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滔有哪些有名的詩 黃滔有哪些有名的詩歌作品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黃滔有哪些有名的詩,以及黃滔有哪些有名的詩歌作品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贊揚廣州的詩有哪些?
贊揚廣州的詩有:
1、〖廣州試越臺懷古〗——黃滔
南越千年事,興懷一旦來。歌鐘非舊俗,煙月有層臺。
北望人何在,東流水不回。吹窗風雜瘴,沾檻雨經梅。
壯氣曾難揖,空名信可哀。不堪登覽處,花落與花開。
2、《嶺南大雪》——【宋】 作者:【區仕衡】
海凍珊瑚萬里沙,炎方六出盡成花.
洛陽縱有行春令,誰問袁安處士家
3、《春日嶺南》——【宋】 作者:【孫正平】
窗前修竹靄如云,巧語春禽只聽聞.
睡起蒲團趺坐穩,惟將茗椀對爐薰.
4、《客居嶺南》——【宋】 作者:【張子龍】
天風吹白波,歸客欲如何.炎國逢花早,春船載雨過.
畏蛇焚癭木,防蠱種衰荷.洞口商人婦,時時送夜歌.
5、《庚午臘中苦寒不雪不雪嶺南之常而苦寒為希有》——【宋】 作者:【鄭剛中】
檐風動修竹,終夜玉相戛.曉望山頭松,孤瘦凍欲折.
欣然發茅亭,準擬看飛雪.待之既逾時,腳硬冷如鐵.
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絕.豈非地氣偏,濕濁舊不泄.
剪水下云來,祗向虛空歇.今年臘中寒,萬口稱凜冽.
此是雪先聲,蕩洗嶺南熱.蜒叟且莫驚,造化無差別.
會須煙瘴林,都有琪花結.草色潤如酥,看取焦枯活.
關于錦鯉的詩句
1. 有關錦鯉的詩句
【丹陽道中寄友生】陸龜蒙 煙樹綠微微,春流浸竹扉。
短蓑攜稚去,孤艇載魚歸。 海俗蘆編室,村娃練束衣。
舊栽奴橘老,新刈女桑肥。 錦鯉沖風擲,絲禽掠浪飛。
短亭幽徑入,陳廟數峰圍。 地廢金牛暗,陵荒石獸稀。
思君同一望,帆上怨馀暉。【奉酬襲美苦雨四聲重寄三十二句·平上聲】陸龜蒙 層云愁天低,久雨倚檻冷。
絲禽藏荷香,錦鯉繞島影。 心將時人乖,道與隱者靜。
桐陰無深泉,所以逞短綆。【成名后呈同年】黃滔 業詩攻賦薦鄉書,二紀如鴻歷九衢。
待得至公搜草澤, 如從平陸到蓬壺。雖慚錦鯉成穿額,忝獲驪龍不寐珠。
蒙楚數疑休下泣,師劉大喝已為盧。人間灰管供紅杏, 天上煙花應白榆。
一字連鑣巡甲族,千般唱罰賞皇都。 名推顏柳題金塔,飲自燕秦索玉姝。
退愧單寒終預此, 敢將恩岳怠斯須。
2. 關于錦鯉的古風句子
絲禽藏荷香,錦鯉繞島影。-唐朝陸龜蒙〈奉酬襲美苦雨〉
但絲莼玉藕,珠粳錦鯉,相留戀,又經歲。-宋朝 蘇軾〈水龍吟〉
山隱隱繞天涯怎覓青鸞信?水茫茫淹海角難尋錦鯉書,兩般兒無歸路。桃源洞墨云荏苒,武陵溪煙水模糊。-元朝 陳克明〈耍孩兒〉
雪鷗臥聽禪僧磬,錦鯉行驚釣客船。-宋朝 薛利和〈西湖亭〉
雖慚錦鯉成穿額,忝獲驪龍不寐珠。-唐朝 黃滔〈成名后呈同年〉
款棹蘭舟閑游戲,任無情日月東西。釣頭錦鯉,杯中美醞,歸去來兮。-元朝 滕斌〈普天樂〉
拓展資料:
錦鯉的文化寓意
錦鯉顏色鮮艷而多樣,而且生命力強,體胖——寓意多彩多姿多財富,自強不息,一團和氣,是風水魚的最佳首選。錦鯉被稱為"好運魚"、"風水魚"、"水中活寶石"、"觀賞魚之王"。錦鯉因為色彩絢爛,如水中牡丹,所以又稱“富貴魚”、“貴族魚”。錦鯉被視為和平、友誼的象征,它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還寓意吉祥歡樂、繁榮幸福,所以深受人們喜愛。錦鯉是一種高品質、高品味的觀賞魚,寓意象征“富貴、吉祥、健康和幸福”
3. 關于錦鯉的詩詞
1、《南鄉子》宋代:蔡伸
木落雁南翔,錦鯉殷勤為渡江。
淚墨銀鉤相憶字,成行。
譯文:樹葉落下大雁向南方飛去,錦鯉不辭辛苦的渡江。淚水與墨水摻雜滲透在字里行間。
2、《賀新郎》宋代:李泳
問錦鯉、何時重到。
樓迥層城看不見,對瀟瀟、暮雨憐芳草。
譯文:想詢問錦鯉何時才會再次來到,高樓城墻看不見,對著瀟瀟暮雨憐惜草木。
