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江月開頭的詩有哪些 以西江月為詞牌名寫一首詩
今天給各位分享用西江月開頭的詩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以西江月為詞牌名寫一首詩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以西江月開頭的古詩共有多少首?
“西江月”不是古詩的開頭,而是詞牌名。
詞有很多種“格式”,每一種格式都有一個名字。因為古代的詞是用來唱的,需要將不同的詞的名字寫在小木牌上,放在托盤里供聽眾點唱,所以叫“詞牌”。
《西江月》又叫《步虛詞》、《江月令》,原曲為唐代教坊曲。它的格式(詞譜)是: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平韻)。(一、二句對仗)
中平中仄仄平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仄韻)。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仄韻)。
如柳永《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
鳳額繡簾高卷,獸環(huán)朱戶頻搖。
兩竿紅日上花梢,春睡厭厭難覺。
好夢狂隨飛絮,閑愁濃勝香醪。
不成雨暮與云朝,又是韶光過了。
西江月古詩
《西江月》是詞牌名,有許多首,下面列舉幾首:
1、《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作者:辛棄疾 宋朝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譯文: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
清涼的晚風(fēng)仿佛傳來了遠(yuǎn)處的蟬叫聲。
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wù)撝S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空中輕云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xiàn),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從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中。
拐了個彎,茅店忽然出現(xiàn)在眼前。
2、《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作者:蘇軾 宋朝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
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
把盞凄然北望。
譯文:
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人生經(jīng)歷了幾度新涼的秋天?到了晚上,風(fēng)吹動樹葉發(fā)出的聲音,響徹回廊里,看看自己,眉頭鬢上又多了幾根銀絲。
酒并非好酒,卻為客少發(fā)愁,月亮雖明,卻總被云遮住。
在這中秋之夜,誰能夠和我共同欣賞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著北方。
3、《西江月·遣興》
作者:辛棄疾 宋朝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
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動要來扶。
以手推松曰去。
譯文:
喝醉了酒后恣意歡笑,我哪里有那閑工夫發(fā)愁呢。
最近才明白古書上的話,的的確確是沒有半點可信的!昨兒晚上我在松邊喝醉了,醉眼迷蒙,把松樹看成了人,就問他:“我醉得怎么樣啊?”恍惚中看見松樹活動起來,疑是要來扶我,于是我用手不耐煩的推推松樹說:“走開走開!”。
4、《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作者:朱敦儒 宋朝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
不須計較苦勞心。
萬事原來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
片時歡笑且相親。
明日陰晴未定。
譯文:
世事短暫,如春夢一般轉(zhuǎn)眼即逝。
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
不要計較自己的辛勤勞苦,萬事本來已經(jīng)在命中注定的。
今天幸好遇到三杯好酒,又看見一朵新開的鮮花。
短暫的歡樂相聚是如此的親切,至于明天會怎么樣誰也不知道了。
5、《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
作者:司馬光 宋朝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
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譯文:
挽了一個松松的云髻,化上了淡淡的妝容。
青煙翠霧般的羅衣,籠罩著她輕盈的身體。
她的舞姿就像飛絮和游絲一樣,飄忽不定。
此番一見不如不見,多情不如無情。
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掛,四處無聲。
西江月詩
西江月:詞牌名,由李白《蘇臺懷古詩》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的詩句得名。
有關(guān)這個詞牌的詞我搜羅如下,可能有遺漏。
西江月
黃庭堅
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遠(yuǎn)山橫黛蘸秋波。不飲旁人笑我。花病等閑瘦弱,春愁沒處遮攔。杯行到手莫留殘。不道月斜人散。
西江月
辛棄疾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秋收起義 毛主席
軍叫工農(nóng)革命,
旗號鐮刀斧頭。
匡廬一帶不停留,
要向瀟湘直進。
地主重重壓迫,
農(nóng)民個個同仇。
秋收時節(jié)暮云愁,
霹靂一聲暴動。
西江月 井岡山 毛主席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
