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溫庭筠梳洗罷等了多久 望江南梳洗罷表達了主人公什么樣的情感
今天給各位分享望江南溫庭筠梳洗罷等了多久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望江南梳洗罷表達了主人公什么樣的情感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望江南·梳洗罷》原文及賞析
導語:《望江南·梳洗罷》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詞作。這是一首寫閨怨的小令。此詞以江水、遠帆、斜陽為背景,截取倚樓顒望這一場景,以空靈疏蕩之筆塑造了一個望夫盼歸、凝愁含恨的思婦形象。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望江南·梳洗罷》原文及賞析,歡迎大家參考!
《望江南·梳洗罷》原文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望江南·梳洗罷》翻譯
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上千艘船過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蘋洲上。
《望江南·梳洗罷》注釋
⑴望江南:又名“夢江南”“憶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段安節《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后改此名。”《金奩集》入“南呂宮”。小令,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
⑵梳洗:梳頭、洗臉、化妝等婦女的生活內容。
⑶獨:獨自,單一。望江樓:樓名,因臨江而得名。
⑷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風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詞。皆:副詞,都。
⑸斜暉:日落前的日光。暉:陽光。脈脈:本作“眽眽”,凝視貌。《古詩十九首》有“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⑹腸斷:形容極度悲傷愁苦。白蘋(pín):水中浮草,色白。古時男女常采蘋花贈別。洲:水邊陸地。
《望江南·梳洗罷》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詞,寫的是思婦樓頭,望人不歸。只有二十七個字,為詞中的小令。“詞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一句一字閑不得”(《白香詞譜箋》)。起句“梳洗罷”,看似平平,“語不驚人”。但這三個字內容豐富,給讀者留了許多想像的余地。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來的洗臉梳頭,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婦),在特定條件(準備迎接久別的愛人歸來)下,一種特定情緒(喜悅和激動)的反映。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常以“爐薰闔不用,鏡匣上塵生。綺羅失常色,金翠暗無精”之類的描寫來表現思婦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此篇用法有所不同,離別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獨的日子似乎就要過去,或者說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來到,于是,臨鏡梳妝,顧影自憐,著意修飾一番。結果是熱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現實,帶來了深一層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鏡不治”“首如飛蓬”的苦境中去。這三個字,把這個女子獨居的環境,深藏內心的感情變化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生動地表現出來。
接著,出現了一幅廣闊、多彩的藝術畫面:“獨倚望江樓。”江為背景,樓為主體,焦點是獨倚的人。這時的女子,感情是復雜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情緒是變化的。初登樓時的興奮喜悅,久等不至的焦急,還有對往日的深沉追懷……這里,一個“獨”字用得很傳神。“獨”字,既無色澤,又無音響,卻意味深長。這不是戀人昵昵情語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嘰嘰喳喳的“共倚”,透過這無語獨倚的畫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幅美人憑欄遠眺圖,卻是“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的“離情正苦”。把人、景、情聯系起來,畫面上就有了盛妝女子和美麗江景調和在一起的斑斕色彩,有了人物感情變化和江水流動的交融。
“過盡千帆皆不是”,是全詞感情上的大轉折。這句和起句的歡快情緒形成對照,鮮明而強烈;又和“獨倚望江樓”的空寂焦急相連結,承上而啟下。船盡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滅,這時映入她眼簾的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沒有生命的無情物,但在此時此地的思婦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這是她的痛苦心境移情于自然物而產生的一種聯想類比。斜陽欲落未落,對失望女子含情脈脈,不忍離去,悄悄收著余暉;不盡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無語流去。它像一組電影鏡頭:一位著意修飾的女子,倚樓凝眸煙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別不歸的愛人,從日出到日落,由希望變失望,把這個女子的不幸,表現得多么動人。
至此,景物的描繪,感情的抒發,氣氛的烘托,都已成熟,最后彈出了全曲的最強音:“腸斷白蘋洲。”“末句最當留意,有余不盡之意始佳。”和全詞“不露痕跡”相較,末句點出主題似太直,但在感情的高潮中結句,仍有“有余不盡之意”。白蘋洲在何處?俞平伯先生說,不要“過于落實,似泛說較好”(《唐宋詞選釋》),這是極為深刻的見解。但在此詞的藝術描寫中,應該是江中確有白蘋洲在的,不是比喻、想像,也不是泛指,而是實寫。獨倚望江樓,一眼就可看到此洲,但那時盼人心切,只顧看船而不見有洲了。千帆過盡,斜暉脈脈,江洲依舊,不見所思,能不腸斷!
