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愛草堂在哪里 一分鐘了解遺愛寺視頻
大家好,關于遺愛草堂在哪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一分鐘了解遺愛寺視頻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白居易《游大林寺》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導讀:這是唐代人詩人白居易在被貶為江西江州司馬后,同好友元集虛等十余人一起游覽江西廬山大林寺時所寫的一篇記游散文,幾乎是他寫《琵琶行》同時。
游大林寺
白居易(唐)
[原文]
余與河南元集虛①輩(中考原題為“余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凡十七人,”),自遺愛草堂歷②東、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大林窮遠③,人跡罕到。環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山高地深,時節絕晚,于是④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華⑤,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⑥不同。初到,恍然若別造⑦一世界者。因 口號 ⑧絕句云:
人間四月芳菲盡⑨,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⑩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既而,周覽屋壁,見蕭郎中存、魏郎中弘簡、李補闕渤⑾三人姓名詩句。因與集虛輩嘆,且日:“此地實匡廬⑿第一境,由驛路至山門,曾⒀無半日程。自蕭、魏、李游,迨⒁今垂⒂二十年,寂寞無繼者。嗟呼,名利之誘人也如此!” 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樂天序。
選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白居易及其作品選》
[注釋]①元集虛:唐代隱士,隱居廬山,善文會樂,與向居易交情甚好。②歷:經過。③窮遠:十分僻遠。④于是:在這里。⑤華:同“花”,此作動詞,開花。⑥聚落:村落,村莊。⑦別造:別外來到。造,到訪。⑧口號:隨口吟詩。⑨芳菲:花草,此處泛指百花。⑩長恨:常恨。(11)蕭郎中存、魏郎中弘簡、李補闕渤:分別指唐代比部郎中蕭存、戶部郎中魏弘簡、右補闕李渤三人。李渤,蘇軾《石鐘山記》一文中曾提及。(12)匡廬:廬山。相傳周朝時有匡氏七兄弟隱居廬山,故有此說。(13)曾:還。(14)迨:至,到。(15)垂:將近。
9.對下面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2分)
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
A.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 B.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
c.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 D.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
【答案】 9.B(2分)
【解析】此句意思為:此處實為廬山第一勝境。匡(kuāng)廬的意思為:指江西的廬山。相傳殷周之際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于此,故稱。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這里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應選B
10.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華( ? ? ? ?) (2)造( ? ? ? ? ?)
【答案】1 0.(1)開花(1分) (2)到(或“往”)(1分)
【解析】(1)華在初中文言文中不常見喲,《淮南子·時則訓》的“桃李始華”肯定想不到,但想到一個成語:華而不實了嗎?華而不實:華:通花,開花;實:果實,結果。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也指表面上很有學問,實際腹中空空的人。 (2)造飲輒盡。——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此中“造”譯文為:到,往。
11,翻譯文中畫線句子。(2分)
環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
【答案】1 1.寺院周圍多是清澈的溪流,蒼色的巖石,矮小的松樹,清瘦的竹子。
【解析】環:環繞,圍繞,這應是一個得分點,句意也是一分吧。清、蒼、短、瘦用組詞法去組詞,同現代漢語沒有太大的區別,瘦要注意翻譯。
12.用自己的話說說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蹤。(2分)
【答案】12.白居易一行從遺愛草堂出發,經過了東林、西林二寺,到達化城寺,在峰頂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爐峰,住在大林寺。(2分)
【解析】自遺愛草堂歷②東、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將此句翻譯一遍就可以了。從遺愛草堂出發,經過廬山西北麓的東林寺和西林寺,來到上化城寺,在講經臺峰頂休息后,登上香爐峰,投宿于大林寺。
13.大林寺景色優美卻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請用文中語句回答。(2分
【答案】1 3.(1)大林窮遠;(2)名利之誘人也如此!(2分)
【解析】此題不難,失分的原因就是有的考生只寫了一點,此次中考文言文總體不難,去做一下延伸習題吧,這是一期雜志上的,我把它挑出來,供同學們參考。
【參考譯文】
我同河南府元集虛等好友一道,從遺愛草堂出發,經過廬山西北麓的東林寺和西林寺,來到上化城寺,在講經臺峰頂休息后,登上香爐峰,投宿于大林寺。大林寺十分偏僻,人跡罕至。寺的周圍溪水清澈,巖石蒼黑,青松矮短,翠竹修長。寺里只有木制的房屋和器用,寺僧都是海東人。這里山勢高峻,地形深幽,因而季節變換非常緩慢。在這里,初夏時節卻如山外的正月二月天氣。山中桃樹剛剛開花,山澗綠草還很短淺,人事景致,風情物候,跟寺外的平地村落一點不同。剛到這里,就如同來到了另一個神奇世界。于是隨口吟出絕句一首: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不久,我們環顧大林寺的屋壁,只見屋壁上有蕭存、魏弘簡、李渤三人題寫的詩句。為此,我和元集虛等人無不感嘆,并說:“此處實為廬山第一勝境,從交通大道走到僻遠的大林寺,還不到半天的路程。自蕭、魏、李這三人游覽人林寺后,到現在將近二十年了,冷落蕭條,再沒有知名人士承襲他們游覽題詩的雅事了。唉,功名利祿對人們的誘惑竟然到了這種地步啊!”