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yán)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
報道敵軍宵遁。
西江月
朱敦儒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lǐng)取而今現(xiàn)在。
【西江月 北宋·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西江月 北宋·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由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西江月 賀詞1 宋·劉過】
堂上謀臣尊俎2,邊頭將士干戈3。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4。
今日樓臺鼎鼐5,明年帶礪山河6。大家齊唱大風(fēng)歌7。不日四方來賀
.【西江月 宋·司馬光】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紅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西江月·嘲賈寶玉二首 清·曹雪芹】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wù),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fù)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西江月 北宋·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fēng)。
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面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
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西江月 北宋·黃庭堅 (二首)】
老夫既戒酒不飲,遇宴集,獨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詞,援筆為賦。
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
遠(yuǎn)山橫黛蘸秋波,不飲旁人笑我。
花病等閑瘦弱,春愁無處遮攔。
杯行到手莫留殘,不道月斜人散。
.西江月 黃庭堅
月仄金盆墮水,雁回醉墨書空。
君詩秀絕雨園蔥,想見衲衣寒擁。
蟻穴夢魂人世,楊花蹤跡風(fēng)中。
莫將社燕笑秋鴻,處處春山翠重。
.【西江月 北宋·賀鑄】
攜手著花深徑,扶肩待月斜廊。
臨分少佇已倀倀,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書如天遠(yuǎn),難銷夜似年長。
小窗風(fēng)雨碎人腸,更孤舟枕上。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西江月 李祁】
拾翠亭前水滿,郎官湖上春回。儀龍新碾試瓊杯。更覺春江有味。
拄杖行穿翠筱,吹花醉繞江梅。故園心事老相催。此意陶潛能會。
西江月
云觀三山清露,長生萬鬣青松。瓊王敖珠珥下秋空。一笑滿天鸞鳳。
霧鬢新梳紺綠,霞衣舊佩柔紅。更邀豪俊馭南風(fēng)。此意平生飛動。
朱敦儒的兩首西江月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幸過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
青史幾番春夢,紅塵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lǐng)取而今現(xiàn)在。
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
古來三五個英雄。
雨打風(fēng)吹何處是,漢殿秦宮。
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誤鳴鐘。
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fēng)。.
【西江月 鬼才田七】
西江月·寵辱不驚
筆底煙云巨浪,橫空出世飄搖;臥薪嘗膽弄玉簫,舞文戲墨難熬。
苦盡甜來風(fēng)月,篆刻金石癖好;寵辱不驚醉逍遙,但恐人書俱老。
西江月·愛華
離騷琴館圓夢,人生如意圣賢;高山流水韻沖天,漁舟唱晚翩翩。
百福仙居尋覓,春夏秋冬遲延;風(fēng)霜雨雪琴鐘見,心似蓮花芊芊。
.[西江月 蔡京]
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遙望神州淚下。
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謾繁華,到此番成夢話。
.[西江月 宋·張孝祥]
問訊湖邊春色,
重來又是三年。
東風(fēng)吹我過湖船,
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
此心到處悠然。
寒光亭下水連天,
飛起沙鷗一片。
西江月(阻風(fēng)山峰下)張孝祥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xì)浪。
明日風(fēng)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zhǔn)擬岳陽樓上。
.【西江月·平山堂 北宋·蘇軾】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fēng)。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皆夢
六年級古詩經(jīng)典誦讀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開頭的。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說明】
本篇是作者閑居上饒帶湖時期的名作。它通過自己夜行黃沙道中的具體感受,描繪出農(nóng)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動逼真,感受親切細(xì)膩,筆觸輕快活潑,使人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這首詞反映了辛詞風(fēng)格的多樣性。
