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詞共多少首,宋詞朱淑真的詞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朱淑真詞共多少首,以及宋詞朱淑真的詞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斷腸詞人朱淑真——讀朱淑真詞
斷腸詞人朱淑真——讀朱淑真詞
朱淑真是我國元代以前留下詩詞作品最多(現在收集到的詩有三百二十七首,詞三十一闋),但又被主流文學史忽略的著名才女大詩人。她的命運就如其作品一樣非常不幸。
淑真自號幽棲居士,浙江錢塘人,出生時間比李清照略早五年。
清代大詞學家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說:“宋婦人能詩詞者不少,易安(李清照)為冠,次則朱淑真,次則魏夫人也?!?/p>
朱淑真的詩詞在她在世時就廣被傳抄。她死后五十年左右,安徽宣城人魏仲恭(字端禮)見人傳閱其詩詞,又聽人講述其遭遇,被深深打動,于是盡力收集其詩詞作品,編輯成冊,名曰《斷腸詩集》。后由鄭元佐作注,刊行于世。當時學人孫壽齊在詩集后序中對其有極高的評價:“有如朱淑真,秉嘲風詠月之才,負陽春白雪之句,凡觸物而思,因時而感,形諸歌詠,見于詞章,頃刻立就,一唱三嘆,聽之者多,和之者少,可謂出群之標格矣?!?/p>
做大姑娘剛戀愛時,在一個炎熱的夏日,朱淑真和男朋友在湖邊約會,二人玩得很開心很動情,朱淑真有一闋《清平樂·夏日游湖》記錄此事:
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臺。
這是一闋充滿初戀 *** 又十分大膽直白的詞作,描述了一陣黃梅細雨把相擁相攜的一對青年男女送到了一個僻靜的避雨處,于是二人發生了甜蜜的親熱。事后多情的少女面對妝臺還情酣耳熱。這闋詞也曾被有的人指責為“放蕩”。
但是估計這種甜蜜戀情沒持續多久,他們就被迫分開了。少女朱淑真對此惆悵不已,在《元夜三首·之三》中表達了這種情愁:
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新歡入手愁忙里,舊事驚心憶夢中。但愿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賞燈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會同。
這種無盡的情愁,朱淑真在一闋《生查子》中表露得更真切直白: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今年元
不過這闋詞有人說是歐陽修的,有人說是秦觀的,這些說法我們暫時不必去管它,我們就把它看做是朱淑真的,因為詩和詞寫的是同一情景,抒發的是觸景生情、悵然若失的悲涼之情。
按魏仲恭所作的《斷腸詩集·序》所說,朱淑真在父母包辦之下,“乃嫁為市井民家妻”,意思是成了一個街道小市民的妻子。這種說法后來被多家批評,其實從她本人的詩文中可以看出,朱淑真是嫁了一個為官之人。出嫁之后她就隨丈夫宦游他鄉,她的《春日懷書》云:
從宦東西不自由,親幃千里淚長流。已無鴻雁傳家信,更被杜鵑追客愁。日落鳥歌空美景,花光柳影漫盈眸。高樓惆悵憑欄久,心逐白云南向浮。
詩中表達了隨官人客居北方他鄉的自己并沒有滿足感、幸福感,而是時時地、深深地牽掛著千里之外的家鄉父母親人。杜鵑啼血不如歸去,但她無自由之身,不但不能成行,連借鴻雁傳書都只是奢想。在濃重的鄉愁籠罩下,春天的一切美景:暖融融的太陽、鳥兒的歌唱、盛開的鮮花、如煙的嫩柳都只是空設,都不能入眼,更不能入心,因為朱淑真此時的心思已隨著天上的白云,向南方飄飛著,飄飛著,不知所終。
朱淑真雖然嫁了個當官的夫君,并隨丈夫外任,但她對自己的婚姻并不滿意,她在《愁懷》一詩中把這種難受到幾乎憤怒的情緒表達得很徹底:
