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扇詩有哪些 題扇子的詩
大家好,關于題扇詩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題扇子的詩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扇子題字古風詩句
1. 關于扇子和河燈的古風詩句
關于扇子和河燈的古風詩句 1. 關于扇子的古詞
《團扇詩》
新裂齊紈素, 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 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 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 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 恩情中道絕。
《團扇歌》
團扇復團扇,奉君清暑殿。
秋風入庭樹,從此不相見。
上有乘鸞女,蒼蒼蟲網遍。
明年入懷袖,別是機中練。
題秋風紈扇圖
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
請把世情詳細看,大家誰不逐炎涼。
《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調笑令·團扇
團扇,團扇,美人并來遮面。
玉顏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
《擬古詩》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愿。
2. 古代有關扇子古詩
白羽扇 【唐】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圓因裁制功。
颯如松起籟,飄似鶴翻空。 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
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懷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
何人稱相對,清瘦白須翁。 扇 【唐】李嶠 翟羽舊傳名,蒲葵價不輕。
花芳不滿面,羅薄詎障聲。 御熱含風細,臨秋帶月明。
同心如可贈,持表合歡情。 扇 【唐】陸暢 寶扇持來入禁宮,本教花下動香風。
姮娥須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扇上畫牡丹 【唐】羅隱 為愛紅芳滿砌階,教人扇上畫將來。
葉隨彩筆參差長,花逐輕風次第開。 閑掛幾曾停蛺蝶,頻搖不怕落莓苔。
根生無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扇 【唐】司空圖 珍重逢秋莫棄捐,依依只仰故人憐。
有時池上遮殘日,承得霜林幾個蟬。 詠破扇 【唐】唐怡 輪如明月盡,羅似薄云穿。
無由重掩笑,分在秋風前。 悲紈扇 【唐】韋應物 非關秋節至,詎是恩情改。
掩顰人已無,委篋涼空在。 何言永不發,暗使銷光彩。
古扇 【唐】項斯 昨日裁成奪夏威,忽逢秋節便相違。 寒塵妒盡秦王女,涼殿恩隨漢主妃。
似月舊臨紅粉面,有風休動麝香衣。 千年蕭瑟關人事,莫語當時掩淚歸。
詠扇 【唐】徐夤 為發涼飆滿玉堂,每親襟袖便難忘。 霜濃雪暗知何在,道契時來忽自揚。
曾伴一樽臨小檻,幾遮殘日過回廊。 漢宮如有秋風起,誰信班姬淚數行。
詠破扇 【唐】楊凌 粉落空床棄,塵生故篋留。 先來無一半,情斷不勝愁。
代秋扇詞 【唐】鄭谷 露入庭蕪恨已深,熱時天下是知音。 汗流浹背曾施力,氣爽中宵便負心。
一片山溪從蠹損,數行文字任塵侵。 綠槐陰合清和后,不會何顏又見尋。
郭沫若曾為扇廠工人欣然題詩一首: 清涼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奪天工。
飛遍寰宇,壓倒西風。
3. 和“扇子”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和“扇子”有關的詩句如下:
一、《清平樂·池上納涼》
清代:項鴻祚
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
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墻如畫。
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
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
二、《謝人惠扇子及茶》
唐代:齊己
槍旗封蜀茗,圓潔制鮫綃。
好客分烹煮,青蠅避動搖。
陸生夸妙法,班女恨涼飆。
多謝崔居士,相思寄寂寥。
三、《賦得福州白竹扇子》
唐代:張祜
金泥小扇謾多情,未勝南工巧織成。
藤縷雪光纏柄滑, 篾鋪銀薄露花輕。
四、《生查子》
宋代:李石
荷花人面紅,月影波心見。
扇子倒拈來,敲落紅香片。
五《詠畫扇詩》
南北朝:鮑子卿
細絲本自輕,弱彩何足眄。
直為發紅顏,謬成握中扇。
4. 用古風的句子描寫一個美少年 白衣飄飄 一把折扇一支蕭的那種
憂郁板:那是一個白色的身影,衣抉翩翩。月光下的他柔和似水,淡淡的月光映照在他身上有種說不出的美,仿佛跨越了千年的時光一般。
