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遲寫過哪些文 丘遲最好看的小說
今天給各位分享丘遲寫過哪些文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丘遲最好看的小說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有一篇古文是勸降的,非常有名
南朝·梁丘遲的《與陳伯之書》
【丘遲小傳】
丘遲(公元464—508),字希范,吳興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八歲便能屬文。初仕齊,以秀才遷殿中郎;入梁后,以文才為武帝所器重,官至永嘉太守、司空從事中郎。梁武帝著連珠,詔群臣繼作者數十人,以丘遲文最美。今傳明人所輯《丘司空集》。
【與陳伯之書 丘遲題解】
陳伯之,睢陵(今江蘇睢寧)人。梁時為江州刺史,封豐城縣公。梁天監元年(502)率部投降北魏,為平南將軍,都督淮南諸軍事。天監四年(505),梁武帝命臨川王盯敏蕭宏率軍北征,陳伯之領兵對抗。蕭宏命記室丘遲作此書私勸陳伯之歸降。這封信從南北戰場的形勢,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個人的前途和他目前危險處境等方面著筆,不僅有曉以利害和大義的正面勸告,更以江南春天的美景和濃郁的鄉情引凱態枝動對方的故國之思,文辭委曲婉轉,聲情并茂。其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已成為描寫江南景色的名句。史載陳伯之于第二年三月在壽陽(今安徽壽縣附近)率八千士兵降梁。
【與陳伯之書 丘閉沒遲原文】
遲頓首陳將軍足下1:無恙2,幸甚,幸甚!將軍勇冠三軍3,才為世出4,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5。昔因機變化,遭遇明主6,立功立事,開國稱孤7。朱輪華轂8,擁旄萬里9,何其壯也!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10,對穹廬以屈膝11,又何劣邪!
尋君去就之際12,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內審諸己13,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責功14,棄瑕錄用15,推赤心于天下,安反側于萬物16。將軍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談也17。朱鮪涉血於友于18,張繡刃於愛子19,漢主不以為疑,魏君待之若舊。況將軍無昔人之罪,而勛重於當世!夫迷涂知返,往哲是與20,不遠而復21,先典攸高22。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23;將軍松柏不剪24,親戚安居,高臺未傾25,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可言!
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26,佩紫懷黃27,贊帷幄之謀28,乘軺建節29,奉疆埸之任30,并刑馬作誓31,傳之子孫32。將軍獨靦顏借命33,驅馳氈裘之長34,寧不哀哉!夫以慕容超之強35,身送東市36;姚泓之盛37,面縛西都38。故知霜露所均39,不育異類40;姬漢舊邦41,無取雜種42。北虜僭盜中原43,多歷年所44,惡積禍盈,理至燋爛45。況偽?昏狡46,自相夷戮47,部落攜離48,酋豪猜貳49。方當系頸蠻邸50,懸首藁街51,而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52,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于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悢53!所以廉公之思趙將54,吳子之泣西河55,人之情也,將軍獨無情哉?
想早勵良規56,自求多福。當今皇帝盛明,天下安樂。白環西獻57,楛矢東來58;夜郎滇池59,解辮請職60;朝鮮昌海61,蹶角受化62。唯北狄野心,掘強沙塞之間,欲延歲月之命耳63!中軍臨川殿下64,明德茂親65,揔茲戎重66,吊民洛汭67,伐罪秦中68,若遂不改69,方思仆言。聊布往懷70,君其詳之。丘遲頓首。
——選自胡刻本《文選》
【與陳伯之書 丘遲譯文】
丘遲叩拜陳將軍足下:知您近來康健,使我不勝歡欣!將軍勇武為三軍之首,才能杰出于當世,鄙棄燕雀俗小的胸襟,企慕鴻鵠高飛有遠大的志向。過去曾順應機緣而通變,遇到梁武帝那樣英明的君主,建立了功勛,建立了事業,得以冠開國之號封爵稱孤,乘坐精致華麗的車輿,在廣闊的地域中持旄節而統制一方,這是何等壯觀啊!怎么一下子成了奔逃亡命的虜寇,聽到響箭就大腿發抖,對著氈帳彎腰屈膝,這又是何等卑劣呵!