詞是注重作家主觀抒情的藝術形式。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動自然,沒有矯飾之態和違心之語。詞中出現的樓頭、船帆、斜暉、江水、小洲,這些互不相干的客觀存在物,思婦的由盼郎歸來的喜悅到“腸斷白蘋洲”的痛苦失望,這些人物感情神態的復雜變化,作家經過精巧的藝術構思,使之成為渾然一體的藝術形象。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橋梁,把這些景物、人物聯系了起來,而且滲透到了景物描繪和人物活動之中,成了有機的藝術整體,使冰冷的樓、帆、水、洲好像有了溫度,有了血肉生命,變得含情脈脈;使分散孤立的風景點,融合成了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藝術畫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的心理活動完美統一地顯示出來。這正是現實生活中的思婦的`怨和恨,血和淚,深深地感動了作家;在這些似乎平靜的字句中,跳動著作家真摯熱烈的心。
這首小令,像一幅清麗的山水小軸,畫面上的江水沒有奔騰不息的波濤,發出的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嘆息,連落日的余暉,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盤旋著一股無名的愁悶和難以排遣的怨恨。還有那臨江的樓頭,點點的船帆,悠悠的流水,遠遠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尋味,有著一種美的情趣,一種情景交融的意境。這首小令,看似不動聲色,輕描淡寫中醞釀著熾熱的感情,而且宛轉起伏,頓挫有致,于不用力處看出“重筆”。
思婦題材寫的人很多,可說是個“熱門題材”,但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這也是個軟題材,但這首小令不是軟綿綿的,情調積極、健康、樸素。在有著綺靡側艷“花間”氣的溫詞中,這首小令可說是情真意切,清麗自然,別具一格的精品。
翻譯《望江南》
望江南
溫庭筠
〈原詞〉 〈今譯〉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
樓柱凝望著滔滔的江面。
過盡千帆皆不是, 看著過往的所有船只,千帆過盡都不見我盼望的人,
斜暉脈脈水悠悠。 太陽的余暉也似乎不忍離去,江水緩慢地流著。
腸斷白 洲。 等人等得肝腸寸斷。
溫庭筠的“望江南”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溫庭筠:望江南(斜暉脈脈水悠悠)
梳流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州。
“望江懷遠”,雖是唐宋詞中習見的主題,但若就含蓄蘊藉而言,似應首推溫庭筠此詞。作者巧妙地選擇“望江樓”作為抒情女主人公的活動空間,用江上景烘托和寫照其心中境,從而曲折有致的表現了其盼歸之切和用情之專。
首句揭出女主人公登樓盼歸的時間:清晨,剛剛梳洗完畢,她便滿懷希望地去等候那點點帆影。拳拳此念,不可不謂急切;依依此情,亦不可不謂執著。次句點染女主人公登樓盼歸的情態。“獨倚”二字,既使人想見她的孤單寂寞,也隱含“斯人獨憔悴”之意。“望江樓”,分明是她懷遠盼歸的處所。所登既為望江樓,則其所盼必然是江上歸棹。著一“望”字,女主人公的憑欄凝眸之態躍然紙上。有道是“獨自莫憑欄”,因為欄外景色往往觸發起心中愁思。而今,女主人公卻甘冒其“險”,正見出其懷想之深,希望之烈——盡管歸音杳然,她卻仍固執地認為自己期待中的帆影今天會從天邊飄來。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徒騁遠目,希望成空。“過盡”兩句便展示其由希望到失望的心靈歷程:那駛過樓前的千片征帆,每一片都有可能是她意中人的歸舟,因而她心中一次又一次地升騰起希望之火;然而,每一片都徑直駛去,絕不稍留,這又使她內心的希望之火一次次熄滅。“過盡千帆皆不是”,在無數次“是”與“不是”的辯認過程中,女主人公曾多少回憂而復喜,喜而復憂,又曾多少回由希望的峰巔向失望的深淵墜落?如是循環,其心靈受到的摧傷自不待言。終于,連最后一點帆影也消失在遙遠的天邊,只有夕陽的余暉映照著默默無語而又悄焉含情的一江春水——這脈脈斜暉和悠悠江水,豈不正象征著女主人公的不盡情思,無窮怨望?這里,女主人公活動的空間固然一無變更,時間卻已從清晨推移到傍晚,作者就在這不變的空間與變動的時間的交叉中,將女主人公眼中所見為“千帆”,心中所念只“一人”,所謂“天下人何限,慊慊獨為汝”。這又暗示了她對愛情的既專且深。此正其含蓄蘊藉處。結句寫女主人公將視線移向長滿白蘋的水中小洲,斷腸情懷更難排遣。“腸斷”二字,見出女主人公此時已由失望趨于絕望。今日若此,明日復將如何?作者留給我們的想象余地是多么寬廣!