美得不可方物的他手執畫扇,清風搖曳吹起他幾縷墨色的發絲,一直潔白的玉簫緩緩流淌出憂傷的旋律,那樣的孤單,美得好似一幅潑墨畫一般。
ps純屬自己碼的字,誰敢盜版我抽死他
通用版:長相俊美,如墨的瞳孔深得好似一汪泉水,看也看不到底,長眉入鬢,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手執一把精致的折扇,一襲白色衣袍襯得他好似神祗一般,腳蹬白色錦靴,長袖白衣隨風揚起,叫人不由得看呆了。金冠束起的長發隨風而揚,他很美,真的很美,美得叫人移不開視線,美得叫人想犯罪(這句可以刪除)
冰山版:順著望過去,那是怎樣冷傲的一個美男子?令人看一眼就能淪陷其中。皮膚細膩,高高的鼻梁很挺,薄薄的嘴唇緊緊地抿著,目光猶如千年寒冰一般使人發噱,劍眉橫飛入鬢,純白色的衣袍更顯得他出塵不染,這美得好似天神一般的男子,莊嚴的不可侵犯。
溫柔版:嘴角掛著淺淺的笑意,暈開了兩個小酒窩。薄薄的鼻翼噴灑出溫熱的氣息,就這么近的距離,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含著笑意的黑眸,修長的手指握住一支簫,另一只手則拿一把扇子,竹影清風,他根本就像一個不諳世事的美少年,俊朗而又溫潤如玉。
感覺自己描寫廢,樓樓愛的話就選我吧~~~~~俺素學生黨作者一枚
題扇詩原文_翻譯及賞析
煙中芍藥朦朧睡,雨底梨花淺淡妝。小院黃昏人定后,隔墻遙辨麝蘭香。——明代·田娟娟《題扇詩》 題扇詩 煙中芍藥朦朧睡,雨底梨花淺淡妝。
小院黃昏人定后,隔墻遙辨麝蘭香。彼虜或有人,我師豈無名。上計貴伐謀,掩襲非示征。草塞狼反顧,一水西流聲。寇恂斬皇甫,余子烏足程。¤——元代·王逢《古從軍行(七首)》
古從軍行(七首)
彼虜或有人,我師豈無名。
上計貴伐謀,掩襲非示征。
草塞狼反顧,一水西流聲。
寇恂斬皇甫,余子烏足程。¤葵榴花開蒲艾香,都城佳節逢端陽。龍舟競渡不足尚,詔令禁御開球場。球場新開向東苑,一望晴煙綠莎軟。萬馬騫騰鼓吹喧,五云繚繞旌旗展。羽林年少青綸巾,秀眉豐臉如神人。錦袍窄袖巧結束,金鞍寶勒紅纓新。紛紜來往尤迅速,馬上時看藏馬腹。背挽雕弓金鏃鳴,一剪柔條碎新綠。忽聞有詔命分棚,球先到手人夸能。馬蹄四合云霧集,驪珠落地蛟龍爭。彩色球門不盈尺,巧中由來如破的。剨然一擊電光飛,平地風云轟霹靂。自矜得雋意氣粗,萬夫夸羨聲喧呼。摐金伐鼓助喜色,共言此樂人間無。鸞輿臨幸天顏喜,宴賜千官醉蒲醑。光祿尊開北斗傍,簫《韶》樂奏南薰里。微臣何幸遭盛明,清光日近多恩榮。呈詩敢擬《長楊賦》,萬歲千秋頌太平。——明代·王紱《端午賜觀騎射擊球侍宴》
端午賜觀騎射擊球侍宴
明代王紱
展開閱讀全文∨ 葵榴花開蒲艾香,都城佳節逢端陽。
龍舟競渡不足尚,詔令禁御開球場。
球場新開向東苑,一望晴煙綠莎軟。
萬馬騫騰鼓吹喧,五云繚繞旌旗展。
羽林年少青綸巾,秀眉豐臉如神人。
錦袍窄袖巧結束,金鞍寶勒紅纓新。
紛紜來往尤迅速,馬上時看藏馬腹。
背挽雕弓金鏃鳴,一剪柔條碎新綠。
忽聞有詔命分棚,球先到手人夸能。
馬蹄四合云霧集,驪珠落地蛟龍爭。
彩色球門不盈尺,巧中由來如破的。
剨然一擊電光飛,平地風云轟霹靂。
自矜得雋意氣粗,萬夫夸羨聲喧呼。
摐金伐鼓助喜色,共言此樂人間無。
鸞輿臨幸天顏喜,宴賜千官醉蒲醑。
光祿尊開北斗傍,簫《韶》樂奏南薰里。
微臣何幸遭盛明,清光日近多恩榮。
呈詩敢擬《長楊賦》,萬歲千秋頌太平。 ▲ 九月遼陽草正黃,天山飛兔白如霜。驍騰已合三軍勢,猛銳猶思百戰場。金鼎割鮮供上將,玉甌和血飯名王。燕支小隊穹廬出,也向天邊獵雁行。——明代·涂守約《戎王出獵圖》
戎王出獵圖
九月遼陽草正黃,天山飛兔白如霜。
驍騰已合三軍勢,猛銳猶思百戰場。
金鼎割鮮供上將,玉甌和血飯名王。
燕支小隊穹廬出,也向天邊獵雁行。
王羲之關于扇子的詩句
1.要關于扇子的詩詞歌賦
白羽扇
【唐】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圓因裁制功。颯如松起籟,飄似鶴翻空。
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懷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稱相對,清瘦白須翁。
扇
【唐】李嶠
翟羽舊傳名,蒲葵價不輕。花芳不滿面,羅薄詎障聲。
御熱含風細,臨秋帶月明。同心如可贈,持表合歡情。
扇
【唐】陸暢
寶扇持來入禁宮,本教花下動香風。
姮娥須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扇上畫牡丹
【唐】羅隱
為愛紅芳滿砌階,教人扇上畫將來。
葉隨彩筆參差長,花逐輕風次第開。
閑掛幾曾停蛺蝶,頻搖不怕落莓苔。
根生無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扇
【唐】司空圖
珍重逢秋莫棄捐,依依只仰故人憐。
有時池上遮殘日,承得霜林幾個蟬。
詠破扇
【唐】唐怡
輪如明月盡,羅似薄云穿。
無由重掩笑,分在秋風前。
悲紈扇
【唐】韋應物
非關秋節至,詎是恩情改。
掩顰人已無,委篋涼空在。
何言永不發,暗使銷光彩。
古扇
【唐】項斯
昨日裁成奪夏威,忽逢秋節便相違。
寒塵妒盡秦王女,涼殿恩隨漢主妃。
似月舊臨紅粉面,有風休動麝香衣。
千年蕭瑟關人事,莫語當時掩淚歸。
詠扇
【唐】徐夤
為發涼飆滿玉堂,每親襟袖便難忘。
霜濃雪暗知何在,道契時來忽自揚。
曾伴一樽臨小檻,幾遮殘日過回廊。
漢宮如有秋風起,誰信班姬淚數行。
詠破扇
【唐】楊凌
粉落空床棄,塵生故篋留。
先來無一半,情斷不勝愁。
代秋扇詞
【唐】鄭谷
露入庭蕪恨已深,熱時天下是知音。
汗流浹背曾施力,氣爽中宵便負心。