推尋您離開梁朝投靠北魏之時,并沒有其他原因,僅僅因為沒有在自己的內心反復審察考慮,又聽信了外面流傳的謠言,一時迷惑錯亂,以至于到了這個地步。當今梁朝對臣下赦免罪責而求其建功立業,不計較過失而加以任用,以赤誠之心待天下之人,使一切懷疑動搖的人都安定下來。這一切都為將軍所熟知,不需要我一一細述了。歷史上朱鮪雖曾殺了光武帝的哥哥,張繡也殺死曹操的愛子,但漢光武帝并不因之而疑忌,曹操對再次歸降的張繡還象過去一樣。何況將軍并無朱、張之罪,而以功勛見重于當世。迷失道路而能知返,這是往哲先賢們所贊許的;迷途不遠而歸來,更為古之典籍所褒揚。當今皇帝輕于刑法而重施恩惠,法網寬松到可以漏掉吞舟的大魚;將軍在梁地的祖墳完好,親戚安居樂業,住宅未曾傾毀,愛妾仍然健在。您心里可要好好想一想,這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當今梁朝的功臣名將,各有封賞任命,位置高下很有秩序。腰系紫綬絲帶,掌管金印,參預籌劃軍國大計;坐輕車而豎旄節,身負保衛邊疆的重任。并且殺白馬鄭重立約:功臣名將的爵位可以傳給子孫。唯有您將軍厚顏偷生,為拓跋族的頭目魏帝奔走效勞,難道不感到可悲嗎?至于像南燕慕容超那樣強大,最終被解送建康刑場斬首;像后秦姚泓那樣強盛,最后也在長安反縛出降。由此可見,雖天地之間霜露均布,卻不養育異類;北方中原一帶周漢故土,容不得雜種。北魏假稱帝號竊取中原,已有很多年,積惡多端災禍滿盈,理應潰敗滅亡。更何況北魏統治集團昏瞆狡詐、自相殘殺,部落內部分崩離析,頭目之間各存二心互相猜忌。馬上就要受縛至京城蠻邸,懸首級于藁街,而將軍卻如魚游于燒沸水的釜鼎之瞆中,像燕子筑窩巢于飛動搖蕩的帳幕之上,不是太令人迷惑不解了嗎?
暮春三月之時,江南碧草萋盛,各色的雜花開滿樹叢,群鶯穿梭飛忙??吹焦蕠婈牭钠旃模叵肫鹜盏纳?,持弓登城以望遠之際,怎不令人黯然傷情!正因為如此廉頗才渴想能重為趙將,吳起臨別西河才掩淚悲傷。這是人之常情,難道唯獨將軍沒有這種感情嗎?
希望您盡早作出妥善安排,自己爭取幸福的前途。當今武帝十分英明,天下百姓安居樂業,西王母獻來玉環,肅慎氏貢來楛矢。夜郎、滇池諸國,解其發辮而請求封職。朝鮮和西域羅布泊,叩頭歸服而接受教化。唯有北魏野心勃勃,倔強于沙漠邊塞之中,企圖茍延歲月。中軍將軍臨川王蕭宏,德行彰明且是武帝至親,主持這次北伐的軍機重任,前來慰問洛水隈曲處的百姓,討伐秦中的逆賊,您若猶豫因循而不知改過,可要好好考慮我這番話。聊且以此書表達往日的情誼,希望您詳加省察。丘遲叩拜。(王運熙 曹旭)
【與陳伯之書 丘遲注釋】
1頓首:叩拜。這是古人書信開頭和結尾常用的客氣語。足下,書信中對對方的尊稱。2無恙:古人常用的問候語。恙,??;憂。3“將軍”句:語出李陵《答蘇武書》:“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贝擞麝愑⒂聻槿娭住?才為世出:語出蘇武《報李陵書》:“每念足下才為世生,器為時出。”此喻陳才能杰出于當世。5“棄燕”二句:語出《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此喻陳伯之有遠大的志向。6“昔因”二句:指陳伯之棄齊歸梁,受梁武帝賞愛器重。7“立功”二句,《梁書·陳伯之傳》:“力戰有功”,“進號征南將軍,封豐城縣公:邑二千戶?!遍_國:梁時封爵,皆冠以開國之號。孤,王侯自稱。此指受封爵事。8轂(gǔ古):原指車輪中心的圓木,此處指代車輿。9旄(máo毛):用牦牛尾裝飾的旗子。此指旄節。擁旄,古代高級武將持節統制一方之謂。10鳴鏑(dí):響箭。股戰:大腿顫抖。11穹廬:原指少數民族居住的氈帳。這里指代北魏政權。12去就:指陳伯之棄梁投降北魏事。13內審:內心反復考慮。諸,“之于”的合音。14赦罪責功:赦免罪過而求其建立功業。15瑕:玉的斑點,此指過失。棄瑕,即不計較過失。16“推赤”二句:《后漢書·光武帝紀》:“降者更相語曰:‘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又:漢兵誅王郎,得吏人與郎交關謗毀者數千章燒之曰:“令反側子自安?!