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些是青樓怨 下列哪些是青樓怨恨的表現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下列哪些是青樓怨,以及下列哪些是青樓怨恨的表現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王昌齡《青樓怨》原文及翻譯賞析
青樓怨原文:
香幃風動花入樓,高調鳴箏緩夜愁。 腸斷關山不解說,依依殘月下豎鬧橋明簾鉤。
青樓余消罩怨翻譯
春風吹動帳子陣陣花香飄入樓中,調高音調去彈箏以排解夜里愁懷。為遠隔關山的人腸斷卻又說不清,不知不覺殘月已經移到簾鉤之下。 詩詞作品: 青樓怨 詩詞作者:【 唐代 】 王昌齡 詩詞歸類: 【傷懷】、【思念】
有關青樓的詩句有哪些?
香幃風動花入樓,高調鳴箏緩夜愁。王昌齡《青樓怨》
樓頭小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建章。王昌齡《青樓曲二首》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云。盧照鄰《長安古意》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盧照鄰《長安古意》
當然,徐琰的《【雙調】蟾宮曲,青樓十詠》是最經典的!
詩文如下:
一初見
會嬌娥羅綺叢中,兩意相投,一笑情通。傍柳隨花,偎香倚玉,弄月摶風。堪描畫喜孜孜鸞凰妒寵,沒褒彈立亭亭花月爭鋒。嬌滴滴鴨綠鴛紅,顫巍巍雨跡云蹤。夙世上未了姻緣,今生則邂逅相逢。
二小酌
聚殷勤開宴紅樓,香噴金猊,簾上銀鉤。象板輕敲,瓊杯滿酌,艷曲低謳。結夙世鸞交鳳友,盡今生燕侶鶯儔。語話相投,情意綢繆。拚醉花前,多少風流。
三沐浴
酒初醒褪卻殘妝,炎暑侵肌,粉汗生香。旋摘花枝,輕除蹀躞,慢游行爛解香囊。移蘭步行出畫堂,浣冰肌初試蘭湯。回到閨房,換了羅裳。笑引才郎,同納新涼。
四納涼
納新涼紈扇輕搖,金井梧桐,丹桂香飄。笑指嫦娥,戲將織女,比并妖嬈。坐未久風光正好,夜將深暑氣潛消。語話相嘲,道與多嬌:莫待俄延,誤了良宵。
五臨床
并香肩素手相攜,行入蘭神漏房,拴上朱扉。香裊龍涎,簟舒寒玉,枕并玻璃。相會在繡芙蓉青紗帳里,抵多少泛桃花流水橋西。困倚屏幃,慢解羅衣。受用些雨怯云嬌,煞強如月約星期。
六并枕
殢人嬌蘭麝生香,風月彌漫,云雨相將。繡幕低低,銀屏曲曲,鳳枕帶漏雙雙。賽閬苑和鳴鳳凰,比瑤池交頸鴛鴦。月射紗窗,燈滅銀釭。才子佳人,同赴高唐。
七交歡
向珊瑚枕上交歡,握雨攜云,倒鳳顛鸞。簌簌心驚,陰陰春透,隱隱肩攢。柳腰擺東風款款,櫻唇噴香霧漫漫。鳳翥龍蟠,巧弄嬌摶。恩愛無休,受用千般。
八言盟
結同心盡了今生,琴瑟和諧,鸞鳳和鳴。同枕同衾,同生同死,同坐同行。休似那短恩情沒下梢王魁桂英,要比那好因緣有前程雙漸蘇卿。你既留心,俺索真誠。負德辜恩,上有神明!
九曉起
恨無端報曉何忙?喚卻金烏,飛上扶桑。正好歡娛,不防分散,漸覺凄涼。好良宵添數刻爭甚短長?喜時節閏一更差甚陰陽?驚卻鴛鴦,拆散鸞凰。尤戀香衾,懶下牙床。
十敘別
惠青樓興卻瓓珊,仆整行裝,馬鞴雕鞍。嘆聚會難親,想恩愛怎舍,奈心意相關。是則是難留戀休掩淚眼,去則去好將惜善保臺顏。便休道鳳只鸞單,枕冷衾寒。他日來時,不似今番。
青樓怨原文_翻譯及賞析
香幃風動花入樓,高調鳴箏緩夜愁。 腸斷關山不解說,依依殘月下簾鉤。——唐代·王昌齡《青樓怨》 青樓怨 香幃風動花入樓,高調鳴箏緩夜愁。
腸斷關山不解說,依依殘月下簾鉤。 傷懷思念 譯文 春風吹動帳子陣陣花香飄入樓中調高音調去彈箏以排解夜里愁懷。
為遠隔關山的人腸斷卻又說不清不知不覺殘月已經移到簾鉤之下。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宏消簡? 267篇詩文
臉霞紅印枕,睡覺來、冠兒還是不整。屏間麝煤冷,但眉峰壓翠,淚珠彈粉。堂深晝永,燕交飛、風簾露井。恨無人說與,相思近日,帶圍寬盡。重省,殘燈朱幌,淡月紗窗,那時風景。陽臺路迥,云雨夢,便無準。待歸來,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細問。問因循過了青春,怎生意穩?——宋代·陸淞《瑞鶴仙·臉霞紅印枕》
瑞鶴仙·臉霞紅印枕
宋代 : 陸淞
臉霞紅印枕,睡覺來、蔽褲冠兒還是不整。屏間麝煤冷,但眉峰壓翠,淚珠彈粉。堂深晝永,燕交飛、風簾露井。恨無人說與,相思近日,帶圍寬盡。
重省,殘橋手燈朱幌,淡月紗窗,那時風景。陽臺路迥,云雨夢,便無準。待歸來,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細問。問因循過了青春,怎生意穩?
