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南巢作品有哪些 南巢歌曲寓意
很多朋友對于詩人南巢作品有哪些和南巢歌曲寓意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唐代安徽兩大詩人群體各有哪些代表作家和作品
唐代安徽出現了池州詩人群和宣州詩人群
池州詩人群代表人物:杜荀鶴、費冠卿、張喬、殷文圭等。作品:杜荀鶴《唐風集》10卷,《山中寡婦》、《自江西歸九華有感》、《題所居村舍》、《亂后逢村叟》、《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費冠卿的《答蕭建問九華山》
宣州詩人群代表人物:劉太真、許棠、汪遵等。代表作:劉太真的《宣州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古壁苔》;許棠的《過洞庭湖》。
誰是最先寫夏的詩人?
杜甫、白居易的夏天烈日灼心,這幾位著名詩人的夏天卻是無盡風韻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
千年之前,唐代詩人杜甫在《夏夜嘆》中這么描繪夏天的炎熱:白晝漫長似乎沒有日暮,炎炎酷暑熏蒸得我心如湯煮。如何才能給我萬里長風,吹動我的衣裳呢?
千年之后的夏天并沒有多少變化,太陽依舊一視同仁的灼燒大地和我們,幸運的是我們有了空調和風扇。
“炎熱”總是夏天帶給我們的第一印象;而現代人對待夏天的態度也大不似從前,現在的我們喜歡夏天的空調房,夏天的冰鎮水果和夏天的冰淇淋:
情感上,也總惦記著在夏天發生的畢業別離。
而前人們的夏天,美好的記憶往往深藏于夏天的故鄉,故鄉的田野。
那時候的夏天,盡是古代文人墨客詩中總也避不過的雨、荷、蛙、蟬......
像南宋詞人辛棄疾的夏天: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這是一片很美的夏夜光景:明月掠過叢林枝間,驚飛了棲于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拂過,夜晚的蟬鳴清脆;稻花的香氣仿佛訴說著今年又是一個豐年,稻田里蛙鳴聲片片。
類似的景色遍布在鄉野之間,但從古至今總不缺人惜愛。
南宋詩人趙師秀曾作: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同樣的南宋詩人楊萬里,可謂最擅長寫夏,他作《小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作《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作《夏夜追涼》: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在沒有空調和風扇的年代,“夏夜追涼”這般場景可不新奇:因炎熱難以入睡時,大家都愛跑到陰涼處或風口,拿著一把蒲扇“撲哧撲哧”。在我小時候,就常常看見我的外公外婆拿著蒲扇在外面乘涼,我父親尤其喜愛如此,他搖著大扇子,裸著大膀子,模樣像極了李白所作《夏日山中》: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夏天的代名詞除了炎熱、蟲鳴、荷塘、乘涼,自然還少不了陣雨!
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樸先生曾作《天凈沙·夏》: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說的是一場夏雨過后,湖面添起波紋,水比平常
表達自強不息老當益壯的詩句
1. 關于贊嘆老當益壯的詩句
2. 杜牧關于老當益壯的詩句
3. 關于老當益壯的詩句
關于贊嘆老當益壯的詩句 1.夸人老當益壯的詩句
挽回清微風,筆有萬鈞力。
——出自
和張詠老
三公與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馳竟朝夕。
誰能話名理,尊酒時促席。
賢愚在相遠,業玕映業荻。
多謝張南巢,詩筒肯予覓。
瑯瑯若明珠,其來自靈壁。
僧房聊解鞍,當暑得偃息。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出自白居易《詠老贈夢得》
現代的詠老詩也不乏妙句。朱德的“登高不用杖,脫帽喜東風”,董必武的“老去愈知學不足,春來彌覺物增妍”,葉劍英的“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劉海粟的“晚霞璀璨飛花雨,白發尤需猛著鞭”,陳毅的“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臧克家的“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等等,都是經久流傳、膾炙人口的名句。
2.形容老當益壯的詩句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挽回清微風,筆有萬鈞力。
——出自
和張詠老
三公與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馳竟朝夕。
誰能話名理,尊酒時促席。
賢愚在相遠,業玕映業荻。
多謝張南巢,詩筒肯予覓。
瑯瑯若明珠,其來自靈壁。
僧房聊解鞍,當暑得偃息。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出自白居易《詠老贈夢得
3.形容人老當益壯的詩句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漢.曹操《龜雖壽》
釋義:年老的千里馬雖然躺在馬棚里,但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也不會止息。
2、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唐代·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釋義:仔細想想都到了,下面這個就自由自在地。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
3、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唐代·杜甫《江漢》
譯文:我雖已年老體衰,時日無多,但一展抱負的雄心壯志依然存在;面對颯颯秋風,我覺得病情漸有好轉。自古以來養老馬是因為其智可用,而不是為了取其體力,因此,我雖年老多病,但還是能有所作為的。
4、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宋代·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譯文:誰說人老不可再年少?門前流水還能執著奔向西!不必煩惱嘆白發,多愁唱黃雞。
5、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宋代·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譯文: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
4.老當益壯的詩詞