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似休生連理枝。滿眼春光 *** 新,花紅柳綠總關情。欲將郁結心頭事,付與黃鸝叫幾聲。
朱淑真對自己婚姻的絕望和悲傷到了無法容忍和控制的程度,這是父母造成的,作為女兒她不能責罵父母,但是這種悲哀痛苦已積聚得太多太多,終于爆發出來,成為對天地造物主的質問和控訴:老天爺你有眼睛,為什么把羽毛色彩完全不同的鷗鷺鴛鴦混在一池之中,難道你看不出它們是不同種類的嗎?催生萬物的東風既然不為鮮花做主,那么也不要生成那些互相纏繞象征愛情的連理枝,免得白白增添無窮無盡的煩惱,滿眼清新,花紅柳綠的春色好像根本沒看見,或者看見了也不在乎我的悲傷和痛苦,它們只是如期而至一片爛漫。唉!唯一可以托付的恐怕是不停地在枝頭叫喚的、善良而多情的黃鸝鳥,請你當我的發言人,幫我把長期郁結在心頭的這些苦楚哀傷講出去吧。
民間俗語說:從來好花無好瓶,美女難嫁好情郎?;蛟唬喊V漢常騎駿馬走,巧妻偏伴拙夫眠。在現實生活中扮演悲劇角色的朱淑真陷入了深深的、無法自拔的不幸婚姻之中,萬般無奈的才女身不由己,只能選擇“我心飛翔”,把所有的哀傷情愁付諸詩詞:
謁金門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舟行即事七首·之六
歲暮天涯客異鄉,扁舟今又渡瀟湘。顰眉獨坐水窗下,淚滴羅衣暗斷腸。
悶懷
黃昏院落雨蕭蕭,獨對孤燈恨氣高。針線懶拈腸自斷,梧桐葉葉剪風刀。
秋夜有感
哭損雙眸斷盡腸,怕黃昏后到昏黃。更堪細雨新秋夜,一點殘燈伴夜長。
減字木蘭花·春怨
獨行獨坐,獨倡獨酬還獨臥。佇立傷神,無奈春寒著摸人。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在朱淑真的《斷腸詩集》中,這類悲悲切切的作品數不勝數,“斷腸”二字在多處出現,她不是一般的傷春悲秋,無病 *** ,不是一般的落花垂淚,多愁善感,而是痛徹心扉的以詩代哭,以淚洗面。
朱淑真為情而生,為情而活,為情而樂,為情而傷,最后為情而死。紅顏命薄,朱淑真成年之后就一直生活在憂愁怨恨之中,至五十歲出頭(也有說是四十多歲)就抑郁而終。一顆明亮的才女詩星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隕落了,留給后人對美好愛情的無限感傷。
朱淑真最著名的20首詩
詞:《清平樂·惱煙撩露》,《減字木蘭花·獨行獨坐》,《蝶戀花·送春》,《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生查子·元夕》(存疑),《菩薩蠻·詠梅》,《生查子·年年玉鏡臺》(存疑)詩:《清晝》,《落花》,《秋夜》,《苦熱聞田夫語有感》,《喜雨》,《秋夜牽情·詠桂·彈壓西風擅眾芳》,《青蓮花》,《黃花》,《梨花》
朱淑貞,生卒年不詳,號幽棲居士,籍貫身世歷來說法不一,一作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而《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祖籍安徽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南宋初年時在世,相傳為朱熹的侄女。
朱淑貞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優裕。幼穎慧,博通經史,能文善畫,精曉音律,尤工詩詞。素有才女之稱。
作品精選: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絳英,春衣初試薄羅輕。風和煙暖燕巢成。小院湘簾閑不卷,曲房朱戶悶長扃。惱人光景又清明。
《蝶戀花·送春》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詞人朱淑真有哪些代表作?
