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濰坊諸城密州春水(山東諸城密州春)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如何定濰坊諸城密州春水,以及山東諸城密州春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密州是現在的哪個城市 密州是現在的什么城市
1、密州是現在山東諸城。
2、密州,即現在的山東省諸城,在山東東南,是一座擁有4000多年歷史文化的城市。諸城自然資源豐富,全市耕地面積160萬畝,文化特色鮮明,是全國甚至是世界上罕見的恐龍化石寶庫。位于山東半島東南部, 境內有濟青高速公路和膠濟鐵路,諸城南至亞歐大陸橋橋頭堡日照港80公里,東離青島港100公里。隸屬濰坊市,東鄰海濱名城---青島市,南毗新興港口---日照市,北靠風箏都--濰坊市,全市總面積2183平方公里,23處鄉鎮(街道),106萬人,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沿海對外開放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市和鄉村城市化試點市。列全國綜合發展百強縣(市)第32位,是山東省首批省級文明城市。
《江城子密州出獵》怎么解釋?
《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
原文: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擎著蒼鷹,戴著華美鮮艷的帽子,穿著貂皮做的衣服,帶著上千騎的隨從疾風般席卷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滿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孫權一樣,親自射殺猛虎。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雖然)兩鬢微微發白,(但)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樣信任我)呢?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軍隊。
釋義:江城子:詞牌名。
密州:今山東諸城。
老夫:作者自稱,時年三十八。
聊:姑且,暫且。
狂:豪情。
左牽黃,右擎蒼: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擎著蒼鷹,形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的架勢。
黃:黃犬。
蒼:蒼鷹。
錦帽貂裘:名詞作動詞使用,頭戴著華美鮮艷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漢羽林軍穿的服裝。
千騎卷平岡:形容馬多塵土飛揚,把山岡像卷席子一般掠過。
千騎:上千個騎馬的人,形容隨從乘騎之多。
傾城:全城的人都出來了。形容隨觀者之眾。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孫郎:孫郎,孫權。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膽尚開張:極興暢飲,胸懷開闊,膽氣橫生。
尚:更。
微霜:稍白。
節:兵符,傳達命令的符節。
持節: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漢時郡名,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區。
會:定將。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另解釋為:天弓)
滿月:圓月。
天狼:星名,又稱犬星,舊說指侵掠,這里隱指西夏?!冻o·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p>
《晉書·天文志》云:“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將,主侵掠。”詞中以之隱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
鑒賞:
這首詞通過描寫一次出獵的壯觀場面,借歷史典故抒發了作者殺敵為國的雄心壯志,體現了為了效力抗擊侵略的豪情壯志,并委婉地表達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蘇軾因此詞有別于“柳七郎(柳永)風味”而頗為得意。他曾致書鮮于子駿表達這種自喜:“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p>
此詞開篇“老夫聊發少年狂”,出手不凡。這首詞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一個“狂”字貫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詞人左手牽黃犬,右臂駕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千騎奔馳,騰空越野,好一幅壯觀的出獵場面!為報全城士民盛意,詞人也要像當年孫權射虎一樣,一顯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孫權自比,更是顯出東坡“狂”勁和豪興來。
蘇軾貶到密州在哪里?