一片山溪從蠹損,數行文字任塵侵。
綠槐陰合清和后,不會何顏又見尋。
2.王羲之題扇成語典故
相傳和晉代右將軍、會稽內史王羲之有關。
每次從宅第出來途經蕺山街走上小橋,王羲之總看見有位老婆婆在橋頭擺小攤賣六角扇,但買的人卻很少。有一天,王羲之又過小橋,見婆婆守著扇攤,一臉愁容,頓生惻隱之心,所以提筆在她的扇子上各題了五個字。
老婆婆看到了,臉上立刻露出了憤怒的神色。王羲之笑著對她說,你只要對人說這是王右軍題的字,每把扇子必能賣出百錢的好價格。
老婆婆將信將疑,按照王羲之的囑咐賣扇。不一會兒,由王羲之題過字的扇子便被行人搶購一空了,有的甚至還多給了一些錢,老婆婆高興得嘴巴也合不攏了。
從此以后,這座橋就被稱為題扇橋了。
3.關于扇子的歷史和詩文
中國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級成部分,它與竹文化、佛教文化有著密切關系。
歷來中國被譽為制扇王國之稱。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紙、扇、象牙、玳瑁、翡翠、飛禽翎毛、其它棕櫚葉、檳榔葉、麥桿、蒲草等也能編強或制成各種千姿百態的日用工藝扇、造型優美,構造精制,經能工巧匠精心鏤、雕、燙、鉆或名人揮毫題詩作畫,使扇子藝術身價百倍。
中國扇文化起源于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烈晶炎炎夏季,隨手獵取植物葉或禽羽,進行簡單加工,用以障日引風,故扇子有障日之稱,這便是扇子的初源。扇子在我國已有三、四千年歷史,經數千年沿革演變完善改進已發展成為幾百種的扇子家族,但總的歸納為二大類;一平扇(即是團扇、葵扇、麥草扇、玉版扇等)不能折疊,二折扇可自如敞開收疊。
平扇來之于"障扇"(掌扇)"竹+捷"(古代用竹片編制成的扇子稱"竹+捷")。戰國秦漢時期,一種半規形"便面"其形似單扇門,故又稱"戶扇"單門扇可遮面窺視成為當時扇子的主流。
"便面"一律用細竹篾編形制成,上至帝王,下至平民者使用它。 西漢時期,對稱"合歡扇"(又稱宮扇、紈扇、團扇),其形尚圓,合歡扇特點是面素白色以扇柄為中軸,左右對稱似圓月,紈扇以竹木為架,面成圓形或橢圓形,用薄絲絹糊成。
當時以中原一帶所制紈扇最為考究,有"齊紈楚竹"之說,即指用山東絹和湖南竹制作扇面的紈扇。漢時十分流行這種紈扇,并賦詩頌之,如班婕的扇詩,"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此種對稱式團扇出現后,歷代沿用而不衰,并成為我國傳統風格的扇型。 清代時,對稱類型的扇面除圓形外,有長圓、扁圓、方圓、梅花形、葵花形、瓜凌形、腰形、馬蹄形……這些扇形突出的特點是對稱、輕 盈、工藝性強。
折扇,古稱"聚頭扇",或稱為撒扇,或折疊扇,以其收攏時能夠二頭合并歸一而得名。南宋時,折扇的生產已有相當規模。
折扇盛行于明代,皇帝下召命宮內工匠仿制高麗扇,吸取外來工藝制作,促進國內扇子發展。 扇子起源于中國,在中國已有3000多年歷史。
最早出現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雞毛制成,稱之為“障扇”,故“扇”字里有個“羽”字。當時,扇子不是用來扇風取涼,而是作為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擋風避沙之用。
西漢以后,扇子開始用來取涼。三國時諸葛亮輕搖鵝毛扇,妙計橫生,運籌帷幄。
羽扇出風緩軟,不入腠理。東漢時,大都改羽扇為絲、絹、綾羅之類織品,以便點綴繡畫。
一輪明月形的扇子稱之為“紈扇”或“團扇”,也叫“合歡扇”。當時扇子有長圓、葵花、梅花、六角、匾圓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還有扇墜、流蘇、玉器之飾。
扇面上常繡以山水花卉,款式爭奇斗艷,閨閣仕女手搖團扇,清風徐來,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嫻雅文靜的儀態,又能體現女性天真活潑的個性。 在扇子上題詩作畫第一次出現于三國。
據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載有曹孟德的主簿楊修與魏太祖“畫扇誤點成蠅”的故事。《晉書·王羲之傳》有一則王羲之為老婦題扇的佳話。
當時有位“老母”,“持六角竹扇,求書于王羲之”,“羲之為書五字”,她售出時便由十二文漲至“百文”。今浙江紹興蕺山南邊有“題扇橋”,相傳便是王羲之題扇處。
北宋時,出現了攜帶極為方便的折扇。折扇,亦叫“聚頭扇”、“撒扇”或稱“聚骨扇”。
其扇骨有用牛角、玳瑁、象牙、翡翠、湘妃竹、檀香木等珍貴材料制成;形式有琴式、如意頭、竹節式、蚱蜢眼等;扇骨分七、九、十二、十四、十六、十八股之多。 到了南宋,畫扇、賣扇、藏扇之風盛行,并出現了扇鋪和畫商。
明清文人墨客題扇畫扇成為一種時尚。近現代的惲壽平、鄭板橋、金農、石濤、任伯年以及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等都是題扇畫扇的藝術大師。
眼下,這些名家的翰墨丹青扇子,每柄價值都高達數萬,乃至數十萬元. 扇面入字入畫,使人賞心悅目,給人以美的享受。欣賞扇面書畫務須細細品味,慢慢咀嚼其中的藝術意蘊。
老舍先生平生熱衷于收藏書畫扇,幾十年來,他集得扇子有數百把,其中有明、清和現代書畫家題詩作畫的扇子,亦有戲劇界名流的書畫扇。鄭逸梅先生愛扇成癖,視扇為“書畫皆絕的珍品”。
他最珍愛章太炎的篆書扇和吳湖帆所繪綠梅的書畫扇。當代女作家葉文玲有藏古玩的雅好,書畫扇亦在她的收藏之列。