溫庭筠多“密麗”之作,此詞的風格卻較為疏淡。作者一字不提及女主人公的容貌服飾,而純用白描手法作心態、心緒描寫,景物的構置也完全服從于映襯心態、烘托心緒的需要,因而與作者的其他詞作,有著不同的況味。
溫庭筠 望江南 從什么到什么寫出女子等待時間之長
從【梳洗罷】到【斜暉脈脈水悠悠】寫出女子等待時間之長
【梳洗罷】此句寫的是女子梳妝打扮,那自然是發生在早上
(另有一說說是午睡后的梳洗,時間短了半日,個人認為還是按照一般理解來的好,更能體現女子等待的時間長)
經歷了“過盡千帆皆不是”,這里容易理解,千帆雖不是指的特定數字,但也能從中看出所過船舶之多,這也可以反映時間的流逝,女子等待之久
【斜暉脈脈水悠悠】從這句話中意象的狀態來看,很明顯是傍晚景象,說明此時已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了
古詩 內容
原文:
梳洗罷, 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詞人簡介:溫庭筠:(約812—870),晚唐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溫庭筠雖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詩人一樣,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地度過的。據考,溫庭筠幼時已隨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縣(今陜西戶縣)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嘗自稱為杜陵游客。詩辭藻華麗,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與李商隱齊名,并稱“溫李”。
譯文: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千帆過盡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頻洲上。
鑒賞:詞中癡情女子對愛人的思念,真摯感人。望江樓上悄然獨立,只為能找尋心上人的歸蹤。夕陽西下,萬舟駛過,仍沒有愛人的身影。中人那悠悠流水,緩緩東流。心中的愛與恨,相思與失望交織一起,不令人黯然神傷!
望江南溫庭筠故事
⑴ 望江南 溫庭筠 寫作背景
溫庭筠(公元812~870?)本名歧,字飛卿,太原祁縣人。他精通音樂,文思敏捷,傳說他作詩版,八叉手而成八權韻,故有“溫八叉”之稱。他年輕時行無檢束,生活放蕩,長期出人歌樓妓館。不為統治者所喜。他屢試不第,卻常替人代作文。溫庭筠是唐代詩人中第一個大量寫詞的人。他以自己的創作實踐奠定了詞這種文學樣式在文壇上的地位。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詞,這首詞主要表現了一位因心愛的人遠行而獨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內心情感。望采納
⑵ 根據溫庭筠的《望江南》寫一個小故事
江邊的小樓上,一位女子靜靜地眺望遠方,她把自己打扮的十分美麗,好像在盼望著自專己的丈夫會在今日回來。直屬到江上的船帆全都過盡,也沒有見到丈夫的身影。女子失落地回到屋間,痛苦不已地啜泣起來,她是多么期待丈夫的歸來啊……
⑶ 望江南 翻譯 溫庭筠
梳洗罷,
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回。
腸斷白蘋洲。答
譯文:
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千帆過盡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頻洲上。
⑷ 望江南 溫庭筠
望江南
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注釋】:
1.梳洗:梳頭洗臉、化妝等婦人的生活內容。
2.獨:獨自,單一。望江樓:樓名,因臨江而得名。
3.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風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詞。
4.皆:副詞,都。不是:不是(自家夫君歸來之船)。
5.斜暉:日落前的日光;暉:陽光。脈脈:默默含情達意的樣子,這里是擬人手法。
6.腸斷:形容極度悲傷愁苦。白蘋;一種開白花的水草,蕨類植物。
7.洲:水邊陸地。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朗讀節奏劃分】:
望江南
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寫作背景】: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詞,這首詞主要表現了一位因心愛的人遠行而獨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內心情感。
【翻譯】:
梳洗化妝已罷,獨自倚靠在望江樓上(眺望)。
過完了上千只船兒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輝含情凝睇著悠悠江水,(讓人日日)愁腸寸斷于白蒴洲頭。
【翻譯二】:
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千帆過盡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頻洲上。
【簡析】:
詞中癡情女子對愛人的思念,真摯感人。望江樓上悄然獨立,只為能找尋心上人的歸蹤。夕陽西下,萬舟駛過,仍沒有愛人的身影。中人那悠悠流水,緩緩東流。心中的愛與恨,相思與失望交織一起,怎不令人黯然神傷!