上片寫晴,用的是"明月"、"清風(fēng)"這樣慣熟的詞語,但是,當(dāng)它們與"別枝驚鵲"和"半夜鳴蟬"結(jié)合在一起之后,便構(gòu)成了一個聲色兼?zhèn)洹屿o咸宜的深幽意境,人們甚至忽略了這兩句的平仄和對仗的工穩(wěn)了。"月"和"驚鵲","風(fēng)"和"鳴蟬"并非事物的簡單羅列,而是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和因果關(guān)系的。三、四兩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農(nóng)村最具有特點的事物,進一步加以生發(fā)。因為夜里的能見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來攝取,有時還要靠嗅覺和聽覺這些器官來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就是從嗅覺和聽覺這兩方面來加以描寫的。這是詞中的主腦,是籠罩全篇的歡快和喜悅心情產(chǎn)生的根源之所在。上片雖然寫的是夜晴,但卻已經(jīng)埋伏著雨意了。有豐富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驗的人,似乎可以從"稻花香"里,從"蛙聲一片"之中嗅到和聽到驟雨將臨的信息。
下片筆鋒一轉(zhuǎn),進人寫雨。但寫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首句寫遠(yuǎn)望之所見:"七八個星天外",說明烏云四起,透過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這境界,與上片的氣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第二句;"兩三點雨山前",寫的是驟雨初來,大雨將至的信息。既然,雨滴已經(jīng)灑向山前,那么緊接著便會灑向山后的。作者的心情轉(zhuǎn)而有些惶急了,于是很自然地引起想快些趕路或?qū)さ乇苡甑男那椤5谌⑺木鋵懙木褪沁@一心理活動:"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因為作者平時經(jīng)常往來于黃沙道中,明叨知道樹林旁邊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時因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卻忽然不見了。可是,過了小溪上的石橋,再據(jù)個彎兒,那座舊時相識的茅店便突然出現(xiàn)在眼前,這該叫人多么高興阿!
這首詞充分反映了作者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之情以及他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
【譯詞】
明月照射斜枝上的喜鵲,
使它驚飛不安,
一陣陣的蟬叫,被半夜的清風(fēng)傳來耳畔。
稻花的香氣,送來豐收的信息,
高唱豐年之歌,蛙聲連成一片。
七八個星星,閃爍在遠(yuǎn)處天邊,
兩三點雨滴,灑向山峰的前沿。
往日,社林旁邊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轉(zhuǎn)過溪邊石橋,突然出現(xiàn)面前。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說明】
本篇是作者閑居上饒帶湖時期的名作。它通過自己夜行黃沙道中的具體感受,描繪出農(nóng)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動逼真,感受親切細(xì)膩,筆觸輕快活潑,使人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這首詞反映了辛詞風(fēng)格的多樣性。
上片寫晴,用的是"明月"、"清風(fēng)"這樣慣熟的詞語,但是,當(dāng)它們與"別枝驚鵲"和"半夜鳴蟬"結(jié)合在一起之后,便構(gòu)成了一個聲色兼?zhèn)洹屿o咸宜的深幽意境,人們甚至忽略了這兩句的平仄和對仗的工穩(wěn)了。"月"和"驚鵲","風(fēng)"和"鳴蟬"并非事物的簡單羅列,而是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和因果關(guān)系的。三、四兩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農(nóng)村最具有特點的事物,進一步加以生發(fā)。因為夜里的能見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來攝取,有時還要靠嗅覺和聽覺這些器官來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就是從嗅覺和聽覺這兩方面來加以描寫的。這是詞中的主腦,是籠罩全篇的歡快和喜悅心情產(chǎn)生的根源之所在。上片雖然寫的是夜晴,但卻已經(jīng)埋伏著雨意了。有豐富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驗的人,似乎可以從"稻花香"里,從"蛙聲一片"之中嗅到和聽到驟雨將臨的信息。
下片筆鋒一轉(zhuǎn),進人寫雨。但寫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首句寫遠(yuǎn)望之所見:"七八個星天外",說明烏云四起,透過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這境界,與上片的氣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第二句;"兩三點雨山前",寫的是驟雨初來,大雨將至的信息。既然,雨滴已經(jīng)灑向山前,那么緊接著便會灑向山后的。作者的心情轉(zhuǎn)而有些惶急了,于是很自然地引起想快些趕路或?qū)さ乇苡甑男那椤5谌⑺木鋵懙木褪沁@一心理活動:"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因為作者平時經(jīng)常往來于黃沙道中,明叨知道樹林旁邊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時因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卻忽然不見了。可是,過了小溪上的石橋,再據(jù)個彎兒,那座舊時相識的茅店便突然出現(xiàn)在眼前,這該叫人多么高興阿!
