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祜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張祜詩人簡介)
很多朋友對于張祜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和張祜詩人簡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張祜是哪個朝代的 張祜的簡介
1、張祜是唐代的人。
2、張祜(hù)(約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臺市清河縣)人,詩人。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可謂是中晚唐時期的一個著名詩人,他的圈中好友有被稱為“小杜”的杜牧,不過“小李”的名字被李商隱占有了。
3、張祜狂放不羈,仗劍走江湖,浪跡天涯間;他詩風浪漫,家世顯赫,真乃名士風流;他才情極高,卻遭人嫉妒,放逐于山水之中。他是李白的堅定追隨者,狂熱腦殘粉,他叫張祜,在文壇中小有名氣。《宮詞》是張祜最出名的作品之一。這首詩寫得很悲傷,記錄了一個宮女在宮中凄涼哀怨的情景,杜牧曾評價“可憐故國三千里,虛唱歌詞滿六宮"。
張祜是哪個朝代的人
張祜是唐朝的人。張祜(約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人,詩人。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早年曾寓居姑蘇。長慶中,令狐楚表薦之,不報。辟諸侯府,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寓居,愛丹陽曲阿地,隱居以終。
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詩集作品:
1、《題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
2、《宮詞》
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憐。新聲何處唱,腸斷李延年。
3、《何滿子》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4、《題上饒亭》
溪亭拂一琴,促軫坐披衿。夜月水南寺,秋風城外砧。
早霜紅葉靜,新雨碧潭深。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
張祜是哪個朝代的人?
張祜是唐代的人。
張祜(hù)(約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臺市清河縣)人,詩人。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可謂是中晚唐時期的一個著名詩人,他的圈中好友有被稱為“小杜”的杜牧,不過“小李”的名字被李商隱占有了。
人物特點:
張祜狂放不羈,仗劍走江湖,浪跡天涯間;他詩風浪漫,家世顯赫,真乃名士風流;他才情極高,卻遭人嫉妒,放逐于山水之中。他是李白的堅定追隨者,狂熱腦殘粉,他叫張祜,在文壇中小有名氣。《宮詞》是張祜最出名的作品之一。這首詩寫得很悲傷,記錄了一個宮女在宮中凄涼哀怨的情景,杜牧曾評價“可憐故國三千里,虛唱歌詞滿六宮"。
張祜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張祜(約785—849?), 字承吉,唐代河北道清河郡(757年改為貝州)(今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人,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初寓姑蘇(今江蘇蘇州),后至長安,長慶中令狐楚表薦之,不報。辟諸侯府,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愛丹陽曲阿地,隱居以終,生卒年已不可考。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張祜是什么朝代的
唐朝的。
張祜(約785—849?),字承吉,唐詩人,清河東武城(今邢臺清河)人。初寓姑蘇,后至長安,長慶中令狐楚表薦之,不報。辟諸侯府,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愛丹陽曲阿地,隱居以終,享年70歲。
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而在仕途上卻坎坷不達。他的為人和他的著作一樣,有其獨具的風格特點,縱情聲色,流連詩酒的同時,還任俠尚義,喜談兵劍,心存報國之志,希圖步入政壇,效力朝廷,一展抱負。在人際交往中,他因詩揚名,以酒會友,酬酢往業,結識了不少名流顯官。然而由于他的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節度使,淪為下僚。有心報國,陳力無門,使他只好“ 幽棲日無事,痛飲讀離騷”,“千年狂走酒,一生癖緣詩”。
張祜謝世后,太常博士皮日休送挽詩:“一代交游非不貴,五湖風月合教貧,魂應絕地為才鬼,名與遺篇在史臣”。
張祜詩集10卷468首至今保存完好。其詩風沉靜渾厚,有隱逸之氣,但略顯不夠清新生動;吟詠的題材相當豐富(這里面包括眾多寺廟的題作和有關各種樂器及鳥禽的詩詠等等)。代表作有《題金陵渡》、《雁門太守行》、《送蘇紹之歸嶺南》、《旅次石頭岸》、《隋宮懷古》、《從軍行》、《愛妾換馬》、《宮詞二首》、《夜宿湓浦逢崔升》、《聽箏》、《散花樓》、《悲納鐵》、《櫻桃》等,其中《題金陵渡》和《宮詞二首》流傳頗廣。集十卷,今編詩二卷(全唐詩中卷第五百一十和五百一十一)。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