密州,即山東諸城。此地自古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直到蘇軾的到來。伴隨著蘇東坡那些膾炙人口的詩詞,密州從而名揚天下。其中《江城子·密州出獵》算得上是首功之作。
密州的蘇軾是比較郁悶的。和在杭州相比,密州的生活艱苦了很多,也寂寞了許多。密州是一個遠離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窮鄉僻壤。
于是,蘇軾重讀《莊子》,他滿懷著現實的苦惱重溫這些富有哲學的道理,心頭常常涌起豁然開朗、如獲至寶的快慰,時時忍不住拍案叫絕。就這樣,蘇軾從情緒的低潮中走了出來。抑郁的時候,種種不如意襲來的時候,他總會舉起從《莊子》中獲得的思想武器,護衛自己的心靈,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信念和樂觀的態度。
蘇軾到密州為官,本意是想離弟弟蘇轍近一些。因為蘇轍當時正在濟南任職。做出這個決定時,蘇東坡可能覺得濟南和密州同在山東境內,只是咫尺之遙的距離,兩兄弟見個面應該不是問題。
可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只有四、五百里距離,蘇軾在密州的兩年竟沒有和弟弟見上一面。于是,在中秋之時,皓月當空,蘇軾想起分別七年的弟弟,不禁心潮起伏,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問世,至今仍被傳唱。
蘇軾赴任密州父母官,對于他,可能只是漂泊沉浮中平平常常的一次經歷,而在密州的歷史上,卻是千載難逢的一種幸運。他在杭州時曾經賑濟災民,后來在徐州也趕上黃河決口,來到密州面對的更是長期干旱、蝗蟲遍野的慘淡景象。
密州在古代指什么地方
漢代置縣,西漢稱東武,隋代稱諸城,宋代稱密州,明清時期又稱諸城,建國后設諸城縣,1987年撤縣建市。
密州,即現在的山東省諸城,在山東東南,是一座擁有4000多年歷史文化的城市。
諸城人杰地靈、名人輩出。先后孕育了上古明君舜帝、春秋七十二賢之一公冶長、宋代《清明上河圖》作者張擇端、金石學家趙明誠、清代體仁閣大學士劉墉、《四庫全書》總閱竇光鼐等圣賢雅士,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革命志士路友于等先驅英杰,王統照、臧克家、陶鈍、孟超、崔嵬、王愿堅、王希堅等文學巨匠。
改革開放以來,探索創造了商品經濟大合唱、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產業化、中小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農村社區化、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等在全省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的經驗。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山東省文明城市。
擴展資料:
諸城為山東省的一座縣級市,由濰坊代管,因傳說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諸馮村而得名,又稱龍城,位于山東半島東南、泰沂山脈與膠濰平原交界處,介于北緯35°42′23″至36°21′05″,東經119°0′19″至119°43′56″之間,東與膠州、膠南毗連,南與五蓮接壤,西與莒縣、沂水為鄰,北與安丘、高密交界。
城區距首都北京638公里、省會濟南300公里、濰坊市90公里,總面積2183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諸城市轄3個街道,10個鎮。2016年,常住人口110.8萬人。
諸城是山東半島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為全國沿海對外開放城市,是山東半島重要的交通樞紐,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縣(區)等榮譽稱號。
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94.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1828元。
諸城被譽為“舜帝之都”,是舜文化的發祥地,西漢呂后七年(公元前181年)置東武縣,宋代為密州治所。境內有王盡美紀念館、大舜苑、超然臺、恐龍公園等名勝古跡。鳶都龍城獲評山東省好客山東十大旅游目的地品牌。
參考資料:
諸城市基本情況-諸城市政府網
為什么山東諸城會被稱為“中國龍城”?
諸城—“中國龍城?舜帝故里”
山東諸城被稱為龍城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諸城的恐龍化石之豐富在世界上都極為的罕見,并先后發現了世界最大恐龍化石群、最大的鴨嘴龍化石等五個世界之最,被聯合國認定為“世所罕見的世界地質奇觀”
諸城的恐龍化石寶庫內埋藏有大量的恐龍骨骼化石以及豐富的恐龍蛋化石,無論是巨大兇猛的霸王龍,還是小巧靈敏的鸚鵡嘴龍…在這里都可以看得到。
1964年,科考專家在諸城發現了恐龍化石。2008年,相關專家又在臧克家墓地周圍發現了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地層。經過一年多的發掘,在3000多平方米的圓形區域內,發現了數千塊恐龍化石。臧家莊化石層疊區也因此聞名世界。
諸城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歷史上曾稱密州諸城,隋代改成諸城,現是隸屬山東省濰坊市的一座縣級市。傳說舜帝出生于此縣城北部,是舜文化的發祥地,被譽為舜帝之都?,F在又獲得全國沿海對外開放城市,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等種種美譽。
諸城內的旅游資源也是非常的豐富,除了恐龍化石以外還有王盡美紀念館、大舜苑、超然臺等等。
近年來,諸城市以“中國龍城,舜帝故里”遠近聞名,充分發揮其所擁有的旅游特色、自然資源、人文文化等優勢積極發展壯大本市旅游產業。尤其是其所擁有的恐龍化石文化寶庫,是我國北方的“恐龍之鄉”,更有“南自貢,北諸城”的美稱。諸城的恐龍文化已成為其旅游發展主要優勢特點,諸城也著力于打造中國龍城的形象,進一步擴大著自身的知名度影響力。
如何定濰坊諸城密州春水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山東諸城密州春、如何定濰坊諸城密州春水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