擴展資料
錦鯉壽命極長,能活60-70年(相傳有200歲的錦鯉),寓意吉祥,相傳能為主人帶來好運,是備受青睞的風水魚和觀賞寵物。
錦鯉在中國素來有“鯉魚躍龍門”的傳說,據說能跳過黃河龍門瀑布的鯉魚就能變成龍。在日本,鯉魚代表了堅定不移和英勇的精神。它們的胡須同時也代表著智慧和學識。
傳統的鯉魚紋身一般在前臂或者腿部,而龍形紋身在后背,就是希望年輕人能夠像鯉魚躍龍門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棟梁之才。不同造型的鯉魚(顏色、胡須數量、大小比例等)象征著對未來不同的期望:健康、強大、甚至是成為人中之龍。
4. 形容錦鯉的詩句
1、珠粳錦鯉
宋
蘇軾
《水龍吟·小溝東接長江》
2、錦鯉殷勤為渡江
宋
蔡伸
《南鄉子·木落雁南翔》
3、問錦鯉、何時重到
宋
李泳
《賀新郎·門掩長安道》
4、錦鯉沖風擲
唐
陸龜蒙
《丹陽道中寄友生》
5、錦鯉繞島影
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苦雨四聲重寄三十二句·平上聲》
6、雖慚錦鯉成穿額
唐
黃滔
《成名后呈同年》
7、宴客兼有錦鯉紅
清
魏耕
《湖州行》
8、錦鯉浮沉鏡里天
宋
白玉蟾
《題余府浮香亭》
9、池鮮熟錦鯉
宋
程永奇
《屯溪訪故人》
10、錦鯉往來出江浦
宋
李復
《次韻呂元多給事嘉川驛來詩》
11、錦鯉提來賣與誰
宋
釋朋
《詠魚籃觀音》
12、錦鯉攜來賣與誰
宋
釋智朋
《魚籃觀音贊》
13、炰鰲膾錦鯉
宋
王柏
《再和適莊韻》
14、禁沼冰開跳錦鯉
宋
王珪
《立春內中帖子詞·皇帝閣》
15、橋鯉真堪截錦腮
宋
項安世
《大人生朝
5. 跟錦鯉有關的詩句
《成名后呈同年》黃滔唐朝業詩攻賦薦鄉書,二紀如鴻歷九衢。
待得至公搜草澤,如從平陸到蓬壺。雖慚錦鯉成穿額,忝獲驪龍不寐珠。
蒙楚數疑休下泣,師劉大喝已為盧。人間灰管供紅杏,天上煙花應白榆。
一字連鑣巡甲族,千般唱罰賞皇都。名推顏柳題金塔,飲自燕秦索玉姝。
退愧單寒終預此,敢將恩岳怠斯須。《丹陽道中寄友生》陸龜蒙唐朝煙樹綠微微,春流浸竹扉。
短蓑攜稚去,孤艇載魚歸。海俗蘆編室,村娃練束衣。
舊栽奴橘老,新刈女桑肥。錦鯉沖風擲,絲禽掠浪飛。
短亭幽徑入,陳廟數峰圍。地廢金牛暗,陵荒石獸稀。
思君同一望,帆上怨馀暉。《西湖亭》薛利和宋朝一泓泉色漲漪漣,竊號西湖幾百年。
泛出芰荷錢萬疊,洗開楊柳眼三眠。雪鷗臥聽禪僧磬,錦鯉行驚釣客船。
若比錢塘江上景,欠他十里好風煙。
6. 關于錦鯉的詩詞
1、《南鄉子》宋代:蔡伸木落雁南翔,錦鯉殷勤為渡江。
淚墨銀鉤相憶字,成行。譯文:樹葉落下大雁向南方飛去,錦鯉不辭辛苦的渡江。
淚水與墨水摻雜滲透在字里行間。2、《賀新郎》宋代:李泳問錦鯉、何時重到。
樓迥層城看不見,對瀟瀟、暮雨憐芳草。譯文:想詢問錦鯉何時才會再次來到,高樓城墻看不見,對著瀟瀟暮雨憐惜草木。
擴展資料錦鯉壽命極長,能活60-70年(相傳有200歲的錦鯉),寓意吉祥,相傳能為主人帶來好運,是備受青睞的風水魚和觀賞寵物。錦鯉在中國素來有“鯉魚躍龍門”的傳說,據說能跳過黃河龍門瀑布的鯉魚就能變成龍。
在日本,鯉魚代表了堅定不移和英勇的精神。它們的胡須同時也代表著智慧和學識。
傳統的鯉魚紋身一般在前臂或者腿部,而龍形紋身在后背,就是希望年輕人能夠像鯉魚躍龍門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棟梁之才。不同造型的鯉魚(顏色、胡須數量、大小比例等)象征著對未來不同的期望:健康、強大、甚至是成為人中之龍。
7. 描寫“錦鯉”的詩句有哪些
1、《水龍吟·小溝東接長江》宋代:蘇軾
原文:
小溝東接長江,柳堤葦岸連云際。
煙村瀟灑,人閑一哄,漁樵早市。
永晝端居,寸陰虛度,了成何事。
但絲莼玉藕,珠粳錦鯉,相留戀,又經歲。
譯文:亭前小溝東臨長江,柳岸葦堤一望無際,安靜的村莊只有賣魚賣柴的人在早上作生意時才喧鬧一陣子。整天安居無事,光陰白白度過,什么事也未作成。不過,莼菜、白藕、珍米、錦鯉等食物,年復一年地離開不了。
2、《賀新郎》宋代:李泳
