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黃鶯的詩句有哪些 含有黃鶯的詩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帶有黃鶯的詩句有哪些,以及含有黃鶯的詩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黃鸝的詩句
1、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唐代: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春暖花開的好時節,大詩人杜甫在成都錦江河畔散步賞花。他路過黃四娘家,她家的花兒很多,開得極好,把小路都遮擋住了。萬千的花朵壓彎枝條離地面很近。留戀花朵的美麗與芬芳的蝴蝶在花間嬉戲飛舞。悠閑自在的黃鸝在婉轉的啼唱。
2、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安史之亂時候杜甫曾經從成都逃王梓州。安史之亂平定的第二年,他回到成都的草堂。戰亂平定,又是生機勃勃的春天,所以杜甫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
兩只黃鸝在翠柳間婉轉地歌唱,一行白鷺飛上了藍天。杜甫坐在窗前,望著遠處的西嶺上堆積著常年不化的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人的心情也特別好。
3、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詩是杜甫剛到成都,然后拜訪武侯祠而作,那時候安史之亂還沒有平定,這首詩既表達了杜甫對諸葛亮的崇敬,也表達了自己的報國無門,那時候由于戰亂民不聊生,他卻請纓無路。
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個柏樹茂密的地方。碧草映照著臺階不過自為春色,樹上的黃鸝也是隔著樹枝空作好音。杜甫都無心觀看和傾聽,因為他最在意的是他崇拜的諸葛亮。
劉備為了一統天下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也不負眾望輔助劉備開創帝業,后又輔佐劉禪,可謂滿腔忠誠。諸葛亮多次出師北伐魏國,還沒有成功最后就在五丈原去世了。他的事跡常常使得厲歷代的英雄涕淚滿衣裳。
4、
破陣子·春景
北宋: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在古代,每年春天和秋天,人們會進行兩次祭祀土地神。這兩次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春社和秋社。其中最注重春社,鄰里聚會,酒食分餐,賽會歡騰,非常熱鬧。
古代女子在社日和清明時節可以停止勞作,做一些斗草、踏青、蕩秋千之類的游戲,這首詞就是以春社為背景所寫。
燕子飛回來的時候剛好趕上春社祭祀,清明節過后梨花都飄落完了。池塘邊上有一些青綠的苔蘚,碧綠的樹葉下偶爾傳來黃鸝的歌聲。這時候還看見紛飛的柳絮。
春社時候,巧笑倩兮的東邊鄰居的女伴在采桑的小路上相遇了。怪不得昨晚做了個好夢呢,原來是預示著今天斗草取得勝利啊,她的臉上充滿了笑意。
5、
積雨輞川莊作
又名:秋歸輞川莊作
唐朝: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菑:zī,初耕的田地。
王維由于家庭的影響信仰佛教,被貶官時候就有歸隱山林的想法。后來張九齡遭到罷相,李林甫上臺。雖然王維沒有遭到迫害,反而升官了。但是他的內心卻充滿了糾結于苦悶。
后來他選擇在終南山隱居,在藍田輞川得到宋之問的別墅,生活更為悠閑,這首詩就是在這期間寫的。
長時間下雨過后的稀疏的樹林里炊煙緩緩升起,燒好的飯菜是要送去給在農田里勞作的人。廣闊平坦的水田上有白鷺飛著,田邊茂密的樹林里傳來黃鸝婉轉的啼叫聲。
王維自己在山中修身養性,觀賞朝開夕落的槿花。在松樹下吃著采摘的露葵作為清齋。他已經是一個從追名逐利的官場中退出來的人,而鷗鳥為什么還要猜疑他呢?