1.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2.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3.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4.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5.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6.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7.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8.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9.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10.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1.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12.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3.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14.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15.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5.形容老當益壯的古詩句有哪些
1.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2. 《龜雖壽》
年代: 魏晉 作者: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騰 一作:螣)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3. 《瑞鷓鴣》
年代: 宋 作者: 韓淲
南蘭陵郡鷓鴣詞。底用登臨更賦詩。貴不能淫非一日,老當益壯未多時。人間天上風云會,眼底眉前歲月知。只有海門橫北固,宦情隨牒想推移。
4. 《詠老贈夢得》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
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
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
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
情于故人重,跡共少年疏。
唯是閑談興,相逢尚有余。
5. 《和張詠老》
年代: 宋 作者: 王之道
三公與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馳竟朝夕。
誰能話名理,尊酒時促席。
賢愚在相遠,業玕映業荻。
多謝張南巢,詩筒肯予覓。
瑯瑯若明珠,其來自靈壁。
僧房聊解鞍,當暑得偃息。
挽回清微風,筆有萬鈞力。
6.描寫老年人老當益壯的詩句
登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步出夏門行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長干行
--李白
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表梅。
同居長千里, 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石?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酬樂天詠老見示
劉禹錫
人誰不愿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杜牧關于老當益壯的詩句 1. 形容老當益壯的詩句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挽回清微風,筆有萬鈞力。
——出自
和張詠老
三公與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馳竟朝夕。
誰能話名理,尊酒時促席。
賢愚在相遠,業玕映業荻。
多謝張南巢,詩筒肯予覓。
瑯瑯若明珠,其來自靈壁。
僧房聊解鞍,當暑得偃息。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出自白居易《詠老贈夢得
2. 形容人老當益壯的詩句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漢.曹操《龜雖壽》
釋義:年老的千里馬雖然躺在馬棚里,但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也不會止息。
2、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唐代·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釋義:仔細想想都到了,下面這個就自由自在地。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
3、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唐代·杜甫《江漢》
譯文:我雖已年老體衰,時日無多,但一展抱負的雄心壯志依然存在;面對颯颯秋風,我覺得病情漸有好轉。自古以來養老馬是因為其智可用,而不是為了取其體力,因此,我雖年老多病,但還是能有所作為的。
4、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宋代·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譯文:誰說人老不可再年少?門前流水還能執著奔向西!不必煩惱嘆白發,多愁唱黃雞。
5、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宋代·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譯文: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
3. 與“老當益壯老有所為”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3、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5、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我在異鄉做客人的時候,每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思念起家鄉.雖然我人在他鄉,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故鄉的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現少了我一人不在.