原文:
問錦鯉、何時重到。
樓迥層城看不見,對瀟瀟、暮雨憐芳草。
譯文:想詢問錦鯉何時才會再次來到,高樓城墻看不見,對著瀟瀟暮雨憐惜草木。
3、《中呂普天樂_酒謫仙強》元代:滕斌
原文:釣頭錦鯉,杯中美醞,歸去來兮。
譯文:喝著杯中美酒,釣著一尾錦鯉,就回去了。
4、《南鄉子》宋代:蔡伸
原文:
木落雁南翔,錦鯉殷勤為渡江。
淚墨銀鉤相憶字,成行。
譯文:樹葉落下大雁向南方飛去,錦鯉不辭辛苦的渡江。淚水與墨水摻雜滲透在字里行間。
5、《錦鯉》近現代:陳振家
原文:
堪憐態媚性溫存,銀箭金梭集一盆。
唯憾我池規格小,令君無處覓龍門。
譯文:愛惜你的神態溫和,全部生活在一個盆中。非常遺憾我這個池子太小了,不能讓你越龍門 。
關于廣州詩句
1. 贊美“廣州”的古詩詞有哪些
1、《廣州蒲澗寺(地產菖蒲,十二節。
相傳安期生》年代: 宋 作者: 蘇軾不用山僧導我前,自尋云外出山泉。千章古木臨無地,百尺飛濤瀉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來薝卜祖師禪。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學仙。
2、《廣州雜詠(四首)》年代: 明 作者: 劉崧鯽魚潮退余溪鹵,牡蠣蟲廧高結海沙。紅豆桂花供釀酒,檳榔蔞葉當呼茶。
3、《己丑廣州七夕》年代: 現代 作者: 陳寅恪嶺樹高樓影動搖,天風吹海海初潮。金甌已缺今宵月,銀漢猶填舊日橋。
簾外新涼驚節換,夜闌離緒總魂銷。人間盡誤佳期了,更有佳期莫恨遙。
4、《廣州戲題》年代: 明 作者: 祝允明生世投閑四十年,瘴江班頂試鳴弦。今朝也是為官日,白日青天閉戶眠。
5、《春日憶廣州》年代: 現代 作者: 陳獨秀江南目盡飛鴻遠,隱約羅浮海外山。曾記盈盈秋水闊,好花開滿荔枝灣。
2. 關于廣州的詩句
你好!關于廣州的詩句:〖廣州三樵歌〗奉敕追三樵,隨侯傍道走。
回頭語李郎,喚取爾朱九。〖廣州試越臺懷古〗——黃滔南越千年事,興懷一旦來。
歌鐘非舊俗,煙月有層臺。北望人何在,東流水不回。
吹窗風雜瘴,沾檻雨經梅。壯氣曾難揖,空名信可哀。
不堪登覽處,花落與花開。〖廣州江中作〗書名:《全唐詩》 作者:張說去國年方晏,愁心轉不堪。
離人與江水,終日向西南。〖廣州朱長史座觀妓〗——宋之問歌舞須連夜,神仙莫放歸。
參差隨暮雨,前路濕人衣《題廣州使院》——鄭愚數年百姓受饑荒,太守貪殘似虎狼。今日海隅魚米賤,大須慚愧石榴黃。
《廣州石門寺重送李尚書赴朝,時兼宗正卿》——楊衡象闕趨云陛,龍宮憩石門。清鐃猶啟路,黃發重攀轅。
藻變朝天服,珠懷委地言。那令蓬蒿客,茲席未離尊。
〖與王六履震廣州津亭曉望〗——張九齡明發臨前渚,寒來凈遠空。水紋天上碧,日氣海邊紅。
景物紛為異,人情賴此同。乘槎自有適,非欲破長風。
〖廣州王園寺伏日即事寄北中親友〗——劉言史南越逢初伏,東林度一朝。曲池煎畏景,高閣絕微飆。
竹簟移先灑,蒲葵破復搖。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饒。
裛汗絺如濯,親床枕并燒。墜枝傷翠羽,萎葉惜紅蕉。
且困流金熾,難成獨酌謠。望霖窺潤礎,思吹候生條。
旅恨生烏滸,鄉心系洛橋。誰憐在炎客,一夕壯容銷。
〖使至廣州〗——張九齡昔年嘗不調,茲地亦邅回。本謂雙鳧少,何知駟馬來。
人非漢使橐,郡是越王臺。去去雖殊事,山川長在哉。
【減字木蘭花】(寄欽州劉叔冶史君)——戴復古羊城舊路。檀板一聲驚客去。
不擬重來。白發飄飄上越臺。
故人居處。曲巷深深通竹所。
問訊桃花。欲訪劉郎不在家〖廣州陪涼公從叔越臺宴集〗書名:《全唐詩》 作者:李群玉一徑松梢踏石梯,步窮身在白云西。
日銜赤浪金車沒,天拂滄波翠幕低。高鳥散飛驚大旆,長風萬里卷秋鼙。
玉鉤掛海笙歌合,珠履三千半似泥。希望能夠幫到你。
3. 關于廣州的詩句有哪些
1、廣州三樵歌唐代:佚名奉敕追三樵,隨侯傍道走。
回頭語李郎,喚取爾朱九。2、廣州試越臺懷古唐代:黃滔南越千年事,興懷一旦來。
歌鐘非舊俗,煙月有層臺。北望人何在,東流水不回。
吹窗風雜瘴,沾檻雨經梅。壯氣曾難揖,空名信可哀。
