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太陽病,治療太陽病的典型方劑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如何治療太陽病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治療太陽病的典型方劑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太陽病怎么治療?
太陽病的治療
太陽病的病位在體表,在表的根據是脈浮、發熱惡寒;病性為陽性,陽性病在根據為脈浮、發熱。太陽病的病理趨勢向外,病勢外趨的根據為表病的陽性抗御反應,亦即脈浮、發熱惡寒。所以太陽病脈必浮,證必發熱惡寒,否則非太陽病;太陽病勢外趨之自汗病勢,如桂枝湯證:脈浮、發熱汗出惡風,雖時時排汗而不能祛邪外出,所以用桂枝湯解肌法取微汗。太陽病勢外趨之無汗病勢,如麻黃湯證:脈浮發熱,無汗惡風而喘,因汗不得出不能祛邪于外,所以用麻黃發汗法取微汗。解肌法與發汗法皆是汗法,只是外趨病勢中有汗與無汗的區別。在太陽病理階段中,凡脈浮發熱惡寒自汗之證,為外趨有汗病勢,皆用桂枝湯解肌法;證狀有其他兼證的皆用桂枝湯方加減治療,成為桂枝湯證系列。凡脈浮發熱惡寒無汗之證,為外趨無汗病勢,皆以麻黃發汗法;證狀有其他兼證的皆以麻黃湯加減方治療,成為麻黃湯證系列。太陽病病位在表,陽性過程,外趨病勢,以汗法治療,這是太陽病的辯證法則和治療法則,是太陽病與非太陽病之間的界限。即:不是表病位,或不是陽性病理性狀,必然也不是外趨病勢,所以便不是太陽病。因此,太陽病的病理界說,不僅是區分傷寒六經的標準,同時也是區分傷寒與雜病的標準。
太陽病的治療辦法都有哪些
傷寒六經病之一。 太陽經主肌表,外邪侵襲,大多自太陽而入,“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為太陽病的提綱證。外邪初客體表,正氣開始抵抗的階段,稱為太陽經證,包括太陽傷寒證和太陽中風證兩種證候;若外邪隨經入腑,則為太陽腑證,包括太陽蓄水證和太陽蓄血證兩種證候。①太陽傷寒證。為寒邪襲表,正陽被郁,營陰郁滯所表現的證候。證見惡寒、發熱、頭痛身疼、腰痛、骨節疼痛、無汗而喘、脈浮緊。治宜辛溫發汗,方用麻黃湯。②太陽中風證。為外感風邪后,營衛不和所表現的證候。證見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治宜解肌祛風,調和營衛,方用桂枝湯。③太陽蓄水證。為太陽經邪氣影響膀胱腑氣,氣化功能失調所表現的證候。證見發汗,汗出,煩渴,或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小便不利,脈浮。治宜通陽行水,方用五苓散。④太陽蓄血證。為太陽隨經熱邪與瘀血結于下焦所表現的證候。證見少腹急結或硬滿,精神如狂,甚則發狂,小便自利。治宜瀉熱破結,方用桃核承氣湯或抵當湯。
傷寒論-太陽病篇
一、辨太陽病脈證并治
1. (1條)太陽病提綱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脈?。盒l氣驅表抗邪,脈氣鼓動。
*頭項強痛:太陽經氣不利。
*惡寒:衛氣不能正常溫煦體表。
△本條指出了太陽為病的基本脈癥。太陽經為六經之首,主表而統營衛,有衛外抗御外邪侵襲的功能,故為一身之外藩。當外邪傷人,太陽首當其沖,衛行脈外,必先受邪,衛被邪擾,與邪搏爭,陽浮而盛,膚表必熱,脈搏必浮。衛陽因邪擾不能正常衛外則惡寒。足太陽經脈上額交巔,還出別下項,外邪襲入太陽經絡,經氣不利,營陰滯澀,則頭項強痛。
?《靈樞·經脈》循行路線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
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體內,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
其支者:從腰中,下夾脊,貫臀,入腘中。
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六經頭痛
太陽頭痛:前額、巔頂、枕部,連及項背,或頸部連肩。
陽明頭痛:前額、眉棱骨、面頰,或痛及齒齦,或顏面疼痛。
少陽頭痛:側頭部??杉岸?、目外眥。
太陰頭痛:不定。全頭痛or局部痛。
少陰頭痛:不定。全頭痛多見。
厥陰頭痛:不定。巔頂、顏面痛多見,or全頭痛。
?《醫學傳心錄》六經頭痛歌訣頭疼必須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經藥:太陽羌活少柴胡,陽明白芷還須著。太陰蒼術少細辛,厥陰吳茱用無錯。巔頂之痛人不同,藁本須用去川芎。
2.(12條)太陽中風證·桂枝湯證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 (仲景群方之冠)
*陽浮而陰弱:衛強營弱,衛陽病理性亢進,營陰相對性不足。
*鼻鳴:肺合皮毛,開竅于鼻,皮毛受邪,肺竅不利,則見鼻鳴。
*干嘔:胃為衛氣之源,表氣失和,影響于胃,胃氣上逆,則見干嘔。
△太陽中風證的病理是陽浮而陰弱,在癥狀上表現為發熱、汗出。病機是風邪襲表,營弱衛強(營衛不和)。治療應解肌祛風,調和營衛,方選桂枝湯。
3.(34條) 熱證·葛根芩連湯證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表里同治,治協表熱利證)
△誤下導致部分表熱被下引,內陷大腸,形成腸熱下利。腸熱上迫于肺,肺氣不利而作喘。腸熱外蒸于表,津液外泄而汗出。當汗反下,必致表證不解,陽氣仍然趨表抗邪,故脈搏上促兩寸。(只要下后脈促,就說明表證未解)所以此證是里熱下利兼表熱不罷,治療應解表清里,燥濕止利。
協表熱利葛根芩連湯
?表證未解,又兼下利
協表寒利桂枝人參湯
4.(35條)太陽傷寒證·麻黃湯證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
*痛:寒凝經脈,經氣不利。營陰瘀滯,故疼痛明顯。(故開腠理)
*無汗:傷寒證的特點。寒邪收引、凝滯,腠理閉塞,汗孔不開,衛氣不宣,故無汗。
