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登樓的詩句有哪些,登樓的詩意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關于登樓的詩句有哪些,以及登樓的詩意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登高的詩句
1. 有關登高的詩句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處, 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 應傍戰場開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白云紅日入目低,五湖四海皆在望。
此詩是唐伯虎的一首戲詩 登泰山(外三十六首) 清·宋思仁 絕磴千盤近紫穹,最高峰頂獨梯空。 天門依約開金鑰,云路蒼茫掛玉虹。
蔓草久荒秦氏碣,青松多蔭梵王宮。 神州回首斜陽里,九點煙橫一氣中。
乾隆己酉四月登日觀峰 忽見明霞吐海東,天雞初唱五更中。 未收夜色千山黑,漸發晨光萬國紅。
本以精誠通肸□,卻來磅礴看曈昽。 追陪端有三生約,手綰麟符躋碧空。
乾隆己酉八月登日觀峰 夢斷天雞喔,起看旭日升。 遙聞青海沸,瞥見彩云騰。
爛錦飛千丈,金波涌萬棱。 扶桑真有望,放眼快先登。
呵呵。
2. 有關登高的詩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皇甫冉 【登山歌】
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兩處,兩處今何有。煙景滿川原,離人堪白首。
朱放 【九日與楊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會有故不得往因贈之】
欲從攜手登高去,一到門前意已無。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
范燈 【憶長安·九月】
憶長安,九月時,登高望見昆池。上苑初開露菊,芳林正獻霜梨。更想千門萬戶,月明砧杵參差。
劉長卿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
九日登高望,蒼蒼遠樹低。人煙湖草里,山翠縣樓西。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
朱慶馀 【旅中過重陽】
一歲重陽至,羈游在異鄉。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草際飛云片,天涯落雁行。故山籬畔菊
賈島 【登樓】
秋日登高望,涼風吹海初。山川明已久,河漢沒無馀。遠近涯寥夐,高低中太虛。賦因王閣筆,思比謝游疏。 ,今日為誰黃
3. 關于登高的詩句有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處,
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
應傍戰場開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白云紅日入目低,五湖四海皆在望。 此詩是唐伯虎的一首戲詩
4. 關于登高的詩句
1、倚劍登高臺,悠悠送春目。(以上并見《海錄碎事》。)——李賀《句》
2、登高臨舊國,懷古對窮秋。落日鴻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賢不復有,行矣莫淹留。——高適《宋中十首》
3、登高望遠自傷情,柳發花開映古城。全盛已隨流水去,黃鸝空囀舊春聲。——武元衡《登闔閭古城》
4、東風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滿淚痕。愁至獨登高處望,藹然云樹重傷魂。——武元衡《塞上春懷》
5、垂柳鳴黃鸝,關關若求友。春情不可耐,愁殺閨中婦。日暮登高樓,誰憐小垂手。——張琰《春詞二首》
5. 有關登高的詩
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
人世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登飛來峰 王安石 宋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6. 有關登高的詩句有哪些
1.《燕歌行》
年代: 明 作者: 劉基
霜飛動地燕草凋,沙飛石走天蕭條。
江河倒影陵谷搖,白日慘淡晝為宵。
美人迢迢隔云霄,青冥無梯海無橋。
魚枯雁死星芒消,沉沉思君不自憀。
愁如驚風鼓春潮,歲云暮矣山寂寥,梧桐葉落空干條。
昆侖層城阻且遼,蒼梧九疑煙霧遙。
瓊田瑤草芟芃蕘,江蘺澤蘭成艾蕭。
登高望遠肝肺焦,安得羽翼摶長飚?
