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顧況活了多少歲,顧況生卒年

妒火2023-02-06 21:00歷史43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顧況活了多少歲,以及顧況生卒年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唐代的詩人誰活到100歲

唐代詩人記載中沒有活過100歲的。有記載的最長壽詩人是丘為九十六歲(694?-789?),其次是顧況(約727—約815),再就是賀知章(約659— 約744)?!奥尻柪钤保翘拼笤娙税拙右自凇毒爬蠄D詩序》一文中提到的。死時年136歲。后宋代畫家李公麟根據這段軼事創作了著名的老人畫《會昌九老圖》。其人是否寫過詩沒有記載。

《顧況戲白居易》中顧況是個怎么樣的人?不要給我他的資料

關于顧況,為人熟知的是他和白居易之間的一段軼聞: 樂天初舉,名未振,以歌詩投顧況,況戲之曰:“長安物貴,居大不易?!奔白x至原上草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痹?“有句如此,居亦何難?老夫前言戲之耳! 顧況,別號華陽山人,晚字逋翁,祖籍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約生于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卒于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幼年受佛經于其叔七覺和尚,登第前于儒學外,出入釋老二氏,且多交有聲于東南之名詩人、詩僧。后遷居蘇州海鹽橫山,故史書多稱其為海鹽人。至德二年(757年),顧況進士及第,年已33歲,終著作佐郎,從六品上。他任職新亭監年代,傅璇琮主編的《唐才子傳校箋》從明人“中舉前”之說;現今學界一般約定在“唐至德二載(757年)登第后至建中二年(781年)或稍后入韓滉節度使幕府”的一段長達24年時間,過于漫長,深感泛泛。

新亭鹽監設于臨海,是唐時臺州鹽遠銷處州、婺州、衢州等地正集散地,且是當時江南十大鹽監之一。顧況求知新亭監之事,最早見于唐人李綽《尚書故實》,內云:“顧況,字逋翁,文詞之暇,兼攻小筆。嘗求知新亭監,人或詰之,謂曰:‘余要寫貌海中山耳?!员偕飘嬚咄跄瑸楦敝?。”新亭監始設于唐乾元年間。《新唐書·卷五十四·食貨志》:“乾元元年(758年),鹽鐵鑄錢使第五琦初變鹽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監院?!眳?、越、揚、楚鹽廩“有漣水、湖州、越州、杭州四場,嘉興、海陵、鹽城、新亭、臨平、蘭亭、永嘉、太昌、侯官、富都十監。歲得錢百余萬緡(每緡1000錢),以當百余州之賦?!敝峦の涣惺O之四。鹽監是管理鹽稅、鹽業的機構,長官稱“監”。新亭在臨海,南宋陳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七《城務·臨?!窏l:“新亭監在縣東南六十里,今廢?!段淞业蹚R記》:干符二年(875年)新亭監給官莫從易重建堂宇?!卑础冻喑侵尽肥桥_州現存最早的地方志書,新亭監附于臨??h名下,當屬臨海。又民國《臨海縣志稿》卷十三《官師·令佐·鹽監》載:新亭監官,“天寶:顧況(附李綽《尚書故實》顧況條);干符二年:吳越莫從易;元德昭(按吳越國王錢镠后拜為丞相)?!鳖櫅r列為新亭首任監官,唯定在“天寶”年間有誤,以《新唐書》記“乾元”為正。

新亭監約止于北宋熙寧至宣和年間,前后存在了約200年。據舊志載,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因新涂外淤,老涂地養淡,產鹽區東移,遂修筑杜瀆壩(在今杜橋鎮外涂)。宣和四年(1122年)官府設南(在黃巖)、北(在桃渚)兩監,建杜瀆鹽場,歸屬北監,張瑾為亭場巡檢,新亭鹽監至此壽終正寢。 顧況求知新亭監年代史家一直總感含糊。拙見顧況臨海之行,除上述方志記載以外,與其存于《全唐詩》卷二六七及宋人洪邁《萬首唐人絕句》中的《臨海所居》詩三首及《從剡溪到赤城》詩有內在關聯,可補充《尚書故實》所記之不足。今先舉《從剡溪到赤城》詩:

靈溪宿處接靈山,窈窕高樓向月閑。 夜半鶴聲殘夢里,猶疑琴曲洞房間。

剡溪在新昌,赤城在天臺。由新昌剡溪入天臺,走的是李白、杜甫游天臺山同一路線。詩中“靈溪宿處”是說顧況從天臺到臨海途中,曾夜宿靈溪附近的靈溪驛,又稱靈溪館?!都味ǔ喑侵尽肪砣?“(天臺)靈溪驛,在縣東二十里,舊路由此入京,今亭頭是也。后改自東門,遂廢。唐人鄭巢有《夜泊》,詩云:‘孤吟疏雨夜,荒館亂峰前’……‘溜從華頂落,樹與赤城連?!?參見康熙《天臺縣志》,雍正《浙江通志》)顧況稍后的大和詩人許渾也有《發靈溪館》詩:“山多水不窮,一葉似漁翁?!鳖櫅r詩中“赤城”是天臺山勝景,“靈山”即天臺山。靈溪驛是水陸交通交替點,上接新昌至天臺的山嶺蹬道,下通扁舟暢行的始豐溪(靈江主要支流),可直達臺州城西門埠。看來,顧況先游覽了天臺城關的赤城山等風景,再夜宿靈溪驛站,才由水路至臨海。歷史上未見顧況有多次游天臺、臨海的記載,故此行必是到新亭監上任。該詩雖未見所作時代,但讀《臨海所居》之一詩就不難理解:

此是昔年征戰地,曾經永日絕人行。 千家寂寂對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此詩中“征戰地”、“絕人行”等詞,是描繪當時臺州平叛袁晁起義后,百姓生靈涂炭的凄慘情景?!秲愿敗肪硪欢?“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八月,臺州賊帥李黽(即袁晁)攻陷臺州,刺史史敘脫身而逃,因盡陷浙東諸州縣。”寶應二年(763年)夏袁晁兵敗被俘,11月被殺,詩正印證此事,可推知況到臨海是寶應二年末(763年)或稍后。再讀《臨海所居》之二詩:

此去臨(靈)溪不是遙,樓中望見赤城標。 不知疊幛重霞里,

更有何人渡石橋。

此時況已離開靈溪到達臺州臨海,并偕好友游覽巾山,巾山有雙峰,又稱雙幘。傳說晉時皇華真人修道升天,遺幘于此,留有華胥洞、仙人床等遺跡,民間傳說此山有仙氣。唐神龍元年(705年)巾山西麓建龍興寺,十三年(754年)鑒真和尚東渡日本時,曾在此駐錫,該寺僧思托隨鑒真“始終六渡”,才抵達日本九州。顧況向崇佛道,登此山遙望天臺山,禁不住回憶起令人神往的石梁(即“石橋”)飛瀑而賦詩。 顧況何時離職新亭監?約在大歷二年(767年)前后。據《唐才子傳校箋·顧況》考,大歷前期(769~770年),況尚在蘇、湖一帶,與李泌、柳渾、皎然、陸羽等一時俊杰交游,招為吳興人丘司議之婿;大歷中期(771~774年),在永嘉(今溫州)操辦鹽務,“為江南某鹽鐵轉運支使屬吏”,作有《仙游記》、《釋祀篇》,建中二年(781年)入韓滉幕府為大理司直。因此,顧況在臨海任新亭監當是廣德、永泰年間(763-766年)。貞元十七年(801年),顧況寫下了著名的《嘉興監記》,文曰:“天寶末,天下兵起。乾元初,上司湊議,宜以鹽鐵之職,總以社稷之臣,斡乎山海之利以富人也?;春i}駱,其監十焉,嘉興為首”,“大臣奉法,為事選人,拔其賢干,升于憲署,以官原阝顯 光華之寵,趨其署者如好鳥之棲茂林。”此文正是他對曾仕新亭監和江南某鹽鐵轉運支使屬吏,多年從事鹽務閱歷的總結。

