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飲狂歌女主角在哪里 痛飲狂歌攻略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勍达嬁窀枧鹘窃谀睦?,以及痛飲狂歌攻略對?yīng)的知識點(diǎn),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問世間情為何物》,出在那里,作者是誰
出自金代文學(xué)家元好問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摸魚兒·雁丘詞》中的詞句。
《摸魚兒·雁丘詞》
金代: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yīng)有語:
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dāng)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fēng)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譯文:天??!請問世間的各位,愛情究竟是什么,竟會令這兩只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南飛北歸遙遠(yuǎn)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舊恩愛相依為命。
比翼雙飛雖然快樂,但離別才真的是楚痛難受。到此刻,方知這癡情的雙雁竟比人間癡情兒女更加癡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真情的雁兒心里應(yīng)該知道,此去萬里,形孤影單,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飛萬里越千山,晨風(fēng)暮雪,失去一生的至愛,形單影只,即使茍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義呢?
這汾水一帶,當(dāng)年本是漢武帝巡幸游樂的地方,每當(dāng)武帝出巡,總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熱鬧,而今卻是冷煙衰草,一派蕭條冷落。
武帝已死,招魂也無濟(jì)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卻不會再歸來了!雙雁生死相許的深情連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決不會和鶯兒燕子一般,死后化為一抔塵土。將會留得生前身后名,與世長存??窀杩v酒,尋訪雁丘墳故地,來祭奠這一對愛侶的亡靈。
擴(kuò)展資料
《摸魚兒·雁丘詞》上下兩闋,上闋敘事,下闋抒情。上闋開篇即發(fā)問“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千百年來,關(guān)于愛情的詩詞歌賦不勝枚舉,然而大多含蓄委婉,比興詠嘆,而元好問則不然,16歲的青年,風(fēng)華正茂,意氣奮發(fā),對愛情充滿了美好的希冀。
看到大雁殉情,不由為之心感神傷,積郁在胸,不得不發(fā),因此,如電閃雷鳴,如山崩地裂,破空而來,呼嘯而至,問天問地問自己,不知道世界上,愛情究竟是什么。
竟然能讓雙方生死相依、至死不渝?如此反問,如此直接,似問似答,鏗鏘排奡,用“直教”渲染“情”的無窮魅力,一下子就把整首詞的氣氛烘托起來,氣勢雄健,雷霆萬鈞。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想那雙雁,天南地北,比翼雙飛,寒來暑往,一生能有幾回?如此感慨,如此惆悵,似在沉思,又在感嘆,世界美好時光總是那么短暫,稍瞬即逝,轉(zhuǎn)眼已老。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其中的歡樂情趣,離別愁苦,自然難舍難離,因此就有了這對癡情兒女,用擬人化的手法贊美大雁,哀婉欲絕。
“君應(yīng)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用“君子”來尊稱殉情大雁,并且揣摩大雁殉情的原因,模擬大雁的哀言絕語作為殉情的決裂:看到伴侶已死,尋思著,那萬里層云,千山暮雪,雖然有美好景物,秀麗風(fēng)光。
可是,日日夜夜,朝朝暮暮,獨(dú)自個兒孤零零的,沒有伴侶,那又有什么意思?于是,便毅然決然的投地而死,殉情伴侶,不能同生,只求同死,生死相依,永不分離。
該句恢弘遼闊,意境幽遠(yuǎn),令人回味再三,一詠三嘆,不由得為大雁矢志不渝的忠貞愛情所感動,讀之忍不住潸然淚下,藝術(shù)感染力極其強(qiáng)烈。
“橫汾路,寂寞當(dāng)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保麻犑惆l(fā)詩人掩埋大雁后的情感。汾河是山西的母親河,蜿蜒流長,貫穿山西境內(nèi),三晉大地,曾經(jīng)輝煌,漢武帝曾六次乘舟而來,祭祀后土(《史記·封禪書》)。
想當(dāng)年,鼓樂喧天,遍地簫鼓,如今卻荒草衰煙,盡歸塵土,感嘆世事變幻,事物變遷,曾經(jīng)的煊赫也會煙消云散,然而詩人隱含的意思卻是:唯有愛情感天動地,地久天長。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fēng)雨。”,“招魂”指的是戰(zhàn)國時期宋玉作的《楚辭·招魂》,句尾多用“些”(suò)字,所以稱“楚些”。
