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紹翁還有哪些詩,葉紹翁的詩還有什么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葉紹翁還有哪些詩,以及葉紹翁的詩還有什么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葉紹翁的詩都有哪些?
夜書所見
【南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龍泉(今屬浙江)人,南宋中期著名詩人。他曾一度在南宋朝廷做過小官,但是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隱居在西湖之濱。《夜書所見》與《游園不值》是他的代表作,并雙雙入選小學語文課本。
詩人的感覺本就敏銳,何況又漂泊在外,那他的感覺更會加倍敏銳。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詩就說“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劉禹錫《秋風引》詩也說“秋風入庭樹,孤客最先聞。”難怪葉紹翁也要說“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了。
《淮南子·說山訓》上說“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不知怎的,我直覺地認為,這“一葉”定是梧桐樹葉,就像張耒《七夕歌》所說“人間一葉梧桐飄”。為什么詩人聽到秋風之聲,就要動起“客情”來呢?原來,秋風乍起,梧桐落葉歸根。落葉尚能歸根,而詩人卻還漂泊他鄉。此時,聽到梧桐葉在秋風中蕭蕭作響,他又怎能不起思鄉之情呢?
因為“鄉心正無限”,所以詩人在船上輾轉反側,直到深夜,還無法入睡。這時,他隱約看到岸邊人家的籬笆邊有一盞燈籠。這首詩的題目雖叫“夜書所見”,其實,詩人真正看到的,也不過只有籬笆邊的這一盞燈而已。為什么這么說呢?你看,“蕭蕭梧葉送寒聲”是詩人所聞;“江上秋風動客情”是詩人所思;“夜深籬落一燈明”是詩人所見;“知有兒童挑促織”是詩人所猜。然而,詩人看到籬笆邊的燈籠,為什么會那么肯定地猜測“知有兒童挑促織”呢?大概,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打著燈籠在籬笆邊捉蟋蟀,也是詩人小時在自家籬笆邊干慣的營生吧!正因為如此,詩人仿佛穿越了時空,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也正提著一盞明燈在自家籬笆邊“挑促織”。所以,他的思鄉之情就更濃了!
總之,詩人因為聽到江邊的“蕭蕭梧葉”之聲,惹起了自己的思鄉之情;又因為思鄉心切,導致自己夜不能寐;再因為深夜不能入睡,偶然看到岸邊人家籬笆邊的一盞明燈;因為“夜深籬落”的這盞明燈,詩人便猜測是這家的兒童正在“挑促織”;又因而想起小時候在自家籬笆邊“挑促織”的自己,所以他的思鄉之情就更濃了,也就更夜不能寐了。不過,為了押韻的緣故,詩人便把本應放在末尾的“知有兒童挑促織”一句挪到了如今第三句的位置上。如此一來,先出示結果,后解釋原因,讓詩平添了一重曲折。
《宋詩三百首》中,金性堯先生在葉紹翁《夜書所見》下的“說明”里寫道:“作者從籬落燈火上,知道兒童在捉蟋蟀,亦見得詩人猶有童心,平時這些兒時的小事想必在他心里常常跳動著。”正與我的感受不謀而合。我雖不是英雄,卻頗有“所見略同”的興奮,以及“他鄉遇故知”的喜悅。
葉紹翁的詩有哪些?
