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比唐詩好在哪里 宋詩和唐詩的區別
很多朋友對于宋詩比唐詩好在哪里和宋詩和唐詩的區別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宋詩與唐詩相比的特點是什么?
整個宋詩要與唐詩比起來有自己的特點,那就是在“理趣”上了。重理趣,一方面使很多宋詩味同嚼蠟,另方面也確實產生了不少佳作,特別是用絕句這種言少意長的藝術形式來表現,增強了說理的蘊藉和厚味,使理趣大大地詩意化了。
宋詩與唐詩相比有何成就?
在繁榮的以至難乎為繼的唐詩之后,宋詩的成就確實稍遜于唐詩。但文學史上有人將宋詩一筆抹殺,說它不但不如唐詩,而且不如元詩,甚至“一代無詩”(于夫之《齋詩話》),則又貶斥過分了。應該說,宋詩還是有很高成就的,而且有它獨自的面貌,后人習慣上稱之為“宋調”。
唐詩與宋詩的區別有哪些呢?
唐詩與宋詩的區別主要就在于題材內容上的差異,唐詩在題材上比較偏重政治主題,以國家興亡、民生疾苦、胸懷抱負、宦海浮沉等為主要內容,抒發的是社會性的群體所共有的情感。而宋詩在題材內容上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以描寫相思離別為主,抒發的大多是作者個人的自我情感。
對于唐、宋兩代的詩,從中唐開始,唐詩就有向日后的宋詩演變的趨勢。而宋詩的許多特征,都可在杜甫、韓愈的詩中找到濫觴。從整個詩歌史來看,宋詩正是唐詩發展的必然結果。唐詩與宋詩、本是一脈相承的。
宋詩的任何創新都是以唐詩為參照對象的。宋人慘淡經營的目的,便是在唐詩美學境界之外另辟新境。宋代許多詩人的風格特征,相對于唐詩而言,都是生新的。比如梅堯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蘇軾的暢達,黃庭堅的瘦硬,陳師道的樸拙,楊萬里的活潑,都可視為對唐詩風格的陌生化的結果。然而宋代詩壇有一個整體性的風格追求,那就是以平淡為美。
唐詩與宋詩的比較
? ? ? 1、唐詩距離樂府歌曲的時代比較近,而且也有部分的詩是可以歌唱的。唐詩的聲調鏗鏘響亮,或者婉轉抑揚,具有音樂性。
? ? ? 到了宋詩的時代,詞已發達,詩則脫離歌曲,近于散文的節奏。
? ? ? 2、唐詩的色彩鮮明,辭藻華麗,形象明朗。
? ? ? 宋詩避免絢麗的辭藻,歸于平淡。形象同樣明朗,但不是著色畫,而是水墨畫。
? ? ? 3、唐詩以抒情為主,也有敘事歌曲,以激動人的感情。有強烈的感情,浪漫的情緒。
? ? ? 宋詩多說理,詞句平易而說理精辟,發人智慧。
? ? ? 4、唐詩高超,題材不平凡。
? ? ? 宋詩以平凡的日常生活為題材。
? ? ? 5、唐詩尚多比興,多寄托。興寄深微,含背不盡,因而渾厚。
? ? ? 宋詩說理曲折達意。高者沉潛深刻,淺者有太說盡之病,近于散文。
? ? ? 6、唐詩深入淺出。作者有詩才,非關學力。
? ? ? 宋詩多用典故 ,求其高雅脫俗,因此比較難懂。
? ? ? 總之,宋詩繼唐詩,要求創造性,不能不別求面目。
? ? ? 唐宋詩品質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現手法有不同之點,但也不能以嚴格的時代來分。
? ? ? 杜甫詩已經多用典故,也多議論。但主要用散文風格作詩的是韓愈,擺脫滑熟的音調和美麗的辭藻的是孟東野(郊)。所以
韓、孟的詩就有宋詩的風格。
? ? ? 而宋代的柯山、白石、九僧、四靈又近唐詩風格,故未可一概論。后來學詩的或學唐詩,或學宋詩,是風格的不同。
? ? ? 元遺山《論詩絕句》云:“奇外無奇更出奇,一波才動萬波隨。只知詩到蘇黃盡,滄海橫流卻是誰?”
? ? ? 照一般人的看法,詩的變化到蘇、黃算是盡了。這是指詩的表現手法,蘇、黃又與李、杜不同。
? ? ? 后人或學唐,或學宋,難以出奇制勝。元明清三代的詩(不說詞曲,專講五七言詩),風格上沒有多少變化,好像模仿唐宋人的作品似的。
? ? ? 說“盡”是指表現手法盡,并不是說題材窮盡。詩的題村當然是無窮的,因為社會在發展變化,人的思想感情也古今不同。
? ? ? 宋詩的風格在北宋時代已經形成,這是和古文運動分不開的。配合古文運動,宋人也以散文的思路作了詩。
? ? ? 另外在宋代發展了詞,那是以抒情為主,有強烈的感情的詩歌,配合著音樂歌唱。詞有另外的新鮮的通俗的語言,而它的思想感情卻又接近了唐詩。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