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樂府詩有哪些 杜甫樂府詩創作特點
很多朋友對于杜甫的樂府詩有哪些和杜甫樂府詩創作特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杜甫的代表作有哪些?
杜甫的代表作有《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擴展資料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郁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郁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
杜甫善于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并加以創造性地發展。杜甫關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響了中唐時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樂府創作。
杜甫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復,標志著中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
樂府詩有哪些?
【篇一:《陌上桑》】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來歸仃怨怒,但坐觀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
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妹。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年幾何?
二直尚不足,十五頗有余。
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
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
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
腰中鹿盧劍,可直千萬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
盈盈公府步,冉冉儲中趨。
生中數千人,皆方夫婿殊。
【篇二:《戰城南》】
戰城南、死郭北,
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內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
梟騎戰斗死,駑馬徘徊鳴。
梁筑室,何以南梁,何以北,禾黍不獲君何食?
愿為忠臣安何得?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
朝行出攻,莫不夜歸。
【篇三:《燕歌行》】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風。
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縣。
故衣誰當補?新衣誰當綻?
賴得閑主人,覽取為吾
夫婿從門來。斜柯西北眄。
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
石見何累累,遠行不如此。
【篇四:《上邪》】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蕩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篇五:《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篇六:《將進酒》】
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
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有哪些關于杜甫的古詩
關于杜甫的古詩
杜甫生平作詩一千五百多首,是唐代詩人中流傳下來的詩最多的,其中不乏名垂千古的佳作,對后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由于其中年所作詩歌風格大多沉郁憂慮,心系國民,且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因此他的詩被稱作“詩史”。其中尤為著名的是他的三吏三別,流傳甚廣,意味深長。
三吏三別
三吏三別是杜甫的六首詩作,其中三吏是指《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而三別則分別是《新婚別》、《無家別》、以及《垂老別》,在這幾部作品中,杜甫深刻地表達出了民生疾苦以及自己身處亂世中漂離游蕩的孤寂,流露了詩人對于在戰亂中飽受摧殘的人民百姓的同情與痛心。
其中《新安吏》前半篇講述的是部隊抓兵以及親人分別的悲情場面,而后半篇則大轉筆鋒開始對人民進行勸導,表達了詩人渴望結束戰爭回歸和平的心愿。《石壕吏》寫出了官兵趁著半夜到村中強行抓人參軍,甚至連年老的婦人都不放過,揭露了兵役制度以及官兵差吏的殘暴,表達了對于戰亂中的人民疾苦的同情。而《潼關吏》則是借潼關之險表達對于桃林戰敗的痛惜,并希望將士們能依靠天險保衛長安。
然而《新婚別》講述的是一對夫妻在新婚之時離別的場面,刻畫了深明大義的妻子形象;《無家別》敘述了一個兵敗還鄉結果無家可歸、最終再次復征的軍人形象,反映了戰爭災區的荒涼;而《垂老別》則是一堆暮年老翁因征兵與老伴離別的場面,反映了戰爭的無情以及統治者的殘忍。
這“三吏三別”系列組詩將杜甫的愛國衷誠表現得淋漓盡致,一顆渴望和平以及關懷百姓的心,直至如今還深深地感染著后人。
杜甫被稱為什么
杜甫作為我國唐朝時期鼎鼎大名的杰出詩人,名垂千古,與李白并稱為“李杜”。如同李白被稱為詩仙一樣,杜甫也被后世尊稱為“詩圣”,那么它的這個名號究竟是如何得來的呢?
杜甫 塑像
杜甫“詩圣”這樣的譽稱不僅僅是因為他文學造詣極高留下了眾多流傳至今的絕妙詩歌,最重要是他的詩文中有許多作品都流露出了他悲天憫人心懷蒼生的思慮與情操。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中十分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風格沉穩樸素,在他的作品中能體現出唐朝由盛轉衰的過程以及那個年代的社會風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以及強烈的政治傾向,社會內涵豐富。而另一個方面,杜甫的詩歌總體上可以用“抑揚頓挫”來涵蓋詩風,沉郁表示的是他文章的深沉意蘊,而頓挫則是形容情感的迂回抑揚;他詩文中的語言口吻、音律節奏起伏跌宕,他的文字用詞簡樸通俗,十分寫實,卻盡顯功底,綜上所述,因此杜甫被后人以“詩圣”的譽號來尊稱。