4. 老當益壯的詩詞
1.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2.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3.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4.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5.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6.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7.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8.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9.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10.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1.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12.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3.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14.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15.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5. 描寫老當益壯的詩
挽回清微風,筆有萬鈞力。
——出自
和張詠老
三公與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馳竟朝夕。
誰能話名理,尊酒時促席。
賢愚在相遠,業玕映業荻。
多謝張南巢,詩筒肯予覓。
瑯瑯若明珠,其來自靈壁。
僧房聊解鞍,當暑得偃息。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出自白居易《詠老贈夢得》
現代的詠老詩也不乏妙句。朱德的“登高不用杖,脫帽喜東風”,董必武的“老去愈知學不足,春來彌覺物增妍”,葉劍英的“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劉海粟的“晚霞璀璨飛花雨,白發尤需猛著鞭”,陳毅的“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臧克家的“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等等,都是經久流傳、膾炙人口的名句。
6. 描寫老年人老當益壯的詩句
登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步出夏門行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長干行
--李白
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表梅。
同居長千里, 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石?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酬樂天詠老見示
劉禹錫
人誰不愿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7. 形容老當益壯的古詩句有哪些
1.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2. 《龜雖壽》
年代: 魏晉 作者: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騰 一作:螣)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3. 《瑞鷓鴣》
年代: 宋 作者: 韓淲
南蘭陵郡鷓鴣詞。底用登臨更賦詩。貴不能淫非一日,老當益壯未多時。人間天上風云會,眼底眉前歲月知。只有海門橫北固,宦情隨牒想推移。
4. 《詠老贈夢得》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
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
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
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
情于故人重,跡共少年疏。
唯是閑談興,相逢尚有余。
5. 《和張詠老》
年代: 宋 作者: 王之道
三公與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馳竟朝夕。
誰能話名理,尊酒時促席。
賢愚在相遠,業玕映業荻。
多謝張南巢,詩筒肯予覓。
瑯瑯若明珠,其來自靈壁。
僧房聊解鞍,當暑得偃息。
挽回清微風,筆有萬鈞力。
8. 老當益壯不服老的詩句
長干行
--李白
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表梅。
同居長千里, 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石?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酬樂天詠老見示
劉禹錫
人誰不愿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9. 形容人老當益壯的詩句
1、老驥伏zhidao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漢.曹操《龜雖壽》 釋義:年老的千里馬雖然躺在馬棚里,但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也不會止息。
2、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唐代·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釋義:仔細想想都到了,下面這個就自由自在地。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
3、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古來回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唐代·杜甫《江漢》 譯文:我雖已年老體衰,時日無多,但一展抱負的雄心壯志依然存在;面對颯颯秋風,我覺得病情漸有好轉。自古以來養老馬是因為其智可用,而不是為了取其體力,因此,我雖年老多病,但還是能有所作為的。
4、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答唱黃雞。——宋代·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譯文:誰說人老不可再年少?門前流水還能執著奔向西!不必煩惱嘆白發,多愁唱黃雞。
5、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宋代·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譯文: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
關于老當益壯的詩句 1. 形容人老當益壯的詩句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漢.曹操《龜雖壽》
釋義:年老的千里馬雖然躺在馬棚里,但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也不會止息。
2、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唐代·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釋義:仔細想想都到了,下面這個就自由自在地。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
3、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唐代·杜甫《江漢》
譯文:我雖已年老體衰,時日無多,但一展抱負的雄心壯志依然存在;面對颯颯秋風,我覺得病情漸有好轉。自古以來養老馬是因為其智可用,而不是為了取其體力,因此,我雖年老多病,但還是能有所作為的。
4、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宋代·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譯文:誰說人老不可再年少?門前流水還能執著奔向西!不必煩惱嘆白發,多愁唱黃雞。
5、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宋代·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譯文: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
2. 形容老當益壯的詩句
老當益壯, 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 不墜青云之志。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有老馬,不必取長途。”
(杜甫《江漢》)落日、秋風是一種凄涼的感覺,但卻比喻了詩人正處暮年,并以“老馬”自喻,表現了積極入世的精神及老當益壯的情懷。贊同57|評論(3)按默認排序|按時間排序其他回答共6條2011-11-13 12:24雞飛蛋打半兵衛|十三級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挽回清微風,筆有萬鈞力。——出自和張詠老三公與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馳竟朝夕。誰能話名理,尊酒時促席。
賢愚在相遠,業?#92;映業荻。多謝張南巢,詩筒肯予覓。
瑯瑯若明珠,其來自靈壁。僧房聊解鞍,當暑得偃息。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出自白居易《詠老贈夢得。
3. 描寫老年人老當益壯的詩句
登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步出夏門行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長干行
--李白
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表梅。
同居長千里, 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石?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酬樂天詠老見示
劉禹錫
人誰不愿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4. 關于“老當益壯”的詩詞有哪些
1.《瑞鷓鴣》 年代: 宋 作者: 韓淲 南蘭陵郡鷓鴣詞。
底用登臨更賦詩。貴不能淫非一日,老當益壯未多時。
人間天上風云會,眼底眉前歲月知。只有海門橫北固,宦情隨牒想推移。
2.《滿江紅(送徐換斡衡仲之官三山,時馬叔會侍郎帥閩辛棄疾)》 宋代:辛棄疾 絕代佳人,曾一笑、傾城傾國。休更嘆、舊時清鏡,而今華發。
明日伏波堂上客,老當益壯翁應說。恨苦遭、鄧禹笑人來,長寂寂。
詩酒社,江山筆。松菊徑,云煙屐。
怕一觴一詠,風流弦絕。我夢橫江孤鶴去,覺來卻與君相別。
記功名、萬里要吾身,佳眠食。 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龜雖壽》 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閣序 》 5.挽回清微風,筆有萬鈞力。
——無名氏 6.《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7.《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8.《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5. 與“老當益壯老有所為”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3、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5、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我在異鄉做客人的時候,每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思念起家鄉.雖然我人在他鄉,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故鄉的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現少了我一人不在.