不堪登覽處,花落與花開。3、廣州江中作唐代:張說去國年方晏,愁心轉不堪。
離人與江水,終日向西南。4、廣州朱長史座觀妓唐代:宋之問歌舞須連夜,神仙莫放歸。
參差隨暮雨,前路濕人衣。5、題廣州使院唐代:鄭愚數年百姓受饑荒,太守貪殘似虎狼。
今日海隅魚米賤,大須慚愧石榴黃。6、廣州石門寺重送李尚書赴朝,時兼宗正卿唐代:楊衡象闕趨云陛,龍宮憩石門。
清鐃猶啟路,黃發重攀轅。藻變朝天服,珠懷委地言。
那令蓬蒿客,茲席未離尊。7、與王六履震廣州津亭曉望唐代:張九齡明發臨前渚,寒來凈遠空。
水紋天上碧,日氣海邊紅。景物紛為異,人情賴此同。
乘槎自有適,非欲破長風。8、廣州王園寺伏日即事寄北中親友唐代:劉言史南越逢初伏,東林度一朝。
曲池煎畏景,高閣絕微飆。竹簟移先灑,蒲葵破復搖。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饒。裛汗絺如濯,親床枕并燒。
墜枝傷翠羽,萎葉惜紅蕉。且困流金熾,難成獨酌謠。
望霖窺潤礎,思吹候生條。旅恨生烏滸,鄉心系洛橋。
誰憐在炎客,一夕壯容銷。9、使至廣州唐代:張九齡昔年嘗不調,茲地亦邅回。
本謂雙鳧少,何知駟馬來。人非漢使橐,郡是越王臺。
去去雖殊事,山川長在哉。10、廣州陪涼公從叔越臺宴集唐代:李群玉一徑松梢踏石梯,步窮身在白云西。
日銜赤浪金車沒,天拂滄波翠幕低。高鳥散飛驚大旆,長風萬里卷秋鼙。
玉鉤掛海笙歌合,珠履三千半似泥。黃滔黃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內前埭(今荔城區東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學家,被譽為“福建文壇盟主”、閩中“文章初祖”張說張說(667年~730年) 唐代文學家,詩人,政治家。
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河北涿縣),世居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家洛陽。
宋之問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
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鄭愚鄭愚,番禺人。官至禮部侍郎,著有詩作。
唐朝時代人物。咸通中,觀察桂管,入為禮部侍郎。
黃巢平后,出鎮南海,終尚書左仆射楊衡[唐](約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仲師,吳興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代宗大歷初年前后在世。
天寶間,避地至江西,與符載、李群、李渤(全唐詩作符載、崔群、宋濟。此從唐才子傳)等同隱廬山,結草堂于五老峰下,號“山中四友”。
日以琴酒相娛。衡工吟詠,嘗吟罷自賞其作,抵掌大笑,長謠曰:“一一鶴聲飛上天”。
蓋自謂其聲韻響徹如此。有人盜其文登第,衡因詣闕,亦登第,見其人,盛怒曰:“一一鶴聲飛上天,在否?其人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
衡乃笑曰:“若是,猶可恕也”。官至大理評事。
衡著有詩集一卷,《唐才子傳》傳于世。張九齡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
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
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
詩風清淡。有《曲江集》。
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
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劉言史劉言史(約公元742年至813年間),唐代詩人。
