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絕弦古詩佳句有哪些 伯牙絕弦有關的詩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伯牙絕弦古詩佳句有哪些,以及伯牙絕弦有關的詩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寫有關伯牙鼓琴的詩句
1. 伯牙鼓琴關于知音的詩句
2. 關于伯牙鼓琴詩句
伯牙鼓琴關于知音的詩句 1.關于“伯牙子期成為知音”詩句有哪些
關于“伯牙子期成為知音”詩句如下:
1、唐代:薛濤《寄張元夫》
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2、明代:馮夢龍《高山流水》
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復念知音!伯牙不作鐘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
3、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
浪說曾分鮑叔金,誰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懸一片心!
4、唐代:韓文宇《琴藏幽谷知音絕》
十年紅梅深冬藏,不敵飛雪逆風揚。子期難覓瑤琴絕,奈何枝落百花江。
5、未知:佚名《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賞析:伯牙絕弦”是交結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傳至今并給人歷久彌新的啟迪。正是這個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的人際關系與友情的標準。
2.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善聽者可以說是善奏者的知音
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
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 《雁門集》
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 (明)馮夢龍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易.系辭上》
嬰其嗚矣,求其友聲 。 《詩經.小雅》
樂莫樂兮新相知。 (戰國)屈原
刎頸之交。 漢書.諸葛豐傳》
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朋友切切思思。 《論語.子路》
禮尚往來。 《禮記.曲禮》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
以財交者,財盡則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 《戰國策》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以權利合者,權力盡而交疏。 《史記》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曲選.爭報恩》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唐)張九齡
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 (唐)王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李白
交情老更親。 (唐)杜甫
雖有兄弟,不如友生。《抱樸子.交際》
君子淡如水,歲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轉眼如仇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張九齡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韓愈
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祖詠
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沉中路分。賀蘭進明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杜甫
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
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翁照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清)蒲松齡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戰國)莊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晉)付玄
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唐)李白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壽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 (宋)歐陽修
人生樂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 (明)馮夢龍
于患難風豪杰。 (清)魏禧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 (清)曹雪芹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宋)顧夏
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漢書》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鮑溶
大丈夫處世處,當交四海英雄。《三國志.蜀書.劉巴傳》
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 陳剛中
朋友,以義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漢樂府》
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 。 (宋)歐陽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史記》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晉)陶淵明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從此重相憶。 (唐)白居易
人生結交在終始,莫為升沉中路分。 (唐)賀蘭進明
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 (三國)曹植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明)馮夢龍
一貴一賤交情見。 (唐)駱賓王
3.關于伯牙子期成為知音詩句
高山流水
馮夢龍
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復念知音!
伯牙不作鐘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
2.
警世通言
馮夢龍
浪說曾分鮑叔金,誰人辨得伯牙琴?
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懸一片心!
3.
琴藏幽谷知音絕
韓文宇
十年紅梅深冬藏,不敵飛雪逆風揚。
子期難覓瑤琴絕,奈何枝落百花江。
4.
伯牙絕弦
列子·湯問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
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
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
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5.
寄張元夫
薛濤
借問人間愁寂意,
伯牙絕弦已無聲。
6.
寫意二首
牟融
高山流水琴三弄,
清風明月酒一樽。
7.
《無題》伯牙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
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8.
《無題》不識
秀水映山若佳人,
妙手撫琴弄天音。
冬去春來又一載,
伯牙子期何處尋。
9.
贊知音
伯牙善撫琴,子期最辨音,高山情依依,流水嘆古今。
高山可仰止,流水能賞意,人去琴無聲,琴在無人知。
4.關于知音的詩句
一、知音者誠希
唐代: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譯文:
世上能了解自己的人實在在太少了,正因我想起了你,使我不忍心與你分別。
離別前的夜晚,我們能攜著手走啊走,夜深了,我們仍踏在滿地皎瀠的月光中談心。
二、滿江紅·小住京華
清代: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譯文:
我在京城小住時日,轉眼間就又到了中秋佳節。籬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開,秋色明凈,就像剛剛擦洗過一般。四面的歌聲漸歇,我也終如漢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籠,如今一個人思量著在浙江時那八年的生活況味。他們苦苦地想讓我做一個貴婦人,其實,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雖然不能身為男子,加入他們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還要剛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顆心,常為別人而熱。那些俗人,心胸狹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難免要經受磨難挫折。在這莽莽紅塵之中,哪里才能覓到知音呢?眼淚打濕了我的衣襟。
三、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宋代: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譯文: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鳴,夢回故鄉,千里燃戰火,被驚醒,已三更。站起身,獨繞臺階踽踽行。四周靜悄悄,簾外,一輪淡月正朦朧。
為國建功留青史,未老滿頭霜星星。家山松竹蒼然老,無奈議和聲起、阻斷了歸程。想把滿腹心事,付與瑤琴彈一曲。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縱然弦彈斷,又有誰來聽?
