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采葛與子衿的區別在哪里 詩經中子衿應屬于
今天給各位分享詩經采葛與子衿的區別在哪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詩經中子衿應屬于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鳳求凰和采葛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詩經·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詩經.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東門之池》
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東門之池,可以漚纻。彼美淑姬,可與晤語。
東門之池,可以漚菅。彼美淑姬,可與晤言。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4
回答者:
《子衿》《采葛》讀后感
今日讀了兩首情詩,心中偶有一絲疑惑?
《子衿》《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我在想,“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應是從哪首詩發展而來呢?《子衿》是出自于詩經鄭風,《采葛》出自于詩經王風,都是出自詩經,原來那時也流行盜版嗎,還是有比這更早的原型呢,今日讀了讀詩經,對于風雅頌這三部分的內容,還是只有耐心看了看十五國風的內容,“風”乃風土之曲,即民間歌謠,讀來還是頗有感覺的,但對朝廷之樂、廟堂之音實在沒什么興趣,生僻字太多太難理解了,不過這兩首詩也挺有意思的,《子衿》是說女子寫給男子的情詩,而《采葛》則相反,由于年代久遠,作者也無從考證,“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這句也不知道誰盜版的誰,呵呵,上網查了查也沒查個答案,心中很是疑惑,其實疑點還有很多,可是,人心隔肚皮,有些事兒,哪能想到呢?
后來又讀到了另一種境界的情詩,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傳說此詩是元稹為悼念亡妻韋叢所作。說實話,在今天之前,前兩句相當熟悉,但一直不知道是首情詩,不知道你們是否知曉呢?這首與詩經里的那兩首顯然不在一個“位”和“味”,不過,在現實尤其是物欲橫流的今天,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我想,簡單愛應該很難再單純了,尤其元稹這類型的人很稀有了吧,只是,突然有種很失落的感覺,也不知道為什么,也許現在的人不流行用詩傳情了,就像不喝酒就不會吐真言一樣,變得居心叵測了,在我看來,居心叵測并不是貶義詞,應該和人心隔肚皮是一樣的,只是大家習慣了它是貶義吧。
采葛和褰裳的藝術特色
《采葛》《褰裳》兩首詩的異同之處詩經兩首采葛和褰裳1.角度不同:男子角度、女子角度2.情節不同:男子見不到心上人的思念;女子見不到傻小子的嗔怪3.基調不同:濃濃想念潑辣怪罪4.寫法不同:時間長度口語白描同:念愛男女等待中的不安和焦灼。
《采葛》是思念戀人的情歌。對象是依靠采集為生的農村姑娘,她常外出采集葛,不易見面。由此可見,當時當地的生活條件多么艱苦,而勞動青年之間的愛情多么堅貞、純樸。詩作者運用“藝術夸張和“心境物化”的藝術表現手法,用簡短精煉的語言充分地表達了長相思的真摯戀情。
《采葛》的另一個藝術特色是運用“重疊反復法”,同時注重對仗排比,用以加重音節和感情。詩中三次使用同一句子“一日不見”,但每一節都增加時間的長度,以反復遞進、層層深入的寫法,將相思之苦逐步提升,將真摯感情描繪盡致不但表現了整齊的形式美。
而且增強了音樂美,使人聽來和諧貫串,復而不厭,t繁而不亂,有效地加強了感情的色彩和重疊的藝術魅力
《詩經·鄭風·子衿》原文與賞析
子衿
—記住我們的約定,不見不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詩經·鄭風·子衿》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在先秦使用率還蠻高的,或許跟現在的俗語差不多,也不知道到底是誰先開始用。《詩經·王風·采葛》中就有這句話,還有由此句延伸的“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和“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采葛》屬于王風,“王”即“王畿”,也就是當時東周王朝直接統治的地區,大約在今河南洛陽一帶,“王風”中所收錄的都是東周王畿的山歌。《子衿》屬于鄭風,即鄭國的山歌。春秋時期,鄭國在今河南鄭州一帶,鄭國和東周王畿既然是接壤的,風俗文化難免會相互受影響。因此我猜,這大概是《采葛》和《子衿》這兩首分別屬于王風和鄭風的山歌會有同樣話語出現的原因吧。
青青子衿,很美的字眼,仿佛第一時間就能從字面上讀出女子內心的柔軟。這位鄭國的女子在城樓上等待心上人的到來,她望眼欲穿,等了好久卻沒看到那個令她驚喜的身影,于是便有了這樣一段內心獨白。
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
縱使我沒有去找你,你怎么不給我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縱使我沒有去找你,你怎么不來見我。
我來回徘徊踱步,在高高的城樓上張望。
一天沒見到你,就像過了三個月那樣漫長。
她既然在城樓上等著男子的到來,肯定是事先約好了的。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姑娘心心念念,男子卻放了鴿子,忍不住替姑娘埋怨一句,有什么事比和心上人約會還重要?讓一個女子癡癡等著,你就忍心?
