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衣怎么解釋,羅衣啥意思
很多朋友對于蘿衣怎么解釋和羅衣啥意思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客家人說的衣蘿隔普通話是什么?
是竹篾編制成的用具,客家籮隔,是一種用竹篾編制成的用具,一般分成兩層面或三層,底層固定,上面幾層是活動的,根據需要可以增加或減少層數,有蓋,通常是成對使用。其制作精細,工藝精湛,篾匠師傅編織完后,買家要請鐵匠師傅在有關部位用鐵加固,再涂上油漆,既美觀又耐用。
白云歌送劉十九歸山,翻譯
詩詠以品藻而非翻譯,翻譯則枯然無味
所以上段鑒賞:
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處處長隨君。
長隨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隨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蘿衣, 白云堪臥君早歸。
這首詩是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送劉十六歸隱湖南所作。詩八句四十二字,因為其中不少詞語的重沓詠歌,便覺得聲韻流轉,情懷搖漾,含意深厚,意境超遠,應當說是歌行中的上品。
這首詩的引人處首先在于一股真情撲人。詩人送劉十六歸隱是飽含著自己的感情的,甚至不妨說,是借劉十六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
天寶初年,李白懷著濟世之志,奉召來到長安,然而長安“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古風》其十五)的政治現實,把他的期望擊得粉碎,因此,不得不使他考慮到將來的去向和歸宿。這時他送友人歸山,不再是對待一般隱逸的感情,而是慘透著同腐敗政治決裂的濃烈情緒,因而感情噴薄而出。
這首詩選用的表情途徑,極為別致。詩命題為“白云歌”,詩中緊緊抓住白云這一形象,展開情懷的抒發。白云向來是和隱者聯系在一起的。南朝時,陶弘景隱于句曲山,齊高帝蕭道成有詔問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詩答說:“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從此白云便與隱者結下不解之緣了。白云自由不羈,高舉脫俗,潔白無瑕,是隱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這首詩直接從白云入手,不需費詞,一下子便把人們帶入清逸高潔的境界。
為了充分利用白云的形象和作用,這首送別詩不再從別的方面申敘離情,只擇取劉十六自秦歸隱于楚的行程落筆。從首句“楚山秦山皆白云”起,這朵白云便與他形影不離,隨他渡湘水,隨他入楚山里,直到末句“白云堪臥君早歸”,祝愿他高臥白云為止,可以說全詩從白云始,以白云終。我們似乎只看到一朵白云的飄浮,而隱者的高潔,隱逸行動的高尚,盡在不言之中。胡應麟說“詩貴清空”,又說“詩主風神”(《詩藪》),這首詩不直寫隱者,也不詠物式地實描白云,而只把它當做隱逸的象征。因此,是隱者,亦是白云;是白云,亦是隱者,真正達到清空高妙,風神瀟灑的境界。方弘靜說:“《白云歌》無詠物句,自是天仙語,他人稍有擬象,即屬凡辭。”是體會到了這一妙處的。
這首歌行運筆極為自然,而自然中又包含匠心。首句稱地,不直言秦、楚,而稱“楚山”、“秦山”,不僅與歸山相應,氣氛諧調,增強隱逸色調;而且古人以為云觸山石而生,自然地引出了白云。擇字之妙,一筆雙關。當詩筆觸及湘水時,隨事生情,點染上“女蘿衣”一句。屈原《九歌·山鬼》云:“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女蘿衣”即代指山鬼。山鬼愛慕有善行好姿的人,“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漢代王逸注云:“所思,謂清潔之士若屈原者也。”這里借用這一故實,意謂湘水對潔身修德之人將以盛情相待,進一步渲染了隱逸地的可愛和歸者之當歸。而隱以屈原喻歸者,又自在言外。末句一個“堪”字包含多少感慨!白云堪臥,也就是市朝不可居。有了這個“堪”字,“君早歸”三字雖極平實,也含有無限堅定的意味了。表現得含蓄深厚,平淡中有鋒芒。