成語“紅葉傳情”的來歷 唐朝大詩人顧況的詩句“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里斷腸時。君疇不閉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葉上題詩從苑中流出》)被后人歸納一句著名的成語“紅葉傳情”,然而這卻是詩人親身經歷的一段佳話軼事。相傳在唐天寶年間的一個秋天,身在洛陽的年輕詩人顧況拾得從皇家宮女所居上陽宮水道流向下水池(今洛陽市西下池村)的一片紅葉,葉面上有宮女題寫的哀怨詩句“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天寶宮人《題洛苑梧葉上》)。萌動愛意的詩人也賦詩一首寫于紅葉之上,并將這片紅葉從上水池傳進宮內,竟然真的和那位哀怨的宮女取得聯系。此后顧況和這位宮女二人經常憑借紅葉傳送愛戀的心聲。不久發生唐安史之亂(公元755年),官兵為抵擋叛軍安祿山進行為期60天的“洛陽保衛戰”最終失敗,顧況趁戰亂找到那位與他傳詩的宮女逃出上陽宮,二人結為連理白頭到老。從此紅葉被視作堅貞不渝的愛情象征傳詠至今。這段甜美的愛情故事也被稱作“下池軼事”在洛陽古城流傳。

顧況的生平

顧況尚書白居易應舉,初至京,以詩謁著作顧況①。況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②貴,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眳s嗟賞曰:“道得個語③,居即易④矣?!币驗橹幼u,聲名大振。

——《幽閑鼓吹》 ①.著作顧況:顧況當時官任著作佐郎。

②.方:正。

③.個語:這樣的詩句。

④.易:容易。 (1)作為前輩,應該多發現人才,推薦人才。

(2)只要自己有真才實學,就不會被埋沒,就會得到成功。 顧況幼年受佛經于其叔七覺和尚,登第前于儒學外,出入釋老二氏,且多交有聲于東南之名詩人、詩僧。后遷居蘇州海鹽橫山,故史書多稱其為海鹽人。至德二年(757年),顧況進士及第,年已33歲,終著作佐郎,從六品上。他任職新亭監年代,傅璇琮主編的《唐才子傳校箋》從明人“中舉前”之說;現今學界一般約定在“唐至德二載(757年)登第后至建中二年(781年)或稍后入韓滉節度使幕府”的一段長達24年時間,過于漫長,深感泛泛。

新亭鹽監設于臨海,是唐時臺州鹽遠銷處州、婺州、衢州等地正集散地,且是當時江南十大鹽監之一。顧況求知新亭監之事,最早見于唐人李綽《尚書故實》,內云:“顧況,字逋翁,文詞之暇,兼攻小筆。嘗求知新亭監,人或詰之,謂曰:‘余要寫貌海中山耳。’仍辟善畫者王默為副知也?!毙峦けO始設于唐乾元年間。《新唐書·卷五十四·食貨志》:“乾元元年(758年),鹽鐵鑄錢使第五琦初變鹽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監院?!眳恰⒃?、揚、楚鹽廩“有漣水、湖州、越州、杭州四場,嘉興、海陵、鹽城、新亭、臨平、蘭亭、永嘉、太昌、侯官、富都十監。歲得錢百余萬緡(每緡1000錢),以當百余州之賦?!敝峦の涣惺O之四。鹽監是管理鹽稅、鹽業的機構,長官稱“監”。新亭在臨海,南宋陳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七《城務·臨?!窏l:“新亭監在縣東南六十里,今廢?!段淞业蹚R記》:乾符二年(875年)新亭監給官莫從易重建堂宇。”按《赤城志》是臺州現存最早的地方志書,新亭監附于臨??h名下,當屬臨海。又民國《臨海縣志稿》卷十三《官師·令佐·鹽監》載:新亭監官,“天寶:顧況(附李綽《尚書故實》顧況條);乾符二年:吳越莫從易;元德昭(按吳越國王錢镠后拜為丞相)。”顧況列為新亭首任監官,唯定在“天寶”年間有誤,以《新唐書》記“乾元”為正。

