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這首詩好在哪里 詠柳這個
今天給各位分享詠柳這首詩好在哪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詠柳這個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你知道《詠柳》這首詩妙在哪里嗎?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這首《詠柳》是小學(xué)生都會背的名篇!不過,于我而言,小時候只是背過,至于它具體好在哪里,已經(jīng)不甚明了,現(xiàn)在就來分析一下它的妙處。
從題目可以看出,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的對象是柳樹。
詩的第一句,碧玉妝成一樹高,這里用碧玉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二者顏色相似。另外,“碧玉”是一個典故,在南朝時已有“小家碧玉”這個成語,形容質(zhì)樸美麗的貧大談家少女。作者把柳樹比作婀娜多姿的少女,其中“妝”字用得很傳神!
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絳,絲絳就是絲帶,萬是虛詞,說明柳條很多。這一句是用絲絳來比喻柳條,并且萬千柳條仿佛已變成美人的裙帶,二者都頗具風(fēng)姿與活力!
后兩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第三句提問,第四句回答,其實是一個設(shè)問。風(fēng)本來捉摸不定,作者卻讓它化身為春姑娘手里的剪刀,剪出柳葉的形狀,可謂神來之筆、腦洞清奇!把春風(fēng)比作剪刀,這是全詩用的第三個比喻。
整體來說,第一句寫柳樹,第二句寫柳條,第三句寫柳葉,由遠及近。用了三個圓悉比喻,一個設(shè)問,前兩句擬人。雖然題目為詠柳,最后卻歌頌了春天給大自然賦予的氣象與活力,妙哉!
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唐詩作得好、書法寫得狂、仕途走得順、壽命活得長、為人還風(fēng)趣!
他為官五十年,歷經(jīng)幾任皇帝,沒被外放、沒被貶官,還官至宰相,連辭官時都有文武百官相送,這樣平順的人生,在兩千多年的封橘仿乎建社會中是絕無僅有的!
當時賀知章奉詔回鄉(xiāng),百官送行,他的心情格外高興。坐船去南門外潘水河邊的舊宅,正是二月早春,他忽然看到一株高大的柳樹,在河岸邊如鶴立雞群,于是提筆寫了《詠柳》,既贊美柳樹,也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他把春風(fēng)比作剪刀的創(chuàng)意,影響了后世的不少詩人,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地方。
都說曾鞏的《詠柳》寫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處?
這需要純高結(jié)合全詩來分析,再和其它的作品來對比,就能夠了解曾鞏的《詠柳》的出彩之處了,我這里,就拿賀知章的《詠柳》對比。
一、意境方面,曾鞏的《詠柳》更多的是寫實,而不是一味地歌頌。
柳樹在歷代的作品當中,都是歌頌著,并且都寫得都挺美,但是卻并沒有完全的貼近現(xiàn)實,那些詩人看到的都是細細的垂柳,而真實的柳條兒,卻不是那樣的。
像賀知章的《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這可以說是柳樹的天花板了,但是真的是這樣的嗎?并不是!只有嫩嫩的垂柳,才是細細的“萬條垂下綠絲絳”,而這種景象,也只有作為景點柳才有,擱哪個大柳樹,你只會看到了默綠近乎發(fā)黑的葉子,我在學(xué)詩的時候,校園里有棵大柳樹,因為詩不對實物,我甚至懷疑老師騙我。
反觀曾鞏的《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fēng)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
其它的不說,亂亂的枝條,柳芽不綠,是黃色的,沒有“綠絲絳”的美侖美奐,但是更為真實搜衡。垂柳的意境是很好沒錯,但是柳樹在抽新芽的時候,真的并沒有乖乖的“垂”著,特別是不見水的柳樹,完全就不垂——柳樹并不只有垂柳這一個品種。
二、曾鞏的《詠柳》是發(fā)芽時期,寫實了后面柳絮期有多討嫌。
曾鞏所說的“飛花蒙日月”的東西是柳絮,有很多詩人對它也同樣是贊揚的,但是在我們現(xiàn)實社會當中,真的那么愛柳絮嗎?并不是!
在每年,有著太多關(guān)于柳絮過敏的新聞,在報道當中,也有部分人對柳絮挺為排斥,垂柳的風(fēng)景獨好,但是不代表柳絮這玩意是可愛的,有很多人對柳樹的認知都來自各種文藝作品,并且賞柳也只會在垂柳時期去看,因此很多人對柳樹的印象都是很美好的,在現(xiàn)在我們知道柳絮過敏的情況,表明著這種美景,并不是適合任何人(下圖不是下雪,是樹絮飄飛)。
三、其它詩人寫柳,都寫它的美,而曾鞏,則是寫了它的全部。
我們很多人一聽說柳樹,都會想著“萬條垂下綠絲絳”或是柳絮飄飄,而在其它狀態(tài)的柳樹,并不是所有人都見過的。曾鞏的這篇,就有說到它的清霜降后、柳葉飄零(冬天的柳樹)。
在此不說跟寫語文題一樣的“借詩諷人”,而單看整詩來說,曾鞏的這一篇,我覺得屬于比較簡單做漏尺易懂的寫柳詩作。短短的幾句詩,就能夠把柳樹從抽芽、垂柳、開花(柳絮)、落葉的狀態(tài)全寫了出來,概括得非常全面。
因此,雖然曾鞏的這首《詠柳》,并不是教科書上面人人稱頌的那個,但是我覺得有它的出彩之處。
賀知章的《詠柳》被譽為詠物詩中的精品,這首詩具體好在哪里?