本詩采用了歌體形式來表達傾瀉奔放的感情是十分適宜的。句式上又多用頂真格,即下一句之首重復上一句之尾的詞語,具有民歌復沓歌詠的風味,增加了音節的流美和情意的纏綿,使內容和藝術形式達到和諧的統一。
王寵《自書游包山詩》釋義
旦發胥口,經湖中瞻眺三首。瀛壖委菹藪,地險隘山川。渾沌自太古,泱漭開吳天。仰飲咸池津,俯灌東南偏。龍宮嵑瑰麗,鮫室閟幽玄。孕化晨陽吐,涵虛霄象懸。洪流既漰沛,列嶂亦回延。云標海上闕,石秀鏡中蓮。開冬眷肅氣,落木浩無邊。黃鵠有奇翼,八表恣周旋。儻遇浮丘公,欻忽蓬萊巔。
二。夙有丘壑尚,緬懷鸞鶴蹤。揚帆忽夭矯,赤水驂虬龍。五湖瀉杯掌,三州蕩云胸。金屏匝地軸,玉鏡開天容。秩則四瀆亞,浸維百谷空。丹丘駐日月,瑤草連春冬。絳氣恣縈薄,青霞何復重?仙人蛻化處,千載空芙蓉。咄哉委腐風,絕頂巢孤松。
三。游子戀清暉,舟師謔高浪。水宿濟前湍,蓐食凌窮嶂。云帆詫多奇,霞石非一狀。龍性已難馴,鷗機彌怳蕩。靈妃曳翠旗,川后搴綃帳。蒼茫天地殊,傾洞風濤壯。安流伯禹功,長嘯鴟夷放。昔人巳摧頹,宇宙空俯仰。感往不復朝,追來胡弗暢。縱繞萬壑巔,振衣三島上。彼美戰勝賢,薜蘿遙在望。
過石公山。島嶼屢崩奔,石林突參錯。朝云正吐秀,冬水亦漸涸。槎平熊豹蹬,蜷曲蛟龍蠖。波濤激中洞,嵐靄紛上薄。金膏赤日流,石鏡青天霩。表靈微名圖,延賞諧幽諾。蒼鼠不驚人,丹楓時自落。茲焉可投綸,畢志甘場藿。
入銷夏灣。千山翫回轉,雙闕開嶙峋。圍作玉鏡潭,流水桃花春。雞犬自甲子,衣冠乃秦民。表里重湖阻,丹青四望勻。孤峰表日觀,羣峰摩天垠。波光別駘蕩,霞彩相鮮新。疑觴西王池,誤攀織女津。海鷗戱蘭薄,游鯈瑩心神。牙檣悲昔幸,玉輦罷今廵。榮華無常玩,山水有天眞。塵纓聊以濯,慚爾棹歌人。
登縹緲峰。宵夢升天行,明登縹緲岑。圜海涌鯨脊,大漠冠鰲簮。吳粵倦周覽,乾坤漭浮沈。千巖遞拱帶,萬頃逼侵澄。歊蒸塞靈瀬,氣候異陽陰。寥寥躡云磴,落落捫河參。鵬霄邇靈岳,鳳野開煩襟。偓佺宮中語,蒼虬煙際吟。天衢非阡術,超駕有遐音。覽化自靡足,懷仙傷我心。臨風寄瑤草,遲爾昆山林。
入林屋洞。白鶴已仙去,碧山遺寶符。齋心扣靈闕,企石窺清都。云堂裊撐拄,百人可跏趺。白玉斲隆棟,青蓮緩流蘇。昔人煉液處,床第郁金鋪。石乳累而長,交錯如珊瑚。蛇行屢回互,磬折窮有無。恨乏嵇生識,鳥篆空模糊。時聞神鉦鳴,地底越江湖。冥蒙翳日月,窅窕通蓬壸。悠然遂云臥,心將天與徒。羽毛如可就,千載有龍徂。
丙洞。天傾云日開,日映云門敞。芙蓉秀絕壁,菡萏排仙掌。下窺黯無垠,側眺紛有象。丹藤蔓冰壑,蒼苔蝕銀傍。野鹿浥飛泉,寒兔逃平莽。攀蘿眷仙靈,折麻私向往。訪道空名山,前途浩漭漭。誰令濁世憂,拍我凌云想。
曲巖。乘云欻先登,攀崖紛廣眺。孤峰上寒日,平楚騰余燒。天高風物緊,地回山川竅。饑鼯下陸梁,哀鴻相呌嘯。企石揖云帆,披霞迎海嶠。空水共泛瀾,虛無自參照。林深養谷神,壁仄團景曜。光風爛芝苓,玉髓滋蘿蔦。樵隱自夷猶,末路多奔峭。懷哉甪里公,千春可同調。
毛公壇。石門有遺營,澗道時屢揭。山回谷闕長,地回琳宮閟。近峰郁交青,遙岑蕩虛翠。丹井周前除,云堂儼昔位。毛公颯羽翼,白日翔鸞轡。自非山水靈,胡為異人至。石髓不盈握,圖經滅余字。樵人引蔓行,鹿子銜花戲。蜉蝣不崇朝,浮生漭如寄。荷筱斸黃精,終矣丘園賁。
蔡師玄秀樓與諸友燕集。人龍未逢時,林臥觀元化。抗館碧山隈,伏檻滄浪瀉。連巖象云構,嵌空紛石駕。明霞麗壁珰,濺瀑翻甍瓦。其陰負縹緲,其陽展銷夏。山川恣疑流,乾坤漭高下。滯居慰營謉,散帙豐逸暇。觚管閑時操,觴酌巡時亞。我公坐時疲,樂客窮玄夜。時哉秉燭歡,合坐同所藉。
第四峰登眺。絕壁已天半,回峰猶翠微。磴危尋蘚跡,風引曳云衣。野燒孤煙直,川光落日霏。樵歌渾自好,應飽北山薇。