【賞析】
這是唐代人詩人白居易在被貶為江西江州司馬后,同好友元集虛等十余人一起游覽江西廬山大林寺時所寫的一篇記游散文,幾乎是他寫《琵琶行》同時。作品以游蹤為線索,重點描繪了大林寺獨特的景致:粗筆勾勒“清流蒼石,短松瘦竹”,細筆刻畫“山桃始華,澗草猶短”;用“山高地深,時節絕晚”寫出其總體特征;用“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突出其地域特色。接下來的一首七絕,作者以奇妙之筆抒寫情致,把詩人游賞的感受寫得淋漓盡致:你看,在平地桃花已凋落的季節,山寺的桃花卻開得異常繁盛。看到花落,我常常怨恨春天歸去沒處尋找,誰知它竟然轉到這人林寺中來了!欣喜激動之情,溢于言表。文章最后筆鋒一轉,發出感嘆:如此勝境,又臨近人路,竟然人跡罕至,可見世人是多么熱衷于追名逐利而無暇欣賞美景啊!讀到此處,人們才知本文旨意。
廬山草堂記原文_白居易的廬山草堂具體建在什么地方
1、原文
廬山草堂記
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介峰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過故鄉,戀戀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三間兩柱,二室四牖,廣袤豐殺,一稱心力。洞北戶,來陰風,防徂暑也;敞南甍,納陽日,虞祁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墻圬而已,不加白。砌階用石,冪窗用紙,竹簾纻幃,率稱是焉。堂中設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張,儒、道、佛書各兩三卷。
樂天既來為主,仰觀山,俯聽泉,傍睨竹樹云石,自辰至酉,應接不暇。俄而物誘氣隨,外適內和。一宿體寧,再宿心恬,三宿后頹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自問其故, 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輪廣十丈,中有平臺,半平地;臺南有方池,倍平臺。環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蓮、白魚。又南抵石澗,夾澗有古松老杉,大僅十人圍,高不知幾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豎,如蓋張,如龍蛇走。松下多灌叢,蘿蔦葉蔓,駢織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風氣如八、九月時。下鋪白石,為出入道。堂北五步,據層崖積石,嵌空垤堄,雜木異草,蓋覆其上。綠陰蒙蒙,朱實離離,不識其名,四時一色。又有飛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見,可以銷永日。堂東有瀑布,水懸三尺,瀉階隅,落石渠,昏曉如練色,夜中如環佩琴筑聲。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脈分線懸,自檐注砌,累累如貫珠,霏微如雨露,滴瀝飄灑,隨風遠去。其四傍耳目杖屨可及者,春有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爐峰雪。陰晴顯晦,昏旦含吐,千變萬狀,不可殫紀。覶縷而言,故云甲廬山者。噫!凡人豐一屋,華一簀,而起居其間,尚不免有驕矜之態;今我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類至,又安得不外適內和,體寧心恬哉?昔永、遠、宗、雷輩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載,我知其心以是哉!
矧予自思:從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門,凡所止,雖一日、二日,輒覆簣土為臺,聚拳石為山,環斗水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蹇剝,來佐江郡,郡守以優容撫我,廬山以靈勝待我,是天與我時,地與我所,卒獲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員所羈,余累未盡,或往或來,未遑寧處。待予異日弟妹婚嫁畢,司馬歲秩滿,出處行止,得以自遂,則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書,終老於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實聞此言!