藏書家,趙州邯鄲人。約公元742年至813年間,約自唐玄宗天寶元年至憲宗元和八年間在世。
少尚氣節,不舉進士。與李賀同時,工詩,美麗恢贍,自賀外世莫能比。
亦與孟郊友善。初客鎮襄,嘗造節度使王武俊。
武俊好詞藝,特加敬異卒后,葬于襄陽。孟郊作歌哭之。
言史著有歌詩六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曾旅游金陵、瀟湘、嶺南等地。
王武俊任成德軍節度使時,頗好文學,為之請官,詔授棗強縣令,世稱“劉棗強”,但未就任。李群玉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
澧縣仙眠洲有古跡“水竹居”,舊志記為“李群玉讀書處”。李群玉極有詩才,他“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
《湖南通志·李群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關于他的生平,據《全唐詩·李群玉小傳》載,早年杜牧游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并作詩《送李群玉赴舉》,.但他“一上而止”。
后來,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群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琴,遠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
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贊“所進詩歌,異常高雅”,并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后辭官回歸故里,死后追賜進士及第。
4. 關于廣州的詩句
你好!
關于廣州的詩句:
〖廣州三樵歌〗
奉敕追三樵,隨侯傍道走。
回頭語李郎,喚取爾朱九。
〖廣州試越臺懷古〗——黃滔
南越千年事,興懷一旦來。
歌鐘非舊俗,煙月有層臺。
北望人何在,東流水不回。
吹窗風雜瘴,沾檻雨經梅。
壯氣曾難揖,空名信可哀。
不堪登覽處,花落與花開。
〖廣州江中作〗
書名:《全唐詩》 作者:張說
去國年方晏,愁心轉不堪。
離人與江水,終日向西南。
〖廣州朱長史座觀妓〗——宋之問
歌舞須連夜,神仙莫放歸。
參差隨暮雨,前路濕人衣
《題廣州使院》——鄭愚
數年百姓受饑荒,太守貪殘似虎狼。
今日海隅魚米賤,大須慚愧石榴黃。
《廣州石門寺重送李尚書赴朝,時兼宗正卿》——楊衡
象闕趨云陛,龍宮憩石門。
清鐃猶啟路,黃發重攀轅。
藻變朝天服,珠懷委地言。
那令蓬蒿客,茲席未離尊。
〖與王六履震廣州津亭曉望〗——張九齡
明發臨前渚,寒來凈遠空。
水紋天上碧,日氣海邊紅。
景物紛為異,人情賴此同。
乘槎自有適,非欲破長風。
〖廣州王園寺伏日即事寄北中親友〗——劉言史
南越逢初伏,東林度一朝。
曲池煎畏景,高閣絕微飆。
竹簟移先灑,蒲葵破復搖。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饒。
裛汗絺如濯,親床枕并燒。
墜枝傷翠羽,萎葉惜紅蕉。
且困流金熾,難成獨酌謠。
望霖窺潤礎,思吹候生條。
旅恨生烏滸,鄉心系洛橋。
誰憐在炎客,一夕壯容銷。
〖使至廣州〗——張九齡
昔年嘗不調,茲地亦邅回。
本謂雙鳧少,何知駟馬來。
人非漢使橐,郡是越王臺。
去去雖殊事,山川長在哉。
【減字木蘭花】(寄欽州劉叔冶史君)——戴復古
羊城舊路。檀板一聲驚客去。
不擬重來。白發飄飄上越臺。
故人居處。
曲巷深深通竹所。
問訊桃花。欲訪劉郎不在家
〖廣州陪涼公從叔越臺宴集〗
書名:《全唐詩》 作者:李群玉
一徑松梢踏石梯,步窮身在白云西。
日銜赤浪金車沒,天拂滄波翠幕低。
高鳥散飛驚大旆,長風萬里卷秋鼙。
玉鉤掛海笙歌合,珠履三千半似泥。
希望能夠幫到你!