她書房的書櫥中有把扇面,上有劉海粟題寫的“清風”二字;馮友蘭題寫的“明月”二字;裴艷玲書寫的“亂石崩云”四字;華君武所繪的幽默畫,曹禺的題詩等等,葉文玲非常珍愛。 扇子史傳上最初稱為“五明扇”。
相傳舜為廣開視聽求賢自輔,曾制作五明扇。殷周時期已出現了一種“翟扇”,那是用五光十色的野雞尾羽做成的,故有“羽扇”之說。
《爾雅》中談道:“以木曰扉,以葦曰扇。”從這可推測,早期的扇子可能是長方形的葦編物。
早期的扇子并非用來納涼,而是用作統治者禮儀之具,所以又叫“儀仗扇”。我國秦漢以后,扇子的形制主要有方、圓、六角等形,扇子的面料采用絲織的絹素,由于宮中用得多,故又。
4.和扇子有關的詩句
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圓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2、《團扇歌》——東晉桃葉 七寶畫團扇,燦爛明月光。與郎卻耽暑,相憶莫相忘。
3、《白羽扇》——【唐】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圓因裁制功。颯如松起籟,飄似鶴翻空。
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懷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稱相對,清瘦白須翁。
4、《扇 》——【唐】李嶠 翟羽舊傳名,蒲葵價不輕。花芳不滿面,羅薄詎障聲。
御熱含風細,臨秋帶月明。同心如可贈,持表合歡情。
5、《扇》——【唐】陸暢 寶扇持來入禁宮,本教花下動香風。姮娥須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6、《扇上畫牡丹 》——【唐】羅隱 為愛紅芳滿砌階,教人扇上畫將來。葉隨彩筆參差長,花逐輕風次第開。
閑掛幾曾停蛺蝶,頻搖不怕落莓苔。根生無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7、《扇 》——【唐】司空圖 珍重逢秋莫棄捐,依依只仰故人憐。有時池上遮殘日,承得霜林幾個蟬。
8、詠破扇 ——【唐】唐怡 輪如明月盡,羅似薄云穿。無由重掩笑,分在秋風前。
9、《 悲紈扇》——【唐】韋應物 非關秋節至,詎是恩情改。掩顰人已無,委篋涼空在。
何言永不發,暗使銷光彩。10、《古扇 》——【唐】項斯 昨日裁成奪夏威,忽逢秋節便相違。
寒塵妒盡秦王女,涼殿恩隨漢主妃。似月舊臨紅粉面,有風休動麝香衣。
千年蕭瑟關人事,莫語當時掩淚歸。11、《詠扇 》——【唐】徐夤 ------注 :夤,寅聲,恭敬之意。
為發涼飆滿玉堂,每親襟袖便難忘。霜濃雪暗知何在,道契時來忽自揚。
曾伴一樽臨小檻,幾遮殘日過回廊。漢宮如有秋風起,誰信班姬淚數行。
12、《詠破扇 》——【唐】楊凌 粉落空床棄,塵生故篋留。先來無一半,情斷不勝愁。
13、《楊主簿日本扇》——蘇轍 扇從日本來,風非日本風。風非扇中出,問風本何從?風亦不自知,當復問太空。
空若是風穴,既自與物同。同物豈空性,是物非風宗。
但執日本扇,風來自無窮。14、《高麗扇》——華鎮 排筠貼楮綴南金,舒卷乘時巧思深。
何必月團裁尺素?自多清爽滌煩襟。揮來振鷺全開羽,疊去栟櫚未展心。
利用已宜勤賞重,更堪精制出雞林。15、《南湖集》卷下《倭扇》——貢性之 外番巧藝奪天工,筆底丹青智莫窮。
好似越裳供翡翠,也從中國被仁風。16、《淵穎集》卷二《東夷倭人小摺疊畫扇子歌》——吳萊 東夷小扇來東溟,粉箋摺疊類鳳翎。
微飆出入揮不停,素繪巧艷含光熒。銀泥蚌淚移杳冥,錦屏罨畫散紅青。
皓月半割蟾蜍靈,紫云暗蘢鮫魚腥。徐市子孫附飛舲,奝然家世雜焚經。
文身戴弁舊儀形,對馬絕景兩浮萍。殊方異物須陳廷,富賈巨舶窺天星。
祝融噓火時所訂,島濱賣箑送清泠。白龍浸皮暑欲醒,玉階涵水夜撲螢。
蓬萊仙人降輜軿,扶桑繭絲結彩綎。祖洲芝草釀綠醽,穹龜巨黿動遭刑。
海神惜寶轟雷電,鄙夫臥病臨虛扃。蒲葵百柄稱使令,冰漿蔗液但滿瓶。
石榻被發氣自寧,新羅一念終飄零,凃修雉尾吾何銘。17、《蝶戀花·聚骨扇》——金章宗 完顏璟 幾股湘江龍骨瘦,巧樣翻騰,疊作湘波皺。
金縷小鈿花草斗,翠絳更結同心扣。 金殿日長承宴久,招來暫喜清風透。
忽聽傳宣須急奏,輕輕褪入香羅袖。18、《生查子·詠摺疊扇》——宋·朱翌 宮紗蜂趁梅,寶扇鸞開翅。
數摺聚清風,一捻生秋意。搖搖云母輕,裊裊瓊枝細。
莫解玉連環,怕作飛花墜。19、《蝶戀花·聚骨扇》——完顏璟 “幾股湘江龍骨瘦,巧樣翻騰,疊作湘波皺。
金縷小鈿花草斗,翠絳更結同心扣。 金殿日長承宴久,招來暫喜清風透。
忽聽傳宣須急奏,輕輕褪入香羅袖。”20、《北雙調·清江引》——明·瞿佑 “雙環結成連理枝,舒卷隨人意。
半輪秋月明,一片春云膩。到手時清風陣陣起。”
21、《詠摺疊扇》——明·瞿佑 “開合清風紙半張,隨即舒卷豈尋常。金環并束龍腰細,玉柵齊編鳳翅長,偏稱游人攜袖里,不勞侍女執花傍;宮羅舊賜休相妒,還汝團圓共夜涼。”
22、《折扇賦》——明·楊循吉 “于時則有祛災雅制,卻暑芳姿,昔日之班姬所詠,往年之逸少曾持,斂之不盈于把,圓也有中乎規,出袂而輕飏自動,拂膺而涼思允宜。觀其皓繭裁容、素藤張面,灑金星以作飾,削牙釘而為鍵,紫檀戢戢而板吻無痕,玄珠圓圓而蒂垂如旋。”
23、《詠撒扇》——明宣宗 “湘浦煙霞交翠,剡溪花雨生香。掃卻人間炎暑,招回人間清涼。”
5.關于扇子的詩詞
《扇詩》
年代: 宋 作者: 張舜民
扇子解招風,本要熱時用。
秋來掛壁間,卻被風吹動。
《紈扇辭》
年代: 元 作者: 楊維楨
團圓合歡扇,比似月嬋娟。
嬋娟有時缺,我扇豈衣圓?