閨怨 , 婦女 , 回憶 , 傷懷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伏檻一長眺,津途多遠情。思來江山外,望盡煙云生。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我來颯衰鬢,孰云飄華纓。櫪馬苦踡跼,籠禽念遐征。歲陰向晼晚,日夕空屏營。物生貴得性,身累由近名。內顧覺今是,追嘆何時平。——唐代·張九齡《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
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
唐代 : 張九齡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檻一長眺,津途多遠情。
思來江山外,望盡煙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來颯衰鬢,孰云飄華纓。
櫪馬苦踡跼,籠禽念遐征。
歲陰向晼晚,日夕空屏營。
物生貴得性,身累由近名。
內顧覺今是,
展開閱讀全文∨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檻一長眺,津途多遠情。
思來江山外,望盡煙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來颯衰鬢,孰云飄華纓。
櫪馬苦踡跼,籠禽念遐征。
歲陰向晼晚,日夕空屏營。
物生貴得性,身累由近名。
內顧覺今是,追嘆何時平。 ▲ 秋天 , 傷懷 岸柳垂金線,雨晴鶯百囀。家住綠楊邊,往來多少年。馬嘶芳草遠,高摟簾半掩。斂袖翠蛾攢,相逢爾許難。——五代·顧敻《醉公子·岸柳垂金線》
醉公子·岸柳垂金線
岸柳垂金線,雨晴鶯百囀。
家住綠楊邊,往來多少年。
馬嘶芳草遠,高摟簾半掩。
斂袖翠蛾攢,相逢爾許難。 寫景 , 女子 , 回憶 , 送別傷懷
王昌齡《青樓怨》賞析
《青樓怨》的`作者是王昌齡,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43卷。王昌齡的詩作多為描繪邊塞風光,激勵士氣,氣勢雄渾,格調高昂,手法細膩。下面我們一起來閱讀王昌齡《青樓逗山怨》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青樓怨
作者:唐·王昌齡
香幃風動花入樓,高調鳴箏緩夜愁。
腸斷關山不解說,依依殘月下簾鉤。
【注釋】
①高調:即調高,升高音調。
②關山:指樂府橫吹曲《關山月》,內容多寫戍卒思歸及離別之愁。不解說:不會說,無法表達。
【作者介紹】
王昌齡(698—約757)唐代詩人。字少伯,唐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公元727年(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中博學宏詞,授汜水(今河南滎陽山信中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約在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秋,獲罪被謫嶺南。三年后北歸。公元748年(天寶七年)謫遷潭陽郡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安史亂后還鄉,道出亳州,被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在當時曾坦中名重一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擅長七絕,被后世稱為“七絕圣手”。存詩一百七十余首,多為當時邊塞軍旅生活題材,描繪邊塞風光,激勵士氣,氣勢雄渾,格調高昂,手法細膩。
【繁體對照】
卷143_23【青樓怨】王昌齡
香幃風動花入樓,高調鳴箏緩夜愁。
腸斷關山不解說,依依殘月下簾鉤。
《全唐詩》卷一百四十三
卷143_1 【朝來曲】王昌齡
月昃鳴珂動,花連繡戶春。盤龍玉臺鏡,唯待畫眉人。
卷143_2 【從軍行】王昌齡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三面黃金甲,單于破膽還。
卷143_3 【答武陵田太守】王昌齡
仗劍行千里,微軀感一言。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卷143_4 【題灞池二首】王昌齡
腰鐮欲何之,東園刈秋韭。世事不復論,悲歌和樵叟。
開門望長川,薄暮見漁者。借問白頭翁,垂綸幾年也。
卷143_5 【題僧房】王昌齡
棕櫚花滿院,苔蘚入閑房。信散哪彼此名言絕,空中聞異香。
卷143_6 【擊磬老人】王昌齡
雙峰褐衣久,一磬白眉長。誰識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卷143_7 【送胡大】王昌齡
荊門不堪別,況乃瀟湘秋。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
卷143_8 【送郭司倉】王昌齡
映門淮水綠,留騎人心。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卷143_9 【送李十五】王昌齡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卷143_10 【送張四】王昌齡
楓林已愁暮,楚水復堪悲。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卷143_11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馬盧溪】王昌齡