5. 描述廣州或廣東古詩詞有那些
嶺南大雪 年代:【宋】 作者:【區仕衡】 海凍珊瑚萬里沙,炎方六出盡成花。
洛陽縱有行春令,誰問袁安處士家 春日嶺南 年代:【宋】 作者:【孫正平】 窗前修竹靄如云,巧語春禽只聽聞。 睡起蒲團趺坐穩,惟將茗椀對爐薰。
客居嶺南 年代:【宋】 作者:【張子龍】 天風吹白波,歸客欲如何。 炎國逢花早,春船載雨過。
畏蛇焚癭木,防蠱種衰荷。 洞口商人婦,時時送夜歌。
庚午臘中苦寒不雪不雪嶺南之常而苦寒為希有 年代:【宋】 作者:【鄭剛中】 檐風動修竹,終夜玉相戛。 曉望山頭松,孤瘦凍欲折。
欣然發茅亭,準擬看飛雪。 待之既逾時,腳硬冷如鐵。
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絕。 豈非地氣偏,濕濁舊不泄。
剪水下云來,祗向虛空歇。 今年臘中寒,萬口稱凜冽。
此是雪先聲,蕩洗嶺南熱。 蜒叟且莫驚,造化無差別。
會須煙瘴林,都有琪花結。 草色潤如酥,看取焦枯活。
嶺南鞭春 年代:【宋】 作者:【范端臣】 一辭湖上月,三見嶺南春。 怪鳥呼如鬼,癡猿立似人。
蠻商通海舶,漁戶雜江濱。 尚有鞭牛撲,紛拿起路塵。
嶺南道中 年代:【唐】 作者:【曹松】 百花成實未成歸,未必歸心與志違。 但有壺觴資逸詠,盡交風景入清機。
半川陰霧藏高木,一道晴霓雜落暉。 游子馬前芳草合,鷓鴣啼歇又南飛。
嶺南荔枝不可寄遠龍眼新熟輒以五日顆奉晦叔 年代:【宋】 作者:【張栻】 荔子如今尚典刑,秋林圓實著嘉名。 雖無赪玉南風面,卻耐筠籠千里行。
謫嶺南道中作 年代:【唐】 作者:【李德裕】 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愁沖毒霧逢蛇草,畏落沙蟲避燕泥。
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雞。 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
送人游嶺南 年代:【唐】 作者:【戴叔倫】 少別華陽萬里游,近南風景不曾秋。 紅芳綠筍是行路,縱有啼猿聽卻幽。
嶺南江行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煙,望盡黃茆是海邊。 山腹雨晴添象跡,潭心日暖長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颶母偏驚旅客船。 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發待流年。
送周愿判官歸嶺南 年代:【唐】 作者:【姚系】 早蟬望秋鳴,夜琴怨離聲。眇然多異感,值子江山行。
由來重義人,感激事縱橫。往復念遐阻,淹留慕平生。
晨奔九衢餞,暮始萬里程。山驛風月榭,海門煙霞城。
易綃泉源近,拾翠沙溆明。蘭蕙一為贈,貧交空復情。
當然最出名的句子還是“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軾的原句是“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惠州一絕 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6. 有關廣州的詩句
一
廣州好,本色是古城。變革賦予新日月,繁榮開放更無前,時正日中天。
二
廣州好,污渠變清泉。荔灣潺潺一灣水,東濠涓涓顯魚身,美景添一員。
三
廣州好,閑日出郊游。映簾美杉柳絲綠,山青綠水泛扁舟,湖畔樂掩留。
《憶江南?廣州好》
廣州好,
水清映云淡。
綠道花香單騎疾,
城變塔高美景觀。
人增幸福感。
-------2010年12月31日晴,廣州,閑庭
《憶江南.羊城好》
羊城好,
花田綠道通。
姹紫嫣紅立雙塔,
云山珠水接海風。
亞運嘆不同。
-------2011年1月2日晴,廣州,閑庭
廣州城變
云山珠水連花田,穗城綠韻接海天。
園林景致多層次,高低錯落意盎然。
十里江堤百畫廊,綠道兩旁紅瓦添。
三季花開年常綠,一小三中五大變。
-------2010年10月15日晴,廣州,閑庭
身邊的風景,也許你不會很在意!
只要你用心去體會,你會發現她的美!
用古典詩詞的形式,寫現代景觀的內容,
也許你用市政專業的眼光,才能領略她的魅力!
-----2011年3月23日晚,廣州,閑庭
生活如鏡!
你對著她微笑,她就回報你以微笑!
你對著她哭,她就以一臉哭相對付!
笑比哭好!
莫生氣,
多閑情,
且隨意,
生活哪會沒壓力?