秋風落梧葉,我扇同棄捐。
不得如秋葉,吹墮在君前。
《扇》
年代: 唐 作者: 李嶠
翟羽舊傳名,蒲葵價不輕。
花芳不滿面,羅薄詎障聲。
御熱含風細,臨秋帶月明。
同心如可贈,持表合歡情。
《詠破扇》
年代: 唐 作者: 楊凌
粉落空床棄,塵生故篋留。
先來無一半,情斷不勝愁。
6.5條寫扇子的詩句
同武平一員外游湖
唐·儲光羲
竹吹留歌扇,蓮香入舞衣。
前溪多曲溆,乘興莫先歸。
相和歌辭·婕妤怨
唐·劉云
君恩不可見,妾豈如秋扇。
秋扇尚有時,妾身永微賤。
莫言朝花不復落,嬌容幾奪昭陽殿。
長信宮
唐·劉方平
夢里君王近,宮中河漢高。
秋風能再熱,團扇不辭勞。
和牛相公雨后寓懷見示
唐·劉禹錫
金火交爭正抑揚,蕭蕭飛雨助清商,
曉看紈扇恩情薄,夜覺紗燈刻數長。
樹上早蟬才發響,庭中百草已無光。
當年富貴亦惆悵,何況悲翁發似霜。
揚州雨中張十宅觀妓
唐·劉長卿
夜色帶春煙,燈花拂更燃。
殘妝添石黛,艷舞落金鈿。
掩笑頻欹扇,迎歌乍動弦。
不知巫峽雨,何事海西邊。
同李吏部伏日口號,呈元庶子、路中丞
唐·包佶
火炎逢六月,金伏過三庚。
幾度衣裳汗,誰家枕簟清。
頒冰無下位,裁扇有高名。
吏部還開甕,殷勤二客情。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陸郎中
唐·盧士政
華堂良宴開,星使自天來。
舞轉朱絲逐,歌馀素扇回。
水光凌曲檻,夜色靄高臺。
不在賓階末,何由接上臺。
松寺
唐·盧延讓
山寺取涼當夏夜,共僧蹲坐石階前。
兩三條電欲為雨,七八個星猶在天。
衣汗稍停床上扇,茶香時撥澗中泉。
通宵聽論蓮華義,不藉松窗一覺眠。
雜曲歌辭·妾薄命
唐·盧弼
君恩已斷盡成空,追想嬌歡恨莫窮。
長為蕣華光曉日,誰知團扇送秋風。
黃金買賦心徒切,清路飛塵信莫通。
閑憑玉欄思舊事,幾回春暮泣殘紅。
悲秋
唐·盧殷
秋空雁度青天遠,疏樹蟬嘶白露寒。
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偶書五首
唐·司空圖
自有池荷作扇搖,不關風動愛芭蕉。
只憐直上抽紅蕊,似我丹心向本朝。
晦日重宴
唐·周思鈞
綺筵乘晦景,高宴下陽池。
濯雨梅香散,含風柳色移。
輕塵依扇落,流水入弦危。
勿顧林亭晚,方歡云霧披。
7.和“扇子”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和“扇子”有關的詩句如下:
一、《清平樂·池上納涼》
清代:項鴻祚
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
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墻如畫。
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
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
二、《謝人惠扇子及茶》
唐代:齊己
槍旗封蜀茗,圓潔制鮫綃。
好客分烹煮,青蠅避動搖。
陸生夸妙法,班女恨涼飆。
多謝崔居士,相思寄寂寥。
三、《賦得福州白竹扇子》
唐代:張祜
金泥小扇謾多情,未勝南工巧織成。
藤縷雪光纏柄滑, 篾鋪銀薄露花輕。
四、《生查子》
宋代:李石
荷花人面紅,月影波心見。
扇子倒拈來,敲落紅香片。
五《詠畫扇詩》
南北朝:鮑子卿
細絲本自輕,弱彩何足眄。
直為發紅顏,謬成握中扇。
8.關于扇子的歷史和詩文
中國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級成部分,它與竹文化、佛教文化有著密切關系。
歷來中國被譽為制扇王國之稱。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紙、扇、象牙、玳瑁、翡翠、飛禽翎毛、其它棕櫚葉、檳榔葉、麥桿、蒲草等也能編強或制成各種千姿百態的日用工藝扇、造型優美,構造精制,經能工巧匠精心鏤、雕、燙、鉆或名人揮毫題詩作畫,使扇子藝術身價百倍。
中國扇文化起源于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烈晶炎炎夏季,隨手獵取植物葉或禽羽,進行簡單加工,用以障日引風,故扇子有障日之稱,這便是扇子的初源。扇子在我國已有三、四千年歷史,經數千年沿革演變完善改進已發展成為幾百種的扇子家族,但總的歸納為二大類;一平扇(即是團扇、葵扇、麥草扇、玉版扇等)不能折疊,二折扇可自如敞開收疊。
平扇來之于"障扇"(掌扇)"竹+捷"(古代用竹片編制成的扇子稱"竹+捷")。戰國秦漢時期,一種半規形"便面"其形似單扇門,故又稱"戶扇"單門扇可遮面窺視成為當時扇子的主流。
"便面"一律用細竹篾編形制成,上至帝王,下至平民者使用它。 西漢時期,對稱"合歡扇"(又稱宮扇、紈扇、團扇),其形尚圓,合歡扇特點是面素白色以扇柄為中軸,左右對稱似圓月,紈扇以竹木為架,面成圓形或橢圓形,用薄絲絹糊成。
