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的代表作有哪些(元好問最有名的作品)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元好問的代表作有哪些,以及元好問最有名的作品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元好問除了雁丘詞還有什么好作品
年代:金
作者:元好問
作品:八聲甘州
內容:
許君祠、層崖上崢嶸,幽林入清深。坐嵩丘少室,風煙濃澹,百態變晴陰。山下一溪流水,不受是非侵。寂寞懸瓢地,黃屋無心。木杪**石冢,見人閑幾度,夕鼎朝*。問五兵誰作,音佐天地更生金。百年來、神州萬里,望浮云、西北淚沾襟。青山好、一尊未盡,且共登臨。
年代:金
作者:元好問
作品:八聲甘州
內容:
玉京巖、龍香海南來,霓裳月中傳。有六朝圖畫,朝朝瓊樹,步步金蓮。明滅重簾畫燭,幾處鎖嬋娟。塵暗秦王女,秋扇年年。一枕繁華夢覺,問故家桃李,何許爭妍。便牛羊丘隴,百草動荒煙。更誰知、昭陽舊事,似天教、通德見伶玄。春風老、擁鬟顰黛,寂寞燈前。
年代:金
作者:元好問
作品:卜算子
內容:
壽酒不論杯,樂奏呈歌舞。先□中元七日生,風露涼如許。好待月嬋娟,好與*娥語。分付諸郎桂一枝,更覓月中兔。
年代:金
作者:元好問
作品:采桑子
內容:
兒家門戶重掩,郎住墻東。枉破春工。萬紫千紅一夜風。伯勞分背西飛燕,何日相逢。縱得相逢。海闊天高處處同。
年代:金
作者:元好問
作品:朝中措二○首
內容:
芳苞初破紫霞杯。香動綠云堆。只道人間花盡,爭知天上春回。朝吟暮繞,使君情重,不厭頻來。好把韶華留住,莫教百朵齊開。
春閨寂寂掩蒼苔。風雨卷春回。擬寫碧云心事,筆頭無句安排。燈昏酒冷,愁牽夢引,直似秋懷。料得酴*知我,枕邊時有香來。
夾衣晨起怯新霜。歸路楚山長。只道佳期相誤,夢魂夜夜誰行。鏡中鸞舞,芝間鵲轉,未抵歡狂。都把而今煩惱,見時別與論量。
金鳳飄拂瑩蟬光。依約桂華香。紫府云*游冶,朱門錦鄉高張。笙歌叢里,霞杯瀲滟,玉樹芬芳。共祝壽齡何似,□□松柏□長。
驚弦裂石筆生華。清興入悲笳。為愛南山夜獵,笑人杜曲桑麻。高歌醉眼,千金駿馬,八月仙槎。都把平生湖海,看君咫尺龍沙。
驪珠興彩照燕南。喜氣溢街談。未到靈椿丹桂,一枝先看宜男。明年人日,探官貼子,已具新銜。管甚犀郎小小,安排竹馬青衫。恩水上覓紅云一首,已見五卷本一。又周泳先據明曹璇瓊花集,補好問望江南維揚好靈宇看瓊花一首乃宋韓琦詞。
連延村落泣陽崖。川路到山回。竹樹攢成風月,溪堂隔斷塵埃。小亭幽圃,酴*未過,芍藥初開。驢上一壺春,主人莫厭重來。
簾旌烘日繡波翻。霜曉試輕寒。高宴黃堂初啟,云外列仙班。晝明麗錦,香浮寶鴨,身在蓬山。三見揚塵滄海,春風一笑人間。
良宵一刻抵千金。孤負百年心。好個一江春水,深來不似情深。一天好事,還教容易,著甚消任。煩惱直須寧耐,不成長似如今。
蘆溝河上度旃車。行路看宮娃。古殿吳時花草,奚琴塞外風沙。天荒地老,池臺何處,羅綺誰家。夢里數行燈火,皇州依舊繁華。
年年重五近佳辰。蒲艾一番新。滿酌九霞香醞,壽君兩鬢長春。閨中美秀如何,賦得林下精神。早辦□□布襖,共為云水閑人。
秋鴻社燕偶相逢。鞍馬又西東。孤負水南三月,安排萬紫千紅。舊游新夢,綠波南浦,黃葉西風。任是麒麟閣上,爭如鸚鵡杯中。