誰又過得很容易?
功名利祿放一邊,
何防穿越桃花源?
-------2011年3月24日晨,廣州,閑庭
廣州好,
底蘊千年豐。
北京路上棧道古,
西關內外風情濃。
誰說唯錢懂?
-------2010年1月1日晴,廣州,閑庭
7. 求關于廣州的詩詞
〖廣州試越臺懷古〗——黃滔
南越千年事,興懷一旦來。歌鐘非舊俗,煙月有層臺。
北望人何在,東流水不回。吹窗風雜瘴,沾檻雨經梅。
壯氣曾難揖,空名信可哀。不堪登覽處,花落與花開。
〖廣州朱長史座觀妓〗——宋之問
歌舞須連夜,神仙莫放歸。參差隨暮雨,前路濕人衣。
〖廣州江中作〗
書名:《全唐詩》 作者:張說
去國年方晏,愁心轉不堪。離人與江水,終日向西南。
《題廣州使院》——鄭愚
數年百姓受饑荒,太守貪殘似虎狼。今日海隅魚米賤,大須慚愧石榴黃。
廣州三樵歌〗
奉敕追三樵,隨侯傍道走。回頭語李郎,喚取爾朱九。
《廣州石門寺重送李尚書赴朝,時兼宗正卿》——楊衡
象闕趨云陛,龍宮憩石門。清鐃猶啟路,黃發重攀轅。
藻變朝天服,珠懷委地言。那令蓬蒿客,茲席未離尊。
〖廣州王園寺伏日即事寄北中親友〗——劉言史
南越逢初伏,東林度一朝。曲池煎畏景,高閣絕微飆。
竹簟移先灑,蒲葵破復搖。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饒。
裛汗絺如濯,親床枕并燒。墜枝傷翠羽,萎葉惜紅蕉。
且困流金熾,難成獨酌謠。望霖窺潤礎,思吹候生條。
旅恨生烏滸,鄉心系洛橋。誰憐在炎客,一夕壯容銷。
〖使至廣州〗——張九齡
昔年嘗不調,茲地亦邅回。本謂雙鳧少,何知駟馬來。
人非漢使橐,郡是越王臺。去去雖殊事,山川長在哉。
〖與王六履震廣州津亭曉望〗——張九齡
明發臨前渚,寒來凈遠空。水紋天上碧,日氣海邊紅。
景物紛為異,人情賴此同。乘槎自有適,非欲破長風。
〖廣州陪涼公從叔越臺宴集〗
書名:《全唐詩》 作者:李群玉
一徑松梢踏石梯,步窮身在白云西。
日銜赤浪金車沒,天拂滄波翠幕低。
高鳥散飛驚大旆,長風萬里卷秋鼙。
玉鉤掛海笙歌合,珠履三千半似泥。
.【減字木蘭花】(寄欽州劉叔冶史君)——戴復古
羊城舊路。檀板一聲驚客去。不擬重來。白發飄飄上越臺。 故人居處。
曲巷深深通竹所。問訊桃花。欲訪劉郎不在家。
荔枝嘆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8. 求關于廣州的詩詞
1. 《歸雁》
唐:杜甫
聞道今春雁,南歸自廣州。
見花辭漲海,避雪到羅浮。
是物關兵氣,何時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
杜甫作此詩時,正逢戰亂,大雁南歸廣州,一定要經過那些戰亂的地方;詩人因戰亂無法回鄉,便將鄉愁寄托于大雁。
2.《啰唝曲》
唐:劉采春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這是一位女詩人寫的,五言絕句短小精悍,卻把對遠在廣州的丈夫濃濃的思念寄托詩中。
3.《閏三月二日發船廣州來歸亭下之官憲臺宋》
楊萬里
諸人政坐愛閑游,天遣南游天盡頭。
到得廣州天盡處,方教回首向韶州。
這是宋代楊萬里一首宦游詩,將自己宦游生涯苦中作樂蘊含其中。
4.《中秋廣江驛示韋益》
唐:李群玉
莫惜三更坐,難消萬里情。
同看一片月,俱在廣州城。
淚逐金波滿,魂隨夜鵲驚。
支頤鄉思斷,無語到雞鳴。
中期佳節,詩人望著那片月,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中秋始于唐代,盛行于宋朝,成為僅次于春節的傳統節日,本詩便是在中秋夜所作。
5.《約同人游拾翠洲》
袁崇煥
春風十里五羊城,拾翠洲前綠草生。
君若來時須并馬,一尊同去聽流鶯。
拾翠洲就是現在的沙面島。當年袁崇煥(生于廣東東莞)從這里去北方抗金,是何等的意氣風發。袁崇煥回家了,會見親友,游覽山水。詩,回憶這段經歷,詩寫得很悠閑,也很瀟灑。表明這個時候袁崇煥的心情很好,體現了袁崇煥的鄉情和親情。
