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的詩詞如何,南唐后主最后一首詩
很多朋友對于南唐后主的詩詞如何和南唐后主最后一首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南唐后主李煜的詩詞有什么特點?
他前期的詞風格綺麗柔靡,不脫“花間”習氣。 根據內容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描寫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和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薩蠻》《相見歡》 。
他后期的詞由于生活的巨變,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語始工”。
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柳永等所謂的“婉約”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至于其語句的清麗,更是空前絕后的了。如《虞美人》,《浪淘沙令》。
擴展資料:
李煜的詩詞,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內容上,可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風格綺麗柔靡,雖不脫花間派習氣。
但在人物、場景的描寫上較花間詞人有較大的藝術概括力量,在部分詞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哀婉凄涼,意境深遠,極富藝術感染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的詩詞有什么特點
一、特點:
1、按照階段李煜的詩詞基本上分為兩個階段:
① 在亡國之前,他的詩詞基本上都是香艷瑰麗的艷詞,比如《玉樓春》里的“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都是他和自己的姬妾美人尋歡作樂時的興起之詞。
②亡國之后,他的詞都是傷春悲秋、充滿離愁之恨。如《虞美人》、《浪淘沙》等。
2、具體特點:
① 直抒胸臆,略無諱飾,表現從生活里得來的真情實感,毫無矯揉造作之態。在表現手法上多用白描,明白率直,改變了晚唐以來不少詞人慣用的曲折隱晦的手法。周濟說:“李后主詞如生馬駒,不受控捉”,并稱贊它“粗服亂頭,不掩國色”(《介存齋論詞雜著》);王國維也稱他有“赤子之心”,“真所謂以血書者也”(《人間詞話》),都是指的這一特色。
②有很高的藝術概括力,通過具體的意境、形象,表現出人生中某種具有典型意義的感受、意緒和體驗(主要是愁和恨),因而能引起異時異地雖然具體的生活遭遇不同卻同具愁和恨感情的人的共鳴。例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平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對于那種離恨愁腸纏綿郁結、深遠不絕的描寫,就具有很高的典型性和概括力,能道出各種各樣抱愁懷恨的人們的共同感受。
③通過具體的形象來寫人、寫景、寫情,不流于空泛,使讀者讀來可感可觸,特別是對一些抽象而難于捕捉的思緒情懷,因為寫得非常具體生動,就能觸發讀者的聯想,大大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④語言自然、精煉、明凈,在古典詩詞中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不少詞句,明白如話,似脫口而出,實際是經過精心的提煉而不露一點痕跡,流暢而富于情韻,明凈而含蘊豐富,不淺、不露、不生、不澀。
二、簡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后一位國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授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贈太師,追封吳王。世稱南唐后主、李后主。
南唐后主李煜詩詞
南唐后主李煜詩詞如下:
《蝶戀花》
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云來去.桃李依依春暗度,
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晌貪歡.
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江春水向東流.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夢中。
《長相思》
—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鞠花開,鞠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簾風月閑。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髯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
—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南唐后主李煜的經典詩詞
導語:李煜是南唐后主,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他的.詞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李煜的經典詩詞,歡迎閱讀。
《蝶戀花》
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云來去.桃李依依春暗度,
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長相思》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鞠花開,鞠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浣溪紗》
轉燭飄蓬一夢歸,欲尋陳跡悵人非,天教心愿與身違。
待月池臺空逝水,蔭花樓閣謾斜暉,登臨不惜更沾衣。
《謝新恩庭》
空客散人歸后,畫堂半掩珠簾.林風淅淅夜厭厭。小樓新月,回首自纖纖。
春光鎮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窮?金窗力困起還慵。一聲羌笛,驚起醉怡容。
《呈鄭王十二弟》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南唐后主李煜的經典詩詞有哪些?
1、《長相思·一重山》是南唐詞人李煜的作品,抒發了一位思婦對離人的無限思愁。這首詞句句寫思婦“秋怨”,“秋怨”二字卻深藏不露。該詞對思婦的外貌、形象、神態、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側重于表現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現其胸中之情,用筆極其空靈。
2、《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詞作。這首詞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間,抒發了由天子降為臣虜后難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對南唐故國故都的深切眷念。
3、《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是南唐后主李煜降宋后的詞作。此詞上片寫南唐曾有的繁華,不曾經歷過戰亂的侵擾,是以寫景來歌頌與禮贊作者心中的祖國;下片以寫實的筆法描寫出這三千里山河的美麗國家頃刻覆亡,寫出國破的慘狀與凄情。
4、《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詞作。此詞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它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表面上是傷春詠別,實質上是抒寫“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深切悲慨。
5、《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這首詞是詞人從一個亡國之君的立場和思想感情來寫他追懷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詞中以直抒悲懷領起,繼之以一系列鮮明的圖景。
李后主李煜,他的詩詞有怎樣的風格?
后主李煜可以說是晚唐時期極為著名的一位詩人,雖然其沉迷詩畫,導致了南唐的滅亡,并不是一個合格的君主。但是這也造就了他在文學藝術上的成就,甚至被贊譽為”后主樂府為宋一代開山“,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詩詞風格有以下兩點:第一在詞的內容上,鮮明地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二在詞的表達藝術上,具有極強的感情抒發。一、鮮明地劃分為兩個階段
李煜的詞的兩個階段也就是亡國前以及亡國之后,亡國前他所寫的詞多描寫的是自身的奢華生活,燈紅酒綠、歌舞升平,表現的是宮廷中的宴飲之樂。
但也是因為自身的親身經歷與自己身為君王的豪放氣派,在寫這種宮廷詞時,描寫的格局也能更大更細膩。此外,在這一時期,李煜也有表達傷感之情的作品,比如《清平樂》。
而到了亡國之后,李煜的寫作風格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在這個階段,他在詞中所描寫的都是亡國的痛楚、被囚的悲傷與恥辱。這個階段的詞,多采用對比的手法,通過回憶往昔的奢靡而突出當前的愁緒,從而感嘆時空變遷,強烈地表現出自己的痛楚之情。但李煜此時的眼界還是有所局限,沒有強烈的共情能力,他只看到了個人往昔不再,卻無法發現整個社會的悲苦。
二、具有極強的感情抒發
李煜的詞無論是在亡國前或是亡國之后,都注重于自身情感的表達,就像在描寫宴飲之樂,他也會將情感暗含于詞之中,而不是簡單描寫宮廷生活,而在亡國之后,其悲傷情感的流露更是極為強烈。可以說是李煜的詞突破了詞最初的限定,不再僅僅是應和之作。他有了自身的情感,也讓詞可以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得到細細的品味。
南唐后主的詩詞如何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南唐后主最后一首詩、南唐后主的詩詞如何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