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繞西湖,繞西湖一圈怎么走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如何繞西湖,以及繞西湖一圈怎么走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網友整理超詳細的環西湖經典爬山路線
近日,網友“夜游神大俠”曬出自己環西湖爬山路線,既能欣賞美景,也能鍛煉身體。不少網友看了都躍躍欲試。
這條路線從老和山上山,環繞西湖群山,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最后到達吳山腳下,行程大約7小時,是一條經典的環西湖爬山路線,也非常適合戶外拉練。如果你能在7小時內順利完成,恭喜你,你已經是一頭合格的初級驢子了。
浙大玉泉校區后門上山,上山后向左走,走一段有一小岔路口靠左走(右走上山頭繞遠路)。然后沿主路一直向南走(中間有一左手岔路,那是到靈峰的)。到四岔口后,走中間上山那條(左右岔路不要走),然后一直往前走啊走,走到四岔口就到北高峰了。
老和山不高,10分鐘就能到頂。老和山上是碎石路,比較平緩,調整一下,脫掉多余的衣服,能不能看到北高峰兩個高聳的信號塔,那就是你的下一個目標了。
前面右邊有條拐上山的臺階路,有興致可以上去繞一下。這個是將軍山的山頂,還有座將軍亭,要想節省體力,沿碎石路一直走,呆會兒兩條路就又匯合了。路上還有一位姑娘的墓,青春早逝,未婚夫給她建墓立碑,每次走過這里都讓人很是感慨。
15分鐘后到達靈峰,左邊有條石階路下山是靈峰探梅的所在。每年早春二月,紅梅吐艷,也是一大盛景。沿碎石路繼續前行5分鐘,到達瑞云亭,喝口水,看看風景,青山環繞,松風襲襲,還能望到西湖。不過我們是毅行者,怎能為美景流連呢,走吧。不一會到達一個四岔路口,左邊是桃源嶺,右邊是馬家塢,都是下山的路。中間上山的路通往北高峰,也許還能聽到靈隱寺的鐘聲。再走半小時,就到北高峰了,右邊山坳里可以看到法華寺。
北高峰其實并不高,只有314米,還不如旁邊的美人峰高(354米)。本朝太祖有詩云: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飛鳳亭邊樹,桃花嶺上風。熱來尋扇子,冷去對佳人。一片飄飖下,歡迎有晚鷹。北高峰確實是個賞風景的好地方,爬到這里有點累了吧,如果體力實在不濟,那就上去逛逛財神殿,拜拜趙公元帥,燒兩柱高香,然后從這里下山回家,還可以順便轉轉靈隱寺。
言歸正傳,毅行者繼續上路。到北高峰的時候要穿過一條石板路,由很寬大的石條筑成,是從老東岳法華寺上來的路。橫穿過這條路,上到北高峰,不用到前面去轉。沿著通訊站的后墻向右,也是一條石板路,不一會兒到達一個岔路口。走左邊新修的石階路,下一個目標是美人峰。
10幾分鐘后石階路到頭,就是美人峰頂。走上山路,別有一番情趣,尤其在秋冬季節,當松葉落葉鋪滿山路,軟軟地踏著前行,感覺爽極了。幾分鐘后有個岔路,向左是下去中天竺,向右是毅行要走的路,小心不要走錯。向左沿著鐵絲網,走到另外一個缺口處,就不要再沿鐵絲網走了。有一條向左的小路下行,有點滑,小心摔跤,一路下去10向分鐘后到石人亭。從北高峰到石人亭,總時間大約一個小時。
石人亭并不是一座亭,準確的說是一間屋。從留下鎮楊家牌樓上山,經過石人塢,有一條石階路上來,穿過石人亭,再到上天竺,也是一條不錯的漫游路線。為什么叫石人亭呢,因為山下是石人塢,為什么叫石人塢呢,因為那里有兩個石人。石頭人是有的,也不知是哪位官人墓前的石人像,墓已經不在了,只剩這兩個石頭人孤零零的守在那里。喜歡古跡的不妨去探妨一下,不過今天的主要任務是毅行,集合被拖散的隊伍,吃點零食,準備上路,下一個目標:天竺(門)山。
穿過石人亭的來去石階路都是下山的,不要走錯。從我們來的這邊看,可以發現對面山上有條小路,這才是毅行的路,上吧,接下去一個小時都是山路,上山下山,下山再上山,上山再下山。不過小心,這里岔路很多,極容易走錯。
10分鐘后又碰到岔路口了,這個岔路口上有個園文標志的水泥樁,向左走,還沒走幾步,又有一個岔路,向右走,前頭還有呢。現在你走的山路應該是鋪了些石頭的,幾分鐘后又有岔路,向左的是上山的小路,較窄,向右是較寬的石頭路,別走這邊,這里下去是九曲亭,可就偏到另外一邊去了。應該向左,上山,注意看樹上有路標,都是前輩高人留下的,寫得可能是天門山,那就對了。山勢起伏不定,上上下下,到天竺(門)頂,還有約半小時。又碰到岔路了?不要急,前頭還有兩個呢,很多初次毅行的隊伍就是在這里“掛”了。