這首詩表達了王維歸隱山林的閑情逸致,對山林生活的深深喜愛。
接下來和大家一起讀一下其他的含有黃鸝(鶯)的名句。
6、
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最喜歡生在澗邊生長的幽幽小草,還有那在叢林深處的樹上歌唱的黃鸝。春天的潮汐上漲,還夾著密密的雨。荒野的渡口沒有一個人,只有一只小舟橫在水面上。
7、
三衢道中
宋代: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梅子熟透的時候,每一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氣。乘著小舟走到溪水的盡頭就換成在山間小路行走。山路上蒼翠的樹木跟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8、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樹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煙霧里醉得直搖晃。孩子們放學早,趁著吹著的東風放起了風箏。
9、
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干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有相互映襯的綠樹紅花,有臨水的村莊,有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昔日到處是香煙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亭臺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10、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宋代:蘇軾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黃鶯開始啼叫,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細雨蒙蒙,珍貴如油,滋潤著草木,那剛剛長出的春草,遠看一片嫩綠,近看卻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辭會醉倒在這個季節,有花而不去看它開放,就意味著人生很快消逝。不要等待著春離開大自然,紛紛落花夾雜著綠色的苔蘚。
11、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幾只黃鶯爭先恐后地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的新燕啄著春泥準備筑巢。
12、
天平山中
明代:楊基
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細雨蒙蒙打濕了楝花,一陣陣南風吹熟了枇杷。順著山路慢慢地行走,記不清山路的遠近,沿路的黃鸝啼叫聲把我送到了家。
黃鸝的詩句古詩
黃鸝的詩句如下: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代杜甫《絕句》
翻譯: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2、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曾幾《三衢道中》
翻譯: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3、陰陰夏木囀黃鸝,何處飛來白鷺立移時。——賀鑄《南歌子·疏雨池塘見》
翻譯:樹蔭中響起黃鸝婉轉的啼叫聲。一只白鷺不知道從什么地方飛來,獨立池塘,已經很久很久。
4、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唐代杜甫《蜀相》
翻譯: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
5、翠碧黃鸝相續去,荇絲深處見游魚。——宋·秦觀《春日五首》
翻譯:自己在池水周圍散步,翠碧鳥和黃鸝受驚而起,相繼飛去,自己只得低頭觀賞在薦絲深處穿來穿去的游魚。
含有黃鶯的詩句古詩作者叫什么偉的?
含有黃鶯的詩句作者有叫韋莊的。
有句曰:琵琶金萃羽,弦上黃鶯語。
另外收羅其它作者寫的關于黃鶯的詩句于下。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金昌緒《春怨 / 伊州歌》
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啼。——徐璣《新涼》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黃鶯不語東風起,深閉朱門伴舞腰。——溫庭筠《楊柳八首·其三》
二月黃鶯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錢起《贈闕下裴舍人》
暖律潛催,幽谷暄和,黃鸝翩翩,乍遷芳樹。——柳永《黃鶯兒·園林晴晝春誰主》
繡成安向春園里,引得黃鶯下柳條。——胡令能《觀鄭州崔郎中諸妓繡樣 / 詠繡障》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韋莊《江外思鄉》
門外平橋連柳堤,歸來晚樹黃鶯啼。——溫庭筠《春洲曲》
此際海燕偏饒,都把韶光與。——柳永《黃鶯兒·園林晴晝春誰主》
觀露濕縷金衣,葉映如簧語。——柳永《黃鶯兒·園林晴晝春誰主》
嬌艷輕盈香雪膩,細雨黃鶯雙起。——張泌《滿宮花·花正芳》
黃鶯百舌正相呼,玉樹后庭花帶雨。——牛殳《琵琶行》
黃鶯亂啼門外柳,雨細清明后。——張可久《清江引·春思》
黃鶯過水翻回去,燕子銜泥濕不妨。——杜甫《即事》
高風不借便,何處得遷喬。——鄭愔《詠黃鶯兒》
瑞氣祥云環畫閣,黃鶯紫燕賀新居。
欲轉聲猶澀,將飛羽未調。——鄭愔《詠黃鶯兒》
黃鶯一向花嬌春,兩兩三三將子戲。——盧照鄰《行路難》
園林晴晝春誰主。——柳永《黃鶯兒·園林晴晝春誰主》
當上苑柳秾時,別館花深處。——柳永《黃鶯兒·園林晴晝春誰主》
恣狂蹤跡,兩兩相呼,終朝霧吟風舞。——柳永《黃鶯兒·園林晴晝春誰主》
乍出暖煙來,又趁游蜂去。——柳永《黃鶯兒·園林晴晝春誰主》
曉來枝上綿蠻,似把芳心深意低訴。——柳永《黃鶯兒·園林晴晝春誰主》
小學有哪些古詩是關于黃鶯的?
小學古詩中含有鶯啼的詩句有如下: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代·孟浩然《春曉》
意思:春日里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
2、留蓮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代·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意思: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在花間不斷歡唱。
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唐代·張繼《楓橋夜泊》
意思: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4、鶯啼如有淚,為濕最高花。——唐代·李商隱《天涯》
意思:美麗的黃鶯啊你若有淚水,請為我灑向最高枝的嬌花。
5、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唐代·杜牧《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
意思: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
6、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唐代·王維《閑居》?