葉紹翁的詩歌,從內容上看,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交游,包括贈詩、和詩,如《贈陳宗之二首》、《九日呈真直院》、《敬陪直院右史上已后一日西齋之集》、《寄湖上黃教》、《寄趙眉翁二首》等。這類詩歌大約有14首。這些詩歌,有的贊揚對方的情操,有的寓有自己不得志的情思。如《葛天民隱居》:“種竹成新列,移蘭即舊陰。老鐺猶有耳,古柳已無心。得句添杯滿,貪爐到夜深。篝燈聊點校,春水沒衣砧。”寫葛天民的隱居生活。又如《寄趙眉翁二首》之二:“君王未肯賜西湖,鷗鷺叢中借地居。憔悴風姿今釣叟,癡心猶望故人書。”詩中以“憔悴釣叟”自居,言自己隱居狀況,意味悠長。
第二,游歷及見聞,包括隱居生活、歌詠山水等。如《西湖秋晚》、《煙村》、《野蝶》、《夜書所見》、《幽居書事》、《游園不值》、《寓居》等。這類詩歌大約有33首,占去全部詩歌的一大半。這些詩歌,有的純粹寫景,了無深意。如《煙村》:隱隱煙村聞犬吠,欲尋尋不見人家。只於橋斷溪回處,流出碧桃三數花。即景所見,新鮮活潑,但意境不深。有的即景抒情,較為含蓄蘊藉,如《西湖秋晚》:“愛山不買城中地,畏客長撐屋后船。荷葉無多秋事晚,又同鷗鷺過殘年。”從敗荷殘年等詩意中透露出隱居生活的孤寂意緒。有的詩歌語意雙關,如《野蝶》:“銀為須翅粉為肌,驅役春風不解肥。桃李上林無分到,可憐卻傍菜花飛。”雖然是詠蝶,但感慨自身的意圖頗為明顯。另外,在隱居生活中,有幾首反映農村生活的詩歌,如《田家三詠》,生活氣息很濃。錢鐘書的《宋詩選注》選了葉紹翁的詩歌五首,其中就包括《田家三詠》。
第三,除了上述兩個方面外,葉紹翁還有少數幾首詠史登臨之作,如《漢武帝》、《題鄂王墓》、《謁半山祠》、《石頭感古》等。《題鄂王墓》是詠抗金名將岳飛的詩歌,詩人表達了“英雄堪恨復堪憐”的感情。《謁半山祠》詠王安石變法事,對王提出了委婉的批評。
來源:文教資料
葉紹翁最有名的詩有哪些?
1、葉紹翁最有名的七言絕句是《游園不值》;
游園不值
南宋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2、還有另外幾首,為你奉上,請參考:
田家三詠
南宋 葉紹翁
抱兒更送田頭飯,
畫鬢濃調灶額煙。
爭信春風紅袖女,
綠楊庭院正秋千。
嘉興界
南宋 葉紹翁
平野無山見盡天,
九分蘆葦一分煙。
悠悠綠水分枝港,
撐出南鄰放鴨船
夜書所見
南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詩人葉紹翁有哪些詩
葉紹翁是江湖詩派詩人,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佳,那么大家知道哪些他的詩歌呢?接下來我搜集了詩人葉紹翁有哪些詩,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詩人葉紹翁有哪些詩
游園不值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夜書所見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嘉興界
平野無山見盡天,九分蘆葦一分煙。
悠悠綠水分枝港,撐出南鄰放鴨船。
和葛天民呈吳韜仲韻賦其庭館所有
江遠潮痕細,城回路勢斜。
竹行穿砌筍,風墮過墻花。
篆葉蟲留字,銜泥燕理家。
主人清到骨,相對只杯茶。
敬陪直院右史上已后一日西齋之集
清時天上詔書稀,曲水從游許布衣。
插羽滿浮寒食酒,倚欄同憶故山薇。
碧桃繞觀春風靜,柔櫨搖汀夕照微。
慨想蘭亭如昨日,沙鷗飛下釣錢磯。
田家三詠(其一)
織籬為界編紅槿,排石成橋接斷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間茅屋兩池菱。
田家三詠(其二)
田因水壞秧重插,家為蠶忙戶緊關。
黃犢歸來莎草闊,綠桑采盡竹梯閑。
田家三詠(其三)
抱兒更送田頭飯,畫鬢濃調灶額煙。