當時以中原一帶所制紈扇最為考究,有"齊紈楚竹"之說,即指用山東絹和湖南竹制作扇面的紈扇。漢時十分流行這種紈扇,并賦詩頌之,如班婕的扇詩,"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此種對稱式團扇出現后,歷代沿用而不衰,并成為我國傳統風格的扇型。 清代時,對稱類型的扇面除圓形外,有長圓、扁圓、方圓、梅花形、葵花形、瓜凌形、腰形、馬蹄形……這些扇形突出的特點是對稱、輕 盈、工藝性強。
折扇,古稱"聚頭扇",或稱為撒扇,或折疊扇,以其收攏時能夠二頭合并歸一而得名。南宋時,折扇的生產已有相當規模。
折扇盛行于明代,皇帝下召命宮內工匠仿制高麗扇,吸取外來工藝制作,促進國內扇子發展。 扇子起源于中國,在中國已有3000多年歷史。
最早出現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雞毛制成,稱之為“障扇”,故“扇”字里有個“羽”字。當時,扇子不是用來扇風取涼,而是作為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擋風避沙之用。
西漢以后,扇子開始用來取涼。三國時諸葛亮輕搖鵝毛扇,妙計橫生,運籌帷幄。
羽扇出風緩軟,不入腠理。東漢時,大都改羽扇為絲、絹、綾羅之類織品,以便點綴繡畫。
一輪明月形的扇子稱之為“紈扇”或“團扇”,也叫“合歡扇”。當時扇子有長圓、葵花、梅花、六角、匾圓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還有扇墜、流蘇、玉器之飾。
扇面上常繡以山水花卉,款式爭奇斗艷,閨閣仕女手搖團扇,清風徐來,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嫻雅文靜的儀態,又能體現女性天真活潑的個性。 在扇子上題詩作畫第一次出現于三國。
據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載有曹孟德的主簿楊修與魏太祖“畫扇誤點成蠅”的故事。《晉書·王羲之傳》有一則王羲之為老婦題扇的佳話。
當時有位“老母”,“持六角竹扇,求書于王羲之”,“羲之為書五字”,她售出時便由十二文漲至“百文”。今浙江紹興蕺山南邊有“題扇橋”,相傳便是王羲之題扇處。
北宋時,出現了攜帶極為方便的折扇。折扇,亦叫“聚頭扇”、“撒扇”或稱“聚骨扇”。
其扇骨有用牛角、玳瑁、象牙、翡翠、湘妃竹、檀香木等珍貴材料制成;形式有琴式、如意頭、竹節式、蚱蜢眼等;扇骨分七、九、十二、十四、十六、十八股之多。 到了南宋,畫扇、賣扇、藏扇之風盛行,并出現了扇鋪和畫商。
明清文人墨客題扇畫扇成為一種時尚。近現代的惲壽平、鄭板橋、金農、石濤、任伯年以及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等都是題扇畫扇的藝術大師。
眼下,這些名家的翰墨丹青扇子,每柄價值都高達數萬,乃至數十萬元. 扇面入字入畫,使人賞心悅目,給人以美的享受。欣賞扇面書畫務須細細品味,慢慢咀嚼其中的藝術意蘊。
老舍先生平生熱衷于收藏書畫扇,幾十年來,他集得扇子有數百把,其中有明、清和現代書畫家題詩作畫的扇子,亦有戲劇界名流的書畫扇。鄭逸梅先生愛扇成癖,視扇為“書畫皆絕的珍品”。
他最珍愛章太炎的篆書扇和吳湖帆所繪綠梅的書畫扇。當代女作家葉文玲有藏古玩的雅好,書畫扇亦在她的收藏之列。
她書房的書櫥中有把扇面,上有劉海粟題寫的“清風”二字;馮友蘭題寫的“明月”二字;裴艷玲書寫的“亂石崩云”四字;華君武所繪的幽默畫,曹禺的題詩等等,葉文玲非常珍愛。 扇子史傳上最初稱為“五明扇”。
相傳舜為廣開視聽求賢自輔,曾制作五明扇。殷周時期已出現了一種“翟扇”,那是用五光十色的野雞尾羽做成的,故有“羽扇”之說。
《爾雅》中談道:“以木曰扉,以葦曰扇。”從這可推測,早期的扇子可能是長方形的葦編物。
早期的扇子并非用來納涼,而是用作統治者禮儀之具,所以又叫“儀仗扇”。我國秦漢以后,扇子的形制主要有方、圓、六角等形,扇子的面料采用絲織的絹素,由于宮中用得多,故又。
古人都在扇子上題什么詩呢
首先當然是用來扇風祛熱的。
扇子還是儒雅智慧的象征,諸葛亮喜歡手執鵝毛扇。羽扇綸巾,很儒雅。扇子輕輕一搖,就有了計謀。自打諸葛亮喜歡用扇子以來,許多謀士、幕僚也就喜歡用扇子了。
一些小說、演義里頭,扇子還可以用來做兵器。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中就常常有它們的身影。鐵扇公主的芭蕉扇能制造龍卷風,孫悟空都奈何它不得。還能滅火。
看某些電視劇,若留心觀察,你也許會發現,漢奸、地主老財家的帳房先生也喜歡用扇子,插在后脖頸上。這些人愛執折扇,竹骨油紙做的。但他們似乎很少用它來扇風,倒很像他們的一條人造的尾巴。只是這尾巴不是長在屁股上,而是長在后頸窩里,滑稽之至。
古代小姐、貴婦,也喜歡扇子,她們喜歡用絹宮扇、紈扇、羅扇(統稱團扇)。形狀多為圓月形。最好有樟木或者檀木的體味兒。京劇《貴妃醉酒》中的楊貴妃就愛用扇子,卻是折扇,絹面竹骨,上面有大團的牡丹。貴妃喜歡拿大折扇,想是體型龐大又太膏腴了,需要拿大扇子來招風祛熱的緣故吧。為什么不用蒲扇?蒲扇太老土,不符合她的身份,那種絹宮扇,則過于精巧,風力又太小,不能解她的風之“渴”。
