“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運筆更委婉含蓄。它妙在曲折傳意,托物

寄情,不從正面寫自己的處境和心情,不直說自己久與人間隔離和渴望回到人間,而用折射手法,從側(cè)面下筆,只對一片隨波而去的紅葉致以殷勤的祝告。這里,題

詩人對身受幽囚的憤懣、對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她的沖破樊籠的強烈意愿,盡在不言之中,可以不言而喻了。俞陛云在《詩境淺說續(xù)編》中評李白的《玉階怨》說:

“其寫怨意,不在表面,而在空際。”這話也可以移作對這首《題紅葉》詩的贊語。

 

除這首《題紅葉》外,在唐代還流傳有一個梧葉題詩的故事。據(jù)《云溪友議》、《本事詩》等書記述,天寶年間,一位洛陽宮苑中的宮女在梧葉上寫了一首詩,

隨御溝流出,詩云:“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詩在民間遂得傳播。詩人顧況得詩后曾和詩一首:“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女斷腸

時。君恩不閉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過了十幾天,又在御溝流出的梧葉上見詩一首,詩云:“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

取次行。”這后一首詩在《全唐詩》中題作《又題洛苑梧葉上》,也不失為一首好詩。從詩的首句“一葉題詩出禁城”,可以想見題詩人目送葉去、心與俱遠的情

景。這片小小的梧葉,成了她的化身,既負荷著她的巨大的苦痛,又浮載著她的縹緲的希冀。句中的“出禁城”三字,與《題紅葉》詩中的“到人間”三字一樣,含

有極其復(fù)雜的感情。這里,人生的要求、祝愿、遐想、幻夢是溶合在一起的。下句“誰人酬和獨含情”,是進而游翔她的詩思。這位得不到愛情的少女,把她對愛情

的想象隨著梧葉也送出了禁城。她題詩的一片心意原是“寄與有情人”,但“寄與誰”,“誰人酬和”,這片梧葉出禁城后又會有什么樣的遭遇呢?這些,縱然渺茫

難知,也足以令她浮想翩翩,含情脈脈;可是,句中一個“獨”字卻又透露了她的現(xiàn)實處境之可哀。下面兩句“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正是回到現(xiàn)實

后的絕望和嗟嘆。這時,隨波蕩漾的梧葉已經(jīng)乘春而逝,而回顧自身,仍然在“年年不見春”的禁城之內(nèi)。如果說詩的前半首是身在痛苦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的美好幻想;那

么,這后半首就是走出幻想世界后感到的加倍痛苦了。總的看來,這首《又題》寫得較實,較直,以真摯動人。但不如《題紅葉》詩之空靈醞藉,言簡意長,給人以

更多的玩索余地。

 

唐代出現(xiàn)了大量宮怨詩,但幾乎全都出自宮外人手筆,至多只能做到設(shè)身處地,代抒怨情,有的還是借題發(fā)揮,另有寄托。這首《題紅葉》詩以及另兩首題梧葉詩之可貴,就在于讓我們直接從宮人之口聽到了宮人的心聲。

好了,文章到此結(jié)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343.html

發(fā)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fā)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