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有哪些詩詞 水龍吟大全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水龍吟有哪些詩詞,以及水龍吟大全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水龍吟》這首詩里常考詩句是什么?
常考到的句子: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原文如下:
《水龍吟》 【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之作.開頭一句“似花還似非花”抓住了楊花的特點,接著以“無人惜”的意脈貫下,提起“無情有思”一篇精神.由此開始,將楊花喻為美人,她正在夢中“隨風萬里”,尋找情郎的游蹤.上闋體物,花與人糅合,飽含情愫.下闋就楊花事議論抒情.“不恨”三句,突出傷春幽恨.花已飄落,斷無重上枝頭之望,最令人傷感.曉雨過后的楊花令人心寒.那流水中化為一池的浮萍,仔佃辨認,不是楊花,分明是離人點點滴滴的眼淚!
水龍吟有哪些詩詞
【北宋】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北宋】秦觀《水龍吟·小樓連苑橫空》
【南宋】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南宋】辛棄疾《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
【南宋】陳亮《水龍吟·春恨》[1]【南宋】姜夔《水龍吟·夜深客子移舟處》
《水龍吟白蓮》古詩詞鑒賞
水龍吟·白蓮
張炎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猶滴金盤露。
輕裝照水,纖裳玉立,飄飄似舞。
幾度銷凝,滿湖煙月,一汀鷗鷺。
記小舟夜悄,波明香遠,渾不見、花開處。
應是浣紗人妒。
褪紅衣、被誰輕誤?
閑情淡雅,冶姿清潤,憑嬌待語。
隔浦相逢,偶然傾蓋。
似傳心素。
怕湘皋佩解,綠云十里,卷西風去。
張炎詞作鑒賞
這是一首以白蓮為題的詞。此詞布局巧妙,章法奇特,匠心獨運,可堪與蔣捷同題材的詞相比翼了。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猶滴金盤露。輕裝照水,纖裳玉立,飄飄似舞。”是對白蓮作總體的概括描寫。把蓮花比作仙人掌上的芙蓉,它還滴著金盤的玉露,借用的是漢武帝承露盤事。落筆把蓮花的整體精神攝起的,跟著具體勾畫:“輕裝”、“纖裳”,為形質;“照水”、“玉立”,為姿態。配似“飄飄似舞”,使蓮花的形象突現眼前。
“幾度銷凝,滿湖煙月,一汀鷗鷺”隨即換了角度,自身落筆。“銷凝”意為徘徊凝望。幾度排徊在滿湖煙月和一汀鷗鷺之中,為的是要領略這詩的環境中那白蓮的雅韻。“記小舟夜悄,波明香遠,渾不見、花開處。”悄然靜夜之中,駕一葉扁舟,在湖上飄搖。淡白的湖光,遠送的香氣,皆進目鼻之中,那蓮花卻混在波明月白之中了不可見。這幾句蓮花被置身于若有若無之間。湖光、煙月、小舟、鷗鷺物光人色皆有。如果能夠用丹青畫出,當是一幅絕品。
“應是浣紗人妒。褪紅衣、被誰輕誤。”大抵是浣紗人妒忌美麗,換紅衣裳,穿一件素白的羅衫,以便消減您那動人的魅力。這里寫白蓮仍是一片迷離之色,輕輕把題目的“白”字反挑出來。
“閑情淡雅,冶姿清潤,憑嬌待語。”白蓮的'姿態陡然呈現。“閑情淡雅”一串特寫鏡頭,“淡雅”是寫神魂,“清潤”是說姿態:“憑嬌待語”是擬人化手法,寫出它“若諷若惜,如怨如慕”之情態。
“隔浦相逢,偶然傾蓋,似傳心素。”“隔浦”化用白居易的《隔浦蓮曲》句:“隔浦愛紅蓮,昨日看猶在。”“傾蓋”借用“傾蓋而語”的成語。“心素”即心事。這里又補足了一筆,將上面意思說透。
