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將進酒好在哪里 李白的將進酒好在哪里寫的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白的將進酒好在哪里,以及李白的將進酒好在哪里寫的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白的《將進酒》到底好在哪里
《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夸張手法不無關系,比如詩中屢用巨額數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的郁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后結穴于“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非鑱刻能學,又非率爾可到。通篇以七言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極參差錯綜之致;詩句以散行為主,又以短小的對仗語點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馬,千金裘”),節奏疾徐盡變,奔放而不流易。《唐詩別裁》謂“讀李詩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此篇足以當之
如何評價李白的《將進酒》
李白的《將進酒》以豪放的語言,抒寫了曠達不羈、樂觀自信的精神和對社會現實的憤悶,同時反映了作者理想與現實的深刻矛盾。
矛盾與浪漫,鑄就了李白的“詩仙”美譽。
1、李白在對社會不滿及個人不得志的矛盾中堅持浪漫,以對生活向往的浪漫去對抗矛盾,這種激烈的碰撞是驚心動魄的。
2、李白可以在酒的世界里忘記傷痛,得到片刻放松。于是我們看到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自得;看到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灑脫;更有“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的狂放。
3、然而“但愿長醉不愿醒”只是一種愿望,“與爾同銷萬古愁”也只是“舉杯消愁愁復愁”。但李白知道醉酒之樂是短暫的,于事無補的,可是如果不醉,就連這短暫的快樂也沒有了。李白就這樣在理想與現實,酒醉與清醒之間徘徊,也留下了許許多多飲酒的詩句。
李白的《將進酒》好在哪里?
1.催人上進——全詩最勵志的句子
一首詩要想進教材,首先他的思想立意要好。很顯然,選《將進酒》進教材,并不在于勸學生飲酒,也不是在講喝酒的好處,這就像人們常說的“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么這首詩最有正能量的地方在哪呢?這就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這句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人的一生難免會有各種不如意,對于常人而言,要其大者,主要有二:其一,沒官做,懷才不遇,無用武之地;第二,沒錢花,生活困窘,物質條件缺乏。對于前者,許多人往往凄神寒骨,郁悶而死,如賈誼被貶長沙,哭泣自傷,33歲就死了;柳宗元被貶永州,危慮摧心,46歲就死了。對于后者,許多人摧眉折腰,節操碎地。比如,在回答“馬云給你一百萬,你愿意吃屎嗎”這個問題時,有人竟答道:“你太小看哥了,哥能把馬云吃破產。”
賈誼
而李白這兩句勵志的話,之所以成為千古名句,就在于它在人們落魄悲傷之時,能振奮精神,避免心情惡劣。你不是感嘆“英雄無用武之地嗎”,李白告訴你“天生我材必有用”,現在不如意不代表將來不如意,上天生下來你這塊材料一定會有他的用處,要相信未來你會很好的!你不是哀嘆自己沒錢嗎?李白告訴你,不要為金錢苦惱,也不要因窮困不敢花錢,能花才能賺,莫欺少年窮!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賺錢的辯證法的。
寧欺白須公,莫欺少年窮
2.讓人沉醉——全詩最有文采的句子
詩歌除了立意好,還得句子美,畢竟詩歌不是政治課,人們欣賞詩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獲得美感。《將進酒》這首詩吸引人,還在于它文詞的優美。全詩最有文采的是這幾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兩句詩,一以黃河水一去不返喻時間易逝,一以青絲變白發喻生命之短。周珽說:“首以‘黃河’起興,見人之年貌倏改,有如河流莫返。一篇主意全在‘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兩句。”雖然這兩句是勸酒之意且含人生之悲,但悲情被絕妙的文詞所掩蓋,悲而不傷,極盡美感。《李太白詩醇》中評價說:“一起奇想,亦自天外來。”王翼云說:“此篇用長短句為章法,篇首兩個‘君不見’領起,亦一局也。”