時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南陽張深之、東西二林寺長老湊公、朗滿、晦、堅等凡二十二人,具齋施茶果以落之,因為《草堂記》。
2、譯文
廬山的風景,秀麗至極,簡直是天下諸山的冠軍。山的北峰,叫做香爐峰;香爐峰的北面的寺廟叫做遺愛寺;介于香爐峰與遺愛寺之間,那地方最美,又是廬山之最。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樂天一見就愛上它了,就像遠行的游子路過故鄉一樣,戀戀不舍而不忍離去,于是面對香爐峰,下近遺愛寺,蓋了一間草堂。
第二年春天,草堂落成了。三間屋子,兩根楹柱;兩個臥房,四扇窗子;(屋子的)面積大小,完全與心意相合,與財力相稱。打開北邊的小門,使涼爽的風吹進來,避盛暑;把屋脊南面蓋得高些,讓陽光照射進來,防備嚴寒。建造房屋的木材只用斧子砍削,不用油漆彩繪;墻涂泥就可,不必用石灰白粉之類粉刷。砌臺階用石頭;糊窗戶用紙,竹子做的簾子,麻布做的帳幕,一切全都和草堂的簡樸格局相稱。屋子里設有木制椅榻四張,素色屏風兩座,還有漆琴一張,和儒、釋、道書籍各三兩卷。
樂天我已來到這里做了草堂的主人,仰觀山色,俯聽泉聲,隨意瀏覽旁邊的竹樹云石。從早到晚,美景很多,來不及一一觀賞。看了一會兒,由于清幽景物的誘發,性情也隨之變得恬淡;環境適宜,心情平和。只要住一宿,身體就十分安寧,住兩夜更感到心情平靜安適,住三個晚上以后,心曠神怡,物我兩忘,也不知是如何進入這種狀態的。
自問其緣故,回答說:這草堂,前面有平地,面積約十丈,中間有平臺,是平地面積的一半,平臺的南邊有方形的池子,池子的面積比平臺大一倍。環繞著水池多是山竹、野草,池里長滿了白蓮、白魚。再往南走,就到了一個山石間的水溝,石澗兩旁有古松、老杉,樹身粗大的將近十人之圍(十人圍大約是兩人合抱),樹的高度不知幾百尺,長枝條上摩云霄,低垂的枝柯輕拂著潭水。像旌旗一樣豎立,像車蓋一樣張開,盤曲伸展如龍蛇游走。古松下多灌木叢,蔦羅枝葉蔓生,互相糾結交織,互相承接遮蓋,使得日光月華都無法照射到地面。到了盛夏時的氣候,仍像八九月的秋涼時節。地下鋪著白石做為出入的信道。草堂北邊五步遠的地方,憑借高崖積石作為假山,在空凹處卡進小土堆和土塊,各種樹木、奇花異草覆蓋其上。綠蔭濃密,紅色的果實繁多,也說不出它們的名字,四季都是這個樣子。又有天上飛落的泉水,就地種植的茶樹,就這飛泉和植茗來烹茶,若被愛好風雅之事的人看到,可以終日不去。草堂東邊有一座瀑布,清水懸掛三尺高,瀉落在臺階角落,然后注入石渠中。從早到晚,就像潔白的綢子,要是在夜間聽起來,就像珠玉琴箏的聲音。草堂的西邊,靠近北面山崖的右側山腳,用剖開的竹子,架在空中,接引北崖山上的泉水,這些竹管如脈管一樣分出水流,細水從上流下,像細線一樣懸掛空中,從屋檐灌注到水池里,連接不斷像成串的珍珠,細微水點飄散的樣子像雨露一般,水一點一點地往下落,隨風遠去。那附近望得見、走得到的地方,春,有錦繡山谷中的繁花;夏,有石門澗里的皓云;秋,有虎溪的明月;冬,有爐峰的白雪。陰晴明暗,黃昏早晨的煙云隱現,千變萬化,不可詳盡記述,細細說來,所以我才說這里的景色是廬山第一!
唉!一般人只要建造一間高大的房屋,精制一張竹席,而生活在當中,尚且免不了有驕傲自負之態。何況是我,已成了這些東西的主人,草堂周圍的美景紛至沓來,激發人的思想感情,接觸什么樣的景物就產生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我又怎能不外在安適、內在和樂,身體安寧,心情恬適呢?想當年東晉高僧慧永、慧遠、名儒宗炳、雷次宗等十八人一起住入此山,就直到老死也都不肯離開,雖然與我現在相距久遠,但我知道他們心里也是因為這廬山的美景啊!