月。半暝坐西嶺,青天摶月華。長林輕卷霧,迭浪回生霞。落落山河影,飄飄星漢槎。漁師下前瀨,吹篴遍天涯。
酌胡道泉。名泉真乳穴,滴滴滲云膚。白石支丹鼎,青山調水符。靈仙餐玉法,人世獨醒徒。長嘯千林竹,清風來五湖。
望卞山懷劉元瑞。落日賦招隱,懷哉劉伯伶。卞山云不斷,苕水色相新。鸞鶴諧真賞,瑤華贈美人。樵風吹未穩,空隔武林春。
上方寺。山水云門會,林篁石道微。毫光空翠落,花雨瀑泉飛。麋鹿叅金鏡,莓苔積寶衣。浮沈竟何益,轉覺此生非。
巖上人房。巖棲三島隔,林臥五湖流。吐納云霞回,空蒙天地浮。鏡機紛入象,寶思漭窮幽。萬事徒龍蠖,無生安所求。
鹿飲泉。山似屏風迭,溪流鹿飲泉。緣源疲磴滑,掃石愛云鮮。香雨諸天灑,旃林百道穿。清風激天籟,心賞忽泠然。
玄秀樓。山川覽不極,日夕庾公樓。貞觀虛中揭,玄心物外游。十洲何處所,七澤回同流。把酒渾忘我,飄飄只海鷗。
毛公壇往包山寺茂林曲塢山水回互。吾慕餐霞子,高高臥翠微。五云翻石壁,三秀郁金扉。禹穴藏符近,包山擁錫依。氤氳亙十里,牽葉掛蘿衣。
包山寺。百嶺自回合,天開寶樹林。古幢靈影曳,風竹澗泉吟。白石叅龍象,青山習道心。網羅空綣戀,吾意在高深。
蔡師西山草堂。震澤波濤天地回,百花潭水草堂開。即同康樂披云臥,時許侯芭問字來。南極客星浮禹穴,中霄海日見徂徠。山林鐘鼎渾何礙,白石長歌空自哀。
林屋道中。海嶠云霞虛翠屏,閬風吹袂采真行。壸中樓閣天齊動,石上瑤華冬自榮。遂有浮丘來馭鶴,似聞子晉解吹笙。金庭玉柱千年閟,日月崢嶸媿此生。
灣中覽古。帝子樓船天上來,諸宮巒殿海中回。山河錦繡千年觀,歌舞風塵萬壑哀。澤國魚龍吟落日,荊蠻云物悵登臺。茫茫今古渾無賴,直北長安首重回。
縹緲絕頂。絕頂親攀日月行,五湖如帶自回縈。山川歷歷分南服,今古茫茫混太清。萬里風煙臨海嶠,百年身世愴浮萍。未驂鸞鶴云車遠,兀坐松杉濁酒傾
款識:庚辰歲游包山,有包山集,距今丁亥八年矣。追憶勝事,歷歷猶耳目間也。九月望日,偶書諸作,時在石湖禪院,王寵識。
鈐印:王寵私印(白)履吉之印(白)大雅堂(朱)
鑒藏印:子京父印(朱)墨林山人(白)黃氏褱蘐堂藏(朱)文根審定(朱)讀漢書樓(朱)
梅州蘿衣塔是怎么回事,聽說很邪門。
是羅依塔 。羅依是一個小地方名字 。那個塔很破舊了 。坐落在梅江邊上 。總共9層 。到現在為止頂上3層都已經垮掉一半 ,整座塔都長滿苔蘚 。邪不邪還真沒聽說過 。我知道的就這些啦 。
《采樵作》古詩賞析
作品介紹
《采樵作》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59卷第47首。
原文
采樵作
作者:唐·孟浩然
采樵人深山,山深樹重疊。
橋崩臥槎擁,路險垂藤接。
日落伴將稀,山風拂蘿衣。
長歌負輕策,平野望煙歸。
注釋
①槎:竹木筏。
②蘿:全詩校“一作薛。”《楚辭·九歌·山鬼》:“被薛荔兮帶女蘿。”后以薛蘿指隱者之服。
③策:木細枝。《方言》二:“木細枝謂之杪,燕之北鄙、朝鮮例水之間謂之策。”
作者介紹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他主要寫山水詩,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寫政治詩與邊塞游俠詩,后期主要寫山水詩。其詩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也有他在登臨游覽家鄉一帶的萬山、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還有少數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詩中取材的地域范圍相當廣大。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繁體對照
全唐詩卷159_47采樵作孟浩然
采樵人深山,山深樹重疊。
橋崩臥差擁,路險垂藤接。
日落伴將稀,山風拂蘿衣。
長歌負輕策,平野望煙歸。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