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生華發(fā)出自哪里 早生華發(fā)華是什么意思
今天給各位分享早生華發(fā)出自哪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早生華發(fā)華是什么意思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早生華發(fā)”出自哪首古詩詞?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zhàn)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聳云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
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xiàn)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fā)豪氣滿懷。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zhàn)船燒得灰飛煙滅。
我今日神游當年的戰(zhàn)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fā)。
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軾是一位通才,在詩、詞、文、書畫方面都是開派的人物,他的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他的詩和黃庭堅并稱蘇黃;他的詞和辛棄疾并稱蘇辛;他是“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之一;他的畫開創(chuàng)了湖州畫派。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出自宋代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穿空 一作:崩云)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 一作:強虜)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岸邊亂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萬堆白雪。
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xiàn)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小喬剛剛嫁給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風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就把強敵的戰(zhàn)船燒得灰飛煙滅。
如今我身臨古戰(zhàn)場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發(fā)斑白。
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注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zhàn)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大江:指長江。
淘:沖洗,沖刷。
風流人物:指杰出的歷史名人。
故壘: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周郎:指三國時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為中郎將,掌管東吳重兵,吳中皆呼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雪:比喻浪花。
遙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
小喬初嫁了(liǎo):《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載,周瑜從孫策攻皖,“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喬,本作“橋”。其時距赤壁之戰(zhàn)已經(jīng)十年,此處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儻風流。
雄姿英發(fā)(fā):謂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英發(fā),談吐不凡,見識卓越。
羽扇綸(guān)巾:古代儒將的便裝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綸巾,青絲制成的頭巾。
檣櫓(qiánglǔ):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zhàn)船。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檣櫓”一作“強虜”,又作“檣虜”,又作“狂虜”。
故國神游:“神游故國”的倒文。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zhàn)場。
神游:于想象、夢境中游歷。
“多情”二句:“應笑我多情,華發(fā)早生”的倒文。
華發(fā)(fà):花白的頭發(fā)。
一尊還(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同“樽”,酒杯。
強虜:強大之敵,指曹軍。虜:對敵人的蔑稱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這句詞的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出自他的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于常州。追謚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于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tǒng)樊籬,以詩為詞,開創(chuàng)豪放清曠一派,對后世產(chǎn)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等。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⑿。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淘盡了那些千古風流的人物。在那久遠古戰(zhàn)場的西邊地方,說是三國周瑜破曹軍的赤壁。四面石亂山高兩岸懸崖如云,驚濤駭浪猛烈地拍打著對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麗如圖又如畫,一時間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喬剛剛嫁給了他作為妻子,英姿雄健風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執(zhí)著羽扇頭上著著綸巾,從容瀟灑地在說笑閑談之間,八十萬曹軍如灰飛煙滅一樣。如今我身臨古戰(zhàn)場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發(fā)斑白。人生如同一場朦朧的夢似的,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的明月。
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zhàn)場的憑吊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yè)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yè)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xiàn)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是什么意思?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出自《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
意思為:“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發(fā)斑白。”
這首詞從總的方面來看,氣象磅礴,格調(diào)雄渾,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筆揮灑,卻也襯以諧婉之句,英俊將軍與妙齡美人相映生輝,昂奮豪情與感慨超曠的思緒迭相遞轉,做到了莊中含諧,直中有曲。
以空前的氣魄和藝術力量塑造了一個英氣勃發(fā)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報國、壯懷難酬的感慨,為用詞體表達重大的社會題材,開拓了新的道路,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擴展資料:
一、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1082年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四十五歲,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蘇軾由于詩文諷喻新法,為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而被貶,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于是四處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緒。