四、題詩后
唐代:賈島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譯文:
這兩句詩我琢磨三年才寫出,一讀起來禁不住兩行熱淚流出來。
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賞這兩句詩,我只好回到以前住過的故鄉(山中),在瑟瑟秋風中安穩地睡了。
五、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代: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譯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從東面慢慢升起。
披散著頭發在夜晚乘涼,打開窗戶躺臥在幽靜寬敞的地方。
一陣陣的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出清脆的響聲。
正想拿琴來彈奏,可惜沒有知音來欣賞。
感慨良宵,懷念起老朋友來,整夜在夢中也苦苦地想念。
5.關于知音的詩句有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知己知彼,將心比心。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路遙知馬力,事久知人心。
貧居鬧市無人識,富在深山有遠親。
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談。
詩詞:
《杜少府之任蜀洲》唐·王勃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別》唐:賈島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彈復彈,會有知音知。
【浣溪沙】宋:張孝祥
玉節珠幢出翰林。詩書謀帥眷方深。威聲虎嘯復龍吟。 我是先生門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6.關于俞伯牙、鐘子期成為知音的古詩句
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智氏矣.(《戰國策·趙策》:晉陽之孫豫讓事知伯,知伯寵之,及趙襄子殺知伯,豫讓逃山中,曰)問劉十九(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一翦梅(贈紫云友)(葛長庚)劍倚青天笛倚樓.云影悠悠.鶴影悠悠.好同攜手上瀛洲.身在閻浮.業在閻浮.—段紅云綠樹愁.今也休休.古也休休.夕陽西去水東流.富又何求.貴又何求.孤松篇(劉希夷)蠶月桑葉青,鶯時柳花白.澹艷煙雨姿,敷芬陽春陌.如何秋風起,零落從此始.獨有南澗松,不嘆東流水.玄陰天地冥,皓雪朝夜零.豈不罹寒暑,為君留青青.青青好顏色,落落任孤直.群樹遙相望,眾草不敢逼.靈龜卜真隱,仙鳥宜棲息.恥受秦帝封,愿言唐侯食.寒山夜月明,山冷氣清清.凄兮歸鳳集,吹之作琴聲.松子臥仙岑,寂聽疑野心.清泠有真曲,樵采無知音.美人何時來,幽徑委綠苔.吁嗟深澗底,棄捐廣廈材.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秋風引(劉禹錫)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句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小重山 岳飛)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賈生 李商隱)辱贈不知報,我歌爾其聆.(答張徹 韓愈)一嘆塵世知音少,幾曾篆名封劍鞘.([轉]網上作)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7.有關知音的名言名句和詩句
你好,關于知音的名言名句或許很多,但看到這個問題,卻情不自禁地想向你推薦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我覺得他們的故事比任何名句名詩都更能代表“知音”這兩個字;
這是描寫他們的原文: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意思是: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師,他的琴術很高明,鐘子期則善于欣賞音樂。伯牙彈琴的時候,想著在登高山。鐘子期高興地說:“彈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見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著流水,鐘子期又說:“彈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鐘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
每每想到他們都會被這種默契感動 ,所以當子期不在以后,伯牙將自己的琴都毀了,就是因為沒有了能聽懂他琴聲的人;后人有詩贊美曰: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與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所以不能不把它分享給再找關于知音資料的你!謝謝
8.俞伯牙說過的關于知音的話
浪說曾分鮑叔金,誰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懸一片心。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
但見一杯土,慘然傷我心!
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
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
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復念知音!
伯牙不作鐘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
關于伯牙鼓琴詩句 1.伯牙鼓琴中的詩意
1、意思是:伯牙在彈琴。
2、出處:《高山流水》
3、原文
伯牙子鼓琴,其友鐘子期聽之,方鼓而志在泰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復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為鼓琴者。非獨鼓琴若此也,賢者亦然。雖有賢者,而無以接之,賢者奚由盡忠哉!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樂而后至也。
4、譯文
伯牙彈琴,他的朋友鐘子期欣賞音樂。伯牙彈琴的時候,想著在登泰山。鐘子期高興說:“彈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見了一座巍峨的泰山!”伯牙又想著流水,鐘子期又說:“彈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鐘子期患病死了,伯牙心里非常悲傷,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斷了,一輩子都不再彈琴了,認為世上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不僅彈琴是這樣,有才能的人也是這樣。雖然有有才德的人,但是沒有人與之交接,賢者又通過什么(路徑)來盡忠呢。良馬不是自己變成千里馬的,而是等待伯樂然后變成千里馬。
5、講述了琴師伯牙與樵夫鐘子期之間由于鼓琴聽琴而產生的交情。
2.關于俞伯牙和鐘子期的古詩
1、《伯牙》 作者:王安石
千載朱弦無此悲,欲彈孤絕鬼神疑。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釋義:千年流傳的朱弦沒有這種悲哀,想彈孤絕之曲連鬼神都凝住了。故人舍我而去歸于黃土,你我之間一曲高山流水,現在也就只有我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啊!