瑞云浮動酒波紅。一醉卷愁空。昨日海棠窠下,今朝芍藥香中。蜂迎蝶送,珠圍翠繞,盡謝春風。管甚碧油堂印,且教臨老花叢。
時情天意枉論量。樂事苦相忘。白酒家家新釀,黃花日日重陽。城高望遠,煙濃草澹,一片秋光。故國江山如畫,醉來忘卻興亡。
添丁名字入新收。一長看過頭。拾得羽陽宮瓦,不愁撞透煙樓。遺山野客,求田問舍,夢想南州。說甚河東三鳳,安排老□班彪。
添盆瓣喜萬家傳。滿意擲金錢。仙果休嗔生晚,靈椿最得春偏。隆顱犀角,丹砂一指,玉潤松堅。看取翰林枝葉,卻如東海當年。
香輕紅淺露梅腮。江上早春來。玉聲朝丹闕,霓旌影下瑤階。朱門向曉,三千珠履,十二金釵。碧海金鸞來報,蟠桃一夜花開。
櫻桃花下玉亭亭。隨步覺春生。處處綺羅叢里,偏他特地分明。韶華似水,棠梨葉吐,楊柳新成。不是低鬟一笑,十分只是無情。
御香新拆紫囊封。苒苒綠云叢。開晚只嗔寒勒,妝成又怕晴烘。化工也為,花中第一,熏染偏濃。誰有石家紅錦,重重圍住春風。
醉來長鋏為誰彈。憔悴入函并。一帶秦川如畫,夕陽仙堂空閑。門邊骯臟,胸中丑磊,何苦人間。匹馬明年西去,看君射虎南山。
年代:金
作者:元好問
作品:促拍丑奴兒
內容:
朝鏡惜蹉跎。一年年、來日無多。無情六合乾坤里,顛鸞倒鳳,撐霆裂月,直被消磨。世事飽經過。算都輸、暢飲高歌。天公不禁人間酒,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不醉如何。
年代:金
作者:元好問
作品:點絳唇十五首
內容:
把酒留春,醉扶紅袖花前倒。落花風掃。紅雨深芳草。又恨春遲,又恨春歸早。花應笑。惜春人老。枉被春風惱。
碧筵孤聳。驚墮釵鳳。檀粉輕拈,若怕蜂腰重。天花供。一枝誰送。
冰雪神人,歲寒時節爭初誕。照溪梅綻。秀嶺孤松遠。香霧氤氳,不放重簾卷。歌聲緩。酒杯深勸。此會年年見。
國艷天香,一叢百朵開來半。燕忙鶯亂。要結尋芳伴。買斷春風,醉倒應須拚。清尊滿。謝家池館。歲歲年年看。
紅袖憑闌,畫圖曾見崔徽半。吹簫誰伴。白地肝腸斷。未了塵緣,可道歡緣短。云山亂。武陵溪岸。幾誤鶯聲喚。
連夜春寒,夜來好夢衾暖。寺樓鐘斷。卻恨更籌短。一點閑情,苦被離愁管。西城晚。雁飛天遠。草色歸心滿。
簾卷荷香,綺羅人在薰風里。謝庭家世。來作閨門瑞。象服魚軒,占盡人間貴。應難比。蟠桃花底。一醉三千歲。
夢里梁園,暖風遲日熏羅綺。滿城桃李。車馬紅塵起。客枕三年,故國云千里。更殘未。夜寒如水。茅屋清霜底。
沙際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渺渺吟懷,漠漠煙中樹。西樓暮。一簾疏雨。夢里尋春去。
生死論交,有情何似無情好。滿前花草。更覺今年老。塞上春遲,湖上春風早。東州道。幾時飛到。爛醉紅云島。
十六芳年,錦兒嬌小瓊兒秀。海棠紅皺。恰到愁時候。天上歌聲,未省人間有。休回首。渭城煙柳。腸斷離亭酒。
痛負花朝,半春猶在長安道。故園春早。紅雨深芳草。愁里花開,愁里花空老。西歸好。一尊傾倒。氣去聲與花枝惱。
玉蕊輕明,洗妝偏費春風手。韻香襟袖。別是閨房秀。錦瑟華年,□醉東園酒。西歸后。舊家花柳。誰得何郎瘦。
玉葉璁瓏,素妝不趁宮黃媚。謝家風致。最得春風意。手把青枝,憶得斜橫髻。西州淚。玉觴無味。強為清香醉。
玉宇沈沈,綠窗珠戶還相□。碧池回繞。全似蓬萊島。今夕笙歌,兩兩云鬟小。爐煙裊。壽觴傾倒。長愿朱顏好。
元代的詩人有誰?