黃河之水天上來
同樣是寫人生短暫,趙本山在小品《心病》中說:“在歲月的長河中,人好比天上的流星,來匆匆去匆匆,唰說沒就沒啊。……人生在世屈指算一共三萬六千天,家有房屋千萬座,睡覺就需三尺寬,總結起來就四句話,說人好比盆中鮮花,生活就是一團亂麻,房子修得再好那只是個臨時住所,這個小盒才是你永久的家呀!”這話就說得有點瘆人了,所以同樣是勸酒,以悲情開篇來勸酒,勸得既別具一格,又文采斐然,且哀而不傷,這真是需要一定的功力。
3.心情全詩最狂的句子
全詩中最狂的是這幾句——“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狂”對處世來說并不好,因為狂容易招人嫉恨。所以唐宰相張九齡就告誡及早告誡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神童李泌:“早得美名,必有所折。宜自韜晦,斯盡善矣。藏器于身,古人所重,況童子耶!”老百姓經常說的“秀恩愛,死得快”,“裝X,遭雷劈”也是這個道理。
但是,“狂”對于詩歌創作來說卻別有風神。《古唐詩合解》說:“太白此歌豪放極矣。”現實中受壓抑的人性往往會傾心于文學作品中的敢于釋放的元神,希冀這種凌厲豪邁的風骨,所以喊出狂妄口號"強者為尊應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的孫悟空才倍受人們喜愛,所以白詩的豪放才倍得欣賞。
狂并不是自大,沒本事自吹,那不叫狂,那叫“自戀”,有本事而夸,這才是真正的“狂”。這幾句狂在哪里?身為客人,反客為主,勸主人飲酒,此為狂一;勸酒大多是“勸君更盡一杯酒”,李白卻勸人“一飲三杯杯”,此為狂二;三百杯酒,還要人不能停(“杯莫停”),一氣飲完,此為狂三。何以如此狂勸?原來是李白要許給對方一首詩(“與君歌一曲”)!一首詩能值得喝這么多?當然,因為李白的身為詩仙,為勸酒對象作首詩,將其名字寫進詩篇,可以讓對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是不是這樣?我們可以看到,直到今天,李白的這首詩仍然經常被選進教材。所以李白的這兩個朋友的名字,何止是被“千人讀,萬人誦”?閱讀量恐怕是要上億了,只要是上過中學語文的,誰沒讀過這首詩?遍觀文學史,也只有李白敢這樣張狂,敢有這樣大的口氣!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才能,有這樣的底氣!所以,這種狂才倍受人們喜愛。
李白之狂
最狂的句子之外,還有次狂的幾句——”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之所以這幾句不是”最狂“,是因為將馬和衣服換酒,這是個”不為也,非不能也“的問題。只是,雖然很多人也能做到,但是卻很少會真的這樣做,因為他們心中難有李白這為古今懷才不遇的賢者同灑一把辛酸淚的,堆積如山的“萬古愁”! 但雖然如此,酒鬼們卻是很喜歡這幾句,并以此為自己的飲酒解嘲,這個角度來說李白也不乏熱愛生活的知音吧?
4.全詩最不合理的句子
全詩最不合理的句子是這幾句——”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說榮華富貴都沒喝酒重要,此其不合理一也,畢竟古人重視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中哪項也不包括喝酒;說醉倒不醒最好,那豈不是相當于死了?喝酒喝死有啥好的?此不合理二也;說圣賢落寞這個可以理解,畢竟懷才不遇者很多,但只有愛喝酒的人能在歷史上留下美名,這個”惟有“太絕對了,畢竟不靠飲酒青史留名的多的是,此其不合理三也;陳王曹植的飲酒是痛苦兼避免身為魏帝的哥哥曹丕忌憚迫害,為此他痛苦的四十多歲就死了,哪有什么”恣歡謔“呀!此其不合理四也。
陳思王曹植
雖然理智判斷,這些話不合理,但這正是這首詩的巧妙之處——所謂詩歌創作不同于寫實,看似不合理處也正是含義深刻的地方。所以鄭板橋說”難得糊涂“;所以《紅樓夢》中,賈寶玉與林黛玉都表示做人不如做石頭(“竟不如草木石頭,無知無覺,倒也心中干凈!”)因此,李白說“但愿長醉不復醒……惟有飲者留其名”也是這種憤激之語。前人點評說“‘惟有飲者留其名’,亂道故妙,一學便俗。”這是懷才不遇的放曠,正如明朝的唐汝詢在《唐詩解》中的評價:“此懷才不遇,托于酒以自放也”;這是對世事黑暗的抨擊,正所謂“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這是對人生美好的眷戀與不舍,正如魯迅說:“表面上毀壞禮教者,實則倒是承認禮教,太相信禮教。……他們生于亂世,不得已,才有這樣的行為,并非他們的本態。”
賈寶玉與林黛玉
有言志,有文采,有狂放,有憤激,字字珠璣,濃烈的感情起伏跌宕,恰如洶涌澎湃的黃河水,渾涵茫茫,氣勢奔騰,讀來震撼人心,此正是詩仙李白所特有的氣質在大放光茫!這就是《將進酒》的美,是盛唐精神的美好寫真,飽含著對生活中美好現象深沉的愛,以及對不合理現象的毫不客氣的鄙夷。楊升庵說:“太白狂歌。實中玄理,非故為狂語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什么?《唐詩選勝直解》說:“此詩妙在自解又以勸人。‘主人’是誰?‘對君’是誰?罵盡竊高位、守錢虜輩,妙,妙!”