2、《高山流水覓知音》
勢利交懷勢利心, 斯文誰復念知音!
伯牙不作鐘期逝, 千古令人說破琴。
摔碎瑤琴鳳尾寒, 子期不在對誰彈!
春風滿面皆朋友, 欲覓知音難上難。
3、《寫意二首》作者:牟融(唐)
寂寥荒館閉閑門,苔徑陰陰屐少痕。白發顛狂塵夢斷,
青氈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臥,此生榮辱不須論。
蕭蕭華發滿頭生,深遠蓬門倦送迎。獨喜冥心無外慕,
自憐知命不求榮。閑情欲賦思陶令。臥病何人問馬卿。
林下貧居甘困守,盡教城市不知名。
擴展資料:
高山流水的由來: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見于《列子·湯問》。在人們的用典實踐中,這一典故逐漸發展出七十余個典形和樂曲高妙、相知可貴、知音難覓、痛失知音、閑適情趣等典義,還存在典故反用現象。
《高山流水》,中國古琴曲,屬于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鐘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后世分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與古琴曲無傳承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高山流水
3.俞伯牙與鐘子期的詩句
兩人千古傳誦的詩篇: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據《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列子?湯問》的記載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在鐘子期墓前,伯牙曾經寫下了一首短歌,來悼念自己的知音鐘子期: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4.哪些詩句在伯牙絕弦里寫伯牙善于鼓琴,哪些寫鐘子期善于聽琴
浪說曾分鮑叔金,誰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懸一片心。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
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
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
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
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復念知音!
伯牙不作鐘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
5.關于伯牙絕弦的古詩三首
關于伯牙絕弦的古詩有以下幾首:
1、《伯牙》——王安石(宋代)
千載朱弦無此悲,欲彈孤絕鬼神疑。
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譯文:
年流傳的朱弦沒有這種悲哀,想彈孤絕之曲連鬼神都凝住了。
故人舍我而去歸于黃土,你我之間一曲高山流水,現在也就只有我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啊!
2、《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唐代)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譯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從東面慢慢升起。
披散著頭發在夜晚乘涼,打開窗戶躺臥在幽靜寬敞的地方。
一陣陣的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出清脆的響聲。
正想拿琴來彈奏,可惜沒有知音來欣賞。
感慨良宵,懷念起老朋友來,整夜在夢中也苦苦地想念。
3、《月夜聽盧子順彈琴》——李白(唐代)
閑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譯文:
清靜的夜里坐在明月下,聽著幽人盧先生彈奏起古琴。
忽然聽到《悲風》的曲調,又好像是《寒松》的聲音。
《白雪》的指法使您纖手忙亂,《綠水》的音節確實讓人養性清心。
可惜鐘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樣的知音。
4、《寄張元夫》——薛濤(唐代)
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譯文:
屋前屋后的小溪獨立流淌,河邊的白鷺已經熟識了穿紅色衣服的人。
為什么人間這么哀愁寂寞?是因為知音難覓,伯牙琴弦早已斷絕。
5、《哭王元裕》——溫庭筠(唐代)
聞說蕭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絕清弦。
柳邊猶憶青驄影,墳上俄生碧草煙。
篋里詩書疑謝后,夢中風貌似潘前。
他時若到相尋處,碧樹紅樓自宛然。
譯文:
聽說子期逝世了,伯牙因此斷弦不再撫琴。柳樹邊白馬的影子還記憶猶新,墳頭已經長滿碧草青煙。箱子里的詩書應該是謝靈運的,夢中的樣子如潘安。日后如果到相遇的時候,綠樹紅樓也是自然。
6.出自列子的關于伯牙得遇鐘子期的句子
典故:
《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道∶「善哉,子 之心而與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湯問》,傳說俞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音。俞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流水” 鐘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關于伯牙絕弦的詩句和友誼的詩句
1. 關于伯牙絕弦的詩句
關于伯牙絕弦的詩句 1. 有關伯牙絕弦的詩句
浪說曾分鮑叔金,誰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懸一片心。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
但見一杯土,慘然傷我心!