夏朝的詩人有哪些
夏朝的詩人有哪些呢?其實夏朝的文字未有考證,自然詩人就無從談起了。
夏朝的詩人有哪些
夏朝的文字未有考證,無從談起
屈原(約前340—約前278)是中國可以考證的最早的詩人。他是能考證的第一位詩人,而不是第一位詩人。他還是第一位"愛國主義"詩人。
傳說約公元前21世紀,禹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
這就是中國一直認為自己有五千年的華夏文明。
夏朝皇帝列表
然而夏的統治并不鞏固,啟在位的時代就發生了伯益叛亂;啟之子太康也治國無方,當政期間更是戰亂紛紛,最后被東夷的后羿奪取了統治權,史稱“太康失國”。后羿與太康相同,也是一個無能的統治者,終日沉溺于游獵之中,將政事完全交與寒浞手中。寒浞掌權后,殺后羿而代之,自立為王。
后,太康弟仲康之孫少康與夏朝遺臣伯靡聯手,起兵打敗寒浞,恢復夏朝的統治地位,史稱“少康中興”;夏朝的統治這才得以鞏固,進入了國勢向上的相對穩定時期。自少康以后的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等八代的統治,政治穩定,經濟繁榮。
到夏代的第十三個國王孔甲執政,夏朝開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引起人民的不滿和諸侯的叛亂。夏朝的統治從此發生危機,只過了四代便導致了亡國之禍。故而史書記載“孔甲亂夏,四世而隕”(《國語·周語》)。
夏朝的最后一個國王夏桀,是歷史上一個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間,大量驅使百姓為其建造了無數的宮室臺榭,又大肆興兵對外征伐,使得諸侯紛紛離之而去。而這時,黃河下游的一個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領成湯的領導下興盛起來。成湯以討伐暴君夏桀為名,發動了滅夏的.戰爭;夏桀兵敗,死于南巢(今安徽壽縣),夏朝宣告滅亡。
夏朝共經歷十三世、十六王,他們分別是: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發—夏桀,前后約四百七十一年。夏王朝是一個古老的王朝,雖然距我們已經四千年,但關于夏的一些傳說至今還廣為流傳。由此可見,其對后世的深遠影響。夏作為上古三代的開始,為華夏文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以說,沒有夏朝就沒有此后中華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
歷史上第一個田園詩人是誰?有哪些代表作?
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代表作品有《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桃花源詩》、《飲酒》、《歸園田居》、《五柳先生傳》等。
詩人陳祥穎有哪些作品?
陳祥穎,字景明,號素心居士,青石山人。筆名:余千,落雪飛花等。男,1993年11月生,河南省羅山縣人。中國網絡詩歌學會會員、《中國詩》雜志簽約詩人,南邊文化藝術館旗下作家。
代表性作品
《十三日風雨大作》
臥榻聽冬雨,臨窗作苦吟。
誰知游子意,唯有月中人。
《旅夜抒懷》
恨春花向晚,百草木生枝。
云幕遮明月,林深葬猛獅。
石橋人語語,玉樓燕嘶嘶。
身是浮萍客,愁腸有誰知?
《無題》
寂寥清秋向晚晴,窗前流水馬行行。
浮生夢里尋歸處,黃卷青燈意未平。
《抒懷》
寒風吹掣遠山空,殘雨敲窗夜半鐘。
萬里愁思柔未斷,鵝城西到豫州東。
《中秋》
銀漢迢迢鎖玉盤,暮云萬里溢清寒。
人間惆悵何時已?又見東風入漢關。
《聞中州飛雪》
莫向中州問雪飄,瓊枝玉蕊掛蘭橋。
只今惟有天涯客,不見中州雪未消。
《過桃花源》
去歲相逢在麗春,桃花香染百花魂。
如今桃色深如海,春盡春來不見君。
《偶記》
平生最是恨多情,偏自多情到晚亭。
夢里飛花花不似,飛花飛處葉飄零。
《遣懷》
六年風雨六年霜,寥落何當返故鄉?
孤客天涯人自立,惟將思緒寄詩行。
《孤鴻》
半程山水半程舟,兩地青山個自愁。
欲問孤鴻來復日,不知流轉幾經秋?
供參考…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