【賞析一】:
這是一首言簡意豐的閨怨詞,短短27字含蓄不盡地描摹出思婦的千般柔情,傾倒古今無數讀者。
開頭“梳洗罷”三字是略含喜慶的序幕,含有一派深情。正如司馬遷《報任安書》所說,“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古時交通不便,信息難通,思婦的心上人雖無歸期,但又有隨時隨地、突然回家的可能性,故此婦每日有此梳妝的功課,一絲不茍,理云鬢,施粉黛,成此柔媚風流之體態。俗語說“久別勝新婚”,思婦不僅時刻盼望著丈夫回來,而且要在丈夫來到時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與青春魅力,喚醒其久違了的夫妻情愛,提高久別乍逢時的愛情質量!“獨倚望江樓”是上句“梳洗罷”之后心理及行為的繼續與深化,獨倚望江樓,天際識歸舟,其情殷殷,希望滿懷;又是一個充滿 *** 的一天,多么不同尋常而富有美感。此句“獨”字也有特殊含義,思婦打扮得如此俏麗動人又怕人見,是她羞慚心理的寫照。故思婦眺望、企盼情人之舉動又有怕人識見的羞怯心緒,是思婦特殊身份的表征,有一種凄清的美感效果。
從“梳洗”到“望盡千帆”是一個漫長難耐的焦躁時光,然而卻是迷離著玫瑰色夢幻的希望時期。接下來“皆不是”一語猝然將這夢幻扯破,重新將思婦拋向絕望的境地:看來今天又是白等了!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脈脈斜暉,這是最令人傷心的時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
“斜暉脈脈水悠悠”一句還有一層含義,那就是倍添思婦“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這無知的斜暉與悠悠江水每天此時相擁相戀,纏綿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畫出一幅夕陽無限好的美麗圖畫,不正是人間夫婦男耕女織、夫唱婦隨的某種象征嗎。物猶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讓思婦腸斷呢?”
“腸斷”是出自《世說新語的故事,這里形容思婦極度的相思之苦。“白蒴洲”也非等閑之筆,因“蘋”為水草,蘋、水相依而生,蘋失水則死。婦人不能與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那無水之蒴嗎!觸景生情,能不傷懷?
詩貴含蓄,溫庭筠此詞深諳婦人心理,寥寥數語,寫盡思婦不盡情思,堪稱千古絕唱。
【賞析二】: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是寫這位女主人公早上起來,匆匆梳洗后,獨自倚在望江樓上眺望。從這了了的八個字中,應該可以讀出幾層意思:
①“梳洗”點明了時間是早上,對下文的傍晚(斜暉)來說也是個伏筆。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詞簡釋》中說這是午睡后的梳洗,時間短去了半天,則下文的“過盡千帆”極言等待之久便無著落,似不可取。
②“梳洗罷”,隱含著女主人公盼歸的期望,如果不是有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會象溫庭筠在他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詞中所說的“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了。“女為悅己者容”,這容是為了心上人才有意義的,正因為她期望中丈夫會回來,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會認真梳洗。
③一個“罷”字之后,緊接“獨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剛一梳洗完畢就匆匆的趕去江樓了。
④從她一早就急急去江樓眺望展開一點,就應該還會想到,她的思念應該不會是早上起床后才突然產生的,她昨天夜里可能是長夜不眠,一夜相思,受盡煎熬;抑或昨夜她夢見吉兆,所以她才急不可耐地早早趕去望江樓。
⑤再進一步,由今天而昨天,由昨天而前天,她是不是日日如此都來這江樓上盼歸呢?
⑥一個“獨”字,不僅說出了她的孤獨,隱含著她與心上人的分離,而且也與下面象征分別的“白蘋洲”(詳解見下)遙相呼應。
“過盡千帆皆不是”,寫出了她希望與失望交替的過程。遠處每有一船現影,她便引頸長望,心兒隨著船的漸行漸近而漸漸緊張,希望也漸漸高漲,可是船到樓頭無情地繼續前行,當她意識到這并不是她等待的船兒時,她的失望情何以堪!
可是這時的她還沒有完全失望,幻想促使她把目光再次投向遠方……就這樣
⑸ 根據溫庭筠的望江南寫一個故事
百年前,江南水鄉一處水邊一根根青翠的木壘起了一幢別致的建筑,縫隙間擠出一陣陣陳腐的氣味,彌漫開來,卷上二樓的陽臺,淡淡的環繞著槐木的圍欄,鉆進臥房,漫漫地浸進床幔里,飄滿閨閣。
住著一個人.