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此處壯麗的風景使作者感觸良多,更是讓作者在追憶當年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光的同時也感嘆時光易逝,因寫下此詞。
二、創(chuàng)作環(huán)境:
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傳說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時,念奴暗中隨行。唐玄宗每次宴會時間一長,賓客就吵鬧,音樂奏不下去。玄宗叫高力士高呼念奴出來唱歌,大家立刻安靜下來。念奴色藝雙全,聲名一直傳至后世,因之取念奴為詞牌名,相傳《念奴嬌 》詞調(diào)就由她而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念奴嬌·赤壁懷古
關于早生華發(fā)的詩句
1.早生華發(fā) 華發(fā)古詩詞
此句出自《念奴嬌·赤壁懷古》,全句是: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全文如下:
《念奴嬌·赤壁懷古》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2.“早生華發(fā)”出自哪首古詩詞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zhàn)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聳云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
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xiàn)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fā)豪氣滿懷。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zhàn)船燒得灰飛煙滅。 我今日神游當年的戰(zhàn)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fā)。
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
嘉佑進士。軾是一位通才,在詩、詞、文、書畫方面都是開派的人物,他的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他的詩和黃庭堅并稱蘇黃;他的詞和辛棄疾并稱蘇辛;他是“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之一;他的畫開創(chuàng)了湖州畫派。
。
3.“早生華發(fā)”出自哪首詞,全文是什么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作者小傳】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
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世稱“三蘇”。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蘇軾中進士。
蘇軾一生處于北宋新法與舊黨之間的斗爭、傾軋激烈時期。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先后被貶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后諫官彈劾他在詩文中有誹謗朝廷之語,被捕下獄,出獄調(diào)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元佑年間,舊黨執(zhí)政,蘇軾曾內(nèi)調(diào)任翰林學士等職,又因與司馬光為首的舊黨發(fā)生一些政見分歧,再次貶謫杭州。
后來新黨重新上臺,蘇軾受到更大打擊,遠調(diào)惠州(貴州省惠陽縣)、瓊州(今海南島),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在遇赦北還途中死于常州(今江蘇省武進縣)。蘇軾政治上思想保守,反對新法,但后期態(tài)度有所轉變,和舊黨又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造成一生受排擠抑郁不得志,但在各地方官任上,他同情人民饑苦,辦了不少有益人民的事,在詩詞中也有所反映。
蘇軾在文學藝術上是一位全才,不僅散文是北宋最杰出的大家,而且詩詞也有很高的造詣,開宋代“豪放派”詞風。此外在書畫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念奴嬌》是蘇軾貶官黃州后的作品。蘇軾21歲中進士,30歲以前絕大部分時間過著書房生活,仕途坎坷,隨著北宋政治風浪,幾上幾下。
43歲(元豐二年)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后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閑職,他在舊城營地辟畦耕種,游歷訪古,政治上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xiàn)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由于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云人物的激發(fā)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此詞為其代表。
《念奴嬌》詞分上下兩闋。上闋詠赤壁,下闋懷周瑜,并懷古傷己,以自身感慨作結。
上闋詠赤壁,著重寫景,即景抒懷,引起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懷念。下闋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fā)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念奴嬌》作者吊古傷懷,想古代豪杰,借古傳頌之英雄業(yè)績,思自己歷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業(yè),壯志難酬,詞作抒發(fā)了他內(nèi)心憂憤的情懷。
《念奴嬌》一詞在寫作方法上的主要特點是結合寫景和懷古來抒發(fā)感情。如上半闋對赤壁的描寫和贊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下半闋刻畫周瑜形象傾注了作者對歷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還酹江月”表達自己的感慨。
全詞意境開闊,感情奔放,語言也非常生動形象。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譯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tài)雄峻。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shù)戰(zhàn)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神游于故國(三國)戰(zhàn)場,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全詞賞析: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起句寫長江給人以雄奇壯麗之感,“大江東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興。
日夜江聲,滾滾滔滔,使人感到歷史的流逝,對往昔英雄人物無限懷念。這句是作者觸景生情,面對滾滾波濤,感到歷史的流逝,有如東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對歷史英雄人物的緬懷。
這兩句既寫江景,又點明懷古,從大處落筆,寫得氣勢磅礴,感情飽滿。“浪淘盡”三字,把作者憑吊古戰(zhàn)場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達出來。
這樣開頭也為下面描繪赤壁和緬懷周瑜做了環(huán)境的烘托和氣氛的渲染。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此一句除要達到點明題意之目的,其根本則在于通過對赤壁地理位置和歷史人物周瑜的述說,引出對三國戰(zhàn)事的回憶,而自然聯(lián)想到赤壁之戰(zhàn)宏偉的戰(zhàn)斗場面。
“故壘西邊”兩句,指明懷古的特定時代、人物和地點,引入對古戰(zhàn)場的憑吊。作者這樣寫,是通過聯(lián)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讀者引到這段歷史的回顧中去了。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寫赤壁的景色。從中不難想象出當時戰(zhàn)斗的激烈和周瑜統(tǒng)領水軍英勇善戰(zhàn)的戰(zhàn)斗風姿。
山勢險峻、參差錯落的山巖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洶涌澎湃,猛烈地沖擊著巖石。這是何等的雄奇景觀!這里只用十三個字,便從形、聲、色幾方面生動地勾畫出這個古戰(zhàn)場的壯麗雄奇的圖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江山的感情。
4.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詩的名字是什么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出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zhàn)場的憑吊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yè)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yè)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xiàn)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出自哪首詞