2.《次陸放翁韻》
年代: 宋 作者: 蘇泂
登高望遠不可無,不可一日不讀書。
予方自委下濕地,君乃獨占高明居。
楊云儻許客載酒,杜陵安得錢買驢。
徐行過君就書讀,頗幸借屋今連閭。
3.《登石閣吟》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一般情意惡難羈,長怕登高望遠時。
今日憑欄異常日,幾回將下又遲遲。
4.《代書寄北海趙充道太博》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自從終鮮罷吟哦,聊為臨風一浩歌。
別易會難情不已,登高望遠興如何。
百年可惜無時再,千里相思事更多。
今日樽罍真北海,況君雅重風不過。
5.《登闔閭古城》
年代: 唐 作者: 武元衡
登高望遠自傷情,柳發花開映古城。全盛已隨流水去,黃鸝空囀舊春聲。
7. 與登高有關的古詩詞名句
張說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孟浩然 【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岑參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崔涂 【送友人】 登高迎送遠,春恨并依依。
不得滄洲信,空看白鶴歸。 申歡 【兜玄國懷歸詩】 風軟景和煦,異香馥林塘。
登高一長望,信美非吾鄉。 李賀 【句】 倚劍登高臺,悠悠送春目。
(以上并見《海錄碎事》。) 張諤 【九日宴】 秋葉風吹黃颯颯,晴云日照白鱗鱗。
歸來得問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幾人。 崔國輔 【九日】 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
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年十七)】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縉 【九日作】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
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皇甫冉 【登山歌】 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兩處,兩處今何有。
煙景滿川原,離人堪白首。 王之渙 【九日送別】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秦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欲強登高無力也,籬邊黃菊為誰開。
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戴叔倫 【湘川野望】 懷王獨與佞人謀,聞道忠臣入亂流。
今日登高望不見,楚云湘水各悠悠。 朱放 【九日與楊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會有故不得往因贈之】 欲從攜手登高去,一到門前意已無。
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 武元衡 【登闔閭古城】 登高望遠自傷情,柳發花開映古城。
全盛已隨流水去,黃鸝空囀舊春聲。 武元衡 【塞上春懷】 東風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滿淚痕。
愁至獨登高處望,藹然云樹重傷魂。 鄭絪 【九日登高懷邵二】 簪茱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
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 羊士諤 【寄裴校書】 登高何處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
惟有樓中好山色,稻畦殘水入秋池。 歐陽詹 【九日廣陵登高懷邵二先輩】 簪萸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
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 白居易 【九日寄行簡】 摘得菊花攜得酒,繞村騎馬思悠悠。
下邽田地平如掌,何處登高望梓州。 白居易 【三月三日登庾樓寄庾三十二】 三日歡游辭曲水,二年愁臥在長沙。
每登高處長相憶,何況茲樓屬庾家。 司空圖 【重陽阻雨】 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
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 司空圖 【九月八日】 已是人間寂寞花,解憐寂寞傍貧家。
老來不得登高看,更甚殘春惜歲華。 司空圖 【白菊三首】 登高可羨少年場,白菊堆邊鬢似霜。
益算更希沾上藥,今朝第七十重陽。 孫逖 【奉和登會昌山應制】 巖磴列云旗,吾君訪道時。
乾行萬物睹,日馭六龍遲。望遠回天顧,登高動睿詞。
愿因山作壽,長保會昌期。 高適 【宋中十首】 登高臨舊國,懷古對窮秋。
落日鴻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賢不復有,行矣莫淹留。
張琰 【春詞二首】 垂柳鳴黃鸝,關關若求友。春情不可耐,愁殺閨中婦。
日暮登高樓,誰憐小垂手。
8. 登高的詩句
張說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孟浩然 【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岑參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時未收長安)】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崔涂 【送友人】 登高迎送遠,春恨并依依。
不得滄洲信,空看白鶴歸。申歡 【兜玄國懷歸詩】 風軟景和煦,異香馥林塘。
登高一長望,信美非吾鄉。李賀 【句】 倚劍登高臺,悠悠送春目。
(以上并見《海錄碎事》。)張諤 【九日宴】 秋葉風吹黃颯颯,晴云日照白鱗鱗。
歸來得問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幾人。崔國輔 【九日】 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
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年十七)】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縉 【九日作】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
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皇甫冉 【登山歌】 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兩處,兩處今何有。