狈磦茸?,指心懷鬼胎,疑懼不安的人。此謂梁朝以赤心待人,對一切都既往不咎。17不假:不借助,不需要。18“朱鮪”句。朱鮪(wěi偉)是王莽末年綠林軍將領,曾勸說劉玄殺死了光武帝的哥哥劉伯升。光武攻洛陽,朱鮪拒守,光武遣岑彭前去勸降,轉達光武之意說,建大功業的人不計小恩怨,今若降,不僅不會被殺,還能保住官爵。朱鮪乃降。涉血,同“喋血”,謂殺人多流血滿地,腳履血而行。友于,即兄弟?!渡袝ぞ悺罚骸拔┬⒂延谛值??!贝酥竸⒉?9“張繡”句。據《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載:“建安二年,公(曹操)到宛。張繡降,既而悔之,復反。公與戰,軍敗,為流矢所中。長子昂、弟子安民遇害?!苯ò菜哪辏岸辉拢瑥埨C率眾降,封列侯?!保▃ì自)刃,用刀刺入人體。20往哲:以往的賢哲。與,贊同。21不遠而復:指迷途不遠而返回?!兑住拓浴罚骸安贿h復,無祗悔,元吉。”22先典:古代典籍,指《易經》。攸高:嘉許。23“主上”二句:桓寬《鹽鐵論·刑德》:“明王茂其德教而緩其刑罰也。網漏吞舟之魚。”吞舟,這里指能吞舟的大魚。24松柏:古人常在墳墓邊植以松柏,這里喻指陳伯之祖先的墳墓。不剪:謂未曾受到毀壞。25“高臺”句:桓譚《新論》云:雍門周說孟嘗君曰:“千秋萬歲后,高臺既已傾,曲池又已平?!贝酥戈惒诹旱姆可嶙≌幢环贇А?6雁行:大雁飛行的行列,比喻尊卑排列次序。27紫:紫綬,系官印的絲帶。黃:黃金印。28贊:佐助。帷幄:軍中的帳幕?!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骸斑\籌策帷幄中,決勝千里外?!?9軺(yáo遙):用兩匹馬拉的輕車,此指使節乘坐之車。建節:將皇帝賜予的符節插立車上。30疆埸(yì易),邊境。31刑馬:殺馬。古代諸侯殺白馬飲血以會盟。32傳之子孫:這是梁代的誓約,指功臣名將的爵位可傳之子孫。33靦(miǎn免)顏:厚著臉。34氈裘:以毛織制之衣,北方少數民族服裝,這里指代北魏。長,頭目。這里指拓跋族北魏君長。35慕容超:南燕君主。晉末宋初曾騷擾淮北,劉裕北伐將他擒獲,解至南京斬首。36東市:漢代長安處決犯人的地方。后泛指刑場。37姚泓:后秦君主。劉裕北伐破長安,姚泓出降。38面縛:面朝前,雙手反縛于后。西都,指長安。39霜露所均:霜露所及之處,即天地之間。40異類:古代漢族對少數民族帶侮辱性的稱呼。41姬漢:即漢族。姬,周天子的姓。舊邦:指中原周漢的故土。42雜種:古代漢族對少數民族帶侮辱性的稱呼。43北虜:指北魏。虜是古代漢族對少數民族帶侮辱性的稱呼。僭(jiàn見):假冒帝號。44“多歷”句:拓跋珪386年建立北魏,至505年已一百多年。年所,年代。45燋爛:潰敗滅亡。燋,通“焦”。46偽? (niè)聶):這里指北魏統治集團?;杞疲夯璨Z狡詐。47自相夷戮:指北魏內部的自相殘殺。501年,宣武帝的叔父咸陽王元禧謀反被殺。504年,北海王元祥也因起兵作亂被囚禁而死。48攜離:四分五裂。攜,離。49酋豪:部落酋長。猜貳:猜忌別人有二心。50蠻邸:外族首領所居的館舍。51藁(gǎo稿)街:漢代長安街名。是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蠻邸即設于此。52“而將軍”二句:李善注引袁崧《后漢書》朱穆上疏曰:“養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用之不時,必也焦爛?!憋w幕,動蕩的帳幕,此喻陳伯之處境之危險。53“見故國”四句:語出李善注引袁曄《后漢記·漢獻帝春秋》臧洪報袁紹書:“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交之綢繆,撫弦搦矢,不覺涕流之復面也?!壁穑╬í疲),城上女墻。愴悢,悲傷。54“所以”句,事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趙以數困于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亦思復用于趙”思趙將,即想復為趙將。