新亭監約止于北宋熙寧至宣和年間,前后存在了約200年。據舊志載,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因新涂外淤,老涂地養淡,產鹽區東移,遂修筑杜瀆壩(在今杜橋鎮外涂)。宣和四年(1122年)官府設南(在黃巖)、北(在桃渚)兩監,建杜瀆鹽場,歸屬北監,張瑾為亭場巡檢,新亭鹽監至此壽終正寢。

顧況求知新亭監年代史家一直總感含糊。拙見顧況臨海之行,除上述方志記載以外,與其存于《全唐詩》卷二六七及宋人洪邁《萬首唐人絕句》中的《臨海所居》詩三首及《從剡溪到赤城》詩有內在關聯,可補充《尚書故實》所記之不足。今先舉《從剡溪到赤城》詩:

靈溪宿處接靈山,窈窕高樓向月閑。

夜半鶴聲殘夢里,猶疑琴曲洞房間。

剡溪在新昌,赤城在天臺。由新昌剡溪入天臺,走的是李白、杜甫游天臺山同一路線。詩中“靈溪宿處”是說顧況從天臺到臨海途中,曾夜宿靈溪附近的靈溪驛,又稱靈溪館?!都味ǔ喑侵尽肪砣骸埃ㄌ炫_)靈溪驛,在縣東二十里,舊路由此入京,今亭頭是也。后改自東門,遂廢。唐人鄭巢有《夜泊》,詩云:‘孤吟疏雨夜,荒館亂峰前’……‘溜從華頂落,樹與赤城連?!保▍⒁娍滴酢短炫_縣志》,雍正《浙江通志》)顧況稍后的大和詩人許渾也有《發靈溪館》詩:“山多水不窮,一葉似漁翁。”顧況詩中“赤城”是天臺山勝景,“靈山”即天臺山。靈溪驛是水陸交通交替點,上接新昌至天臺的山嶺蹬道,下通扁舟暢行的始豐溪(靈江主要支流),可直達臺州城西門埠。看來,顧況先游覽了天臺城關的赤城山等風景,再夜宿靈溪驛站,才由水路至臨海。歷史上未見顧況有多次游天臺、臨海的記載,故此行必是到新亭監上任。該詩雖未見所作時代,但讀《臨海所居》之一詩就不難理解:

此是昔年征戰地,曾經永日絕人行。

千家寂寂對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此詩中“征戰地”、“絕人行”等詞,是描繪當時臺州平叛袁晁起義后,百姓生靈涂炭的凄慘情景。《冊府元龜》卷一二二:“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八月,臺州賊帥李黽(即袁晁)攻陷臺州,刺史史敘脫身而逃,因盡陷浙東諸州縣?!睂殤辏?63年)夏袁晁兵敗被俘,11月被殺,詩正印證此事,可推知況到臨海是寶應二年末(763年)或稍后。再讀《臨海所居》之二詩:

此去臨(靈)溪不是遙,樓中望見赤城標。

不知疊幛重霞里, 更有何人渡石橋。

此時況已離開靈溪到達臺州臨海,并偕好友游覽巾山,巾山有雙峰,又稱雙幘。傳說晉時皇華真人修道升天,遺幘于此,留有華胥洞、仙人床等遺跡,民間傳說此山有仙氣。唐神龍元年(705年)巾山西麓建龍興寺,十三年(754年)鑒真和尚東渡日本時,曾在此駐錫,該寺僧思托隨鑒真“始終六渡”,才抵達日本九州。顧況向崇佛道,登此山遙望天臺山,禁不住回憶起令人神往的石梁(即“石橋”)飛瀑而賦詩。