在古代,最喜歡用扇子的人其實是書生,特別是像唐伯虎、鄭板橋一類的有點書法、繪畫、文字功底的秀才。他們喜歡舞文弄墨,顯露風雅。還喜歡拿有題字的扇子跟香閨里的小姐們交換絹帕、汗襟兒,當作定情信物。所以扇子在古代的書生小姐手里,更像一種調情物。
關于題畫或題扇的詩句
1.描寫團扇的詩句
《團扇歌》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沈約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團扇。
動搖玉郎手。因風訪方便。
《團扇歌》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蕭衍
手中白團扇。凈如秋團月。
清風任動生。嬌香承意發。
《惠白團扇》
年代: 宋 作者: 張埴
藤經剡雪通姿哲,筠度湘秋刮骨清。
兩潔不容塵有污,一圓還與世無爭。
生來肖貌難為遁,老去揮毫豈足名。
林下好風差自快,忍歌桃葉若為情。
2.關于扇子的詩句
白羽扇 【唐】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圓因裁制功.颯如松起籟,飄似鶴翻空. 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懷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稱相對,清瘦白須翁. 扇 【唐】李嶠 翟羽舊傳名,蒲葵價不輕.花芳不滿面,羅薄詎障聲. 御熱含風細,臨秋帶月明.同心如可贈,持表合歡情. 扇 【唐】陸暢 寶扇持來入禁宮,本教花下動香風. 姮娥須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扇上畫牡丹 【唐】羅隱 為愛紅芳滿砌階,教人扇上畫將來. 葉隨彩筆參差長,花逐輕風次第開. 閑掛幾曾停蛺蝶,頻搖不怕落莓苔. 根生無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扇 【唐】司空圖 珍重逢秋莫棄捐,依依只仰故人憐. 有時池上遮殘日,承得霜林幾個蟬. 詠破扇 【唐】唐怡 輪如明月盡,羅似薄云穿. 無由重掩笑,分在秋風前. 悲紈扇 【唐】韋應物 非關秋節至,詎是恩情改. 掩顰人已無,委篋涼空在. 何言永不發,暗使銷光彩. 古扇 【唐】項斯 昨日裁成奪夏威,忽逢秋節便相違. 寒塵妒盡秦王女,涼殿恩隨漢主妃. 似月舊臨紅粉面,有風休動麝香衣. 千年蕭瑟關人事,莫語當時掩淚歸. 詠扇 【唐】徐夤 為發涼飆滿玉堂,每親襟袖便難忘. 霜濃雪暗知何在,道契時來忽自揚. 曾伴一樽臨小檻,幾遮殘日過回廊. 漢宮如有秋風起,誰信班姬淚數行. 詠破扇 【唐】楊凌 粉落空床棄,塵生故篋留. 先來無一半,情斷不勝愁. 代秋扇詞 【唐】鄭谷 露入庭蕪恨已深,熱時天下是知音. 汗流浹背曾施力,氣爽中宵便負心. 一片山溪從蠹損,數行文字任塵侵. 綠槐陰合清和后,不會何顏又見尋.。
3.有什么關于“查贊太極扇”的詩句
1.《墨梅魚扇寄孫成甫》
年代: 宋 作者: 陳造
都城六月難為客,暑焮火山不馀息。
從人輒博褦襶嗔,假館翁家得休適。
髯翁囷積胸中奇,對客清談霰雪飛。
扇材寄似亦安用,聊代玉麈談間揮。
須知寒夜冰花影,著子駢枝可調鼎。
濠梁之樂物我融,翁自欣然渠不領。
向來礴勃非畫工,象外析理翁則同。
少酬他日清涼惠,知我夢依君子風。
2.《春日泛舟南湖因遍游近港坐間書客所攜四扇》
年代: 宋 作者: 張镃
遠近高低錦樹明,直疑春教蝶多情。
人間萬事思量盡,只好園居過此生。
3.《題人畫扇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曹勛
雪余蒲葦襯沙黃,野水寒清雁半翔。
柳下搖風云漠漠,飛鳴應喜下瀟湘。
4.《題扇》
年代: 宋 作者: 仇遠
溪山隔岸好,風雨過橋危。
何似高樓上,停云且賦詩。
5.《題宗室大年畫扇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晁補之
柳動燕初來,波生雁將去。
惟有小崧高,蒼蒼自如故。
4.要關于扇子的詩詞歌賦
白羽扇
【唐】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圓因裁制功。颯如松起籟,飄似鶴翻空。
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懷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稱相對,清瘦白須翁。
扇
【唐】李嶠
翟羽舊傳名,蒲葵價不輕。花芳不滿面,羅薄詎障聲。
御熱含風細,臨秋帶月明。同心如可贈,持表合歡情。
扇
【唐】陸暢
寶扇持來入禁宮,本教花下動香風。
姮娥須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扇上畫牡丹
【唐】羅隱