朱淑真斷腸詞全集
朱淑真:宋女作家。號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縣),南宋初年時在世。生于仕宦家庭,相傳因婚嫁不滿,抑郁而終。能畫,通音律。詞多幽怨,流于感傷。也能詩。
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
南宋女詩人朱淑真的詞集有哪些?朱淑真嫁給了誰
朱淑真,南宋女詩人,出生于仕宦世家,是唐宋留存作品最多的女詩人之一。朱淑真在世時,寫了很多的詞集,曾自寫《寫懷二首》,但是在死后失散了,后人看不到完整版,真是可惜。朱淑真詞集是有不少,但是在她過世之后,朱淑真的父母將她生前寫的稿子全部燒毀,導致最后在歷史文辭上,朱淑真的貢獻不可考究,也沒有定論。朱淑真在世時,家境較為富裕,非常聰慧,精通史詩,書畫盡曉,詩詞文筆很好。朱淑真嫁給的是文法小吏,婚后生活很不如意,后人揣測是因為與丈夫才學不平等,心心不相惜,最后抑郁而終。在其過世后,父母焚了她的稿子,其中包括《斷腸集》部分卷集。
朱淑真的詩詞多表達愛情生活,早期有歡快的筆調,也有婉約所以后人也經常講朱淑真與李清照想提并論,還有情致深處的纏綿。但后期很是傷感,筆風很郁悶憂愁,但她的作品里還有很有露骨,大膽的部分的,所有后世人又叫她“紅艷詩人”。朱淑真,值得一提的作品《生查子》詞,引起了當時很多人的爭議,《生查子》到底是歐陽修的還是朱淑真的,這個沒有所謂的結果。朱淑真在藝術上得成就很高,是當時的一代才女,盡管她大量書籍被焚,但是還是有部分流傳下來。比如在孝宗淳熙九年,朱淑真撰《斷腸集》十卷,很是著名,其中八卷廣為后人所流傳。
下樓來,金錢卜落問蒼天,人在何方?恨王孫,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難留。悔當初,吾錯失口,有上交無下交。皂白何須問?分開不用刀,從今莫把仇人靠,千種相思一撇銷。這是宋代女詩人朱淑真的傳世之作。朱淑真,號幽棲居士,生于官宦家庭,后嫁于一個小官僚為妻。這首《斷腸謎》是朱淑真在看清丈夫拈花惹草,錢權為先的真面目后所寫的。這是一首閨怨詩,并且是一首與眾不同的閨怨詩。與眾不同之處有二。第一,這首詞的每一句都是一個字謎,如下樓來,金錢卜落,下字去掉卜便是一。這首詞的十句話分別對應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十個字。第二,這首詞抒發的閨怨并不是憂傷纏綿,凄婉哀怨的閨怨,而是一個女人在被丈夫辜負拋棄后所抒發的悲痛果決,有種刀光劍影,咬牙切齒之感。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去年元夜時》這首詞的作者頗有爭議,有人說這是歐陽修所作,但沒有憑證。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這是朱淑真的作品。這首詞構思獨特,將去年與今年的情景相互對比,將熱鬧喧囂與冷清悲戚相比較,將歡快幸福與凄涼悲傷相交織,形成了更加強烈的對比寫照。由去年的熱鬧歡快反襯突出今年的凄婉哀傷,更加強烈地表達了朱淑真觸景傷情,對物是人非,斗轉星移,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之情,一個少女回首去年熱戀時的情景時,所產生對已逝去的愛情的哀怨,悵惘,悲傷之情。
纖纖新月掛黃昏,人在幽閨欲斷魂。箋素拆封還又改,酒杯慵舉卻重溫。燈花占斷燒心事,羅袖長供挹淚痕。益悔風流多不足,須知恩愛是愁根。這首詞是宋朝著名女詩人朱淑真寫的。朱淑真生于公元1135年,生活在一個官宦之家,自幼聰穎好學,詩詞書畫無所不通,貫通古今,博學多才,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女。朱淑真與李清照齊名,是唐宋時期留下作品最多的女詩人之一。這首《秋夜牽情》是一首閨怨詩,書寫了一個女子在黃昏后,新月剛掛上枝頭時,獨自一人身處深閨的幽怨心情。