這首詞充分反映了作者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之情以及他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
【譯詞】
明月照射斜枝上的喜鵲,
使它驚飛不安,
一陣陣的蟬叫,被半夜的清風(fēng)傳來耳畔。
稻花的香氣,送來豐收的信息,
高唱豐年之歌,蛙聲連成一片。
七八個星星,閃爍在遠(yuǎn)處天邊,
兩三點雨滴,灑向山峰的前沿。
往日,社林旁邊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轉(zhuǎn)過溪邊石橋,突然出現(xiàn)面前。
西江月( 遣興 ) 辛棄疾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這首詞題目是“遣興”。從詞的字面看,好象是抒寫悠閑的心情。
但骨子里卻透露出他那不滿現(xiàn)實的思想感情和倔強的生活態(tài)度。
這首詞上片前兩句寫飲酒,后兩句寫讀書。酒可消愁,他生動地說
是“要愁那得工夫”。書可識理,他說對于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這是什么意思呢?“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出自《孟子》。《孟
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尚書·武成》一篇的紀(jì)事不可盡信。辛詞中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兩句,含意極其曲折。他不是菲薄
古書,而是對當(dāng)時現(xiàn)實不滿的憤激之飼。我們知道,辛棄疾二十三歲自
山東淪陷區(qū)起義南來,一貫堅持恢復(fù)中原的正確主張。南未統(tǒng)治集團不
能任用辛棄疾,迫使他長期在上饒鄉(xiāng)間過著退隱的生活。壯志難酬,這
是他生平最痛心的一件事。這首詞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這樣的心境中寫
成的,它寄托了作者對國家大事和個人遭遇的感慨。“近來始覺古人
書,信著全無是處”,就是曲折地說明了作者的感慨。古人書中有一些
至理名言。比如《尚書》說:“任覽勿貳。”對比南宋統(tǒng)治集團的所作
所為,那距離是有多遠(yuǎn)呵!由于辛棄疾洞察當(dāng)時社會現(xiàn)實的不合理,所
以發(fā)為“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的浩嘆。這兩句話的真正意
思是,不要相信古書中的一些話,現(xiàn)在是不可能實行的。
這首詞下片更具體寫醉酒的神態(tài)。“松邊醉倒”,這不是微醺,而
是大醉。他醉眼迷蒙,把松樹看成了人,問他“我醉得怎樣?”他憂
惚還覺得松樹活動起來,要來扶他,他推手拒絕了。這四句不僅寫出維
妙維肖的醉態(tài),也寫出了作者倔強的性格。僅僅二十五個字,構(gòu)成了劇
本的片段:這里有對話,有動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劃。小令詞寫
出這樣豐富的容,是從來少見的。
“以手推松曰去”,這是散文的句法。《孟子》中有“‘燕可伐歟?’曰:
‘可’”的句子;《漢書·二疏傳》有疏廣“以手推常曰:
‘去”的句子。用散文句法入詞,用經(jīng)史典故入詞,這都是辛棄疾
豪放詞風(fēng)格的特色之一。從前待不同意見的人,認(rèn)為以散文句法入詞是
“生硬”,認(rèn)為用經(jīng)史典故是“掉書袋”。他們認(rèn)為:詞應(yīng)該用婉約的
筆調(diào)、習(xí)見的辭匯、易懂的語言,而忌粗豪、忌用典故、忌用經(jīng)史辭
匯,這是有其理由的。因為詞在晚唐、北宋,是為配合歌曲而作的。當(dāng)
時唱歌的多是女性,所以歌詞要婉約,配合歌女的聲口;唱來要使人人
容易聽懂,所以忌用典故和經(jīng)史辭匯。但是到棄親生活的南宋時代,
詞己有了明顯的發(fā)展,它的內(nèi)容豐富復(fù)雜了,它的風(fēng)格提高了,詞不再
專為應(yīng)歌而作了。尤其是象辛奔疾那樣的大作家,他的創(chuàng)造精神更不是
一切陳規(guī)慣例所能束縛。這由于他的政治抱負(fù)、身世遭遇,不同于一般
詞人。若用陳規(guī)慣例和一船詞人的風(fēng)格來衡量這位大作家的作品,那是
不從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夏承燾)
西江月 若干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主題詞: 宋詞
體裁: 詞
年代: 南宋
詩人簡介:
辛棄疾(1140-1207)享年67歲,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漢族。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詞人和愛國者。 與蘇軾齊名,并稱蘇辛,歷史上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杰,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出生前13年,山東一帶即已為金兵侵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fù)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fù)國的具體規(guī)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fā)《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納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認(rèn)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zhàn),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閑居。