顧況何時離職新亭監?約在大歷二年(767年)前后。據《唐才子傳校箋·顧況》考,大歷前期(769~770年),況尚在蘇、湖一帶,與李泌、柳渾、皎然、陸羽等一時俊杰交游,招為吳興人丘司議之婿;大歷中期(771~774年),在永嘉(今溫州)操辦鹽務,“為江南某鹽鐵轉運支使屬吏”,作有《仙游記》、《釋祀篇》,建中二年(781年)入韓滉幕府為大理司直。因此,顧況在臨海任新亭監當是廣德、永泰年間(763-766年)。貞元十七年(801年),顧況寫下了著名的《嘉興監記》,文曰:“天寶末,天下兵起。乾元初,上司湊議,宜以鹽鐵之職,總以社稷之臣,斡乎山海之利以富人也?;春i}駱,其監十焉,嘉興為首”,“大臣奉法,為事選人,拔其賢干,升于憲署,以官原阝顯 光華之寵,趨其署者如好鳥之棲茂林?!贝宋恼撬麑υ诵峦けO和江南某鹽鐵轉運支使屬吏,多年從事鹽務閱歷的總結。

做人好累,其實做鬼也不輕松

一個冰雪聰明、蕙質蘭心的姑娘感慨“做人好累?!?/p>

我回道“其實做鬼也不輕松?!?/p>

我不是在開玩笑,也絕不是在敷衍她(對美女,我的態度向來都是很負責的)。做鬼不輕松是真真的事。很多書里都有記載。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有500多個故事,其中170多篇就是關于鬼的,涉及鬼的遭遇、鬼的追求、鬼的倫理等各個方面,每一篇故事中的鬼都不是萬事如意、飯來張口的。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席方平的父親生性憨直,與同鄉羊姓財主結了怨,姓羊的先死,過了幾年席父病倒,一天對人說:“姓羊的買通陰間差役來打我了?!本鸵娝暱涕g全身紅腫,慘叫而亡。席方平咽不下這口氣,以魂入地府去告狀,從城隍郡司一直告到冥王那里。但因為羊某用錢買通了所有地府官吏,席方平非但無法申冤,反而遭到毒刑拷打。

你看看,即便做了鬼沒有錢還是不行的。

一個非常漂亮的女鬼名叫宦娘,她非但漂亮而且精通音律,屬于智慧與美貌并重的那種。有個帥哥叫溫生,琴藝爐火純青,宦娘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溫生也深深地愛著宦娘。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兩人又合奏一曲之后,溫生終于拿出戒指向宦娘求婚。想到自己是個鬼,和溫生結婚會禍害到他,就含著淚嚴詞拒絕了他,并且再不相見?;氐疥庨g后為溫生四處奔走,讓他過上好日子,認識了同樣酷愛音樂的葛姓姑娘,溫生與這個姑娘最終喜結連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你看看,即便做了鬼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愛的人和別人摟摟抱抱。

《王大》這篇是寫賭鬼的,死了到陰間還借債賭博,導致城隍來抓賭,給賭鬼眼涂赤黑圈,截斷四根指頭以示懲戒,還改不了賭博的毛病。

你看看,即便做了鬼也沒法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干自己喜歡干的事情;而且陰間都很雷厲風行、言出必行,雙11雙12說剁手就真的剁手了。

如果說《聊齋志異》是小說,純屬虛構,不足以作為佐證論據。那么一些筆記文章,可都是作者親眼見過或者親耳聽到的,還是比較可信的。這里面講到的鬼,也都各有各的苦。晚唐段成式寫的《酉陽雜俎》就記錄了一些這方面的事情。