一封信拆了又放回去,舉起酒杯又將酒重溫。女子的心事糾結復雜,流下的眼淚用羅袖擦干。最后一句“易悔風流多不足,須知恩愛是愁根?!笔潜臼自姷拿?,畫龍點睛,直抒胸臆,構思巧妙,語言特別。抒發了一個深閨女子在愛情面前,欲語還休,糾結纏綿,哀怨愁苦的思想感情。須知恩愛是愁根這一句直接抒情,表達了詩人想到往日的恩愛情形,所引發的悲傷愁苦的感情。一種說法說朱淑真嫁給了一個品行不良的普通小吏,婚后郁郁不得志,所以詩歌多為抒發閨怨,另一種說法是朱淑真嫁給了一名商人,商人經常外出,所以朱淑真深感怨愁。無論如何,朱淑真因婚姻生活不美滿和諧,后郁郁而終,葬于杭州青芝塢。其代表作品是《斷腸謎》。最為遺憾的是,在朱淑真死后,她的父母焚燒了她的大部分手稿。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眾所周知,朱淑真是一位女詞人,女人都是感情細膩的動物,而朱淑真的詩詞也正如她的感情一般,前期是少女時期對生活的憧憬,詩詞多富有期待祝福的意欲,而婚后由于家庭婚姻的不幸,朱淑真的詩詞風格逐漸發生改變。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該詩全景通過描寫春末下初的景象,前兩句中作者描繪景象時用到了”幽窗””禽噪”這些詞可以看出來作者內心的煩躁之情.原本讓人喜愛的鳥叫聲也使人感到心煩,轉而用了噪一詞,這一詞形象生動的反應了作者內心深處的煩躁之情。
而后兩句更是將之前的煩躁情緒得到了充分的強化, 后兩句將前句中的煩躁不安引得更深入,通過描寫初夏時分海棠花凋謝了,漫天紛飛的柳絮再也不見,日子也變得越來越長,這一切一切的變化都實在給人了一種“困人”的感覺。全詩寄情緒于景物,淡淡幾筆,卻極具感染力。整首詩都是描寫在春盡夏至的景象,單作者卻通過這些簡單景物的描寫,向大家傳遞了一種煩躁,一種不安的情緒。作者作為一個女子除了感情又有什么能夠讓她如此難過呢?感情永遠對于她們是最重要的,當所有的愿望都輪空,最后只能獨自哀傷的時候,縱然是良辰美景在她們看來也都是一片虛無。愛是如此,拋開一切朱淑真還是一個簡單的女人。
朱淑真詞有多少首?
朱淑真(約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詞人,一作淑貞,號幽棲居士。 相傳朱淑真作品為其父母焚毀,后人將其流傳在外的輯成《斷腸集》(詩)2卷,《斷腸詞》1卷及《璇璣圖記》,輾轉相傳,有多種版本。 其詩詞多抒寫個人愛情生活,早期筆調明快,文詞清婉,情致纏綿,后期則憂愁郁悶,頗多幽怨之音,流于感傷,后世人稱之曰“紅艷詩人”。作品藝術上成就頗高,后世常與李清照相提并論。流傳頗廣的《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一闋,長期以來被認為歐陽修所作,其實是當時怕壞了女子的風氣,才將作者改為了歐陽修的。 朱淑真書畫造詣相當高,尤善描繪紅梅翠竹。明代著名畫家杜瓊在朱淑真的《梅竹圖》上曾題道:“觀其筆意詞語皆清婉,……誠閨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明代大畫家沈周在《石田集·題朱淑真畫竹》中說:“繡閣新編寫斷腸,更分殘墨寫瀟湘。”由此可見,其能力非尋常深閨女子可比,當與李清照并駕齊驅。朱淑真,她的詩作受到市民的激賞,卻在死后遭到父母的焚燒(據魏仲恭《斷腸詩集序》)。她顯然是英年早逝的“問題美女作家”。 她的別號是“幽棲居士”,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與李清照齊名,有《斷腸集》存世。從“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愁懷》)來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戀情,被一些學者剝奪著作權。 但是,她的作品還是存有大膽露骨的香艷鏡頭:“但愿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纏綿于情愛連時間也不管了,“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猶如今人當街親吻一般大膽。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彎彎曲,新年新月鉤寒玉。鉤寒玉,鳳鞋兒小,翠眉兒蹙。 鬧蛾雪柳添妝束,燭龍火樹爭馳逐。爭馳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絳英,春衣初試薄羅輕。風和煙暖燕巢成。 春衣初試薄羅輕 小院湘簾閑不卷,曲房朱戶悶長扃。惱人光景又清明。 〖生查子·元夕〗(爭議中)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