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是哪個朝代的(查慎行的原名)
今天給各位分享查慎行是哪個朝代的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查慎行的原名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查慎行是哪個朝代的
詩人查慎行是屬于哪一個朝代的你知道嗎?以下是我整理的查慎行是哪個朝代的,歡迎參考閱讀!
問:查慎行是哪個朝代的?
答:查慎行是清代的
歷史背景
清兵入關(guān)以后,江南一帶士人抗清斗爭前仆后繼。至查慎行成年時代,清建國之初的那種反滿復(fù)明的斗爭已先后被撲滅或壓制,除西南、西北邊隅以外,大規(guī)模公開的反清斗爭已成過去,清政權(quán)已相當穩(wěn)固,政局已趨于平穩(wěn)。康熙等一方面繼續(xù)實施高壓政策,殘酷鎮(zhèn)壓漢族的零星反抗,大興文字獄壓制漢族士人;一方面則大事“稽古右文”,以懷柔手段籠絡(luò)人心,特別是籠絡(luò)漢族士人。這種雙管齊下的政策,對當時士人確實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政治上,查慎行之輩已不同于明末清初民族意識十分強烈的老一輩士人,大多已在政治上采取積極參與的態(tài)度,他們謀求仕途,欲以此實現(xiàn)人生追求。
當時湖州莊氏史案的廣事株連雖也曾震動一時,但它給查慎行們的更大影響,只是造成他們對政治的恐懼感,從而促使他們更加小心翼翼地為人。所以,在查慎行等人的詩稿中,明末清初顧炎武式強烈的民族感情已逐漸少見。對查慎行這一代詩人詩歌思想成就的'評價,似乎不必再拘泥于他們對亡明的態(tài)度而滯留在滿漢問題上做文章了。對查慎行這一代詩人的詩作,似可轉(zhuǎn)換視角,把著眼點落到他們反映當時現(xiàn)實和指陳時事的態(tài)度與深度上來。查慎行的詩,在思想內(nèi)容和感情色彩方面,與清初詩人多有異處,這一特點當引起我們注意。
主要成就
査慎行受經(jīng)史于著名學者黃宗羲,受詩法于桐城詩人錢澄之;又與朱彝尊為中表兄弟,得其獎譽,聲名早著。入朝后從軍西南,隨駕東北,又飽覽各地風光。其論詩以為“詩之厚,在意不在辭;詩之雄,在氣不在直;詩之靈,在空不在巧;詩之淡,在脫不在易”(查為仁《蓮坡詩話》。他以“空靈”創(chuàng)新為尚。得力于陸游很深;著《補注東坡編年詩》50卷,受蘇軾的影響亦大。其詩工于刻畫鍛煉,又多采用白描手法。袁枚《論詩絕句》稱其詩“一味白描神活現(xiàn),畫中誰似李龍眠”。擬之以北宋畫家李公麟。清初詩人多學唐,查慎行崛起后,兼學唐宋,成為清初效法宋詩最有成就的作者。對詩壇影響極大。趙翼《甌北詩話》認為:“梅村(吳偉業(yè))后,欲舉一家列唐宋諸公之后者,實難其人。惟查初白才氣開展,工力純熟,要其功力之深,則香山、放翁后一人而已。”
查慎行詩多紀游吊古之作,又多作組詩。古體如《中秋夜洞庭對月歌》、《石鐘山》、《五老峰觀海綿歌》;近體組詩如《金陵雜詠二十首》、《荊州雜詩六首》、《邯鄲懷古三首》、《汴梁雜詩八首》、《建溪□歌詞十二章》、《桂江舟行口號十首》等,都頗著名。反映民間疾苦的篇章則不多,只有《秦郵道中即目》、《蕪湖關(guān)》,《白楊堤晚泊》、《蘆洲行》、《憫農(nóng)詩》、《賑饑謠》等詩,寫及了這方面內(nèi)容。
查慎行的詩“平生所作,不下萬首”(許汝霖《敬業(yè)堂詩集序》)。后經(jīng)他刪定為4600余篇,按時地編次為《敬業(yè)堂詩集》48卷,《續(xù)集》 6卷,另有《詞集》2卷。文不多作,所存絕少,《敬業(yè)堂文集》3卷,《別集》1卷,共100余篇,子孫搜訪匯編而成。金庸小說《鹿鼎記》的回目都是集查慎行詩中的對句。
藏書之家
查慎行好游山水,喜蓄典籍,73歲時退居里中,貯書萬卷,坐臥其中。卒之日,惟手勘萬卷書。家有“得樹樓”,藏書甚富。管庭芬《拜經(jīng)樓藏書題跋記·跋》稱其“國初吾邑東 南藏書家,首推道古樓馬氏,得樹樓查氏,蓋兩家插架多宋刻元抄,而于甲乙兩部積有異本,其珍守已逾數(shù)世,不僅為充棟計也”。查氏兄弟均有藏書之好,查慎行家有“得樹樓”,藏書甚富;次查嗣僳,筑“查浦書屋”藏書;季查嗣庭(1664~1727)字潤木,有“雙遂堂”藏書。后查嗣庭以文字獄戮尸,親族子弟,均受株連,慎行以年老放歸,三弟則遺留關(guān)西,藏書散失無存。所藏書鈐有“查氏初白”、“南書房史官”、“希古”、“得樹樓藏書”、“海寧查慎行字夏重又字悔余”、“初白庵主人”等印。至乾隆時,孫查岐昌仍以得樹樓命藏書之所。藏書散佚后,吳騫曾得其殘帙數(shù)種。著有《得樹樓雜抄》、《經(jīng)史正偽》、《隨獵日記》、《周易玩辭集解》、《蘇詩補注》、《黔中風土記》、《人海記》、《敬業(yè)堂詩集》等。