1、張弘范(1238-1280年),元初大將,張柔第九子,字仲疇,今保定市定興縣河內村人。曾參加襄陽之戰,后跟隨元帥伯顏南下攻打南宋,是忽必烈滅宋之戰的主要指揮者,曾擊敗南宋將領文天祥與張世杰。
張弘范知名作品: 《木蘭花慢·功名歸墮甑》 《木蘭花慢·混魚龍人海》 《滿江紅·奔驛南來》 《清平樂·關河南北》 。
2、元好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
元好問知名作品:《摸魚兒·雁丘詞》《論詩·慷慨歌謠絕不傳》《鷓鴣天·酒興濃於琥珀濃》。
3、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
馬致遠知名作品:《江州司馬青衫淚》、《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半夜雷轟薦福碑》、《開壇闡教黃粱夢》、《西華山陳摶高臥》。
4、王冕(1287年~1359年) ,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紹興市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才。
王冕知名作品:《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白梅》《村居》等。
5、丘處機(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省)人,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
丘處機知名作品:《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無漏子假軀》《忍辱仙人春興》《水龍吟·洞天春色盈盈》等。
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原文及翻譯
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漢族傳統詩歌。亦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認為,詩較為適合“言志”,而詞則更為適合“抒情”。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原文及翻譯,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摸魚兒·雁丘詞》,又作《邁陂塘·雁丘詞》,亦作《摸魚兒》(問世間情為何物),是金代詩人、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詠物詞,詞人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動,才揮筆寫下了《摸魚兒·雁丘詞》,寄托自己對殉情者的哀思。
《摸魚兒·雁丘詞》原文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摸魚兒·雁丘詞》翻譯
天啊!請問世間的各位,愛情究竟是什么,竟會令這兩只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南飛北歸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舊恩愛相依為命。比翼雙飛雖然快樂,但離別才真的是楚痛難受。到此刻,方知這癡情的雙雁竟比人間癡情兒女更加癡情!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真情的雁兒心里應該知道,此去萬里,形孤影單,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飛萬里越千山,晨風暮雪,失去一生的至愛,形單影只,即使茍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義呢?
這汾水一帶,當年本是漢武帝巡幸游樂的地方,每當武帝出巡,總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熱鬧,而今卻是冷煙衰草,一派蕭條冷落。武帝已死,招魂也無濟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卻不會再歸來了!雙雁生死相許的深情連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決不會和鶯兒燕子一般,死后化為一抔塵土。將會留得生前身后名,與世長存。狂歌縱酒,尋訪雁丘墳故地,來祭奠這一對愛侶的亡靈。
《摸魚兒·雁丘詞》注釋
⑴《摸魚兒》: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等。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宋詞以晁補之《琴趣外篇》所收為最早。雙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韻,后片七仄韻。雙結倒數第三句第一字皆領格,宜用去聲。
⑵乙丑歲: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以天干地支紀年為乙丑年,當時元好問年僅十六歲。
⑶赴試并州:《金史·選舉志》載:金代選舉之制,由鄉至府,由府至省及殿試,凡四試。明昌元年罷免鄉試。府試試期在秋八月。府試處所承安四年贈太原,共為十處。
⑷識(zhì):標志。
⑸雁丘:嘉慶《大清一統志》:雁丘在陽曲縣西汾水旁。金元好問赴府試……累土為丘,作《雁丘詞》。
⑹無宮商:不協音律。
⑺直教:竟使。許:隨從。
⑻雙飛客:大雁雙宿雙飛,秋去春來,故云。
⑼“就中”句:這雁群中更有癡迷于愛情的。
⑽“君應”四句:萬里長途,層云迷漫,千山暮景,處境凄涼,形影孤單為誰奔波呢?