她扎著圓髻,只插了鑲有瑪瑙的玉旃,橡木梳妝盒里裝的是來時的嫁妝,翡翠做的觀音掛墜,黑珍珠做的耳飾……這樣的寶貝,她擁有的太多太多
樓閣沒有男人,多一分柔情,少一分疼愛.
樓閣中沒有孩子,多一分安靜,少一分活潑.
樓閣中只有雕琢秀美的閨房,只有女仆和一直在等的女人.
她喜歡獨自一人站在陽臺上.披者黑色的斗篷,上面白絲銹秋菊,是極精致的手工。總泛著冷冷的綢光,也月也黯淡。
仔細聽著,近了,近了,……
到了眼前,同樣的小船。
竟不是!
女人的心情如潮汐,漲,不停的漲!
快要淹沒了,卻又退了回去,并且毫不猶豫的把涌來時的所有痕跡拭去。
這樣等待已持續了十年。十年耗干了她的淚!十年嵌深了她的紋,但十年卻沒有盼回他心愛的人!
她回身拿起一本詩集,隨手翻開一頁:“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瘦,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少女時代這般的詞他讀了多少,他笑那些婦人的癡,沒想到,自己卻成了其中的一個。
夕陽終于告別了彩霞的挽留,余輝斜射到悠悠的水面上,又是一段綿愁。
忽然女人望見了那個開滿白花的小島,一滴淚從她的臉上滑過,震響了這個古都千載的繁榮!
⑹ 望江南 溫庭筠 翻譯
一、譯文
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上千艘船過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蘋洲上。
二、原文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三、出處
《溫庭筠詞集》
(6)望江南溫庭筠故事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望江南·梳洗罷》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詞作。這是一首寫閨怨的小令。此詞以江水、遠帆、斜陽為背景,截取倚樓顒望這一場景,以空靈疏蕩之筆塑造了一個望夫盼歸、凝愁含恨的思婦形象。
全詞表現了女主人公從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腸斷”的感情,情真意切,語言精練含蓄而余意不盡,沒有矯飾之態和違心之語,風格清麗自然,是溫詞中別具一格的精品。
二、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詞,寫的是思婦樓頭,望人不歸。只有二十七個字,為詞中的小令。“詞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一句一字閑不得”(《白香詞譜箋》)。起句“梳洗罷”,看似平平,“語不驚人”。但這三個字內容豐富,給讀者留了許多想像的余地。
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來的洗臉梳頭,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婦),在特定條件(準備迎接久別的愛人歸來)下,一種特定情緒(喜悅和激動)的反映。
這首小令,像一幅清麗的山水小軸,畫面上的江水沒有奔騰不息的波濤,發出的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嘆息,連落日的余暉,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盤旋著一股無名的愁悶和難以排遣的怨恨。
還有那臨江的樓頭,點點的船帆,悠悠的流水,遠遠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尋味,有著一種美的情趣,一種情景交融的意境。這首小令,看似不動聲色,輕描淡寫中醞釀著熾熱的感情,而且宛轉起伏,頓挫有致,于不用力處看出“重筆”。
思婦題材寫的人很多,可說是個“熱門題材”,但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這也是個軟題材,但這首小令不是軟綿綿的,情調積極、健康、樸素。在有著綺靡側艷“花間”氣的溫詞中,這首小令可說是情真意切,清麗自然,別具一格的精品。
三、作者簡介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
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并稱“溫韋”。現存詩三百多首,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箋注》等。
⑺ 望江南 溫庭筠寫作背景
溫庭筠(公元812~870?)本名歧,字飛卿,太原祁縣人。他精通音樂,文思敏捷,傳說他作詩,內八叉手而成八容韻,故有“溫八叉”之稱。他年輕時行無檢束,生活放蕩,長期出人歌樓妓館。不為統治者所喜。他屢試不第,卻常替人代作文。溫庭筠是唐代詩人中第一個大量寫詞的人。他以自己的創作實踐奠定了詞這種文學樣式在文壇上的地位。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詞,這首詞主要表現了一位因心愛的人遠行而獨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內心情感。其中的“白頻州”是作者與丈夫分別之地,借此表現了他對丈夫的思念
⑻ 溫庭筠的《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pin洲.