煙景滿川原,離人堪白首。王之渙 【九日送別】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秦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欲強登高無力也,籬邊黃菊為誰開。
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戴叔倫 【湘川野望】 懷王獨與佞人謀,聞道忠臣入亂流。
今日登高望不見,楚云湘水各悠悠。朱放 【九日與楊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會有故不得往因贈之】 欲從攜手登高去,一到門前意已無。
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武元衡 【登闔閭古城】 登高望遠自傷情,柳發花開映古城。
全盛已隨流水去,黃鸝空囀舊春聲。武元衡 【塞上春懷】 東風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滿淚痕。
愁至獨登高處望,藹然云樹重傷魂。鄭絪 【九日登高懷邵二】 簪茱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
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羊士諤 【寄裴校書】 登高何處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
惟有樓中好山色,稻畦殘水入秋池。歐陽詹 【九日廣陵登高懷邵二先輩】 簪萸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
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白居易 【九日寄行簡】 摘得菊花攜得酒,繞村騎馬思悠悠。
下邽田地平如掌,何處登高望梓州。白居易 【三月三日登庾樓寄庾三十二】 三日歡游辭曲水,二年愁臥在長沙。
每登高處長相憶,何況茲樓屬庾家。司空圖 【重陽阻雨】 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
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司空圖 【九月八日】 已是人間寂寞花,解憐寂寞傍貧家。
老來不得登高看,更甚殘春惜歲華。司空圖 【白菊三首】 登高可羨少年場,白菊堆邊鬢似霜。
益算更希沾上藥,今朝第七十重陽。孫逖 【奉和登會昌山應制】 巖磴列云旗,吾君訪道時。
乾行萬物睹,日馭六龍遲。望遠回天顧,登高動睿詞。
愿因山作壽,長保會昌期。高適 【宋中十首】 登高臨舊國,懷古對窮秋。
落日鴻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賢不復有,行矣莫淹留。
張琰 【春詞二首】 垂柳鳴黃鸝,關關若求友。春情不可耐,愁殺閨中婦。
日暮登高樓,誰憐小垂手。
關于登樓的古詩有哪些
1. 關于登樓的古詩句
關于登樓的古詩句 1.有關登樓的詩句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春日登樓懷歸
寇準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
舊業遙清渭,沉思忽自驚。
2.求“登樓”的詩句
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黃鶴樓》
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 樓
作者: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3.登樓詩句
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黃鶴樓》 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 樓 作者: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4.登樓 杜甫中的名句
一、《登樓》中的傳世名句: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二、白話翻譯:瑰麗的成都春景,仿佛涌自天地之間;飄蕩的玉壘浮云,悠悠千年閱盡滄桑。三、名句賞析: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從詩人登樓所見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壯觀,“錦江”、“玉壘”是登樓所見。詩人憑樓遠望,錦江流水挾著蓬勃的春色從天地的邊際洶涌而來,玉壘山上的浮云飄忽起滅,正像古今世勢的風云變幻,詩人聯想到國家動蕩不安的局勢。
上句向空間開拓視野,下句就時間馳騁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來,形成一個闊大悠遠、囊括宇宙的境界,飽含著詩人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和對民族歷史的追懷;而且,登高臨遠,視通八方,獨向西北前線游目騁懷,也透露詩人憂國憂民的無限心事。詩的境界闊大雄渾而無豁落空洞的遺憾。
5.形容秋天登樓的詩句
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
唐 張九齡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檻一長眺,津途多遠情。
思來江山外,望盡煙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來颯衰鬢,孰云飄華纓。
櫪馬苦蜷跼,籠禽念遐征。
歲陰向晼晚,日夕空屏營。
物生貴得性,身累由近名。
內顧覺今是,追嘆何時平。
滿江紅·中秋寄遠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管,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涼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令有愁無應華發。
云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但愿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關于登樓遠眺的詩句
1.古人登樓遠眺的詩
1、登幽州臺歌
【作者】陳子昂 【朝代】唐
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2、《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3、《登鸛雀樓》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三首夠了嗎?