55“吳子”句:據《呂氏春秋·觀表》吳起為魏國守西河(今陜西韓城縣一帶)。魏武侯聽信讒言,使人召回吳起。吳起預料西河必為秦所奪取,故車至于岸門,望西河而泣。后西河果為秦所得。56勵:勉勵,引申為作出。良規,妥善的安排。57白環西獻:李善注引《世本》載:“舜時,西王母獻白環及佩?!?8楛(hù戶)矢:用楛木做的箭?!犊鬃蛹艺Z》載:武王克商,“于是肅慎氏貢楛矢石砮。”肅慎氏,東北的少數民族。59夜郎:今貴州桐梓縣一帶。滇池:今云南昆明市附近。均為漢代西南方國名。60解辮請職:解開盤結的發辮,請求封職。即表示愿意歸順。61昌海:西域國名。即今新疆羅布泊。62蹶角:以額角叩地。受化:接受教化。63“掘強”二句:《漢書·伍被傳》記伍被說淮南王曰:“東保會稽,南通勁越,屈強江、淮間,可以延歲月之壽耳。”掘強,即倔強。64中軍臨川殿下:指蕭宏。時臨川王蕭宏任中軍將軍。殿下,對王侯的尊稱。65茂親:至親。指蕭宏為武帝之弟。66揔:通“總”。戎重:軍事重任。67吊民:慰問老百姓。汭(ruì銳):水流隈曲處。洛汭,洛水匯入黃河的洛陽、鞏縣一帶。68秦中:指北魏。今陜西中部地區。69遂:因循。70聊布:聊且陳述。往懷:往日的友情。
與陳伯之書(節選)丘遲
1 C 填空:文中描寫景物的句子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頃逗彎。
“廉公之思趙將,吳子雀悶之泣西河”的原因是:思鄉,指李思國, 不被命主所用。
3. C
丘遲和《與陳伯之書》的資料
本文是丘遲寫給陳伯之的一封書信。陳伯之于南朝齊末曾為江州刺史,梁武帝蕭衍起兵攻齊,招降了他,任命其為鎮南將軍、江州刺史,并封為豐城縣公。梁武市天監元年(公元502年),陳伯之聽信部下鄧繕等人的挑唆,起兵反梁,戰敗后投奔北魏,為平南將軍。天監四年(公元505年)冬天,梁武帝命其弟臨川王蕭宏統率大軍伐魏,陳伯之前來抵抗。時丘遲在蕭宏軍中為記室,蕭宏讓伏桐他以私人名義寫信給陳伯之,勸其歸降。丘遲在信中首先義正辭嚴地譴責了陳伯之叛國投敵的卑劣行徑,然后申明了梁朝不咎既往、寬大為懷的政策,向對方曉以大義,陳述利害,并動之以故國之恩、鄉關之情,最后奉勸他只有歸梁才是最好的出路。文中理智的分析與深情的感召相互交錯,層層遞進,寫得情理兼備,委婉曲折,酣暢淋漓,娓娓動聽,具有搖曳心靈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因此,“伯之得書,乃于壽陽擁兵八千歸降”。
本文是丘遲的代表作,更是一篇胎炙人口的招降文字,它是漢末建安以來言情書札的繼承和發展,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首先,本文在表現形式上成功地運用了對比的藝術手法。作者運用對比手法時并不呆板,而是注意變化。先用縱比,即在第一段將陳伯之當年歸附梁朝及今日投降北魏的不同境況進行比較,形成強烈的反差,于敘事之中寄寓褒貶之情,在對照之中蘊含勸戒之意,愛其所愛,憎其所憎,感情濃郁,態度鮮明。作者先熱情洋溢地稱贊陳伯之具有雄才大略和鴻鵠之志,在齊梁改朝換代之際,能順天應人,棄暗投明缺橡坦,建功立業,得到賢明君主梁武帝的信用,從而“開國稱孤,朱輪華轂,擁旄千里,何其壯也!”寥寥數語,就將陳伯之昔日在梁權尊勢重的顯赫聲威表現得淋漓盡致。作者這樣寫,其意在于勾引起陳伯之對已經逝去的榮華富貴的眷戀之情。接下來,作如掘者轉換談鋒,筆含貶抑,字挾風霜,敘述了陳伯之反梁投魏后“聞鳴鏑而股戰,對彎廬以屈膝”的屈辱處境,以激發他對今日境遇的羞恥之心。昔日威風凜凜,沐浴皇恩,“何其壯也”!今日戰戰兢兢,卑躬屈膝,“又何劣邪”!兩相對照,涇渭分明,何去何從,怎能不引起陳伯之的深思呢?在這種縱比中,作者敘中含情,借事明理,通過強烈的對比,表明了自己的勸降意圖。再用橫比。即在第三段中將陳伯之與梁朝大臣的不同處境進行比較,勸其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及早歸梁。