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詩有哪些 七步詩有哪些四字成語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七步詩有哪些,以及七步詩有哪些四字成語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七步詩有幾首?
只有曹植的《七步詩》
典出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因為曹植和曹熊(第四兒子)在曹操亡故時沒來看望,曹丕便再追問他們倆。曹熊因為害怕,自殺了。而曹植則被壓進朝廷。曹丕四兄弟的母親卞氏開口求饒,曹丕便給了曹植一個機會,讓他在七步之內脫口一首詩,曹植就念了這首七步詩。曹丕被詩句打動,不忍心傷害弟弟,便饒恕了他。
七步詩有幾句?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附:
【現代《七步詩》】——是后人所改
【三國·魏】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編輯本段]注釋
漉(lù):過濾。
菽(shū):豆。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萁:豆類植物脫粒后剩下的莖,即豆秸。
釜:鍋。
持:使用、用來。
燃:燃燒,
煎:煎熬。
本:原本。
[編輯本段]翻譯
煮豆子是為了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豆秸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中哭泣。我們本來是同胞兄弟,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附注:
漉菽以為汁中的“菽”,只要是出自正版的《世說新語》,沒有作“豉”的。至于流傳的其他詩歌版本,可附注說明,不應列在《世說新語》的書名之后。
本自同根生中的“自”,有版本為“是”,疑為今人修改,不如“自”字好!
萁在釜下燃有“在”,有版本作“向”。
另有別本《七步詩》為四句(是后人所改),以《三國演義》為代表,首句為“煮豆燃豆萁”,第三句為“本是同根生”。
蘇教版小學語文,人教大綱版語文課本第十二冊第十課古詩三首中為“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是6句
七步詩有哪些
《七步詩》只有一首,是三國時期魏國詩人曹植作的一首詩。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殘害弟弟,表達了對曹丕的強烈不滿。
原文: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白話譯文:
煮豆來做豆羹,過濾的豆子做成汁。豆桿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里哭泣。豆桿和豆子本是從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擴展資料
這首詩包含著一個是我國家喻戶曉的故事:曹丕即位,是為魏文帝,對其弟曹植非常嫉恨,竟逼迫他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不然就“行大法”(殺頭)。曹植一步一吟,七步完成。
這首詩的真實性至今爭論不休。從當時至今,曹植的詩文集中都沒有收錄這首詩。這個故事最早見于《世說新語?文學》,這是一本“志人小說“,成書時間又是在曹丕稱帝(220年)后兩百多年的宋元嘉九年至元嘉二十一年間(432-444)了,自然不一定可靠了。
不過曹植后人又接受《七步詩》的真實性。北齊皇建二年,曹植的十一世孫曹永洛奏請朝廷,在魚山(山東東阿)為曹植建廟,以供子孫祭祀,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年)立碑,此即《曹植廟碑》。
從歷史的背景看,曹操最屬意的自然是那位善于稱象的曹沖,可惜13歲便夭折了。后來曹操似乎有意在繼室卞氏所生的曹丕、曹彰、曹植中尋找接班人,還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
曹丕會有怎樣的心思,也就不難明白了;他掌權后,曹彰在黃初四年來京述職期間,不明不白地“暴薨”;和曹植頗有交往的丁儀、丁廙被殺甚至絕了后。因而人們寧可相信這《七步詩》。
★★★有沒有關于七步詩的詩詞
原詩: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有關七步詩的詩詞有:
《鷓鴣天·撩亂江云雪欲飛》
年代:宋 作者: 王之望
撩亂江云雪欲飛。小軒幽會酒行時。
佳人喜得鴛鴦侶,豪客爭題鸚鵡詞。
歌舞地,喜追隨。歙州端恨外遷遲。
謫仙狂監從來識,七步初看子建時。
《臨江仙·須信乾坤如逆旅》
年代:宋 作者: 林正大
須信乾坤如逆旅,都來一夢浮生。夜游秉燭盡歡情。陽春煙景媚,樂事史來并。座上群公皆俊秀,高談幽賞俱清。飛觴醉月莫辭頻。休論金谷罰,七步看詩成。
《和府帥相公》
年代:唐 作者: 薛能
竹映高墻似傍山,鄒陽歸后令威還。
君看將相才多少,兩首詩成七步間。
《贈墨林曹大崧》
年代:宋 作者: 文天祥
巍峨幼婦碑,伶俜七步詩。
又得墨林墨淋漓,湊作曹家三絕奇。
《逢曹子敬知錄三首》
年代:宋 作者: 董嗣杲
相逢愁醉霅溪西,老卻陳思七步詩。
二十年前親擢第,孤忠曾際穆陵知。
《席上次表臣韻以遺明之仍督其和章》
年代:宋 作者: 李處權
一日須傾三百杯,新年物色興悠哉。
應憐遠客此流落,故有幽人常往來。
楮刻三年殊未就,詩成七步可須催。
平生信筆多狂簡,從此方知所以裁。
《寄翰苑所知》
年代:宋 作者: 宋無
多士富文治,明良際盛時。
騷壇先佩印,策陣已搴旗。
西極蹄千里,南溟翼四垂。
疾雷天地板,崩岳鬼神移。
學過三都賦,神超七步詩。
......
《李與賢來訪,自言所居幽勝,甚似剡溪。因以》
年代:宋 作者: 楊萬里
玉壼冰段露金莖,未抵閑居五詠清。
休道曹詩成七步,不須三步已詩成。
幼兒古詩七步詩有哪些?
古詩七步詩只有一首,原文如下:
《七步詩》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譯文:
煮豆來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來作羹。
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作者介紹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后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華美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
曹植的散文同樣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
文學批評家鐘嶸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并在《詩品》中把他列為品第最高的詩人。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曹植《七步詩》有哪兩個版本?
曹植《七步詩》兩個版本介紹如下:
《七步詩》膾炙人口版本如下:
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譯文:鍋里煮著豆子,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版本二: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譯文:煮豆持作羹,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子汁來做成糊狀食物。豆莖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里哭泣。本自同根生,你又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我呢?
文學賞析:
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只有四句,一共二十個字,詩人把內心的那種悲痛之情,以一種非常的傷感的口吻描寫的淋漓盡致。也正是由于這首詩,使得最終曹丕放過了他,也讓他撿回了一條命。
那曹植的這首詩其實寫得很直白,詩人也沒有什么高超的表現手法,完全是以一種白描的方式來描寫,可是他的這種描寫,也立馬使得這首詩顯得更加的深刻,也更加的感人,通篇更是營造出了一種感傷之懷。這也正是曹植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雖然只是七步成詩,但是同樣的感人肺腑。
另一個版本則是有三句,盡管意思相同,但是寫得更沒有這么簡練,不過也是同樣的描寫的很深情,也非常的悲痛,所以兩個版本,所呈現出來的意思是一樣,但是在創作手法,則是又有些許的不同。
關于七步詩有哪些和七步詩有哪些四字成語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