謝邀:
開篇明義,《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寫的首詩。《詠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呢?從題目就可以知道,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所吟詠的對象是柳。
賀知章的這首《詠柳》詩比喻新奇精巧,靈活多樣,四句詩用了三個比喻句,三個比喻三個層次,從大處寫到小處;詩歌的排篇布局好像繪畫一樣,從寫意到工筆細繪,先勾出輪廓,再添枝加葉補充細節(jié),描繪精妙傳神,既顯示出了春風(fēng)的力量,又拓寬了春天的氣息。
詩人筆下的柳樹好像是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人,詩歌節(jié)奏明快,朗朗上口,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審美。可以說,賀知章的《詠柳》詩是詠物詩中的精品佳作了。原詩如下: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賀知章要贊詠柳,那從哪里起筆最好呢?也就是說詩人眼前的柳樹給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當然是柳樹的整體形象了,那就是柳枝在春風(fēng)中呈現(xiàn)出的動人心扉的曼妙之美。
當春風(fēng)吹綠大地的時候,柳樹也迫不及待地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fēng)吹拂中,有一種迷人的形態(tài)。
所以詩作開篇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詩人用一個“妝”字就把柳樹擬人化了,像是一個美女在化妝,而她并非涂脂抹粉,而是用“碧玉”化妝。
詩句將初春綻放新綠的柳樹比喻成“碧玉”,這是修辭的巧妙運用,顯示出了柳樹的鮮嫩新翠。同時,詩人將柳樹擬人化,讓人在品讀的時候能感覺到柳樹就像是一位妝容精致的美女。她不僅貌美,還清純可愛。
詩句中的“碧玉”有兩層含義: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guān),“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fā)、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字讓人們對柳樹的淡雅之美產(chǎn)生了深刻的印象。
“碧玉”和柳樹發(fā)芽的顏色的是如此相似,所以這個比喻句相當貼切,不僅寫出了柳樹的鮮嫩新翠,而且還給人留下柳樹新綠的淡雅之美與平和之美。
“萬條垂下綠絲絳”,緊承上句來寫。詩人將千萬條垂下的柳枝比喻成綠絲編織而成的少女的裙帶。一個“垂”字,暗示出“碧玉小家女”的纖柔之美。而“綠”字又與上句的“碧”字再次生發(fā)、再次補充,這就把早春的垂柳寫得更為逼真,更加飄搖了。坦脊備
詩人由下垂的曼妙柳枝聯(lián)想到少女身上垂墜的綠色絲織裙帶,可見在微風(fēng)中搖曳的曼妙的柳枝在詩人的眼中,是別有一番風(fēng)韻的。
賀知章在一、二句中連用兩次比喻,用不同的事物來比喻柳樹的不同方面,這在詩歌中形成了比喻,更加顯示出柳樹的曼妙多姿和鮮嫩新翠。
如果說一、二句中詩人在贊詠柳樹的整體形象和曼妙柳枝的話,那么第三句則是詩人對柳葉的贊詠。但是詩人賀知章并沒有直接贊詠柳葉之美,而是以設(shè)問提出:不知這細細的葉子是哪讓毀位能工巧匠剪裁出來的呢?
這是詩人緊接著對柳枝贊詠的思路來寫的。這女子的妝容是這么精致,垂下的枝條是這樣曼妙,這些如絲絳的柳條似的柳葉是誰剪裁出來的呢?
詩人用驚嘆的一問來贊美巧奪天工可以傳情的如眉的柳葉,這一聲看似疑問的話語中飽含著詩人由衷的驚嘆與欣喜。
第四句的回答特別精彩。原來是二月的和煦春風(fēng),手里拿著一把剪刀,給大地換上了新裝。詩人將和煦的春風(fēng)比作了一把神奇的剪刀野納,這是詩人第三次用到比喻的修辭手法。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是二月的春姑娘用她那靈巧的纖纖玉手剪裁出這些嫩綠的葉兒,給大地披上新裝,給人們以春的信息。
如果將第三句和第四句結(jié)合起來看的話,這兩句把比喻和設(shè)問結(jié)合起來,并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致,把春風(fēng)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也體現(xiàn)出了詩人別出心裁的詩歌表現(xiàn)手法。
在詩歌中,詩人通過新奇的想象,用擬人的手法刻畫春柳的形象,以奇妙而貼切的比喻,賦予春風(fēng)一個獨特而新穎的形象,顯示出了春天的無限生機,使人感到清新爽目,構(gòu)思上也可謂獨出心裁。
詩的三、四句采用問答形式。尤其是第四句把春風(fēng)比作剪刀,回答了柳葉生發(fā)的原因,再現(xiàn)了春風(fēng)吹綠萬物的自然規(guī)律。
詩人巧妙地將視之無形,難以觸摸,對大自然的作用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的春風(fēng)物化,變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使之舉目可見,觸手可及,令人真切地感受到春回大地、春風(fēng)駘蕩、柳枝搖曳的大自然美景。
這首詩只有四句,卻很富于層次的變化。第一句先寫總的印象,第二句單就柳枝做了一番細致的描寫,第三、四句再進一步寫柳葉。詩人先從大處著眼,愈寫愈細。
而且詩的前兩句和后兩句在修辭和寫法上也不一樣。前兩句是運用擬人的手法來描寫形容,碧樹如玉,柳枝如絲,碧樹如何高上去,柳枝如何垂下來。
后兩句運用巧妙的設(shè)問與鮮明的比喻來寫柳葉,一問一答,問得巧妙,答得精彩。賀知章用剪刀來比春風(fēng),寫出了柳葉被春風(fēng)吹綠的詩情畫意,詩句新巧精致。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情畫意美不勝收,讀來讓人回味無窮。
詠柳這首詩好在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詠柳這個、詠柳這首詩好在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