為愛紅芳滿砌階,教人扇上畫將來。
葉隨彩筆參差長,花逐輕風次第開。
閑掛幾曾停蛺蝶,頻搖不怕落莓苔。
根生無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扇
【唐】司空圖
珍重逢秋莫棄捐,依依只仰故人憐。
有時池上遮殘日,承得霜林幾個蟬。
詠破扇
【唐】唐怡
輪如明月盡,羅似薄云穿。
無由重掩笑,分在秋風前。
悲紈扇
【唐】韋應物
非關秋節至,詎是恩情改。
掩顰人已無,委篋涼空在。
何言永不發,暗使銷光彩。
古扇
【唐】項斯
昨日裁成奪夏威,忽逢秋節便相違。
寒塵妒盡秦王女,涼殿恩隨漢主妃。
似月舊臨紅粉面,有風休動麝香衣。
千年蕭瑟關人事,莫語當時掩淚歸。
詠扇
【唐】徐夤
為發涼飆滿玉堂,每親襟袖便難忘。
霜濃雪暗知何在,道契時來忽自揚。
曾伴一樽臨小檻,幾遮殘日過回廊。
漢宮如有秋風起,誰信班姬淚數行。
詠破扇
【唐】楊凌
粉落空床棄,塵生故篋留。
先來無一半,情斷不勝愁。
代秋扇詞
【唐】鄭谷
露入庭蕪恨已深,熱時天下是知音。
汗流浹背曾施力,氣爽中宵便負心。
一片山溪從蠹損,數行文字任塵侵。
綠槐陰合清和后,不會何顏又見尋。
5.題在扇面上詩詞
《蝶戀花·聚骨扇》——金章宗 完顏璟
幾股湘江龍骨瘦,巧樣翻騰,疊作湘波皺。
金縷小鈿花草斗,翠絳更結同心扣。
金殿日長承宴久,招來暫喜清風透。
忽聽傳宣須急奏,輕輕褪入香羅袖。
完顏璟,即金章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嗣位,改元三(明昌、承安、泰和),博學二詩,在位二十年卒。《詞林紀事》選詞二首。
這是一首詠物詞。所詠之物“聚骨扇”,也叫折疊扇。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載:“宋熙寧丙辰冬,高麗遣使來至中國,用折疊扇為私覿物,其扇用鴉青紙為之,是折疊扇,宋時即有之。”據金劉祁《歸潛志》載,這是金章宗的一首題扇詞。這小小聚骨扇,在作者筆下,是那樣高雅而嫵媚,仿佛是一位華貴脫俗而又玲瓏小巧的美人,脈脈含情,凌波起舞。很適合題在扇子上。
6.關于扇的古詩詞有哪些
《團扇詩》
新裂齊紈素, 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 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 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 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 恩情中道絕。
《團扇歌》
團扇復團扇,奉君清暑殿。
秋風入庭樹,從此不相見。
上有乘鸞女,蒼蒼蟲網遍。
明年入懷袖,別是機中練。
題秋風紈扇圖
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
請把世情詳細看,大家誰不逐炎涼。
《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調笑令·團扇
團扇,團扇,美人并來遮面。
玉顏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
題扇面的詩詞
《題扇面》是宋代詩人萬俟紹之所作詩詞之一。
起晚慵妝立小樓,杜鵑聲里萬紅休。
儂愁未逐春酲解,飛盡楊花不舉頭。
其他
題扇面畫
歐陽建?〔魏晉〕
春柳舞江干,春水彌江岸。孤舟坐釣翁,舉目南天雁。
題扇面鵪鶉
林景清?〔明代〕
秋入郊原粟正肥,山禽成隊啄斜暉。爭雄莫向雕籠斗,零落西風百結衣。
題扇面伯牙鼓琴圖為同年談時英賦
黃仲昭?〔明代〕
山水遺音識者稀,浮生幸有故人知。明朝又向江頭別,安得黃金鑄子期。
題扇面
陳旅?〔元代〕
娟娟翠袖倚清空,解把并刀剪雪風。一段寒香吹不盡,西泠殘月角聲中。
題扇面二絕句 其一
顧清?〔明代〕
綠樹蔭重灘,平疇繞故山。一犁春雨足,萬事不相關
題扇面莊子觀泉
夏原吉?〔明代〕
銀潢半天來,窈窕幾千尺。空林送清聲,遙壁蕩晴色。
炎晨坐披襟,涼氣拍胸臆。吁嗟南華翁,高懷有誰識。
太上皇帝御制題扇面所畫紅木犀賜從臣榮薿
盧襄?〔宋代〕
月宮移向日宮栽,染得嬌紅入面來。多謝秋風揚雨露,丹心一一為君開。
青玉案 其二?題扇面蜂蝶
梁清標?〔清代〕
落花飛絮游絲罥。傍若個、秋千院。鳳子蜻蛉雙翅顫。
尋香沾粉,綴紅成片。莫使愁 人見。
綠煙如織銀塘慢。性癖長耽花鳥伴。苦被黃塵催鬢短。
謝池春詠,滕王蝶戀。寫入輕羅扇。
題扇面小景二首 其一
童冀?〔明代〕
月殿笙簫十二樓,霓裳按徹小涼州。西風吹斷鈞天夢,香老琪花幾度秋。
題扇面小景二首 其二
童冀?〔明代〕
玉鉤半榻水晶簾,金鴨馀香晚倦添。睡熟紗廚天似水,綠荷涼月夜厭厭。
題扇詩有哪些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題扇子的詩、題扇詩有哪些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