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
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
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復念知音!
伯牙不作鐘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2. 關于伯牙絕弦的古詩三首
關于伯牙絕弦的古詩有以下幾首:
1、《伯牙》——王安石(宋代)
千載朱弦無此悲,欲彈孤絕鬼神疑。
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譯文:
年流傳的朱弦沒有這種悲哀,想彈孤絕之曲連鬼神都凝住了。
故人舍我而去歸于黃土,你我之間一曲高山流水,現在也就只有我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啊!
2、《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唐代)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譯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從東面慢慢升起。
披散著頭發在夜晚乘涼,打開窗戶躺臥在幽靜寬敞的地方。
一陣陣的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出清脆的響聲。
正想拿琴來彈奏,可惜沒有知音來欣賞。
感慨良宵,懷念起老朋友來,整夜在夢中也苦苦地想念。
3、《月夜聽盧子順彈琴》——李白(唐代)
閑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譯文:
清靜的夜里坐在明月下,聽著幽人盧先生彈奏起古琴。
忽然聽到《悲風》的曲調,又好像是《寒松》的聲音。
《白雪》的指法使您纖手忙亂,《綠水》的音節確實讓人養性清心。
可惜鐘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樣的知音。
4、《寄張元夫》——薛濤(唐代)
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譯文:
屋前屋后的小溪獨立流淌,河邊的白鷺已經熟識了穿紅色衣服的人。
為什么人間這么哀愁寂寞?是因為知音難覓,伯牙琴弦早已斷絕。
5、《哭王元裕》——溫庭筠(唐代)
聞說蕭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絕清弦。
柳邊猶憶青驄影,墳上俄生碧草煙。
篋里詩書疑謝后,夢中風貌似潘前。
他時若到相尋處,碧樹紅樓自宛然。
譯文:
聽說子期逝世了,伯牙因此斷弦不再撫琴。柳樹邊白馬的影子還記憶猶新,墳頭已經長滿碧草青煙。箱子里的詩書應該是謝靈運的,夢中的樣子如潘安。日后如果到相遇的時候,綠樹紅樓也是自然。
3. 與伯牙絕弦有關的詩句
寄張元夫 薛濤
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這是薛濤關于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悲壯故事的名句,知音鐘子期死去后,俞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表達的是那份知音難覓的凄絕憂傷
牟融
寂寥荒館閉閑門,苔徑陰陰屐少痕。
白發顛狂塵夢斷,青氈泠落客心存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臥,此生榮辱不須論。
蕭蕭華發滿頭生,深遠蓬門倦送迎。
獨喜冥心無外慕, 自憐知命不求榮。
閑情欲賦思陶令。臥病何人問馬卿。
林下貧居甘困守,盡教城市不知名。
4. 關于 伯牙絕弦 的詩詞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編輯本段]字面解釋:
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伯牙絕弦短句
1.伯牙絕弦的句子
原文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曰:說.注譯 絕:斷絕 善:擅長,長于. 伯牙絕鉉(2張) 鼓:彈.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善哉:語氣詞,表示“好啊”. 峨峨:高. 兮:語氣詞,相當于“啊”. 若:像. 洋洋:廣大.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之:他. 謂:認為.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 乃:就. 復:再,又.譯文 俞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于傾聽.俞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這琴聲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說:“彈得真好啊,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流過我的心中)!” 俞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都能準確地說出他心里想的.鐘子期去世后,俞伯牙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鐘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愛的琴弦弄斷,把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
2.伯牙絕弦句子解釋