“青衿”是周代學者的服飾,所以一般指讀書人,引申為賢士,因為《子衿》這首詩,現在又指戀人的衣領。男子穿著青衿,他的身份或許是讀書人吧。
另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在曹操在的《短歌行》中也出現過。不過意思相差很大,《子衿》中指的是姑娘的心上人,《短歌行》中則比喻曹操所渴望的文人賢士。
高中課本上有這首詩,我們曾閑來無聊開玩笑猜測著男子為什么失約,有同學戲稱,如果是在韓劇中,男子應該是得了不治之癥,為了讓姑娘放棄他,故意爽約;如果是在臺灣苦情戲中,可能是因為男子的家長不同意他和姑娘在一起,橫加阻攔;如果是在現代言情小說中,男子可能在趕去約會的路上被車撞了,呃,那時候沒有車,那就馬車吧;如果是在穿越小說中,他可能穿越了……
這些都是無聊說著玩的笑話,他失約的原因,要么是臨時有事耽擱了,要么就是類似于“襄王有夢,神女無心”,他對姑娘沒意思,姑娘只是一廂情愿。
曾經有人對我說過,戀愛之中的男女雙方,女人總是越陷越深,而男人則會越來越煩。這令我想起了《詩經·衛風·氓》中的一句話: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女人啊,不要太迷戀男人!男人若是沉迷于愛情,尚能解脫,女人一旦沉迷于愛情,就不能解脫了。
愛情不是比賽,也不是賭局,可偏偏有人說,戀愛中的雙方,誰愛得多一點誰就輸了。雖然我很不贊同這種想法,但轉念想想,其實不無道理。誰陷得深,誰就容易受傷。而女子感情比男子更細膩,一旦遇上愛情,很容易會到無法自拔的程度。所以我擔心,這位鄭國姑娘會不會有一天也陷入這樣的境地呢?
前文我有提過,水邊是產生愛情的神奇地方,現在看來,城闕應該是約會圣地了。聞一多先生在《風詩類鈔》提到:“城闕,是青年們常幽會的地方。”
比如《靜女》,男女主角約會地點就是在“城隅”。城隅即是城上的角樓,城闕則是城門樓,位置差不多。
靜女
詩經·邶風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這也是一首描寫男女約會的詩,姑娘約了心上人見面,故意躲起來,“愛而不見”。見不到姑娘的男子又撓頭又徘徊,心中焦急。
“踟躕”和“挑達”都是徘徊的意思。《子衿》中等不到男子的鄭國姑娘和《靜女》中找不到姑娘的“我”心情是差不多的,著急而迫切。不過“我”比鄭國姑娘要幸運多了,好在靜女只是調皮,估計躲起來逗“我”,而沒有放鴿子。
我抱著一絲僥幸猜測,青衿男子之所以沒有出現,是不是和靜女一樣,故意躲起來想逗一逗姑娘呢?對于他的爽約,姑娘一方面有輕微的自責,一方面心里也存在著對他的埋怨。就算我沒去找你,你怎么不給我個音信?就算我沒去找你,你為什么就不能主動來找我?
女孩子都是要面子的,不可能一味主動。太過主動,對方沒準還會覺得自己不夠矜持。所以姑娘沒有去找男子,她既已透出喜歡的意思,男子應該一點就透才是。人家姑娘看上你了,都約你在城闕見面了,你干嗎放人鴿子呀?
心煩意亂的姑娘沒辦法,除了等還是等。她在城墻來來回回走個不停,走幾步就抬頭看看遠處。總覺得才一日沒見心愛之人,時間就像過了三個月那么漫長。
《子衿》的寫作手法類似于現在我們所說的心理描寫。全詩均是女子心中的想法,她敘述著與心上人約會這樣一件事,焦急中帶著一絲埋怨,埋怨男子不夠主動。
有時候,戀愛中的人總是別扭的。女子覺得自己要矜持,太過熱情主動可能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男子覺得不能太主動,若付出太多,很可能得不到對方的珍惜……就好比兩個人之間有十一步距離,兩個人都講求平等,都只肯邁出五步,剩下那一步距離有可能成為他們之間永恒的距離。雖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再怎么相愛,卻永遠都走不到對方的心里。
戀愛中的人啊,都主動一點吧,多邁出一步換來的也許是永遠的幸福。
關于詩經采葛與子衿的區別在哪里和詩經中子衿應屬于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