光復(fù)故國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憤發(fā)而為詞,由此造就了南宋詞壇一代大家。耿京聚兵山東,節(jié)制忠義軍馬,留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令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wù)郎。寧宗朝累官至浙東安撫使,加龍圖閣待制,進樞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饒、鉛山達(dá)十余年。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shù)風(fēng)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
平生以氣節(jié)自負(fù),以功業(yè)自許,一生力主抗戰(zhàn),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又與宋志士陳亮及理學(xué)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誼,與之砥勵氣節(jié),切磋學(xué)問。抗金復(fù)國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嘆與壯士閑置的憤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還以生動細(xì)膩的筆觸描繪江南農(nóng)村四時的田園風(fēng)光、世情民俗。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xì)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chǔ)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xué)地位。后人遂以“蘇、辛”并稱。其詩文亦有足稱道者,特別是其文“筆勢浩蕩,智略輻湊,有權(quán)書衡論之風(fēng)”。
【原文】
西江月①?夜行黃沙②道中
明月別枝③驚鵲⑥,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④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⑤。
【注釋】
①西江月:詞牌名。
②黃沙:黃沙嶺,指江西上饒的沙溪古鎮(zhèn)。
③“明月”句:蘇軾《次韻蔣穎叔》詩:“明月驚鵲未安枝。”別枝:斜枝。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
④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
⑤見:同“現(xiàn)”。
⑥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
⑦別枝:旁枝。
“明月別枝驚鵲”中的“別枝”,古詩詞選本都注為:別枝,旁枝,與“主干”相對而言;一說另一枝。我們認(rèn)為:“別”字應(yīng)作動詞講,是“上”的意思。該句展示的是如下意境:詞人夜行在黃沙嶺的山間小道上,此時月亮已升到半空,但由于月光被山嶺所擋,詞人所處的位置及鵲兒所在的枝頭還是比較昏暗的。隨著月亮的上升,月光越過山頂瀉向詞人,詞人忽然覺得眼前亮了起來,抬頭一看,一輪皎潔的明月已然掛上了枝頭,樹枝上的鵲兒也因突然受到月光的刺激而驚動不安起來。
【譯文】
月兒出來驚動了樹枝上的鵲兒,輕輕吹拂的夜風(fēng)中不時送來陣陣蟬鳴。稻花飄香沁人心脾,駐足聆聽那一片蛙聲,好似在為人們的豐收而歡唱著……七八顆稀疏的星星剛還遠(yuǎn)掛天邊,轉(zhuǎn)眼間兩三滴細(xì)雨灑落山前,預(yù)示著將要下大雨了。
過去的小茅草屋還在土地廟的樹林旁,走過橋轉(zhuǎn)過溪水的源頭,小茅店便忽然出現(xiàn)在眼前了。
【賞析】
這首詞是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的作品。著意描寫上饒沙溪古鎮(zhèn)的夜景。明月清風(fēng),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風(fēng)光。情景交融,優(yōu)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宋詞中以農(nóng)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
【今譯】江亭(譯)?夜晚走在鄉(xiāng)村的小路上
月兒出來驚動了樹枝上的熟睡的鵲兒,
輕輕吹拂的夜風(fēng)中不時送來陣陣蟬鳴。
稻花飄香沁人心脾(預(yù)示豐收),
駐足聆聽那一片蛙聲,
好似在為人們的豐收而歡唱著……
你看,天邊還偶爾看得見七八顆星星,
轉(zhuǎn)眼山前便灑落了兩三點雨。
大雨將至,趕緊避雨,可一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到了,
跑到溪頭轉(zhuǎn)彎處,
嘿,茅店不就在眼前么?