編輯本段]故事原文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編輯本段]字面解釋 絕:斷絕.鼓:彈.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哉:語氣詞,表示感嘆.峨峨:高.兮:語氣詞,相當于"啊".洋洋:廣大 [編輯本段]故事意思 伯牙絕弦:絕,斷絕.伯牙因為鐘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了,再也不彈琴.比喻知己喪亡后,棄絕某種專長愛好,表示悼念.伯牙最擅長彈琴,鐘子期有很強的音樂鑒賞能力.伯牙彈琴時,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聽了,贊嘆到:“好啊,我仿佛看見了巍峨的泰山!”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就說:“好啊,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鐘子期都能準確的道出他的心意.鐘子期死后,伯牙覺得世上再難找到聽得懂他琴聲的人了,于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了.古時有俞伯牙摔琴以謝知音的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音樂才子伯牙喜歡彈一曲《高山流水》,卻沒有人能夠聽出此曲的感情和意義,他在高山上撫琴,曲高而寡.終于有一天,有一個砍柴的樵夫經過,聽懂了他的《高山流水》,這個人就是鐘子期.伯牙的知音是鐘子期,他們約好兩年后見面,可是兩年后鐘子期卻沒有露面.伯牙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鐘子期已經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約定,伯牙悲痛欲絕,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夠聽懂他音樂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會有人聽懂他的音樂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墳頭摔了他心愛的琴,也表示他對知音的敬重和惋惜.這就是“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懷念子期,人們用此感嘆知音難覓.。
3.伯牙絕弦完整詩句
寄張元夫 薛濤
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這是薛濤關于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悲壯故事的名句,知音鐘子期死去后,俞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表達的是那份知音難覓的凄絕憂傷
另外還有一些:
1、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這是伯牙絕弦的出處, 伯牙絕弦)
2、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杯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一卷,這一卷就講這個故事,所以里面的詩詞都是關于這方面的,可以百度一下原文)
3、摔破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言念知音。伯牙不作鐘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
(兩首同上,者是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一卷中的)
4、千載朱弦無此悲,欲彈孤絕鬼神疑。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深相知。(王安石《伯牙》)
5、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6、閑夜坐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李白《月夜聽盧子順彈琴》 )
7、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薛濤《寄張元夫》)
8、寂寥荒館閉閑門,苔徑陰陰屐少痕。白發顛狂塵夢斷, 青氈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臥,此生榮辱不須論。(牟融《寫意二首》)
伯牙絕弦是非常經典的典故,所以在古詩詞中運用非常多,我不知道你想做什么用,上面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還需要更多,可以找一下含伯牙絕弦、高山流水、知音、伯牙、子期等內容的詩詞。
與“伯牙絕弦”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唐·薛濤《寄張元夫》
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譯文:屋前屋后的小溪獨立流淌,河邊的白鷺已經熟識了穿紅色衣服的人。借問人間什么是憂愁寂寞,好象俞伯牙斷了琴弦,再也沒有琴聲。
2、唐·李白《送楊少府赴選》
大國置衡鏡,準平天地心。群賢無邪人,朗鑒窮情深。
吾君詠南風,袞冕彈鳴琴。時泰多美士,京國會纓簪。
山苗落澗底,幽松出高岑。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流水非鄭曲,前行遇知音。衣工剪綺繡,一誤傷千金。
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衾。我非彈冠者,感別但開襟。
空谷無白駒,賢人豈悲吟。大道安棄物,時來或招尋。
爾見山吏部,當應無陸沉。
譯文:
我唐朝是天下泱泱大國,人才選拔有很公允的標準如明鏡懸天,公平核準天地良心。
朝廷群賢聚集,沒有邪心壞腸之人,明鑒民情,深入民心。
當今皇上具有穿華服,詠《南風》,彈鳴琴無為而天下大治的美德。
天下太平,高手云集,你這次有幸與他們共聚京國長安與高官會晤。
現如今是賢哲上庸者下,是小草就落澗底,是幽松就出高山頂。
夫子你有才華突出,你的上司像得到寶玉一樣得到了你。
你如高山流水一樣高潔,并非那些靡靡之音可比,盡管前行,一定可以找到知音。
官場一定要謹慎,猶如服裝設計師設計華美禮服,一不小心,損失慘重,何止千金?