諸侯分楚郡,飲餞五溪春。山水清暉遠,俱憐一逐臣。
卷143_12 【送譚八之桂林】王昌齡
客心仍在楚,江館復臨湘。別意猿鳥外,天寒桂水長。
卷143_13 【送劉十五之郡】王昌齡
平明江霧寒,客馬江上發。扁舟事洛陽,窅窅含楚月。
卷143_14 【從軍行七首】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滑碼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卷143_15 【出塞二首】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卷143_16 【采蓮曲二首】王昌齡
吳姬越艷楚王掘慎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卷143_17 【殿前曲二首】王昌齡
貴人妝梳殿前催,香風吹入殿后來。
仗引笙歌大宛馬,白蓮花發照池臺。
胡部笙歌西殿頭,梨園弟子和涼州。
新聲一段高樓月,圣千秋樂未休。
卷143_18 【春宮曲(唐人絕句作殿前曲)】王昌齡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卷143_19 【西宮春怨】王昌齡
西宮夜靜百花香,欲卷珠簾春恨長。
斜抱云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
卷143_20 【西宮秋怨】王昌齡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誰分含啼掩秋扇,空懸明月待君王。
卷143_21 【長信秋詞五首】王昌齡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高殿秋砧響夜闌,霜深猶憶御衣寒。
銀燈青瑣裁縫歇,還向金城明看。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暫裴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真成薄命久尋思,夢見君王覺后疑。
火照西宮夜飲,分明復道奉恩時。
長信宮中秋月明,昭陽殿下搗衣聲。
白露堂中細草跡,紅羅帳里不勝情。
卷143_22 【青樓曲二首】王昌齡
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
樓頭小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建章。
馳道楊花滿御溝,紅妝縵綰上青樓。
金章紫綬千馀騎,夫婿朝回初拜侯。
卷143_23 【青樓怨】王昌齡
香幃風動花入樓,高調鳴箏緩夜愁。
腸斷關山不解說,依依殘月下簾鉤。
卷143_24 【浣紗女】王昌齡
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
吳王在時不得出,今日公然來浣紗。
卷143_25 【閨怨】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卷143_26 【甘泉歌】王昌齡
乘輿執玉已登壇,細草沾衣春殿寒。
昨夜云生拜初月,萬年甘露水晶盤。
卷143_27 【蕭駙馬宅花燭】王昌齡
青鸞飛入合歡宮,紫鳳銜花出禁中。
可憐今夜千門里,銀漢星回一道通。
卷143_28 【觀獵】王昌齡
角鷹初下秋草稀,鐵驄拋鞚去如飛。
少年獵得平原兔,馬后橫捎意氣歸。
卷143_29 【寄穆侍御出幽州】王昌齡
一從恩譴度瀟湘,塞北江南萬里長。
莫道薊門書信少,雁飛猶得到衡陽。
卷143_30 【寄陶副使】王昌齡
聞道將軍破海門,如何遠謫渡湘沅。
春來明封西岳,自有還君紫綬恩。
卷143_31 【至南陵答皇甫岳】王昌齡
與君同病復漂淪,昨夜宣城別故人。
明恩深非歲久,長江還共五溪濱。
卷143_32 【西江寄越弟】王昌齡
南浦逢君嶺外還,沅溪更遠洞庭山。
堯時恩澤如春雨,夢里相逢同入關。
卷143_33 【李四倉曹宅夜飲】王昌齡
霜天留后故情歡,銀燭金爐夜不寒。
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
卷143_34 【宴春源】王昌齡
源向春城花幾重,江明深翠引諸峰。
與君醉失松溪路,山館寥寥傳暝鐘。
卷143_35 【龍標野宴】王昌齡
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
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卷143_36 【聽流人水調子】王昌齡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
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卷143_37 【梁苑】王昌齡
梁園秋竹時煙,城外風悲欲暮天。
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
卷143_38 【武陵龍興觀黃道士房問易因題】王昌齡
心問易太陽宮,八卦真形一氣中。
仙老言馀鶴飛去,玉清壇上雨濛濛。
卷143_39 【送魏二】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卷143_40 【別李浦之京】王昌齡
故園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
小弟鄰莊尚漁獵,一封書寄數行啼。
卷143_41 【送狄宗亨】王昌齡
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
卷143_42 【送薛大赴安陸】王昌齡
津頭云雨暗湘山,遷客離憂楚地顏。