出自宋代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大江:指長江。淘:沖洗,沖刷。風流人物:指杰出的歷史名人。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故壘: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周郎:指三國時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為中郎將,掌管東吳重兵,吳中皆呼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穿空 一作:崩云)
岸邊亂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萬堆白雪。
雪:比喻浪花。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xiàn)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liǎo),雄姿英發(fā)(fā)。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小喬剛剛嫁給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風度翩翩神采照人。
遙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小喬初嫁了:喬,本作“橋”。其時距赤壁之戰(zhàn)已經(jīng)十年,此處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儻風流。雄姿英發(fā):謂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英發(fā),談吐不凡,見識卓越。
羽扇綸(guān)巾,談笑間,檣(qiáng)櫓(lǔ)灰飛煙滅。(檣櫓 一作:強虜)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就把強敵的戰(zhàn)船燒得灰飛煙滅。
羽扇綸巾:古代儒將的便裝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綸巾,青絲制成的頭巾。檣櫓: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zhàn)船。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檣櫓”一作“強虜”,又作“檣虜”,又作“狂虜”。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fà)。
如今我身臨古戰(zhàn)場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發(fā)斑白。
故國神游:“神游故國”的倒文。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zhàn)場。神游:于想象、夢境中游歷。“多情”二句:“應笑我多情,華發(fā)早生”的倒文。華發(fā):花白的頭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huán)酹(lèi)江月。(人生 一作:人間;尊 同:樽)
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一尊還酹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同“樽”,酒杯。
參考資料:
1、徐中玉 金啟華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69-71 .2、陸林編注 .宋詞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2 :60-62 .3、四川大學古籍所編 .宋集珍本叢刊 第108冊 .北京 :線裝書局 ,2004 :56 .4、李靜 等 .唐詩宋詞鑒賞大全集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09 :244 .
????完善
?古文島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譯文及注釋
?
譯文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岸邊亂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萬堆白雪。
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xiàn)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小喬剛剛嫁給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風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就把強敵的戰(zhàn)船燒得灰飛煙滅。
如今我身臨古戰(zhàn)場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發(fā)斑白。
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注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zhàn)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大江:指長江。
淘:沖洗,沖刷。
風流人物:指杰出的歷史名人。
故壘: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周郎:指三國時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為中郎將,掌管東吳重兵,吳中皆呼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雪:比喻浪花。
遙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
小喬初嫁了(liǎo):《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載,周瑜從孫策攻皖,“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喬,本作“橋”。其時距赤壁之戰(zhàn)已經(jīng)十年,此處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儻風流。
雄姿英發(fā)(fā):謂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英發(fā),談吐不凡,見識卓越。
羽扇綸(guān)巾:古代儒將的便裝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綸巾,青絲制成的頭巾。
檣櫓(qiánglǔ):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zhàn)船。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檣櫓”一作“強虜”,又作“檣虜”,又作“狂虜”。
故國神游:“神游故國”的倒文。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zhàn)場。
神游:于想象、夢境中游歷。
“多情”二句:“應笑我多情,華發(fā)早生”的倒文。
華發(fā)(fà):花白的頭發(fā)。
一尊還(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同“樽”,酒杯。
強虜:強大之敵,指曹軍。虜:對敵人的蔑稱。▲
參考資料:完善
1、徐中玉 金啟華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69-71 .2、陸林編注 .宋詞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2 :60-62 .3、四川大學古籍所編 .宋集珍本叢刊 第108冊 .北京 :線裝書局 ,2004 :56 .4、李靜 等 .唐詩宋詞鑒賞大全集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09 :244 .
?
后世影響
? 《念奴嬌》中的周瑜形象為何與《三國演義》中的大不相同?這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為了美化諸葛亮而貶低周瑜嚴重扭曲歷史造成的。蘇軾筆下的周瑜年輕有為,文采風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風得意,且有儒將風度,指揮若定,膽略非凡,氣概豪邁,歷史上的周瑜意氣風發(fā),胸襟廣闊,年少有為,是蘇軾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不過周瑜在歷史上是否是羽扇綸巾的形象目前沒有史書記載,確有記載羽扇綸巾形象的是與其同時代的諸葛亮,晉代《語林》載:“武侯與宣王在渭濱將戰(zhàn),宣王戎服位事,使人密覘武侯,乃乘素輿,著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軍,眾軍皆隨其進止。宣王聞而嘆曰:諸葛君可謂名士矣。”▲
本節(jié)內(nèi)容由匿名網(wǎng)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fā)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gushiwen@laiyo.com完善
早生華發(fā)出自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于早生華發(fā)華是什么意思、早生華發(fā)出自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