不過有機會也給我美言幾句,用那些剩下的布料為寒女縫制幾件衣服。
我不是那種結黨營私之人,因為我們要分別了,所以敞開心扉說幾句。
現如今朝廷開明公正,沒有賢哲騎白馬逃回深山隱居,用不著太傷心。
大道公允,不會舍棄賢人,時來運轉之時,也許我也會被招尋。
等到你見人事部長官的那天,天下應當再無賢人隱居了,你一定會推舉我李白的。
3、唐·溫庭筠《哭王元裕 》
聞說蕭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絕清弦。
譯文:聽說蕭郎已經去世,我也如通伯牙一般失去了知音。
4、唐·錢起《美楊侍御清文見示》
伯牙道喪來,弦絕無人續。
譯文:伯牙聽到知音去世的消息,摔斷琴弦,無人能讓他再續。
5、宋·薛能《春日書懷》
伯牙琴絕豈求知,往往情牽自有詩。
譯文:伯牙斷琴豈是為了尋求知音,往往情深而成詩。
古詩詞伯牙絕弦
1、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全詩:
寄張元夫
[唐] 薛濤
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2、誰言伯牙絕弦鍾期死,泰山峨峨水湯湯。
全詩:
西禪聽戴道士彈琴
[宋] 黃庭堅
靈宮蒼煙蔭老柏,風吹霜空月生魄。
群鳥得巢寒夜靜,市井收聲虛室白。
少年抱琴為予來,乃是天臺桃源未歸客。
危冠匡坐如無傍,弄弦鏗鏗燈燭光。
誰言伯牙絕弦鍾期死,泰山峨峨水湯湯。
春天百鳥語撩亂,風蕩楊花無畔岸。
微霠愁猿抱山木,玄冬孤鴻度云漢。
斧斤丁丁空谷樵,幽泉落澗夜蕭蕭。
十二峰前巫峽雨,七八月後錢塘潮。
孝子流離在中野,羈臣歸來哭亡社。
空床思婦感蠨蛸,暮年遺老依桑柘。
人言此曲不堪聽,我憐酷解寫人情。
悲歌浩嘆弦欲斷,翻作恬淡雍容聲。
五弦橫坐巖廊靜,薰風南天厚民性。
人言帝力何有哉,鳳凰麒麟舞虞詠。
我思五代如探湯,真人指揮定四方。
昭陵仁心及蟲蟻,百蠻九譯覘天光。
極知功高樂未稱,誰能持此獻樂正。
賤臣疏遠安敢言,且欲空江寒灘靜。
漁艇幽人知我心悠哉,更作嚴陵在釣臺。
吾知之矣師且止,安得長竿入手來。
3、伯牙絕弦,甘此不恭。
秋胡行 其二
李攀龍 〔明代〕
河清可須鐘期未易逢,河清可須鐘期未易逢。
國士見知,非以先容。
雖有骨肉,中懷莫從。
伯牙絕弦,甘此不恭。
歌以言之,鐘期未易逢。
4、伯牙絕弦圖
[宋] 鄭思肖
終不求人更賞音,只當仰面看山林。
一雙閑手無聊賴,滿地斜陽是此心。
李白寫伯牙鼓琴的詩句
1. 李白寫的關于伯牙的詩句
2. 李白關于伯牙的詩句
李白寫的關于伯牙的詩句 1.伯牙絕弦詩詞
1、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這是伯牙絕弦的出處,伯牙絕弦)
2、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杯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一卷,這一卷就講這個故事,所以里面的詩詞都是關于這方面的,可以百度一下原文)
3、摔破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言念知音。伯牙不作鐘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
(兩首同上,者是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一卷中的)
4、千載朱弦無此悲,欲彈孤絕鬼神疑。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深相知。(王安石《伯牙》)
5、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6、閑夜坐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李白《月夜聽盧子順彈琴》 )
7、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薛濤《寄張元夫》)
8、寂寥荒館閉閑門,苔徑陰陰屐少痕。白發顛狂塵夢斷, 青氈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臥,此生榮辱不須論。(牟融《寫意二首》)
伯牙絕弦是非常經典的典故,所以在古詩詞中運用非常多,我不知道你想做什么用,上面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還需要更多,可以找一下含伯牙絕弦、高山流水、知音、伯牙、子期等內容的詩詞。
2.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鐘子期曰:善哉,皎皎【】還有關于友誼的名句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魏.曹植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唐.張九齡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 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唐.祖詠 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沉中路分------唐.賀蘭進明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唐.杜甫 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清.翁照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南朝宋人陸凱的《贈范曄詩》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別董大 》同門為朋,同志為友.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唐朝陸龜蒙《別離》。
3.與伯牙絕弦有關的詩句
1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4、世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5、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6、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7、千金易得,知己難求。
8、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9、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10、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11、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2、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13、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慚?14、知音少,弦斷有誰聽?15、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16、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17、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西北有高樓》)18、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19、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陶淵明)20、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 魯迅 士為知已者用嘛!人生得一知已,死而無憾吶!人不能老是行時,在你背時的時候,有人還了解你,就是知已了。 —— 劉少奇 為了找到一個好朋友,走多遠的路也沒關系。
——托爾斯泰 摯友如異體同心。 ——亞里士多德 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愛因斯坦 老朋友是最好的鏡子。——赫伯特 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 《雁門集》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
(明)馮夢龍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易.系辭上》嬰其嗚矣,求其友聲 。
《詩經.小雅》樂莫樂兮新相知。 (戰國)屈原 刎頸之交。
漢書.諸葛豐傳》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朋友切切思思。
《論語.子路》禮尚往來。 《禮記.曲禮》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以財交者,財盡則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 《戰國策》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以權利合者,權力盡而交疏。 《史記》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曲選.爭報恩》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唐)張九齡 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
(唐)王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李白 交情老更親。
(唐)杜甫 雖有兄弟,不如友生。《抱樸子.交際》君子淡如水,歲久情愈真。
小人口如蜜,轉眼如仇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張九齡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
韓愈 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祖詠 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沉中路分。
賀蘭進明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杜甫 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 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翁照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清)蒲松齡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戰國)莊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晉)付玄 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唐)李白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壽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
(宋)歐陽修 人生樂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
(明)馮夢龍 于患難風豪杰。 (清)魏禧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
(清)曹雪芹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宋)顧夏 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漢書》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鮑溶 大丈夫處世處,當交四海英雄。