遙送扁舟安陸郡,天邊何處穆陵關。
卷143_43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王昌齡
寒雨連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卷143_44 【重別李評事】王昌齡
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
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
卷143_45 【別陶副使歸南海】王昌齡
南越歸人夢海樓,廣陵新月海亭秋。
寶刀留贈長相憶,當取戈船萬戶侯。
卷143_46 【送人歸江夏】王昌齡
寒江綠水楚云深,莫道離憂遷遠心。
曉夕雙帆歸鄂渚,愁將孤月夢中尋。
卷143_47 【送李五】王昌齡
玉碗金罍傾送君,江西日入起黃云。
扁舟乘月暫來去,誰道滄浪吳楚分。
卷143_48 【送十五舅】王昌齡
深林秋水近日空,歸棹演漾清陰中。
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
卷143_49 【留別郭八】王昌齡
長亭駐馬未能前,井邑蒼茫含暮煙。
醉別何須更惆悵,回頭不語但垂鞭。
卷143_50 【送竇七】王昌齡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
卷143_51 【巴陵送李十二】王昌齡
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
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卷143_52 【送裴圖南】王昌齡
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
漫道閨中飛破鏡,猶看陌上別行人。
卷143_53 【留別司馬太守】王昌齡
辰陽太守念王孫,遠謫沅溪何可論。
黃鶴青云當一舉,明珠吐著報君恩。
卷143_54 【盧溪人】王昌齡
武陵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
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
卷143_55 【送程六】王昌齡
冬夜傷離在五溪,青魚雪落鲙橙齏。
武岡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卷143_56 【送朱越】王昌齡
遠別舟中蔣山暮,君行舉首燕城路。
薊門秋月隱黃云,期向金陵醉江樹。
卷143_57 【別辛漸】王昌齡
別館蕭條風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
酒酣不識關西道,卻望春江云尚殘。
卷143_58 【送柴侍御】王昌齡
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卷143_59 【送萬大歸長沙】王昌齡
桂陽秋水長沙縣,楚竹離聲為君變。
青山隱隱孤舟微,白鶴雙飛忽相見。
卷143_60 【送吳十九往沅陵】王昌齡
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
遠謫誰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
卷143_61 【別皇甫五】王昌齡
溆浦潭陽隔楚山,離尊不用起愁顏。
明祠靈響期昭應,天澤俱從此路還。
卷143_62 【送崔參軍往龍溪】王昌齡
龍溪只在龍標上,秋月孤山兩相向。
譴謫離心是丈夫,鴻恩共待春江漲。
卷143_63 【送鄭判官】王昌齡
東楚吳山驛樹微,軺車銜命奉恩輝。
英僚攜出新豐酒,半道遙看驄馬歸。
卷143_64 【送姚司法歸吳】王昌齡
吳掾留觴楚郡心,洞庭秋雨海門陰。
但令意遠扁舟近,不道滄江百丈深。
卷143_65 【送高三之桂林】王昌齡
留君夜飲對瀟湘,從此歸舟客夢長。
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
卷143_66 【旅望(一作出塞行)】王昌齡
白花原頭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
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是誰。
卷143_67 【題朱煉師山房】王昌齡
叩齒焚香出世塵,壇鳴磬步虛人。
百花仙醞能留客,一飯胡麻度幾春。
卷143_68 【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三首】王昌齡
松間白發黃尊師,童子燒香禹步時。
欲訪桃源入溪路,忽聞雞犬使人疑。
先賢盛說桃花源,塵忝何堪武陵郡。
聞道秦時避地人,至今不與人通問。
山觀空虛清靜門,從官役吏擾塵喧。
暫因問俗到真境,便欲投誠依道源。
卷143_69 【河上老人歌(一作河上歌)】王昌齡
河上老人坐槎,合丹只用青蓮花。
至今八十如四十,口道滄溟是我家。
卷143_70 【春怨】王昌齡
音書杜絕白狼西,桃李無顏黃鳥啼。
寒雁春深歸去盡,出門腸斷草萋萋。
卷143_71 【句】王昌齡
朝薦抱良策,獨倚江城樓。(《述情》,《詩式》)
昨從金陵邑,遠謫沅溪濱。(《沅志》)
娟魄已三孕。(以下《海錄碎事》)。
駕幸溫泉日,嚴霜子月初。
長亭酒未醒,千里風動地。(以下《河岳英靈集》)
蒼荻寒滄江,石頭岸邊飲。
天仗森森練雪凝,身騎鐵驄自臂鷹。
下列哪些是青樓怨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下列哪些是青樓怨恨的表現、下列哪些是青樓怨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