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是哪個朝代的(懷素是哪個朝代的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什么)
懷素是哪個朝代的書法家?
唐代書法家。
懷素,俗姓錢,字藏真,湖南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圣”。懷素自幼出家為僧,經禪之暇,愛好書法,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
懷素對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及同朝張旭的行書、草書專心摹寫,從不間斷,專攻日久,自成一體。因長期精研苦練,禿筆成堆,埋于山下,人稱“筆冢”。
擴展資料
書法特色:
1、懷素的草書以篆書入筆,藏鋒內轉,瘦硬圓通,用筆迅疾,氣勢宏大,雖然狂放,但并沒有為追求新奇而無視法度。相反,他的草書嚴謹,結字簡練,體現獨特的草書藝術風格。
2、從筆跡學的角度看,懷素一生的書法線條,質地上都傾向于瘦細,和禪修苦寒的美學有很大關系。懷素年輕時代,書法在于“不師古”。按照中國的筆法傳承,他還“不得法”,還處于正統書法的門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懷素
懷素是哪個朝代的書法家
唐代
懷素(737-799年),俗姓錢,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圣”。自幼出家為僧,經禪之暇,愛好書法,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形成唐代書法雙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書法率意顛逸,千變萬化,法度具備。
擴展資料:
懷素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后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之稱,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他也能做詩,與李白、杜甫、蘇渙等詩人都有交往。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墻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他的草書,出于張芝、張旭。《金壺記》說他是“一日九醉”。大概醉翁之意不在酒,“狂僧不為酒,狂筆自通天”,他志在“狂草”而已。
懷素是什么朝代的、寫什么字體、代表作是什么?
懷素是唐代的、寫小草和大草字體、代表作是紙本《千金帖》(小草千文)和《自敘帖》等。
懷素《小草千字文》作為其傳世書跡中的經典,其紙本真跡首次在2017年3月被學者黃錦祥發現。此《千字文》原是經帖裝紙本(白麻紙),每頁縱26.8厘米,橫13.5厘米;現存9頁共42行(為原文過半手跡),計530字。帖外封套被舊藏家題簽為:“懷素傳本墨跡《草書千字文》”十一字。現為黃錦祥先生所藏。此《小草千字文》是懷素標準小草的唯一作品,古有“一字值千金”的美譽,故又名《千金帖》,為“天下第一小草”,與其天下第一草書《自敘帖》相映成趣。觀帖中藏印數枚,打開全帖俯瞰時,那些如指甲般大小的字跡富有動感,讓人賞心悅目。通篇為小草,筆鋒瘦勁飄逸、典雅;上下呼應,一氣貫之神采飛揚。“宋四家”之一黃庭堅在《山谷題跋》中稱道:“懷素草書暮年乃不減長史(指張旭)。。。”此言直截指出懷素晚年身體狀況良好,才能寫出眼前這樣高水平的得意之作,讓后人為之激賞和贊嘆!
懷素《草書千字文》紙本真跡,與其《自敘帖》筆性相近,無不揮灑自如,勁健飄逸,充分顯示出懷素駕輕就熟的草書本領,是時下書法界臨寫小草的最標準范本之一。懷素的小草作品,無論是歷史流傳還是文獻記載,其真跡傳世僅此一幅,這是真真正正的《千金帖》,一直是書畫家和收藏界夢寐以求的千古絕品。現將懷素小草真跡拓印出碑帖效果,與海內外同好共賞,可以說原作有多美碑刻就有多美,是國內首份研究懷素小草的珍貴資料。。。(注:下圖是按懷素紙本原作真跡拓印的碑帖作品)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