上面的有點錯誤,最后一句的PIN字錯了。應該是草字頭下面左邊是三點水右面是“頻”,我沒找到那個字怎么打。。。。。。
⑼ 望江南 溫庭筠 賞析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這首詞以空靈疏蕩之筆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丈夫(抑或情人,于理解詞意并無大礙)歸來的思婦形象,意思直白,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讀出它的精妙之處,還是需要仔細琢磨一番的。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是寫這位女主人公早上起來,匆匆梳洗后,獨自倚在望江樓上眺望。從這了了的八個字中,應該可以讀出幾層意思:
①“梳洗”點明了時間是早上,對下文的傍晚(斜暉)來說也是個伏筆。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詞簡釋》中說這是午睡后的梳洗,時間短去了半天,則下文的“過盡千帆”極言等待之久便無著落,似不可取。
②“梳洗罷”,隱含著女主人公盼歸的期望,如果不是有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會象溫庭筠在他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詞中所說的“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了。“女為悅己者容”,這容是為了心上人才有意義的,正因為她期望中丈夫會回來,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會認真梳洗。
③一個“罷”字之后,緊接“獨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剛一梳洗完畢就匆匆的趕去江樓了。
④從她一早就急急去江樓眺望展開一點,就應該還會想到,她的思念應該不會是早上起床后才突然產生的,她昨天夜里可能是長夜不眠,一夜相思,受盡煎熬;抑或昨夜她夢見吉兆,所以她才急不可耐地早早趕去望江樓。
⑤再進一步,由今天而昨天,由昨天而前天,她是不是日日如此都來這江樓上盼歸呢?
⑥一個“獨”字,不僅說出了她的孤獨,隱含著她與心上人的分離,而且也與下面象征分別的“白蘋洲”(詳解見下)遙相呼應。
“過盡千帆皆不是”,寫出了她希望與失望交替的過程。遠處每有一船現影,她便引頸長望,心兒隨著船的漸行漸近而漸漸緊張,希望也漸漸高漲,可是船到樓頭無情地繼續前行,當她意識到這并不是她等待的船兒時,她的失望情何以堪!
可是這時的她還沒有完全失望,幻想促使她把目光再次投向遠方……就這樣,在無數希望與失望的交替中,她內心的摧傷越來越慘重。同時,這一句也表明了她盼望的時間之久,她的癡情和執著。“千帆”是“千船”的代指,但是這又不僅僅是修辭方法的差別。船在水上,越向遠處,越是只能看到帆而不是船。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寫的是去船,把它倒過來,不就是這位思婦盼望來船的過程么?所以,一個“帆”字把讀者的目光引領到了遠處,使讀者也像詞中的思婦一樣極目遠望,企盼人歸。
“斜暉脈脈水悠悠”,已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了,早上滿腔的期望都隨落日漸漸黯淡。這斜暉尚且脈脈含情,無限同情女主人公不幸境遇,為什么她盼望的人卻如此薄情寡義,棄她于不顧呢?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盡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華,不也是她綿綿不絕的無限愁情么?
“腸斷白蘋州”,在愁情滿懷、斜暉漸去的時候,女主人公的目光偏偏又遇到了他們當年分手的白蘋州,這怎么能叫她不肝腸寸斷呢?朱光潛認為“把‘腸斷白蘋洲’五字刪去,意味更覺無窮。”因前幾句已寫出一個倚樓等待離人歸來卻一再失望的思婦形象。“斜輝”句景中有情,足以給人無限聯想的空間,再以“斷腸”涂飾,便一瀉無余,神形俱失,遂成敗筆。這是很有道理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望江樓”和“白蘋洲”都確有其處,望江樓在四川成都東門外的錦江河畔,白蘋洲是唐代的稱呼,今稱蓮花莊,在浙江湖州東南的苕溪之畔。但是在本詞中,兩者都不是確指。望江樓在這里指江畔思婦眺望之樓,不能單單理解成一個地點。白蘋洲,是指江中長有白蘋的小渚。白蘋是水中一種浮草,色白,古時男女常采蘋花贈別,故古詩詞中常用白蘋洲指代分別之處。
全詩的另一個特色是情感張弛的運用,①“過盡千帆皆不是”里面蘊含了千百個小的情感張弛;②從這一日來說,又是一個大的張弛過程--從早上第一帆滿懷期望的緊張眺望,到斜暉中令人斷腸的失落;③限于篇幅,詞人擷取的只是思婦一日的盼望鏡頭,但是思婦與情人的分別當不是一日,那么她的思念自然也非一日。在這常年累月的思念中,她的情感不又是一個更大的張弛過程么?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