2.登樓遠望的詩句
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黃鶴樓》
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 樓
作者: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3.關于“登高遠望”的詩句有哪些
1、《登高》
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發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2、《登飛來峰》
宋代: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云的塔,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不怕層層浮云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3、《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譯文:
勉強地想要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卻沒有像王弘那樣的人把酒送來。我在遠方想念長安故園中的菊花,這時應正寂寞地在戰場旁邊盛開。
4、《秋登蘭山寄張五 / 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
唐代: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譯文:
面對北山嶺上白云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遠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什么時候你能載酒到這里來,重陽佳節咱們開懷暢飲共醉。
5、《登太白峰》
唐代: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
譯文:
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時分才登上峰巔。太白星向我問候,要為我打開天關。我愿乘那清風而去,飛行于那浮云之間。舉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飛行似乎已無山巒阻礙。一旦離別武功而遠去,什么時候才能回還呢?
4.登樓遠望的詩句
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黃鶴樓》唐 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登 樓 作者:杜甫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關于登樓的詩句
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黃鶴樓》
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 樓
作者: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關于登樓的詩句有哪些
1. 關于登樓的詩句
關于登樓的詩句 1. 求“登樓”的詩句
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黃鶴樓》
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 樓
作者: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2. 關于登樓的古詩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春日登樓懷歸
寇準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
舊業遙清渭,沉思忽自驚。
3. 登樓 詩句
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黃鶴樓》
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 樓
作者: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4. 形容秋天登樓的詩句
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
唐 張九齡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檻一長眺,津途多遠情。
思來江山外,望盡煙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來颯衰鬢,孰云飄華纓。
櫪馬苦蜷跼,籠禽念遐征。
歲陰向晼晚,日夕空屏營。
物生貴得性,身累由近名。
內顧覺今是,追嘆何時平。
滿江紅·中秋寄遠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管,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涼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令有愁無應華發。
云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但愿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關于登樓望湖的詩句古詩
1.關于登樓的詩句
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黃鶴樓》
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 樓
作者: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2.關于登樓的古詩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春日登樓懷歸
寇準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
舊業遙清渭,沉思忽自驚。
3.關于望湖樓的古詩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代: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裴回。
烏菱白芡不論錢,亂系青菰裹綠盤。忽憶嘗新會靈觀,滯留江海得加餐。
獻花游女木蘭橈,細雨斜風濕翠翹。無限芳洲生杜若,吳兒不識楚辭招。
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閑勝暫閑。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
譯文:
烏云上涌,就如墨汁潑下,卻又在天邊露出一段山巒,明麗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飛濺入船。忽然間狂風卷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明媚溫柔。
放生出去的魚鱉追趕著人們來,到處都開著不知誰種的荷花。躺在船里的枕席上可以覺得山在一俯一仰地晃動,飄蕩在風里的船也知道和月亮徘徊留連不已。
湖里生長的烏菱和白芡不用論錢,水中的雕胡米就像包裹在綠盤里。忽然回憶起在會靈觀嘗食新谷之事,如要滯留在江海之上需多進飲食,保重身體啊。
蘭舟上的采蓮女把湖上的荷花采下來送給游人,在細雨斜風里,她們頭上的翠翹被打濕。芳草叢生的小洲上長滿了香草,這些采蓮女又如何能一一認識?