接下來總的原則是遇到明顯的岔路都走右邊,無論上下,你的前面應該一直有個高高的山頭,還要多留心從前的路標。要是你發現一直下山,前面忽然敞亮開闊起來,而且還看到了白塔(九龍八塔)和寺院,那就走錯了。其實這條路走的人多,還是很明顯的,有很多從前的路標,仔細找找。這里也是考驗體力的時候,天竺(門)山是西湖群山第一高峰(412米),一路上去,有點吃不消,那就堅持再堅持,革命加拼命,無往而不勝!上到信號站,這就是天竺(門)山頂峰,可惜林木茂盛,看不到什么風景,那就走吧,一溜煙的下山去,幾分鐘后發現前面豁然開朗,這就是十里郎當了。
從天竺(門)山下來,向右走上十里郎當的石階路,路很平緩,趁機好好休息一下吧。十里郎當是一條山脊上的石階路,起伏不大,綿延十里,是一條很休閑的路線,特適合情侶漫步。
沿著石階路向南,左邊山坡上都是茶園,山下是龍井村,一派田園風光,正宗龍井茶就產在這里,春天的時候你也可以采幾片嚼嚼,還是明前茶哩(可別多揪啊)。繞過獅峰(上面有個信號塔),到達三分岔,向右下山的石階路通往梅家塢,向左是五云山真際寺,就是毅行的下一個目標。長路漫漫其修遠兮,接下來都是很好的石階路,視野也開闊,你就闊步前進吧。經過郎當亭(我給起的名字)后約半個小時,看到路的右邊有竹林時,就到五云山真際寺了。真際寺也供著財神,剛才在北高峰沒顧上的趕緊拜拜。寺門前有一棵1400年樹齡的老銀杏,雖經火焚,到現在還是枝繁葉茂,秋天里一樹金黃的葉子,煞是好看。從真際寺出來,路分兩邊,,右邊到云棲竹徑,曲徑通幽,是杭州最好看的竹林風景,左邊到九溪徐村,是毅行路線。
從真際寺開始,向左的石階路一直通到山腳下的徐村,然后向北繞回九溪,要兜一個大圈子,很累,所以建議大家抄一條近路。順石階路走十幾分鐘,會發現路左有一條小路,旁邊樹上有標記,寫著到林海亭。可能不太好找,那就到第一個亭子后再折回50米,就在石階路拐彎的地方,仔細看看。這條小路走的人不多,滿是落葉,但不難走,20分鐘就能到林海亭。注意小路上還有一個岔道,這里向左轉,走到唐家塢的茶園里,順著下去就到林海亭了。
這里有幾個小飯店,還有個練車場,走到公路上左轉,就是林海亭。說是林海亭,其實也不是亭,匾額也沒一個,只廊柱上有一副對聯,以“林”“海”二字為首,不知是先有其名,還是先有其聯。還有一副對聯:上聯為“小住為佳,且吃了趙州茶去”,下聯為“曰歸可緩,試同歌陌上花來”。在這里稍稍休息,看看九溪的風景,清末俞樾有詩云: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丁丁東東泉,高高下下樹。每至空山新雨之后,澗水潺潺,煙生寒樹,是九溪最美的時候。
出林海亭向北,沿公路走20幾米,路右邊有個電線桿,上面肯定有很多標記,不過估計已經看不清了。從這里向右,沿土路上行,路很寬,旁邊的空地上在開花季節里會放養蜜蜂,小心被蟄(保護好頭臉,蜜蜂在你腦袋邊轉的時候不能用手去趕,這可是本人的經驗教訓)。沿著山溝上去,在茶園中穿行(最好沿茶園右邊走),注意看右邊有沒有上山的小路,轉上山的地方應該個1米見方的小水泥池。如果你在茶園中走到一條一米多長窄窄的石條搭橋的地方,那就不要再過去了,右邊有一條小路上山,和剛才那條是一路的。小路在山間折來折去,一直繞上去,20分鐘后到達是一條嶄新的石階路,向右(南)去六合塔,向左(北)是貴人峰,是毅行的方向。中途有條向左下山的岔道,到九溪理安寺,石階路很漫長,等你看到石階路的盡頭山頂上有座二層閣樓時,那個就是貴人閣了。
貴人閣在貴人峰頂,海拔并不算高(240米),但位置很好,環閣皆山也。東北是杭州市區和西湖,北面是南高峰,西北是北高峰,西面是萬嶺背,西南是五云山,正好是我們走過的路,東面是玉皇山,就是我們的下一個目標。
在貴人閣上看罷風景,準備出發,從這里下去有兩條石階路,都通往虎跑公園。經公園東門到虎跑路,時間大約15分鐘。從前有個和尚在這里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只虎,后來從虎跑過的地方又挖出一眼泉水,所以留下虎跑夢泉的典故。虎跑水,龍井茶,天下聞名,而且蘇東坡、濟公、弘一法師等人都曾留名此處,你可以順路看看公園里的名人古跡。出虎跑公園東門,穿過虎跑路向左(小心看車),順公路朝北走幾分鐘,向右拐進通往九曜山隧道的公路。