9. 贊美廣州的詩句
1、《夜泊珠江》——清代朱彝尊
潮涌牛欄外,舟停蜑戶旁。
月高人不寐,隔浦是歌堂。
譯文:潮水在牛欄外涌動,小舟停留在蜑人的船旁邊。明月高高掛起,整夜睡不著覺,隔岸的江對面,歌舞升平。
2、《鎮海樓》——明代陳恭尹
清尊須醉曲欄前,飛閣臨秋一浩然。
五嶺北來峰在地,九州南盡水浮天。
譯文:有酒須登鎮海樓上一醉,憑欄遠眺,滿眼秋色浩渺一片。五逶迤自北而來,到樓前變成平地,九州大地南盡于此,緊連著無垠的海天。
3、《廣州蒲澗寺》——宋代蘇軾
不用山僧導我前,自尋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臨無地,百尺飛濤瀉漏天。
譯文:用不著山僧給我帶路,自己去尋找高空中的山泉。千株古木大樹極其的高峻陡峭,泉水從陡巖流過,飛泉下瀉,有如卷簾下垂。
4、《己丑廣州七夕》——現代陳寅恪
嶺樹高樓影動搖,天風吹海海初潮。
譯文:山上的樹映在高樓的影子搖曳不定,天空中刮起的風把海水吹得像初上潮一般。
5、《珠江春泛作》——清代屈大均
珠江煙波接海長,春潮微帶落霞光。
譯文:珠江水煙波浩渺,蜿蜒流長,與大海相連,春天的傍晚,潮水上漲,天上絢麗的晚霞在波濤起伏的江面上映照出道道霞光。
10. 描寫“廣州”的古詩詞有哪些
1、《歸雁》 杜甫(唐) 聞道今春雁,南歸自廣州。
見花辭漲海,避雪到羅浮。物關兵氣,何時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 2、《越井臺望》 劉言史(唐) 獨立陽臺望廣州,更添羈客異鄉愁。
晚潮未至早潮落,井邑暫依沙上頭 3、《壽陸義齋》 陸文圭(宋) 歸棹石門江水長,肯留一片廣州香。不須人祝千年壽,但顧公流百世芳。
長侍潘興游故里,勝持漢節落南荒。芙蓉金菊秋風逕,好和陶醉引玉觸。
5、《閏三月二日發船廣州來歸亭下之官憲臺》 楊萬里(宋) 諸人政坐愛閑游,天遣南游天盡頭。到得廣州天盡處,方教回首向韶州。
6、《與王六履震廣州津亭曉望》 張九齡(唐) 明發臨前渚,寒來凈遠空。水紋天上碧,日氣海邊紅。
景物紛為異,人情賴此同。乘槎自有適,非欲破長風。
7、《廣州試越臺懷古》 黃滔 (唐) 南越千年事,興懷一旦來。歌鐘非舊俗,煙月有層臺。
北望人何在,東流水不回。吹窗風雜瘴,沾檻雨經梅。
壯氣曾難揖,空名信可哀。不堪登覽處,花落與花開。
唐 黃滔 《寓言》詩:"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白話文意思
說明你五十以前意氣風發如少年得志,但五十以后日日操勞頭發都很會快變白了。
魚躍龍門經典詩句 有關魚躍龍門經典詩句都有哪些
1、六年衣破帝城塵,一日天池水脫鱗。
出處:《初及第歸酬孟元翊見贈》
朝代:唐 作者:章孝標
2、猶喜故人先折桂。
出處:《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
朝代:唐 作者:溫庭筠
3、甲乙中時公道復,朝廷看處主司夸。
出處:《喜陳先輩及第嶠》
朝代:唐 作者:黃滔
4、風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遙望龍墀新得意,九天敕下多狂醉。
出處:《及第謠》
朝代:唐 作者:周匡物
5、榜入金門去,名從玉案來。
出處:《酬陳摽評事喜及第與段何共貽》
朝代:唐 作者:顧非熊
6、金榜高懸當玉闕,錦衣即著到家林。
出處:《及第后呈朝中知己》
朝代:唐 作者:李旭
7、又被時人寫姓名,春風引路入京城。
出處:《答張侍御賈喜再登科后,自洛赴上都贈別》
朝代:唐 作者:劉禹錫
唐黃滔寫的馬崽詩
馬嵬二首
【作者】黃滔 【朝代】唐
鐵馬嘶風一渡河,淚珠零便作驚波。
鳴泉亦感上皇意,流下隴頭嗚咽多。
龍腦移香鳳輦留,可能千古永悠悠。
夜臺若使香魂在,應作煙花出隴頭。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