【譯讀】
明亮的月光驚起了正在棲息的鳥鵲,它們離開枝頭飛走了。在清風(fēng)吹拂的深夜,蟬兒叫個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聲,好像是在訴說好年成。不一會,烏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遠(yuǎn)方的天邊還有幾顆星星在閃爍,山 前竟然落下一些點雨。行人著慌了:那土地廟樹叢旁邊過去明明有個茅店可以避雨,現(xiàn)在怎么不見了?他急急從小橋過溪,拐了個彎,茅店就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
《西江月》原題是《夜行黃沙道中》(見小學(xué)語文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記作者深夜在鄉(xiāng)村中行路所見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緒。讀前半片,須體會到寂靜中的熱鬧。“明月別枝驚鵲”句的“別”字是動詞,就是說月亮落了,離別了樹枝,把枝上的烏鵲驚動起來。這句話是一種很細(xì)致的寫實,只有在深夜里見過這種景象的人才懂得這句詩的妙處。烏鵲對光線的感覺是極靈敏的,日蝕時它們就驚動起來,亂飛亂啼,月落時也是這樣。這句話實際上就是“月落烏啼”(唐張繼《楓橋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烏啼”說得更生動,關(guān)鍵全在“別”字,它暗示鵲和枝對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鵲驚時常啼,這里不說啼而啼自見,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與“鳴蟬”造成堆砌呆板的結(jié)果。“稻花”二句說明季節(jié)是在夏天。在全首詞中這兩句產(chǎn)生的印象最為鮮明深刻,它把農(nóng)村夏夜里熱鬧氣氛和歡樂心情都寫活了。這可以說就是典型環(huán)境。這四句里每句都有聲音(鵲聲、蟬聲、人聲、蛙聲),卻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靜。這兩種風(fēng)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覺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變動了。天外稀星表示時間已有進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對夜行人卻是一個威脅,這是一個平地波瀾,可想見夜行人的焦急。有這一波瀾,便把收尾兩句襯托得更有力。“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見”是個倒裝句,倒裝便把“忽見”的驚喜表現(xiàn)出來。正在愁雨,走過溪頭,路轉(zhuǎn)了方向,就忽然見到社林邊從前歇過的那所茅店。這時的快樂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那兩句詩所說的。詞題原為《夜行黃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寫景物,只有最后兩句才見出有人在夜行。這兩句對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寫夜行了。先藏鋒不露,到最后才一針見血,收尾便有畫龍點睛之妙。這種技巧是值得學(xué)習(xí)的。
這首詞,有一個生動具體的氣氛(通常叫做景),表達(dá)出一種親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簡稱情)。這種情景交融的整體就是一個藝術(shù)的形象。藝術(shù)的形象的有力無力,并不在采用的情節(jié)多寡,而在那些情節(jié)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為觸類旁通的據(jù)點,四面伸張,伸入現(xiàn)實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它就會是言有盡而意無窮了。我們說中國的詩詞運用語言精練,指的就是這種廣博的代表性和豐富的暗示性。
注: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原選自《稼軒長短歌》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賞析選自《唐牙兒鑒賞集》(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3年版簡介
單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nèi)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語言沒有任何雕飾,沒有用一個典故,層次安排也完全是聽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卻有著詞人潛心的構(gòu)思,淳厚的感情。在這里,讀者也可以領(lǐng)略到稼軒詞于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作者筆下這一個個畫面,流露出詩人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這正是作者忘懷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樂。
編輯本段
注釋譯文
注釋:
1 黃沙:江西省上饒縣黃沙嶺鄉(xiāng)黃沙村。黃沙道:指的就是從該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黃沙嶺之間約20公里的鄉(xiāng)村道路,南宋時是一條直通上饒古城的比較繁華的官道,東到上饒,西通江西省鉛(音:鹽)山縣。
2“明月”句:蘇軾《次韻蔣穎叔》詩:“明月驚鵲未安枝。”
3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