*喘:表閉,肺氣不宣。
△太陽傷寒證的病機:寒邪外束、衛陽郁滯,營陰滯澀。治療:開腠發汗,宣肺定喘。
5.(40條) 太陽傷寒兼證·小青龍證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或然證:
水飲內停,氣不化津則渴
水飲下趨于大腸則下利
水飲流動不拘水氣上逆咽喉則噎
水停膀胱失于氣化則小便不利少腹滿
影響肺氣的肅降則喘
△病機:表寒里飲。治療:發汗解表,宣化水飲。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明代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肺又為水之上源,中焦與肺宿有寒痰水飲,復感風寒,內外合邪,而致外寒內飲證。
6.(71條)蓄水證·五苓散證
[if !supportLists]1)?[endif] 太陽病,發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 2) 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太陽病汗不如法→傷津-胃中干煩躁不得眠
???????????????→傷陽-小便不利微熱消渴
*渴:不要急于滋陰,可能是陽氣不通。傷了三焦、膀胱之陽,水液代謝失調。
△表里同治。
水氣為病的臨床特征:口渴與小便不利并見。
大汗傷津,胃燥生煩,影響睡眠,此為一時乏津。大汗傷陽就不這么簡單了,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大汗耗傷三焦、膀胱的陽氣,三焦乃水道,膀胱乃州都,二腑氣化失職,水飲內停,水液難以上承于舌則消渴,難以下輸膀胱則小便不利。
7.(102條)太陽病變證·脾虛證
?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病機:里虛不耐邪擾。治療:建補中焦,補益氣血。寓汗于補,表里兼顧。
8.(138條)太陽病變證·結胸證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小陷胸,夏連蔞)
△熱實結胸的輕證,部位局限在心下,不按不痛,遠比不上大結胸的疼痛拒按,故治療以清熱滌痰開結為主。
9.(157條)太陽經變證·痞證
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
*生姜皮散水飲,勿去。
*干噫食臭:飲食不消則作腐,胃氣不降則上逆。
*雷鳴下利:升降失常,水走腸間,故見。
△痞硬兼水氣不化。且水氣較重。
治療:和胃瀉心消痞,宣散水氣。
素體脾胃虛弱,汗后表雖解,胃氣卻呆滯,痞不運化,濕濁壅聚,形成痞硬。
10.(161條)痞證類似證·痰氣痞(痰阻氣逆)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
*只噯氣,無利,以氣上逆為主。
△汗吐下后,表證已解,中氣必傷,但并不是心下痞硬,故并非痞證。
治療:和胃消痰降逆。
11.(177條)太陽病變證·陰陽兩虛證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里面的酒是清酒(冬釀夏成)
△治療:益氣養血,復陽通脈。
病機:素體心陰陽不足,感受寒邪,導致心陰陽俱虛。心陰血虛則無以所養,故脈行滯澀;心陽氣虛則無力鼓動,故心陣陣悸動。
?促結代:皆為脈搏節律不齊有間歇。
促:脈來急數而有不規則的間歇。促脈來去數,時一止復來。
結:脈來緩慢而有不規則的間歇。結脈往來緩,時一止復來。
代:脈來緩弱而有規則的歇止,且間歇的時間較長。緩而一止,止有定數。
太陽病總結
太陽病是整部《傷寒論》篇幅最多的,傷風喝桂枝湯,傷寒喝麻黃湯。桂枝湯在《傷寒論》里是第一個方劑,《醫宗金鑒》將它譽為“群方之祖”。在《湯液經法》稱為小陽旦湯,常用于感冒初起,但有時也用于長期發熱、惡寒癥狀而無其他明顯異常者。具有發汗解肌、調和營衛的作用。太陽傷風用桂枝湯。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桂枝湯? ?
桂枝6、芍藥6、炙甘草6、大棗3、生姜9(單位:克)
方劑作用:解肌發表,升津舒經。
現代應用疾?。侯^痛發熱,汗出惡風,鼻鳴干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者。臨床常用于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熱、產后或病后低熱、妊娠嘔吐、多形紅斑、凍瘡、蕁麻疹等屬于營衛不和者。
麻黃湯
麻黃9、桂枝6、杏仁6、炙甘草3。
方劑作用: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現代應用疾病
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
當歸四逆湯
當歸12g,桂枝9g,芍藥9g,細辛3g,通草6g,大棗8枚,炙甘草6g。
作用
溫經散寒,養血通脈。
主治
血虛寒厥證。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細而欲絕。
現代應用疾病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無脈癥、雷諾病、小兒麻痹、凍瘡、婦女痛經、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等屬血虛寒凝者。
太陽病的性格特點
一旦決定事情,就絕不會改變的固執型
他們是屬于自立性極強的意志性實行家,會憑著自己的自信心立刻決定一件事情,只要作出決定,就會毫不遲疑的步入行動,且只要一行動,就會義無反顧地進行到底的果斷性類型。所以,他們會很積極地開辟自己的人生。
不過,他們是很難接受自己的錯誤,總想一次解決多種事情,對于決定過的事情,無論發生任何事都不會去改變,只會毫不退讓地進行到底的固執型。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