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凈沙春哪些詞寫中景 天凈沙春描寫了一幅什么的美麗畫面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天凈沙春哪些詞寫中景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天凈沙春描寫了一幅什么的美麗畫面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天凈沙·春》鑒賞
《天凈沙·春》這首以“春”為題的小令像一幅水墨山水畫,寥寥幾筆,清麗雋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天凈沙·春》鑒賞,希望能幫到大家!
天凈沙·春
元代: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譯文
桃紅柳綠的春山,煦暖的陽光照耀,和柔的東風吹拂,樓閣上高卷起簾攏,倚欄干遠望。楊柳垂條,秋千輕晃,院子里靜悄悄。院外黃鶯啼鳴,春燕飛舞; 小橋之下流水飄滿落紅。
注釋
⑴和風:多指春季的微風。
⑵闌干:即欄桿。
⑶簾櫳(lóng):窗戶上的簾子。李煜《搗練子》:“無賴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櫳,窗戶。
⑷啼鶯舞燕:即鶯啼燕舞,意思是黃鶯在歌唱,春燕在飛舞。
⑸飛紅:花瓣飛舞,指落花。
鑒賞
這支曲子運用繪畫技漏慎纖法,從不同空間層次描寫春天的景物,具體來說,整個畫面的背景,是遠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點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鬧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畫面,是中景。最能夠體現春天特征的兩個形容詞是暖和啼鶯,而最能庭院中生機的景物是舞燕和飛紅。 這支返仿曲的人物應該是一位女子,她站在欄桿之旁,簾櫳之下,窺探著春天的景致,她眼中的春天要更加細膩,更加秀美.......
這首孝敬詞曲全由列錦組成,列錦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特殊的修辭方式。這個名稱是當代修辭學家譚永祥提出的,他對列錦的解釋是:古典詩歌作品中一種奇特的句式,即全句以名詞或名詞短語組成,里面沒有動詞或形容詞謂語,卻同樣能起到寫景抒情、敘事述懷的效果。(《修辭新格》,福建教育出版社)
運用“列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達效果。正如人們分析的那樣,列錦具有凝煉美、簡約美、含蓄美、空靈美和意境美。拿今天的藝術品類來比方,列錦獲得了影視鏡頭巧妙剪輯(即蒙太奇)的某些效果,能激發(fā)讀者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言有盡而意無窮。
四首《天凈沙》,寫盡春夏秋冬的美景!
20171103
很多人迷戀著這個世界季節(jié)變化的不同風景,也正是因為這種交替,才會在每一年都會看到不同的風景。
詩詞里不乏有寫四季的名篇名作,小時候就能背誦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就把初春的柳樹吐新芽描述得生動形象。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是在寫秋而不用秋的名篇,羈旅漂泊的凄涼也隨之流露出來。
1
元廳脊曲作家白樸有四首天凈沙,寫了春夏秋冬的四季,不同凡響。
天凈沙 · 春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春的到來,山上開始披綠,陽光暖暖的,微風習習 。 三個春日的景象頌伏悄,從廣闊的角度寫了春天的種種。下一句就回到眼前的場景中,樓上簾卷,院中楊柳秋千。
“啼鶯舞燕”是春天最具代表的特征了,鶯歌燕舞,流水潺潺,落花隨水而去。如果能夠畫出來,這是一副意境優(yōu)美的畫,春意盡在其中。
2
天凈沙 · 夏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夏日的雨已經停了,河水小小的漲高了。樓房感覺更高,可能 是 下雨的緣故,水也變冷,瓜變甜。綠樹一直垂到了畫檐。
紗帳的藤席,正有一個女子輕搖羅扇。這就是夏天,沒有火爐、高溫、燥熱,反而是一種淡淡的清爽。
3
天凈沙 · 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野渣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落日殘霞正照在那 座 村子里,輕煙淡淡,一棵老樹,棲著幾只寒鴉,一 只 大雁飛過天邊。
這正是秋的畫面,那青山綠水間,卻是泛白的小草,火紅的葉子,金黃的花朵。
在那秋天里捕捉到了五顏六色,沒有蕭條之感。雖然同馬致遠的《秋思》讀起來很像,但沒有那種凄涼孤寂的感覺。
4
天凈沙 · 冬
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高大的城門內,畫角聲聲哀鳴。黃昏里,那半輪月亮掛在天空,冷冷清清。雪化的水正從山里流出,自帶清冷。
竹子籬笆,一間茅草屋,冬日里衰敗的野草和那一座孤村。冬日里就多了幾分寂寥和落寞。
作者生于亂世,輾轉流連,兵荒馬亂的世界里國破家散。這是四季的變換,也像心境的轉變,從那歡快的春天到最后寂寥的冬日黃昏。這也許就是他的一生寫照。
轉載請聯系后臺獲得授權
天凈沙·春
天凈沙 春
(元〕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
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注解野沒桐】飛紅:指落花。
【譯文】山綠了,陽光暖了,吹起和煦的春風。樓閣上少女憑欄眺望,高卷起簾櫳。院子里楊柳依依,秋千輕輕搖動,院外有飛舞的春燕,啼喈的黃鶯,小橋之下流水潺潺,落花飛紅。
【賞析】這支曲子運用繪畫技法,從不同空間層次描寫春天的景物,具體來說,整個畫面的背景,是遠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點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鬧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畫面,是中景。最能夠體現春天特征的兩個形容詞是暖和啼鶯,而最能庭院中生機的景物是舞燕和飛紅。 這支曲的人物應該是一位女子,她站在欄桿之旁,簾櫳之下,窺探著春天的景致,她眼中的春天要更加細膩,更加秀美.