⑾“橫汾”三句:這葬雁的汾水,當年漢武帝橫渡時何等熱鬧,如今寂寞凄涼。漢武帝《秋風辭》:“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平楚:楚指叢木。遠望樹梢齊平,故稱平楚。
⑿“招魂”二句:我欲為死雁招魂又有何用,雁魂也在風雨中啼哭。招魂楚些(suò):《楚辭·招魂》句尾皆有“些”字。何嗟及:悲嘆無濟于事。山鬼:《楚辭·九歌·山鬼》篇指山神,此指雁魂。
⒀暗啼:一作“自啼”。
⒁“天也”二句:不信殉情的雁子與普通鶯燕一樣都寂滅無聞變為黃土,它將聲明遠播,使天地忌妒。
⒂騷人:詩人。
《摸魚兒·雁丘詞》賞析
詞的上闕開篇一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一個“問”字破空而來,為殉情者發問,實際也是對殉情者的贊美。“直教生死相許”則是對“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在“生死相許”之前加上“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這二句寫雁的感人生活情景。大雁秋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歸,雙宿雙飛。作者稱他們為“雙飛客”,賦予它們比翼雙飛以世間夫妻相愛的理想色彩。“天南地北”從空間落筆,“幾回寒暑”從時間著墨,用高度的藝術概括,寫出了大雁的相依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歷程,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鋪墊。“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為誰去”這四句是對大雁殉情前心理活動細致入微的揣摩描寫。當網羅驚破雙棲夢之后,作者認為孤雁心中必然會進行生與死、殉情與偷生的矛盾斗爭。但這種猶豫與抉擇的過程并未影響大雁殉情的摯誠。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雁深入思索后的理性抉擇,從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
詞的下闕借助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襯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三句寫葬雁的地方。“雁丘”所在之處,漢代帝王曾來巡游,當時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鳴谷應,何等熱鬧。而今天卻是四處冷煙衰草,一派蕭條冷落景象。“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二句意為雁死不能復生,山鬼枉自哀啼。這里作者把寫景同抒情融為一體,用凄涼的景物襯托雁的悲苦生活,表達詞人對殉情大雁的哀悼與惋惜。“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寫雁的殉情將使它不像鶯、燕那樣死葬黃土,不為人知;它的聲名會惹起上天的忌妒。這是作者對殉情大雁的.禮贊。“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四句,寫雁丘將永遠受到詞人的憑吊。
這首詞名為詠物,實在抒情。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藝術手法,對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開了深入細致的描繪,再加以悲劇氣氛的環境描寫的烘托,塑造了忠于愛情、生死相許的大雁的藝術形象,譜寫了一曲愛情悲歌。全詞情節并不復雜,行文卻跌宕多變。圍繞著開頭的兩句發問,層層深入地描繪鋪敘,有大雁生前的歡樂,也有死后的凄苦,有對往事的追憶,也有對未來的展望,前后照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詞中以帝王盛典之消逝反襯雁丘之長存,說明純真愛情在詞人心目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也是詞人樸素的民本思想的折光。全詞情節并不復雜,行文卻騰挪多變。圍繞著開頭的兩句發問,層層深入地描繪鋪敘。
詞人把寫景同抒情融為一體,用凄涼的景物襯托雁的悲苦生活,表達詞人對殉情大雁的哀悼與惋惜“天地妒”二句,寫雁的殉情將使它不像鶯、燕那樣死葬黃土,不為人知;它的聲名會惹起上天的忌妒。
創作背景
據詞序,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年僅十六歲的元好問在赴并州應試途中獲知雙雁故事,因而創作《雁丘辭》。大概原作(即《雁丘辭》)是一首詩,后來改為配合樂律的長短句詞(即此詞)。則此詞并非元氏十六歲時的原作,吳庠《遺山樂府編年小箋》定此詞為元好問十六歲時所作,不妥。至于改定究在何年,已不可考,繆鉞認為“較原作似亦不會相距過遠”;沈祖棻《讀〈遺山樂府〉》認為是“若干年以后”,但已非青年時代;狄寶心則認為是“晚年曾經改定”。