顧況,中唐著名詩人,就是對白居易說“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的那個人。后來他看到白居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句后大呼:能寫出這樣的詩句,房價多高也能買得起。顧況是最長壽的唐朝詩人之一,活了將近90歲。

在他老年的時候,一個十七歲的兒子去世,顧況非常悲痛,作詩云“老人喪其子,日暮泣成血。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時別?!被昶沁€沒有離開顧家的兒子暗自發誓“投胎做人,還來顧家!”陰司把小顧的魂魄帶走,判他來世依舊投胎顧家。

顧況的老婆又生了一個孩子,這孩子就是之前的那個死孩子托生,生下來之后一直不會說話,讓顧況一家人都很著急。直到七歲那年,他和哥哥在庭院中玩耍,哥哥戲弄與他,孩子一急就開始說話:“我本來是你的兄長,你為什么總是捉弄我?”顧況一家驚詫不已,這孩子敘述了自己的前生,每件事情都準確無誤。

這個孩子就是顧非熊(公元845年進士及第,《舊唐書》卷一三○有傳)。段成式曾去采訪過顧非熊,顧非熊哭著給他講了這段往事。所以這事的可信度還是蠻高的。

你看看,即便做了鬼,投身為人之后又得從小時候活起,如果說“做人好累”,那你還得再遭一遍罪。

于頔,字允元,河南洛陽人,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任襄州刺史。他在任時,有一個姓劉的的小伙子被選中到吏部去考試,考得好就能當官。劉某入京途中遇到一個舉人,年齡大概二十歲的樣子,很有風度和內涵。兩人結伴而行,相談甚歡、找了塊草地坐下來。劉某有酒,這個舉人有故事。兩人喝了不少,帥哥也給劉某講了很多學問。

夕陽西下之時,舉人指著林中一條小徑說:“順著這條路走幾里就到我家,您回來時一定屈駕來看看我?!眲⒛炒饝怂⒓s定歸期。舉人作了一首詩送他:“流水涓涓芹努牙,織鳥雙飛客還家?;拇鍩o人作寒食,殯宮空時棠梨花。”兩人依依惜別。

第二天,劉某回襄州,按照舉人給的地址去找他,那里只有一副棺木。問周圍的人,才知這個舉人也是進京候補的,但客死襄州,死去已有好幾天,因家人未到,故停柩未葬。

你看看,即便做了鬼,自己的夢想還是實現不了,只能給別人作嫁衣裳聊以自慰。

這世間有神、人、鬼三界。做神很難,或需要很多世的行善積德,哪一世干了壞事又得從頭干起,人活一世哪能一點壞事都不干,通過這種渠道成神的幾率比中彩票還小;或躲到深山老林里修煉,還得能遇到高人來點化,一天不上網你都受不了,怎么耐得住去當野人。

剩下的就是人和鬼了。如前所述,做鬼也不容易,而且很多事情決定于你做人時取得的成就。掙多錢了,就能賄賂陰司官吏,讓日子好過一點;會撫琴吟詩,才能把到帥哥靚女;重感情對人好,投胎時陰司也會為你考慮。

只有做人的這個階段是自己能把握的,再累也還是要好好做。至少一切都是真實的,付出了就能有見到效果。實在受不了的時候可以這樣給自己寬心:老娘終有一天會變成鬼,也就是說眼下這點破事鐵定是會過去的。

《旦旦趣事》中的"驚人之語"是什么意思

"驚人之語":指旦旦說的一些令大人們人震驚的言語。

《旦旦趣事》,作者:陳忠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心是最純潔可愛的,童年有許多天真、幼雅的趣事。同學們還記得那時的自己嗎?

文章通過旦旦生活中常見的四件實例,表現了兒童的天真、童心、童趣、真是妙趣橫生,令人捧腹。進而表達了爺爺和孫子之間的感情,以及由孫子的天真帶給這個家庭的幸福感覺。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22631.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