爭信春風紅袖女,綠楊庭院正秋千。
漢武帝
殿號長秋花寂寂,臺名思子草茫茫。
尚無人世團圞樂,枉認蓬萊作帝鄉。
表忠觀韓小官人
觀里韓風子,無心似有靈。
繞廊時自語,捫虱故忘形。
午暴松檐暖,晨餐柏葉青。
客來知有饋,迎笑立中庭。
出北關二里
脫衣命仆洗塵埃,籬落人家未見梅。
出得城門能幾步,船頭便有白鷗來。
大滌山
倦身只欲臥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風凜凜四時秋。
虎巖月澹迷仙路,龍洞云深透別州。
九鎖青山元不鎖,碧桃開后更來游。
登謝屐亭贈謝行之
君家靈運有山癖,平生費卻幾緉屐。
從人喚渠作山賊,內史風流定誰識。
西窗小憩足力疲,夢賦池塘春草詩。
只今屐朽詩不朽,五字句法誰人追。
天臺覽遍興未已,天竺山前聽流水。
秦人稱帝魯連恥,寧向蒼苔留屐齒。
乙庵是渠幾世孫,登山認得屐齒痕。
摩挲苔石坐良久,便欲老此巖之根。
吾儂勸渠且歸去,請君更學遙遙祖。
遙遙之祖定阿誰,曾出東山作霖雨。
訪隱者(其一)
開門迎客著山袍,井畔獼猴一樹桃。
兒向草間尋落果,妻從墻角過香醪。
舊栽松子今能大,新起茅堂不甚高。
歷遍貴游無此味,韭和春雨筍和糟。
訪隱者(其二)
不作王門夢,來敲隱者關。
童先孤鶴化,云伴一身閑。
礙筍新移路,低墻為看山。
幾回松下去,鋤得茯苓還。
賦葛天民栽葦
葉礙漁舟入,叢分水國寬。
低回藏鷺渚,仿佛釣魚竿。
蕩戶和萍送,溪翁當竹看。
所憐如許節,不耐雪霜寒。
葛天民隱居
種竹成新列,移蘭即舊陰。
老鐺猶有耳,古柳已無心。
得句添杯滿,貪爐到夜深。
篝燈聊點校,春水沒衣砧。
貴游
五陵年少盡風流,十日安排一日游。
林下幽人差省事,筆床茶灶便登舟。
過崇德
野塍泉自注,斷岸柳空存。
雨霽云開塔,船過犬吠門。
柴扉斜著水,草逕別通村。
翻羨田家樂,盈盈老瓦盆。
寄湖上黃教
門幽緣近寺,官冷未成家。
樓借山為障,風吹水作花。
詩方酬北磵,經又節南華。
聞說新雛鳳,賓來解喚茶。
寄趙眉翁(其一)
兩度馳書未報音,溫陵尺紙定千金。
多應驛使曾相訪,短艇煙波無處尋。
寄趙眉翁(其二)
君王未肯賜西湖,鷗鷺叢中借地居。
憔悴風姿今釣叟,癡心猶望故人書。
九日呈真直院
秋負吹客客思家,破帽從渠自在斜。
腸斷故山歸未得,借人籬落種黃花。
鷺
無事時來立葑田,幾回驚去為歸船。
霜姿不特他人愛,照影滄波亦自憐。
幽居書事
客開雙佛塔,水繞數魚家。
酒剩沾鄰里,時平買釣車。
童閑唯伴鶴,樹老自成槎。
枕上關心事,侵晨掃落花。
寓居(其一)
云補青山缺,琴銷白日長。
鷗從雨外沒,蛇入樹間藏。
客久衣常黑,童蠻發半黃。
螢多鄰舍少,此意自凄涼。
寓居(其二)
無酒難留客,借書方入城。
洗衣知水落,貪睡畏窗明。
野竹藤纏殺,枯枝草寄生。
十年林下隱,差覺世緣輕。
贊洞賓像
捻吟髭,劍在前。
心中月,天上圓。
贈陳宗之(其一)
官河深水綠悠悠,門外梧桐數葉秋。
中有武林陳學士,吟詩銷遣一生愁。
贈陳宗之(其二)
十載京塵染布衣,西湖煙雨與心違。
隨車尚有書千卷,擬向君家賣卻歸。
貓圖
醉薄荷,撲蟬蛾。
主人家,奈鼠何。
青溪閣
江總能文士,空貽狎客名。
舊基荒草占,廢圃野人耕。
古柳無多樹,新蟬第一聲。
青溪固亡恙,依舊與孤城。
秋日游龍井
引道煩雙鶴,攜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語水聲中。
不雨云常濕,無霜葉自紅。
我來何所事,端為聽松風。
賞梅
梅花宜雪猶宜月,水畔山邊更自奇。
十四字傳和靖后,又傳君際五言詩。
石頭感古
夷甫諸人者,龜趺已故丘。
但能揮玉塵,不解冠兜鍪。
正朔從江左,經營僅石頭。
中原雖可望,不忍上層樓。
苔錢
家貧地上卻錢流,朽貫年深不可收。
若使用之堪買爵,等閑門巷亦封侯。
題孫端甫別墅
幽居地僻少人知,野水春風枳樹籬。
檢歷預尋移竹日,題墻閑記種花時。
堪嗤狡兔須三窟,只學鷦鷯占一枝。
凈掃綠苔斟濁酒,鄰家吹過野棠梨。
紙帳
五色流蘇不用垂,楮衾木枕更相宜。
高眠但許留禪客,低唱應難著侍兒。