做不到隱居山林,暫時先做個閑官吧,這樣尚可得到長期的悠閑勝過暫時的休閑。我本來就沒有家,不安身在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況就算是故鄉,也沒有像這里這樣優美的湖光山色。
2、《望海樓晚景 / 望湖樓晚景》
宋代:蘇軾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譯文:
大風吹打雨水斜著飄進望海樓,壯麗的景觀應該用華美的辭句來夸贊。風雨過后潮水平靜江海碧澄,時時閃過的電光形成紫金般的龍蛇。
3、《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
宋代:蘇軾
多病休文都瘦損,不堪金帶垂腰。望湖樓上暗香飄。和風春弄袖,明月夜聞簫。
酒醒夢回清漏永,隱床無限更潮。佳人不見董嬌饒。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譯文休文體弱多病身體虛弱,連垂腰的金帶都不堪佩系了。望湖樓上正飄散著花香,春天和煦微風吹拂著衣袖,眼望著皓月當空,耳聽著悠揚簫聲。
酒醉睡去,又從夢中驚醒,正聽見漏壺的長流滴水發出清脆而單調的聲響,倚在床上似乎感到了無比潮濕。身邊的侍酒美人不見了,內心的空虛好像花上的月亮,正在天際空自徘徊,自己竟是空度良宵。
4、《行香子·丹陽寄述古》
宋代:蘇軾
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
故人不見,舊曲重聞。向望湖樓,孤山寺,涌金門。
尋常行處,題詩千首,繡羅衫、與拂紅塵。
別來相憶,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云。
譯文:
正值梅花似雪,飄沾衣襟的時候,和老朋友攜手到城外游春。回憶舊地,處處黯然傷神,無限愁苦。去年的同游之人已不在眼前,每當吟誦舊曲之時,就想起望湖樓、孤山寺、涌金門那些詩酒游樂的地方。
那時游樂所至,都有題詩,不下千首;到如今這些詩上都已落滿了灰塵,得用繡羅衫去拂凈才能看清。自離開杭州后有誰在思念我呢?當然是往日的友人了。還有西湖的明月,錢塘江邊的柳樹,城西南諸山的名勝景物呢!
擴展資料: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覽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樓上喝酒,寫下五首絕句。
《行香子·丹陽寄述古》宋神宗熙寧六年,蘇軾在杭州通判任上。這年十一月,蘇軾因公到常州、潤州視災賑饑,姻親柳瑾附載同行。次年元旦過丹陽,至京口與柳瑾相別。
此詞題為“丹陽寄述古”,據宋人傅藻《東坡紀年錄》,它是蘇軾“自京口還,寄述古作”,則當作于二月由京口至宜興(今屬江蘇)途中,返丹陽之時。
《望海樓晚景》共有五首,這是其中第二首。有人認為,蘇軾詩中的“橫風”、“壯觀”兩句,寫得不夠好。他既說“應須好句夸”,卻不著一字,一轉便轉入“雨過潮平”了。那樣就是大話說過,沒有下文。
《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春。蘇軾臥病彌月,病痊愈后和同僚登上望湖樓賞景,作該詞贈項長官。
4.蘇軾在杭州寫關于望湖樓的詩句至少5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蘇軾謫居杭州期間創作的一組七言絕句,共有5首,其中第一首最為著名
六月二十七日①望湖樓②醉書③
其一:
黑云翻墨④未遮山, 白雨⑤跳珠⑥亂入船。 卷地風⑦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魚鱉逐人來, 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 風船解與月徘徊。
其三:
烏菱白芡不論錢, 亂系青菰裹綠盤。 忽憶嘗新會靈觀, 滯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
獻花游女木蘭橈, 細雨斜風濕翠翹。 無限芳洲生杜若, 吳兒不識楚辭招。
其五:
未成小隱聊中隱, 可得長閑勝暫閑。 我本無家更安往, 故鄉無此好湖山。 ①六月二十七日:宋熙宗五年(公元1072年)當令。 ②望湖樓:在杭州錢塘門外西湖上。 ③醉書:在似醉非醉的情況下寫的詩。 ④黑云翻墨:烏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⑤白雨:白色的雨點。 ⑥跳珠:形容雨點像珍珠一樣跳入水中。 ⑦卷地風:風從地面刮過。 (8).望湖樓:在杭州 西湖邊.地名 ⑨ 水如天:遠遠望去,水天一色,連成一片。
5.關于洞庭湖的古詩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這是一首干謁詩。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長安,寫了這首詩贈當時在相位的張九齡,目的是想得到張的賞識和錄用,只是為了保持一點身分,才寫得那樣委婉,極力泯滅那干謁的痕跡。
秋水盛漲,八月的洞庭湖裝得滿滿的,和岸上幾乎平接。遠遠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塊。開頭兩句,寫得洞庭湖極開朗也極涵渾,汪洋浩闊,與天相接,潤澤著千花萬樹,容納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望洞庭
唐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翻譯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
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四
李白
洞庭湖西秋月輝。 瀟湘江北早鴻飛。
醉客滿船歌白苧。 不知霜露入秋衣。
岳陽樓
李商隱
欲為平生一散愁, 洞庭湖上岳陽樓。
可憐萬里堪乘興, 枉是蛟龍解覆舟。
6.有關洞庭湖的詩句
有關洞庭湖的詩句蠻多的。
《望洞庭》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禹錫。其全文詩句如下: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翻譯】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拭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青青的螺。《咸陽值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
其全文詩句如下: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蒙隔釣船。還似洞庭春水色,曉云將入岳陽天。