意思:昨夜被雨水打落下來的滿地花瓣,家童還沒有打掃,黃鶯啼鳴,隱居山莊的人還在酣眠。
7、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唐代·杜牧《江南春》
意思: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8、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代·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意思: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在花間不斷歡唱。
9、鶯啼殘月,繡閣香燈滅。——唐代·韋莊 《清平樂·鶯啼殘月》
意思:拂曉時分,早鶯初啼,殘月西沉,繡閣里的燈火才剛熄滅。
10、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唐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六》
意思: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沒有打掃,黃鶯啼叫閑逸的山客猶自酣眠。
鶯啼:
鶯啼,讀音yīng tí,漢語詞語,指鶯鳴。
出處:宋·辛棄疾《蝶戀花》詞:“燕語鶯啼人乍還。卻恨西園,依舊鶯和燕。”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鶯啼
黃鶯的詩句最著名的詩句
黃鶯的詩句最著名的詩句
花里黃鶯時一弄《蝶戀花·海燕雙來歸畫棟》
弦上黃鶯語《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花深遠岸黃鶯鬧《題姑蘇凌處士莊》
花間醉任黃鶯語《長年(一作感懷)》
杜曲黃鶯可得知《江外思鄉(一作歸)》
黃鶯啼破紗窗曉《菩薩蠻·黃鶯啼破紗窗曉》
黃鶯啼向人《菩薩蠻·云山沁綠殘眉淺》
出谷黃鶯終好在《春曉》
黃鶯到處不絕聲《緣識》
黃鶯之語對華枝《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黃鶯過水翻回去《即事》
黃鶯飛上杏花枝《金陵雜興二百首》
黃鶯樹上鳴《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黃鶯頻織柳絲煙《偈頌七十六首》
二月黃鶯飛上林《贈闕下裴舍人》
黃鶯啼處綠楊春《頌古一○一首》
黃鶯久住渾相識《移家別湖上亭》
黃鶯喚友《踏莎行·紫燕銜泥》
黃鶯不語東風起《楊柳枝》
歸來晚樹黃鶯啼《春洲曲》
黃鶯聲在柳陰西《偈頌六十八首》
黃鶯問道《滿庭芳·云繞花屏》
楊柳未黃鶯結舌《過梅里七首家于無錫四十載,今敝廬數堵猶存》
黃鶯擲柳亂垂絲《偈頌六十七首》
黃鶯枝上聲聲囀《頌古三十一首》
這個關于黃鸝的詩句
1.所有有關“黃鸝”的古詩
1、《絕句》
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2、《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譯文: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
3、《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
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到處是香煙繚繞的寺廟,亭臺樓閣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4、《破陣子·春景》
宋代: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譯文:燕子飛來正趕上社祭之時,清明節后梨花紛飛。幾片碧苔點綴著池中清水,幾片碧苔點綴著池中清水,黃鸝的歌聲縈繞著樹上枝葉,只見那柳絮飄飛。
巧笑著的東鄰女伴。在采桑的路上邂逅,怪不得我昨晚做了個春宵美夢,原來它是預兆我今天斗草獲得勝利啊!不由得臉頰上也浮現出了笑意。
5、《三衢道中》
宋代: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譯文:梅子黃透了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氣,乘小舟沿著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盡頭,再改走山路繼續前行。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2.形容黃鸝的句子有哪些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唐代·杜甫《絕句》
譯文: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2、倦聞子規朝暮聲,不意忽有黃鸝鳴。
唐代·柳宗元《聞黃鸝》
譯文:聽厭了杜鵑朝朝暮暮的啼叫,不料忽然間傳來了黃鸝的鳴唱。
3、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唐代·韋應物《滁州西澗》
譯文: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
4、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唐代·杜甫《蜀相》
譯文: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
5、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宋代·曾幾《三衢道中》
譯文:山路上蒼翠的樹,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3.找多些帶有“黃鸝”的詩句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
2、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3、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4、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6、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度罷,海鷗何事更相疑。([唐]王維《積雨輞川作》)
7、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8、打起黃鶯兒,莫叫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唐]金昌緒《春怨》)
9、黃鸝顏色已可愛,舌端啞咤如嬌嬰。([宋]歐陽修《啼鳥》)
10、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郊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宋]晏殊《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
已經回答了啊
4.含“黃鸝”的詩句有哪些
1.《聞黃鸝》唐代:柳宗元 ——倦聞子規朝暮聲,不意忽有黃鸝鳴。
2.《絕句》唐代: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3.《滁州西澗》唐代: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4.《蜀相》唐代:杜甫——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5.《破陣子·春景》宋代:晏殊——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
6.《三衢道中》宋代:曾幾——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7.《南湖早春》唐代:白居易——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8.《清平樂·春歸何處》宋代:黃庭堅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9.《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唐代:王維——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10.《水調歌頭·游覽》宋代:黃庭堅——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黃鸝。 11.《好事近·夢中作》宋代:秦觀——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12.《清明日》唐代:溫庭筠——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13.《秋思》唐代:李白——春陽如昨日,碧樹鳴黃鸝。 14.《菩薩蠻·數間茅屋閑臨水》宋代:王安石——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15.《如夢令·門外綠陰千頃》宋代:曹組——門外綠陰千頃,兩兩黃鸝相應。
5.形容黃鸝的句子
身似葫蘆尾似琴頸如削竹嘴如釘再加一對牛筋腿一籠打盡九籠贏紅色的爪子在黃色羽毛的襯托下更加突出了黃鸝的美麗。怪不得說“紅配黃,亮堂堂”呢!