天凈沙?夏
(元)白樸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
綠樹陰垂畫檐。
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賞析】作者選取了一個別致的角度:用寫生手法,勾畫出一幅寧靜的夏日圖。前三句是第一個層次:云收雨霽,流水波添,雨過天晴,樓也顯得比平時高,水散發(fā)著涼爽的氣息,雨后的瓜也似乎顯得比平時甜了,綠樹的樹陰一直垂到畫檐。后兩句是第二層次,畫面上出現了人物:紗帳中的藤席上,一個身著輕絹夏衣,手執(zhí)羅扇的芳齡女孩,靜靜地消受著宜人的時光。
整首曲沒有我們熟悉的夏天躁熱、喧鬧的特征,卻描繪了一個靜謐、清爽的情景,使人油然產生神清氣爽的感覺。全用白描,簡潔、清新得如同線體畫。其次,作者特意選擇雨后的片刻,將夏日躁動的特征,化為靜態(tài):云收雨過,綠蔭低垂,就給人一種清爽、恬靜、悠閑的感受。
天凈沙①?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②,輕煙老樹寒鴉③,
一點飛鴻④影下⑤。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⑥黃花⑦。
【注釋】
①天凈沙:曲牌名
②殘霞:晚霞。
③寒鴉:天寒歸林的烏鴉。
④飛鴻影下:雁影掠過。
⑤飛鴻:天空中的大雁。
【解釋】
太陽漸漸西沉,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只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那么的孤寂,那么的落寞,拖出長長的影子。炊煙淡淡飄起,幾只烏鴉棲息在僂佝的老樹察帶上,時不時發(fā)出幾聲令人心寒的啼叫。忽然,遠處的一只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順著它遠遠望去,山清水秀;再往近處看,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菊花,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幾盡妖冶,正是一派濃濃的秋景啊!
天凈沙?冬
(元)白樸
一聲畫角譙門①,半庭新月黃昏,
雪里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注釋】
①譙門:建有望樓的城門。
【賞析】該曲選擇一個黃昏的城郊作為具體環(huán)境。冷月黃昏,雪山水濱,已是清寒凜冽;淡煙衰草,茅舍孤村,又顯寂寥冷落,更有譙門一聲寒角,平添一分悲涼,空氣中彌漫的是孤寂和無助的憂傷。它與上一首《秋》的寫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寫景,全未直接抒發(fā)、陳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現的情緒意蘊,是在對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來的。其二,也都是通過一組自然景物的意象組合,來構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畫面。另外,這支曲子所表現的情感,也不是一時一地有特定具體內容的情感,它所傳達的,是一種情調,一種意緒,一種內心狀態(tài)。
【主要意思】
大概是在一個冬天的黃昏,城門一聲輕響,一輪新月掛在半空,帶著雪的山前水流緩緩。竹子做的籬笆和籬笆內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詳的和諧。
【譯文】
在一個冬天的黃昏,城門一聲輕響,一輪新月掛在半空,帶著雪的山前水流緩緩。竹子做的籬笆和籬笆內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頌坦安詳的和諧。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