作者開始就擺出梁朝功臣名將的情況:文臣武將如大雁展翅,各居要位,各盡其責,文臣們能夠參與謀劃軍國大事,武將們乘車持節,擔當戍邊重任。他們都安富尊榮,竭力盡思,其爵位也能夠代代相傳。接著作者即斥責陳伯之:唯獨你厚顏偷生,為北魏集團奔走效命,猶如“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這難道不是很可悲的事情嗎!像陳伯之這樣的人,是很看重功名利祿和個人安危的,可以說,作者是揣摩透了陳伯之的心理,“投其所好”,通過對比敘述,意在喚起他對目前處境的不滿和不安,促使他產生棄魏投梁的念頭。如果說,以上是作者從小處著墨,運用縱橫對比的方法,著重圍繞著陳伯之自身的榮辱得失來說理的話,那么,作者在文中還不忘從大處著眼,即在第三段與第五段中將北魏與梁朝作橫向比較,向陳伯之講明目前形勢:北魏統治集團內部勾心斗角,自相殘殺,日薄西山,氣息奄奄;而梁朝“皇帝盛明,天下安樂”,“白環西獻,楛矢東來”,四海歸心,八方世服,唯有北魏負隅頑抗,茍延殘喘。作者以高屋建瓴的氣勢總攬全局,從宏觀上指明梁朗蒸蒸日上,繁榮昌盛;北魏日暮途窮,朝不保夕。這就讓陳伯之清楚地認識到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古語云:“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在這去就關鍵之際,作者講明形勢,曉以利害,怎能不令陳伯之三思而行呢?
總之,作者運用對比手法非常靈活,或縱或橫,或明比,或陪襯,騰挪跌宕,曲盡其意,筆頭始終圍繞著陳伯之的思想轉換,同時又迫使陳伯之的思想圍繞著他的筆頭而轉動,讓他心悅誠服地歸降梁朝。
其次,作者在勸降陳伯之時不僅曉之以理,而且動之以情,情理俱備,委婉含蓄,這也是本文在藝術上的一個突出特點。作者對陳伯之過去的所作所為了如指掌,對他現在的處境及內心矛盾也洞若觀火,考慮到他是個握有重兵的頭面人物,向他勸降,必須講究策略和方法,因此,作者對他離梁投魏的不光采行徑只略作點染,話說得很有分寸,認為他只是一時糊涂,聽信了流言,這實際上是為他開脫了罪責。作者推心置腹,坦城相談,既熱情地肯定了他的英勇和才干,又客觀地指出了他不慎誤入歧途。作者對他的批評雖然是嚴肅的.但并不是金剛怒目式的厲聲呵斥,間多是情動肺腑的娓娓勸說,或講明梁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側于萬物”的寬大國策;或援引“朱鮪涉血丁友于,張繡剚刃于愛子,漢主不以為疑,魏君待之若舊”的歷史事實,以此表明梁朝招降的誠心實意,解除陳伯之的后顧之憂;或引經據典,開導他迷途知返;或用梁朝為安撫他而已經采取的措施:“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臺未傾,愛安尚在”,以此進行感化;或筆蘸感情,描畫故國的秀美景色:“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以激發他思舊情鄉之情;或借廉頗思復為趙將,吳起望西河泣下之典故,說明不忘故國故土乃“人之情也,將軍獨無情哉?”這帶著熾烈感情的詰問,發人深省,促人深思,既是勸陳伯之覺醒,又寄寓著作者的殷切期望。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自居易《與元九書》),本文圍繞著“情”字作文章,注意遴選那些飽含情意的細節及相關的事物納入篇中,讓陳伯之感到丘遲處處是在為他著想,是在真心實意地幫助他棄暗投明,擺脫困境。全文濡染著作者熱愛祖國,挽救故人的以摯感情,具有蕩氣回腸的感人力量。
本文雖是駢文,但用典較少,而且力求摒棄晦澀冷僻之典,盡量寫得明白曉暢,具體實在。全文基本使用偶體雙行的四六句式,但注意參差變化,具有音樂美及和諧的節律感。文章內容充實,感情真摯。作者突破了駢文形式上的束縛,克服了南朝駢文大多形式華美、內容空洞的弊病,而自出機杼,寫出了這篇流傳千古的優秀駢文。今天讀來,仍能給我們以美的藝術亨受。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