李白的代表作將進酒究竟好在哪里?
要說我們最熟悉哪個詩人,很多人脫口就會說李白。李白作為一個大詩人,不僅人很豪邁,就連詩也是一如既往的豪邁,絲毫不做作,真的是特別灑脫。所以才會有那么多的迷弟和粉絲。讀過他的《將進酒》的人一定會被他的灑脫和浪漫所折服,李白就是這樣一個人,用他的浪漫和詩意來為我們講述他所理解的一切。而《將進酒》也如同他的其他作品一樣,成為我們最為熟知的一篇。這首詩究竟好在哪里,而流傳傳唱至今呢?
這首詩很勵志。李白一直是一個很浪漫又積極樂觀的人,他的《蜀道難》也更是讓人敬佩。而《將進酒》中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激勵了多少人。有時候我們會感概自己滿腔抱負,一身熱血就不知道如何施展,難道是自己無用。他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是有存在的價值的。另外李白還告訴我們,不要把金錢看得太重,不要為了一時的貪念或惡一時的欲望而去做不該做的事情,錢總會有的,能花就能掙,要相信自己。
這首詩很狂,真的很狂,狂到爆炸。多少人能達到李白這種狂傲的境界,他可是那個曾經讓高力士提靴的人啊。詩中的那幾句“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真的是把李白的狂傲不羈的性格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才是詩仙。
縱觀全詩,你能看到一個高傲的詩人,浪漫的詩人。詩里面有酒,又人生,有志氣,有文采讓人很震撼,這也正是詩仙李白身上獨有的氣質,是任何人都無法超越的。這也正是他這首詩為何能流傳至今的原因。
李白的《將進酒》好在哪里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賞析
這首詩非常形象的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波折后,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在這首詩里,他演繹莊子的樂生哲學,表示對富貴、圣賢的藐視。而在豪飲行樂中,實則深含懷才不遇之情。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李白“借題發揮”借酒澆愁,抒發自己的憤激情緒。
《將進酒》是李白代表作,好在哪呢?
《將進酒》是李白代表作,好在哪?
《將進酒》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樂府詩,為其代表作。原來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屬漢樂府《鼓吹曲·鐃歌》舊題。題目的意思即為“勸酒歌”。
將進酒·君不見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既表現了李白對自己充滿信心,孤高自傲,又體現其在官場上不得意,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借酒澆愁來抒發自己心中的復雜情感。
那么,《將進酒》好在哪呢?
開頭至“千金散盡還復來”
作者前四句主要表達了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但又隱含對事業和理想的自信。開頭便感嘆時光匆匆,一去不復返,人轉眼間就老了。因時光流逝太快,人生也是瞬息之間,所以不要辜負了良辰美景,有興致的時候應該及時飲酒盡情享樂。隨之筆鋒一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雖然是作者的自我安慰,但也不難看出,他并不甘心就在這種及時行樂中虛度自己短暫的一生,他相信,將來一定會有所作為。
從“烹羊宰牛且為樂”至“惟有飲者留其名”
這五句描寫狂飲高歌,但又表現出不在乎功名利祿,憤世嫉俗的精神。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前一句表現出詩人不慕富貴,藐視功名利祿;后一句將“古來圣賢”與“飲者”做比,進一步否定了功名與富貴,在痛飲狂歌之中表現出一種“浮云富貴,糞土王侯”的氣概。
從“陳王昔時宴平樂”至篇尾
要以盡情飲酒來消散心中的憂愁,同時又表現了在黑暗現實中的苦悶。作者不惜一切代價買酒痛飲的情形與氣概,更能看出其心中愁苦至極。最后以一個“愁” 字結束全篇,更加有力地突現了主題。
李白一生不得志,受當時的黑暗勢力所壓迫,只能借酒澆愁,及時行樂,也體現了他的無奈。借酒澆愁,酒酣賦詩,慷慨悲歌,抒發胸中郁悶,酒便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
這就是《將進酒》中的李白!
李白的將進酒好在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李白的將進酒好在哪里寫的、李白的將進酒好在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