清史文載
査慎行,字悔馀,海寧人。少受學黃宗羲。於經(jīng)邃於易。性喜作詩,游覽所 至,輒有吟詠,名聞禁中。康熙三十二年,舉鄉(xiāng)試。其后圣祖東巡,以大學士陳 廷敬薦,詔詣行在賦詩。又詔隨入都,直南書房。尋賜進士出身,選庶吉士,授編修。時族子升以諭德直內(nèi)廷,宮監(jiān)呼慎行為老查以別之。帝幸南苑,捕魚賜近臣,命賦詩。慎行有句云:“笠檐蓑袂平生夢,臣本煙波一釣徒。”俄宮監(jiān)傳呼 “煙波釣徒查翰林”。時以比“春城寒食”之韓翃云。充武英殿書局校勘,乞病還。坐弟嗣庭得罪,闔門就逮。世宗識其端謹,特許於歸田里,而弟嗣瑮謫遣關(guān)西,卒於戍所。
《舟夜書所見》作者是誰?
《舟夜書所見》作者是查慎行 。
《舟夜書所見》
【作者】查慎行?【朝代】清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譯文:
漆黑之夜不見月亮,只見那漁船上的燈光,孤獨的燈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螢火蟲一樣發(fā)出一點微亮。微風陣陣,河水泛起層層波浪,漁燈微光在水面上散開,河面好像撒落無數(shù)的星星。
創(chuàng)作背景:
《舟夜書所見》是清代詩人查慎行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全詩純用白描,以大景襯小景,以暗景襯亮景,刻畫細膩,生動形象。此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未詳。夜泊河上,在舟中過夜時,詩人感其所見而寫下了這首五言絕句。
作者簡介:
查慎行(1650—1727年),清朝詩人,字悔余,號初白,浙江海寧(現(xiàn)浙江海寧縣)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賜進士出身,官翰林院編修。其詩學蘇軾、陸游,意境清新,擅長白描,自成一家。著有《敬業(yè)堂詩集》《補注東坡編年詩》等。
查慎行和王安石是不是都是宋代的詩人?
查慎行是清初詩人,不是宋代人。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
查慎行是哪個朝代的?不要答非所問!
清朝。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詩人,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海寧袁花(今屬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nèi)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次年放歸,不久去世。查慎行詩學東坡、放翁,嘗注蘇詩。自朱彝尊去世后,為東南詩壇領(lǐng)袖。著有《他山詩鈔》。
查慎行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查慎行是清代詩人。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詩人,其族叔查繼佐為清初文字獄案莊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浙江海寧袁花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nèi)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次年放歸,不久去世。查慎行詩學東坡、放翁,嘗注蘇詩。自朱彝尊去世后,為東南詩壇領(lǐng)袖。著有《他山詩鈔》。
好了,文章到此結(jié)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