在隧道入口右邊,有一條上山的石板路,現在已經在玉皇山上了,1分鐘后來到得意亭。又是一間屋,外墻上有“玉皇飛云”四個字,里面墻上還提著李商隱的一首詩。從這里向左轉是上玉皇山的石階路,勝利在望了。經過前面的長征,玉皇山簡直是小菜一碟了,沿著石階,大約10幾分鐘后到達山腰的盤山公路。石階路直上可通往到玉皇山頂,沿公路向右是上行,向左是下行,都是繞著玉皇山山腰走。按習慣不上玉皇山頂,沿公路繞過玉皇山即可(右邊的路近一些)。注意這里有個售票亭,走右邊要收票,當然你可以從售票亭不到一點的地方,經右邊的小路繞上去,直接抄到挹江亭上公路。這邊是玉皇山南側,你向南能看得到浩蕩東流的錢塘江,山腳下還有八卦田,風景也不錯。走約10幾分鐘,右邊有條下山的石階路,這邊有個交通標志,還有從山頂下來的石階路也通到這里下去,走的人也很多,下去有一條很粗大的藤條垂在路上就對了。順路下山直走,不理會左邊的岔路,一直到玉皇宮。玉皇宮就是個大院子,門上有“云壑”二字,從這里左轉,走不幾步拐上向右的石階路(又有一根老藤橫在路上),就是通往鳳凰山的,這里路標上寫著萬松書院,也是我們要經過的。
鳳凰山和玉皇山其實連為一體,因山勢象鳳凰展翼而得名。我們上鳳凰山,沿著山脊的石階路向北,有三條向右的岔路都不要理會,沿石板路一直走就是。如果你路熟的話還可以走山腰的小路,不用到山脊,上山到一半的時候左邊有條小路,順小路在山腰向北走,然后和山脊的石板路匯合(注意小路上還有些向左拐下山的岔路不要走,基本上在山腰水平前進)。在石板路在到達萬松書院之前還有一條從左邊繞過小山頂的土路,相當寬闊,也可以走,這是毅行線上最后一段土路。
大約再走20幾分鐘,下山后穿過萬松嶺路,直上對面云居山的盤山公路,加油吧,很快就能結束全程了!沿盤山公路上行,拐兩個彎,來到云居山烈士紀念碑下,給先烈們致敬后向右轉,經過幾塊光光的大石頭,走上石板路,然后向左沿路一直前進,兩邊的岔路不要理會,直走就是,前面是吳山。沖過十二生肖石(就是一堆奇形怪狀的石灰石),沖過大樟樹,沖過城隍閣,看到“吳山天風”四個大字,終于到了。
杭州哪個公交是繞西湖開的啊,可以繞西湖轉一圈
Y9是繞湖的,但是想靠Y9游覽西湖一周是有點困難的。
繞西湖推薦3中辦法。
1、騎自行車,這是最好的辦法
2、步行,有點是小路都能走,離湖邊最近,但是最累
3、環湖的游覽電瓶車。優點是行駛線路比自行車接湖岸,而且有導游介紹景點,缺點是價格要40一圈。分段計價,10元一段。
西湖走一圈最快最佳路線
個人覺得,這么一大幫人繞西湖一圈1到2小時是比較不夠的,西湖很大啊!而且一直走肯定會累。建議你們走一段路,然后觀光車做做,讓腳休息休息。西湖邊上很多公交車的。
如果想在終點休息的話,那最好選在湖濱公園附近,那里有很多休息的椅子,還有Starbucks,可以喝喝咖啡,吃吃甜點。
附上一張圖。
希望能幫到你們!
繞著杭州的西湖走一圈要多少時間
繞著杭州的西湖走一圈要五-六個小時。
浙江省測繪院“卷尺”量出:10.48公里:
浙江省第一測繪院制圖分院工程師龔麗芳拿出了一把“卷尺”,為了測量的精確度,龔麗芳每50米量1次,量了200多次。沿著蘇堤、南山路、湖濱路、北山路行走,一共是10.82公里。如果沿著蘇堤、南山路、湖濱、北山路、斷橋、浙江博物館、西泠橋行走,一共是10.48公里。
“卷尺”其實是電腦測量工具,龔麗芳在1∶10000的電子地圖上用鼠標點點,沿著西湖邊人行道的中軸線“走”了一圈,這一圈下來,我們平時不知道的一些路段長度都有了數。
擴展資料:
西湖地質成因
關于西湖,歷來就有很多美好的傳說,有明珠西湖,有斷橋白蛇等等。傳說終歸是傳說,除了這些美麗的傳說故事,古代有關西湖地質成因的書籍記載都較簡略。明代《西湖游覽志》卷一載,西湖“三面環山,溪谷縷注,下有淵泉百道,潴而為湖”。
近代學者從地形、地質、沉積及水動力學等方面進行了考證,其中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西湖是由海灣逐漸演變而生的一個潟湖。民國9年(1920),科學家竺可楨考察西湖地形后發表了《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其稱:“西湖也不過是錢塘江左邊的一個小小灣兒。
參考資料來源:錢江晚報-環西湖一圈,精確量出10.48公里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