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如何做到詩中有畫的,山居秋暝如何體現(xiàn)詩中有畫的特點
很多朋友對于山居秋暝如何做到詩中有畫的和山居秋暝如何體現(xiàn)詩中有畫的特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么說《山居秋暝》體現(xiàn)了王維山水詩“詩中有畫\"的特色
王維的《山居秋暝》
之所以“詩中有畫”
是因為他兼收了詩、
畫的藝術(shù)特色,
但“詩中有畫”
尚需“畫中有情”
,
因為“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
俱以意為主。
意猶帥也”
詩中之景,
是大自然的客觀存在,
是外向的;
“畫”
中之情,
是詩人的主觀感受,
是內(nèi)在的,
“景”
是“形”
,
“情”
是“神”
,
當詩人不直接抒情而融情于景時,
就要求所選取的景物與自己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
中國的古典藝術(shù),
特別是詩與畫,
從來都是強調(diào)“傳神”
,
要求“以形寫神”
“氣韻生動”
。
王維在《山居秋暝》
中所創(chuàng)造的“詩情畫意”
,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
的境界。
王維選取泉水、
明月
、
青松、
翠竹、
碧蓮來寫照個人的高潔情操,
描繪浣女漁夫無憂無慮的淳樸生活的圖景,
蘊含對政通人和的理想境界的憧憬;
山中秋日夜晚的景色籠罩在一片薄紗似的月
華中,
透露出幽遠清絕的氣韻。
清代王士禎說:
“人物以形模為先,
氣韻超乎其表;
山水以氣韻為主,
形模寓乎其中,
乃為合作。
若形似無生氣,神采至脫格,
皆病也。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說:
“詩人對宇宙人生,
須入乎其內(nèi),
又須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nèi),
故能寫之;
出乎其外,
故能觀之。
入乎其內(nèi),
故有生氣;
出乎其外,
故有高致。
”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正是以氣韻來擬形模,
遺貌而取神;
常常在山光水色、
松風(fēng)月
影中注入個人仰觀宇宙、
俯察人生、
領(lǐng)悟生命所得的感觸,
堪謂“妙諦微言,
與世尊拈花,
迦葉微笑,等無差別”
值得人“細細熟玩”
,
獲得審美愉悅。
《山居秋暝》
,
詩作所繪景物之中,
雖隱約但確實使我們能感覺到詩人自己的影子、
情感與志向。天然景致與恬淡心境、
閑逸情趣高度和諧,
心境、
物境融合為一,
首聯(lián)“空山新雨后”
的“空”
字一方面描繪了山林的寂靜空曠,
另一方面是詩人借以抒發(fā)自己歸隱的情懷。
頷聯(lián)、
頸聯(lián)雖同是寫景,
但前者側(cè)重于物,
以物芳而明志潔;
后者側(cè)重于人,
以人和而望政通。
同時兩者又互為補充,
表達象征意義。
青松、
泉水、
翠竹、
碧蓮可以說都是詩人人品情操的形象寫照,
也是詩人理想社會的環(huán)境烘托,
與當時社會的污濁形成一個鮮明對照,
好惡之情托物而現(xiàn)。
尾聯(lián),
由寫景轉(zhuǎn)到抒情,
由觀賞外景轉(zhuǎn)到抒發(fā)內(nèi)心,
表達了詩人追求理想生活的心聲和隱跡山林、
潔身自好、
不愿人仕的思想感情,
從而使“借景抒情”
與“直抒胸臆”得以統(tǒng)一?!渡骄忧镪浴?/p>
以洗練的筆墨、
精工繪出的畫面形成幽遠的意境,
充滿了詩情畫意之美,
而在所繪意境中又處處透出豐采神韻,
深得情景交融之妙,
不愧為山水詩中的珍品佳作。
《山居秋暝》
一詩符合我國古典美學(xué)意境要求,
在景的構(gòu)圖、
色彩、
濃淡方面十分講究,
真正做到了詩中有畫、
情景交融,
有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
山居秋暝是如何體現(xiàn)‘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
主要是頷聯(lián)
和頸聯(lián)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留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
這四句的描述十分形象化,讀者可以在腦中再現(xiàn)詩中的畫面。頷聯(lián),一靜一動,意境悠遠,給人一種與世隔絕,室外仙緣的優(yōu)美景象。頸聯(lián),則體現(xiàn)了山中生活的情趣,通過間接的信息:喧嘩的聲音、蓮動的景象來體現(xiàn)浣女漁民的生活,十分形象生動。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