更何況我從小到老,不管住的是白色的茅屋或者朱色的大廈,只要在居所住上一天兩天,我總是要搬少許土做個臺子,聚集一些卵石來筑座假山,再環繞個小小的水池,可見我對山水的癖好已經到了如此無可救藥的地步。
一旦命運不順當,被貶來輔佐九江郡守,郡守以寬厚來安撫我,廬山以他神奇的美景對待我,這簡直是上天賜給了我最好的時機、大地送給我最好的空間,我終于能得到自己的最愛,還有什么好苛求呢?只不過我為閑散的官職所束縛,未能完全擺脫牽累,時去時回,沒有閑暇安寧地住下來。等到哪天弟妹各自成家了,官職任期滿了,外出做官還是在家不仕,都能順遂自己的心意,那么一定會左手牽著老伴和孩子,右手抱著古琴與書本,終老在此,以完成我一輩子的心愿。我發誓,清泉白石可以做我盟誓的證人。
在三月二十七日,我剛搬到這新居草堂;四月九日,和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南陽張深之以及東林寺、西林寺的長老大德湊、朗、滿、慧、堅等二十二人,準備了齋食擺設了茶果點心來為新居行落成典禮,于是寫下了這篇《草堂記》。
3、草堂位置:在香爐峰對面,向下靠近遺愛寺的地方。
4、簡析
《廬山草堂記》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山水游記。此文先交代草堂的由來和位置,次寫草堂的設置,再寫住進草堂后的情景,然后正面記敘對山水的愛好和希望終老草堂的心情,最后附記移居、慶賀及作記等事。全文以嫻熟的文筆和技巧,充分表達了自己酷愛山水癖好,并注入了自己的身世感、滄桑感,使山水別具內涵與風韻。
游大林寺文言文
1. 翻譯文言文《游大林寺》
譯文: 我同河南府元集虛等好友一道,從遺愛草堂出發,經過廬山西北麓的東林寺和西林寺,來到上化城寺,在講經臺峰頂休息后,登上香爐峰,投宿于大林寺。大林寺十分偏僻,人跡罕至。寺的周圍溪水清澈,巖石蒼黑,青松矮短,翠竹修長。寺里只有木制的房屋和器用,寺僧都是海東人。這里山勢高峻,地形深幽,因而季節變換非常緩慢。在這里,初夏時節卻如山外的正月二月天氣。山中桃樹剛剛開花,山澗綠草還很短淺,人事景致,風情物候,跟寺外的平地村落一點不同。剛到這里,就如同來到了另一個神奇世界。于是隨口吟出絕句一首: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不久,我們環顧大林寺的屋壁,只見屋壁上有蕭存、魏弘簡、李渤三人題寫的詩句。為此,我和元集虛等人無不感嘆,并說:“此處實為廬山第一勝境,從交通大道走到僻遠的大林寺,還不到半天的路程。自蕭、魏、李這三人游覽人林寺后,到現在將近二十年了,冷落蕭條,再沒有知名人士承襲他們游覽題詩的雅事了。唉,功名利祿對人們的誘惑竟然到了這種地步啊!”
2. 游大林寺這篇文言文的翻譯
我同河南府元集虛等好友一道,從遺愛草堂出發,經過廬山西北麓的東林寺和西林寺,來到上化城寺,在講經臺峰頂休息后,登上香爐峰,投宿于大林寺。大林寺十分偏僻,人跡罕至。寺的周圍溪水清澈,巖石蒼黑,青松矮短,翠竹修長。寺里只有木制的房屋和器用,寺僧都是海東人。這里山勢高峻,地形深幽,因而季節變換非常緩慢。在這里,初夏時節卻如山外的正月二月天氣。山中桃樹剛剛開花,山澗綠草還很短淺,人事景致,風情物候,跟寺外的平地村落一點不同。剛到這里,就如同來到了另一個神奇世界。于是隨口吟出絕句一首: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不久,我們環顧大林寺的屋壁,只見屋壁上有蕭存、魏弘簡、李渤三人題寫的詩句。為此,我和元集虛等人無不感嘆,并說:“此處實為廬山第一勝境,從交通大道走到僻遠的大林寺,還不到半天的路程。自蕭、魏、李這三人游覽人林寺后,到現在將近二十年了,冷落蕭條,再沒有知名人士承襲他們游覽題詩的雅事了。唉,功名利祿對人們的誘惑竟然到了這種地步啊!”