作者簡介
元好問(1190年-1257年),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祖先出自北魏拓跋氏,但父祖輩深受漢文化的影響,七歲就能寫詩,二十歲即名震京師。二十七歲時,因蒙古軍南侵而從家鄉流落到河南。興定五年(1221年)中進士,歷任內鄉令、南陽令。天興元年(1232年),擢尚書省椽,不久,又除左司都事,轉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國滅亡后,曾被押送聊城(今山東聊城市)羈管,后回故鄉從事著述,終生不仕元朝。著有《遺山集》等。
元好問的主要作品集有哪些
元好問學問深邃,著述宏富。。迄今流傳下來的據信是他的作品的有:詩1380余首,詞380余首,散曲6首,散文250余篇,小說《續夷堅志》4卷202篇,《中州集》10 卷,《唐詩鼓吹》10卷,《遺山樂府》(又名《遺山先生新樂府》)五卷等。此外還有《遺山詩集》、《樂府》、《續夷堅志》、《壬辰雜編》、《全金元詞》等。傳世《遺山先生文集》、清光緒讀書山房重刊本《元遺山先生全集》。
另有已經散佚的著作多種:《錦機》《東坡詩雅》《杜詩學》《詩文自警》《壬辰雜編》《金朝君臣言行錄》《南冠錄》《集驗方》《故物譜》等。
作品類型作品名稱詩石嶺關所見》《梁園春》、《過晉陽故城書事》、《老樹》、《秋懷》、《西園》、《家山歸夢圖》、《昆陽》、《野菊座主閑閑公命作》、《赤壁圖》、《飲酒》、《后飲酒》、《南溪》、《潁亭留別》、《少室南原》、《潁亭》、《梁縣道中》、《橫波亭》等、《宿菊潭》、《張主簿草堂賦大雨》、《別程女》、《長壽山居元夕》、《山居》、《范寬秦川圖》、《赤壁圖》、《被檄夜赴鄧州幕府》、《鄧州城樓》、《岐陽三首》、《雨后丹鳳門登眺》、《李屏山挽章》、《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后即事》、《眼中》、《俳體雪香亭雜詠》、《癸巳 四 月二十九日出京》、《癸巳五月三日北渡》、《即事》、《喜彥深過聊城》、《秋夜》、《十二月六日》、《夢歸》、《甲午除夜》、《學東坡移居》、《泛舟大明湖》、《游黃華山》、《衛州感事》、《羊腸坂》、《出東平》、《初挈家還讀書山雜詩》、《外家南寺》、《東山》、《九日讀書山》、《杏花二首》、《雁門道中書所見》、《出都二首》、《洛陽》、《自題中州集后》、《客意》、《種松》、《鎮州與文舉百一飲》、《壬子寒食》、《臺山雜吟》、《出都》等。 詞《全金元詞》:《摸魚兒·雁丘詞》 、《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木蘭花慢·游三臺》、《玉漏遲壬辰圍城中,有懷浙江別業》、《石州慢·赴召史館》等散曲《人月圓·卜居外家東園》(二首)、《后庭花破子》(二首)、《喜春來 春宴》(四首)、《小圣樂 驟雨打新荷》等詩詞理論《杜詩學》、《東坡詩雅》、《錦畿》、《詩文自警》、《論詩三十首》史記《壬辰雜編》、《中州集》個人文集《遺山先生文集》、《元遺山先生全集》以上資料來自:
元代有文學家嗎?他(她)的代表作是什么
元好問: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 縣)人,金代著名詩人、史學家
楊 果:楊果,1195-1269,字正卿,號西庵,祁州蒲陰(今河北安國)人,金哀宗朝進士
商 挺:商挺(1209 - 1288),字孟卿,自號笊嚼先耍 苤菁靡酰ń襠蕉 試笙兀┤?br 關漢卿:關漢卿(約1220-約1300),號已齋(一作一齋)。大都(今北京市)人。亦說祁州(在今河北)、解州(在今山西)人。 生卒年不詳。約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時
盍西村:盍he西村,生卒年不詳。盱眙(xū yí,今屬江蘇)人。現存小令十七首,套數一篇。
白 樸:白樸(1226-1306后),元代戲曲作家、詞人。字太素,號蘭谷,初名恒,字仁甫。
胡祗遹:胡祗遹(1227—1293)。字紹開,號紫山,磁州武安(今屬河北)人 方 回:方回(1227--1307) 元文學家。字萬里,號虛谷, 歙縣(今屬安徽)人。宋景 定間別省登第,知嚴州。元兵至,迎降,授建德路總管。 不久罷官,往來杭歙間。評選唐宋以來律詩,編為《瀛奎律髓》,標榜江西詩派,并倡“一祖三宗”之說,以杜甫為一祖,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為三宗。所著有《虛谷集》,已佚,今存《桐江集》、《桐江續集》。
王 惲:王惲(1227—1304)。作者字仲謀,號秋澗元衛州路汲縣(今衛輝市屬河南人)北方儒士 ,官至翰林 學士、知制誥。元好問弟子。 所作散文,思想上崇拜宋儒理學,藝術形式學韓愈。也能詩詞。所著有《秋澗先生大全集》。
盧 摯:盧摯(?—1314以后)字處道,號疏齋,涿郡(今河北涿縣)人。至元五年(1268)進士,官至翰林學士承旨
關于元好問的代表作有哪些和元好問最有名的作品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