白似雪窗微霽后,暖於酒力半醺時。
蒲團靜學觀身法,歲晚工夫要自知。
舟次崇德
倦身只合臥家林,客里消磨感慨心。
水國逢春梅未見,山城到午霧猶深。
地名不記維舟問,酒味曾諳入巷尋。
泛宅浮家何日了,莊頭栽竹已成陰。
田舍小憩
犬馴迎且吠,兒小笑還啼。
櫻熟施魚網,桑空臥竹梯。
枯枝禽啄折,野草鹿眠低。
屋后登山路,牛欄更向西。
聞頂山徐道人改卜
先生新卜宅,只許白云知。
野蜜和峰割,巖花帶蝶移。
坐諳苔石穩,醉忘木橋危。
屋后寒梅放,因風寄一枝。
西湖秋晚
愛山不買城中地,畏客長撐屋后船。
荷葉無多秋事晚,又同鷗鷺過殘年。
西溪
一條橫木過前溪,村女齊登采葉梯。
獨立衡門春雨細,白雞飛上樹梢啼。
仙興
金書宮殿玉闌干,雪瀑泉飛洞口寒。
日暮仙翁騎鶴去,碧桃花滿石棋盤。
煙村
隱隱煙村聞犬吠,欲尋尋不見人家。
只於橋斷溪回處,流出碧桃三數花。
野蝶
銀為須翅粉為肌,驅役春風不解肥。
桃李上林無分到,可憐卻傍菜花飛。
謁半山祠
歸去田疇問老農,力行新法竟何功。
已知供佛追前過,尚惜修書謝數公。
塑像難陪夫子壁,古祠誰訪覺王宮。
都來二百年間事,燕麥戎葵幾度風。
宜對亭
講罷閑來立矮闌,袈裟衣薄翠光寒。
請師莫起云屏想,只作當年面壁看。
葉紹翁簡介
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南宋中期詩人。龍泉人,其祖籍浦城,原姓為李,祖父李穎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進士,曾任職處州刑曹,后知余姚。于建炎三年,穎士抗金有功,升職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來因為趙鼎的黨事,受到連累被貶。紹翁也因祖父關系而受到連累,家業逐漸中衰,少時后嗣于龍泉(今屬浙江麗水)葉氏。在光宗至寧宗期間,在朝廷任職小官,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真德秀交往甚密,與葛天民互相酬唱。
其代表作《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歷來為人們所傳誦。其他的詩比如《夜書所見》寫兒童夜挑促織,景象鮮明,反襯出客中的孤寂;《嘉興界》寫江南水鄉景色,頗饒風味;《田家三詠》寫田家的生活片斷,平易含蓄,詞淡意遠,耐人尋味。另外,周密《齊東野語》載其詠史詩《漢武帝》一首,頗盡諷刺揶揄之能事。 葉紹翁的詩集有《靖逸小集》,《南宋群賢小集》本。他的別著《四朝聞見錄》,雜敘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軼事,頗具備史料價值,有《知不足齋叢書》本、《叢書集成》本。
《游園不值》賞析
《游園不值》這一首七言絕句,描寫了作者游園不成,紅杏出墻的動人情景。不但表現了春天有著不能壓抑的生機,而且流露出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描寫出田園風光的幽靜安逸、舒適愜意。這一首詩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切美好、充滿生命的'新鮮事物,必須按照客觀規律發展,任何外力都無法阻擋。
此詩所寫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風輕、陽光明媚的時節。詩人乘興來到一座小小花園的門前,想看看園里的花木。他輕輕敲了幾下柴門,沒有反響;又敲了幾下,還是沒人應聲。詩人猜想,大概是怕園里的滿地青苔被人踐踏,所以閉門謝客的。詩人在花園外面尋思著,徘徊著,很是掃興。他在無可奈何、正準備離去時,抬頭之間,忽見墻上一枝盛開的紅杏花探出頭來。“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詩人從一枝盛開的紅杏花,領略到滿園熱鬧的春色,感受到滿天絢麗的春光,總算是不虛此行了。