《三國志.蜀書.劉巴傳》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 《周易》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
陳剛中 朋友,以義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漢樂府》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 。 (宋)歐陽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史記》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晉)陶淵明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從此重相憶。 (唐)白居易 人生結交在終始,莫為升沉中路分。
(唐)賀蘭進明 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 (三國)曹植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明)馮夢龍 一貴一賤交情見。 (唐)駱賓王。
4.伯牙鼓琴有關知音詩句
關于知音的詩句 1、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
——《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 2、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舊題蘇武詩》 3、刎頸之交。
——漢書《諸葛豐傳》 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 5、朋友切切思思。
——《論語·子路》 6、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唐·王維 7、朋友,以義合者。
——宋·朱熹 8、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易·系辭上》 9、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李白《贈汪倫》 11、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
——《雁門集》 12、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春秋·孟子 13、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羌村·其一》 14、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
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史記》 15、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曲選·爭報恩》 16、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壽 17、于患難風豪杰。
——清·魏禧 18、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翁照《與友人尋山》 19、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
——杜甫《徒步歸行》 20、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1、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貧交行》 22、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23、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
——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2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西晉·付玄 25、交情老更親。
——唐·杜甫 26、以財交者,財盡則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戰國策》 27、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晉·陶淵明 28、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明·馮夢龍 29、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漢樂府》 30、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31、樂莫樂兮新相知。
——戰國·屈原 32、已過才追問,相看是故人。——《遇舊友》 33、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
5.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善聽者可以說是善奏者的知音
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
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 《雁門集》
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 (明)馮夢龍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易.系辭上》
嬰其嗚矣,求其友聲 。 《詩經.小雅》
樂莫樂兮新相知。 (戰國)屈原
刎頸之交。 漢書.諸葛豐傳》
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朋友切切思思。 《論語.子路》
禮尚往來。 《禮記.曲禮》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
以財交者,財盡則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 《戰國策》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以權利合者,權力盡而交疏。 《史記》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曲選.爭報恩》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唐)張九齡
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泣。 (唐)王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李白
交情老更親。 (唐)杜甫
雖有兄弟,不如友生。《抱樸子.交際》
君子淡如水,歲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轉眼如仇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張九齡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韓愈
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祖詠
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沉中路分。賀蘭進明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杜甫
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
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翁照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清)蒲松齡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戰國)莊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晉)付玄
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唐)李白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壽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 (宋)歐陽修
人生樂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 (明)馮夢龍
于患難風豪杰。 (清)魏禧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 (清)曹雪芹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宋)顧夏
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漢書》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鮑溶
大丈夫處世處,當交四海英雄。《三國志.蜀書.劉巴傳》
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 陳剛中
朋友,以義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漢樂府》
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 。 (宋)歐陽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史記》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晉)陶淵明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從此重相憶。 (唐)白居易
人生結交在終始,莫為升沉中路分。 (唐)賀蘭進明
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 (三國)曹植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明)馮夢龍
一貴一賤交情見。 (唐)駱賓王
6.伯牙弦絕已無聲的完整詩句要有作者
寄張元夫 薛濤
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這是薛濤關于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悲壯故事的名句,知音鐘子期死去后,俞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表達的是那份知音難覓的凄絕憂傷
牟融
寂寥荒館閉閑門,苔徑陰陰屐少痕。
白發顛狂塵夢斷,青氈泠落客心存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臥,此生榮辱不須論。
蕭蕭華發滿頭生,深遠蓬門倦送迎。
獨喜冥心無外慕, 自憐知命不求榮。
閑情欲賦思陶令。臥病何人問馬卿。
林下貧居甘困守,盡教城市不知名。
李白關于伯牙的詩句 1.關于伯牙絕弦的古詩三首
關于伯牙絕弦的古詩有以下幾首:
1、《伯牙》——王安石(宋代)
千載朱弦無此悲,欲彈孤絕鬼神疑。
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譯文:
年流傳的朱弦沒有這種悲哀,想彈孤絕之曲連鬼神都凝住了。
故人舍我而去歸于黃土,你我之間一曲高山流水,現在也就只有我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啊!