杜甫的生平十分坎坷,他出生于富足的士家,但生活并不順利,晚年清貧且舊病纏身、老無所依。他仕途不順、懷才不遇卻堅決不向權貴低頭,盡管早年間他也如同李白那般縱情四海的放蕩輕狂,但是中年的他生活無依無靠,徒有一腔愛國熱情卻沒有報國的機會,在國家動蕩身陷內憂外患之時,他日日以國家之憂而憂,以百姓之苦為苦,正是他這種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懷感動了古往今來的世世代代人。
杜甫的雅號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中創作詩歌作品達三千多首,至今流傳作品有一千四百多首,其作品風格獨特,且注重吸收各家之長,堅持獨特的批判精神,致使其作品深受后人的追捧,其思想也影響著后代眾人。
杜甫畫像
杜甫因此被尊稱為一代“詩宗”,其雅號為“詩圣”,可見他在詩壇上的地位之高,所有的成就之深。杜甫創作詩歌的時候十分注重將所見所聞和社會現實兩者相結合,這樣不僅反映社會現狀還可以以此寄托他的情感,批判不公的社會諷刺統治者的腐朽之舉。
杜甫所寫之詩很大程度上不只是在客觀的敘述事件,而是在用詩去寫歷史,他的詩體大部分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歷史事件,真實的將歷史重現在讀者的眼前,也將那個時代受到戰亂和腐敗統治毒害的現狀披露,具有很強的政治性。
杜甫能有“詩圣”這一雅號,不止因為其涉獵題材之寬,還在于他能夠很好的將律詩運用的如此自如,將這樣的詩體運用于無形,甚是有才能。杜甫甚能駕馭各種形式的詩歌,他能將社會萬象及人民的生活描繪的十分生動,他的詩歌中所隱含的不僅是批判和同情,也有很多他被壓抑的情懷和抑郁的情感,但這依舊不影響他憂國憂民的愛國之心。
杜甫的成就
?杜甫為唐朝詩人,為漢樂府詩體的開創者,是現實主義詩人,其作品多以古體和律詩著作,風格多樣但其詩風沉郁頓挫,多有憂國憂民的感傷,因而被后人稱為“詩史”。
杜甫畫像
杜甫真正成名是在宋朝之后,之后“沉郁頓挫”便成為杜甫詩風的評判字句,其中所表明的是杜詩所描寫的思想內容均博大深刻,感情很是飽滿,還有杜詩都是以完整的意境,精煉的字句和頓挫變化的節奏將其中情感表現出來,詩人將情感寄托于詩中的一草一木之中,亦見其性情之厚。
杜詩不僅沉郁頓挫,還有變化不斷的風格,和多樣的表現形式,想必這和杜甫所描繪的內容各異有關系,他晚年生活經歷“安史之亂”得以見識到各種情形,大大增加他生活閱歷,因此他創作的題材除了游歷、山河、風俗、家人友人還有更多憂國憂民的創作、戰爭。政治和反映社會現實的詩歌。在不同的創作背景下,杜甫所作的詩歌均用不同風格展現其中情感。
杜甫在創作方面十分寫實,反映出很多深刻的現實生活的內容,將盛唐轉衰的歷史時期和社會面貌用詩歌將其全程展現在眾人面前,同時塑造了多個有性格有感情且豐滿的詩歌人物形象,讓大家更好的認識杜甫。杜甫十分擅長描寫事物細節,往往這樣更能震懾人心,這樣細微的寫實技巧正是杜甫的又一個藝術成就。
杜甫年譜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居無定所,最后也是在奔波的途中病逝,從他留下的眾多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杜甫的一生經歷,和他一路上的心態變化,從一開始的偉大抱負到后來的避亂而逃。而他的詩歌造詣也隨著經歷的變化而變得更加深刻,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杜甫的年譜吧,看看他一生經歷。
杜甫畫像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
公元718年,杜甫能作詩,方才7歲。
公元720年,杜甫開始學習書法。
公元725年,14歲的杜甫開始同文人出游,能與他們對詩。
公元730年,杜甫為19歲,身懷抱負和不羈,開始他的游歷時期,與友人游歷江南一帶。
公元731年至公元734年,杜甫花費了4年的時間在吳越一帶游歷。
公元735年,杜甫回鄉參與科舉考試,但是未入選。
公元736年,再次出游的杜甫在齊趙一帶游歷,結交友人蘇源明。此后的五年杜甫均在這一代游歷,在他三十歲的時候方回東郡。
公元744年,回鄉的杜甫在東郡呆了三年,在這里與“詩仙”李白相結識,兩人共游齊魯,訪問各方名士,甚是愉悅。
公元746年,35歲的杜甫去長安參與考試未入選,便客居長安十年,為謀取生活常作為儒生為權貴門上客,獻詩。
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到平定期間,杜甫曾任官職左拾遺,后因耿直諫言為人所誣被貶,期間認識到統治者腐朽而辭官,而后一直在躲避戰亂而逃,生活窘迫至極。
公元770年,59歲的杜甫病逝舟中。
杜甫的詩有哪些?
1、《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鳥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
一隊白鷺在藍天上飛翔。
窗口面對著岷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門外停泊著行程萬里從東吳來的各種船只。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2、《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譯文:
彎曲的石頭小路遠遠地伸至深秋的山巔,在白云升騰的地方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
停下馬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霜染后楓葉那鮮艷的紅色勝過二月春花。
3、《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譯文:
黃四娘家花兒茂盛把小路遮蔽,萬千花朵壓彎枝條離地低又低。
眷戀芬芳花間彩蝶時時在飛舞,自由自在嬌軟黃鶯恰恰歡聲啼。
4、《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
天高風急猿聲凄切悲涼,清澈水中群鷗嬉戲盤旋。
無窮無盡的樹葉紛紛飄落,長江滾滾涌來奔騰不息。
悲對秋色感嘆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獨自登高臺。
深為憾恨鬢發日益斑白,困頓潦倒病后停酒傷懷。
5、《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
東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齊魯,山色仍然歷歷在目。
神奇自然,匯聚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黃昏。
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杜甫 新樂府詩。有什么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杜甫《兵車行》
關于杜甫的樂府詩有哪些和杜甫樂府詩創作特點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