從詩意看,門前長有青苔,足見這座花園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門很久,無人答應,更是冷清,可是紅杏出墻,仍然把滿園春色透露了出來。從冷寂中寫出繁華,這就使人感到一種意外的喜悅。
這一首詩在寫作上有很多好處。其一是寫春景而抓住了特點,突出了重點”。陸游《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靄浮。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用“楊柳”的金黃、嫩綠來襯托“紅杏”的艷麗,可謂善于突出重點。葉紹翁這一首詩應是從陸游詩中脫胎而來,用一“出”字把紅杏擬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點,突出了重點。
其二是“以少總多”,含蓄蘊藉。比如“一枝紅杏”就是“滿園春色”具體而集中的表現,一枝紅杏就代表了墻內百花。
其三是景中有情,詩中有人,而且是優美的情、高潔的人。門雖設而常關,“小扣柴扉”又“久不開”,其人懶于社交,無心利祿,已不言可知。門雖常關,而滿園春色卻溢于墻外,其人怡情自然,豐神俊朗,更動人遐思。
其四是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夠引起許多聯想,從而給人以哲理的啟示和精神的鼓舞。“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春色在這么一“關”一“出”之間,沖破圍墻,溢出園外,顯示出一種蓬蓬勃勃、關鎖不住的生命力度。后人更賦予這兩句詩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會沖破重重困難,脫穎而出,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這兩句詩也便獲得了新的生命,流傳不絕。
葉紹翁寫的詩有哪些
一、葉紹翁寫的詩
1.游園不值
宋代: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2.夜書所見
宋代: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3.煙村
宋代:葉紹翁
隱隱煙村聞犬吠,欲尋尋不見人家。
只於橋斷溪回處,流出碧桃三數花。
4.秋日游龍井
宋代:葉紹翁
引道煩雙鶴,攜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語水聲中。
不雨云常濕,無霜葉自紅。
我來何所事,端為聽松風。
5.嘉興界
宋代:葉紹翁
平野無山見盡天,九分蘆葦一分煙。
悠悠綠水分枝港,撐出南鄰放鴨船。
二、葉紹翁簡介
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龍泉(今浙江龍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南宋中期詩人。
葉紹翁原姓李,后因受祖父李穎士牽連,家業中衰,少時即嗣于龍泉葉氏。宋光宗至宋寧宗期間,曾在朝廷做小官,與真德秀過從甚密。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又與葛天民互相酬唱。
三、代表作品
葉紹翁著有《四朝聞見錄》,補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庫全書》。詩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補遺》,其詩語言清新,意境高遠,屬江湖詩派風格。
關于葉紹翁還有哪些詩和葉紹翁的詩還有什么詩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