大意是:宋玉的招魂寫的感人肺腑,凄婉哀怨,被譽(yù)為千古哀怨絕唱,可是和大雁的生死殉情相比,卻只能嗟嘆不及。大雁的至情至真,令山神鬼怪都為之哭啼,陰風(fēng)冷雨就是他們感動的行跡。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大雁的殉情之舉,就連老天也會感動嫉妒,我從未相信,殉情大雁會和黃鶯飛揚(yáng)一樣,化為黃土(他們死后,絕對會成為神靈,永被銘記。)。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大雁的殉情故事,一定會流芳千古,為了讓后人知道憑吊之處,我把他們掩埋在此,命名雁丘,留待文人騷客,來此憑吊,緬懷祭奠,吟詩作賦,痛飲狂歌,寄托哀思,排解憂傷。
《摸魚兒·雁丘詞》通過運(yùn)用反問、擬人、比喻、對比等藝術(shù)手法,全篇圍繞著“情”字,記述和謳歌了大雁殉情的凄美動人的故事,進(jìn)一步贊美純真的愛情。
詩人描繪細(xì)膩,感情真摯,名為詠雁,實(shí)為抒情,從大雁這樣的性靈都有生死相依、忠貞不二的感情引申開來,那么,作為世人,更是要對愛忠誠,對情專一,忠貞不渝,生死相依。
《摸魚兒·雁丘詞》這首詞表達(dá)了詩人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希冀,境界深遠(yuǎn),回味無窮,藝術(shù)感染力極其強(qiáng)烈,堪稱詠嘆愛情的千古佳作。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yáng)跋扈為誰雄?
這是 余光中《尋李白》中的句子。
余光中尋李白
——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yáng)跋扈為誰雄
那一雙傲慢的靴子至今還落在
高力士羞憤的手里,人卻不見了
把滿地的難民和傷兵
把胡馬和羌笛交踐的節(jié)奏
留給杜二去細(xì)細(xì)的苦吟
自從那年賀知章眼花了
認(rèn)你做謫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壺
把自己藏起來,連太太也尋不到你
怨長安城小而壺中天長
在所有的詩里你都預(yù)言
會突然水遁,或許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亂發(fā)當(dāng)風(fēng)
樹敵如林,世人皆欲殺
肝硬化怎殺得死你?
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從一元到天寶,從洛陽到咸陽
冠蓋滿途車騎的囂鬧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絕句輕叩我額頭
當(dāng)?shù)匾粡椞羝鸬幕匾?/p>
一貶世上已經(jīng)夠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難堪
至今成謎是你的籍貫
隴西或山東,青蓮鄉(xiāng)或碎葉城
不如歸去歸哪個故鄉(xiāng)?
凡你醉處,你說過,皆非他鄉(xiāng)
失蹤,是天才唯一的下場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處?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勸你不住
一回頭四窗下竟已白頭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給霧鎖了,無路可入
仍爐火示純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躡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許那才你故鄉(xiāng)
常得你一生癡癡地仰望?
而無論出門向西哭,向東哭
長安卻早已陷落
二十四萬里的歸程
也不必驚動大鵬了,也無須招鶴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飛碟
詭緣的閃光愈轉(zhuǎn)愈快
接你回傳說里去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yáng)跋扈為誰雄。說的是誰?
這句詩說的是李白,出自杜甫的《贈李白》。
《贈李白》
唐代:杜甫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yáng)跋扈為誰雄。
拓展資料
此詩作于公元745年秋,此時李白遭奸佞排斥、遠(yuǎn)離京都、漫游齊魯,與杜甫相會。李白也在這年秋寫下了《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詩。詩云:“飛蓬各自遠(yuǎn),且盡手中杯。”從中流露出詩人依依惜別的深情。這與杜詩中的“秋來相顧尚飄蓬”句,可以參照。李白被賜金放還,與杜甫幸會于山東之時,由于有相同的坎坷遭遇,因而情志相投。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原籍湖北襄陽,后徙河南鞏縣。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和對其真實(shí)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shí)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