4鳴蟬:蟬叫聲。
5舊時:往日。
6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7見:同“現(xiàn)”。
8忽見:忽現(xiàn)。
9西江月:詞牌名。
譯文: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 。清涼的晚風(fēng)仿佛吹來了遠(yuǎn)處的蟬叫聲。在稻谷的香氣里,人們談?wù)撝S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天空中輕云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xiàn),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詩人急急從小橋過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廟附近樹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彎,茅店忽然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
編輯本段
詞牌和詞譜
西江月詞牌
詞牌名取自李白《蘇臺覽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西江是長江的別稱,調(diào)詠吳王西施的故事。唐教坊曲,用作詞調(diào)。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晚香時候》、《玉爐三澗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雙調(diào)五十字,平仄兩協(xié),為以前諸體所無。后闋字句作法與前闋相同。
著名的西江月詩詞大全
著名的以《西江月》為詞牌名的詞有:
1、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宋代]?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fēng)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西江月
2、西江月·頃在黃州
[宋代]?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3、西江月·問訊湖邊春色
[宋代]?張孝祥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東風(fēng)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飛起沙鷗一片。
西江月
4、西江月·阻風(fēng)山峰下
[宋代]?張孝祥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xì)浪。
明日風(fēng)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zhǔn)擬岳陽樓上。
5、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代]?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6、西江月·遣興
[宋代]?辛棄疾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7、西江月·攜手看花深徑
[宋代]?賀鑄
攜手看花深徑,扶肩待月斜廊。臨分少佇已倀倀,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書如天遠(yuǎn),難銷夜似年長。小窗風(fēng)雨碎人腸,更在孤舟枕上。
8、西江月·斷送一生惟有
[宋代] 黃庭堅
老夫既戒酒不飲,遇宴集,獨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詞,援筆為賦。
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遠(yuǎn)山橫黛蘸秋波,不飲旁人笑我。
花病等閑瘦弱,春愁無處遮攔。杯行到手莫留殘,不道月斜人散。
9、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
[宋代] 柳永
鳳額繡簾高卷,獸镮朱戶頻搖。兩竿紅日上花梢,春睡懨懨難覺。
好夢枉隨飛絮,閑愁濃勝香醪。不成雨暮與云朝,又是韶光過了。
西江月
10、西江月·梅花
[宋代] 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fēng)。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西江月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江月令”等。唐五代詞本為平仄韻異部間協(xié),宋以后詞則上下闋各用兩平韻,末轉(zhuǎn)仄韻,例須同部。以柳永詞《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為正體,雙調(diào)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另有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兩葉韻,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兩仄韻,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等變體。代表作有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
用西江月開頭的詩有哪些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以西江月為詞牌名寫一首詩、用西江月開頭的詩有哪些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