結拍“怕湘皋佩解,綠云十里,卷西風去”。從眼前蕩開,想到未來。“湘皋佩解”是個典故。鄭交甫遇見江水女神得贈玉佩。這里的“佩解”是比喻蓮花落瓣。“怕湘皋佩解。”講不久西風吹來,花瓣飄落,如江妃解佩。只剩“綠云十里”在西風中飛卷罷了。
整首詞,有總寫,有分寫,有遠寫,有近寫,有正寫,有側寫,章法頗可玩味。其中的“小舟夜悄”一段,迷離惝怳:“浣紗人妒”三句,想象幽奇:“憑嬌待語”、“似傳心素”,則人花合詠,也都顯出作者的匠心。
長調詠物,要有整體的布局。或總或分,或實或虛,或探或補,手法頗多,規劃得好,才能下筆。這首詞,總分結合,遠近相宜,章法頗為嚴謹。
張翥《水龍吟·廣陵送客,次鄭蘭玉賦蓼花韻》詩詞選鑒賞
水龍吟·廣陵送客,次鄭蘭玉賦蓼花韻
芙蓉老去妝殘,露華滴盡珠盤淚。水天瀟灑,秋容冷淡,憑誰點綴?瘦葦黃邊,疏蘋白外,滿汀煙穟。把馀妍分與,西風染就,猶堪愛,紅芳媚。
幾度臨流送遠,向花前、偏驚客意。船窗雨后,數枝低入,香零粉碎。不見當年,秦淮花月,竹西歌吹。但此時此處,叢叢滿眼,伴離人醉。
詞一開篇,出現在人們眼前的就是一幅衰秋圖:亭亭玉立的荷花已經老去,她的靚妝殘破,曾經美如珠盤的碧綠的圓葉上,也不再滾動著晶瑩的露珠,仿佛滴盡了傷心的淚水。接下來兩句,“瀟灑”當是“清涼”之義,如李白《游水西簡鄭明府》詩:“涼風日瀟灑,幽客時憩泊。”“冷淡”,則謂其淡雅素凈,不濃艷。水天清涼而寂寞,秋容凄冷而閑淡,這本是秋之本色。但詞意并不在此,詞人的目的,最終是為蓼花的出場作鋪墊。這樣的水天,這樣的秋容,正需要點綴,然而,蘆葦瘦而黃,蕷花疏而白,它們顯然不可能再去裝點秋天。那么,憑誰呢?一個“邊”,一個“外”字,已透露了個中消息,為蓼花的登場留足了空間,那就是“滿汀煙穟”所指。蓼花春苗夏茂,秋花而結穟(穗),枝下垂,色粉紅,多生長在水邊,故又名水葒。“煙穟”者,言其含煙惹霧也。蓼布滿水濱,搖曳生姿,又將“馀妍”獻出,分與西風,染就那嬌艷的紅色。一個“媚”字,一個“愛”字,將詞人驚秋惜芳的感情呈現無余。
但是,詞卻又并不順著這“紅芳”的外觀寫下去,而是在下片一開始,就轉寫另一種情境,另一種情懷。“幾度臨流送遠”云云,是說自己以往也曾多次在水邊送人,早已諳盡各種況味,沒料想仍被這花勾起了“客意”,引出一段情感經歷:那時,他正在客中,新雨之后,船窗旁邊,有數枝蓼花低拂著,進入了船窗。可是,那又是怎樣的蓼花啊?它們早已是“香”氣飄零,粉“紅”碎落!宋文同《蓼花》詩云:“紅芳宵露清,翠節晚窗迎。雨后曬殘日,秋容滿檻亭。”詞中的“船窗雨后”,或即出于文詩,但這無妨于它的自述性質。當然,這幾句也并非完全的“實錄”,而是帶有相當的象征色彩,以比喻繁華的消逝、美的凋零,以及人生的困頓不如意等等。下文的“不見”云云,慨嘆“花月”、“歌吹”這些歷史名城金陵、揚州自古以來的繁勝風流云散。詞以此來對比凸顯“香零粉碎”的可嘆,從而使“客意”更加深沉厚重。結尾處,又回到“此時此處”,歸結到蓼花,寫對方離去以后,將只有滿目的蓼花,陪伴著他獨自而“醉”。離人,本可指別離的雙方,詞中卻僅指詞人自己。“醉”,實際含有不勝別離之苦而如夢如醉難以自持之意。倘再回顧前文,則那“客意”仿佛又不僅僅是指以前的經歷,實也包含今日的處境(作者乃宦游而居江南)。客意剛被驚起,別愁隨之而來,真正令人感慨系之。
李白的《水龍吟》詩句是什么?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水龍吟——李白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云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 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 鐵鎖橫江,錦帆沖浪,孫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