黃鸝鳥兒連睡覺都不跟別的鳥兒一樣。每當夜幕到來時,黃鸝就飛到桿子上,把它那金黃色的毛絨絨的身子卷成一個大圓球。這個時候,你就會看到一個“小毛球”立在桿子上,我不說,你還真不知道那是小鳥黃鸝在睡覺呢!
黃鸝鳥的歌聲也是遠近馳名的。每天早晨,人家從不睡懶覺,早早的起床,還“嘰嘰喳喳”的把我也叫了起來。“嘰嘰喳喳”好像是在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際在于晨”呢!每當我放廣播的時候,小黃鸝也爭著說、唱,把一家人都逗笑了。
我喜歡的小動物—黃鸝鳥兒可愛吧!其實只要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每一個動物都有它的可愛之處,我們要和它們做朋友啊!鸝是一些中等體型的鳴禽,是黃鸝科黃鸝屬29種鳥類的通稱。體羽一般由全黃色的羽毛組成。雄性成鳥的鳥體、眼先、翼及尾部均有鮮艷分明的亮黃色和黑色分布。雌鳥較暗淡而多綠色。幼鳥偏綠色,下體具細密縱紋。黃鸝也是文學作品中常描寫的對象,其中徐志摩的同名詩非常有意蘊。在中國黃鸝也用于人名,其中有土家族出身的上海中華旅游紀念品總公司工藝美術師、四川大學副教授、安徽大學副研究員等。
黃鸝科鳥類的通稱。羽色鮮黃。共有2屬29種。中國有6種。為中型雀類。嘴與頭等長,較為粗壯,嘴峰略呈弧形、稍向下曲,嘴緣平滑,上嘴尖端微具缺刻;嘴須細短;鼻孔裸出,上蓋以薄膜。翅尖長,具10枚初級飛羽,第1枚長于第2枚之半;尾短圓,尾羽12枚。跗跖短而弱,適于樹棲,前緣具盾狀鱗,爪細而鉤曲。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較暗淡。幼鳥具縱紋。
6.哪個詩句里有黃鸝這個詞沒有白鷺這歌詞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西湖十景》詩(曲院風荷)
深柳叫黃鸝,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詩腸,不應比鼓吹。
《黃鸝》
徐志摩
一掠顏色飛上了樹。
“看,一只黃鸝!”有人說。
翹著尾尖,它不作聲,
艷異照亮了濃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熱情,
等候它唱,我們靜著望,
怕驚了它。但它一展翅,
沖破濃密,化一朵彩云;
它飛了,不見了,沒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熱情。
7."兩個黃鸝鳴翠柳"這個詩句的作者和名字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唐代偉大詩人。作品充滿對祖國、對人民、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各種詩體都寫得很好,是公認的中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典范;他本人則被尊為“詩圣”。杜甫和李白是好朋友,他們二人在中國文學史上就象兩座并立的高峰。
①白鷺――一種水羽毛鳥,羽毛白色,腿很長,捕食魚蝦。
②西嶺――指岷山,在成都西面。
③東吳――指現在江蘇省一帶地方,古代是吳國所在地。
杜甫晚年,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這一天,風和日暖,天朗氣清,他閑坐在草堂里,透過窗口和門口欣賞外界的景物。
最先引起詩人注意的是黃鸝的只有兩個,各自占據一株青青楊柳的梢頭,你一句,我一句,甜蜜舌,嫩聲泣語,比唱歌還要動聽。詩人又把目光投向水邊上的沙灘,那里正有一行白鷺展翅起飛,向高高的藍天忘記翩翩而去,它們雪白的身影映著碧藍的晴空,顯得十分瀟灑,優美。黃鸝、翠柳、白鷺、青天,一幅多么明媚秀麗的天然畫,而黃鸝的叫聲,白鷺的動態,更使畫面充滿勃勃生機。詩人足不出戶,卻好像置身在欣欣向榮的大自然之中了。
草堂的四壁并沒有限制詩人的視野,更沒有妨礙詩人的想象,反而給他的觀賞增添了幾分藝術情調。那終年戴雪、千古不化的西山群峰,被小小窗口從百里之外收納進來,不恰好成為一幅山水壁畫?那停泊在門前的幾艘航船,聽說正準備揚帆萬里,定然是下岷江、轉長江、遠到東吳去吧!西嶺遠隔百里,卻說它含在自家窗口;航船泊在門外,又說它要遠下東吳。遠景把它移近,近景將它推遠,在遠和近的推移變化之間,千秋西嶺和萬里東吳,全都聚攏到詩人的草堂跟前來了。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