【翻譯】咸陽橋上細雨綿綿,像巨大的窗簾懸掛在天空,透過迷茫的雨簾可以看到江上的釣魚船。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連那雨后的云彩也會飄到岳陽城的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說。其全文詩句如下: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翻譯】在巴陵放眼遠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見君山孤零零地飄浮在水上。
我和你分別后就像難和神仙相遇一樣,懷念的心緒如同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遠深長。《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
其全文詩句如下: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翻譯】鏟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讓湘水暢快地四處流淌。這浩瀚的湖水像是無盡的美酒,讓我們開懷暢飲,醉倒在這洞庭秋色中。
《贈少年》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其古詩詞全文如下: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翻譯】江湖漂泊,與君相逢嘆晚,卻苦離恨太多,黃葉飄飄,洞庭風起,心海涌波。
知音酒不醉,夜別淮陰,祝君成功如韓信,月照高樓,心緒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風歌》。《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
其古詩全文如下: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翻譯】南湖的秋水,夜寒無水霧,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銀河上青天。姑且把洞庭湖賒買給月宮嫦娥,再駕船到白云邊上買桂花酒去。
《春夜聞笛》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益。其古詩全文如下: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翻譯】在寒山吹著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謫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
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無數大雁,還沒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飛。《同王徵君湘中有懷》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謂。
其古詩全文如下:八月洞庭秋,瀟湘水北流。還家萬里夢,為客五更愁。
不用開書帙,偏宜上酒樓。故人京洛滿,何日復同游。
【翻譯】八月洞庭湖是一派秋色,瀟水和湘水緩緩北流入洞庭。不能回家鄉,只能在萬里之外做返家之夢。
離家遠游之客五更夢醒,更加寂寞憂愁。不用打開書套,只想登上酒樓。
我的朋友都在長安和洛陽,什么時候能和他們一起暢游。《別舍弟宗一》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柳宗元。
其古詩全文如下:零落殘紅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翻譯】生離死別人間事,殘魂孤影倍傷神;柳江河畔雙垂淚,兄弟涕泣依依情。奸黨弄權離京都,六千里外暫棲身;投荒百越十二載,面容憔悴窮余生。
桂嶺瘴氣山林起,烏云低垂百疫行;欣聞洞庭好,水天浩淼伴前程。聚會惟賴南柯夢,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荊門現,云煙繚繞恍若真。
《咸陽值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其全文詩句如下: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蒙隔釣船。
還似洞庭春水色,曉云將入岳陽天。【翻譯】咸陽橋上細雨綿綿,像巨大的窗簾懸掛在天空,透過迷茫的雨簾可以看到江上的釣魚船。
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連那雨后的云彩也會飄到岳陽城的天。《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孟浩然。
其全文詩句如下: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憾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翻譯】八月洞庭湖水暴漲幾與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輝映迷離難辨。云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想要渡湖卻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時代閑居又覺愧對明君。坐看垂釣之人多么悠閑自在,可惜只能空懷一片羨魚之情。
《登岳陽樓》作者是宋代文學家陳與義。其古詩全文如下: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翻譯】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湖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卷起,樓閣上的招牌靜止不動,登臨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荊州),在湖山黃昏下徘徊。
為避戰亂我奔波三年,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與夏十二登岳陽樓》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
其全文詩句如下: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翻譯】登上岳陽樓,遠望天岳山南面一帶,無邊景色盡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遠方,洞庭湖面浩蕩開闊,**無際。
雁兒高飛,帶走了憂愁苦悶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銜來了團圓美。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