3. 文言文,《游大林寺》的翻譯
原文:游大林寺 白居易(唐) 余與河南元集虛①輩(中考原題為“余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凡十七人,”),自遺愛草堂歷②東、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
大林窮遠③,人跡罕到。環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
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山高地深,時節絕晚,于是④孟夏,如正、二月天。
山桃始華⑤,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⑥不同。初到,恍然若別造⑦一世界者。
因口號⑧絕句云: 人間四月芳菲盡⑨,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⑩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既而,周覽屋壁,見蕭郎中存、魏郎中弘簡、李補闕渤⑾三人姓名詩句。因與集虛輩嘆,且日:“此地實匡廬⑿第一境,由驛路至山門,曾⒀無半日程。
自蕭、魏、李游,迨⒁今垂⒂二十年,寂寞無繼者。嗟呼,名利之誘人也如此!” 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樂天序。
選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白居易及其作品選》 字詞翻譯:①元集虛:唐代隱士,隱居廬山,善文會樂,與向居易交情甚好。②歷:經過。
③窮遠:十分僻遠。④于是:在這里。
⑤華:同“花”,此作動詞,開花。⑥聚落:村落,村莊。
⑦別造:別外來到。造,到訪。
⑧口號:隨口吟詩。⑨芳菲:花草,此處泛指百花。
⑩長恨:常恨。(11)蕭郎中存、魏郎中弘簡、李補闕渤:分別指唐代比部郎中蕭存、戶部郎中魏弘簡、右補闕李渤三人。
李渤,蘇軾《石鐘山記》一文中曾提及。(12)匡廬:廬山。
相傳周朝時有匡氏七兄弟隱居廬山,故有此說。(13)曾:還。
(14)迨:至,到。(15)垂:將近。
全文翻譯: 我同河南府元集虛等好友一道,從遺愛草堂出發,經過廬山西北麓的東林寺和西林寺,來到上化城寺,在講經臺峰頂休息后,登上香爐峰,投宿于大林寺。大林寺十分偏僻,人跡罕至。
寺的周圍溪水清澈,巖石蒼黑,青松矮短,翠竹修長。寺里只有木制的房屋和器用,寺僧都是海東人。
這里山勢高峻,地形深幽,因而季節變換非常緩慢。在這里,初夏時節卻如山外的正月二月天氣。
山中桃樹剛剛開花,山澗綠草還很短淺,人事景致,風情物候,跟寺外的平地村落一點不同。剛到這里,就如同來到了另一個神奇世界。
于是隨口吟出絕句一首: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不久,我們環顧大林寺的屋壁,只見屋壁上有蕭存、魏弘簡、李渤三人題寫的詩句。為此,我和元集虛等人無不感嘆,并說:“此處實為廬山第一勝境,從交通大道走到僻遠的大林寺,還不到半天的路程。
自蕭、魏、李這三人游覽人林寺后,到現在將近二十年了,冷落蕭條,再沒有知名人士承襲他們游覽題詩的雅事了。唉,功名利祿對人們的誘惑竟然到了這種地步啊!”。
4. 游大林寺文言文的藝術特色
這首詩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美麗;而且還把春光擬人化,把春光寫得仿佛真是有腳似的,可以轉來躲去。不,豈只是有腳而已,看它簡直還具有頑皮惹人的性格呢。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海拔越高,溫度越低,所以季節的出現也較陸地晚這里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大林寺的桃花在季節上為什么比山下要開得遲?從氣象的角度來解釋,答案只有一個,這就是“受了氣溫垂直差異的影響。也就是說,大林寺桃花之所以開得遲,原因是由于這里是“山地氣候” 的緣故。 常識告訴我們,在山地地區,氣溫是隨著地勢的高度的上升而相應遞減的。一般說, 高度每升高100米,氣溫就下降0.6℃。當山地垂直起伏到幾干米時,氣溫的垂直差異就更為明顯。加上植物對氣溫的適應能力不同,這樣,處于不同高度地段的植物景觀必然就會出現差異。廬山海拔高度約1 400米,山頂氣溫比山麓平川地區一般要低8~9℃;大林寺位于今日廬山“花徑風景區”,比山下平原高出1 100余米,氣溫較山下的九江市一帶低6~7℃;加以廬山地處長江與郡陽湖之間,江湖水汽郁結,云霧彌漫,日照不足,更使山上的氣溫降低,春天當然就來得遲了。對于這個道理,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白居易自然是無法理解的。這從他在《游大林寺》序中所寫的一段話“大林窮遠,山高地深,時節絕晚,于時孟夏(四月),正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花,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別一世界者”,可以證明。 其實,氣溫垂直變化對植物的影響,不僅在廬山是這樣,就是在別處也不例 外。試以喜馬拉雅山在我國境內一段山地為例,位于山地東南谷地的察隅、墨脫一帶,由于海拔較低,日照充足,氣溫較高,可以種植水稻、玉米、柑桔等喜高溫作物;由此往上,到海拔3 000米處,氣溫下降、雨水減少,只能種青裸、小麥一類作物;再往上,則是草木稀疏的高山牧場;雪線以上則因終年積雪、氣候惡劣,除了偶爾長著幾棵雪蓮以外,啥植物也長不了。可見,在山地地區,植物在垂直分布上的差異性是與山地氣候要素一一氣溫和降水的垂直變異分不開的。所以山地地區的氣候就表現出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色了。
關于遺愛草堂在哪里和一分鐘了解遺愛寺視頻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