2、《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唐代)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譯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從東面慢慢升起。
披散著頭發在夜晚乘涼,打開窗戶躺臥在幽靜寬敞的地方。
一陣陣的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出清脆的響聲。
正想拿琴來彈奏,可惜沒有知音來欣賞。
感慨良宵,懷念起老朋友來,整夜在夢中也苦苦地想念。
3、《月夜聽盧子順彈琴》——李白(唐代)
閑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譯文:
清靜的夜里坐在明月下,聽著幽人盧先生彈奏起古琴。
忽然聽到《悲風》的曲調,又好像是《寒松》的聲音。
《白雪》的指法使您纖手忙亂,《綠水》的音節確實讓人養性清心。
可惜鐘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樣的知音。
4、《寄張元夫》——薛濤(唐代)
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譯文:
屋前屋后的小溪獨立流淌,河邊的白鷺已經熟識了穿紅色衣服的人。
為什么人間這么哀愁寂寞?是因為知音難覓,伯牙琴弦早已斷絕。
5、《哭王元裕》——溫庭筠(唐代)
聞說蕭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絕清弦。
柳邊猶憶青驄影,墳上俄生碧草煙。
篋里詩書疑謝后,夢中風貌似潘前。
他時若到相尋處,碧樹紅樓自宛然。
譯文:
聽說子期逝世了,伯牙因此斷弦不再撫琴。柳樹邊白馬的影子還記憶猶新,墳頭已經長滿碧草青煙。箱子里的詩書應該是謝靈運的,夢中的樣子如潘安。日后如果到相遇的時候,綠樹紅樓也是自然。
2.關于俞伯牙和鐘子期的古詩
1、《伯牙》 作者:王安石
千載朱弦無此悲,欲彈孤絕鬼神疑。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釋義:千年流傳的朱弦沒有這種悲哀,想彈孤絕之曲連鬼神都凝住了。故人舍我而去歸于黃土,你我之間一曲高山流水,現在也就只有我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啊!
2、《高山流水覓知音》
勢利交懷勢利心, 斯文誰復念知音!
伯牙不作鐘期逝, 千古令人說破琴。
摔碎瑤琴鳳尾寒, 子期不在對誰彈!
春風滿面皆朋友, 欲覓知音難上難。
3、《寫意二首》作者:牟融(唐)
寂寥荒館閉閑門,苔徑陰陰屐少痕。白發顛狂塵夢斷,
青氈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臥,此生榮辱不須論。
蕭蕭華發滿頭生,深遠蓬門倦送迎。獨喜冥心無外慕,
自憐知命不求榮。閑情欲賦思陶令。臥病何人問馬卿。
林下貧居甘困守,盡教城市不知名。
擴展資料:
高山流水的由來: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見于《列子·湯問》。在人們的用典實踐中,這一典故逐漸發展出七十余個典形和樂曲高妙、相知可貴、知音難覓、痛失知音、閑適情趣等典義,還存在典故反用現象。
《高山流水》,中國古琴曲,屬于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鐘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后世分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與古琴曲無傳承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高山流水
3.伯牙絕弦完整詩句
寄張元夫 薛濤 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這是薛濤關于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悲壯故事的名句,知音鐘子期死去后,俞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表達的是那份知音難覓的凄絕憂傷 另外還有一些:1、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這是伯牙絕弦的出處, 伯牙絕弦) 2、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杯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一卷,這一卷就講這個故事,所以里面的詩詞都是關于這方面的,可以百度一下原文) 3、摔破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言念知音.伯牙不作鐘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 (兩首同上,者是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一卷中的) 4、千載朱弦無此悲,欲彈孤絕鬼神疑.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深相知.(王安石《伯牙》) 5、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6、閑夜坐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李白《月夜聽盧子順彈琴》 ) 7、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薛濤《寄張元夫》) 8、寂寥荒館閉閑門,苔徑陰陰屐少痕.白發顛狂塵夢斷, 青氈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臥,此生榮辱不須論.(牟融《寫意二首》) 伯牙絕弦是非常經典的典故,所以在古詩詞中運用非常多,我不知道你想做什么用,上面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還需要更多,可以找一下含伯牙絕弦、高山流水、知音、伯牙、子期等內容的詩詞.。
4.李白的歸暮全部詩句
一、《歸暮》這首詩并不是李白所寫,為網友杜撰的。
二、全詩如下:
歸暮
舞盡霓裳曲,
神魔鬼魅狐。
易得天下路,
烊時人歸暮。
千里江如滸,
璽為寶中玉。
二、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關于伯牙絕弦古詩佳句有哪些和伯牙絕弦有關的詩句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